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医学课

基础医学课范文精选

基础医学课

基础医学课范文第1篇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教育观念的改变、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课程整合是体现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化发展趋势的具体方式之一,也是学科结构调整的基础性工作。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改革符合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和时代特征,在我校非医学类专业如管理、营销、英语等专业开设现代基础医学概论课程,这些专业培养目标并非是医护人员,但其工作大多都与医疗密切相关,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背景。因此这些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求学生具有本专业的知识与才能,同时掌握一定的医疗知识。《现代基础医学概论》是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这五门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的重组,使之成为一门全新的、具有较强科学性、编排上更符合教学规律的整合课程。可以相应减少授课时数,提高教学效益,同时更加符合学习的规律。本课程按器官、系统进行编排,将人体大体结构、微细结构、生理功能、病理改变有机的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1教学内容的选择及知识体系框架的搭建基础医学概论涵盖了基础医学的各门学科,涉及的知识复杂,涵盖的教学内容繁多,再加上有限的学时数,加大了教师的授课难度和学生的学习负担,无论是授课还是听课的效果都不甚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材将繁杂的教学内容以系统进行精简、整理和归纳,重点、难点突出,该删除的内容就删除,该简单讲解就简单,涉及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时,也尽量将其简化。比如讲解肾脏这一器官,先介绍其位置形态,再引出其组织微细结构即肾小球及滤过膜、肾小管、集合管,这样将知识点顺着一条线一一介绍给学生后,就比较容易理解建立在结构基础上的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以及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等生理功能;深一层的“尿液的生成和调节的机制”就作为熟悉内容。进一步的病理改变就作为了解的知识点。使学生能认识到特定的形态结构决定了相应的生理功能,而稳定的生理功能作用需要神经、体液及自身调节。当自身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及机体的调节功能异常时,就打破机体的稳态,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样既能使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有必要的认识,也使内容不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荷。

2.2学习兴趣的培养及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初学者来说,基础医学是一门枯燥、深奥的科学,再加上所开设的都是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对该课程普遍重视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认识和兴趣,使之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是我们教学中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突出教学内容的专业实用性,所讲解的医学知识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剖知识是枯燥而繁杂的,但却是我们自身结构的精确再现,不要依照书本一一讲解,而是要让学生自身的结构融入到书本中,将知识点融入到他的身体结构中,这样他就会认识到这些知识点就是他身体的构成,自然而然就会有学习兴趣。关于机体的生理功能,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但说不出其所以然,就要抓住这样一个切入点,使其明确自身这一功能是以一定的形态结构作为基础,通过明确而复杂的作用机制体现出来,才使他可以正常的生活学习。讲解相关疾病时,可以先让学生列举自己亲属所患该病的经历,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叙述对这一疾病的生理基础、病理改变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感觉到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去解决一些问题,从而在心中燃起学习的热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医学发展史中经典故事、临床上的生动事例以及国内外最新的文献报道,对知识的由来以及新进展做一简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带着问题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积极思考,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提高自身学习的能力。

2.3教学方法的改进及及教学思维的创新学生在学习基础医学概论时,往往会产生学习方法上的误区。从客观上讲,基础医学知识需要记忆的内容繁多、抽象。对于微观组织学的内容,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对于一些较复杂的病理机制,学生又难以理解。在主观上,学生刚进入大学,对大学的教学方式和进度不适应,而以往的学习方法又不能完全适用,因而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有些学生太注意一些局部的细节,而忽视对整体的把握,致使学到的知识零乱,没有办法串联到一起,这样时间一长特别容易忘记;有些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不能活学活用;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内容太难理解和记忆而放弃学习。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应用生动的比喻和简练的语言来说明复杂、抽象的问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增强对知识连贯性和联系性的总体认识;引导学生把握本门课的重点、难点,适应大学的教学进度;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知识的书籍、网站,开阔学生思路,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使其尽快地适应这门课程的学习。

基础医学课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护理服务对象、范围和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大,对于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在“十二五”期间:“优化护士队伍结构。进一步增加大专层次护士比例,缩减中专层次护士比例。到2015年,全国护士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60%;三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80%,二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50%”[1]。高职护理专业迎来了巨大历史机遇期,同时也面临重大挑战。只有进一步加快高职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立新型高职护理教育模式,突出护理专业特点,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护理人才,才能够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医学基础课对高职护理教育而言,是职业技术课的必修基础课程,怎样建立职业基础与护理职业技术课之间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基础医学教育作为高职护理教育的基础,其成败直接决定了护士专业素质的高低,因此,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就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1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现状

护理职业教育因其自身特点课程改革相对滞后,一些院校在不断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改革,但仅限于满足学制要求而削减教学内容,总体上仍未摆脱“以学科为中心”的护理设课及教育模式,这种现状越来越不适应高职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专业办学特色。目前,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

1.1学时设置及教学内容

不同院校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课在学时设置及教学内容方面差异很大,对于同样的培养目标,使用不同的课程设置,导致最终的教育效果大相径庭。目前部分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仍然存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学时分配不合理,基础课负担过重,课时数占总课时比例过大,学生专业课课时数相对不足,导致后续专业课程的开设受限。基础课各课程多强调单科的系统完整性,知识过细、过繁,过于强化学科,课程体系仍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为本科或临床专业的压缩,内容局限于固定教材、大纲,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与护理学无关的内容较多,严重脱离临床,更忽视了与其它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联系,造成授课内容交叉重复,缺乏临床实用性,专业针对性差。

1.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以教学目的为前提、教学原则为指导,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共同进行的一种具有某种特定秩序的教学活动,是开展教学的纽带和方式。为了赶进度,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我国高职护理专业仍多采用以课堂、教师、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习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传统的“满堂灌”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差,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职业素养及良好医德的形成,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护理人员的需要。

1.3使用的教材

教材编写总体上不能适应护理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针对性差,与护理实践联系不密切。护理专业以往多选用的是“供医学、护理、口腔等专业使用”的通用教材。近年来,已经意识到这点,尝试改编已有的基础课教材,力求适用于护理专业,个别出版的教材增加了基础与护理临床的结合内容,但多数教材内容安排上缺乏层次;可读性差,不利于学生的系统性自学和阅读;生搬硬套的模式化内容太多,具有自己独特核心价值的内容较少,缺乏系统性;对职业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2]。教材与职业标准对接差,滞后于临床,难以满足临床护理的要求。课程间缺乏横向联系,交叉重复,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1.4授课教师

多数教师缺乏护理的临床经验,而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在基础医学领域往往缺乏深厚的知识底蕴。高职护理院校逐年扩招,护生人数多,专业基础教师的队伍并没有扩大;基础课教师每天忙于教学而到临床医院进修学习和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时间不足,造成理论与护理临床实践严重脱节,不能按照整体护理思维的框架教学,不能将临床护理学的新进展、新方法、新技能充实于课堂教学上,跟不上临床快速发展的需要,使教学滞后于临床实际。

1.5实验教学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基础医学实验室功能、结构单一,实验教学依附于相应的理论课程,教学主要目的是解决认知问题,实验课由各教研室负责,内容多局限于一些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课程间缺乏横向联系,“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多数教师实验教学理念陈旧,仍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人体系统知识被人为分成的诸多学科所分割;实验内容安排欠合理,多年来重复做固定的实验;实验课时安排偏少,只强调实验课的开出率,学生动手参与实践操作机会少,忽略了实验课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均与高职护理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不相适应。

2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的尝试

2.1学时设置及教学内容专业性强

我校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对基础医学课课时进行调整,加强基础学科之间、基础与临床护理学科之间的衔接与有机融合。以“基础医学知识专业化、课程教学内容系统化”为原则,寻求改革切入点,形成能力本位、淡化学科设置课程的基本思路。保证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保留医学基础知识的系统性,为后续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理论铺垫。

2.2教学方法多样化

目前国外普遍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有机融合”的教育理念,国内本科教育中进行了部分尝试[3-5],国内高职院校也应根据班级人数、不同教学内容,适度引入多种形式教学方法来实施课堂教学,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实践反思法、角色扮演、调查汇报、目标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发现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学辅导法等做法。我校尝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实践,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并总结、归纳、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恰当选用、整合教材,编写校本教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应根据高职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选用针对性强与适应性好的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再创作,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特点,以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护理的思维和学习方法及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知识构架。在整合教材的过程中,应淡化学科或课程意识,删除重复的、不必要的理论内容,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通过相互渗透,使学生及早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融会贯通[6]。为达到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为专业服务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护理专业特点,我校将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将传统的人体生理学、组织胚胎学与人体解剖学整合为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将传统病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整合为病因病理学基础,自编教材,在护理专业使用,效果良好。

2.4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师素质

师资队伍对于高职基础医学教育来说至关重要。为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临床,使学生了解最前沿技术、新知识、新技能,我校基础课教师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老教师每年不少于一个月下临床进修实践;并安排基础课教师定期听护理专业课;定期组织联合教研,教学相长。同时,不断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并有计划地组织落实教师培训制度,让教师不断“充电”。采用自身培养和外出培训相结合方式,不断创造对外交流机会,鼓励教师走出去,到国内外专业特色鲜明的院校进修交流学习。力争培养一支任心强、教育能力强、业务水过硬的教师队伍。

2.5实验教学改革

2.5.1整合、优化实验。

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断建立跨学科间相互融合、渗透,我校基础医学教学部将原有教研室的独立实验室进行重新合并重组,成立了综合性的形态实验室和机能实验室。在现有实训条件的基础上,不断整合和优化实验项目,替换陈旧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实验及设计性实验,并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开虚拟实验。考虑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实验教学有极大相通性,将原有的课内实验取消,进行实验整合、优化,单独为护理专业开设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课程,统一排课,提高设备、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体现护理专业特点。

2.5.2加强实践操作考核。

为改变护生“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我校将以往单纯过程评价改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由原来的实验报告、出勤、提问、作业等评价成绩,增加了期末实验操作考核,部门统一组织,教师协作完成,考核项目如:基本常用手术器械识别、血压测量、心音听诊、标本辨识等项目,有效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3结语

总之,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是一项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结合护理专业的自身特点,顺应时代的发展,遵循全面发展、学以致用的原则,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从学时设置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用、教师培养、实验教学等方面全面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建立适用于我国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设课模式,才能充分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EB/OL].(2011-12-31)[2016-02-01].

[2]金叶.扩招背景下的高职护理专业困境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8):63-64.

[3]王岚,闫贵明,曹晓娜,等.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2):100-102.

[4]郑金伟,叶菊风,李闪闪,等.国内护理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理论成绩影响的Meta分析[J].医学信息,2015(43),78-79.

[5]李根亮,李韬,李曙波,等.医科生对实验教学中实施TBL教学法的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108-109.

基础医学课范文第3篇

关键词:OBE理念;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建设、生产、服务和管理等一线领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强的专业人才[1]。基础医学课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不仅是高职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内容,同时也是连接护理专业课与临床实践工作的桥梁。

1OBE教学理念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Education),简称OBE,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著名学者斯派迪·怀特提出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以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目标为导向的一种教育理念,同时又被称为需求导向教育或能力导向教育[2]。该教育模式目前已经被许多专业认为是追求优质教育的正确方式[3]。这种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需要高校及教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以“学生应该学什么,教师就该教什么”的教学理念指导高校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将OBE教学理念运用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仅可以满足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挑战,同时也对平衡人们对教育的投入与实际产出的现实需求具有重大意义[4]。

2基础医学课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内容繁多,难以理解。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课程模式一直以来都是应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三阶段教学模式,也就是依据医学基础课、医学专业课以及临床综合实习三个阶段培养医学生。其中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课课程体系繁多且臃肿,各学科之间紧密联系,如人体解剖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生理学同时也是病理学的基础,如果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学不好,会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基础医学课程的专业术语特别多,又难以理解,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课业负担进一步加重。课程之间相互渗透,如药理学的内容又涉及了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等课程,但是由于学科之间划分明确,彼此相互独立,使得课程内容相互脱节,这种现象造成了学习内容之间衔接不够紧密,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等问题[5]。

2.2教学模式单一。在高职护理专业中,目前大多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以及素质的培养。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没有创新,教师对图片视频资源、课堂教学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等应用较少,课堂氛围不够活跃,不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2.3学生积极性不足。传统的课堂模式多为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此外,由于很多学校为了缓解教师紧缺的现状,护理专业课程多采用大班课形式,一次上课人数可达到100~150人,教师很难照顾到大部分学生,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积极性不足,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培养。

3基于OBE教学理念的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教学改革

3.1临床专业基础医学课教学改革。2014年,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赵丽晶等[6]通过分析“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的弊端,借鉴国内外一些医学院校对课程整合的经验,开展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从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和面临的挑战三个方面进行了陈述。2016年,安徽医科大学卜娟娟等[7]深入研究和评价“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证实了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方案是可行的,但是关于课程内容的衔接性、教材的建设以及课程考核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2017年,厦门大学医学院邓小玲等[8]浅谈了访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简称UCLA)的体会,UCLADavidGeffen医学院早在2003年就开始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课程整合,将基础医学内容与临床实际工作巧妙地进行了结合,这种措施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也加强了医学生素质的培养。同年,沈阳医学院丁晓慧等[9]对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的相关措施以及经验进行了详细总结,并表明课程整合可以使学生较早地接触临床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董莉等[10]通过对已完成教学阶段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进行回顾性调研,主要分析消化系统医学整合课程的实施效果,调查认为课程整合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很有帮助,并且有利于理论知识向实践工作的转变。同年,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王瑜等[11]尝试将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融入到以“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中,这种模式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而且与当前的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同济大学医学院李姣等[12]将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简称SPOC)教学模式引入到医学整合课程中,在“生命科学综合课程”的“细胞的生物化学”模块实施该模式,结果表明在培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19年,大连医科大学李骢等[13]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模式依托于医学虚拟实验平台,在课程整合的创新方面有了进一步提升。

3.2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教学改革。2017年,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梁英等[14]指出在综合医学课程整合中注重护理临床思维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锦州医科大学本科护理专业形成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结合“以问题为导向”(“OSBCM+PBL”)课程整合教学模式,2018年护理学院宫建美等[15]从“OSB-CM+PBL”的教学实施、效果评价、存在问题及改进措43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陈述。

3.3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教学改革。2017年,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张峰源等[16]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教学现状,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教学情况,指出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中开展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是可行的。2018年,广西医科大学梁英等[17]根据高职护理专业的特点,以器官系统为主线,构建综合医学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护理临床思维,促进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2019年,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芳[18]分析了既往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相关研究,并提出课程整合教学内容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同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郭刚等[19]指出课程整合目前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分析了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中外科护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这两门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对这两门课程的整合进行了探索。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史杰等[20]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四门基础医学课程进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形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整合教学模式。2020年,上海健康医学院周波等[21]将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融入到“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效果显示该模式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而且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也有提高。

3.4基于OBE教学理念的教学改革设想。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可以看出,从临床专业到护理专业再到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程整合模式从最初的可行性,到现在已是必然的发展结果,该模式也适合当下医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目前,只是单纯地进行医学基础课程整合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护理临床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一代护理专业人才,需要融入更先进的教学模式。综合上述文献资料,提出基于OBE教学理念的以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目标为导向,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护理职业应用型人才。在教材整合上,要综合考虑学科之间的联系性、内容的重复性、教师的工作量、知识与工作的衔接性等因素,确定整合科目。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引用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加强教师的能力培训,适应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评价上,要及时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反馈,进行问题矫正。

4结语

基础医学课范文第4篇

世界上极具前卫地位的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的研究生说:“花了这么多钱和时间,我们学到了如何思想。”这反映出美国艺术教育的重点是突出观念和思维,这也是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的重点。如何训练学生学会思想,成为西方现代艺术教育者研究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90年代开中国艺术教育界也因此开展了系列学术争鸣。中央美术学院由周至禹教授领军,率先对本部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并已成体系。强调设计的学科特点,围绕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组织课程的建设。

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现代的艺术教育——尤其是设计教育,是极其强调“思维训练”的。而设计基础课同样强调“思维”训练,不同的是根据课程特点,偏重于对“艺术的思维”训练,而且是在“艺术的表现”过程中去领悟,以达到教学目的。整个过程中“艺术的”这个前缀非常重要,因为在整个设计教学体系中,没有哪门课能如此直接地把学生领入与“艺术表现语言”对话的语境,并让学生迅速进入“艺术思维”的状态。在此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审美广度与深度的引领,很容易让学生步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审美高度,学生对造型以及

技法的理解不再是概念化的,而是个性化的。最终,达到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育的全部教学目的。

二、艺术设计基础教育课程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已经达到1400多所,每年毕业生数量约10多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发展数量,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引起了我们的思索。我们一定要根据各院校特点,利用丰富的艺术资源,注重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本身的整体素质的培养,突出实验性与前瞻性。学生真正要适应社会,真正培养的实际上是他的心理要适应社会,而不是技术要适应社会,技术要高于社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几门基础课——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往往抹煞了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和培养有较强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有前瞻性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这层功能。三门课程的教学实验改革,各校唯一的共同点是都强调造型和技术能力的培养。除去这两点外,还应教什么,目的何在?我认为这才是真正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什么才是高于单一课程,贯穿艺术设计教育的本源问题?毋庸置疑,是艺术审美。艺术审美引领着艺术设计教育中一切要素的走向。所以,深刻意识到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课程除却造型、技法以及单一的色彩配比以外,还能通过“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给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最直接的艺术审美训练的平台。而恰恰设计专业的学生的艺术思维与表现能力的高低,对能否实现现时代设计教育的目的与要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三门基础造型课程,在全国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体现为两大倾向:一种是强调“设计性”、理性化的教学,其弊病是缺乏对学生艺术审美修养的培养,容易养成学生肤浅的形式主义观念和漠视设计艺术性的匠人品位,对学生造型创新思维的培养仅停留在空洞的形式层面。二是脱离设计特殊性,强调造型表现的技术性,造成学生思维禁锢,审美僵化,使之较难与后续课程链接。两种倾向都容易导致课程内容偏缺与方法盲目。“艺术视觉思维的训练”“艺术表现语言的审美体验”往往被忽略掉,恰恰这是设计专业学生理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关系的桥梁。这也理应是这些基础课课程所要承载的教学内容,而并非要到进入设计专业课程后才要做或才能做到的事。

三、教学的具体内容与方法

1.在“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的体验过程中,强调艺术审美素养的训练。审美的觉悟需要通过感官对环境和客体的体验、思维对视觉的想象,最终由手准确地在载体上表达出来,观看、想象和构绘三者构成了视觉思维的全过程。根据所授基础课程的自身特点突破传统设计基础教学的单一思路,强调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艺术与设计双重性,建立合理的教学目的、课程内容,以及与后续设计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在掌握具象和抽象造型规律的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的培养、艺术视觉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艺术语言表现规律的体验,并通过基础课学习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造型与色彩之间的高级和谐。最终实现学生艺术视觉洞察力与艺术思维创造力以及艺术语言表现力的和谐进化。

2.从目标式教学转型为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力、领悟力及艺术个性和创造力。周至禹教授在中央美院设计系实验教学丛书《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中写道:“重要的仍然是过渡过程中的思维训练,用脑画画,启发心智,用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探索造型要素的各种可能性,其意义甚过了局部作业的完整性。”

传统基础课是目标式教学方式,有碍学生感性认知的发生、发展。另外,主观心理色彩研究是色彩构成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往的教学实践,主要以手绘形式表现“色彩联想”和“采集重构”作业。其训练的单一性很难完成学生对色彩的真实感受和更高级透彻的理解。而“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看重教学中的过程,对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和表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启发视觉洞察力、开拓视觉思维想象力、体悟艺术表现语言这些阶段过程性课题实现的。异是萌发学生艺术个性和艺术创造力的原动力,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及创造力。

显然,培养学生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社会责任感,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德)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杜定宇译世界图书出版司1999.6

[2](英)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林鹤译三联书店2001.12

[3]视觉同盟网.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大型系列访谈专题,2006.

[4]鲁道夫·阿恩海姆,腾守尧译.视觉思维[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5]周至禹.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基础医学课范文第5篇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教学方式,突出职业院校以技能为主线的培养模式,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实践增强学习理论的兴趣,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从感性认识人手,加大直观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2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首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有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避免理论课与实践课脱节的弊端。这里所说的脱节有两种表现:一种是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对各章节重点、难点问题的把握不一致,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困难,而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则将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组成新的模块进行教学,从而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了高度统一;另一种是由于教学的平行班级较多,实验室数量较少,不能及时安排学生实验,致使理论课与实践课间隔时间过长,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甚至在实践课上还要进行相关理论内容的复习,造成课时的浪费。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不但解决了这个问题,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缩减教学时数;其次,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讲授、示范、观察、操作同步进行,使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理解理论,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医学基础课程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医学基础课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课程,是医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和保证。医学基础课程涉及面广,课本容量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多但学时少,理论性强,基本概念多、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内容较多,学生学习有一定难度。同时,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医学基础知识靠单纯的讲授是不够的,只有亲自去看、去做,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医学基础课中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4医学基础课程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条件

4.1师费套件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首先要求教师的一体化,教师必须有独立承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我校基础学科教师业务素质过硬、务实协作,15名专职教师中高级讲师10人,讲师5人。于2010年暑期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全省卫生学校基础课程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所有教师一直承担着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授课任务,能够胜任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够根据学生情况及教学条件对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比例、教学手法、教学形式等加以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2实践套件

在硬件设施方面,具备多媒体设备、电视机、DVD、显微镜、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标本(塑化标本、骨骼标本、大体标本)、各种模型、挂图等实训条件,可供学生亲手操作,保证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5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方案

5.1基本原则与思路

5.1.1基本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学生实际出发,体现“必需、够用”的培养原则。充分合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着力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5.1.2思路准备阶段:根据课程实际和现有实践条件,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筛选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尝试,确定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内容;实施阶段:调整授课计划,全面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善阶段:对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合理分配学时,完善课程结构,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编写专用教材,建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和学生质量评价体系。

5.2目标与措施

5.2.1目标立足能力培养,以模块教学为主线,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度融合,逐步实现3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如何“教会”学生的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的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课外实践教学为中心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5.2.2措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组织与实施通过3个方面体现:(1)课程分类。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确定不同课程中适合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内容。按照形态学、功能学的不同,结合专业特点,灵活、有个性地设计具体的教学步骤;(2)人数分组。由于实验室设置和教师的限制,对学生人数相对较少的班级(40人以下),可考虑整班授课,必要时可增加一名辅助教师。对学生人数相对较多的班级(40人以上),需小班授课,本班理论课授课教师为责任人,负责理论实践一体化专题的总体设计,确保一致性;(3)资源分类。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利用现有条件,将多媒体设备、标本、模型、挂图、板书板图、显微镜、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等多种媒介运用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5.3具体要求

5.3.1对教师的要求(1)课前。教研组提前两周集体备课,明确教学内容、应用的媒介、教材处理、学生预习内容、作业或实验报告要求、考核内容和方法等环节。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精心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完成教学设计;(2)课堂中。操作规范,表述准确,合理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实现任务引领教学,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做到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别问题,随时指导。教师对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矫正,指导学生记好课堂笔记,完成实验报告;(3)课后。通过集体评课和教师的自我反思,找出不足,进一步完善一体化教学设计。教师批改作业和实验报告。

5.3.2对学生的要求(1)根据教师提前布置的内容完成课前预习;(2)学生分组,选定组长,便于小组学习的实施;(3)由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使用的教具多,学生难免因感到新奇而分散注意力,要求学生自我约束,相互监督,保证课堂纪律;(4)及时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

6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效果

6.1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钝情况

2010--2011学年度,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课程中进行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探索。已完成解剖学6个专题、生理学2个专题、病理学15个专题、药理学4个专题。

6.2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优点

实践证明,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爱听、爱学,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教师备课充分,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教学重点设计得细致入微,根据专业的特点重新组合教材,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将专业课所需的内容讲解到位。教学内容设计层层推进,让学生即有新鲜感,又学得扎实。课件制作精美,与标本、模型有机结合,加之知识扩展好,问题设计巧妙,联系护理和临床实际,学生积极探究。教师均设计了复习巩固的内容,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及时检验学习效果。

6.3学生学习效幂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配合个别访谈、学生座谈,了解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形式深受学生欢迎,学生认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可使知识更加连贯,既熟悉了标本、模型,又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由于师生之间近距离接触,注意力较集中,课堂学习氛围浓厚,理论知识理解快,技能知识掌握快。另外,教学效果明显。在期末复习时发现,涉及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内容学生在做题时不费力,准确率高。期末试卷也反映出,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科目考试成绩优于没有使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科目。由此看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不仅有助于改善单调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更能使学生逐步摆脱厌学情绪,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