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学校德育价值取向分析论文

学校德育价值取向分析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学校德育低效问题突出,究其原因,从生态意义上看,在于德育生态的失调。将生态学原理渗透到学校德育中,用生态的世界观及方法论来定位学校德育,需要把握主体原则、和谐原则、整体原则和发展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德育的自然生态,关注自然与人的和睦相处;优化德育的社会生态,满足学生道德生长的内在需求;优化德育的文化生态,实现时代精神与民族传统的融洽;优化德育的心理生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健康人格。

一德育生态:学校德育的新理念

“生态”概念可以脱离其本义,而从哲学角度来理解。德育生态是将生态学原理渗透到学校教育中,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来思考和认识学校德育问题,根据人的本来特点、德育自身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影响学校德育的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培养学生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健康人格。德育生态的真谛是整体论观点[1]。具体来说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和谐性。德育系统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德育工作成为一个合作、和谐的有机整体。二是有序性。德育系统有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应该是有序的,表现出它的组织性;不同组织层次的相互作用,表现出德育功能的有序性,以及结构与功能的整体性。三是动态性。德育系统在时空上都是运动变化的,表现德育在时间上的有序性和空间有序性,以及它的时空统一性。用生态的世界观及方法论,来看待学校德育,要求坚持正确的德育原则,从生命的高度来看待学生的发展,形成学校德育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

(一)主体原则确立德育主体地位,把人作为关心、培养的对象,让德育贴近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引导他们自主、能动地进行道德生活实践,积累经验,形成对道德现象、道德问题的分析、批判与选择能力,确立起自我尊重的主体精神和同样尊重他人的民主意识。

(二)和谐原则有效的德育是一个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过程,强调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和谐与合作,即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参与、自我教育和双向影响。德育过程的实质可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理解为是师生和谐互动、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因此,只有以和谐互动杠杆,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道德发展。

(三)整体原则传播知识,增强生活及生存能力,只是教育的部分使命,教育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塑造德才兼备的新一代。学校德育要培养具有高度文化修养与高尚道德的全面发展的人,必须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上定位德育的价值。

(四)发展原则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在变化中思考,在变化中选择,在变化中寻求。德育要尊重学生在品德形成过程中的自主、能动作用,让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积极活动,自主体验,使教师的教力、学生的学力和学校发展的动力共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稳定的、良好的教育状态,促进学生道德智慧的发展。

二生态失调:德育低效的新归因

在我国教育政策中,德育受到的重视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令人困惑的是,学校德育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同所收到的效果能成正比,即德育低效问题仍较突出。究其原因,从生态意义上看,根本性的问题在于德育生态失调,“德”与“育”的生态存在危机[2]。———“德”的无奈。社会经济体制的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姿多彩,不同思想意识形态的交融渗透,使得人们思想观念变得多元化,其中不乏消及颓废的人生观和是非颠倒的价值观,对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产生误导,使一些学生萌生“金钱第一、享乐第一”的错觉,出现了自我中心、不关心他人、情感冷漠等现象。尤其是教育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给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带来现实的经济压力,一切以利己、金钱、物资利益为行为准则的意识正在以种种隐性形式,甚至显性的形式对青少年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使学生对教师在讲台上宣传的道德精神、社会公正产生排斥。———“育”的无力。传统的抑制性育德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学校中过多的“守则”、“禁止”和“不”,给学生造成了重重压力,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泯灭了学生创新的火花。重压下的教育也使教师泯灭了教育智慧,让学生感到学校的一切规则都是约束他的,从而滋生出双重人格。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的诸如“逆反心理”、“学风浮夸”、“言行分离”等,就是这种模式下学校德育被动与滞后的直接反映。同时,面对新的矛盾和问题,学校德育也表现出无奈。网络是“双刃剑”,它在成为人们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有关调查显示,网络沉溺成为一些青少年的普遍现状。痴迷网络,聊天交友,其匿名性特征带来的不负责任,削弱着青少年诚信品质。对网络的痴迷,使青少年的情感世界虚幻无约束。网络色情与暴力误导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网上污言秽语消解了青少年文明素养等。而学校网络教育尤其是网络道德教育的薄弱,又使得青少年触网时缺少必要的引导。于是本应是进行网络教育有力阵地的学校,却成了真空地带。———“德”与“育”的冲突。教育的本性(超前性)与道德的本质(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要求德育必须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德育的对象是人,而人的德性的养成、发展与成熟,不是在“灌输”中获得的,而是在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中,由主体自主建构的。与其说是教师在“塑造”学生,倒不如说是社会在“塑造”德育。学校德育对学生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体验的漠视,造成了“德”与“育”的冲突,德育目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和要求与学生品德心理实际的严重背离:重说教、重训导、重外在强制,仍然是学校德育应对发展中的社会、成长中学生的主导途径,德育中的“假、大、空”现象,“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也就不可避免。因此,在新的世纪,在中西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我们要化解德育的生态失调,消除“德”与“育”的冲突,必须树立德育生态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健康人格,实现德育的人性化———用人性化的方式培养人教育人,把人变成人性化的人;人文化———使人越来越趋于文明和理性;人法化———使人具有充分的现代公民意识和法治理念[3]。超级秘书网

三优化德育生态:学校德育的新追求

青少年是德育主体,不是灌输客体。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构筑人的精神支柱,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德育要传承社会的道德要求,体现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形成学生内在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必须实现生态的优化。优化德育的自然生态[4],关注自然与人的和睦共处。德育的自然生态是德育在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人类是大自然之子,大自然足了人类的生命需要,也充实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都愿在大自然怀抱里,在充满童真童趣的活动中,在清风丽日鸟语花香的环境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和青年。然而,当代儿童却无法享受到这种快乐。因为,都市兴起,使他们与自然愈来愈远;动物迁徙,使他们失去自然伙伴;钢筋水泥,使他们与自然的距离,帮助学生寻找回来失去的世界,明智之举是教育要“返朴归真”。《大趋势》的作者认为“我们周围的高技术越多,就越需要人的情感”。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大灾难:一是“人类扩张主义”,造成两次世界大战;二是“人类中心主义”,造成自然生态危机[4]。这种昂贵的教训和代价,教育人类要“学会生存”,“学会关心”。200年前康德就曾说过,道德生活的复杂有如无限的夜空,道德生活的瑰丽胜过灿烂的星群。人类呼唤“回归自然”,自然呼唤“人性回归”,培养青少年具有正确的自然生态价值观,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与生态的关系,让他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真正把人看作是环境中的普通一员,树立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真正建立起一个相互依赖、和谐相处的融洽关系。优化德育的社会生态,满足学生道德生长的内在需求。德育的社会生态是德育在社会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社会生态是人类特有的生活环境,它纵横交错构成一种复杂的社会生态网络,社会生态是学校德育的“空气”和“水”,它从空间全方位包围了学校,从时间覆盖了个体生命的全部历程。社会生态对学校德育的价值表现为:提供了成长的基地,创造了内在的需求,它是学校德育的大舞台,也是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大舞台。开放的社会为德育的创新创造了条件,据调查,目前青少年尽管初步具备了一些现代性思想品质,比如愈来愈鲜明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公平意识等,但人文素养、公德意识、心理素质等方面还有欠缺,还有待于完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把教育的视野从智力领域扩展到非智力领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主导作用,致力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潜在的创造性品质,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合作的作风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特别是要从传统的知识、专业、技能教育伸展到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多关注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伦理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教育,努力满足学生道德生长的内在需求。优化德育的文化生态,实现时代精神与民族传统的融合。德育的文化生态是德育在文化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当今德育面临三大难题:一是中国与西方价值观的冲突,二是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三是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的冲突。应对这些“冲突”,应实现时代精神与民族传统的融合。青少年对时代的发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展变化最为敏感。当前德育面临着:来自国际环境的变化,来自改革开放的深化,来自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自思想领域的斗争,来自未来文化的碰撞。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学校德育如果缺乏时代精神,不能根据时展的要求及时地更新和充实新的内容,就很难被学生接受。但同时德育如果不从民族传统中吸取养分,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自然也会塌了下来。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教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5],如“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抱负,“天下为公”“先忧后乐”的集体情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的人伦原理,“见利思义”“无义后利”价值取向,“诚实守信”“勤俭廉政”的道德品质,“修身养性”“慎独律己”的修养态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等,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吸古纳新,让时代精神与民族传统的有机结合,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德育内容。优化德育的心理生态,努力塑造健全人格。人格,从教育伦理学的意义上理解,是指个体通过稳定的行为倾向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心理品质的总和。通常又可称为一个人的品格。学生的健全的人格是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集中表现,是知、情、意的“合金”。学生的人格是一个完整的心理结构[6],是“认知———导向系统”、“情感———动力系统”和“意志———调节系统”的有机组合。因此,道德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还是情感、意志的培养和行动的引导。我们要加强情感教育,创造性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受到健康向上的熏陶,增强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是非观、意志力和鉴赏力,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完美的主体人格。要依据学生个性实施教育。依据不同类型的能力、气质、性格特征进行教育策略上的调整,对每一个学生都给予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关怀。因材施教原则的实质是合理安排教育内容或任务的难度。教育者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估计学生的个性发展水平,而应当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念的指导下,为学生安排恰当的教育主题,创造道德发展的最佳条件。要坚持德育与“心育”统一。个体的意识倾向会影响个体道德判断与行为的发展,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也制约着道德行为的表现。许多道德问题往往是与心理问题尤其是个性及其发展的阶段性联系在一起的。教育者在教育工作中,要把德育与“心育”紧密结合,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易连云.德育生态环境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2]杜时忠.全国德育理论重点课题研讨会综述[EB/OL].淅大知行网.

[3]郭齐家.论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价值[J].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5,(5).

[4]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J].青少年与法,2003.

[5]“以首义德育为特征的‘五生’德育”—武昌区中小学德育方式变革的探索[EB/OL].武昌教育网.

[6]白叶羽.新加坡小学道德教育给我们的启示[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