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路径分析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路径分析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个性化信息服务内涵概述;构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路径等,包括了理念路径、服务管理路径、提倡个性化弹性管理、人才路径、全面系统分类的分析信息用户的综合情况、全面系统分类的分析信息用户的综合情况、用户个人信息及其需求的捕捉、及时反馈和解决、被动僵化的服务工作,而要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广博的专业知识、信息治理技能和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要履行信息治理者、信息专项科学家、信息检索导航员等职责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空间日趋扩大,个性化服务成为公共服务模式的新宠。根据高校图书馆技术、信息检索和资料查询服务的需要,构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成为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图书资源结合的新课题。

【关键词】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

一、个性化信息服务内涵概述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通过对用户个性、使用偏好的分析而主动地向用户推荐其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应该是一种培养个性、引导需求的服务,这样可以帮助用户培养和发现个性、引导需求,促进社会多元化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应用,具有拓荒的特征,激发用户在共享资源、获取信息、发表言论的主体性,因而,信息技术服务本身就蕴含着个性化诉求。

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是网络信息技术在冠以个性化内质和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投入到图书馆的基本运作和服务方式的综合表现。其表现是顺应图书馆在网络信息技术在全社会攻城略地的转型需要的。现代图书馆管理理念要重视读者的需求和馆员的重要作用,服务理念要重视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读者要求的针对性、时效性。这是信息时代、个性化服务对图书馆工作的特殊要求,是符合图书馆发展规律的,只有实现两种理念的转变,才能全面实现个性化服务。

二、构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路径

1.理念路径。数字化、信息化图书馆建设源于网络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理念的一种硬件设施化的体现。科学准确的把握住这种理念的转变,顺应形势,就能够游刃有余的应对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本质要求。网络作为信息的关键平台,大大拓展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突破了图书馆的建筑物理界限,实现了图书馆的异地服务,满足了用户的多样化个性需求。网络是理想的存储和利用信息的虚拟空间,用户借助网络可以我行我素的选择信息。这就使图书馆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变“文献本位”为“用户本位”,且在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操控的环境下,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检索与传递服务模式也逐步弱化。

数字化图书馆的知识与信息服务,将信息服务对象、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针对用户各项指标结构、阅读喜好、各类群体数量及比率、图书馆的利用频率和方式,对服务的需求层次和满足程度,将来可能发展变化的诸多参数,连续地收集用户数据,深入研究用户信息需求,建立明晰有序的用户信息反馈渠道和科学、可行、系统化的评测指标,准确地反映和评价图书馆服务运行的状态和效率,并指出需要改进的环节和项目,有的放矢的调整服务对策,扩大和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个性化信息服务还特别注意扩充知识内涵和类别,实现知识挖掘和知识发现;尽量扩展相关问题的知识覆盖面,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实体和网络虚拟资源,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为图书馆提供知识面更广的信息化服务。

2.服务管理路径。体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并制定个性化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理念的前提,是服务提供者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必须是信息用户最希望得到的。要使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用户满意的服务,图书馆必须从以下方面对用户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一是根据用户的情报需求规律制定服务项目。个性化信息服务适用用户使用信息的基本规律,要研究网络环境下,用户情报需求的新变化。知识经济与信息爆炸式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是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对图书馆信息的获取与需求已经上升到即时性、瞬间性与主体性要求上来。

二是全面系统分类的分析信息用户的综合情况,包括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现实用户和潜在用户,把握这些用户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诉求,计算机操作水平和信息掌握、修正能力。

三是用户个人信息及其需求的捕捉、及时反馈和解决。作为个性化信息服务基础,用户个人信息可以通过用户账目注册建立的数据库、系统设置的日常行为日志、功能型数据库等途径获取,重要的是如何从这些信息中准确地推断出用户需求,尤其是学校师资与学生对不同知识与信息资源的需求区分。

3.提倡个性化弹性管理。目前读者对图书馆需求呈多元化、综合化,图书馆的某些传统职能已开始萎缩,一些新型服务方式和内容,如信息、个性化垂直门户、个人图书馆等优势明显。因此,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应尽可能减少管理层次,建立决策权下移的分权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这种柔性、灵活的扁平化组织是现代图书馆应具有的特征之一,它克服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等级链结构的弊端,提高了信息沟通效率和图书馆的应变速度,给馆员参与个性化管理的自主权,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图书馆更能体现当代读者的需要。

4.人才路径。个性化本身是来自于客户需求的内心化体现,真正落实个性化信心服务的是在“人人对话”而非“人机对话”。因此,对馆员的培养和个性化服务能力的塑造,是构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根本所在。图书馆自身治理,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谋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的思想。未来图书馆竞争是治理与服务的竞争,是馆员素质的竞争,馆员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馆员,不能是借书还书、制作发放卡片、形式单一、被动僵化的服务工作,而要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广博的专业知识、信息治理技能和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要履行信息治理者、信息专项科学家、信息检索导航员等职责。

因此,要加强个性化信息教育。个性化是对馆员教育的目的和手段,要摒弃馆员的培训毫无技术含量和个性化质量,平铺直叙,形同流水线工人的不良倾向。要本着对现代读者满足其个性化信息需求的理念教育现代馆员,表现为:一是培养馆员的自学能力。因为图书馆服务对象为全体师生,这一群体是传承知识、实现知识跨越和创新的群体,因此,馆员要摒弃“吃老本”的消极思想,转为以“处处留心”的精神状态,凭借身处资料库的优势,开启自学的航程。图书馆也要为在职馆员安排结合工作需要的业务培训和学习。二是重视在职学历教育。选择适当的专业和时机进行系统正规的学位攻读,以培养较高层次人才,加强馆员专业性修练,是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基础。三是以老带新,让有经验丰富的馆员对年轻馆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四是撰写专业论文,提高科研能力,加强馆员的素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