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职生养成教育思考

中职生养成教育思考

一、中职生养成教育的现状

1.中职生处在一个身心、思维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中职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存在着许多人格缺陷。如缺乏生活阅历,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理表现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其他人的感受;自私偏狭,难于与人交往,难以适应集体生活。

2.中职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差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思想不统一,缺乏自信心,存在悲观情绪、沉沦情绪,学习和生活都处于麻木状态。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习缺乏主动性、刻苦精神、钻研精神,上课纪律涣散;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学习基础差,学习没兴趣,有的缺课、逃课,对课程学习缺乏热情;学习习惯差表现为: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上课看闲书,说闲话,玩手机发短信,课后上网玩电脑游戏等。

3.职中生未形成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宿舍卫生差,动手能力差;就寝时间随意性强;饮食习惯不好,随意花钱现象严重,某些学生有吸烟酗酒现象。

二、造成中职生缺乏良好养成教育的原因

1.源于家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他们的言行对孩子有权威性的影响。当前部分家长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家庭教育能力有限,水平偏低,过分溺爱或专制都易使子女自私自利、唯我独尊,进而集体观念淡薄。可他们将来却是这个家庭的全新希望,一个学生掉队,对一个家庭来说,失败的比例就是百分之百。

2.源于学校

(1)对德育认识的偏差。中职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在初中由于成绩差,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冷落,使他们失去了进取心,很少考虑自身的前途以致产生,消极对待,自暴自弃,甘愿落后的情绪。

(2)教育措施不得当。个别教师对学习差或容易犯错误的部分中职生,较难把握尺度,易进行挖苦讽刺,冷漠歧视,甚至体罚或“鞭策”等本不应该发生的一些现象,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另外还有个别教师处理问题感情用事,方法简单,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源于社会

社会上还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些消极因素。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对中学生的影响,容易导致拜金主义。尤其是一些意志力薄弱的中职生,导致其缺乏理想,只讲实惠不思奉献,集体主义精神减弱,社会责任感淡薄。

三、开展养成教育的途径

1.班主任以身作则从自身去影响学生,从日常生活细节上指导学生这些孩子刚进校门时,学习上曾遇到挫折,心理上更多地承受着漠视和偏见。作为班主任应努力做到人人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激励学生,不计较他们的过去,用赏识的眼光给他们真诚的理解,呵护和帮助他们从阴影中走出。学生理解你对他的爱,就会用自己的进步来报答老师。比如,在医学课上,教育学生要不得半点马虎,要有严谨的学风,踏踏实实的做人态度;在法制课上,要遵纪守法,公公正正做人做事;在礼仪课上,不仅灌输一些仪容仪表的礼貌常识,杜绝奇装异服,浓妆艳抹,同时渗透一些健康的生活理念等等。

2.班主任定期家访,提高家长觉悟,强化家庭教育,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续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学校和家庭,所以学校教育更应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新教育理念的父母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关键,孩子成长的环境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关键。积极主动去调动家长,多与班主任协调,用一种新理念新观点,从心理上与学生沟通,用尊重理解的心态关心他们,能够容忍他们所犯的错误,耐心地帮助他们成长,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总之,职校时期是职校生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关键期,也是中职班主任进行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中职生作为学习能力的弱势群体,学校和社会不能忽视对他们的养成教育。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使他们在养成教育中提升适应社会和生存竞争的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