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论课堂集体动力

论课堂集体动力

论文关键词: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堂气氛计算机图形学教学过程学习积极性学习过程课堂教学创新思维学习方法水平投影

论文摘要:文中指出增强课堂集体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益尝试,阐述了增强课堂集体动力的几项措施,主要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和师生的互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雄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我在通过增强课堂集体动力,以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做了初步尝试.所谓课堂集体动力,就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广泛存在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增强课堂集体动力,具体对教师来说,就是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并使之持续下去,深入下去,使之转化为一种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行为。

一、重在交流,贵在参与

增强课堂集体动力,首先要形成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起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并培养他们探索未知的勇气和能力。我主讲的《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初学者往往感到抽象费解,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一开始就产生了畏难心理,课堂上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思维懈怠。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首先从改进课堂气氛人手,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积极肯定学生作出的努力和点滴进步,主动帮学生分析学习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尽量使自己的授课语言形象生动,态度平易近人,以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做到不管学生的程度如何,都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倾注满腔热情,给予关心帮助,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气氛。为了让大多数同学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我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教学起点,以便中下等程度的学生也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对《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充满信心。具体作法是:在讲完有关概念、原理、方法后,将例题抄在黑板上,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的解答,我则在学生中巡回观察指导,尤其注意对差生的指导,然后安排一个或几个学生将自己的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并要求解答者向同学讲清:(1)题目的条件和要求;(2)分析思路;(3)解题时用到了哪些概念、原理和作图方法。在《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中,每一个问题都包含有条件和要求两部分,大多致情况下,二者之间并没有显露出直接必然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首先对问题的条件进行分析,再李到空间去研究,找出二者之间的内部联系,然后考虑利用哪些概念、原理、方法去解决问题,最后动手作图并校核其正确性.当学生解答完毕后,针对其解题的成功与失败之处,由我给学生作出讲评,讲评要点是(1)分析学生的思路及问题的解答是否正确;(2)提供同学中产生的或已知的其他解法;(3)针对观察的结果,指出学生中存在的错误,(4)归纳、小结,这种方法变单调的教学活动为双边的探索过程,学生在课堂上时刻处于适度的紧张状态,竞技状态,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探素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二、精选例题、科学训练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的教学学时已被减少,而教学内容反而有所增加。这样,教师和学生普遥感到课程时间紧,压力大,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才能使学生既掌握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又能得到思维训练,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我除了争取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外,还注重精心选择例题,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例如,在讲授“平面上的直线和点”一节时,先让学生完成这样一道题“已知三角形ABC的正面投彩、水平投影和K点的正面投影,求K点的水平投影.’,这道胚包含这样一个易被忽略的知识点:要在平面上取点必须先在平面上取直线有的学生因知识点欠缺感到无从下手,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尝试通过K点在平面上取直线,然后得到了K点的水平投影。通过这道题的训练与讲解,学生普边对“要在平面上取点必须先在平面上取直线”这一知识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这时将题目改为:在三角形ABC上取一直线KL,使该直线距H面25毫米,求KL的两面投影,学生能很快利用水平线的投影特性和上述平面上取直线的原理完成此题,然后将题目再改为:在三角形ABC上取一点K,使K点距H面25毫米,距V面20毫米,求K点的两面投影.这时大部分学生在上一步的启示下,能很快完成此题。题目解答完成后,我告诉学生,此题是点线面一节中难度较大的一道综合题,并对学生能当堂正确解答给予热情称赞,我能感到,此时课堂气氛明显高涨,学生不知不觉对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和自信。

此外要注意的是,在典型问题讲评时,不应过份追求内容上的大容量和难度,要让大多数学生能够参与进来,因为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不可能有高密度的思维容量,要增加思维容量,一种有效的手段就是恰当地放慢节奏,延迟判断,留给学生思考、议论的时间,将探索和发现的机会让给学生另外,对那些以基础知识为依据,以基本方法为技能,解题思路合乎一般思维规律的题目,一般不做讲解,而是留给学生自己完成。

三、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每个学生对《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的接受能力有很大的差异,而教学大纲所确定的基本要求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怎样才能使全体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呢?我认为,教师首先应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差异,承认差别,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以上进的机会,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统一教学,不同要求”的尝试。

有些学生对教学内容一时难以接受,我一直鼓励他们改变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勇气,帮助他们客观地认识了解自己,克服盲目自卑的心理。为此,我的做法是: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长处和欠缺,确立具体可行的学习方法;随时询问了解他们的听课情况,及时查漏补缺,对他们的作业实行面批面改,分析其得失,有问葱及时解决。同时,积极鼓励参与课堂活动,发现学习上进步立即予以肯定和表扬,以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四、量力而问,鼓励创新

在《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我认为,善于提出问题是堵养学生的创造性第一步。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到整个教学过程应是一个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即是一个创造性过程.学生解决一个一个的学习问题,就是典型地再现一个一个的创造过程。在问题中学习,能有效增强课堂集体动力,使各种思维互相影响和互相碰撞,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但并非任何问题都有益于学生发挥创造性,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也是一个颇费思盆的问题。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我认为,教师提出问题的深浅、难易程度要恰到好处地触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如果问题超越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储备,会使学生望而生畏,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量力而问”才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使之颇动起来,发出美妙的乐音。问题的设计还应独具匠心,设计比较型的问题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就能得到不断强化和提高,认知结构就能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设计开放型的问顾,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生在考虑解决这类问题时,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进行思考,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进而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思维的充分发散与收敛总之,不同类型问题的提出,能充分体现课堂集体动力的能量,对个体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和强化训练,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多向反馈,自动自主

传统《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的教学,总是教师通过作业批改和考核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评判,很少有自主调控的机会。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消极的知识容器,只有学会学习,自动自主地学习,才能把人类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财富和技能。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尝试把学习成绩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即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了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贵,学会了自我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学习更有成效.。具体来说,对学生的作业我是这样处理的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业让他们互批互改,有疑问有分歧的地方请教老师,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由我面批面改,及时反馈其得失。此外,我还对作业进行抽查评比,优秀作业在全班展示,以调动学生自评积极性。在这个多向反馈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对他人或自己的作业采取辨证否定的态度,从而养成了批判性思维的习惯,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同时,由于形成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多向反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提高了自我调控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增强课堂集体动力是通过师生互动以激发课堂活力的一种教学手段或棋式.这一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学习氛围的积极热烈,学习过程的自动自主,特别强调对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家质教育模式.对此,我在多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和实验比如,鼓励参与与竞争,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作业的多向反馈,追求创新思维,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有了提高。当然,增强课堂集体动力这一尝试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首先是,学生以往接受的大都是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被动地听讲和抄板书,当然轻松得多;而现在要求他们根据教师的指导自主地组织学习,因而一开始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有些不适应.另一主要障碍是,学习资源不够丰富,教材并不完全适应我的教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