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谈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大学生犯罪的作用

谈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大学生犯罪的作用

摘要: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国家的教育事业得到飞速的进步,对于大学生教育事业有了新的指示,其中体现了对于心理与思想方面的重视,主张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健康、充实的度过学习生涯,并顺利与社会接轨。而数据显示高校的犯罪率明显上升,且呈现多样化趋势。因此,预防大学生犯罪、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犯罪 诱因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于社会,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民素质的上限;于个人,大学是一个人学习本领、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比起高中生活,大学生拥有相对更多的自由与自主,同时周遭环境变得更复杂,周围充斥着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也面临更多的危险与诱惑。而很多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面对接踵而至的学业、就业、感情压力,可能会误入歧途,大学生犯罪亦成为可能。数据显示,我国的高校在校生的违反犯罪率为1.26%,[1]这个数字令人触目惊心。近年来,大学生犯罪事件引发关注,例如“复旦投毒案”“吴谢宇弑母案”,“牟林翰涉嫌虐待案”,一桩桩性质恶劣的犯罪案例令人触目惊心,又令人充满疑问,这些残忍的案件都竟然出自名校高材生之手,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天之骄子缘何走上犯罪道路?他们的心理状况究竟扭曲到何种程度?这对于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2]教育行业需要深刻反思,我们的高等教育应该把学业成绩放在首位吗?学生的道德、心理素质与他的学业成绩一定相匹配吗?案例发生后,社会各界首先会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与心理状况,直指问题的根本与犯罪的源头——低下的道德素质与畸形的心理状态。那么,对于高校而言,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是预防大学生犯罪的一个有力手段。这不仅仅是创建文明校园、营造良好校园氛围的需要,更是扫黑除恶、维护社会治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一、大学生犯罪的诱因

大学生犯罪的原因是复杂且深刻的,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家庭的教养方式、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工作等方面的管理水平、以及整个社会大环境共同诱发了大学生犯罪现象。从高校的层面讲,学生离家住校,是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组织,因此高校在预防大学生犯罪上大有可为。找到犯罪诱因,从源头着手,及时疏导,将犯罪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对预防大学生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理素质不佳是根本因素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大学生处于成年早期,在上一个人格发展阶段中,应已形成自我同一性,即完成对自己心理面貌的整合,认识自我。但有一部分学生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良好的引导,发展迟滞,导致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不匹配,产生角色混乱,陷入无所适从。此类学生人格没能得到充分健康发展,未塑造起成熟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是培养人的园地,而不应仅仅是教授学业知识。高校将教育重点放在学习文化知识、专业技能上并无可非议,但同时也不应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情况的关注,对学生思想状况、心理素质的培养建设,否则将会出现社会情感缺失、缺乏同理心、价值观走向偏差,乃至误入歧途的情况。过去几年发生的“北大学子弑母案”等用一个个血淋淋的案件印证了这一点。一个犯罪事实的发生,往往起源于一念之差,偶然出现的不健康的思想萌芽未能及时被发现、疏导、遏制,任由其发展,最终结出恶果。

(二)生活学习环境的剧变对尚未成熟的心智的冲击

从中学步入大学,改变的不仅仅是身份,更多的是生活学习环境的剧变。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乡独自生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有些同学可能会迷失自我。刚刚度过青春期的大学生往往会自以为已经成年,有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再加上高中时期的课业繁重,很多欲望被压抑,进入大学后得以释放,就容易失去自控,误入歧途。

(三)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革,同时新媒体手段的应用也改进了传统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管理方式。学生无时无刻不浸入在网络信息中,从基础的移动支付、健康码出示,到主动浏览网页、吸收文字图片及音视频信息,乃至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网络手段向学生传播资讯,互联网已如空气般充斥在人们周围,尤其是对于年轻大学生,更是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便利了教学。然而凡事有利即有弊,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近年来众多社交平台的崛起更是让普通人有了发声的机会,这在阻断媒体寡头的信息垄断上有积极意义,却也导致信息真假难辨,“毒鸡汤”盛行,谣言蔓延。年轻大学生是我国网民的主力军,如果没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没有树立起牢固的三观,就容易受到不正之风的侵蚀,思想、行为偏离正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大学生犯罪与心理状况密切相关,而毋庸讳言,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所分配的资源总体仍有所欠缺,实际上仍把专业文化课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一个口头重视的地位,并未在实际培养计划中予以足够的重视。将学习文化专业的目标前提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大学生自身思想、心理的素质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预防大学生犯罪行为。而大学生,初出茅庐,刚刚脱离父母的庇护,突然面临错综复杂的社会人事以及不良诱惑时,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稳固的三观,对于自身、他人以及社会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评价,且没有学校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就容易把持不住自己,受到错误心态的引导,从而误入歧途。

三、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预防犯罪行为的改进方向

对于目前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当下大学生犯罪的诱因,必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将其落到实处,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而非纸上空谈。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建立健全校园心理援助机制

大学生群体各方面都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刚入学的新生,面对崭新的机遇与诱惑,以及相较从前更复杂的人事关系和更多变的校园和社会环境,学生可能会无所适从,无法对多方事务进行良好的处理与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形成心理压力,如果压力没有得到较好的纾解,就会越积越多,导致心理扭曲,最终可能以违法犯罪的错误方式爆发出来。[3]而压力的纾解需要有正确的渠道和方式,首先需要学生自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在这种状况下学生能做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这种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高校除了应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还应定期开展相关心理活动、心理讲座,并注重宣传,在校园内营造积极、和谐、健康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及周边同学的心理健康,有意识地去提高心理素质,并能在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时及时发现,及时干预,避免恶化。同时开设心理咨询热线,配备心理咨询室,畅通学生进行心理求助的渠道。[4]其次,学校层面应完善校园心理援助机制,能让学生在需要心理援助时便捷、高效地得到回应,而非在心理状态不佳时又迷茫无措,无处求助,乃至雪上加霜。可建立辅导员——系——学工的三级心理干预机制,各系建立一个心理工作联络团队,有需要帮助的学生可直接向辅导员求助,再经由系心理工作联络员反馈到学工心理中心,心理中心及时对求助学生进行干预指导,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沐浴在心理健康的阳光下。

(二)培养健全的法律意识

固然有一部分学生是知法犯法,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是由于法律意识的淡漠和法律知识的欠缺,在不清楚自己行为性质及后果的情况下发生了违法行为。这体现了我们学校及社会的法制普及度还不够,因此,学校要切实的将大学生犯罪行为发生率降低,进行全面的法制教育也是关键一招。法制教育应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成为常态。法律是冰冷的,而心理关怀是温暖的,对学生一方面客观地灌输法律知识,使其明辨是非,知其然;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从主观能动性入手,使学生从认知上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将是非对错内化到骨血中,知其所以然。只有充足的法律知识、强烈的法律意识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兼备,两方面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及自我管理意识

面对活跃而复杂的社会,作为一名已成年的大学生,且处于由校园迈向社会的过渡期,应实现一个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学校及家庭都无法给予学生永远的庇护,那么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及自律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高校教育应发挥主导性的作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从思想上坚定,行动上证实。[5]综上,高校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对预防大学生犯罪有着重要意义。大学应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孵化园,绝不应让犯罪的阴霾笼罩在校园中。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为了大学生能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下自由学习生活,高校可从上文几点出发,结合本校实际,探索出一套符合本校校情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重视大学生心理与思想建设,提高教育工作的真正的意义,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大学生犯罪,是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毛磊.大学生犯罪率如何降到最低限度[N].人民日报,2003-04-16.

[2] 郭少杰.自媒体时代涉警舆情危机应对策略研究——以山西省12.13案件为例[D].山西大学,2018.

[3] 杨廷文.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措施[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23):103-104.

[4] 王敏丽.大学生法治观调查研究[D].中山大学,2011.

[5] 马屹婵.思想政治教育在预防大学生犯罪中的作用[J].高教学刊,2018(17):09-15.

作者:史晗 郑艺青  单位: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