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信息技术课改研究

信息技术课改研究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信息技术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深刻的时代精神背景、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更为伟大、更为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王湛《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开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局面》)勿庸置疑,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课程改革,因此信息技术在这次新课程改革中具有特别的地位和意义。新课程改革是中国走向教育现代化,从而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步骤。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是教育信息化,而教育信息化是推进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基础,制约国家信息化进程的核心问题正是信息技术人才的短缺和国民信息技术素质低下,这样看来,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既是教育现代化的手段,更是现代化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成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26条指出: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各地要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以多种方式逐步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为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育软件和接收我国卫星传送的教育节日的设备。有条件地区要统筹规划,实现学校与互联网的连接,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开发、建设共享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库,加强学校信息网络管理,提供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积极支持农村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国家将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支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决定》明确了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该《决定》认定“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缺乏信息技术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不可能真正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新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的,涉及教育目标、课程结构、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等,信息技术在其中每一个领域均可发挥其重要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要根据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做到“四个改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个改变”,既是教育观念的改变,又是教育手段的改变,还伴随有教育设施的完善。信息技术在“四个改变”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方面,《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知,信息技术是课程,是现代社会中个体发展的必备素质,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在教学过程方面,新课程重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反对教师中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解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觉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特别是探究实践的兴趣,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在教材开发与管理方面,《纲要》要求教材内容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特别是信息化课程资源。

二、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按郭元祥教授的说法,课程整合,又称为“课程一体化”,“是与课程分化相对的一种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理念和策略”,它“把分门别类的课程或学习科目,以及特定的一系列学习活动紧密联结在一起,构成具有整体效应的课程结构”。它“强调在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中处理相关课程、综合课程,以及跨学科学习的关系,实现不同课程的共同价值和独特价值”。课程整合正是基于新课程全面发展学生的理念。而它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信息技术,或者说,信息技术为课程整合提供了得以完美实现的条件和充分发展的平台。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才是全面的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两层含义:一是在课程中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方式,即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以达到推动学科教学改革的目标;二是信息技术本身就是课程学习内容之一,即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综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其中,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方式倍受人们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知识是信息的集合。信息的运动产生知识,知识的运动产生智慧,智慧的运动产生创造。知识与信息密不可分,而信息技术正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即使在传统教育中,信息技术也总是与学科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是特定信息的传输和处理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模式更加充满活力。新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倡导自由、平等、民主的校园人际关系,提倡学习机会的公平,提倡多元思维和创造性,积极推动课程交叉与综合,鼓励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学习模式具有开放性、交互性、丰富性、共享性和及时快捷的特点,适合学习者个体自主学习、整体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有利于学习者群体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利于学习者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和全方位获得学习过程和效果的评价。这样的模式正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将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

———教师可用“电子讲座”的形式传递教学内容,再通过智能化的评估系统迅速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进一步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并通过网络展开师生讨论及提问释疑;

———“教”与“学”在网络联系和双向沟通的互动中得以不断调整和发展。

———课堂教学超越时空,超越学科的分割,摆脱封闭,广采博览,集思广益;

———学习由课内、校内向课外、校外延伸,依托网络形成连通全球的庞大的学习场。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促动了中国新世纪教育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