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着力点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着力点

一、生命意识教育,促使大学生理解生命之真

生命是人的生存之本,科学理解生命的本真,强化生命的意识,是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首要选择。所谓生命意识,指作为生命主体的人对生命的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自我确认。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认识到生命存在的偶然性、独特性、有限性和不可逆性而凸现人生命的宝贵性,把保持生命的存在作为人类活动的最高原则;二是要认识到生命的生成性和超越性所蕴含的推动人实现价值生命的冲动,认识到生命的存在只是基础而非最终目的,还应该体现并创造出它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一个人只有具备正确的生命意识,才能做到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实现生命的价值。一是要教育学生重新认识生命的自然特征,懂得生命的宝贵。从生理学上来讲,一个生命的产生需要在母体内历经十月怀胎才能一朝分娩,这本身就可以说明生命的宝贵,每个人都应该加倍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绝不能随意伤害生命。同时,生命又是有限的。人生是一张单程车票,人们只能回味过去,却永远也不可能回到过去。面对生命历程中的疾病、天然与人为的灾难,人们无法预见也无法控制,各种偶然事件都可能使得个体生命变得更加有限。二是积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属性,创造生命的价值。“动物也有自己的生命活动,但那至多不过是一种本能的反映。……人作为主体性存在物,在对象化活动过程中人则把自己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1](P50)也就是说,人作为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必然具有社会性;人的生命价值也必须要通过人在社会中的展现才能得到确认,因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P23)。人类需要通过实践改造外部对象,并使之从属于自己;生命需要通过合目的性的实践活动表现生命的活力与价值。可以说,生命的真正价值是通过进行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发现和找寻到自己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是生命价值的外向表达。

二、生命和谐教育,引导大学生遵循生命之善

生命是生活的前提,生活是生命的表现。生活是丰富的,又是实践的。如何让生命在丰富的实践中和谐共融,是生命价值的伦理之善。生命教育就是应该创造一种广泛的和谐,让学生与自身生命和谐、与周围生命和谐、与大自然万物和谐,从而使大学生在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四大基本关系中,能相互适应、相互包容,感到美好与惬意。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我的和谐意识。一个和谐的个体生命,总是身心健康的统一体。一个人只有身心和谐,才会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应对各种境遇的能力。指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是同其他人的交往和关系密切相关的。要教育学生学会“走向他人”,善于与不同价值取向的人相处;要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教育学生掌握人际交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掌握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和艺术,与他人和谐交往。培育学生与自然的和谐意识。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人与自然界本来就是一体的,不能分开,因为人类生命的源泉就在这里。如果把人与自然界截然对立起来,以“主宰者”自居,那人类就不可避免地丧失生存意义,失落精神家园。因此,要教育学生学会关爱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教育学生与社会的和谐共融。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的需要与社会的发展不可能完全同步,但只要我们科学应对,总能够尽量相互协调。要教育学生科学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中的各种现象,主动适应社会,学会与社会共融共存。

三、生存信念教育,教育大学生追求生命之气

人是要有一股劲、一股气的。这股劲与气就来自有限生命内心的信念。生存信念是人生的基本信念,是人的一种重要的精神活动,它给人们的实际生活以价值向上的信念引导,是一个人生存下去的根据和精神动力。从生命教育的意义上来说,生存信念教育“要引导个体超越现实的物欲满足,超越生命自身的时空限制……获得精神的提升……从而得到人生幸福,实现人存在的意义”[3](P7)。一是要引导大学生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彰显有限生命的无限价值。生存信念决定着一个人对生命的态度,对生命的态度通常又影响着他的生存信念。积极的生存信念常与健康的思维方式紧密联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往往不仅拥有健康的身体而且有着积极的自我意识。在人的一生中对矛盾与困惑如何选择,在挫折与失败面前如何保持自信,往往取决于人的生存信念是否坚定。二是要引导大学生确定自己的终极价值抉择。大学生有了美好的终极价值,就能从根本上化解对学业、对就业等的焦虑,解决代际冲突带来的困惑,帮助在价值观、道德观及发展观问题上做出鉴别与正确的选择。生命价值观教育要帮助大学生建立起健康的生存信念,让他们真正体味生命之真、生命之美,树立起追求人生幸福的信念。三是要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起崇高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赋予生命以目的与意义。

四、生命幸福教育,促进大学生感受生命之美

生命的不断超越是生命意义的根本,也是人生幸福的源泉。生命价值观教育从低层次上说是要提升个体的生活质量,从较高层次上是要通过教育活动使人的精神不断完善与充实,从而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幸福观指对“什么是幸福”的根本观念、看法,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对待幸福问题上的表现,它以一定的主观形态发生作用,对一个人的幸福感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幸福不仅有外部条件,同时幸福与否也有内在的思想条件,如果从生命的视角看待幸福,幸福就是生命超越时的感受。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一要正确认识和善待自己的生命,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超越自己。二要培养对幸福的感受能力。具有丰富真挚情感、自尊、乐观的人才能感受生活的真善美,才能拥有幸福美好的人生。三要不断追求个性化的幸福生活和生命价值。一个幸福的人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幸福追求,在认识并不断反思自我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生命的终极价值。四要教育大学生通过合理的手段获得幸福。对幸福的追求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这样才能努力履行和完成自己的义务、职责和使命,才不会在物欲和世俗面前丧失自我。

五、生命责任教育,激发大学生践行生命之责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生命主体所承担的责任。生命责任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承负的种种不可推托的义务和许诺。大学生的生命责任就是个体必须为个人、为家庭、为美好的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首先,要教育学生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要引导学生尊重自己的生命,科学规划自己的生命目标,自觉践行生命的历程,做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人。其次,要引导学生对家庭负责。大学生是父母的希望,寄予着家庭的期望。要教育我们的学生时刻不能忘记父母的培育之恩、不能辜负父母对幸福家庭建设的美好心愿,珍爱生命,努力学习,做一个对家庭充满爱与奉献的人。再次,要教育学生对组织负责。人总是因为某种需要而生活在一定的组织中,作为组织中的一员,每个人有享受组织满足个人需要的权利,更有积极为组织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的义务。最后,要教育学生对国家负责。这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互动和文化全球化的互透中,大学生必须增强国家观念,时刻以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和不懈追求,将自己的青春与智慧献给伟大的祖国才能让生命得以不朽。“90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必须立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引领大学生科学把握生命的本真,明确生命的目标,寻求生命的意义,坚定生命的信念,承担生命的责任,追求幸福的人生。这是高校德育回归生命的本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