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等教育下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研究

高等教育下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地方院校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充分发挥高校社会功能的同时,正在通过市场化转型逐步消化和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本研究针对这些特点,对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市场化转型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市场化转型

一、引言

中国高等教育通过市场化改革实现了大众化发展。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从2010年到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包括独立学院)从2358所增加到了2560所。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4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0%。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改变了国家的人才结构,为社会输出了更多的人才,同时也减轻了政府的教育财政负担,大学可以通过市场和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获取发展经费。但不可否认的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对如何调整培养机制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预期却是比较模糊的,甚至还时有冲突。美国的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借鉴英国和德国的大学制度,并在随后迅速超过具有几百年办学经验的欧洲大学且越办越好。综观美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其大学体系的办学自主权优势,多样性优势,产、学、研紧密关联优势就得益于市场竞争。正如耶鲁大学教授亨利•汉斯曼所认为的那样,“在竞争制度下,一个大学要发展,要吸引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就要不断地提高质量。有竞争,优秀的人才才会得到公正的评价,才会有更充分的学术自由”。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市场化转型不单单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以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为目的,如教育质量下滑、大量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等。

二、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市场化

高等教育市场化就是在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和效益观念,有效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以此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特点是以知识的应用为主要表现形式,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确立起更加适应市场的发展策略,争取竞争优势。市场竞争是在教育认证制度、大学排名体系、学生流动机制、人才流动制度、科研竞争制度、大学捐赠制度的规范和引导下进行的。市场竞争也实现了教育的公平竞争。笔者重点关注的是人才培养层面的市场化转型,参考国内高校近几年的发展建设,人才培养市场化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以市场竞争为基础,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二,建立健全学生流动机制,学生既是高等教育的“产品”,也是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学生有消费选择权,高校则要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保障。第三,学科专业设置的市场化,学科专业建设不仅要考虑学校规模、办学层次等自身特点,还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第四,建立健全绩效评估体系,并以市场的反馈信息作为主要参考之一。与重点大学相比,地方高校往往处于办学经费不足、办学层次不高、学校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劣势,所以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市场化转型更需要忧患意识、创新精神以及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地方院校一般都本着服务地方的宗旨,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建设目标也是促使自己成为当地教育、科技、信息、文化的中心,成为地方知识传播和知识扩散的中坚力量。高等教育分层分类发展早已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办学实践所证明,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我国地方院校已经转向培养高层次应用性实用型人才,不再追求不同层次高校之间盲目的竞争。因此,地方院校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化。目前,培养应用性实用型人才,通常将专业成长模式,即职业、专业、课程的成长关系放在首位,以市场竞争原则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并根据社会的需要与市场的选择设定学科专业。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结合考评机制来预防专业设置的短期行为和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弱化。

三、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一直是市场化转型期间地方院校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以及一系列相关政策,来减少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作为地方院校,通过高等教育市场化转型,减少或消除大学生结构性失业还是要取决于办学定位以及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此外,在以市场竞争为基础实行人才流动与学生流动的条件下,人才培养的质量还是吸引优秀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市场化追求的是供需平衡,如果学生学习是“供方”,那么实践应用就是“需求方”,实践应用滞后于在校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笔者认为,如何通过制度建设的完善,以及导向性政策的推行,有效解决学生在校期间培养与实际应用的脱节,为学生在校学习找到应用的“市场”,藉此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提高地方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化:第一,将产、学、研合作教育落到实处,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通过与社会和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将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的积累与转化结合起来,实现教育成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统一。此外,在提高整体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分层次培养人才,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并举,通过专升本、考研、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等多种方式,满足学生对实践应用的需求。与此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达到“供需平衡”,并以此来减少学生流动的盲目性。第二,引入竞争机制后,高等教育系统日益复杂多样,需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估机制,使之更加合理、更加有效,并在执行时落实到位。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以及自由的学术风气,稳定师资队伍,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为人才培养的“供需平衡”提供保障。第三,人才培养的“供需平衡”,还要考虑学生毕业之后社会需求的预期,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人才培养除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终身学习以及自由择业的需要。综合素质培养不仅包括科学素养的培养,还包括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能设想一个没有高尚精神生活的人,能在科研和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同时,也不能设想,一个没有科学素质的人能自觉营造丰富的精神氛围。

参考文献:

[1]唐卫民,彭万英.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地方高等院校的专业转型[J].辽宁教育研究,2008,(4).

[2]张华.美国大学市场化竞争及其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6).

[3]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孙曙宇 单位:台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