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实用理性观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

实用理性观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

实用理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显著特征,是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文化心理结构,其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如古代知识分子“经世致用”的实用理念;如传统伦理道德中那种仁爱精神。正如一个硬币具有两面,实用理性在显现出合理性及优势的同时,实用理性也具有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同样不能忽视,在此主要对实用理性的两大弊端及其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实用理性观的定义

实用理性是中国当代哲学家李泽厚在中西文化哲学比较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的,李泽厚在《漫说“中体西用”》一文中写道:“所谓‘实用理性’就是它关注于现实社会生活,不作纯粹抽象的思辨,也不让非理性的情欲横行,事事强调‘实用’、‘实际’和‘实行’,满足于解决问题的经验论的思维水平,主张以理节情的行为模式,对人生世事采取一种既进取又清醒冷静的生活态度”。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可以说中西哲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西方哲学是智慧之学,是一种思辨哲学,以“爱知”为特征,以寻求宇宙的本源为目标;而中国哲学大多是社会政治哲学,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其以“闻道”为特征,要求与实际相联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在这样的前提基础之上,中西哲学最终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西方哲学追求抽象的思辨,不断实现着外向超越;而中国哲学执着于人事实用,满足于现状,不断重复着内部循环。在《孔子再评价》一文中,李泽厚进一步解释道,实用理性作为“一种理性精神或理性态度”,“不是用某种神秘的狂热而是用冷静的、现实的、合理的态度来解说和对待事物和传统;不是禁欲或纵欲式地扼杀或放任情感欲望,而是用理智来引导、满足、节制情欲;不是对人对己的虚无主义或利己主义,而是在人道和人格的追求中取得某种均衡”。李泽厚在中西文化哲学比较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实用理性这一概念,进而将其归结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这种粗线条似的描述为我们勾勒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为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把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实用理性观的弊端

实用历史是历史性与理性的交织,是经验合理性的一种概括或提升,它的基础就是建立古代中国漫长的农业文明社会之上的,带有历史的痕迹和时代的烙印。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也在不断的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实用理性许多在历史上本来是合理的内容逐渐演变的不合时宜,并成为了一种弊端,如实用理性重经验,轻思辨,阻碍了科学进步;如重人事,轻事实,导致了情理不分;如重集体、轻个人,导致个性湮没;重稳定、轻冒险,缺乏创新精神等。作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实用理性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过分注重实际,容易导致急功近利。

实用理性作为一种立足当下,肯定现实,关注实际,讲究实用的生活哲学,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务实的特性。注重实际的思想根源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巫史传统,古代部落氏族的大巫在进行祭祀祈祷的时候,对于服饰、舞蹈、音乐、形体、手势、步伐等都有一整套的要求,只要做到严格执行、分毫不差才能达到沟通天人、祈福消灾的效果。二是来自于古代长期的小农业生产方式,由于实用理性重经验,轻逻辑,使得古代中国的一些先进的工艺最终未能实现到科学的提升,而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技艺如中医和戏曲,要想实现延续和发展,只能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而这种方式的成功与否恰恰取决于能否产生实效。肯定现实,关注实际本没有错,但过分注重实际,就容易导致急功近利,在这种情况之下,实用理性就很容易蜕变为一种实用主义。

2.过于关注眼前,容易造成缺乏远见。

实用理性的另一个弊端就是过于关注眼前,容易造成缺乏远见。它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明显的缺陷,那就是重技术轻理论,重事实轻逻辑,重经验轻思辨,缺乏追求真理的勇气,没有科学精神,导致中华文明缺少原创性和开拓性,时至今日亦是如此。我们古代有许多先进的技术工艺,却没有上升到科学理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古代四大发明,却只是熟能生巧的技术发明。中国的哲学和文化一般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毋宁更欣赏和满足于模糊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中,去追求和获得某种非逻辑、非纯思辨、非形式分析所能得到的真理和领悟。当代中国依然成为了“世界工厂”,却很难成为世界的思想库和实验室;中国的小学生在奥数竞赛中可以独占鳌头,而想象力和创造力却又极度匮乏,这些都不由得引起我们警醒。

三、实用理性观对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

1.对于思想道德教育主体的消极影响。

实用理性对于思想道德教育主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和教育者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近年来在,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局势,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从国家的政策层面,到高校的制度规章;从学校硬件设施,到辅导员队伍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一些大学生群体中的负面事件频频发生、屡见报端。主要困境在于高校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虽然重视,但有明显的功利性。高校面临着提高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的双重任务,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这两方面而展开,大多数高等院校日益开始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但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其从属地位依然没有改变。不同于古代将提高道德修养作为个体的安身立命之本,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强化意识形态教育,按部就班完成国家政策和教学任务。在教师把知识通过课堂向大学生灌输之后,却完全忽略了课堂教学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效用。有些高校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任务完全寄希望于“两课”,这是不现实也是不负责任的。另一方面高校为了预防大学生群体中发生负面事件,或者是是当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出现问题或者偏差时,才开始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予以重视。希望从中找出治病救命的良方,属于典型的“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2.对于思想道德教育客体的消极影响。

一是信仰迷失,价值观混乱。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经济领域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在意识形态、文化思潮、价值观念等领域也迎来来前所未有的融合与碰撞。而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自由主义、新权威主义、新左派、民族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儒家等思潮的多元并存和相互激荡,对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新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年轻而富有活力,易于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也正因为如此,使得大学生更容易被各种新奇、歪斜的思想观念所腐蚀。一方面,在我国长期居于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集体主义观念受到了多元化思潮的侵蚀。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崇尚物质,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抬头,并有继续蔓延的趋势。二是知行分离,知行不一。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历来讲求知行合一,荀子说:“不闻不若闻,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中,就借鉴了这一方面的内容,要求大学生“把知与行结合起来,把学习和践履结合起来,把学习规范和遵守规范结合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内在素养。”而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出明显的理论与实践脱离,知行不一的趋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过程,不可偏废,只有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和亲身实践,不断是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慎独自守才能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三是责任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当前现实生活的需要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大学生对个人前途和发展尤为关心,相比之下,他们更加重视与自己实际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目标,学习的方向和就业的目标也更加实际。大学生有自己的理想,但在理想的设定和追求的过程中,主体意识和个人色彩较浓。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体现学习生活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逃避个人责任。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其社会行为的核心,注重个人需要和利益的满足,而缺乏社会责任感。过度地强调个人发展,而忽视社会价值,这导致他们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造成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缺乏。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面临着新世情、国情、党情、学情的重重考验,切实提高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希望通过对实用理性观自身弊端的分析,并探析其对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消极影响,为更好地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准备和现实依据。

作者:王永杰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