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

实用医学范文第1篇

英文名称:Practical Geriatrics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9198

国内刊号:32-1338/R

邮发代号:28-20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实用医学范文第2篇

湖南省永州市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 唐先宜,段绩辉,李立成,谢鹤元

354名女性单纯性肥胖生活习惯等因素的调查 王,周澜华

娄底市消除碘缺乏病评估报告 曾桂华,刘俏春,吴平凡,王健云,龙铁军

浏阳市1998年居民病伤死亡现况分析 龙湘泉,张红

献血人员戊型肝炎抗体水平调查 林铁流,何晓学,高秀玲,许巍山

常德市霍乱流行特征与分析 陈杰之,郭凤球,郭志忠,熊伯华,华伟湘

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

湖南省第二次人体寄生虫抽样调查 邓胜平,张湘君,李正祥,庄世锋,段绩辉

689例手术病人抗菌药的应用合理性分析 汪永芳,魏秀凤,王秀华

拉萨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宋其良,张明森

临床标本分离菌株药敏结果和相关抗菌药物消耗情况的调查 蒋晶星,林应标,郭满容

注射狂犬疫苗致严重皮肤过敏一例报道 易新凤

铜鼓县1997~1998年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尹子达,尹黛菁,邱晓明,邓秋桃

某单位不同年龄职工血糖血脂水平检测结果分析 李文艳,马颖,袁洪

湘西自治州7年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治疗后转归情况分析 石丽春

1998年广州市区疾病死因监测分析 杨智聪,刘坤方,罗不凡,邱季春,周秀珍,李美霞

农村地区O~22月龄儿童接种卡介苗效 果调查,吴德清

永州市消除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胡尚红,宋长波,王平和,贺新国

住院肝炎病人戊型肝炎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焦宝怡,刘磊,左常智

湘南铁路地区1990~1999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 李增光

淮安市1990~1999年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纪如平

尿毒症患者全血中六种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分析 赵春起,翟宁,秦岩,张烈红

特杀鼠2号灭鼠效果观察 王军建,黄谊,邓序稳

在食物中毒中检出致病性大肠艾希菌 张继伦,沈小明,赵羽莉,郑晶泉

大口井与压把井水质卫生学指标评价 罗贤君,周晶

顺昌县食品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分析 谢仙娇

163名汽车驾驶员健康状况分析 于李军,于梅,彭仁和

1997~1999年桃洪镇食品从业人员“五病”检出结果分析 张英娜

娄底市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调查 杨纲,贺述柒,王桂根,邓作文,刘晚青

一起食用瓠瓜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王伟忠,郭赛

一起毒鼠强引起食物中毒的报告 田细芝,张恒立

106家医用诊断X线机放射防护分析 仇复健,戴练平,魏敏,李大鹏

大学生HBsAg阳性率与血型关系的探讨 樊晓光,黄彩峰

娄底市1978~1999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李仲雄,石三利,王乔笙,杨志华

1998~1999年420例麻疹住院患儿分析 田玉翠,姜亚绒,李云

狂犬疫苗免疫失败3例报告 肖奇友,章世清,谭慧明

饮食服务行业人员乙肝及丁肝病毒感染状况 杨海平,刘磊,左常智

45例肛周尖锐湿疣治疗效果分析 王战修

湖南省控制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张湘君,郑军,邓胜平,龙浩宇,梁军,周丽君

某高校高知高职人员B超检查结果分析 龚一红,陈新云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61例报告 符政远,李淮,钟加惠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价值 邓惠姣

50株不稳定L型细菌返祖前后药敏试验 张善民,李宪

长沙地区不同献血人员HBsAg及抗-HCV的分析 陈德龙,汤彪,王赤林,尹逊强,赵淑英

广州市1991~1998年结核性脑膜炎发病调查 薛植强

不同年龄人群甲肝疫苗免疫方案选择研究 黄阿明,曹纳新,陆金星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引起过敏反应1例的报告 朱应征

龙海市近海加工用河豚鱼带毒情况分析 康全忠,何冠智,林国华

1997~1999年道县医疗单位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唐准珠

精干麻所致职业性皮炎的调查 陈德祥,王金刚

湖南省1992~1999年学生龋齿监测结果分析 周丽君,李光春

一起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 李冬琴,谢红辉,罗亮宇,宋立新

一起褐鳞小伞蕈中毒调查 周雪梅,曾晓,周红辉

商场空气质量及噪声对从业人员健康影响的调查 杜向阳

硫氢化钠泄漏污染生活饮用水水源的调查及处理 胡东风,贺述柒,付永安

永州市中小学生贫血调查分析 成艳华,黄隆英,蒋敏何,英姿

仿生态人工鼠洞法灭鼠效果观察 陈小美,粟兴,唐利民,尹大校,马太平,唐志高

湘潭市市售卤菜卫生质量监测结果 曹菁

宁远县几种餐具消毒方式的调查 龚阳成,李四清

一例NPC患者放疗因饮食不当导致中度低钠血症的报告 陈梅英,张金兰

苍溪县633例新生儿脐带血TSH水平分析 彭天道,鲜自力,宋坤贤,李雄,刘正乾,刘泽碧,张永伦,杜维孝

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200例临床分析 游一平,覃林芳,廖湘玲

益阳市1991~1998年孕产妇死亡监测分析 欧罗英

宁乡县1990~199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 易舜华,王业军

608例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病理分析 石红,林春华,钟梦,周桂华,何娟

羊水过少275例相关因素及处理结果分析 王月容

艾滋病研究进展 胡国龄

氟的氟化铝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赖天兵,陈波,冯家力

麦氏弧菌的鉴定及毒力和耐药状况研究 刘利芝,王芳

一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实验鉴别 夏玲,罗仲阳

络合催化极谱法测定水中痕量铝 张勇兵

密切值法在计划免疫工作量评价中的应用 陆卫根,唐锦高

湖南省1971~200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 朱国平,李光密,郭绶衡

丰都县62例麻风病患者特征分析 付亚琴

3456例麻风患者的上肢神经损害分析 潘良德,何新国,旷燕飞,高晓琳,邸晓丹,莫江玲

接种钩端螺旋体菌苗后喉头水肿1例 赖红连

徐州市麻风病流行病学分析 吴建卓,徐荣艳

同安区慢性丝虫病患者体征调查 蔡建福,王玉兰,谢天仁

株洲市灭疟后期流动人口管理监测结果 冀乃宏,李理,熊新平

竹山县1990~1999年STD流行病学分析 孙长喜

重庆市沙坪坝区1999~2000年在校学生淋病、梅毒发病情况 王巍,刘虹宏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胡迅

74株医院感染病原菌分析 金冬,叶玉容

肿瘤病人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周燕玲,黄宏君

宁波市贝(甲)壳类海产品易损气单胞菌检出情况 徐景野,傅小红,于梅

一起氟乙酰胺中毒事故调查报告 唐续峰,王耿

福州市不同餐饮业烹调用植物油卫生质量调查 陈青,陈平,陈诗潜,刘巧,魏运清

一起课间加餐引起88名学生食物中毒的调查 许长征

长沙市城区学前儿童血铅水平的调查 胡小红,苏爱湘,曹朝晖,汪文慧,周小迪,袁春辉,高琼,黄涛

旅客列车运营状态下的卫生状况监测结果分析 宋湘明

长沙市性病诊治机构1998~2000年消毒监测结果 龚建南,周少华

加强消毒监测前后医院消毒工作质量比较 梅华,覃章世,黄生权,周秀玲

SD-1000型骨矿物测定仪对人骨矿物质的测定结果 张宇琴,李俊英

全自动内窥镜清洗消毒机对胃镜消毒效果观察 王利君,黄桃芝

水泥捣固工神经行为功能变化的研究 马栓柱,程世华

水泥粉尘对肺功能影响测定结果分析 董吉良,廖雍玲,彭仁和

介入治疗的X射线防护改造 罗开训,李植纯,杨芬芳,杨万军,张奇志,许志勇,陈东辉

玻璃纤维作业工人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调查 曾小莉

炼铁高炉噪声危害调查 宋家岳,王军华,周革,彭仁和,吴道溪,邹伦伶,于梅

沙井镇涉外企业有机溶剂职业危害状况调查 吕惠中,谢绍洪,彭巨成,项方芳

去氢表雄酮的致突变性实验 何聆,陈冠敏,王明,黄宗锈,范福荣

灵芝虫草茶(冲剂)延缓衰老作用实验研究 陈瑞仪,杨国光,黄雯

复方中草药消毒液杀菌效果及毒性试验 周颂航,李爱斌,朱应凯

保健食品中粗多糖测定方法研究 沈向红

HPLC法测定复方洗液中替硝唑 万玉萍,林佶

抛光大米中矿物油的检测 王春娥,潘振球,冯家力,陈波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管理探讨 龚光明

岳阳市4729名小学生龋病调查 李正平,顾彬

外伤性脾破裂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黄德君,陈国强

深圳市售熟肉制品有害物质调查分析 于芳,张健生

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刘尊玉,杨建平,张淑滨

一起因食用猪肝引起瘦肉精中毒的调查分析 周少峰

湖南省市场槟榔卫生质量抽检结果分析 曹朝晖,贺超帝,王军华,余少华,张见伟,陈经宇,肖剑峰

湛江市四年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考核结果分析 黄飞

市售浒苔干霉菌菌相分析及定标建议 马群飞,沙纪辉,林升清,金玉铃

湖南省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现况及对策 王仁禹,郭先驰,黄跃龙,徐明珠,高立冬,吴景云

上虞市餐饮具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谢爱春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实验室分析 杨晴文,郑如聪

漂白精片消毒公用拖鞋效果评价 刘大民,张国辉,张媚颖,刘权恕

一起甲醇污染井水致急性中毒的调查 李述成

婴儿心理行为调查 古小明,李松柏

1983例新生儿听力筛查分析 蔡秀文,李海龙

产前羊膜带超声诊断分析 田艾军

3种常用方法调查鼠密度结果评价 赵俊君,朱文刚

玉林市城镇居民糖尿病教育需求调查 梁业梅,曾建新

实用医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用性;教学优化;学习兴趣;与时俱进

在医学院校学生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中,生物化学属于基础课,主要研究构成人体主要物质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的代谢、相互联系及其调控[1].学好生物化学不仅可以理解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以及这些物质的代谢与联系,更为以后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打好基础.生物化学实验课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课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观察理解理论课所讲授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如果在此过程中加以适当引导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与协作意识[2].目前,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主要以传授基本理论、学习基本知识为主.学生往往会觉得生物化学抽象、难以理解、学起来费时费力[3],但是实际上生物化学实验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如果我们能从“实用性”角度出发,改变教学思维,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的学习兴趣,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该课程教学特征及各专业学生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实用性”思维改革,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1生物化学实验课“实用性”教学优化

1.1“生活实用性”优化

“生活实用性”即贴近生活.生物化学实验贴近生活的典型例子为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该实验取材为新鲜的蔬菜水果,我们选择大家熟悉的橘子为实验原料.在实际实验中每组只需少量橘子就可以提取足够量的维生素C,该实验原料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选用学生非常熟悉的实验原料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对维生素的来源以及理化性质等留下深刻印象.与此类似的是胡萝卜素柱层析分离实验,该实验原料我们选用炒干的红辣椒,在研磨后提取胡萝卜素.在该实验的讲解中,要提示胡萝卜素为脂溶性维生素,因此,炒过的干辣椒要保持干燥研磨,并加入有机溶剂去提取.通过该实验,学生加深理解了理论课所讲解的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为颜色鲜艳的水果蔬菜这一特点.分光光度法与层析法都是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如果单纯讲解技术原理,或者只是重点讲解测定方法等都会让学生觉得兴趣不大.我们通过在实验中选择贴近生活的实验材料,同时在讲解中适度引导,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该实验.另外,在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中,所使用的酶是学生通过口中含水做咀嚼运动后产生的口腔淀粉酶,学生测定的是不同因素(如温度、时间等)对自己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同样在尿淀粉酶活性测定中,使用的也是学生自己的尿液样本;在提取全基因组DNA实验中,则要求学生用棉棒取得自己的口腔黏膜细胞.在这些实验设计中,通过使用学生自己的“原料”,而提高了学生对该实验的兴趣.

1.2“与时俱进实用性”优化

社会在发展进步,随着我国经济的空前繁荣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一些与代谢有关的疾病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我们根据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血糖仪使用逐渐普及的特点,在血糖浓度的测定实验课教学中不仅加入尿糖试纸定量检测,还加入血糖仪的使用.我们发现,学生对应用血糖仪实时检测血糖兴趣非常大.通过亲自动手测量血糖,使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糖代谢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对糖尿病的尿糖定性检测、血糖监测等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4].而我们对世界糖尿病日的介绍等也使学生对我国糖尿病的严峻现状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1.3“职业实用性”优化

“职业实用性”,即该门课程与临床的密切联系.医学生从进入医学院校开始,就会不断从思想上自我加强职业感.入校后的“医学生誓言”宣誓等具有强烈仪式感的活动更会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感,这会使医学生对有关临床的东西更感兴趣.利用医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在生物化学教学中适当联系讲解临床知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在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实验中,往往会讲解有关清蛋白与水肿症状,清蛋白与肝脏、肾脏疾病的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此类似的为血清三酰甘油的含量测定,在该实验中,联系目前中国高血脂患者增多,适当讲解生活方式与肥胖、肥胖与高血脂的关系,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往往也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临床专业还可以应用案例教学法[5],加入简单的病例探讨,从生物化学的物质代谢角度来认识这些疾病,这些都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门课程知识.

1.4“后续实用性”优化

“后续实用性”,即科研思维、科研习惯以及协作精神等的养成.医学本科教育不仅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疗人才,也是医学科研人才培养的第一阶段[6].那么,科研思维、科研习惯的培养就必须贯穿始终.科研习惯与科研思维的养成需要从点点滴滴积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我们要把每次实验课都当成是一次科研习惯培养的好机会.例如:在第一次实验课中,在讲到实验室规则中的实验课必须穿白大褂这个简单要求时,往往会将实验室分级、实验室污染区、半污染区等概念,甚至实验的无菌操作等做简单介绍,让学生认识到实验的严谨性,能够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每次实验,同时对生物污染与安全有足够的警觉意识;而我们在微量移液器的使用讲解中,往往会系统介绍微量移液器的类型及适用范围,枪头的选用规则等,都为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奠定了良好基础.实验课重要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施实验的能力.尽管实验室开放日、大学生实验基金等为部分学生提供了熟悉、了解实验设计以及独立设计实验的机会[7],我们依然会要求在每次实验课前预习[8],体会该实验设计的优缺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实验设计的重要性,有意识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同时在实验中以具体实例给学生讲明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如每个实验设计中必须设置对照等;而在实验课中则给予学生独立操作的机会,在讲明实验基本原理与仪器使用规则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实施,发现问题后也要求学生先自己解决;实验课中和课后,通过检查实验记录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记录习惯[9].所有这些良好的实验习惯都将使学生受益终身,要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既需要学生的自我努力,也需要教师有计划、有意识、有选择的恰当引导.另外,要强调协作精神与集体意识的养成.当今社会知识信息量极其庞大,每个人都难以掌握所有知识与技能.在这种情况下,协作变得越来越重要,现代社会每一项重大的发明、发现都离不开良好的协作.而无论个人之间、团队之间的协作,都需要有集体意识,共赢意识.我们在生物化学实验课中的小组内合作、小组间协作对于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都是很重要的.作为教师,要学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引导大家养成集体意识。

2教学效果

2.1“实用性”教学优化效果调查

我们将该文所提出的“实用性”教学优化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并于2016年9月到2017年1月随机抽取临床医学专业上过该实验课的学生共230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30份,当堂回收23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问卷共设计8个问题,其中第一二个问题主要考查通过该教学优化,学生对该门课的兴趣是否增加;第三四五个问题主要考查该优化措施是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化学理论课知识,同时考察学生对该课的主观评价;第六七八个问题则主要考查该优化措施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科研兴趣与科研思维.问题答案采取5级记分:1分为完全不符合,2分为基本不符合,3分为不确定,4分为基本符合,5分为完全符合[10].所有结果采用Excel表录入,并采用GraphPdPism6ar软件分析.

2.2“实用性”教学优化调查结果

“实用性”教学优化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由我们的调查问卷设计可知,得分越高说明该“实用性”优化措施效果越好.第一二项得分均超过3分,说明该“实用性”优化措施实施后,学生对该实验课的兴趣比较浓厚;第三四五个问题中第三与第五个问题得分均高于3分,说明“实用性”优化措施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达到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目的,第四个问题得分为2.37,说明学生依然觉得生物化学比较抽象难懂;第六七八个问题得分均高于3分,说明通过在生物化学实验课中应用“实用性”教学优化措施,初步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兴趣.

3讨论

实用医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转化医学 医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一)转化医学的概念

转化或转换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近两三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目前它已成为各国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的一门新的医学分支。它是针对目前全球基础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两者存在严重的脱节,基础科研转化为实际运用的比率较低而兴起的一门学科。转化医学是一门实现从“实验室到床边”的转化(bench to bedside translation),又从临床应用中提出新的问题回到实验室(bedside to bench),为实验室研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的多学科交叉的医学[1]。转化医学还有更广泛的意义,即转换医学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最终通过加快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的一门学科。总而言之,转化医学的核心是在从事基础医学发现的研究者和了解患者需求的医生、以及卫生工作者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最终促进基础医学,尤其是分子基础医学的教学与研究向最有效和最合适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预防模式的转化。随着转化医学概念的出现,整个医学在教育,科研模式及人才培养方面都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改革。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转化医学的意义价值重大,欧美国家对其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积极措施。美国在2012年以前建立了将近60个以上的转化医学中心,用以促进实验台与病床周边的临床工作者与基础科研工作者互相熟悉对方的工作内涵与过程,培养具有高度转化能力的高级医生是这些转化中心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我国,转化医学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但发展很快,全国一些院校和科研单位都成立了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为我国转化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转化医学理念的灌输,转化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医学人才培养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转化理念贯穿于整个医学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培养具有较高转化能力与素质的医学人才,是医学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改革课题,具有长远重大的意义.

二、转化医学在医学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根据“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lobal minim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GMER),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能够从事医学工作的医疗工作者,医学教育作为一个为医学生打下知识基础,树立基本理念的阶段,在理论及实践教学方面更应该深刻理解,贯穿执行转化医学这个理念。作为一门动手能力要求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不仅有着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功能,而且在灌输职业道德,教育理念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3]。依据传统医学的教学特点,实践教学可以分成两大块: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关类实践教学。基础医学的实践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系列试验台边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巩固相关理论课知识。临床实践教学则通过病床边相关的教学,巩固临床专业知识,传授职业道德,为学生走向将来工作岗位起业务能力与各项综合素质的准备作用。长期以来,基础与临床实践教学中存在着顽固的壁垒,具体表现为基础医学的实践教学仅以医学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为中心,学生在该阶段的学习根本就就接触不到与临床相关的各项内容;而临床实习主要以疾病的诊断,治疗为主,而对于研究疾病的相关发病机制的实践内容花费较少的时间或基本予以忽略。针对实践教学中这种试验台与病床分割的教学状态,在基础与临床两方面实践教学都必须予以改革,通过加大双方实践内容的转化力度,不仅能够提高医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而且对于学生深刻了解转化医学的概念,并将其运用于整个职业生涯都有较大的作用。

长期以来,基础医学实践教学以动物如小白鼠,蟾蜍,家兔等为对象,实践教学中使用的仪器也以生物二道示波仪等基础性研究相关性仪器为主[4]。整个基础医学实践教学过程,学生基本对于医学研究的最终对象―人相关的一些生物指标的检测,临床相关的大型仪器基本没有接触。基础实验教学的内容一直沿袭着照本宣科,围绕理论课教学教材的旧成规,大部分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基于实践教学所设立的创新课题与设计探索性实验内容也大部分以试验台相关的基础研究内容为主,使得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提高科研素质的系列实践教学创新课程达不到医学教育最终服务于人的目的。针对基础医学实践教学的这些弊病,依据转化医学发展的要求,可以通过在基础医学实践教学阶段引入临床仪器,临床样本,使学生在基础医学的学习阶段就能接触到与临床相关的样本,设备与理念,从而使得学生从开始接触医学实践学习的阶段便能对整个医学的最终服务对象有一个完整的理念. 具体而言:在基础医学实践的过程中增加临床的内容,即增加部分与人相关的生理指标的测定。例如学生在生理课实习时可以正常心电图的形成与测定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即能够准确掌握对正常心电的形成,又能对临床实习的心电监护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实践教学课程中适当引入部分临床使用的大型仪器如生化分析仪.研究的样本也可以从测定实验动物如小白鼠,家兔等的血压,转换到检测人体的血压,或者是通过取临床病人的样本如心梗病人的外周血来检测相关指标.整个实验教学的见识性实验可以增加部分临床见习的相关内容如了解血液生化仪的使用等.通过增加类似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实验的力度,可以提高基础医学实践教学的转化强度,从而达到在基础医学的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临床见识,增强临床思维能力的目的.

长期以来,具有较高科研素质临床医生的需求与数目的缺乏是我国医学教育所面临的一个较大的问题,大多数临床工作者对于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缺乏了解,缺乏对相关学科发展的长远问题的发掘与探索的能力。临床实践教学是临床理论与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转化过程,在临床实践教学中掺入部分基础医学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转化能力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临床与基础实践教学间存在的壁垒,在进行临床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依据实际情况添加部分实验台相关的内容,如增加部分疾病分子发病机制的介绍与研究,实习过程增加部分与实验台相关的内容,学生既温习了与疾病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在整体思维上得到了完整的训练。由于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学生对于整个医学的大部分知识都有了较完整的认识,此时可以开展以课外兴趣小组为主导的辅助实习训练,训练的内容大都以临床问题为主,通过这类课外科研的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严谨的科研思维,而且对于培养新一代的具有高度转化能力的医生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三、结束语

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高素质医学人才,长期以来,在从事基础研究科研工作者与临床医务工作者之间,不仅在相关的研究内容之间,而且在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之间都存在有壁垒,这样不仅造成了基础医学研究的转化力度差,而且基础与临床相关内容的教学效果也呈现出单一化,呆板化的结果。将转化医学理念运用于医学实践教学,使从事基础医学教学的与从事临床教学的老师互相熟悉相互之间所教授的内容,并且在相互教授的内容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并且把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相关科学问题的能力融入到双方的实践教学课程之中,对于培养新一代的具有较高转化能力的医生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许多高等院校中,已开始了转化医学运用于医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出如何在医学教育过程打破基础与临床之间的壁垒,培养新一代的既具有较强临床诊断能力,又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医学人才,对于我国医学高级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

基金项目:中南大学 2010年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立项项目(2010jg46)

[参考文献]

[1]Salvatore Albani,Berent Prakken.The advancement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from regional challenges to global solutions.Nat Med.2009 Sep;15(9):1006-9.

[2]桂永浩.转化医学:用多学科交叉策略推动医学发展[J].复旦教育坛,2007(15):86~87,91

[3]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1.

[4]罗自强,管茶香,陈小平.机能实验学.长沙: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实用医学范文第5篇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学卫生领域应用的迅猛发展,医学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而各类高校在提供合乎需要的医学信息人才方面还存在空白,卫生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未得到重视。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兼首都医科大学卫生与医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王晖说:“前段时间我们做医院信息中心人员配置规范调查时发现,医院信息中心普遍存在缺人现象。可以说我们是最了解人才需求的,鉴于这些原因选择和首都医科大学联合办学,走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道路。因为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越早培养出一批专业人才,对将来的发展越有利。”

建立三大教研室,培养实用型人才

据首都医科大学卫生与医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陈琦介绍,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与首都医科大学合作成立卫生与医学信息管理学系,目的是充实卫生管理学科的内容,提升学科水平和首都医科大学综合实力;培养卫生信息管理人才,满足较大的专业人才需求;充分利用北京市现有的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开展学术研究,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同时,成立卫生与医学信息管理学科研教学合作基地,也为开展科研教学工作,培养出适应首都医疗卫生信息工作需要的高级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鉴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原则,2009年5月23日,首都医科大学卫生与医学信息管理学系成立,同时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也成为首都医科大学在卫生信息化方面的科研教学基地,开展本科、研究生课程、在职培训等全方位教学。下设公共卫生信息分析与管理学教研室与医学信息管理学教研室,目前主要教学对象是三年制的硕士研究生。

“当前,学系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专业下招收卫生信息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十二五期间创造条件力图建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始本科招生。”陈琦说,“现在大家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培育出来的学生很多都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这是我们都该反思的。如何能将学生培养成实用型人才,应引起教育界的思考。”

据陈琦介绍,卫生与医学信息管理学系隶属于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其学科发展规划及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均纳入学院学科建设的统一规划之中。学系的学科发展围绕新医改形势下卫生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求,借鉴国内外卫生信息化最新进展,开展卫生信息化、循证卫生政策等相关领域研究,并开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可以说,在中国医改敦促发展起来的医学信息学学科,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中国卫生信息化发展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卫生信息化所需要的卫生政策;研究与卫生信息化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以及中国和世界各国卫生信息化管理的经验。学科研究的成果将成为卫生管理部门辅助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卫生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支撑。所有这些需求,都让医学信息学在我国的发展成为必然。

学生培养方向与目标

“我们主要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医药卫生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医药卫生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陈琦说。鉴于这个目标,首都医科大学同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合作建立三个教研室,开展以下教育。

1. 学系研究生培养

2010年9月6日,首都医科大学卫生与医学信息管理学系2010级研究生迎新会在北京急救中心召开,2010年入学的7名卫生信息专业方向研究生是建系以来招收的首批硕士研究生,标志着北京市卫生信息化高级人才培养走上良性、持续发展轨道。

在教学方向上,王晖告诉记者,教研室存在3个培养方向:信息化管理方向――信息化建设管理、IT项目管理、网站管理;信息服务方向――卫生综合统计;IT技术支持方向――网络运维、信息安全管理等等,并安排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所以完成学业的人员应具有这几个方面的能力:掌握整个项目管理体系知识、有运维管理能力、懂得信息安全管理、有数据管理(数据支持)能力。”王晖说。

2. 举办学系首届在职研究生进修班

2010年9月,完成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信息管理方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招生工作。卫生与医学信息管理方向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共招收19名学生,启动对卫生信息化从业人员的在职继续教育。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设置,学术界普遍在基础素质知识模块、现代信息技术模块、信息管理专业知识模块、专业学科背景知识模块这四个方面达成共识。在首都医科大学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陈琦介绍说:“在以往的交叉学科培养上,‘模块式’结构留给专业课程的总学时很有限。这一问题导致了培养目标的本末倒置,与社会需求不一致。所以首都医科大学选择的是确定几门主要的核心课程(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学基础、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管理),并按照以下模块和先后顺序开展教学活动:普通教育课程(基础素质知识模块: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现代信息技术模块和信息管理专业知识模块:信息管理类、计算机技术类、专业外语、实践教学环节)+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学科背景知识模块:医药学类课程)来进行教学的。”

把医学信息学教育当做一项长期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