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8/13 10:04:00 阅读:
一开放式调研的定义及其对课程的意义
开放式调研是开放式教学模式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式的一种,其目的在于通过将学生实地调研活动引入教学环节,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将教学环境延伸到传统课堂之外,让学生自行挖掘社会中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发现问题并对书本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运用,而不是被动接受。它与一般指向性很明确的社会调研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调研内容的开放性、调研对象的开放性、问卷设计的开放性以及调研方式的开放性。在行为金融学课程的教学中,保证以上四个方面的开放性,不仅是开放式教学模式的需求,也是行为金融课程内容独特性的需求。行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的交叉学科是实验经济学,即要求在可控的条件下,针对某一现象,通过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决策者的行为并分析实验结果,从而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便是对市场主体心理和行为的研究,获取一手数据。而对这个步骤最实用的教学方式,便是让学生深入市场中去进行开放性调研,让学生更清晰生动地掌握行为金融的研究方法,并从中体会理论创造的过程、领悟课程的精髓,这也是将开放式调研引入行为金融学课堂的教学意义所在。
二基于课程内容的学生开放式调研活动设计
本部分将从调研活动的目的、调研对象的选择、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数据收集、调研小组的管理及考核四个方面来设计行为金融学的开放式调研活动,探讨开放式调研教学方式在遵循上述要素的前提下的实施和管理方式。
1.调研活动的目的
调研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将行为金融学课程知识体系应用到实际市场分析中,让学生不是单纯地记忆书本理论,而是通过自己的市场调研,得到支撑理论的数据而自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或者理论偏差。调研活动的另一个重要目的便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接触真实的投资行为主体、学会独立思考、对行为金融学的新兴理论保持怀疑和创新的态度,延续大学教育的开创性研究精神。
2.调研对象的选择
行为金融学开放型调研的对象主要是针对投资行为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机构。在学生分组进行调研时,尽量杜绝调研对象选择的重复性。学生在选择调研对象时,最大的问题是过于集中于学校及其周围的相关人群,诸如参与本课题的试验班级中,参与开放式调研的小组有50%选择的调研对象为学校教师和同学;在以同学为调研对象的小组中,又以同班或同专业同学为主要调研对象的居多。这种情形会造成调研结果不具备普遍说服力,因为学校同学很少有真正以大量资金或长时间参与金融市场投资的经历,所以不能反映真实的投资者心理或行为。综上所述,在调研活动设计时,应启发并引导学生在选择调研对象时考虑更广泛的具备长时间市场投资经验的群体。
3.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数据收集
开放式调研的问卷设计没有一个定式,即只要是能反映并解释行为金融现象,或能便于了解典型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的调研目标即可,因此可以是针对投资理念的调查,也可以针对投资经历、投资收益、投资心态或一些综合性主题进行调研。同时,在问卷的设计中,要指导学生注意问题的逻辑性、明确性、非诱导性,确保调查指标便于整理和分析;在问题的呈现方式上,尽量考虑多元选择式、排序式、利克特量表、语义差异量表以及数值分配表等,这样才能更多元化地了解投资者心理特征,获取更多样化的数据。在整个开放式调研活动中,调查问卷的内容要主导调研的核心。一份目的明确、用语直接、选择项指向明确、问题设置具备亲和力的问卷是帮助学生成功获取有效数据的重要步骤。同时,数据收集的方式也会影响问卷内容效力的发挥。在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所有班级中,课题负责人遵循开放式原则让学生自由选择数据收集的方式,研究结果表明,调研对象为校内学生教师群体的小组,数据收集的方式是一对一指导式填写或者电子邮件调研;而调研对象为校外投资者群体的小组,数据收集的方式主要为访谈式询问。从校内外调研的结果对比中发现,访谈式询问的方式更能拉近调研者与调研对象的距离,使学生切身体会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但电子邮件调研或网络论坛调研的方式能获取更广泛的数据,扩大调查样本数量,使样本数据更具代表性。
4.调研小组的管理及考核
由于国内大学专业课课堂存在学生人数较多的问题,无法实施小班教学,因此开放式调研最合适的单位是5~10人的学生小组,一个班级的小组数控制在4~5组左右,从而方便教师对调研的管理和考核。在调研开始时,每个调研单位应将小组成员、成员分工、小组调研对象、调研地点及时间进行考核登记,便于教师在调研执行过程中进行抽查管理;在调研结束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进行调研成果展示,并提交调研报告。开放式调研的考核内容应考虑多样化的指标,诸如调研过程的真实性、小组分工的合理性、调查主题与行为金融的相关性、调查分析部分是否灵活运用行为金融理论、调查设计的新颖性、调查结论的可靠性等指标来评价小组集体工作部分。同时,还应通过每位小组成员任务的难度和完成质量来对小组个人工作部分进行评分考核。
三结论
通过对开放式调研活动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发现在行为金融学课程中开放式调研活动的设计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调研内容要反映行为金融学课程大纲的重点,要在课程大纲的范围内让学生根据自身偏好进行筛选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走出课堂实施开放式调研的同时,让学生注重课内理论教学。其次是确保调研方法和数据获取的科学性,这一点是对开放式调研活动的规范性要求。学生能获取的数据可能是零散的小样本数据,不能反映市场的普遍性行为,所以在学生调研时,要有意识地将科学性体现在报告中,从而体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这也是大学教育对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最后是展现调研的开放性,包括问卷设计的开放性、调研对象的开放性等,不要过多地传授以往经验和调研案例来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者:郭静林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金融系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投资学论文 金融学论文
人民币论文 金融管理论文
财务分析论文 财务控制论文
融资决策论文 财务综合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银行毕业论文
电子银行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财务毕业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财务法规论文
财务报表论文 企业财务论文
金融毕业论文 金融英语论文
金融监管论文 金融风险论文
金融专业论文 金融法律论文
小额信贷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消费信贷论文 证券投资论文
股票投资论文 投资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