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内控管理

金融内控管理范文精选

金融内控管理

金融内控管理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我国的金融业长期是国有经营,行政干预过多,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能力较弱,金融风险更具特殊性和隐蔽性。因此,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对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促进金融业的健康运营,保证社会经济的有序、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问题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由于金融活动的杠杆效应和金融风波的快速传递,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金融风险,是指金融资本在经营与交易过程中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即投资人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的偏差。金融风险的存在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危害巨大,它不但能使个别金融机构蒙受巨额损失。而且还可能破坏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引发社会动荡。在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为:(1)信贷风险。当前部分企业趁兼并,合资、分立等改革、改组、改造之机,采取各种方式逃债、废债、悬空银行贷款。导致金融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信贷质量持续下降,成为当前最为突出,最为严重的风险;(2)信用风险。就是借款人不能依约偿还借款本息的风险;(3)流动性风险主要体现在金融企业不能变现资产,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对客户提取现金支付能力不足。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虽未显现。但潜在的支付困难因素日益增多;(4)经营风险。是指由于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形成的风险:(5)外汇风险。随着各行经营外汇业务的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外汇风险成为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6)市场风险。主要是由于证券市场不规范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引发的种种风险。在市场发育不全。投资渠道狭窄的情况下。巨额的社会游资利用不成熟的证券市场兴风作浪,导致股市风险变得极为突出。此外,一些地方的金融机构乱集资、乱抬利率、乱设机构等时有发生,潜在风险很大:(7)犯罪风险。金融业是巨额货币资金的集散地,容易滋生经济犯罪,也是抢劫、诈骗等犯罪活动的重要目标。目前,经济越是发达地区金融犯罪案件越多;(8)金融国际化风险。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外资大量进入我国,金融风险在不断升温。如何防范和化解以上金融风险已经成为政府、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个人等各方面都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保障内部控制落到实处

一是建立整体联动机制,确保内部控制贯穿于业务和管理的全过程。风险贯穿于整个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阶段之中,涉及方方面面。因此,每个业务部门要设置风险管理岗位,做到风险管理关口前移,实现对各个业务领域风险的“源头化管理”。二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增加内部控制的前瞻性。应建立一套严格的、先进适用的风险预警机制,努力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滞后的状况,加强风险搜索的系统性和准确性,并对风险的波动趋势做前瞻性的判断,争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的主动性。应从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的战略高度出发,推进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三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内部控制的长效机制。应制定专门的内控管理奖惩办法,对违规违章情节严重的,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人的责任,扣发该单位当年目标管理中安全指标的领导者抵押金,或对主要负责人进行组织调整,包括调整岗位、降职等。对内控出色的员工,采取通报表扬、提拔任用、物质奖励等方式给予鼓励,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从而达到教育一片的目的;相反,如果内控管理部门工作失职,不能及时地发现风险并做出反应,无论它事后如何进行质量评价或责任认定,对降低和化解风险的作用都微乎其微,所以对查而不实、纠而不严、惩而不力的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要追究其相关责任。分应建立违规问题台账,落实违规机构和责任人,全面实现对各项检查查出问题的录入、查询、分类统计、问题整改的动态跟踪,为各级领导和管理者及时了解风险提供决策参考综合信息平台。

三、建立岗位经济责任控制机制

根据金融企业各个岗位的工作特点,制定明晰的岗位责任,建立具有相互制约特色的、科学的、合理的内部分工体系和经济责任控制机制。诸如对会计的核算质量和出错率、会计操作的规范性、信贷的贷款质量、贷款风险等情况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打分评定,并将考评结果与岗位津贴、奖金等活工资挂钩,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创造一个既有相互制约,又有自我约束、人人自律、励精图治、争先创优的良好金融工作环境。

四、实施人才工程,建立人员素质控制机制

结合银行等金融企业工作实际,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有针对性、适应性的岗位培训和新业务、新知识、新法规等的专题讲座,开展岗位练兵,适时组织业务知识和技术比赛,组织法律、法规知识答题等活动。切实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廉洁自律,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做到品德高尚,业务过硬,敬业爱岗。形成一个人人关心、防范风险的群体风险意识,使金融机构内部控制贯彻落实到每个人,身体力行。

五、加强会计控制,规范会计行为

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最终要通过会计核算预以反映,因此,加强会计控制要从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防线人手。一是要加强会计监管的力度,配齐配足会计监管人员,落实会计监管责任,保证有足够的力量、足够的时间搞好会计监管,定期报告监管工作,真正实现财会工作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有效机制。二是加强会计业务的事后监督,重点是从会计事后监督的内部进行审核,逐步向由内部审核和实行自动网络与外部对帐相结合,真正实现会计核算、手工与电脑的自动监管。三是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会计法》办事。不能接受其他任何指令。会计凭证应严格按照会计要素编制并进行审核,会计记录、帐务处理及其经营成果的核算都要严格执行《金融企业会计财务制度》的准则要求,保证帐表资料成为会计活动的合法记载和真实的反映。

六、总结

金融系统内部控制是一种自律行为,是为了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和防范风险,而对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活动进行管理和制约的一系列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金融业安全运营保障体系的基础,是我国金融业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以银行业风险监管为核心的“巴塞尔体系”,始终包含着加强、改善内部控制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巴塞尔委员会1988年《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标准的报告》及1997年《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思想及要求具体化、系统化,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倾向。人世后,我国银行业要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就必须遵守这些国际金融规则。我们与外资银行的竞争,是银行制度的竞争,银行文化的竞争,而在银行制度、银行文化中核心的内容就是内部控制机制。我国金融业要走出困境并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当务之急是用“拿来主义”,认真学习国际金融规则,老老实实向竞争对手学习。

参考文献:

[1]温显红.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企业经济,2003,(11)

金融内控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金融机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为了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企业管理者必须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大财务内控力度。对于中小金融机构而言,这不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够保证它在现代化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这对于公司规模的扩大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此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本身的实力偏弱,资金供给往往不足,要实现长期的生存,更应该将财务内控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同时积极主动地吸收新型管理经验,严格落实相关的管理制度。只有这样,中小金融机构才有可能规避各种财务危机,通过资金的良性周转从庞大的金融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一、财务内控管理

在一个企业中,财务内控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有效保证资金周转安全;另一方面,它可以提高企业的内部工作效率。在资金周转安全方面,财务内控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工作风险,这一风险主要指的是内部工作人员的失职。在提高企业效率方面,财务内控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这对于增强企业活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通常来说,企业的财务内控包括诸多要素,主要指的是内部环境、风险评测、控制活动、内部监督等方面。内部环境明确了规章制度,风险评测指出了经营风险,控制活动表明了风险的控制措施,内部监督体现了反馈机制。由此可以看出,各个要素在财务内控中都充当着各自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对财务内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要改善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水平,就需要针对不同的构成要素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而实现整体管理效率的提高。在中小金融机构中,财务内控的构成要素往往不全,这就给机构的运营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因此,这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必须对财务内控进行优化管理,实现管理的全面化、高效化,这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它不仅有利于完善企业的财务信息,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由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局限性,它们的财务内控管理往往存在一些漏洞和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总的来说,财务内控的问题主要包括三点,分别是缺乏内控意识、疏忽财务监管、管理水平落后。对于内控意识,诸多中小金融机构常常缺乏这类概念,它们的主要经营目的是盈利。因此,财务的内控管理一般都是中小机构在运营中的薄弱环节,管理者有时候压根不清楚何谓财务内控,这对于企业的良性发展是有害的。归根结底,这主要是因为管理者的自身水平过低,整个企业也没有专业的财务内控专家,进而导致各种相关工作处理出问题,机构的财务信息也常常不够准确。对于财务监管,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可能会注意这点,然而监管力度往往不大,这对于财务工作的顺利完成是一种阻碍。这些机构在监管过程中表现出较弱的执行力度,不同部门之间不懂得联合协作,整个机构也无法联合外力进行监督,进而使得整体的财务监控工作浮于表面,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机构的健康发展。对于管理水平,这往往指的是机构管理者的水平。由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地理位置较差,资金储蓄较低,造成整个机构的管理者普遍水平较差,这就对企业财务内控管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机构通过经营获取一定的资金后,管理者往往无法正确合理的分配资金,这些资金要么被滥用,要么被当作福利随意分发,并未对金融机构的循环发展提供支持,甚至可能造成金融机构资金周转不正常。在整个机构的财务预算方面,管理者也通常疏于管理,无法正确全面的记录机构的财务状况,这使得这些中小金融机构经常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正是因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在各种财务内控管理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管理体系就显得极为迫切,这对于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对于财务内控管理策略,主要可以分为五点,分别是完善内控环境、优化管理结构、增强内控意识、提高内控水平、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在完善内控环境时,企业必须为财务的内控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在员工的日常工作中普及企业观念,明确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财务内控能够在机构中正常发挥作用。为了营造财务内控环境,企业可以通过发票报销制度加深员工的观念,也就是说,在报销时强调发票的真实性,发票和购买物需要一一对应。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员工将逐渐遵守相关制度,并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优化管理结构时,中小金融机构可以考虑建立内部财务审批小组,小组成员由两名工会职工代表组成,专门负责审批机构内部的财务信息,保障财务内控体系的正常运行。对于这一审批小组的地位,最好可以独立于普通的财务部分,否则可能造成职权滥用,这对于企业的风险防控十分重要。在增强内控意识方面,必须切实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内控意识,让管理者意识到财务内控的重要性。此外,中小金融机构可以定期安排风险防控教育,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意识,保证企业财务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在提高内控水平时,金融机构必须做到开源节流,尽可能降低企业的资金支出,防止企业因为资金周转困难而被市场淘汰。对于财务管理来说,最好能够实现全面财务预算,保证各项收支清晰透明。在加强监管体系建设的时候,企业可以要求审计和监察部门定期检查财务状况,这样有助于防止财务部门以权谋私的行为,在最大程度上减小企业资金流失风险。

二、结束语

对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来说,财务的内控管理极为重要。本文针对财务内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财务内控管理的有效策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

参考文献

[1]李香华.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控问题研究[J].新商务周刊,2020,(1):108.

[2]江范香.中小型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者,2020,34(1):144-145.

[3]詹丽虹.浅析中小民营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4):212-213.

[4]李启芬.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分析[J].投资与创业,2019,(10):177-178.

金融内控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控管理金融风险内控文化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商业银行内控制度是指商业银行为实现其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一种自律行为,一般包括有效的决策控制系统、执行保障系统、监控和预警系统、业务操作的电子化控制系统和独立权威的内部稽核系统。在银行内控制度的建设上,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近10年的银行商业化改革,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初步形成了以制度法规为基础、以信贷风险控制为重点的内部控制机制。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必须在银行内部保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央行监管制度在各部门和各级人员中得到正确且充分地贯彻执行。

2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组织构架不合理

首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控组织体系缺乏真实的所有者主体,尚未建立符合现代银行制度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内部审计部门尽管已相对独立,但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部门并没有完全独立于内部控制的建设、执行部门;其次,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并未完全扭转,机构层次过多,尚未建立符合现代银行制度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决策层、管理层、经营层、监督层职责分工不明晰,而且内部环节复杂繁多,降低了内部控制的灵敏度,增加了组织运行的风险。

2.2制度建设不完善

银行内控制度建设方面,一些制度在强调内部风险防范的同时,没有很好地考虑同业竞争及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内控流程复杂,控制链条长、成本高、效率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业务人员对严格管理产生逆反心理。商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对综合柜员制的很多控制照搬照抄原会计、储蓄业务柜员制的有关规定,当遇到会计业务与储蓄业务相互交叉时,因缺乏相关制度,内部控制可能出现新的问题。另外银行内控法规体系、内容也不完善,时效性较差。现行法规从体系和内容的完整性来看,与市场经济及开放金融条件下对银行内部控制所要求的完备规范的法规体系之间有较大差距,内部控制内容的规定上不够全面,还存在控制的遗漏环节,现存制度有的相对滞后,失去了应有的时效性。

2.3思想认识偏差

对内控管理认识的偏差使商业银行内控管理效果弱化,部分商业银行对内控管理的理解具有片面性。许多人认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就是商业银行各种制度、业务规范的汇总,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是相互制约、相互衔接的动态管理,是一种运行机制。而商业银行的逐利性使得一些银行重经营、轻管理,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片面强调以业绩论英雄,忽视内控制度的执行,甚至把业务发展与加强监督对立起来,使内部管理让位于业务发展。部分银行职员在工作中也未认识到内控管理的重要性,惯性行为使他们想尽方法规避内控管理,为省事、方便而进行越界操作。

2.4风险管理技术落后

我国银行风险管理还比较落后,大多数银行只对单项信贷风险比较重视,而对相应的信贷风险管理还相当落后。一方面对经营中面临的包括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策略风险、声誉风险等在内的各类风险没有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没有对各类风险设定限额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限度内。风险管理还没有成为内部控制活动的核心内容,银行只能被动应付各种风险。另一方面,各行在内部控制制度中未能建立起一套自动、高效、规范的计算机风险控制系统,计算机系统风险控制相对薄弱,普遍缺乏健全的计算机内部控制制度,对计算机系统的项目设计、开发、测试、运行和维护整个过程没有实施严格管理,使商业银行业务操作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都面临很大风险。

2.5职员综合素质偏低

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也是阻碍内控建设进程的一个因素,主要体现在业务素质不高以及道德素质亟待加强两方面,还包括其他诸如人事制度不健全、激励制度不到位等问题。另外,一些会计人员职责不分,缺乏有效监督,他们无视财经纪律,帐外设帐,弄虚作假,篡改账目,编造虚假会计报告,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致使目前银行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不够理想。

2.6内控检查有效性低

内控管理的实施情况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内控检查进行评价,而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检查有效性较低,主要表现在检查力度大与案件发生率高并存和发现问题多与问题整改率低并存两个方面。其原因主要是:第一,检查质量不高,该查未查;第二,检查机制不顺,该报未报;第三,问题整改不力,该整未整;第四,责任追究不严,该惩未惩。对重大案件处理较实、一般问题处理较虚;对一线经办人员处理较硬、后台管理人员处理较软;行政处分的较多而经济处罚的较少,影响了内控工作的严肃性和震慑力,从而给检查有效性带来不良反应。

3加强内控建设的对策

3.1完善内控组织结构

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合理的组织架构是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发挥效率的制度保证。要从根本上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建设,产权制度改革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股份制是被证明的现代企业制度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股权多元化,可以改变目前产权不清、职责不明的状况,建立一个目标明确、权责利相对应的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国有商业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合理的组织架构对内部控制的效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应按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相互制衡的原则设置银行的组织结构,选用合理的组织管理形式。

3.2建立合理内控机制

国有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内控机制要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银行监管规章的贯彻执行;内控机制要确保将各种风险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保证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内控制度要确保规范有效;内控机制要有利于查错纠偏、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相应地,国有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构建要有明确的经营方针和相对成熟的管理模式;要建立严密的制约机制;要建立有效的督查机制;要建立强有力的内控监督机构。完善内控机制应从两方面入手:决策系统、稽核监督系统的形成和完善是内控管理科学化的重要前提;业务操作系统控制是经营发展的重中之重。

3.3转换思维,增强素质培养

银行内控管理的展开必须使银行职员认识到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家商业银行应客观分析市场变化,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业务发展战略,克服重经营轻管理的错误思想,牢固树立审慎稳健经营的先进理念,坚持走审慎、稳健、集约、高效的发展道路。积极开展对内控管理理论的研讨,努力寻求适合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特点的内部控制规律,在大力拓展金融业务的同时,使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另外,为提升会计队伍素质,还需开展丰富的培训活动。要对所有会计人员按管理层与操作层及各岗位职责的不同,进行岗位性资格培训、业务知识考试、业务技能测试与综合考评考核,实行会计上至各级行管理层下至一线操作层全员持证和竞聘上岗;要采取学习教育、岗位练兵、技能比赛等多种方式对会计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法规制度、职业道德、业务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经常性教育培训。

3.4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为切实防范金融风险,需及时更新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发挥风险管理的服务和支持功能。国有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层应从根本上加强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手段,从风险组织流程、风险计量模型、风险数据库、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建立科学的内部评级法,逐步建立覆盖所有风险业务的监控和评价预警系统,并进行持续的监控和定期评估。同时要正确处理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关系,要改变以往对风险管理的偏见,发挥风险管理的服务和支持功能,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辩证关系。

3.5强化稽核监督作用

内部审计机构的最佳模式是独立于决策经营机构之外、直接由监事会领导的垂直稽核体制。为从制度上、人员上和业务上做到独立,各级分支机构稽核人员实行派驻制,下审一级。稽核经费应由董事会直接批准,与稽核单位分离,使稽核人员与被稽核单位脱离利益关系,以促进稽核的有效性。要按照全行的经营特点和业务状况,制定非现场稽核监督考核评价办法,并确定考核指标体系,再定期对各分支机构的业务经营情况进行非现场考核监测和分析评价,并根据非现场考核分析结果和评级办法,对各支行的业务经营情况进行评级排序。产生非现场监督考核评价分析报告,定期给现场稽核提供线索和依据,充分发挥非现场稽核的系统性、全面性和超前性作用。

3.6加强信息系统和交流平台建设

运用信息技术加大非现场监控力度、加强基础信息建设是保障信息高效交换、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环节。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个涵盖其全部活动的管理信息系统,防范金融技术风险。建立安全高效的计算机业务网络,所有软件投入运行前应进行必要的核准程序,主机与备用、文件与备份要做到异地存放,系统业务人员绝对不能兼任业务操作员。同时,应加强内控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实现对内部人员和业务活动的实时监控。管理信息系统需重视交流平台的建设,保证信息交流渠道畅通无阻,确保有关人员掌握必要的信息。

3.7建设积极的内控文化

对商业银行内控管理来说,建立良好的基层营业机构内控环境和内控文化,倡导民主管理,注重行为自律,密切利益关系,实现真正的“人本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合规文化是内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建设合规文化为契机,健全内控制度,为合规文化的建设奠定制度基础;要以人为本,创建科学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要建设合规文化应该从高层做起,领导率先垂范;要推行合规人人有责、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等合规理念。决策层依法决策,传导层尽职尽责,操作层按章操作共同推进合规文化的建设。

4结语

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扩大,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环境将更加激烈并存在复杂多样的金融风险。作为积极防范金融风险的一把利器,实施以“人本管理”为宗旨的内控管理将极大地促进商业核心银行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完善内控制度和组织结构,激励银行全体职员积极参与内控管理进程,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并提升个人素质,才能使内控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淑清.对商业银行内控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5(9)

2曲莉伟.如何加强商业银行内控体系建设[J].吉林金融研究,2005(10)

3盘晓娟.国有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4)

4李敏.对中国银行内控制度缺陷的几点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8)

5李梅静.我国商业银行软肋:内控制度[J].宜宾学院学报,2005(2)

6苏胜华,吴磊.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金融研究,2005(10)

7吴浩岭.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武汉金融,2006(1)

8黎军,刘刚.对银行内控检查有效性不高的反思[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7(1)

9季家友,陈刚,殷明.建设商业银行合规文化与健全内控制度的构想[J].上海金融,2007(4)

10陈忠陆.完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思考[J].经济师,2007(7)

11招商银行兰州分行课题组.坚持内控优先原则防范商业银行风险[J].西安金融,2007(5)

金融内控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资贷危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美国次贷危机,全称是美房地产市场上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次贷危机”是自2007年初开始,由于“次级债”大量逾期违约引发全面性的信用危机。特别是2008年,随着华尔街贝尔斯登、美林证券、雷曼兄弟公司、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五大投资银行的全军覆没,将危机推向了高潮,已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在这场危机中,越来越多的国家、金融机构以及大型企业遭受重创,使世界经济陷入了衰退的时期。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金融创新的泛滥导致了信用的滥用,给社会经济埋下了祸根,引发了次贷危机。如何认识和应对这次危机,就成为我们金融内审工作者当前探讨、分析的热点问题。

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机理

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和美国消费的过度膨胀。特别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全球形成了以美金为本位的信用货币体系,而美国则进入了无约束的美金泛滥时期。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除了以上大的宏观经济因素以外主要还有以下原因:

一是政府对经济运行缺乏必要的监管。美国一度放纵经济泛滥增长,在宏观层面对经济运行缺失必要的监管,甚至在某些领域没有实施监管。无政府状态是导致次贷危机的根本条件,由于对房贷市场缺失必要的监管,使其无限膨胀,形成了巨大经济泡沫。美国是世界经济,在当今全球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个巨型经济泡沫一旦破灭,势必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冲击。

二是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十分脆弱。盲目追求扩张发展,追逐高额利润,忽略了风险管理,使次级抵押贷款标准降低,并一降再降,最终导致风险失控。

三是过度扩张金融衍生产品。在前几年美国楼市最火爆的时候,很多按揭公司为了扩张业务,牟取更高利率,介入了次级房贷业务,从而促使金融新产品无限度的不断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掩盖和隐藏了次级房贷的危害性。特别是次级房贷证券化,信贷违约掉期等不透明的复杂金融衍生产品的推波助澜,构筑了房地产市场空前的虚假繁荣。

四是金融机构对投资者缺乏尽职调查。由于高额利润的驱使和非常火爆的销售市场,使房地产开发商不顾社会实际需求状况,没有重视必要的市场调查,盲目扩张业务。很多金融机构也没有实施可行性的市场需求调研,在利润最大化的诱导下,忽略了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真实需求及日益俱增的市场风险控制,不断推出新金融衍生产品,最终使这些金融业务纯粹变成了金钱游戏,与分散风险的初衷背道而驰,更加加剧了信用危机。

五是各个环节的信息披露不充分。特别是在贷款证券化过程中,信息传递链条过长,导致信息披露不全面,不准确,层层失真,包括发行人、承销商、资产管理人、信用评级机构和投资者很难获得足够真实的信息。

六是信用评级严重脱离实际,使评级结果不够真实、准确。在经济利益诱导下,信用评级机构受自身利益驱动,在主观上存在听任自然的不尽职尽责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房地产市场异常旺盛,使各类经济实体以往的经营业绩普遍向好,由此形成的风险管理模型和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所反映的是好时期的数据,数据具有片面性,提供的信用评级结果是虚假的,没有真实地反映经济实体机构的经营状况及本来面目,从而潜藏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银行业界来说都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我国银行业应充分借鉴,特别是对我们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及内审工作来说,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有效控制金融风险是金融企业安全、高效、稳键经营的基本保障。金融业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流程设计等多方面的制度基础。次贷危机引发了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与以往历次危机相比,次贷危机的不确定性、扩散性、加速性更加明显。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趋势,加速了全球金融一体化。特别是世界经济结构及金融市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复杂关系,导致金融危机的全球化已成必然。近几年,我国工、农、中、建、交五个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工、中、建、交四个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已在境内外成功上市。农业银行目前也已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正在积极准备上市。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已与国际接轨。如何加强风险管理,进行多元化经营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是我国金融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美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构建并发展了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体系,而在这次次贷危机中,美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却不堪一击,一筹莫展。面对当前的这次金融危机,我国金融业应当很好地进行反思和总结,我们既要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的内控管理经验,也要从次贷危机中汲取深刻的教训。特别是在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要研究如何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屏弃陈旧落后的不适应国际化经营管理模式。要把国际金融业最成熟的风险管理理念与我国优秀的传统管理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风险管理和经营方略上应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绝不能重蹈美国的覆辙。

(二)深刻研究和认识金融业务发展与金融产品创新。多年来,我国大型金融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的,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银行业的兴衰决定着中国金融体系的命运。因此,我国金融业一直受到国家积极保护和高度监管。就目前金融危机影响来看,我国银行业受到全球金融动荡的冲击较小。但是,随着我国金融改革步伐及对外开放步骤的日益加快,与国际化接轨是我国金融业面临的必然趋势,我们在看到内在优势与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还要看到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许多不足。我国金融业今后将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银行业必将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其经营模式或业务模式必将影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格局,使银行业处于多元化的业务竞争当中。我国金融机构应及早与国际接轨,探索混业经营的内控管理和风险控制对策与措施,在综合化经营的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是金融创新与金融衍生产品必将得到大力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金融业务发展及金融衍生产品创新还处于起步阶段,为适应金融业务国际化需要,今后,我国必将加快金融创新及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金融创新导致的信用过度扩张。因此,我国应高度警觉和及早控制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所带来的风险。三是国家对金融业的监管模式及银行业务管理手段必将进行革新。随着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国家对金融业监管模式必将进行重大变革。在金融业内部应尽快探索和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内控管理及风险防范机制。

(三)亟待探索和提高风险管理技术。过去,我们总认为美国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的技术是最先进的,近些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学习和借鉴美国内控管理经验和模式,并引进了许多管理理念和内控管理方法。但经过这次金融危机来看,美国的风险管理技术和内控管理机制,并不是完善可靠的,还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尤其对风险隐患揭示

和控制还缺乏必要的手段,以致引发了金融危机。同时,从世界各国来看,近年来,虽然国际风险管理技术大力发展,各国对风险管理都有所重视和加强,但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也未幸免于难。因此,必须改革和创新风险管理技术,在国际上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组织架构,以及建立适度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标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另外,我国要积极探索和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并能够适应国际金融一体化的风险管理技术,尽快健全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以确保在金融国际化的发展轨道上健康稳健运行。

三、商业银行强化风险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面对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严峻形势,以及我国金融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商业银行要审时度势,应最大限度的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及早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机制。

(一)强化金融监管力度,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商业银行业务广泛涉及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和个人,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非常特殊、非常重要,对社会经济影响巨大。我们国家应借鉴美国次贷危机教训,研究和制定适合当前金融全球化模式的金融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金融宏观调控,促进商业银行强化风险管理力度,严防突发性、扩散性等重大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商业银行应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商业银行安全、高效、稳键经营的基本保障,商业银行应把风险控制当作首要任务。特别是要加强内控管理基础性工作,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要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使风险管理工作融人到银行业务的每个环节。特别是要调动员工参与并推进内控建设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三)完善内控制度,加强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不仅是防范控制金融风险、保障业务稳健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经营效率、实现经营目标的一个重要保障。一是要在全体员工中树立内控优先的理念。内控理念是内控体系的灵魂,只有增强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认真主动地把内控理念贯彻落实到银行各项日常工作及每一个业务环节,才能提升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效率与效果。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内控制度是规范行为的准则,是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商业银行要按照“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超前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体系。要根据我国金融管理的基本法规,参照国际金融惯例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与风险管理机制。特别是要对重要业务及重点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制定出规范合理,适度有效的监督制约制度,以严防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三是要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切实发挥“三道防线”的功能。第一道防线是自控防线。要完善对各个业务操作环节的监督防控机制,注重对银行从业人员道德素质的修炼及制度观念的培养。第二道防线是互控防线。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构筑起对全部业务操作过程的监控体系。业务部门要配备专职或兼职检查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对该控制的风险点都能不疏不漏地进行有效监督。第三道防线是监控防线。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要对各个营业机构、重要岗位、重要环节实施现场或非现场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控和审计检查。

(四)发挥内审合规部门的功能。内审合规工作承担了监督、评价的职责。特别是对风险政策的执行情况、业务规章制度合规情况等评价,这对于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内审合规部门要坚持对各项经济指标完成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长期不懈地检查鉴证。不仅有问题要开展检查,没有问题也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和纠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作到警钟长鸣,积极督促各部门把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

金融内控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汽车4S销售服务公司;财务内控;存在问题;精细化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潜力逐步扩大,各品牌和各档次车型不断推陈出新,豪华车价格逐步下探,汽车销售的市场竞争也在逐渐增大。面对当前汽车4S销售服务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业务类型多样复杂、客户要求日益提升和利润空间逐年压缩的现实,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大财务内控的建设力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当前汽车4S销售服务公司在财务内控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发展的难题及困难现实状况,急需得到进一步解决。基于当前汽车4S销售服务公司在财务内控管理精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现状,本文就此展开系统地论述和深刻地剖析,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些完善的提升销售公司内控管理精细化水平的有益措施,希望能够为促进汽车4S销售服务公司加强财务内控管理提供理论的借鉴与参考。

一、汽车4S销售服务公司加强财务

内控精细化管理的意义汽车4S销售服务公司建立财务内控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保障自身企业发展的经济资产的安全性及完整性与稳定性,同时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销售汽车公司在开展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时常运用控制、规划与评价等的一系列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可以有效助推自身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汽车4S销售服务公司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实施的精细化管理方法与手段属于新的管理模式,因此,其涵盖的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对销售公司管理层、业务人员和公司财会工作人员的主体责任行为都做了明确的范围界定,强化了每个工作人员的主体责任与担当,是有效提升其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之举。因此,汽车4S销售服务公司不断加强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不仅可以提升自身内控管理的效率,能够让公司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业务利润,为汽车4S销售服务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实现公司的长足发展。

二、汽车4S销售服务公司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发展困境

(一)整车采购选择性弱,市场销售冷热不均,资金管理面临挑战。加强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其根本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和社会效益。从OEM品牌厂商采购整车及配件,是汽车销售4S公司资金占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厂家对采购全部要求收款发货,全款支付或付息金融采购都会对销售公司的资金管理形成不小的压力。而零售端,销售顾问基于业务提成和绩效达成,通常对利润较好、容易销售的热门车型进行大肆的宣扬和推销工作,其他的非热门车型更加成为冷门车型,造成冷门车型库存积压,占压大量资金。不合理的采购选择权和冷热不均的销售进度,极易造成库存结构不合理,冷门车型库龄较长,库存积压现象严重,占用的资金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资金成本,对汽车4S销售服务公司的正常资金运营形成阻碍。

(二)服务收入确认与成本支出期间不匹配。通常而言,汽车首保业务作为汽车生产厂家为顾客购买车辆后提供的免费保养与更换的后续服务活动,通常服务活动由汽车4s店来提供,汽车4S销售服务公司提供首保服务凭证后向厂家索取收入,且需在厂家确认核销准确后,汽车4S销售服务公司才能够开具首保和索赔发票从而获取维修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变革,当前汽车4S销售服务公司的信息管理模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ERP系统与财务sap软件端口自动衔接,具有一定的便利性,但是首保和索赔收入确认与当期的成本估计一致性难以得到保证,会计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也受到了挑战,从税务角度上说,也极易造成收入波动、收入成本不配比的风险。

(三)销售活动赠送的套餐和预存售后服务款的收入确认不一。随着市场消费潜力的不断扩大和市场不断扩张,汽车4S销售服务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也日趋增强,迫使很多的销售公司不得不推出较多的营销活动来吸引潜在客户转化为成交客户,实现利润的增收。据了解,当前很多的汽车4S销售服务公司采取的销售活动都多为赠送套餐和预存享优惠活动。赠送项目无疑增加了成交概率,但由于无对应款项收取,财务部并不会确认在账面确认赠送收入;而售前预存售后服务款的销售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销售顾问的个人提成,但对公司来说,只是预收了一笔客户款项。因此,支付给销售顾问的预存提成费用并不能在销售当期有对应的收入确认,也会因赠送套餐视同销售给销售企业公司带来一系列的税务风险。

(四)增值业务品类繁多,管理混乱目前在客户购车时都会需要一定的增值业务,比如分期金融、保险业务、精品加装等。但由于品类较多,行业无现成的管理模式,在增值业务管理方面业务和财务管理均比较混乱。

三、提升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合理预估销售和采购匹配度,严格科学采购模式。在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过程中,资金预算管理是资金集中管理的起始环节,汽车4S销售服务公司必须不断完善资金预算与业务融合的方式和手段,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这就要求在采购订单下达前,销售部要对特定时期的车辆销售数据信息做系统地分析,形成条理明确数据统计资料和趋势图,制定出与销售相匹配的采购计划和订单时间,提高资金的自由流动性。对库存结构和客户订单进行匹配,对销售较快的热门车辆控制销售节奏和价格管控,保证较好的盈利水平;对冷门车型增加促销手段,实行库存动态管理,按入库时间先进先出,有效保障资金预算管理的科学和准确;另外,也可以结合车辆进销周期,选择厂家金融和短期票据融资相结合的方式,对能够在免息期内销售的车辆,尽量选择以厂家金融的形式采购;对销售期间较长的车辆,以厂家金融配合短期票据采购,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资金成本。

(二)预算管理与绩效导向并用,缩短资金周转天数,规避税务风险。在客户首保或出现索赔时,汽车4S销售服务公司要对汽车厂家的首保索赔核销时间进行明确的预估,并与售后责任人的绩效挂钩,督促厂家早日核销;在核销时间结束后,敦促财务部门向厂家开具发票和首保索赔费用金额。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厂家的核销时间有可能会出现延迟,因此,针对当月未能够确认的首保索赔业务,要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对首保索赔维修金额系统预估后,以工单的形式生成凭证。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和收入成本配比原则保证当月收入与成本匹配的完全一致,从而有效规避税款减少的税务计少风险。

(三)明确赠送项目收入成本,区分预收款项和服务收入。为了避免销售顾问只顾促销不顾公司利润的情况,公司必须明确各赠送套餐的内部结算成本,即内部核算毛利、提成时需要扣除赠送成本,使销售顾问兼顾个人和公司利益,适当运用销售策略。在财务处理时也要将赠送套餐以合理毛利的基础上确认收入和成本,避免税务风险。同时,在销售过程中预存的售后款项,不可全额作为销售顾问的提成基数,只能按比例纳入绩效考核。公司建立会员充值系统,严格记录预存售后服务款,在客户实际到店消费时确定收入和成本,未消费部分作为预收账款按客户名称记录清楚。

(四)优化增值服务类别,满足社会需求。通常而言,纯粹销售车辆的进销差价微乎其微,甚至部分销售毛利为负数,这就要求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在销售过程中丰富增值业务,获取更多综合毛利。所谓的增值业务主要包括整车销售时的金融分期,个性化改装、新车保险及续保、会员增值等。在财务精细化管理中,要关注金融渗透率、保险覆盖率、定制加装率等,提升了金融渗透率,不仅销售当期获得服务手续费,而且在分期期间,锁定了客户的保险和售后服务业务,大大提升利润空间。随着人们消费观的不断转变,年轻人更加愿意在车辆上彰显自己的个性,所以客户在精品加装、个性化定制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财务精细化管控要求关注精品加装率及毛利率,在绩效考核中明确考核目标,不仅提升公司利润,也能满足更多的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回购率,延长消费链条,为公司利润提升保驾护航。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汽车4S销售服务公司不断提高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水平是保证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之举。不仅能够有效获取经济效益,增强自身在同等销售公司中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还能够优化销售管理模式,推动绩效管理,为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琛.汽车4S销售服务公司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分析[J].科技风,2019,(22):204.

[2]王良波.汽车4S销售服务公司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关键点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5):180-181.

[3]孙娇.如何加强汽车销售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J].财会学习,2018,(28):234-235.

[4]陈静云.试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精细化管理[J].河北企业,2020,(2):40-41.

[5]李俊琦.企业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要点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2020,(3):8-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