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方茶文化

中西方茶文化范文精选

中西方茶文化

中西方茶文化范文第1篇

由民族风俗习惯造成的文化差异。风俗习惯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习惯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一个民族的语言反映该民族的风俗习惯,而习语与民族的风俗习惯是紧密相连的,英汉风俗习惯的差异是多方面的,比较典型的是对一些动物的态度上。比如,狗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意义相差甚远。西方人很喜欢狗,他们不仅把它当作看家护院的动物,还把它当作忠实可靠的朋友。然而在中国,人们讨厌鄙视狗,狗在汉语习语中常常含有贬义,被用来比喻坏人坏事。如“走狗”“、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等。

由宗教信仰造成的文化差异。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语言行为等方面。在许多西方国家,人们信仰基督教,因此,也产生了很多和宗教相关的习语。例如: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CastPearlsbeforeSwine(对牛弹琴);nottoknowamanfromAdam(素不相识);Gotohel(l去下地狱吧);HellandTommy(彻底毁灭);abirdofillomen(指不吉利的人,常常带来不幸消息的人)等。所以就有了这些习语:topdog(最重要的人物);toleadadog’slife(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Youarea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doghasits(his)day(.人总有得意时);Everydoghasitsday(.人皆有得意之时)。而在中国,长期以来,佛、道、儒三教一直统治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因此,汉语习语中有许多是和宗教相关的。例如“:借花献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些耳熟能祥的习语。

由历史典故造成的文化差异。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好比一面镜子,能最明显地反映出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特色。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富含较浓厚的民族色彩。英汉典故产生来源大体相似,主要来源于历史事件、宗教以及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民间习俗和文学作品等。英语大多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习语来源于“荷马史诗”、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及经典名著。例如:sourgrapes(酸葡萄);likeaTrojan(英勇顽强);Achill’sheel(致命弱点);IamnotHemlet.(我绝不犹豫);Homersometimesnod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washone’shandsofathing(洗手不干)等。而汉语的典故多出自浩瀚如烟海的古书、文学作品、神话传说等。例如:“毛遂自荐”、“叶公好龙”、“初出茅庐”、“悬梁刺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

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造成的文化差异。中西方的社会、政治、经济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国家最早的社会制度是君主制,人民长期遭受教皇和国王的统治,因而很多习语都表达了人们对国王和教皇的愤怒和厌恶。例如:pope’snose(熟煮的鸡屁股);Thekingandpope,thelionandwolf.(国王教皇,狮子豺狼);Kingshavelonghands(.勿与帝王争)等。但是,中国人民长期遭受封建社会帝王将相残酷统治的压迫,受贪官污吏、地主奸商剥削,所以也就出现了很多让人们津津乐道的习语。例如“:官官相护”、“官逼民反”、“无官不贪,无商不奸”、“富家一席酒,穷人半年粮”等。翻译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分析英汉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是为了在做英汉习语翻译时,译者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进行文化转换。谭载喜教授曾经说过:“翻译的难与易,好与劣,与其说与语言有关,毋宁说主要与文化有关。”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背景下,我们既要找到英汉习语的差别,更要积极探索跨文化习语翻译的合理方法。

习语翻译的方法

1.直译法。直译就是按照原文的意思和表达形式进行对译。季羡林先生认为“:所谓‘直译’是指:原文有的,不能删掉;原文没有的,不能增加。直译的译文不仅要传达原文的内容,还要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修辞风格及组句形式。采用直译法要文从字顺,符合遣词造句规则,这样不仅让读者体会到了英语习语的风采,也起到了丰富汉语语言的作用。例如:thelastsupper(最后的晚餐);Healthisabovewealth(.健康胜于财富);Timeismoney(.时间就是金钱);Ignoranceisthemotherofimpudence(.无知是无耻之母);Distantwatercan’tquenchyourpresentthirst(.远水解不了近渴);Bloodisthickerthanwater(.血浓于水)等。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直译法能充分地表达出原文作者的意图,又不会引起误解,而且还有助于汉语不断地从其他语言中引进一些新鲜、生动的词语、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使汉语日益丰富、完善、精密。但是直译不是生搬硬套的死译、硬译,也不是“字对字”的翻译。在直译时,译者应切忌望文生义,警惕“翻译腔”,而要发挥语言优势,兼顾“信”与“顺”。

2.意译法。意译是指在翻译时,译文主要传达原文的内容和信息,不注重与原文形式的对应。意译要求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译文可以摆脱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能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使译文符合语言的规范。例如:awetblanket(令人扫兴的人);cat’spaws(上当);tobreaktheice(打破沉寂);Everymanhasafoolinhissleeve.(人人都有糊涂的时候);notstopuntilonereachesone’sgoal(不到黄河心不死);talkofthedevilandhewillappea(r说曹操,曹操到)等。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意译既适用于短语翻译,也适用于句子翻译。在习语翻译中,意译要兼顾两种语言的文化独特性,把各自的文化特性以形象鲜明的方式表达出来,达成了文意的共通,易于人们理解和接受,并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译者在意译时也要注意:意译不是随意胡译、乱译。译者要在紧密联系习语的文化背景、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调整原文结构,用规范的汉语加以表达,这样才能将原文内容灵活处理,使原文的意义更通顺流畅,更为读者喜闻乐见。

3.附加注释法。英语中有些习语带有浓厚的民族地域色彩或具有典故性,有些习语是原语语言特有的文化现象,像这些习语必须加注释才能清楚地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和意思,才可以将其深层次意义揭示出来,以免使读者产生困惑和误解。例如:Pouroilontroubledwaters.平息风波,息事宁人(注:传说航海遇到风浪时,若把油倒进海里,可起到使海浪平息的作用。);Goodwineneedsnobush.酒好客自来(注:英国从前流行一种风俗,人们常在商店的门口外挂某种东西作为该店经营某种商品的标志,挂常春藤ivybush标志的常为酒店);CarrycoalstoNewcastle.运煤到新堡,多此一举(注:新堡是一个地名,当地盛产煤矿,运煤到一个产煤的地方,实属徒劳无益);ThetouchofMidas.点物成金术(注:此语源自希腊神话。据说神给一个叫Midas的人一种特殊的力量,任何东西只要被他的手一碰就会变成黄金。后来,Midastouch便用来喻指“有发财的运气或技能”);aJudaskiss.犹大之吻(注:此习语出自《圣经》,据记载,希律王决心灭掉神子耶稣,便以重金招示,捉拿耶稣。在耶稣的12个门徒中有个叫犹大的(Judas),在重金诱惑之下出卖了老师。由于希律王派来的法利赛人说不认识耶稣,所以犹大就献计说,“当我走近一个人并与他接吻时,他便是耶稣”。现在用AJudaskiss来指“出卖朋友,阴险的背叛”等。)附加注释法给译者充足的空间来交代原语中字里行间含义,也让读者更加清楚明确地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这样的译文不但有利于读者直接体会原文所表达的字面意思,更有利于读者了解蕴涵在文字里面的异国文化传统,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学习。但是附加注译法不宜用得过多过滥,否则使人读起来索然无味。

4.套译法。有的英语习语和汉语同义习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符合,双方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色彩,并且有相同的和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如直译出来就会颇为费解,或原文的形象会引起另一种联想,从而影响到原文意思的准确传达,这时就可以采用套用译法,直接套用汉语与之对应的习语。例如:Strikewhiletheironishot(趁热打铁);Dragonborndragon,chickenbornchicken.(龙生龙,凤生凤);tokilltwobirdswithonestone(一箭双雕);morehaste,lessspeed(欲速则不达);thecheapbuyertakesbadmea(t便宜没好货);toaddfueltothefire(火上浇油);adropintheocean(沧海一粟);atsixesandsevens(乱七八糟);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等。套译法是最为简单、便捷的方式,它能将异方文化本土化,较完美地体现习语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比喻色彩,摆脱翻译中的诸多问题。套译法虽然舍弃了原文习语的喻体,却用意义相同的汉语习语如实地再现了其喻义,这样一方面为译文增添色彩,另一方面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但是套译法的使用非常有限,只有当译者对中西方的习语都非常了解时才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

中西方茶文化范文第2篇

中华文化是孕育在神州大地上的文化,其地理环境从整体性来看,《尚书》中是这样描述中国的地域范围的,“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根据《尚书》理解,中国的地理格局是,东临茫茫大海,这是古人难以预约的天然屏障,西北则是荒凉沙漠,西南这是高原耸立。由此可见,创造中华文化的人民们生活在一个与外界基本隔绝的领域,概括起来说,中华文化的生成环境是一个半封闭的大陆性环境。但也正是这个半封闭的大陆性环境,使中华文化避免了许多西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因这种天然屏障是当时生产力落后的游牧民族无法跨越的鸿沟,这正好使得中华文化在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下,不断的繁荣与发展。从气候与地形方面来看,中国的领土版图跨寒带、温带、亚热带与热带,地形则是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呈三级阶梯状分布,降水量也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因此在中国大地上形成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

西方文化的生成环境主要集中于地中海、两河流域以及尼罗河流域,例如苏美尔文明、爱情海文明、迈锡尼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以及希腊罗马文明都诞生于此。这片区域最主要的特征是宽阔的海洋性特征比较明显,于是西方文化是由游牧文明(捕猎文明)进化演变而来的。总而言之,西方文化的生成环境是宽敞的海洋性环境,这种环境在古代社会,使得游牧民族流动性强,而政权也不断的更迭(这种更迭不同于中华民族政权的内部更迭,而是外部政权的取而代之),经常使得某些地区的文化不能得到平稳发展,是西方文化导致断层的重要原因。

二、中西方文化在类本质层面的差异性

中西方文化的类本质突出的是两种文化的主要特征,并不是说中华文化有的特征西方文化就完全没有,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两种文化毕竟还是存在着文化的共性特征。中西方文化的类本质特征到底是什么呢?本文仅从中华文化的主“静”特征与西方文化的主“动”特征作简略论述。

从中华文化的生成环境来看,中华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农业的发展,在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是很正常的现象,农业不仅是立国之本也是人民的生存之基。农民也就不得不禁锢在土地上进行自己的农业生产活动,加上沉重的封建租税,徭役负担,人们只愿专心从事农事活动,而不愿意冒着风险去下海经商或者另谋生计。同时封建社会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度和严密的户籍制度等,减少了人口的流动性。于是中国的古代社会是宁静的村庄和勤勤恳恳的农民组成的平静画面。因此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也多少带有“主静”色彩。诗经中的《硕鼠》篇描写的生活场景,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陆游的“把酒话桑麻”等许多的诗词歌赋都凸显了中华文化的“静”的意境。尤其是15—17世纪的中国文化“静”得像一滩死水。在八股取士的影响下,几乎失去了生机,史学界的乾嘉学派没有创新,思想界的万马齐喑,文学界除几部《红楼梦》、《西游记》可圈可点外,这种“静”的特质差点断送了中华文化的命脉。

然而西方文化截然不同,从古代时期,西方文化的基础是城邦文明的兴起,无论是希腊罗马还巴比伦,其游牧民族是创造的主体,他们驰骋草原,繁衍生息,创造了不逊于农业民族的文化。就是他们这种流动性强的民族造就了西方文化“动”的特质。早期他们四处奔跑狩猎,后又进行海商贸易,这使得在他们眼里“商业的价值高于一切”,从某种程度上说,西方文化也是商业文化的代表。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动”的特质愈发明显,他们开始侵略扩张,使其他民族臣服于他们的铁蹄之下。

三、中西方文化在连续与断层层面的差异性

所谓文化的连续性与断层性就是指这种文化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过中断的现象,按照这个逻辑来看,我们分析中西方文化时,不难发现,中华文化是连绵不绝的,西方文化是断断续续的。

中西方茶文化范文第3篇

一、 表情语的文化差异

表情语是指通过眼、嘴、面部肌肉等变化表现出的脸部的情感体验。通常指的是面部表情和眼部动作。面部表情是形体动作语言中最能表现人情绪的非言语行为。当今时下比较流行的一词“微表情”说的就是通过面部表情来看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因此我们说面部表情是最能体现人情绪的一种依据。人的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各种信号和行为在脸上表露出来。但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这种表情的表达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说笑这个肢体语言,在中国和美国当你对一个陌生人投以微笑意味着表示对于对方的欢迎,对方也会向我们投以微笑以示友好。但是如果对方的回应是板着脸,我们也会立刻停止微笑。但是印第安人则是用哭来表示对对方的欢迎。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肢体语言动作就是吐舌头。在中国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己的行为不和适宜或者非常尴尬的时候,经常会吐舌头,同时缩一下脖子。这个动作在多数中国女孩中较为常见,并有时候被其他人视为可爱。但是在美国人看来,吐舌头这个动作是非常粗鲁的,并且他们从来不去做。所以当与美国人接触时最好不要做这个动作,以免造成负面影响。表情语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手段是目光接触。目光语在肢体语言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就像俗语说:眼睛是心理的窗户。透过一个人的眼睛的表情我们可以观看到他的内心世界。例如,来自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中会使用更多的目光交流,美国人讲话就会非常注意目光接触的时间和方式。在普通对话中,他们会对看一分钟然后再挪开。如果两个美国人互相凝视,那就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很亲密。在北美,孩子们必须学会直视对方的眼睛,否则就会被认为缺乏激情和自信。

二、身势语的文化差异

身势语是指人们借助手、脚、身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人与人的沟通中,人们除了用语言来表达信息以外,还可以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达意思。可以说身势语的信息传递同言语信息传递一样,也是信息发出者编码到信息接收者解码的过程。因此想要用外语进行有效沟通就必须对不同文化的身势语有所了解。身势语的第一表现形式即是最普遍的表现形式为手势语,就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打手势”。不同的手部动作有着不同的行为代码和文化含义。以握手为例,在沙特熟人之间在谈话的过程中也会通过握手来表示彼此的尊重的意思。但是如果你在澳大利亚或者是英格兰面对熟人千万不要以这种方式来问候,因为在这些国家里握手的动作通常发生在两人之初以及分手道别之时。同一种身势语的交际功能也会随着文化的改变而变化。如有些文化中如中国,认为点头就是表示支持肯定的意思,摇头来表示否定的意思但在印度等地人们却用摆头来表示对对方的肯定,而相反点头则是表示对于对方的否定。英美人常常做出吧拇指指尖和食指指尖对接构成圆形,其余三指自然伸出的手势,这个手势在这些国家表示的是“OK”或者非常好,但是在法国南部地区表示的意思则是零或者一文不值,在很多拉丁美洲国家则被视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

三、小结

中西方茶文化范文第4篇

受地理环境及民族生存环境状况影响,不同民族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俗文化,这些不同的风俗文化导致不同民族间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存在差异。翻译工作者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这些差异性因素。

(一)风俗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风俗文化形态是各民族内在精神特质的生动表现,客观上,它是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中长期从事日常性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实际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鉴于此,国家的差异与民族的区分必然会导致不同风俗文化形态的客观形成。这种风俗文化形态方面的现实差异给英语作品汉译工作带来了困难。比如,在图腾崇拜方面,各国的图腾不尽相同,俄罗斯以熊为图腾,美国以鹰为图腾,德国以狼尾图腾,英国以狮子为图腾,而我国以龙作为图腾,但在英美文学中“dragon”是负面形象,被认为是邪恶的化身,因此,翻译过程中,就易产生误解。对此,我国现在普遍将龙翻译为“loong”,以便与欧美文化中的龙相区别。因此,对翻译工作者而言,应充分了解中外风俗习惯之间的差异,为更好地完成英汉翻译工作做准备。

(二)价值观差异

对一个独立的自然人而言,其价值观状况总体反映在对客观事物及特性的总体评价中,生活在差异性文化背景下的独立个体往往会表现出相异的价值观。对“个人主义”而言,中国人与西方人就表现出了较为鲜明的价值观取向差异,西方人建构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倾向于以个人为核心,盖世英雄拯救国家、孤独英雄抗击困境等作品很受欢迎,比如,佐罗、唐吉歌德、蜘蛛侠和蝙蝠侠都是经典的独行侠,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情结的最好体现。而中国人建构的价值体系却是建立在对集体的重视之上,中国主流文化所推崇的“为人民服务”,比如,以雷锋、焦裕禄等人物为原型的红色经典小说,在欧美文化中却不受欢迎。这种价值观角度的客观差异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很大挑战。

(三)思维方式差异

文化背景是思维方式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思维方式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重要影响,并决定着个体的精神世界、生活方式、行为习惯、语言习惯等。语言表意符号是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从这一层面上讲,可将语言表意形态视作不同民族之间思维方式差异的客观反映。比如,中国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等鲜明地表现了中国文化中的辩证思维。然而,西方人在其文化环境影响下,往往会更加倾向于逻辑思维,他们往往习惯对事物与现象的本质做出透彻分析。在翻译实践行为中,受逻辑思维模式的影响,英语句式往往将主谓语结构作为句子的核心,而在中文语句中,往往会倾向于将动词作为句式结构的核心,客观上强调句式建构的完整性与协调性。

二、文化差异背景下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分析

中西文化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给英美文学作品的汉译带来了许多问题,翻译是为了实现文化交流,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翻译,更是不同文化体系对话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克服这种差异让中国读者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就需要译者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其中,最为主要的两种翻译策略为归化与异化。

(一)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与异化最早是由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Venuti在1995年出版的《译者的隐身》中提出,受到了德国哲学家与古典语言学家Schleiermache的深刻影响,后者认为:“翻译只有两种方法,不是译者不打扰作者,尽可能让读者靠拢作者,就是译者尽可能不打扰读者,让作者靠拢读者。”归化指要把源语本土化,将目标语或译文读者视为归宿,采取目标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传达原文内容,即“让作者靠拢读者”,其目的在于增加译文的可读性,更有利于读者理解译文。归化的主要方法包括省译、替换、解释等,比如,郭沫若先生将T.Nash的诗句“Spring,thesweetspringisthepleasantking”译为“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尧舜。”其中,king一词本无特殊含义,但“尧舜”是中国古代盛世的代名词,在这里,郭沫若先生将春天的美好与希望深切表达了出来。归化方法更多用于对谚语的翻译,如“Oncethewifeofaparson,alwaysthewifeofaparson”,parson本意指牧师,但运用归化法则将其翻译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显然更容易让人接受。

(二)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指翻译中译者迁就外来语的习惯,吸收其表达方式,即“尽可能让读者靠拢作者”,便于保存及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文化特色,让译文异国情调更浓。异化的方法则主要包括音译、直译、注释等,如《纸牌屋》中,“BlueToyotaCamry,it'sallIsaw.”中,ToyotaCamry本指丰田公司的凯美瑞品牌,如果用归化策略翻译此句,就翻译为“我只看见是辆丰田凯美瑞款的蓝色汽车”,不但繁琐,还很难体现出美国语言的简练,因此,在广大读者都熟悉丰田凯美瑞品牌的情况下,此句就可译为“我只看见是辆蓝色丰田凯美瑞。”作为两种不同的翻译方式,归化与异化相辅相成,翻译过程中没有绝对的归化,也没有绝对的异化。归化与异化只是两个大方向,其具体情况是随不同翻译方法所占比重而变动的。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应当采取归化与异化互补的多元译法,如“AllroadsleadtoRome”,归化的翻译的“殊途同归”,异化的翻译则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显然,后一种比前者流传更广。同样,归化与异化在翻译中同样涉及到适度问题,适度的归化可以增强译文可读性,适当的异化则有助于增加读者对源语文化的了解,加强文化交流。此外,归化与异化在某种方面可看作是直译与意译的延伸,但与此不同的是,直译与意译的对立停留在语言层面,而归化与异化则将这种语言表层策略问题提升到了文化、诗学、政治等更深的层面,其基础便是文化的差异性。

三、结语

中西方茶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国茶文化;西方文学作品;体现

1英国茶文化的简介

目前中国和英国都有一套具有本国特色的茶文化,也都是饮茶大国;虽然茶叶产自中国,却飘香在英国,在中国宋朝和元朝期间,茶叶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商品,晨朝为了张扬国力,曾让郑和七次下西洋,每一次郑和都会带大量的茶叶对外国进行贸易,加之这一期间的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也使得我国茶叶大量向外国运输,欧洲各国的商人也经营起了茶叶生意,多次从中国进大量的茶叶,所以在欧洲形成了比较大规模的茶叶销售市场,但是只有英国形成了具有自己国家特色的茶文化,在十八世纪有一位英国公爵的夫人发明了“下午茶”的概念,饮茶便成为了英国人的时尚;下午茶经过后来的发展,成为了英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的一种休闲活动,在英国人眼中,下午茶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和优雅形式的活动,茶饮品也是养生健康的饮品。

2西方诗歌中的茶文化

在十八世纪英国的咖啡店里,饮茶的都是诗人,茶给了英国诗人创作的灵感,所以,英国诗人在她的作品中赞美茶总是毫不吝啬地用尽了华丽的辞藻。同时在“英式下午茶”的熏陶下,英国的文人将茶与文学作品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2.1《饮茶皇后歌》赏析

提到赞美茶的诗歌,最有代表性就是英国诗人埃德蒙•沃尔特写给凯瑟琳王后生日的祝寿诗《饮茶皇后之歌》。这首优美的诗作为西方国家第一首茶诗,在当时英国社会引起了一场轰动,同时在西方关于茶的文学界中也享有很高的地位。并且这首赞美茶的英国诗被翻译成了中文,其中基本内容就是把凯瑟琳皇后比作了希腊的女神,并也用了类比的手法说明了所有的希腊女神都比不过王后,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比不过茶叶,到了最后还用茶祝福皇后万寿无疆,青春永驻;这首诗歌不仅在英国文学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在中国茶诗歌界也是占有一席地位的,茶叶属于绿色植物,代表着青春、活力、有朝气,所以作者借茶叶来赞美王后,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2.2《茶是可人儿,万灵丹》赏析

还有曾担任过英国首相的格拉德斯通创作了一首茶诗,《Tea,TheCure-All》这个题目翻译成中文就是《茶是可人儿,万灵丹》,这首诗虽然看上去结构简单明了,但是却写出了茶叶的功效以及作者对茶的喜爱。这首结构简单,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诗写出了首相在各种情绪下的品茶体验,例如在作者寒冷的时候,茶可以温暖他;当作者愤怒的时候,茶可以让他安定下来;当作者伤心的时候,茶可以抚慰他;当作者劳累的时候,茶可以让他解乏。作者在写饮茶的时候,总是让人感到特别舒服,特别安定。

2.3《鲁里之流》赏析

另外还有一篇比较简单的茶诗《THEROLLIAD》,这个题目翻译成中文是《鲁里之流》,虽然,诗句比较简练但是韵味十足,这首诗主要写出了茶叶的不同品种,不同品种有不同的韵味和不同的风情。英国诗人与中国诗人赞美茶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表达方式上存在不同,中国诗人抒情比较含蓄,但是,英国诗人都是很直接的表达自己的喜爱或者憎恨之情,在这种简单的诗句结构中,英国诗人的表达方法给人一种清新,舒服的感觉,由此,也看出了茶在英国人生活中的地位。

3西方其他文学作品中的英国茶文化

3.1英国茶文化在西方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茶文化在英国的发展十分迅速,从传入到现在茶文化在英国的普及就可以看出,短短几百年茶文化在英国就已经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茶叶到达英国后,对英国诗人以及文学工作者的创作带来了很多灵感和惊喜,很多作家十分愿意用茶来大做文章,抒发着内心的情感,同时英国的文学水平几乎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许多作品迅速在国内以及外国流传开来。比如英国著名作家奥斯汀,他很多作品都十分精彩并且脍炙人口,其中那个《傲慢与偏见》就十分出名。这部作品出名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因为作品深恶痛绝地就事论事,抨击当时的等级社会和等级制度。另一个就是因为他作品中所描述的茶文化,这部作品中的茶文化可以说是十分精彩、深入人心的。比如文中描写贝尔特先生招待客人时的精彩片段,其中就对泡茶、喝茶、茶杯等进行了描写,其实还有很多片段的描写中都涉及了对茶文化的描述,从中可以看出茶文化对英国文学作品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说起茶文化茶文学,还有一个人也十分有造诣,那个人就是英国文坛泰斗塞缪尔•约翰逊,他的作品想必大家都多少有点了解,之所以能成为文坛泰斗,那与他的写作风格是分不开的,他的作品很有大师风范,给人一种爽朗明媚的感觉,这也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现在主要来谈论一下他作品中的茶文化,他认为茶带给他的精神享受是没有其他事物可以比拟的,将之视为精神食粮,特别是写作之前如果泡上一杯茶,喝上一口,那文章的灵感可能说来就来,茶伴随着他一天的生活,无论是早上刚起来时的松懒,还是中午午休后的精神,或者是夕阳西下时的惆怅,他都能为此做文章,大肆抒发着自己的情怀,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自己,无论是对小狗或者是绿叶,仿佛他都能找到灵感,思想的巨人从来都是如此简单。无需考虑其他,茶成为泰斗创作的源泉,也是他拿起笔杆的动力。

还有皮内罗,英国著名大剧作家,他所认为的茶便是高尚的、纯洁的、无与伦比的,除了品茶时的享受,也还有对情感的寄托,寄托着自己的内心世界,茶可以带领他走进未知领域,探索未知世界,引起对未来的深思和期待。茶看似简单,实则它的影响力却是十分深远的,影响着众多的诗人、词人、小说家以及剧作家,它的影响力也涉及到多个领域中去,比如当时关于茶的书籍销量都是很可观的,还有自然领域。茶的影响正以不可估量的速度在英国甚至西欧多个国家流传,所以茶文化给当时的文学作品带来了新的春天,很多作品读者喜闻乐见,使英国文学更上一层楼。

3.2英国茶文化对西方文学作家创作的影响

文学家是不分国界的,只要心灵相通那四海之内皆兄弟,各个国家各个肤色各个民族等都可以成为朋友,比如英国诗人拜伦与法国作家安•莫洛亚便是好友,他们文学风格各有千秋,但是凭着对文学的热爱,对事物有着相似又不同的特点,他们成为了好友,其中安•莫洛亚在著作其作品《拜伦传》中就曾多次描写拜伦对茶的喜爱:“没有牛肉,没有啤酒,他会哀叹;没有茶,他会觉得是令他烦恼的灾难。”可见茶对拜伦以及法国作家安•莫洛亚都产生了影响。对拜伦而言,茶叶比生存必需品的牛肉和啤酒还能另人兴奋,认为茶叶是生命之源,没有茶叶生存便没有意义,可见茶叶在英国的引入还是十分重要的,足以证明茶叶在英国的流行度,就像如今中国的“中国梦”一样深入人心,扣人心弦。

还有安•莫洛亚的作品也涉及茶文化,就可以知道茶文化的宣传不止在英国,还有欧洲其他国家也是一样的,由此可见,欧洲很多作品中都有着对茶的描述和影响度,当所有作品中的茶文化融为一体时,就可以将当时整个欧洲的茶文化所影响到的人、事、物尽收眼底,可以更充分的了解到茶文化对英国或者对整个欧洲所带来的影响,几乎是大街小巷人人尽知,英国茶文化对法国甚至欧洲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是十分深远的,不仅是作家间的宣传影响,茶也是平民阶层间茶余饭后的话题,人民将茶视为饮品,视为药物(可以提神醒目、缓解疲劳、清醒头脑等等),更是精神的象征,象征着内心最纯净美好的一面。茶带领着人们丰富生活,提高精神品质,更重要的是对整个欧洲文学的创作和发展起到了领路人的作用,促进了欧洲文学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文学题材,增添了文学底蕴。

4结束语

无论是英国,还是西方国家,茶叶所带来的影响都是无法磨灭的。无论是对西方上层阶级还是平民阶级都有着影响,特别是在文学方面,不可否认西方文学在当时茶文化的渲染下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不仅仅体现在诗词歌赋上,也体现在剧本或者人民的传颂中,茶文化是深深地进入到最平凡最基本的文化底层中去,当茶叶成为人民每天的生活必需品时,这说明茶叶达到了最原始的效果,这样也表明文学作品的煽动性是十分强的,茶叶带给人们物质上的满足,带动一种文化潮流,带动人民精神的进步,不论从哪个方面都对整个欧洲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此外英国茶文化在英国本身和整个欧洲文学都是先进的,更是一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表现与展示。

参考文献

[1]马晓俐.茶的多维魅力[D].浙江大学,2008.

[2]乐素娜.中国茶文化在东西交流中的影响———以英国茶文化为例[J].茶叶,2011(2):121-122+126.

[3]李力群.英国茶文化的内涵与魅力[J].大众文艺,2011(17):299+291.

[4]刘朴兵.略论英国茶文化的演变[J].农业考古,2010(5):324-333+338.

[5]梁远.从茶文化中看英国文化向上的价值取向[J].湘南学院学报,2010(6):66-68+73.

[6]王利琳.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英国茶文化[J].农业考古,2015(5):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