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大学论文

化学大学论文范文精选

化学大学论文

化学大学论文范文第1篇

扬州大学化学工程领域从2009年至今累计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94人,毕业26人,其中90%以上进入苏、浙、沪大中型企业,部分毕业生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通过5年来的摸索,化学工程领域已经实现了学术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分类培养的格局,完成了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工作和校外工程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基本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强化工程实践为落脚点的人才培养模式。2013年扬州大学在化学工程领域开展了以学科内在关联性为基础,以多学科交叉为纽带的“大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力图通过化学工程与材料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等工程领域的交叉融合,培养出能综合运用多个工程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具备适应多种工程研究工作和解决多样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大化工”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由“单一工程领域的狭窄对口”变为“多个工程领域的广泛适应”。

二、“大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

1.重新定位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

扬州大学围绕“大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对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提出:培养面向行业、面向未来的高层次复合型“大化工”人才应该具备宽广的知识背景、良好的创新思维、较高的实践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具有扎实的化工、材料、制药、环境等学科基础知识,能综合运用化工过程、绿色工艺、工业催化、材料制备、药物合成和环境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备独立从事化工-材料类、化工-制药类、绿色化工-环境保护类等多个大类方向的研究工作和解决多样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按照“方案宽口径、培养个性化、出口多方向”的基本原则,重新制定了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2.构建基于多学科交叉的“模块化双螺旋”课程体系

针对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新的培养方案,学校在充分发挥自身办学特色和整合学校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由化学工程领域牵头,校内多个工程领域协调配合,改革了传统的层次化课程体系,见图1,构建了基于多工程领域学科交叉的“模块化双螺旋”课程体系,见图2。实现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多链交汇,有效解决了传统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脱节的问题。对相关课程进行模块化处理,使得课程内容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加上多工程领域学科交叉的理论课程平台和多元化实践课程平台所整合的多种教学资源,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大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的需要。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模块化”的课程内容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通过设置模块能够实现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多链交汇,有效解决了传统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脱节的问题。对相关课程进行模块化处理,使得课程内容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加上多个工程领域学科交叉的理论课程平台和多元化实践课程平台所整合的多种教学资源,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大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的需要。

(2)“双螺旋递进式”的课程排布更加贴合人的发展规律

“双螺旋递进式”的课程排布,既保持了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相对独立性,又确保了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的内在联系性,使得各模块之间呈现了从掌握多学科基础知识———构建基本工程技能———建立初步工程概念———获得多领域工程科研训练———亲历工程实践———实现“大工程领域”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完全符合人的发展规律。

(3)多元化的实践课程平台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

学校多元化的实践课程平台由校内和校外两部分组成。校内教学实践资源包括扬州大学部级测试中心、江苏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药物研究所、扬州市材料性能强化技术中心、扬州大学联环生物化妆品研究所、扬州大学超分子化学研究所、扬州大学高分子化学与材料研究所、扬大-中化精细化工研究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室、药物合成专业实验室等;校外教学实践资源包括扬州市化工园区、高邮市电缆材料科技园区、大学科技成果孵化园、泰州医药城、江苏油田、扬农集团、长青农化、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联环药业等多家单位,以及50多家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近70家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能够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和个人能力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多工程领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效支撑,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

3.打通相关工程领域的课程设置“大工程领域”的课程设置

应该摒弃传统的学科主义色彩,充分体现实用主义的根本诉求。学校通过打通相关工程领域的课程设置,将多工程领域学科交叉的构思细化落实到相关课程之中,重点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少而精地设置学位课程

学位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类课程、外语类课程、工程数学类课程以及相关工程领域所共用的最基础的课程。最基础的课程并不强调学科系统性,而是以“必需、够用”为度对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优化,旨在为学生提供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2)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首先要重视其学科交叉性、宽广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要能反映本工程领域和相关工程领域的前沿知识,使学生熟悉多个工程领域科研的最新动向,增强科研兴趣;此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将企业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或工程案例引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企业工程应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最后课程内容的选取还要考虑系统性,做到与后续课程和课题研究的有效衔接,减少学生课程学习的盲目性。

(3)充分发挥选修课的灵活性

选修课的设置除了相关工程领域的专业课程外,还要设置大量的交叉学科课程,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能力在全校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解决知识结构单一化的问题,适应不同类型研究方向的需要,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

(4)加大实践课程的学分比重

“大工程领域”课程体系设置中,实践课程学分占到1/3左右,实践课程的内容将不仅仅局限于本工程领域的教学内容,更多是要提供多个工程领域的实践教学内容。而且,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还将贯穿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知识学习、科研选题、工程实践,以及延伸至对论文写作阶段工程应用性的指导。同时,还要重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内在联系,提高知识学习与工程应用的转化效率,强化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4.科学合理地配备师资“大工程领域”的课程在师资配备上

除公共课及部分专业基础课外,主要采用“三三制”,即多个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讲授课程占总课程的1/3,企业及研究单位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讲授课程占总课程的1/3,院内有企业工作背景及长期与企业有业务合作的教师讲授课程占总课程的1/3。尤其对于实践课程的师资配备则要充分体现“工程背景”,可以是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校内教师,也可以是拥有一定数量面向企业横向科研项目的校内教师,或是来自企业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同时,积极尝试采用多教师串讲的授课形式,例如:在化工—材料类课程中醋酸纤维的生产和应用这部分内容,将安排三位老师进行串讲和指导,两位校内教师一位主讲化工工艺与设备,一位主讲材料的制备及功能化,而邀请的企业高级工程师则讲解醋酸纤维的应用及市场行情分析。从而实现了多学科知识配置—市场认知—企业应用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目标。

三、结语

化学大学论文范文第2篇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学生们能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解读和诠释文学,涌现出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作品。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以参与活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了《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园文化活动调查》的问卷,以校园文化的视角,问卷主要涉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活动作品的内容、活动作品的形式、参与形式以及活动效果等方面的内容。调查问卷在征求业内几位开放教育和汉语言文学专家意见并做出修改后,发放52份,有效回收问卷50份,回收率为96.1%。用专业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参与对象

笔者对参与此次活动学生的性别、年龄、分校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可以基本反映出国家开放大学西安分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整体的结构与层次分布,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分校直属一分校占比12%,直属四分校占比12%,长安分校占比8%,高陵分校占比68%。调查数据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男生占比28%,女生占比72%。主要年龄集中在25岁以下的占比54%,25岁———35岁的占比28%,大多为青年学生。根据调查,西安分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集中在高陵分校。

2、作品内容

根据调查数据,西安分部的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作品中,选取中国古代文学为内容的占比72%,中国现当代文学内容的占比28%,外国文学的选题为零。大部分学生喜好中国古代文学题材,对古典文学情有独钟,由此可以反映出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深入人心,中国现当代文学题材也有涉及,对于外国文学题材较为陌生,无人选题。

3、作品形式

根据调查问卷,各分校参与学生采用的作品形式数据统计中,直属一分校采用的形式主要有情景剧演绎、朗诵和茶艺阐释等形式;直属四分校有情景剧演绎、舞蹈诠释、书法绘画、摄影诠释和朗诵作品等形式;长安分校主要以朗诵作品为主;高陵分校主要有书法绘画、朗诵作品和版画等形式。统计显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作品形式呈现出多元化、丰富性的特点,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特长和爱好,探索创新,凸显个性化设计,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彰显汉语言文学的风采。

4、参与形式

根据活动方案设计,参与活动的形式可以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协作,西安分部各分校参与形式的调查数据显示,参与活动的学生采用了独立完成和小组协作两种参与形式。其中直属一分校独立完成的学生占比8%,小组协作的学生占比92%;直属四分校独立完成的学生占比46%,小组协作的学生占比54%;长安分校和高陵分校的学生均采用了独立完成的形式。根据整体数据统计,参与活动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选题内容的需求,不拘泥于形式,能够灵活选取合适的参与形式。

(二)活动效果的调查分析

1、活动效果调查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施效果,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其中对于活动效果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学生为36人,占所选人次的76%,问卷中人数的72%;认为活动能够发挥个人特长的学生人次为45人,占所选人次的95%,问卷中人数的90%;认为活动有助于丰富个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学生人次为47人,占所选人次的100%,问卷中人数的94%。该项调查显示,小组协作的学生普遍认为该活动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独立完成作品的部分同学缺乏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大部分学生认为活动能够发挥个人的特长爱好,有助于丰富个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2、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

我们对学生在活动中关于知识直观化、提升专业素养、增进文化艺术素养和提高专业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95%的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直观化、具体化;91%的学生认为该活动有助于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素养;94%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增进个体的文化艺术素养;100%的学生认为该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兴趣。根据数据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元品文学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寓学于乐,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素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对汉语言文

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在调查问卷中,对于此次活动是否适合开放大学的教育教学特点以及是否希望该活动继续开展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学生对此次活动的态度调查数据显示,96%的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体现开放、自主、和谐的学习理念,更加适合开放大学教育教学的特点;对于是否希望继续开展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其中60%的学生希望能够继续开展活动,26%的学生希望能够推广开去,让更多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8%的学生希望能够改进完善。根据分析,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肯定,认为该活动更加适合开放大学的教育特色,并且希望继续开展甚至推广到其他专业。

二.反思和探索汉语言文学

“初荷亭亭立,探淘索金者多元品文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从学生自身的爱好和兴趣出发,结合自身的特长,以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诠释文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专业知识直观化,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艺术素养,活动效果显著,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活动作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根据调查分析,此次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反思和改进。

(一)存在的问题

1、作品内容的选题不均匀

根据调查分析,活动作品的内容选题大多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其中外国文学的选题占比为零。究其原因,学生对中国文学的内容相对熟悉,对于外国文学的内容掌握不够。此外,从艺术表现来讲,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效果更为明显,也导致了学生选题的侧重。

2、作品形式整体多元化、个别分校单一化

活动作品的形式整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态势,但是根据调查数据,个别分校的活动作品形式仅限于一种或者两种艺术形式,仍呈现出单一化的倾向。

3、个别分校学生参与形式简单化

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形式整体呈现出自由、多样化的特点,但是个别分校的学生参与形式均为独立完成,没有小组合作的形式。

4、作品质量良莠不齐

虽然活动中呈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活动作品,例如《海棠诗社》情景剧演绎,《李清照诗词解读》情境演绎,《王维山水诗解读》摄影作品等质量较高的作品。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作品形式单一,作品设计粗略,内容表达不够充分,质量欠佳的情况。

(二)改进和探索

针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此次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对于“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校园文化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和探索。

1、创建作品内容选题参考

对于学生选题不均匀的情况,可以创建校园文化活动作品内容选题参考,选题内容可以涵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领域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等内容,给学生提供详尽、丰富的选题参考和辅助,提供支持服务,让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的选题视野更加宽阔、广泛。更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文学视野和艺术视野。

2、加强对基层分校的支持服务

根据统计分析,部分基层分校的学生活动作品存在作品形式单一,参与形式单一化的情况。根据调查反馈,个别分校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指导教师和责任教师对活动内容领会不清楚,有趋于简单化管理的思维,导致此次活动学生的参与形式和作品形式单一化。针对以上问题,需加强对基层分校的支持服务,完善培训机制,让分校的主管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领会活动的精神,打破束缚和窠臼,以创新的思维、多元的形式解读文学,丰富个人精神文化生活,构建生动、个性化的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精神。

3、完善审核、监督机制

针对作品良莠不齐的情况,活动小组需完善审核、监督机制,加强顶层设计,逐级管理、质量把控。加强对活动作品指导教师指导过程的审核和监督,保障学生活动作品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4、转变观念、打造个性化

化学大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校企合作共建大学校园文化的积极意义

1.校企合作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教育事业发展变革的重要内容。从大学教育培养人才的宗旨来分析,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规格应该是适应时展需求的综合性素质人才。校企合作模式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硬性要求,以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目标,将学习理论和实践能力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互为共赢的规划格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活动的广泛渗透发展,迫切要求当代大学生时刻掌握社会环境,了解时代走向,积极的做出相应的职业规划,以最大限度的准备迎接社会熔炉的考验。因此,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性、娱乐性、学术性和经验性的活动,将学生从枯燥的理论学习中走出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是时代对新型素质高校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观需求。

2.校企合作模式是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当代人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显得激烈,如何实现企业在人才市场发展区内占据主动优势是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问题。校企合作是通过企业为高校人才提供相应的实训、实习岗位基地来实现企业人才培养战略发展的主要途径。该合作模式有利于为企业自身发展做好前期人才培训,从而更加直观化的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利用人才。与此同时,校企双方通过学生个体的发展促进了校企文化双方的交流和沟通,把企业文化引入大学校园,从而让更多学生了解接触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校企合作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校园文化单一的德育素质教育状况,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企业文化和市场环境的形象模式,同时也实现了企业多元化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发展需求。

二、校企合作共建大学校园文化的作用途径

1.校企合作、为校园文化增添了新型活力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群体部落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校园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方面。要想使校园文化的艺术形态和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就必须打破“闭关锁国”的教育方式,打开校门,加强校园的物质内外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又是学生将来致力谋求发展的主要环境,充分满足校园文化内外接触、互为作用的合作要求。况且企业由于自身经营模式和经济体制的不同形成了诸多形式的企业文化,增强大学和多种企业文化环境的合作发展不仅对企业和学校的生存具有积极的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和社会发展的水平基准。再校企合作环节,学校可以充分借鉴利用企业的经验和教训来丰富、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

2.校企合作、增强了校园文化教育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宏观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能力的培养,建设多元化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实现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路径。大学生在学科知识繁多的环境压力学习下容易导致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影响,通常是在学习目的、情感、生活、意志和素质多方面的压迫下形成的,非智力因素不利于大学生充分学习和吸收校园文化知识。而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校园活动能够高效调动学生的思维运用能力,使学生的素质能力和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从而实现了一种校园文化氛围的良性循环,增强了高校教育对学生自身发展的积极导向功能。

3.校企合作、促生了校园文化的社会化功能

校企合作模式所营造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校园文化的社会化功能是指通过了解认知和接触社会环境,产生社会建设的思想意识,使自身逐渐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校企合作所创建的多层次、多样化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从自然人发展到社会人的过程体验。大学本就是大学生投身社会建设的前阵营,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校园文化是个体社会化的发展过程和映射延伸,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促进教育者啥会化。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交汇融合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文化缩影,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下锻炼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目前人才市场十分重视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考验,很多用人单位也把社会适应能力作为一项考核录入的重要指标。因此校企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三、结语

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新形势下德育教育工作和德育功能影响的主要途径,是新时代下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平台。鉴于校企合作对大学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作用,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战略发展取向和路径,进一步促进社会文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推进。

作者:吴昌霞 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

第二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创新素质的特征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关于大学校园文化内涵的研究,学者们众说纷纭,我们比较赞同刘龙海对大学校园文化的界定:“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是大学师生员工在科研活动、教学过程、生活娱乐、服务社会等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既受社会大文化系统的影响,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为全校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反映出大学的办学方针、办学理念、专业特色和独特的精神、文化氛围,更反映出大学长期发展的群体意识、战略目标、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体现大学的办学理念、理想宗旨、培养目标、人文精神、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展现师生科技成果、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的校园文化,它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物质文化包括大学所具有的教学设施、科研设施、文体活动设施、生活设施、校园自然生态环境等,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外层表现;制度文化是以文字为载体为确保大学校园教学、科研生活等活动能够正常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以及在运行中体现的文化,制度文化是居于内核精神文化和表层物质文化之间的文化,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有序进行的保证;行为文化包括大学教学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文化艺术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等各项活动以及在活动中反映出的文化,行为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种外化表现。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涵盖了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共同形成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色,他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二)创新素质的特征

创新人才培养是指在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同时,尤其注重人才创新素质提高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教育。创新人才就是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前提,具有敏锐的创新思维和较高的创新能力,并且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创新素质相结合,能够开发出创造性成果的人才。创新具有探索未知领域和获得创造性成果的特点,所以创新素质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关键素质。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要素。创新意识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意识,是在面对未知的问题、未知的领域时人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追根索源、探寻究竟的欲望和意识;创新意识是人们开展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和出发点,是创新精神形成的基础,是创新思维的萌芽与发展、创新能力提升和运用的前提。创新精神是一种不满足事物的现状,不迷信权威,有一种强烈的寻找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把面对的事物做得比前人更好的精神。创新思维主要是指在人们已有的经验基础上,突破惯常的思维模式进行新的思考,从而找寻新答案、找出新关系,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最终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活跃的灵感、敏锐的观察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创新活动的原动力。创新知识主要是指在某领域有较深的造诣或独到的见解,具有扎实的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并能够及时吸纳最新的知识;创新知识是创新人才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是创新人才整合、重组、转化知识,从而形成新理论的源泉。创新能力是提出新的思想、发明新的事物、创造新的价值的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与多种创新型活动相关能力的集合,主要包括知识整合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新技术开发能力,是创新个体能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创新活动最重要的能力。创新人格是个人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各种优秀心理品质,具有创新责任感、坚定的信念、强烈的好奇心、顽强的意志力,能经受住挫折和失败的良好心态以及坚强的性格;优良的创新人格能够引领创新人才正确地选择价值取向和创新目的,为创新人才进行创新活动提供创新动力,有利于促进创新人才创新精神、探索精神以及批判精神的形成。创新人格影响和决定人们的创新能力,具有健康的人格能够很好地驾驭和调控个人行为,这是坚持创新并能取得成果的保障。创新素质是创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创新人格的内在整合体。其中,创新意识是创新人才开展创新活动的发动机,创新知识是基础和手段,创新思维是关键,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是灵魂,为创新人才提供动力和引导方向。构成创新素质的各个要素在主体的创新活动中发挥各自不同的功效。通过各个要素的整合,创新人才能够创造出符合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具有独创性的成果。

二、校园文化对创新素质培养的作用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无论古今中外,大学校园文化始终是大学建设的核心。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就在于形成一种氛围,引导大学的发展目标,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构建大学生的健康人格,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素质,进而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创新人才是在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素质尤其优秀的人才。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大学校园文化对创新人才的创新素质培养的促进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校园文化渗透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活动之中,从各个方面影响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就是要通过大学校园文化向大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批判精神、思维方式等的教育,教育大学生求知要创新、生活要创新、工作要创新,努力成为一名善于创新和独立思考的人。通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氛围,促进大学生成为思维敏捷、不懈探索、求真求新的创新人才。大学校园文化对培养创新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起着精神引领、陶冶情操、磨练意志、潜移默化的作用,并通过外化逐步内化为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对创新精神的领航作用

大学校园文化引导和激发大学师生崇高的理想和价值追求,在舆论引导、潜移默化中逐渐引领师生具有积极进取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大学校园文化以其求真务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培育师生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大学校园文化以其高尚的道德观念和准则,引领师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思想品德以及优良的道德行为习惯,把优秀的思想品德内化成优秀的人格,从而能够很好地驾驭和调控自身的创新实践和行为。

(二)对创新意识的激发作用

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关键条件,是创新的需要与动机。大学校园文化能够发挥教化育人作用,主要表现在思想信仰、价值观念和科学态度的培养之中。大学校园文化在精神层面通过它所蕴含的办学理念、提倡学术创新的良好氛围、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等方面给师生很大的影响,在学习怎么做人、做事、做学问等方面发挥教化人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拓宽渠道,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新视野,而且可以培养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锻炼大学生的独立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提升创新能力,强化大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对创新思维的养成作用

创新思维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关键,其本质是一种批判性、革命性的思维,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特性、根本动力和独有品格。大学校园文化的创新功能是其具有批判性和与时俱进发展性的特征的体现,通过提倡和鼓励、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大胆质疑和追求真理,敢于打破现存的条条框框,从而激发和影响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四)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

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多种创新素质要素集合的体现,它在创新活动中反映,在创新实践中提升。创新活动的开展,关系到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和分析能力,牵涉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操作能力。创新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校园文化提倡实践出真知,倡导求新求异的理念。通过教学实践、实训、实习和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产生持续而深刻的影响。通过实践来训练和提高创新能力,在实践过程中用独特的视角去发现问题、用非常规的创新思维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制订方案和实施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个过程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创新人格叠加和综合运用的过程,最终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五)对创新人格的塑造作用

创新人格是个体在创新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各种优良心理品质。大学校园文化是直接影响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导向、校园物质文化的熏陶、校园制度文化的激励等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各种优良心理品质,如远大的理想、强烈的创新动机、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求知欲、独立性、勤学善思等。大学校园文化无形中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从而内化为健全的人格来调控自身的行为。

三、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路径

第一,加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创新素质培养提供正确思想引领。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而马克思主义“三观”意识则是创新素质的灵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路径。马克思主义“三观”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以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督促作用来为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强大的动力支撑。运用马克思主义“三观”科学的方法论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校训、校歌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集中表现,能很好地反映大学的文化特质。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其校训“厚德博学、求是创新”体现了学校所提倡的德才兼备的理念、兼容并包的胸怀、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凝结;校歌“大路漫漫其修远长”体现了大学生追寻真理的道路还很漫长,不断地激励大学生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真理。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关键。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大学是科学知识、技术和先进理论产生的大本营。创新是一个国家能够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大学是高层次人才汇聚之地,是多学科交汇之所,具有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的难得优势。大学弘扬时代的创新精神,使教师不做现成学术的奴隶,树立批判精神,勇于探索学术领域新的境界、新的理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教学手段、思想观念的转变,采取“探讨式”“互动式”“以问题为中心”“个性化教育”方法,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思维,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教育,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求大学生不迷信书本与权威,在学习和研究中培养独立见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二,加强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创新素质养成提供优良环境条件。物质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一所大学的精神,首先是通过物质文化体现出来的。具有创新理念的校园建筑、雕塑、名人标语和宣传橱窗都是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载体,体现其创新特质的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发作用。通过完备的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和活动作为学校各项科研、文体和文化活动的物质支撑,使全体师生接触先进的教辅设施、实验设备和前沿科研理论,驱动他们的创新动力。物质文化具有隐形教育的功能,具有持久的、强烈的文化感染力,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加强大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为培养创新素质提供体制机制保证。制度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中发挥着教育感化和思想导向的作用。制定以人为本,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和学生考核标准,对激励师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主动发挥创新思维具有推动作用。首先,倡导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养成的教育理念。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教学目标,采取“互动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对学生进行个性观教育,更新陈旧的观念,摒弃传统的共性观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的人才培养观,树立推动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观。其次,改革大学考试制度。学生考核形式除了闭卷考试外,还应结合其参与创新科研活动、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等体现创新理念的活动表现进行综合评定。最后,建立有利于师生创新实践的机制,鼓励师生共同进行创新科学研究。例如:有学生参与的教师的科研项目可优先立项;将指导学生开展创新科研活动作为教师评定职称的一项指标;学生如获得奖项,指导老师也应获得奖励等等。通过制度的激励和保障,使师生有意识地去创新,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自觉运用自身的创新素质,从而培养出创新人才。

第四,加强大学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为提升创新素质提供实践创新平台。行为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全体师生的文化素质和价值观的外在反映。多元的大学校园科技创新活动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要引导和支持大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科技实践活动,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学术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全国性的创新科技大赛,锻炼学生的意志,激发创新潜能;要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节、学术论坛和学术报告会等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独立人格,激活创新意识;要开展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弥补课堂教学的欠缺,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动手能力和独立创新能力。法国心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指出:“创造力是没法教的。”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不是教师直接给予的,而是在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下自主发展的。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全面的育人功能,要通过打造良好的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使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全面发挥大学校园文化的教化育人功能,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作者:徐阔 周希贤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

第三篇:音乐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蔡元培先生提倡“以美育代替宗教”,作为美誉的主要载体——音乐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对思想道德休想方面表现出深厚的辅佐性。音乐教育,是以美育为目标的德育活动,通过内容形式的丰富多样,进行美德教育和影响,是个体的道德意识与情感结合,陶冶受教育者得到的情操,形成一定的道德、新年、理想,构成个体的心理活动,使受教育者更加高尚、完美。科学和音乐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基石,音乐教育的根本优势在于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有助于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物体,发挥整个身心系统,使审美能力、鉴赏水平得到提升。通过多样的音乐竞赛活动,使学生们亲身表演与实践对美有了感知性认识,塑造了个性特点、增进了人际交往、丰富了集体生活。长此以往,激发了学生们没得兴趣、爱好和习惯,自觉抵制消极、有违健康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美化校园环境的意识和独立自主的社会责任感。

二、音乐教育在校园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目前,音乐教育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不少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在校园文明建设中实践与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发展不均衡,认识影响音乐教育普及的重要因素。为了将音乐审美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完美结合,关键在于建立学生的审美能力、科学态度、文化素养等。

1、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和音乐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基石。人类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就是实现科学与艺术的双重超越。音乐教育发展了人的形象思维,是它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根本性优势。钱学森先生总结的“科艺想通”,就是高素质、高质量的健全思维要求具备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音乐教育使学生们亲身表演与实践对美有了感知性认识,形象直观的认识对象,刺激了大脑的生理和心理机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了整个身心系统的作用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引导同学们看到美的特点,培养了想象力、创造力和观察力,是学生们进行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科学态度的开端,有利于道德培养与智力的良性发展。

2、音乐教育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艺术是以形象思维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科学则是逻辑思维的运用。高素质、高质量的健全思维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完美结合的基础之上的。科学家们往往会在科学研究中遇到瓶颈时,徜徉于音乐,用形形色色的音符来缓解和梳理,进而找出答案。科学与音乐,似乎是两个完全没有联系的领域,但却是不可纷争的统一体,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都是以人类的创造力为基础,都是以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追求的目标。从历史中大量的科学家们借助音乐顿悟的例子数不胜数,有的科学家们本身就是著名的艺术家,如:达芬奇。这些都有力的证明了科学与艺术相互渗透、启迪共处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教育完全可以担当起培养大学生想象力、促进大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

3、音乐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当代大学生要养成健康文明的心理品质尤为重要。性格孤僻、缺乏进取心、人际关系处理当,都会影响对该职业的竞争力。良好的艺术素质,实质是良好身心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育中,学生们亲身感知美,有助于形成鲜明的个性特点,丰富了集体的精神生活,让整个团队更加团结向上。以音乐教育为实施途径的审美教育,彰显了人的本质力量,使学生的内在情感与外部形象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易于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更好地去应对和承受外界的各种困难与压力。音乐教育利用环境影响人和改变人,人也在改变中作用与环境。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在学习和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时,积极加入到校园的文化活动中去,满足身心发展中进行自我表达的诉求、增强人际交往与感情沟通的提高和审美观与审美情趣的自我完善,是独立自主的实践心理品质培养的重要的方式。

4、有助于丰富文化生活,提升学校内涵

学校开展以音乐教育为主线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大学生们在具备正确健康的审美观、良好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文化道德修养、积极向上的集体生活观念时,踊跃主动的参加到活动中去是必然趋势,有助于形成高尚的生机盎然的校园文化气氛。从而促进了学校在整体知识结构上对教学课程的改进与完善,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使大学生们的文化素养与道德品质全面发展。

三、全面加强音乐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作用与比重

音乐教育,因为现今社会中教育发展存在的各种原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并没有实现普及化,甚至成为了一纸空谈。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的教育,也因为学校对相关知识的匮乏和宣传意识的淡薄,无法形成一个立体化、全方位的概念,理工科系更是因为专业课程的侧重点不同尤为突出,这是完全偏离于高校提倡的素质化教育的。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各个高校全面加强对音乐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比重,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与普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十分重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将音乐教育作为艺术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

各个高校将音乐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综合利用音乐公共必修课、音乐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最大范围的在校园内开展艺术素质教育。

2、音乐教育活动要采取课外、校外多形式的教学活动

各个高校应该将课外、校外的音乐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将校园的小集体与社会大环境相融合,组织合唱团竞赛、文艺下乡演出等活动,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3、营建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

各个高校对音乐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对校园艺术文化气氛的塑造与宣扬,大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种艺术比赛和服务活动中,有利于高尚情操和健康习惯的培养,潜移默化中杜绝了对消极行为和现象的侵袭,是对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极大的保护与塑造,同时对美的感知力、品鉴力和人际交往中的沟通力都有很好的帮助与促进。

四、结束语

化学大学论文范文第4篇

按照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纲要》的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相关课程体系中势在必行,“大学语文”尤其要担当重任。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既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种权威地位,也没有外语课程的强势现实需求,处境越来越尴尬。若要改变这种不利现状,就须牢固坚定地确立“大学语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民族精神的课程定位;同时,也要解决好课程自身建设层面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母语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构

成“大学语文”的本质属性是母语高等教育课程,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各级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者、大学教师等的共有理念。语言影响思想,语言就是思想本身。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文化深层编码,都蕴涵在母语中。母语是构成民族文化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母语里有文化的故乡,母语就是祖国,母语承载着民族凝聚力。保护母语,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首选要件。换言之,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最具生命力的语言系统之一,是中华民族身份的首要标志,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载体。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这句话的理论内涵是在表明:母语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符码。因此,在我国当下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怎样强调母语教育都不过分。而“大学语文”,就是高校完善汉语母语教育的最佳课程平台。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语言。从母语教育的角度看,汉语的形意特点使之具有工具性、文化性和审美性等多重属性。其中,文化性是衔接工具性与审美性的桥梁和纽带。汉语“说”与“写”的表情达意功能要得到完美发挥,必须借助文化蕴涵来融通工具与审美的语用效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定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主要依据是他的说(口语表达)和写(书面表达),意即所谓“汉语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强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母语教育性质与学习效能,是提升中华民族母语水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二)“大学语文”学科化有利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中国教育报》评选的2013年度中国高等教育10大热点问题中,大学语文的问题位列第8,几十年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争论仍在持续。同时,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现状也仍然是醒目的存在。之所以被“边缘”,除了不具备或较少具备外语课和其他技能通识课的现实功利性之外,还有课程自身学科归属性的原因。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大学语文”属于教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和“大学体育”等课程同类。也就是说,与专业性的中文课程不同,“大学语文”在学科归属上已经被“边缘化”。这也成为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模糊的主因。事实上,早在1986年,匡亚明、徐中玉等先生就呼吁大学语文应成为独立的学科。目前,“大学语文”学科化的条件已经成熟。首先,根据的讲话精神及国务院、教育部颁布的各项包括《纲要》在内的法规性文件要求,大学语文课程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密切相关,这是其他公共课没有的课程优势。其次,母语高等教育是高校各个专业课程教育的基础,提升母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迫在眉睫,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再次,自193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规定开设“大一国文”以来,迄今已近80年,“大学语文”可谓历史悠久。虽然建国后一度停开,但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和构架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最后,大学语文课程已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这是课程自身发展的内在基础。如果能如“汉语国际教育”那样成为独立的学科,“大学语文”的教学地位就能获得法理上的保证,其独有的课程功能就可以得到全面发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更为便利和顺畅。自然,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所有争议与无奈,也会随之消失。

(三)大学语文教师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者和引领者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在教学理念、知识储备、教学能力和方法等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导群体,“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大学语文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在知识结构上,大语教师一要有良好的母语运用能力,听说读写的水平较高;二要有基本的专业背景,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的某一方向有所长;三要专业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开阔,有辩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理论判断和分析能力。如近年来,某些学校包括高校教师让学生穿“汉服”,对孔子像行跪拜礼的行为,实际上是在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化、简单化和粗鄙化。“汉服”与“汉朝之服”都分不清楚,既蒙蔽了学生也降低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应有水准。在教学能力和方法上,大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以研究促教学,会有力地提高教学的水平和层次。其次,教师不搞一言堂,既不能故弄玄虚,也要避免肤浅单调。应以互动式教学为主。以教材为依托,可以设计文化专题研讨,也可组织经典文本讨论,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研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同时,也要借助新媒体技术使教学手段丰富和多元。再次,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制订以撰写研究论文、读书报告、调研报告等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考核原则。当然,各个层次的高校因课程目标的具体差异,会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有所取舍,但无论怎样,都不能背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宗旨。第四,大学语文教材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向性资源平台。1979年至今,已经出版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近2000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徐中玉主编本、王步高主编本、夏中义主编本、温儒敏主编本和陈洪主编本。这5种教材从内容到体例都各具特色,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完善和创新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示范作用。但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教材中,还须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教材编写的理念、内容和体例。在教材的编写理念上,要明确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小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里的内容延续,也不是文学专业知识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普及化,更不是单纯的工具性技能的补偿和提升,而是对基于母语教育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固本强基的系统工程。在教材的内容选择上,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串连起不同时代、不同人文领域的经典文本;也要精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代表性文化典籍。在此,世界性是对传统经典性的对照和融通,能够促进学生由“学”到“思”、由“思”到“智”,以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教材的体例设计上,宜采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经,以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科技、民俗等学科模块为纬———经纬纵横的单元式体例,既利于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性,也体现开放性和系统性的教学资源格局。

二、总结

化学大学论文范文第5篇

1、落后的管理水准。伴随高等院校拓展的浪潮,学生管理工作需配合大众化教学的情形凸显整体性、层级性与当代性,这就需要学生工作人员具备更丰富的管理学识与应用当代化的管理方略。因为很多高等院校对学生工作职员缺少真切可行的管理与鼓励制度,很多人的工作热情并不高。并且,许多高等院校学生工作团队在构成上应用专职与兼职的形式,存在某些兼职工作人员因为本身讲学与科研耗费了全部的精力,进而让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学生工作,和同学们缺少必备的沟通。并且,大量兼职工作人员缺少学生管理的原理学识,以及学生工作人员一般极少拥有外出进修的机遇,这样造成了他们对于目前的工作无法完全胜任。

2、传统的规章制度具有明显的“家族式”管理作风。当前高等院校学生管理机制将同学们定位成被监管的对象,其个性与潜质常常无法被激发,思维被限制,“家族式”管理作风的管理理念居于主导地位,形式太过片面。并且如今的教育体制,同学们极难尽情展现自身的想象力,主观能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挫。过去许多老师对于同学们均有专政式的管理风格,将同学们视为监管的对象,与服务相反。如此境况下成长的学生极难变成人格完备、具备创造性思维的人。“严禁”、“不准”等使令式的口吻并不让人陌生。此种家族式的管理风格,让同学们的主观意识受到压抑,没法把自身的优点尽情展现出来,因而没法凸显高校的人性化管理机制。

3、形式大于实际的管理实况。人性化管理虽是被宣传了好多年,然而在许多高校,人性化管理仍是驻留在表层,许多对于人性化的管理仅是驻留在最基本的表层,没法真切地领悟到人性化管理的本质。许多高校现在的工作系统与工作内容极为繁杂,高校学子学习时间长、状况百出,再者,高校持续扩招,同学人数激增,一个工作职员要面对几百名同学,在此种情形下,学生工作职员完全变成同学们生活的后勤,沉浸在事务中,常是被动应对。这些繁杂事务动用了很多的精力,让大家无暇静心研讨学生工作规律、特性与思想动态等问题,更别说站在同学们思想的角度去解析、处理问题了。

二、在高等院校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几点意见

1、注重情感沟通,展现人文关怀理念曾有位著名学者说过,理解并关怀对方的情感是鼓励对方、团结彼此的高效方法。在学生工作上,需增强与同学们的心灵沟通,采用换位思量的方法,站在同学们的立场上去想问题。由这个层面来讲,人性化管理亦是一种情感关怀。身为学生工作人员,应当立足于同学们的视角,思考什么是他们最迫切需要的,由源头上满足他们的需要,学生工作人员需走进同学们群体中,紧密关注他们的不稳定情形,弄明白缘由之处,快速进行处理。学生工作人员是人性化管理的实施者,唯有工作人员把大学生人性化管理策略纳入平常工作里面,方可以得到最佳的管理成效。在笔者的学生工作生涯里,问题与状况可谓层出不穷。举个例子,对于大学四年级的同学来讲,首要面临的问题则是就业压力,所以很多同学都会在大四的第一学期就已经出去参加实习工作了。那么这不可避免地会和学校的课程发生冲突,当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实习而来找我请假的时候,我意识到该是时候让大家明白:选择、责任与尊重的时候了。所以,我会召开班会,向他们说明白,在课程与实习工作之间要慎重选择,而不是命令他们一定要选择课堂。因为当你选择逃课的时候,相应地,就要承担由此而可能被任课老师给你很低的“平时分”甚至你可能会挂科;最重要的,不能用其他的理由来去搪塞逃课的事实,因为这是对任课老师的不尊重。我本人当然会尊重他们在有富余精力的情况下参加实习,但是他们应该沟通的人是任课老师,而不是我。作为学生工作人员,我仅仅是给他们一个好的建议的人。

2、提倡同学们进行自我服务,提高他们行动的积极性自我教育才能特指同学们积极自主地将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理念在心理做出理解,如今的社会不仅要求学习才能好的科班型人才,学生工作人员需非常重视同学们的权利,信任他们,充分重视同学们的主体地位,激励他们自主学习与自我教育。要求同学们在高校经过人性化管理,并且更为注重高风亮节的新时代人才,而且经过实践转变成较为平稳的自觉行为的才能。使同学们感觉到高校所做的全部均是给自身服务,进而鼓励其对学习、对校园的热忱,经过实施人性化管理,能够让同学们由各方面完备自身,在更专业的层面来表现自身的才华,让其得到更好地发展。需尽情发挥团学、团委与班委的职能价值,使同学们自行自发管理,经过自身自发管理,经过亲身管理有关的职能机构,包含学生干部的任用、考评、评比先进,还有对班级老师进行可观的评价,真切达成师生交流的效果。以学生为本位的人性化管理能够让同学们在人文关怀、彼此理解的互助环境下成长,使同学们和高校在彼此尊重,在此种环境下培育出来的同学会是人格完备、拥有创造新思维的素质型人才。学生工作人员需发掘各个同学身上的优势与特质,让大家实现自我控制的目的,养成自我约束的习惯。使普通的同学参加学生管理的进程中,学会自己发觉问题,处理问题,经过人性化管理,持续观察与改变自身的劣势,提升同学们行为的自主性。

三、结束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