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百家讲坛体会

百家讲坛体会

百家讲坛体会

百家讲坛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百家讲坛 编辑活动 编辑策略 普通编辑学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

在传媒领域,编辑学具有普适性,举凡依赖载体获得传播的产品,其内容的生产与传播都离不开编辑活动,电视也不例外。本文意在从普通编辑学角度,探析《百家讲坛》栏目在发展过程中的编辑活动,分析其编辑策略转换及其带来的效益,进而揭示普通编辑学理论对于各媒体发展的普适性指导意义。

一、《百家讲坛》创作中的编辑活动

1. 《百家讲坛》的栏目概况

2001年7月,《百家讲坛》节目与央视科教频道同时诞生。栏目开播之初,其选题主要集中在大学精品课程方面,把大学课堂简单地复制到电视屏幕上,节目形式也比较单一。作为“不和新闻争,不和娱乐争”,“面向文化人,搞自己的文化”的科教频道的一档普通栏目,尽管它集自然科学、人文常识、饮食起居、养生保健于一身,然而它却并未因为内容形式的多样而“沸腾”起来[1]。因此在一个受众为主、收视率至上的当代大众传媒社会,栏目生存岌岌可危。2002年9月,央视实施末位淘汰制,标志着央视电视频道商业化管理的正式启动。重压之下,《百家讲坛》历经两次改版,从收视率低迷、险遭末位淘汰成长为家喻户晓的知名电视品牌节目,节目定位也从“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调整为“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 相关的图书、音像制品甚至同行掀起了一阵“百家讲坛”热潮。2008年《百家讲坛》荣获《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中文版评选的媒体行业的“中国标杆品牌”称号。

《百家讲坛》的发展历程折射了近年来颇有影响但也颇具争议的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的当代解读,文化从大学书斋和教室走向大众的餐桌,反映了中国在社会文化转型期间的种种困惑和矛盾。《百家讲坛》这个带有学术味的电视栏目一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学界争论的热点,不仅成为收视率较高的一个重点栏目,而且也深刻地揭示了文化市场内容、呈现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变化[2],启迪了我们对于编辑学发展与应用的深入思考。

2. 《百家讲坛》的创作是一种编辑活动

“凡是为达到编辑目的而采取的行动,都属于编辑活动的范畴”[3]7。诸如图书、报纸、杂志、电视、广播、音像出版物等,凡需要传播或贮存信息的学科,都应有自己的编辑活动和编辑学。各种门类的编辑活动都有它们的共性和各自的个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编辑活动的具体内容不断变化,编辑活动的平台不断拓展,从书、报、刊到广播、电视、电影再到互联网、手机传媒、公共户外传媒……各种具体的编辑活动随着传媒业的勃兴而不断衍生。由于传播载体、传播内容以及服务对象的不同,不同类别间的编辑活动在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成品标准等方面大不一样。

但是,无论在什么年代、什么环境下,编辑活动中的任何一种编辑劳动的发生必定与这样一些因素联系在一起:(1)一定来源的信息;(2)策划、把关、编排;(3)使信息负载于一定的载体;

(4)出现信息共享的结果[4]。

从编辑学角度来看,《百家讲坛》的产生过程中具有一定来源的信息,即汇聚名家名师讲史、讲文化、讲艺术、讲生活等等的信息来源,此其一;其二,《百家讲坛》栏目的创作经过策划、把关和节目的编排等诸多过程;其三,《百家讲坛》是使其内容信息负载于电视这一载体而实现信息共享的结果。由此可见,《百家讲坛》栏目的创作正是一种编辑劳动,是在现代化电子信息高速发展下的一项编辑活动。

编辑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编辑主体、编辑源体、编辑客体、编辑用体和编辑辅体[3]。编辑五体各自为达到编辑目的而采取行动的总和,构成整体的编辑活动。这编辑五体的活动不仅与整个编辑活动有关,而且互相之间也各自形成特殊的关系。

《百家讲坛》的编辑主体,从大的方面来看,就是其制片人,从小的方面来看,包括了所有参与栏目制作过程的工作人员。《百家讲坛》在开播初,一度曾因收视率低,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2004年下半年,栏目制片人万卫等及时调整思路,充分发挥电视的传播特点,使内容和形式互相契合,借清史专家阎崇年主讲《清十二帝疑案》后带来的转机进行大力改革,将内容定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观众定位于初中文化以上的大众,栏目定位于使专家学者走进大众的桥梁。此后,栏目迅速“火”了起来。央视国际网站上的300多个栏目中,《百家讲坛》点击率排在第二。2007年3月17日,《新周刊》2006年中国电视节目榜揭晓,《百家讲坛》获得年度电视节目奖,制片人万卫获创新电视人奖。

由此可见,编辑主体是整个编辑活动的组织者、主导者、掌控者和运营者,它在整个编辑活动中是处于主导地位的[3]14。在《百家讲坛》这一编辑活动中,制片人是编辑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主体,其栏目制作的整个过程都在制片人等的组织、主导、掌控和统摄下进行,制片人对《百家讲坛》的成败负主要责任,其他编辑主体也以其独特的贡献铸就《百家讲坛》的成功。此其一。

其二,编辑主体与编辑源体之间,是编者与作者的关系,是互为需求,互相依存的关系。他们行动的方式、范围、目的、利益各不相同,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并成为行为共同体的唯一纽带,就是作品。《百家讲坛》的编辑源体应是节目的主讲人。《百家讲坛》第一场开讲的是杨振宁,之后也有叶嘉莹、于光远、李政道等知名的学者,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收视率较低。于是栏目组改变选人的方法:采用学校推荐、个人自荐和学生推荐多种手段结合的方法选择一些有学术素养,同时讲课生动而且有人格魅力,深得学生喜欢的主讲人。《百家讲坛》开始在全国“海选”各地高校乃至中学老师。王立群说,在河南大学选拔时,从二三十岁的博士到六七十岁的老教授均可参加,主讲人不设门槛,“不拘一格求人才”。《百家讲坛》分10个小组在全国各地选人。山东所有的本科院校都进行过拉网式“排查”。无论是年轻的讲师还是资深的学科带头人,一律要过镜头关。录完之后,所有的带子再拿回北京挑。《百家讲坛》改版后栏目迅速“火”起来的原因之一就是在选择主讲人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也就是说主讲人对于栏目的成败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百家讲坛》改版后挑选的主讲人多有一定的学术涵养,但并不都是知名学者如部级教学名师、长江学者、两院院士。可见,在这里,一流并不是第一,而是十分适应栏目风格和需要的主讲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其三,在《百家讲坛》栏目创作过程中,节目就是这一编辑活动的编辑客体,在其被编辑完成后则成为编辑产品。2004年以前,《百家讲坛》的选题几乎囊括了当时学术领域的所有话题。但是据“第三版《百家讲坛》两个时段的节目类别比例分析”[5],2004年9月后,节目选题已更多地向历史探秘类和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类内容集中。这是《百家讲坛》内容选择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它使《百家讲坛》栏目与其他类似栏目产生了很明显的差异,更能培养固定的受众群。素材集中为传统文化题材,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也承担了媒介弘扬、普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由此可见,编辑客体的改革也是使《百家讲坛》从低谷走向繁荣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四,编辑主体与编辑用体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在《百家讲坛》栏目编辑过程中,其编辑用体即使用编辑产品的人亦即受众。《百家讲坛》无疑是电视讲坛类节目成功的典型,它成功的首要原因是以“受众为中心”的准确定位。“受众即市场”。在这个以受众为主导的时代,忽视受众的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一味地附庸风雅,就必然导致节目无人问津。《百家讲坛》在节目开播初期因为沿袭了讲座节目的传统模式,曾经一度在困境中徘徊。2004年底经过调研发现自己的受众群主要集中于“拥有初高中学历的成年人”,这部分受众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知识结构不很完善但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如何把握这个受众群的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制作出适合他们口味的节目,才是栏目把握受众即编辑用体的最大的问题。因此,改变电视讲坛类传统节目单向的、呆板的讲播方式,尝试用新的传播语态和新的表达方式,使原本枯燥的内容鲜活起来,才能吸引编辑用体的注意力。

其五,编辑主体与编辑辅体之间,是一种主与辅互为补充的关系。在《百家讲坛》这项编辑活动中,其编辑辅体就是协助《百家讲坛》栏目发展的各方力量,其中包括借助其他的形式进一步推广《百家讲坛》的力量。随着《百家讲坛》电视节目的火热开播,一些与《百家讲坛》相关的出版物也畅销起来。网上的点击率、下载数也一直居高不下。事实已经证明,由于《百家讲坛》品牌影响力,与之相关的音像图书出版物也得到了开发。反过来说,也正是由于这些相关产品的生产、传播,进一步促进了《百家讲坛》的发展。

二、《百家讲坛》创作中的编辑策略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曾经作过这样一个经典论断:“一个公司不仅要创造优质的商品,它还应当把产品的优点告诉给顾客,认真地在顾客心目中树立起产品的形象,好的包装和广告能够引起消费者对企业或其品牌的立即确认。”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形成巨大的电视媒介市场。在这个媒介市场中,各媒介发挥自身优势,已从单纯的文化、精神生产向企业化、综合化生产发展,有些已成为大型的广播电视传媒集团。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媒介已和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区别不是很大了。我们可以“电视媒介”来替代科特勒所说的“企业”,将上述论断改为:一个电视媒介不仅要创造优质的电视产品,它还应把媒介产品的优点告诉受众,认真地在受众心目中树立起电视产品的形象,好的电视包装和媒介宣传能够引起受众对电视媒介及其品牌的立即确认。

无论是对于电视媒介还是传统的生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站稳脚跟,其品牌的力量决不可忽视。品牌的塑造要靠传媒良好的策划,特别是要靠运用良好的编辑策略。《百家讲坛》在其改版后之所以发展得如此之快,最为关键的就是其运用了良好的编辑策略。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探究。

(一)选题策略

栏目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受众,所以栏目每项措施的制定和实行都要考虑到受众的反应,栏目的选题也是如此。没有好的选题就不能吸引受众的兴趣,其他的工作做得再好也不会有好的效果,所以,选题策略对一个栏目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6]。

从2004年开始,《百家讲坛》的主讲内容开始日益出现纵深化、专业化、系列化的特征。根据央视《百家讲坛》网站上播放节目的历史清单统计,2005年1—10月,历史研究及文学经典类节目占到总节目量的84.6%。节目内容的转变反映出对观众和市场需要的主动贴近。相对于自然科学节目,人文科学类节目由于门槛较低,较少构成传播障碍,其自身题材的丰富性也使其更易具备趣味性、故事性和贴近性,达到理想的效果[6]。由此,可以看出《百家讲坛》在选题上的策略改革,也就是其注重文史选题的策略切合了受众的需求。选题策略的改变给《百家讲坛》栏目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动力。

(二)节目编排策略

节目的编排策略是影响节目质量的重要因素, 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编排策略,容易赢得受众的收视。

《百家讲坛》在改版后对节目的编排策略也作了一系列的调整完善。其题材内容在编排方面的策略体现为三个方面:1.名家为受众讲故事——学问故事化;2.内容解说有机联动、前呼后应和设置悬疑;3.以视觉解读文学经典——强调视听元素的处理运用[7]。

从学理角度来看,《百家讲坛》是一档演讲类的电视谈话节目。“演讲类电视谈话节目是主讲人借助电视媒介面对广大电视观众,就某一话题作专题演说的电视谈话节目类型。”[8]《百家讲坛》以专家学者声情并茂的讲演为主,辅以解说员的精彩解说,并通过形象生动的影视剧片段来调动受众的视听。专家学者的讲演、解说员的解说是《百家讲坛》节目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他们之间是互动的关系,而影视剧片段的利用则以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流动的画面,极大地提高了这种演讲类谈话节目的可观赏性、审美性,充分显示了电视的大众文化特性,使原本已经通俗的节目更加通俗生动。

编辑学意义上的编辑用体,亦即使用编辑产品的人,其有小众与大众之分。《百家讲坛》在开办之初确定的宗旨是“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的精英文化“三品”高定位,实际上是把自己的受众划定在一个小众用体的狭小范围内,这就必然影响自己的传播面。作为一个讲座类节目这显然是不行的,于是不得不在叫好不叫座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改版。将原来以学者等小众编辑用体为核心服务对象转变为以大众编辑用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依据大众编辑用体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收视心理,在题材选择、讲述风格、嘉宾选择、商业运作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其改版后栏目定位为“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把观众群锁定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求知欲的受众,终于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在社会上形成了传统文化热[9]。这一前一后的变化得益于编辑用体策略的改革。

(四)品牌建设策略

作为电视编辑活动,其编辑主体手中的王牌就是其用以提供给观众的编辑产品,但这个编辑产品并不仅仅是电视节目本身。“观众对于一个优秀的电视节目品牌的需求不仅局限于节目本身,他们还需要节目内容以外的信息实物。”[10]对于电视节目来讲,电视节目品牌的发展不可能局限于电视这一平台,观众对节目的喜爱会生发收集节目,或者是追求更多信息的欲望。电视节目品牌建设策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周边产品开发,如印刷品、电子音像制品、网络互动交流等等;二是子品牌的创建,如新的节目创建等。《百家讲坛》目前的品牌建设主要表现在周边产品的开发上。

随着《百家讲坛》的不断热播,一大批学者从书斋走上荧屏,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和风趣幽默的讲述打动了众多受众的心。这些学者明星和节目的互动效应是《百家讲坛》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一方面学者名家的影响力成就了《百家讲坛》,而反过来《百家讲坛》这个文化品牌在大众中影响力的扩大又反过来提升了学者名家的知名度。出光盘、出书等既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又能提高节目的知名度。因此,有计划、成系列地推出《百家讲坛》的DVD视频光盘和相关书籍,并展开相配套的签名售书活动、文化讲座活动以及文艺演出活动等,成为《百家讲坛》品牌建设的重要策略。

《百家讲坛》自2001年创办至今,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但就编辑学视角来看,面对激烈的媒介竞争环境,《百家讲坛》要想强化品牌并永立于不败之地还必须对其栏目进行再优化。其中包括:1.应把握好节目娱乐化的“度”; 2.不应一味哄抬学术名人的地位;3.选择题材应该越来越宽;4.节目中应该加入互动环节[11]。

从《百家讲坛》成功的商业化运作以及所引起的巨大反响我们可以看到,以电视作为载体的编辑活动,在消费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百家讲坛》以编辑用体为目标指向,不断深入发掘现有资源、开发新的资源,重视对编辑用体认知结构、接受规律的分析和探讨,适时地改变自己的编辑策略,适应传播发展的趋势,收到了良好的效益。这给予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编辑学尤其是普通编辑学,对于编辑活动来说,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普通编辑学中关于“宜共用”的核心原理、“源体推进、用体拉动、主体创新、客体变革”的基本规律、“道义性、责任性、精益性、效益性”的基本原则等理论在《百家讲坛》的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编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更是一门溯之深远、用之宏阔的效益型学科,其中有非常多的理论知识需要去研发、拓展和实践应用,作为适用于一切编辑类别的普通编辑学更是如此。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只有加强新兴媒体编辑学和普通编辑学的研究和应用,才能使以编辑活动为核心的文化传播产业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

注释:

[1]?李丽娟.崛起的平民学术.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7(3).

[2]?陈勇,胡步芬.作为消费社会文学文本的媒介现象.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6).

[3]?靳青万.编辑五体研究.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2012.

[4]?张积玉.编辑学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任中锋,彭薇.《百家讲坛》的“雅俗”变革.传媒,2006(3).

[6]?宋仪凯.《百家讲坛》选题策略的传播心理学浅析.东南传播,2008(1).

[7]?韩建勇.《百家讲坛》文学类系列节目的编排策略.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7(1).

[8]?徐舫州,徐帆. 电视节目类型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9]?闫集思.《百家讲坛》——受众策略研究.才智,2011(2).

[10] 雷蔚真.名牌节目的策略与衍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1.

百家讲坛体会范文第2篇

2005年4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代人物风云”,他妙语连珠、充满活力的说史风格,塑造出了刘邦、韩信、晁错、袁盎等鲜活的人物形象,掀起民间“汉风”热潮。《汉代风云人物》也由此成为《百家讲坛》中的一档超人气节目。在这种背景下,2006年2月,易中天继续在百家讲坛开讲《品三国》,这次,观众对他的狂热追捧达到了与娱乐明星相比不落下风的地步。

“易中天是我们瞄准好了之后推出来的。”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说,“我们要推出有个性的主讲人,要给他一个受大众关注的选题。现在易中天讲得非常好,基本上不用怎么剪,他具有编剧的能力。他经常上电视,但只有在‘百家讲坛’最成功。”

百家讲坛开讲5年来一直在寻找这样的学者――表达能力强,有文史基础,适应电视媒体的要求,形象比较有魅力。易中天应运而生。后来万卫总结说易中天最大的特点就是上电视,他就是为电视生的。

易中天是职业化电视节目成功策划的产品,但这些观众都不可能知道。知识分子通过电视传播,改变了他的学者与学术身份,变成了大众文化的传播者。进入大众传媒,易中天的身份也不再只是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而讲坛所面对的大众,却又看重他的学术与他身上的教授背景。当这种认知不对称产生,学者的知名度被夸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媒体发达的年代,只要是有针对性的市场开发,专家:学者一样可以成为明星。从文化普及层面,前面有余秋雨、二月河式的普及,易中天的方式当然也无可厚非。

“总体来说是好事。百家讲坛的火爆不会影响学术自身的发展和纯洁。”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棣认为。近期回国的旅美学者李泽厚对百家讲坛的栏目持肯定态度,“我看过易中天的访谈,他表示欢迎批评和讨论,有硬伤就改,态度很好。学者受欢迎不是坏事,只要不是不负责任的胡编乱造。”

“百家讲坛”的知名度几乎与这些主讲人的知名度同时起来,随着节目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们开始进行节目品牌化跟踪研究,以达到更具针对性的目的。万卫表示要借势把百家讲坛打造成名牌栏目,“经营一个品牌光凭经验不行,要进行科学研究。央视咨询公司一直在进行研究和跟踪。每个主讲人的认可度,哪些观众喜欢,哪些不喜欢,全部都有数据和依据。我们不断把这些反馈回主讲人。然后我们要培训,别的主讲人也要跟着一起听,易中天的受众特点就是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城市观众喜欢,农村观众很少,女性观众不多。”

毫无疑问,“百家讲坛”的成功会使处在幼稚期的中国电视节目渐渐职业化,随之也会有更多的易中天应运而生。在易中天前后,百家讲坛又推出了阎崇年、纪连海、刘心武、于丹等几个主讲明星。

阎崇年讲清十二帝,让中华书局复苏了;刘心武讲《红楼梦》,书卖得比他以前的任何一本书都畅销。出版社看准了“百家讲坛”是一个畅销书的活广告。当易中天讲“三国”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家出版社盯上了他。

百家讲坛体会范文第3篇

尽管在宣传中《百家讲坛》的定位是“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但他们所理解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是特有所指的。以往《百家讲坛》除了红楼梦、唐诗宋词,偶尔再谈谈家具、瓷器收藏,除此以外,它的所有主打节目无不围绕宫廷权谋、政治斗争、帝王霸业。这些主题从市场效果上讲是非常成功的,越是在一个政治不透明开放的社会,政治越被人津津乐道,从吕不韦的策划到神龙的密谋,一个科长、处长可以如饥似渴地从中汲取上下5000年的权谋智慧,领悟如何在今天的办公室政治中运用,而一个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借此权术,它的收视率自然也颇为叫座。而且这个节目的制作再简单不过了,一台摄像机架在那里拍就够了,从经济角度来说,它是中央电视台里效益和制作成本性价比最高的节目。

无形之中,《百家讲坛》成为了一个在传播领域强势的话语平台,中国只有一个CCTV,中央电视台只有一个讲坛类节目,一个并不出名的学者,一登讲坛则身价倍增,曝光率增加,出书,演讲,财源滚滚,这个动力是巨大的。

尽管有一些自诩清高的学者不愿和《百家讲坛》打交道,言谈中提到它甚至带有不屑,但超级女生般一夜成名的梦想,还是激励着很多人甘愿接受苛刻的条件,排队接受《百家讲坛》的挑选。只有少数人能够享受更为体面一些的待遇,像如日中天的易中天先生,在收视率方面已经成为了《百家讲坛》的定海神针,自然可以享受在话题方面较多的自。但即使这样他也有很多无能为力。

但这些也不能都怪《百家讲坛》的制造者们,他们不是老板,除了到一些地方高校,他们可以很有权威地挑教授来讲讲老少皆宜的权谋,但他们自己并没有多少空间,他们上面还有更大的订货商。2007年有则消息说,一位领导非常爱看《百家讲坛》,传来话:“《百家讲坛》讲故事很不错,以后可以多讲讲革命历史题材么。”于是很快《百家讲坛》就有了杨子荣的故事、红军长征的故事。

百家讲坛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百家讲坛》 文化奇观

在美国媒介文化研究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看来,媒体奇观是指“那些能体现现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政治事件。”①凯尔纳认为,媒体文化奇观的研究领域不仅仅包括“政治阴谋片”《X档案》、以“真人秀”为代表的纯粹由媒体本身构成的电视文化奇观,还包括媒介参与其中的如以麦当劳为代表的消费文化奇观、以乔丹和耐克公司为代表的体育文化奇观、以辛普森杀人案和庭审为代表的政治文化奇观等。

本文用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体奇观理论来审视中国的一些传媒文化现象。

一、《百家讲坛》――中国电视文化奇观

近年来,中国最值得关注的传媒文化现象之一,无疑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热播,伴随着栏目收视率以及品牌知名度的飙升,易中天和于丹等人大红大紫,成为了一种电视文化奇观现象。与选秀节目制造的“娱乐明星”相比,《百家讲坛》制造的是“学术明星”。与李宇春、周笔畅这些选秀出身的娱乐明星相比,易中天、于丹等人的知名度与受追捧程度丝毫不逊于她们。演讲、签售,所到之处人潮汹涌,群情激昂。在签售仪式上有人曾经打出:“我爱李宇春,更爱易中天”的标语,疯狂程度可见一斑。有人认为这是平面媒体与电视媒体的一场合谋。

二、《百家讲坛》成为电视文化奇观的原因

《百家讲坛》是央视2001年7月开播的讲座式栏目,其宗旨是“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但开播初期收视平平。当时《百家讲坛》选题几乎是把大学课堂简单地搬到屏幕上,节目形式也只是用几台摄像机录下主讲人讲授的内容,形式简单,感觉生硬。《百家讲坛》最初内容涉及人文、自然、社会等方面,“但这个美好的愿望却并没有换来好的收视效果,反而连生存都成了问题。”2002年底,央视实施“末位淘汰制”,《百家讲坛》危机四伏。

然而,正是这个曾经险遭淘汰的节目,却火了。于是赞美之声纷至沓来,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呈现出一种众说纷纭的文化景观;“学术明星”、“国学热”等字眼,与《百家讲坛》“纠结”在一起。 《百家讲坛》带来的“文化热”有目共睹,“存在即合理”,它能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必定是有其原因的。

1、《百家讲坛》之所以能够“火”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适应了传统文化热的大趋势。近年来,“国学热”悄然升温,在国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许多中国人对传统文化有一种“认祖归宗”式的精神需求。《百家讲坛》的出现,适逢其时。

2、《百家讲坛》看到了广大民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现实需求。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物质生活比较富裕了,但是心灵上的苦恼不但没有减少,似乎还增多了。有人说,“学术明星”给大众提供的是一剂“心灵鸡汤”。他们大受欢迎,折射出民众精神上存在着某种饥渴,并由此引发对人文精神的广泛需求。正如于丹所说:“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21世纪呈现出太多的价值断层,人们由于选择太多而陷入心灵迷惑的时候,特别需要一种安顿和抚慰。”追求和谐、中庸,对真、善、美等终极价值的追问,对理想和信念的坚持,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好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

3、《百家讲坛》对讲座内容和主讲人的选择,完全依照大众流行文化的口味,而非正统的学术观点。同时它吸收评书和电视剧的技巧,改变了讲座节目一般的讲法。论文化品位,《读书时间》似乎不逊于《百家讲坛》,却英年早逝,原因何在?关键在于无“趣”,缺乏“娱乐性”。在“媒”态炎凉,收视率决定生存的环境下,威严正坐,一本正经的刻板讲座,观众根本不会买帐。因此,此坛既是讲坛,亦是舞台、秀场,更是争夺观众的战场。

三、对《百家讲坛》这一电视文化奇观现象的思考

在《百家讲坛》的受众看来,易中天和于丹是学术明星,而在那些批判学者看来,他们则是利用传媒破坏学术。根据布尔迪厄的“场”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在现实世界中存在无形的“传媒场”和“学术场”。“传媒场”是一种“大规模生产”的场,它的生产者(传媒人)和消费者(受众)是不同的群体,生产活动直接受受众的需求支配,因此传媒场更容易受到市场(经济场)的制约,表现为商业逻辑通过收视率(发行量)对传媒加以控制,有高收视率就能带来丰厚的资本和商业赞助;而“学术场”则是一个相对封闭和专业化的“有限生产”场。在“学术场”里,一个文化生产者所拥有的是一种专业资本,而且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同一群人,他们依靠通用的评判标准和科学方法互相评判和竞争,所以“学术场”是一个自律的场。在现代社会,作为被商业逻辑通过收视率加以控制的场,正在影响包括“学术场”在内的其他诸场。②

对于那些依托传媒赢得名声的学者,布尔迪厄称他们为“电视知识分子”――在电视上“挖一段时间”,靠媒介生存。他们借助电视对于公众的号召力,利用大众对专业领域的缺乏了解,赢得他们难以在专业领域得到的认可。③因此有人认为《百家讲坛》培育的是学者型明星,不是学者;提供的是娱乐,不是思想和文化。

“百家”变“专场”

《百家讲坛》在最初内容包括文学、历史、天文、地理、自然、艺术。主讲人多是李政道、周光召、叶嘉莹、王蒙、周汝昌、白春礼、欧阳自远等大师。而现在的《百家讲坛》,题材越来越狭窄,基本就是历史和文学,像是“中国历史讲坛”。所谓百家已经变成了几家,涉及面也从百家百科变成了只讲历史及人物。百家讲坛在序幕中出现的大量的名家其实没有如约而来。表面繁荣难掩文化贫乏之尴尬。

名人效应之惑

毫无疑问,《百家讲坛》和许多选秀节目一样,使得原本只在大学里讲课,默默无闻的普通教授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学术明星”。节目的热播又带来了疯狂的购书狂潮。如此名利双收,自然会让许多人趋之若鹜,毕竟这种已经被大众所认可的节目吸引着太多人的眼球,稍不留神就可以赚个钵满盆满。那么,节目的质量就会引人担忧。

缺少优秀主题

历史的追述,并不仅仅是供以凭吊和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在追问过去的同时给今人以启迪的意义。归根结底,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核或许才是经久不衰的根源。当然,这些并不排除其中的趣味性、学术性,同样不排斥生动的讲述方式。相反,应对受众接收的心理要求,将学术的考究以故事的形式讲述,能够达到更佳的效果,站在文化层次及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亿万观众面前,尤其如此。但生动不等于浅薄,再优美动听的叙述也不能丧失优秀的主题,故事不是蕴含着一定主题的故事, 而仅仅是那些没完没了的趣味偏好堆砌出来的所谓历史讲述,不过是以身试法地应验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古语而已。

格调滑坡

历史确实不能等同于沉重,虽然在很多时候,它的确具有这层难以摆脱的深沉意味,或许也是构建它的价值的中流砥柱,但历史同样不乏趣味。向来被束之高阁的学术研究想要使普通老百姓不至于望而生畏进而掉头就走,采取一种更为平易近人的方式来讲述是明智的,也不否认有些时候悬念的设置会进一步强化吸引的效果,以民众感兴趣的传说、轶事、掌故为楔子,探究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面目,无论是细节微观上或者整体宏观上的,都无可厚非。然而,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唐伯虎点秋香点了没有?明朝最荒淫的皇帝是谁?慈禧的最大爱好是什么?我们可不可以再大胆地推测一下,往下发展的趋势是不是还有可能还要探寻到曹雪芹的头发有多少根,谁是历史上最帅的皇帝等等?

在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方面,现代传媒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桥梁作用。电视受众面广,电视内容要求通俗易懂,老少咸宜。但是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方法和工具固然重要,其承载的内容才是关键和核心。在传播过程中,需要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认识,让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通俗而不低俗,生动而不浅薄。要看到,没有很好的学术研究支撑,也就没有优质的文化普及,这两种人才都是需要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说:“我们需要文化普及工作者,也需要很多人,能够在书斋里就一些专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刻苦的工作。”■

注释

①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版

②布尔迪厄 ,《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百家讲坛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百家讲坛;精品课程;视频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3-0031-03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01年7月推出的,该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节目之初并不受观众欢迎,曾一段时间面临被末位淘汰的危险。在随后的发展中,栏目制片人万卫等人及时调整思路,使《百家讲坛》由“冷”转“热”。

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就是依据专家的定义,即专家把精品课程概括为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它与《百家讲坛》之间有什么共性呢?它们都用视频的方式传递信息,但是传播效果和制作又不同。《百家讲坛》是不是电视教学的精品呢?那我们的精品课程与《百家讲坛》相比哪一个更好呢?

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对百家讲坛与精品课程进行比较分析:

1.视频构成要素

从教育传播的角度看,教育传播的要素由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受教育者、教育效果和教育环境构成。从大众传播角度看,电视教材的要素有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当然也有传播环境和传播效果。视觉符号包括活动的画面、静止的画面、文字等,正是这些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来表达电视节目要传递的信息的。

精品课程视频中的传播要素与《百家讲坛》的视频一样,包括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得出,精品课程和《百家讲坛》的画面元素几乎是一致的。

精品课程和《百家讲坛》还要注意课件的要求。精品课程的课件要求一般有:教学内容正确,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和严重的文字错误;符合教学要求,体系规范、完整,结构严谨;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交互良好,模拟实践环境,注重能力培养;界面人性化,操作方便、灵活;没有导航、链接错误;启动、链接转换时间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声音、动画,并具有相应的控制技术;素材结构规范合理。另外精品课程的课件要做到确保内容无误,排版格式规范,版面简洁清晰,符合拍摄要求。笔者认为《百家讲坛》的课件制作要求应该不次于精品课程课件的要求。

2.视频的制作环境和设备

《百家讲坛》的制作环境和设备毋庸置疑,是专业级的。它的硬件和软件兼容性很好。同时,制作团队对受众的需求也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分析,因此,它很受欢迎。

精品课程的制作环境:依据兰州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中要求录制场地应选择授课现场,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精品课程制作设备要求:依据兰州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要求录制采用多机位拍摄(3机位以上),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在同一门课程中标清和高清设备不得混用,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录音设备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大多数院校的精品课程视频不是专业人员制作的,而是教师自己制作的,每个教师的能力有限,再加上审美观的不同,最终作品也不尽如人意。就作者学校的精品课程制作而言,有些是用家用摄像机拍摄的,有些是请人用专业摄像机拍摄的,但是最多也只能是两台摄像机。拾音设备也没有专用的,有时导致同期声不能用,只能后期配音。后期编辑的软件一般都是会声会影或者premiere,编辑之后要进行格式的转换,视频失真较严重。

3.对象分析

《百家讲坛》的讲授者主要是专家或者学者,教育传播中的传播者主要指的是教师,不管是专家、学者还是教师,他们都将自己精心设计的内容传递给受众。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百姓认识水平参差不齐,当然有人会说,百姓并非都是《百家讲坛》的观众,是有一定知识和素养的百姓,因此《百家讲坛》的受众定位于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求知欲的受众。2004 年底经过调研发现自己的受众群主要集中于“拥有初高中学历的成年人”,这部分受众没有经过高等教育,知识结构不是很完善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精品课程是为特定专业和有一定初始能力的学习者服务的,当然也可以为教师和专家服务。它的授课对象比较单一,且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学习该课程应具备的初始能力。它的对象有着一定的共同经验,有一定的共性,内容的选取依据教学大纲和社会需求而选取,通过授课对象的比较,精品课程内容的选取比《百家讲坛》内容的选取容易得多。

4.视频特点分析

《百家讲坛》主讲者大都在讲述中引用了许多考证资料,而这些古文是要有一定基础来理解的;受众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对讲述内容有认识感;受众有一定参与感。观众的参与感与讲述内容有关,而作为受众个体的观众对所讲内容的关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本人的兴趣及与所讲问题的接近性。[1]它不忘自己是大众传播,视频里采用了大量的相关背景、影视资料和图示。

精品课程应该是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的课程。内容和形式对于精品课程来说是很重要的,精品课程的内容对于该课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了追求数量有些精品课程建设者对于内容的选取和形式的选择不是很重视,只是把现成的书籍中的内容搬到网上,把课堂搬到网上,没有进行深加工,没有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和实施,因此精品课程是不是精品我们也得深思。

精品课程的视频是教师讲课的全过程,大多数精品课程后期编辑比较简单,我们不去刻意地增加或者删除某一部分录制的内容。因此有些场景就比较混乱。有些教师的着装比较随意,教师的口头禅也较多,学生的着装和态度都比较随意。

精品课程的制作由于受到团队和建设者视频编辑水平的限制,借助影视资料和视频的表现较少,大多是通过图像和文字、教师的口头阐述来展示教学内容,缺乏电视教材的特性,通常只是用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5.效果分析

传播学的共同经验理论告诉我们,在传播过程中如果传播者和受众之间有共同的经验范围,且范围越大,则传播的效果越好。

《百家讲坛》百看不厌,百听不厌,那我们的精品课程视频也是这样吗?据作者了解的情况,好多学校的精品课程形同虚设,根本就没有人使用,就连建设者们也是一样,一旦被评为精品课程,他们就不再关注它的使用情况。甚至有些教师的精品课程后台数据丢失自己都不知道,那我们有必要投入去建设吗?它的作用到底能不能体现呢?

为了评估学校鼓励各种层次的教师去建设精品课程,为了评估我们去努力工作,但是效果有没有人去管呢?笔者也主持建设了一门校级精品课程,由于学校没有环境去使用,就根本谈不上传播效果。

6.共享分析

《百家讲坛》是大众传播,它是完全共享的。精品课程是教育传播。一般教师制作的精品课程不管是被评为部级的,还是省级的,或是校级的,我们不会轻易地贡献给别人,只会为自己学校和学生服务,就谈不上发行,更谈不上共享。这就造成了我们今天的局面,出现大量的重复课程,但是又不得不去建设,因为我们比较小气,不是自己的学生就不愿意分享与他。假如我们愿意与别人一起分析自己的精品课程,这样才能做到资源共享和节约。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名校共享、名师共享、好的资源共享。

7.小结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作者认为我们的精品课程似乎远离精品,只是课程而已,就是把实时的课堂搬到了电脑、网上,有必要吗?值得精品课程建设者们深思,我们建设的精品课程中有精品吗?哪方面能够算得上精品,是设计、课件、视频,还是电子教案?

在建设精品课程中我们要防止教学设计一味拿来别人的;注重问题的重难点分析,防止无重心;注重服务对象的分析,防止大众化;精品课程要精心录制,防止视觉疲劳;更要关注效果。若我们的建设者按部就班,没有创新,没有个性,那就失去了精品的本色,失去了国家建设精品课程的目的,只能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因此,在设计和录制精品课程的视频时可以以《百家讲坛》的形式制作,也有必要借鉴《百家讲坛》的制作要求和审核标准。

参考文献:

[1]周洁.《百家讲坛》栏目的传播学解读[D].河南大学,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