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品质量论文

商品质量论文

商品质量论文

商品质量论文范文第1篇

我国电子商务自2008年以来交易规模实现大幅度增长,2014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规模12.3万亿元[1]。网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消费方式,但网购商品质量问题日益凸现。开展电子商务产品的质量监督工作尤为迫切。为此,国家质检总局于2013年11月成立了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风险监测中心(杭州),并于2014年1月又成立了电子商务产品质量12365投诉举报处置指挥中心(杭州),加大了对电商产品质量监督的力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样检验是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开展质量监督的主要手段,其中的监督抽样方案十分重要,2015年1月下旬发生的淘宝网与国家工商总局的争议起因就是监督抽样的样本问题。电子商务产品与实体店商品或仓库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存在许多不同之处,目前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的抽样方法却大多依循适用于实体店商品或仓库产品的监督抽样标准,一些监督的结果也难以令人信服。因此,研究电商产品监督抽样方法及其特点十分有意义。

2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文献及标准分析

国内学术界对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状况已有许多探讨,但对于电商产品的质量监督研究较少。何云福从产品质量监管模式的角度,指出电子商务产品监督抽查所需样品的取得、样品的确认以及后续处理等环节都与日常的监督抽查工作遇到的情况不同[3],并较多探讨了电商产品监督抽查模式,但未涉及到产品质量监督抽样检验方案。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网络购物市场环境存在较大差异等客观原因,鲜见国外学者对于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领域的研究文献。产品验收抽样检验是由使用方采取的一种质量控制手段,而监督抽样检验是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由第三方机构为保证产品质量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对产品质量进行的监督。为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有一系列适用于质量监督特点的抽样检验标准。目前,我国已颁布实施商品质量监督抽样标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标准体系。但对于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抽样,仅颁布实施了1项标准,即GB/T28863-2012《商品质量监督抽样检验程序具有先验质量信息的情形》(以下简称GB/T28863-2012)。GB/T28863-2012标准规定的抽样检验程序是专门为对流通领域的商品实施质量监督而制定的,电商平台上的商家属于流通领域,具有一定的共性,因而对电商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时可根据条件采用GB/T28863-2012。GB/T28863-2012对适用对象、监督总体确定、复验程序等做了规定,但对样本量大小、计量或计数质量特性的不合格判定方式、抽样点及抽样方式等并未明确。本文就风险控制、抽样点及抽样方案、监督质量特性及其不合格判定三个方面分析了GB/T28863-2012的特点(见表1)。

3电子商务产品抽样特点分析

由于网络购物情境不同于仓库或实体店,对于电子商务产品的监督抽查必定与仓库产品或实体店商品的监督抽查有所区别。本文对淘宝、京东、亚马逊、当当、唯品会等网购平台进行研究,发现这些网购平台的物流方式有显著的区别:淘宝一般由第三方快递公司运送;京东、亚马逊和当当既有自己的产品配送服务,也有第三方的快递公司服务;唯品会完全是自己的快递配送服务。也就是说,随着经营模式的不同,有的网购平台有自己的仓储,有的则没有,即网购平台与货物仓储属于两家不同的企业。有仓储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可按现有产品质量监督抽样标准执行,两者无本质区别。现对独立、无法确定库存的电商产品抽样特点进行分析。通常在进行产品监督抽样时,要先判断批量大小,不同大小的批量采用不同的监督抽查标准来确定抽样方案及方式,抽样人员在市场上或者企业成品仓库内待销的产品中随机抽取(实体店为现场抽),并且执法人员、检验人员、销售者三方必须同时在场。网购平台与实体店的监督抽查差异就在于销售者(网上商家)不在场,抽样人员面对网上商家时,只能看到商家单方面呈现的店铺信息及产品介绍,难以考证一些信息的真实性,不能直观鲜明地了解样品基本情况,因而对于没有自营商品仓库的电商平台,只能通过下单购买来抽取样本。对于电子商务产品,抽检方还难以确定样本量、批量及总体量,比如遇到部分电子商务产品库存样品量太少而无法抽检、部分电子商务产品下单购买时必须超过一定个数才进行配送等问题,因而通过检索抽样表形成抽样方案的方法不易实施,且抽检的样本量不可能很大,样本量过大会使购买费用增加,提高检验成本。此外,下单抽样后,产品通过快递进行配送的运输过程难以监控,产品待检测性质易受系统因素干扰,容易导致产品检测结果的失真。电商平台上的商家有多种类型(见表2),有的商家销售不同生产企业生产的或不同品牌的产品,没有自营品牌,此种类型商家占多数,类似于经销商;有的商家直接销售某个厂家生产的或某品牌产品,没有自营品牌;有的商家是某个生产企业或某品牌授权的官方网店,专门销售该厂家或该品牌的产品,产品品牌就是商家自营品牌,且一个电商平台的某品牌官方商家只有一个,类似于商。因而对于不同的网上商家,还需注意不同的抽样问题。对于第一种网上商家,同种类型的产品可能是多个厂家生产的,或者是多个品牌均有同种类型的产品,比如:同一外观的0.5mm黑色签字笔芯有大品牌,也有小品牌,甚至有无法直观获知品牌或厂家信息的,这类产品可能存在信息不全、伪信息等问题,容易出现大面积假冒伪劣现象,影响抽检人员对产品是否验收合格的判断,若执行监督检验,则很难追溯产品质量问题源头,也很难将监督抽检结果告知承担主要质量责任的一方。对于后两种网上商家,监督机构可以追溯到生产方,保证产品基本信息的信度,确保监督总体验收抽样合格,排除假冒伪劣产品干扰检测结果而影响监督总体真实质量水平等问题。同有自营仓库的电商平台一样,对于第三种网上商家(如官方旗舰店),具备自有、独立的库存,监督机构可以依循传统产品监督抽样检验程序。电商产品的抽样特点总结见表3。

4建议

商品质量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两级供应链;委托理论;产品质量水平;质量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53.3; C9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4)05-0170-07

对于存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两级供应链中如何制定产品质量控制策略和契约设计的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中一直是一个热点的研究方向,但仍然有如下困难没有解决: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供应链上游制造商如何设计产品质量控制策略以提高供应链协作水平;制造商的质量预防策略对销售商的产品采购决策和质量检验策略的影响;在两级供应链中如何建立产品质量协同机制以促进制造商与销售商长期合作及利益最大化等,而这些困难和问题也将是两级供应链产品质量控制策略制定和契约设计中的重点研究方向。

本文的研究有以下三点与以前研究者不同:首先,考虑了当制造商提供的产品质量有缺陷时,引致销售商外部损失成本和内部损失成本两种情况;其次,在模型中引入了制造商提供的价格折扣和缺陷产品修理成本,以及销售商外部损失成本分摊比例三个参数,以使模型与实际情况相符;最后,构建了制造商和销售商的期望收益函数模型,运用委托理论,将销售商设为委托人求解了其最优产品质量检验水平和外部损失成本分摊比例,将制造商设为人求解了其最优产品质量预防水平和价格折扣,并设计了最优激励合同,提出了相应的产品质量控制策略,并通过一个算例进行了数值分析。

1 文献综述

国外的研究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两个方向进行了研究:第一个方向是关于在供应链中如何制定产品质量控制策略和设计质量契约的研究[1-7]。Stanley Baiman等[1]在研究供应链中供应商质量预防决策和销售商质量评价决策时,制订了产品质量控制策略并建立了产品质量决策控制模型;Wei Shi Lim[2]在解决如何制定供应链中供应商与制造商(销售商)产品质量控制策略时,考虑了道德风险对产品质量契约的影响;Charles J.Corbett等[3]则研究了如何确定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供应链最优质量契约的问题;而Gerard P.Cachon[4] 通过设计需求预测分享和收益分享契约,以解决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供应链产品质量决策协调的问题;Yaron Yehezkel[5]则研究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道德风险对零售商产品质量决策的影响;而Gary H.Chao等[6]在研究两级供应链中制造商与供应商质量控制问题时,提出了如何进行质量改进激励和产品回购中质量契约设计的问题;Shuning Zhang等[7]分析了在两级供应链产品批量订购过程中如何进行实时产品质量控制策略制定的问题。

第二个方向主要是关于供应链中如何进行产品质量控制风险的研究[8-17]。SA Starbird[8]论证了制造商依据销售商的需求确定其生产批量规模和产品平均质量水平,并进行风险分享,实证检验了各种检验策略对销售商产品风险批量接收的影响;Charles S.Tapiero[10-12]在设计产品质量控制契约的过程中分别考虑了供应商风险、零售商(购买商)风险和消费者风险,并建立了质量风险分享控制模型;而Charles X.Wang[13]研究了风险中性的制造商与风险厌恶的零售商间如何设计质量控制契约的问题,并建立了分销渠道契约模型以减少风险的损失;H.F Yu[14]和Cuihua Zhang[15]研究了供应链中供应商如何进行生产决策和质量契约设计的问题,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质量风险分担问题;Anastasios X[16]研究了双边供应链中应用报童模型进行质量风险控制的问题;JaeHun Kang和YeongDae Kim[17]则分析了两级供应链中库存控制风险汇聚的影响问题。

而我国的学者如:张翠华[18]研究了存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供应链如何进行质量监督及决策问题,黄小原[19]在研究如何确定供应链产品质量控制问题时,提出了质量控制决策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检验,霍佳震[20]则研究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供应链协调问题,并研究了供应链信息甄别策略问题,朱立龙等[21-25]则研究了当存在道德风险条件下,在两级供应链中如何进行产品质量风险控制和制定质量控制策略的问题,并建立模型进行了分析与量化描述。

2 模型假设与一般描述

我们建立的模型是由一个风险中性的销售商和一个风险中性的制造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假定:① 销售商的质量检验过程不改变产品的质量水平;② 销售商的质量检验决策与制造商的质量预防决策是彼此独立的;③ 当制造商提供的产品有缺陷时,销售商的质量检验过程发现后将拒收该产品;④ 当制造商提供的中间产品合格时,销售商的质量检验过程将接收该产品;⑤ 销售商与制造商均追求最大化的期望利润。

4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两级供应链产品质量控制策略

在制造商与销售商关于产品质量水平的信息存在不对称条件下,制造商进行生产决策并确定其产品质量水平,其拥有产品质量的私人信息设为人(存在单边道德风险情况),而销售商对接收到的制造商中间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策略,其对产品质量水平的信息处于劣势设为委托人。当销售商不能观测到制造商的实际决策行动时,销售商(委托人)设计激励合同或提供质量奖励,以使制造商(人)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选择对销售商(委托人)最有利的产品质量决策。

5 算例分析

假设:某S公司生产一种机器部件,B公司向S公司购买该种部件并销售给顾客,设制造商S的质量预防成本系数80元/件,销售商B的质量检验成本系数80元/件,制造商S以价格200元/件销售给销售商B,而B公司将该部件销售给最终顾客的的售价为400元/件,其销售缺陷产品所引致的外部损失成本80元/件,当其检验出缺陷产品时所引致的内部损失成本20元/件,此时制造商S对其支付的单位修理成本10元/件,分析:制造商S产品质量预防水平、价格折扣、外部损失成本分摊比例及期望收益函数的变化?

根据文中式(1)和式(2)分别对制造商和销售商期望收益函数的假设,以及式(3)式对供应链联合期望收益函数的假设、(12)式中确定制造商最优产品质量预防水平和式(27)、(28)分别对外部损失成本分摊比例和最优价格折扣的模型描述,我们应用MATLAB 7.0 进行仿真计算,结果如表1和图1-4所示。

6 结论及建议

(1)针对存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两级供应链中如何确定制造商与销售商之间的产品质量控制问题,本文分析了制造商进行质量预防决策并确定其产品质量缺陷概率,而销售商对接收到的中间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决策并确定其产品质量检验水平。当销售商的质量检验证明制造商的产品合格时,将接收该产品;而当其质量检验证明制造商的产品有缺陷时,将拒收该产品。

(2)由于供应链中制造商与销售商关于产品质量水平的信息存在不对称性,当制造商存在降低其产品质量水平的道德风险时,其道德风险值取决于销售商(委托人)所分摊的外部损失成本与补偿价格折扣后的内部损失成本之差值;作为委托人的销售商可设计激励合同以使制造商(人)减少其道德风险,即降低其所提供的产品质量缺陷概率,销售商可以信息租金的形式对制造商进行补偿,以激励其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我们证明销售商所支付的信息租金将是补偿制造商收益的2倍。

(3)本文构建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制造商与销售商委托模型,并进行了算例分析,在实际的供应链节点企业间质量控制问题中,随着制造商产品质量预防水平的增加,制造商的质量预防成本将显著减少;随着销售商产品质量检验水平的增加,而制造商所分摊的外部损失成本将减少,外部损失成本的分摊比例呈下降趋势;随着销售商产品质量检验概率的增加,制造商产品质量缺陷概率将降低,制造商的期望收益也将增加,而作为委托人的销售商为激励制造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将付出信息租金的成本,其期望收益将减少,此时整个供应链的联合期望收益呈“倒U”型,即期望收益先增加后减少,且求解了供应链联合期望收益最大时的销售商最优质量检验水平、制造商最优质量缺陷概率、价格折扣、分摊比例及制造商、销售商的期望收益。本文结论也为实践中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如何制定质量控制策略和产品质量决策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对实际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本文建立的模型仅是两级供应链中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销售商之间的单阶段静态博弈模型,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尝试建立两级供应链中多个制造商与多个销售商之间存在双边道德风险条件下并将建立多阶段、动态、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模型,这也将是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Baiman S, Fischer PE, Rajan MV.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Design in Supply Chains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1, 47(1): 173-188.

[2]Lim W S. Producersupplier Contracts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1, 47(5): 709-715.

[3]Corbett C J, Decroix G A, Albert Y H. Optimal Sharedsavings Contracts in Supply Chains: Linear Contracts and Double Moral Hazard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5, 163(3): 653-667.

[4]Cachon G P, Lariviere M A.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with Revenuesharing Contracts: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5, 51(1): 30-44.

[5]Yehekel Y. Retailer’s Choice of Product Variety and Exclusive Dealing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8, 39 (1), 115-143.

[6]Chao G H, Iravani S M, Savaskan R C. Quality Improvement Incentives and Product Recall Cost Sharing Contracts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9, 55(7): 1122-1138.

[7]Zhang S N, Wang F L, He D K, et al. Realtime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for Batch Processes Based on Stacked Leastsquares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Models[J]. Computers &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2, 36: 217-226.

[8]Starbird S A. Effect of Coordinated Replenishment Policies on Quality[J].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2003, 54(1): 32-39.

[9]Ferguson M, Gude V D, et al.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for False Failure Returns [J]. 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6, 8 (4): 376-393.

[10]Tapiero C S. Consumer Risk and Quality Control in a Collaborative Supply Chain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7, 182: 683-694.

[11]Tapiero C S, Kogan K. Risk and Quality Control in Supply Chain: Competitive and Collaborative Approaches [J].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2007, 58(11): 1440-1448.

[12]Tapiero C S, Kogan K. Riskaverse Order Policies with Random Prices in Complete Market and Retailers’ Private Information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9, 196: 594-599.

[13]Wang C X, Webster S. Channel Coordination for a Supply Chain with a Riskneutral Manufacturer and a Lossaverse Retailer [J]. Decision Sciences, 2007, 38(3): 361-389.

[14]Yu H F, Yu W C. The Optimal Production and Quality Policy for the Vendor in a Trad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08, 46(15): 4135-4153.

[15]Zhang C H, Yu H B, Huang X Y. Quality Control Strategy in Supply Chain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9, 4(1): 97-116.

[16]Anastasios X, Vlachos D, Iakovou E. Optimal Newsvendor Policies for Dualsourcing Supply Chains: A Disruption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J]. 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 2012, 39 (2): 350-357.

[17]Kang J H, Kim Y D. Inventory Control in a Twolevel Supply Chain with Risk Pooling Effec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2, 135 (1): 116-124.

[18]张翠华, 黄小原. 非对称信息下供应链的质量预防决策[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 23 (12):95-99. [Zhang Cuihua, Huang Xiaoyuan. Supply Chain Quality Prevention Decision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J]. 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 Practice, 2003, 23 (12):95-99.]

[19]黄小原, 卢震.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供应链管理质量控制策略[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4 (10):998-1001.[Huang Xiaoyuan, Lu Zhen. Incentives Strategy of Quality Control in Supply Chain on Asymmetrical Information Conditions[J].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3, 24 (10):998-1001.]

[20]霍佳震, 张建军, 赵晋. 长期合作期望下的供应链非对称信息甄别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 2008, 11 (3):88-95.[Huo Jiazhen, Zhang Jianjun, Zhao Jin. Study on Asymmetric Information Screening in Supply Chain with Longterm Cooperation Prospect[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s in China, 2008, 11 (3):88-95.]

[21]尤建新, 朱立龙. 道德风险条件下供应链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 (7): 1092-1098. [You Jianxin, Zhu Lilong. Supply Chain Quality Control Strategy Under Condition of Moral Hazard [J].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0, 38 (7): 1092-1098.]

[22]朱立龙, 尤建新. 非对称信息供应链道德风险策略研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0, 16 (11): 2503-2509. [Zhu Lilong, You Jianxin. Supply Chain Moral Hazard Strategy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Condition[J].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2010, 16 (11): 2503-2509.]

[23]朱立龙, 尤建新. 非对称信息供应链质量信号传递博弈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 2011, 19 (1): 109-118. [Zhu Lilong, You Jianxin. Quality Signaling Game in Supply Chai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2011, 19 (1): 109-118.]

[24]朱立龙, 于涛, 夏同水. 两种激励条件下三级供应链产品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12, 20 (5): 112-121. [Zhu Lilong, Yu Tao, Xia Tongshui.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Strategy in Three-echelon Supply Chai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wo Incentive Polices[J].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2012, 20 (5): 112-121.]

[25]朱立龙, 于涛, 夏同水. 两级供应链产品质量控制契约模型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 2013, 21 (1): 71-79. [Zhu Lilong, Yu Tao, Xia Tongshui.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Contract Model in a Twoechelon Supply Chain[J].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2013, 21 (1): 71-79.]

商品质量论文范文第3篇

(一)大众文化的概念一般而言,所谓的“大众文化”指的是共同的文化,也就是在一定时期大部分人们共同拥有的一些行为和生活方式,比如说日常生活中的狂欢、聚会以及娱乐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大众文化的界定相当于我们说的“民间文化”。它源于日常生活,是依据文化传统而形成的文化。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大众文化被当作是工业、媒体、消费、娱乐等加以理解,这种占据主导地位的大众文化概念理解与其对文化工业的理解基本上是一致的。“文化工业”是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的观点,指的是科学技术大规模的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它以大规模机械的生产单一性、标准化的大众文化产品为手段,通过新兴传播媒介将文化产品传达给消费者,从而获取高额利润,这种借助大众传媒而流行于大众间的虚假文化,满足了人们文化需要。从这个角度看,法兰克福学派所论述的大众文化就是这种与民间流传的大众文化不同的文化,是一种以文化工业为基础,以大众传媒为媒介形成的,供大众消费的商品性文化。

(二)大众文化批判的内容马克思指出,在技术高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的产品具有商品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商品的交换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区分。人们不再是关注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是重点注重商品的交换价值,这样,商品本身的性质和质量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商品的数量以及商品所带来的商业利润。在这种演变中,商品逐渐失去了自身的本质,失去了产品和人之间的人性化沟通,成为单纯获得利润的物件,这种现象也体现在大众文化上,大众文化因此成为商品性文化。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直接而肯定的论述,大众文化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是商品性的存在。马尔库塞也指出:“在这个世界上,艺术作品,同反艺术一样,即成为交换价值,成为商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作为商品而存在的大众文化,它的交换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它的使用价值,文化自身的本质属性在社会中被忽略,“纯粹的使用价值,肯定已经被完全的交换价值所取代。”这样来说,阿多尔诺仿佛取消了大众文化的使用价值而完全肯定了其交换价值。阿多尔诺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论断,因为,在他看来,大众文化真正价值的实现应该在于其满足人的文化审美的需要。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大众文化所激发的人类对社会地位以及社会财富的需要不是对人的积极肯定,一个具有自身创造性以及积极性的人是不需要这些的。所以说,这种文化使用价值不是对人的本质的积极的肯定,而是对人的本质的创造性、积极性、本质的否定。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大众文化的商品性完全否定了人的本质,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商品,而是完完全全地沦为商品,因此,大众文化的这种商品性就有了批判的必要。大众文化的这种商品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体现在方方面面:在文化生产的过程中,文化成为纯粹的利润工具,利润成为大众文化生产的首要考虑因素,对一件文化的商品的衡量标准完全取决于获取金钱的数量多少。大众文化和社会上所有的盈利物品一样,不具有任何区别意义,只要是盈利的物品在一定程度上的价值是和文化一致的。这样,文化自身的本质创造性和积极性被泯灭。大众把文化作为一般消费品的这种行为,使得文化的自身价值遭到了否定,文化在社会中的这种特殊型产品的属性也被否定。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文化和这些产品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文化和所有的产品都被看成是人类为自身价值追求和金钱追求的过程中的一种承担物,它们都是单纯的商品。文化已经失去了自身具有的高压性和神圣性,失去了对自身精神的提升作用,成为仅仅是给人类带来短暂兴奋的商品。文化作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不仅仅在自身的活动中发挥自身作用,还在其传播的过程中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渗透。不仅仅单纯的文化产品成为文化工业赚钱的工具,其附带的相关产业也成为社会牟取暴利的媒介。不仅仅是电影、小说等文化产品成为获取利润的物件,其相关的印刷品、无线电视等大众媒介也成为牟取相关利润的手段。文化的商品性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一切娱乐活动中,大众文化体系成为无处不在的盈利工具。

在整个文化体系中,人们对文化的追求不是对其内在价值的肯定,而是成为对效率的追求。人们关心的是产品能不能为自己获取利益和社会地位,不再问其是什么,而是关注其能够交换什么。人们关心的只是商品的交换价值,这种对文化自身使用价值的否定,使得大众文化完全成为商品性的产品,失去了自身的文化内涵。

二、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当今社会大众文化仍然占据着大众娱乐的主导地位,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文化的商品化和标准化仍然存在,甚至说更加深入,大众文化在生产和传播中要严格地遵守着市场规律和商业操作,所以当今社会的部分文化同样存在着商品化程度高、艺术性较差的特点,单纯地追求文化的娱乐性,因此单一化、批量化的大众文化仍充斥于市场中,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还是随时可见的。这种文化性和大众性同时存在的文化现状,使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问题,明确这种代价的不可避免性,参考法兰克福学派的相关理论,尽最大的可能性降低这种代价的程度。在对中国大众文化现代性建构上,要明确社会基本状况和需要,创造出既能满足大众需求又有创造性的文化产品,使我国的文化发展之路独具中国特色。

商品质量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食品商品学;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综合成绩评定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030-02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持续快速的发展和食品贸易与技术交流的不断增长,社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从过去的单一专业技术人才向技术与管理复合性型人才转变,即社会迫切需要那些既熟悉食品生产与检测技术又懂得食品经营管理与贸易规则的人才[1-2],这为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食品商品学》课程带来了契机。

《食品商品学》是商品学课程的一个分支,是以食品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进行研究其鉴别特征和使用价值的应用学科。它从商品学的角度研究商品化的食品,阐述食品在流通领域中的来源、特征、规格和质量变化规律;以及与保证食品质量有关的经营管理等基本理论与实用鉴别技术问题。即:是研究在商品流通领域中如何保证食品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的应用学科[3]。然而,大多数《食品商品学》课程是在商品学相关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由商业类大学编写教材,其内容注重各类食品的生产、加工以及检测,这对于已经学习了食品工艺学、食品检验分析等相关课程的本专业学生,内容重复太多,因此,原有的课程体系必须进行适当的改变以满足本专业学生的需求[4]。如何在《食品商品学》课程教学中体现本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是该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本领域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食品商品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浅议该课程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制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

围绕本专业培养技术与管理复合性型人才这目标的要求,《食品商品学》作为一门专业课,其所讲授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应该切实起到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我们制定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如下:了解食品商品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掌握有关商品质量、商品分类与编码、标准和标准化等商品学基础知识,从商品学的角度对食品的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各环节有充分的认识;掌握与食品质量的有关法律法规、国内外常见的质量认证及质量管理方法,并能够系统分析影响食品商品质量的因素;掌握食品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及大类食品质量变化规律,具备从事食品商品检验、评价和质量管理的初步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强化学生对“生产是源泉,流通要监管”食品商品的全面质量管理的认识,具备系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食品商品学的实际问题。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关键。针对以上培养目标,我们将商品学原理与食品知识有机结合,以经典的商品学教材思路为主线,将商品学基本理论及其在食品商品中的应用作为教学重点,同时避免教学内容与所学课程重合,并加强与已开课程的联系,还要结合食品市场实际情况及学生兴趣和专业需求而精选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商品学基础知识,包括商品学导论、商品质量、商品分类和编码、商品标准与标准化等。对于食品专业学生来讲,对这些概念知识较为陌生,需要加大讲解。第二,食品商品质量与质量管理,讲解食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影响食品质量的因素等知识,并介绍国内外常见的质量认证标志以及食品商品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第三,食品商品标准,介绍目前与食品相关的各种标准与法规的相关知识。第四,食品商品流通的基本知识,介绍食品的包装、食品的运输与储存、食品的物流信息系统等相关知识。第五,大类食品质量变化规律及感官鉴别,介绍大类食品等在流通领域中的质量变化规律及感官鉴别方法。

二、探索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在每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尽量从学生熟悉的和感兴趣的食品商品或事例开始,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兴趣,运用案例、讨论、商场调查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串讲、课程论文、合作讨论式教学等多种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实现由接受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例如,在商品学基础知识的内容中,就评价商品质量优劣的标准这一知识点,首先教师导入“网上购物时”这一学生熟悉的事例,让学生讲述网上购物的选购经历,就学生之间不同的选购标准进行讨论。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实物演示和课外实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食品商品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利用多媒体教学中的实物图片、视频、声音,不但可以增加课程信息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食品商品实物带入课堂,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有关食品商品,并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如在讲解食品商品包装标签的内容中,选择乐事薯片作为代表性商品,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食品包装标签的组成及要求,并加深理解食品包装标准的相关知识。同时,开展实践教学,课堂内外,结合教学。在学习了食品包装标签内容后,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分组调查商场或超市的几类食品的包装标签,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标签是否规范并鉴别真伪,制作电子文档和幻灯片格式的讲演稿,最后每组派一位代表在班级作发言交流。

三、完善综合成绩评定模式,真实考核学生的能力素质

“一卷定成绩”的传统评定模式只是看重期末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判断,因此仅依据期末考试卷评定学生的素质往往是不全面、不科学的。所以,在开展教学改革的同时,相应的考核方式也必须进行改革以求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形成良性循环,否则,学生就会对新的教学模式失去兴趣,这不利于新教学模式的实施。因此,我们的课程综合成绩评定模式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学习态度(考勤、纪律)占10%,平时的课业占20%,案例讨论发言占20%,期末考试(论文答辩)占50%。期末考试内容主要为运用课堂讲授的知识,查阅资料,分析当前食品商品所出现的问题,制作幻灯片讲演稿,在课堂上报告并答辩。这种考核方式,使得学生既可以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又提高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考查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教学模式的实施,对学生的评价也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随着人们对健康状况和生活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社会对食品检测技术与监督管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因此,构建适合食品质量安全专业的《食品商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方式,对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复合型的食品质量安全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付红军,汤小红,彭湘莲.关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的思考[J].食品工业,2011,(7):110-112.

[2]鲁晓翔,胡志和,庞广昌,陈学军.食品商品学本科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123-124.

商品质量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柠檬现象 网络购物 质量

电子商务是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从涵盖范围方面可以定义为:买卖双方的整个交易过程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而是通过电子的交易方式在网络平台实现,在线订货、支付方式以及市场调查等都是这个市场的一部分。电子商务的经济学意义在于其降低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减少双方之间的中介,实现了“一对一”的交流。

然而,网络交易并不是完美的,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厂商的身份不易识别,网络产品质量评价描述的主观性和网络主体的多样性等原因造成的产品质量的不对称性比传统市场更加严重。以作为目前中国主要的一种电子商务模式——网络购物为例,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热点报告(电子邮箱和网络购物)》,用户没有尝试网络购物的主要原因,“担心商品的质量问题”占了47.4%,31.1%的用户认为在网络购物环节中,“质量问题”是必须首要解决的方面。可见产品的质量问题是买家最为关注的,一些劣质产品损害了买者的利益,加大了买者对卖者的信任危机,也降低了买者对于卖者优质商品的评价,使得买家只愿意出低价购买卖家的商品,调查发现买家对卖家商品的恶意出价已经成为卖家售物的最不愉快的经历(淘宝、ebay易趣、拍拍卖家分别为35.3%、52.8%、57.8%)。由此长久下去将会形成网络所售商品质量水平的下降,从而形成所谓的“柠檬市场”。

本文试图通过“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理论来解释网络商品的柠檬市场问题的形成机制以及分析其市场效率,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提高网络商品质量水平的解决对策。

电子商务“柠檬市场”的形成机制

“柠檬”(lemon)来源于美国人对次货和二手货的称呼,由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akerlof,1970)的旧车市场(lemons model)引入并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形成“柠檬市场”的原因来自于买者和卖者有关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卖者知道产品的真实质量,买者不知道产品的真实质量,只知道产品的平均质量,因而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支付价格,但这样的结果使得市场上出售的产品质量的下降,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将进一步下降,更多的较高质量的产品退出市场,如此使得低质量的产品将会把高质量的产品驱逐出市场,从而使市场上的产品质量持续下降。

假设网上购物市场上存在两种产品:高质量产品h和低质量产品l。如果产品质量的信息是完全的和对称的,网上购物市场就会由sh、dh和sl、dl构成上述的两个市场,并得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ph、pl、qh、ql(如图1所示)。sh、dh 分别为高质量产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sl、dl分别为低质量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曲线。由于高质量产品的投入较大以及买者对高质量产品的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所以sh、dh 均高于sl、dl 。在现实的市场中,卖者比买者掌握更多的产品质量信息。买者只能根据市场上高低质量产品的存在概率来决定其购买行为。本文假设买者开始认为高质量产品存在的概率为50%,因而他们认为市场上的商品是“中等”质量的,以图1中的dm给出买者的需求曲线,介于dh与dl之间。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sh与曲线dm均衡点pmh、qmh均小于信息充分对称市场上sh、dh两条曲线均衡点ph、qh。在这种情况下,高质量产品的卖者由于不能够获得足够的利润或不能弥补其生产经营成本被迫退出交易市场,而更多的低质产品将占据市场。当买者了解市场上所售产品的质量在下降时,他们的需求曲线进一步向左下方移动,如图1中的d*m,高质量产品的价格为p*mh(

电子商务“柠檬市场”的市场效率

由于电子商务市场的质量信息不对称,买者不能从卖者的信息中确定其产品质量的真实情况,在网上购物市场上不同质量的产品具有了形的相似而具有了相近的价格。对于高质量产品来说,实际的价格远远低于其获得最大利润时的价格甚至不能弥补其生产的成本。如图2所示,在消费者具有完全的产品质量信息的情况下,供给曲线sh与需求曲线dh实现了均衡的价格ph和均衡数量qh。但由于实际市场上消费者对于所有产品的质量都以平均质量来衡量,从而降低了对高质量产品的价格评价,这就形成了市场失灵。在这种实际价格在市场出清价格之下的情况下,作为理性经济人的高质量产品提供商只能选择减少产品的提供量,将高质量产品的数量由qh降低到qmh。由于市场上高质量产品的供应不足,从而造成了相应的总剩余损失,图中b+c即为总福利损失,使得买者和卖者总体情况恶化。在dm曲线向d*m的进一步移动过程中,福利损失将更加的增大。

而对于低质量产品来说,实际的价格大于其市场出清时的价格(如图3所示)。由于买者被迫接受低质产品的高价格,使得低质卖者获得了超额利润矩形a部分,这部分是由买者转移给卖者的消费者剩余。在发现实际的价格高于低质产品的真实价格后,一些买者不再购买低质产品,使得消费者剩余损失为图中的三角形b,一些卖者也不再提供这部分产品,生产者剩余损失为三角形c,因此,在低质产品市场上也导致了福利损失b+c。更为严重的是,在高价格水平pml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低质产品将进入市场中,从而造成整个网上购物市场的恶化趋势。

从以上的效率分析可以看出,电子商务的“柠檬现象”造成整个市场效率的损失,质量稍高产品的卖者退出市场,低质产品充斥市场,商家和买家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害,如何提高这个市场的效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电子商务“柠檬市场”的解决对策

由于电子商务存在着质量信息的不确定性,一些购物网站为解决电子商务的“柠檬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本文在购物网站已有对策措施的基础上,从行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来分析运用行业监督和政策措施来降低网络商品的质量信息分布的不对称程度和解决价格不能反映真实质量的市场失灵。

(一)建立网上商家的行业协会

我国的电子商务商家还没有建立类似于传统市场上的行业协会,商家之间的联系目前还比较松散。建立网上商家的协会行业有利于加强商家组织内部的自律,提高对单个商家的监督与管理,弥补政府微观管理单个商家行为的不足,还能通过各种方式传递信息来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使消费者获得“正”的市场信息,作到优质优价,减少市场失灵带来的效率损失。

发挥网上商家的行业监督机制。加强网上商家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利用网上即时聊天方式和网络平台的信息功能对同类商家进行监督与管理。可以在买者信誉评价和卖者信誉评价的基础上,增加行业信誉评价。行业信誉评价根据一段时间内商家两个信誉评价情况以及消费者对其的投诉情况等进行评估。以此向消费者传递高质商品的正确信息,减少价格扭曲。

培育和完善专业性的网络交易中介组织。电子商务的高效率在于减少了市场交易的中间环节,使得买卖双方面对面直接完成交易。然而电子商务依旧离不开中介的支持,其质量的不确定性需由第三方来权威论证。行业组织有必要培育权威的第三方论证机构对网络商品特别是高档商品进行质量的鉴别,降低供需双方搜寻信息的成本,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加强电子商务行业与银行部门的合作,将银行的电子中介支付作用与商家的诚信相结合,建立诚信激励机制。

(二)加强政府的监管引导力度

目前,电子商务方面法律的欠缺,政府对网络商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的薄弱是造成电子商务市场“柠檬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消费者在网上买到假货、劣质商品,无法获得相应的法律支持和部门处理,增加消费者的投诉成本。政府应通过制度方面的建立弥补微观市场失灵的缺陷,间接发挥信息传递的功能,并降低消费者投诉的成本。

1.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以及执法体系,实行奖惩并举。电子商务发展具有日新月异的特征,因此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不仅要与之俱进,还要具有前瞻性。政府不仅要严格立法,更要严格执法,对于消费者的投诉要及时处理,并对提供劣质商品的商家进行惩罚,增大劣质商品的供应商进行逆向选择行为的机会成本,遏制这种行为的发生。对于高质商品的商家,根据其信誉度评价的高低对其进行税收方面的补贴,建立诚信激励机制。并立法将网上商家的电子支付与其银行信用相结合,完善信用制度。从而间接提高消费者对网络市场质量水平的信息掌握程度和可信程度。

2.实施政府质量保证体系。对进入电子商务市场的b2c商家进行直接资格论证,对c2c的个人商家通过c2c网站实行间接资格论证。并加强对传统市场上商品的质量保证论证体系的建设,以此确保网络市场和传统市场的结合,达到政府向消费者提供网络购物市场的商品质量“正”的信息,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程度。

3.建立网上投诉和网上仲裁辅助机制。针对网络的虚拟性和跨空间性,建立网上虚拟的投诉监管机制,并强制购物网站链接网上投诉部门的地址。对于消费者投诉的商家,监督部门根据商家提供的售后票据、身份论证和数字id通过网上和网下两个方式相结合对其进行索赔和惩罚,加强对劣质商品的监管力度,从而增加消费者对网络商品的质量信心。

参考文献:

1.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