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新学期工作思路

小学新学期工作思路

小学新学期工作思路

小学新学期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素质新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已成为新时期国有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主题。当前人们在生活方式、生活内容、思维方式、经济关系都走向多元化、多样化,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素质也参差不齐。新时期国有企业政工干部面临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对政工干部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1.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建立牢固政治理论基石

一个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的政治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就是将自身事业与人类文明、国家前途、社会进步融为一体,这就是思想政治素质。新时期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素质的提升关键就是政治素质。国有企业政工干部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工作中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通过加强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的党性修养来提高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动摇。

2.提高文化业务素质,履行思想政治工作职能

国有企业政工干部应适应国家改革开放形势,对劳资、干部考核等企业相关法律、法规充分了解,对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并入心入脑。对国有企业政工工作要精通,实时关注与企业工作相关的资讯,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对遇到的问题能及时分析与解决。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与之相关联的学科有很多,如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社会学等等,作为国有企业政工干部,除学习政治外,还要需要不断加强相关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有利于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3.提高道德修养素质,坚定为职工服务的决心

忠于职守是国有企业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核心,只有将自己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积极主动工作,强化服务意识,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做好企业职工思想工作。政工干部在与企业职工沟通过程中,要以朋友的角度,为职工排忧解难,以关心的姿态去做工作,通过采取灵活方法逐一解决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4.提高廉洁自律素质,树立政工干部良好形象

面对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下所带来的各种诱惑,个别国有企业政工干部党员意志不坚定,追名逐利,完全不顾企业和群众的利益,甚至走上贪腐道路,造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无力。国有企业政工干部只有廉洁自律,才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作为一名国有企业政工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才可能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5.新时期国有企业政工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

5.1为人表率、不尚空谈

国有企业政工干部做好思想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是为人表率、不尚空谈,这也是政工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要想做好国有企业思政政治工作,政工干部必须继续坚持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身表率做起。

5.2方法创新、思路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职工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政工干部有时无法用老办法为职工群众答疑解惑。这就要求国有企业政工干部必须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刷新思路、创新方法,真正提升思想意识,打造符合我国国情、贴近群众的政工干部队伍。

5.3知人、明事

“知人、明事”是企业政工干部的两项基本功。政工干部在做职工的思想工作时,要注意观察职工的生活环境、人事关系和思想情感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进行分析和判别。政工干部多站在职工角度去想问题和解决问题。

5.4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充分发挥企业政工干部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职工队伍的稳定。政工干部要摆正自己位置,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充分挖掘企业职工蕴藏的巨大能量,把职工当成企业的主人翁看,一起为企业做出贡献。

6.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时期下对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工干部必须具备思想政治质、文化业务素质、道德修养素质、廉洁自律素质以及其他必须具备的素质,并不断提高。在当前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干部应做好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孙敏.浅析国有企业政工干部具备的基本素质[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7)

小学新学期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党员教育总的指导思想是: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需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动员全党为完成中共中央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而共同奋斗。

(一)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新时期党员教育工作

我们党是用马列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党从诞生那天起,就以马列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广大党员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先进分子和中坚力量,就在于他们努力学习和掌握了马列主义、思想,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改造和工作实践。邓小平理论是运用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问题的创造性成果,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它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1978年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是在\"\"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德、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在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许多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艰巨课题,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拨乱反正,全面改革,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年的历史性转变,就是逐渐搞清楚这个根本问题的进程。这个进程,还将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下去。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了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世界变化很大也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任何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能不认真对待。邓小平理论正是根据这种形势,确定我们党的路线和国际战略,要求我们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这是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精神。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这就是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党的建设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只有坚持这一基本理论的指导地位,才能把全党的思想和意志统一起来,把全党的力量凝聚起来,从根本上提高党的战斗力和号召力,从而更好地担当起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使党更好地经得起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党员,是坚持这一根本指导思想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和灌输,使广大党员不断获得先进科学理论的武装,才能正确认识风云变幻的世界形势和迅速发展的国内形势,打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底,胸怀全国现代化建设这个大局,明确前进方向,把握发展机遇,勇于面对各种困难,积极奋斗进取,增强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实现党的历史任务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战士的作用。

党员教育工作只有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才能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前进,才能有效地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保证全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如果背离了邓小平理论,党员教育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

从一定意义上讲,以邓小平理论作为党员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坚持党的正确指导思想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作为党员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还在于,这一理论从根本上说来是我们党和国家的精神财富和支柱。一个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特别是像我们党这样的大党,这样一个有十多亿人口由五十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国,要把民族精神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强大的精神支柱。现在,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刻社会变革之中,社会关系和社会经济面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党要担负起领导这场伟大变化的历史责任,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否则整个党和国家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就会成为像旧中国那样的一盘散沙,我们也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力量。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环境中,党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其中既有思想理论上的是非问题,也有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各种矛盾。如果思想上不能有效统一,就极易引发政治上的动乱,影响稳定局面的形成。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就是新时期党员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改进;做好这项工作,就是党员教育工作最有效的加强;这项工作做得越好,党的思想建设以至整个党的建设就会有一个巨大的进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功也就越有保证。各级党组织务必要下功夫把这项事关根本大计的思想建设工程搞好,并以此来带动党员教育其他任务的完成。

(二)党员教育工作必须始终围绕党的基本路线进行

根据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的原理,党员教育工作同样要紧密围绕党的政治路线进行,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保证党的路线的贯彻执行。我们在党员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必须始终坚持和体现这个指导思想,决不能偏离这个指导思想。

根据这个指导思想,党员教育工作必须始终围绕党的基本路线,自觉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因此,党员教育的各项工作和活动,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党员教育工作必须根据改革和建设的需要,看准党员教育和经济建设的结合点,适当确定教育内容,通过各种形式,把党员教育工作渗透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各个环节中去,引导党员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建功立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教育工作历来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这已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不同于资产阶级政党就在于她是一个信念坚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内部统一、团结战斗的坚强集体;就在于她始终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党所确定的目标开展工作。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和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占夺取革命政权。那时候的党员教育就是要激励和引导党员冲锋陷阵,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与阶级敌人的浴血奋战中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建国以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党的中心工作是恢复生产,医治战争创伤,建立社会主义新社会。在这个时候的党员教育,就是要求党员为新中国的诞生和新政权的巩固做出积极贡献,要求党员由对敌斗争所表现出来的冲锋陷阵和勇敢牺牲精神,转化为在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激发出忘我的工作热情、献身精神和聪明才智。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性实践中,党员教育工作始终没有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历史的经验证明,对党员进行教育,就是动员、组织和引导广大党员为实现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政治任务而献身奋斗。今天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员教育的主要目标,理应是引导、激励、凝聚党员为之奋斗。把教育和引导党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党员教育的主要目标,这不仅是我们党的教育传统使然,而且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完成新时期党的历史任务的客观要求。

小学新学期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一、调研工作指导思想

《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前期调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从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大局出发,抢抓实施“城南行动计划”的战略机遇,按照教育部、市教委有关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区强势崛起的战略目标,结合教育实际情况,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扬务本求实的工作作风,广泛收集相关信息,认真听取各方意见,深入调研、科学论证,为编制符合区情、体现特点的“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供服务。

二、调研工作基本思路

前期调研工作既是编制我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也是教育系统各方面工作的同志们共同参与,把握实际,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制定措施的过程,调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

(一)总结基本经验

结合本职工作,面对我区教育发展实际,回顾“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和各项主要目标的落实情况,认真总结推动我区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实际效果,同时研究我区教育实施“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找出短板,总结教训,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提供正反两个方面的借鉴。

(二)摸清教育需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根据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新特点和新趋势,在总结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教育管理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在两个方面摸清未来五年区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需求:

第一是在未来五至六年的时间内,在充分考虑新建小区人口增加、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和部分择校学生流入、流出等前提下,通过调研和统计测算,按学前、小学、初中、高中、职高、成人等不同阶段,对我区接受教育的总人数和各学年度以及东、中、西三个区域内接受教育的人数,做到底数基本清楚,为区政府保证教育需求的有关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第二是摸清我区人民群众和学校干部、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对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的要求和期望。

(三)把握基础状况

“十一五”以来,我区教育发展的现状是编制“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起点,我们必须对我区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全面的把握,其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十一五期间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落实情况。

第二、我区校舍建筑面积、运动场地及水、电、气、热、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增加及保障情况,包括新建小区教育配套设施建设情况。

第三、全区各校(园)办学条件达标、硬件配置、安全保证等落实情况及存在的差距。

第四、总结“十一五”期间,包括区财政教育拨款、教育费附加、市区两级专项资金及预算外资金等在内,教育经费保障的基本情况,统计和研究教育经费年度增长比例,在适当留有余地的前提下,对“十二五”期间教育经费的保障情况做出预测。

第五、干部队伍的基本状况是编制教育发展规划的关键之一,必须把握教育系统学校(园)及直属单位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其一,对教育系统各部门、对各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现有在编人数、超编人数、缺编人数等具体情况作出统计的基础上,对未来五至六年期间内,教委系统各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达到提前离岗年龄人数、达到正式退休年龄人数做出逐年统计。其二,对各类别学校(园)的主要领导干部按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规定,达到任职年限需要轮岗的人数做出逐年统计。其三,根据十一五期间对各类别学校(园)的主要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从执法意识、领导水平、管理能力和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对各类别学校(园)的主要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做出基本分析。

第六、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是编制教育发展规划之本,必须把握教育系统学校(园)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其一,对教育系统学校(园)及相关单位教师的总人数、各学段具有初级、中级、高级职称教师人数、职教专业教师人数及逐年退休人数,按照北京市规定对应学校班额,确定当前教师总数是否超编。其二,在未来五至六年期间,对照逐年学校调整合并增减等情况、学生人数和不同学科教师人数以及学校的实际需求,确定逐年需要补充不同学科师资的人数。其三,确定当前各教育阶段和各学科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的人数, 特别是在一线任教的人数,对照北京市有关特级教师对应比例和逐年退休人数,确定需要逐年培养和达到的具体人数;对照北京市有关学科教学带头人和市级骨干教师对应比例人数,确定需要逐年培养和达到的人数。其四,对于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校外教育的师资需求,按上述思路给予关注。其五,对于教育分院含继教、教研、科研部门,按上述思路给予特殊关注。

第七、不断提高学校(园)管理水平及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编制教育发展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必须把握教育系统学校(园)管理水平及教育质量的基本状况。教育督导室以及教育分院等部门配合教委各业务科室,在总结“十一五”期间我区教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我区各学校(园)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发展潜力以及群众的满意度等进行调研并做出比较全面的分析。

第八、在确立大教育观的前提下,对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民办教育、教育培训单位及未经批准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等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生源数量、管理水平、发展趋势等情况,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做出分析判断。

(四)确定发展目标

以全面把握我区当前教育发展现状为基础,在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和北京市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有关具体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走访北京市与我区教育发展环境相近的区县、邀请有关领导和教育专家学者介绍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新趋势、教育发展新特点,立足我区教育发展实际,各专项调研组结合本职工作经过研讨,提出未来五至六年期间推动教育发展、落实各项具体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我区“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五)提出措施建议

在明确我区“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推动教育发展、落实各项具体工作的阶段性目标的前提下,围绕具体工作的展开,各专项调研组结合本职工作提出符合全局要求、切合我区实际,而且具有操作性、可检性和时间规定性的具体措施,为我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的实施出谋划策。

三、调研报告基本框架

前言(包括调研意义和简要过程)

正文:

(一)基本情况分析

结合专项小组的本职工作和具体任务,通过调研了解和把握的基本情况,利用表格、图示等列出相应数据,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基本结论。

(二)成功经验总结

纵观全局,立足本职,突出重点,结合实际,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推动我区教育科学发展并取得实际效果的典型经验,从理清思路、确立目标、推进措施和实际效果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分析、归纳。

(三)存在问题分析

研究我区教育发展进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抓住影响全局协调发展、制约重点工作推进的“瓶颈”和“短板”,从内在因素入手,发现症结所在,分析原因条件,寻求解决办法。

(四)思路目标建议

从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大局出发,抓住实施“北京市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和推进北京市“城南行动计划”的战略机遇,立足我区教育发展实际,结合专项小组本职工作,研究发展的机遇、发展的趋势、发展的条件,抓住核心和重点,就“十二五”期间我区教育发展的思路、目标以及年度重点建设项目提出建议。

(五)具体策略建议

围绕我区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学习和研究外省市和兄弟区县的先进经验,突破一般性常规工作的范畴,针对发扬我区教育发展的特色和亮点,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弱项和不足,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和创新性的工作策略,为编制《区“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出谋划策。

注意事项:

.调研报告力求务实并有新突破,不要简单重复以往的工作计划。

.调研报告引用最新有效数据,不要简单引用以往的数据。

.调研报告不要形成本部门常规工作的罗列和综述。

4.调研报告文字格式与正规文件相同。

四、调研协调小组职责

(一)组成《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专题调研协调小组

(二)人员组成:

组长:张立新郭刚山

副组长:郑晓东张红旗

组员:赵学良张文清朱瑞

(三)工作职责:

1.遵照领导小组的要求,提出调研工作的基本思路。

2.根据实际需要,参与专项小组的调研工作,并提出建议。

3.在学习研究各专项小组调研报告的基础上,起草并完成《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前期调研报告》。

4、为《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的起草提供咨询服务。

五、调研工作进度安排

根据《区“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前期调研工作的需要,工作进度大体分三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1月至2月底前)

1.成立《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专题调研协调小组。

2.制定《“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调研工作实施方案》,报领导小组审定。

(二)启动调研阶段(3月至4月底前)

1.参加编制规划调研论证工作启动大会,并向领导和与会人员就《调研工作实施方案》作出说明。

2.对各专项调研小组拟订实施方案提出修改建议,参与协调组织工作。

3.列席教育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听取编制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4.列席不同学段的学校校长、园长座谈会,听取编制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5.参与兄弟区县的走访活动,研究学习兄弟区县的教育发展思路、目标、措施等。

6.参加市教委或市督导室领导、高校或教科研部门专家学者介绍我市和全国教育发展趋势的报告会。

7.参加专项小组的调研情况通报会。

.收集整理各专项小组的调研报告。

、拟订《调研报告提纲》,专题向领导小组汇报,并听取领导对“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指示和意见。

(三)研究起草阶段(5月至6月底)

1.调研报告起草工作全面启动。

2.在收集整理各专项小组的调研成果的基础上,拿出《调研报告(初稿)》。

3.参加《调研报告(初稿)》的修改座谈会,总结调研工作及基本结论,并完成《调研报告(修改稿)》。

小学新学期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摘要: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存在亟需改进的地方,主要是班主任工作为“救火队”,德育工作不主动;班级德育活动片断化,缺乏系统性;学生集体不够发达等。班主任德育工作可以从主体德育、集体教育、系统德育等方面予以改进,具体而言,可以尝试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班级文化建设、人文引导与自主建构等思路。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思路

2008年,本人负责申报的《以核心价值观反思为基础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课题获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在课题开题阶段,我们将课题研究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实验,另一方面是从学校工作的具体领域入手,进行具体的学校文化创新。在第二方面,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学校德育文化创新。这一工作,在中小学主要是班主任工作创新,在大学主要是辅导员工作创新。现将我们进行班主任工作创新的思路汇报如下,供领导和同仁参考。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亟需创新

在中小学,班主任承担着主要的德育责任;尤其在新形势下,由于家庭教育引导不力、网络等媒体对学生发生重大影响,中小学生在行为习惯和基本品质的发展方面存在着越来越多的问题,自杀、出走、杀人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另外,独生子女较为普遍的娇骄二气、生活自理能力差等也给班主任带来很大的工作负担。班主任如果不能在德育领域进行积极引导,就必然要被动地不断处理学生的突发事件,成为典型的“救火队”。

而就班主任现实的德育工作模式来看,班主任工作模式老化,德育工作主动性不强,系统性不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学校教育效能的提升。

首先,“不出事、不做事”,班主任工作缺乏引导性。

在英语中,教育一词“educate”的原义是“导出”,这也是当代教育的基本职能,即从学生身上将合乎真、善、美的内容引导出来,促进其生长。班主任很少做这种积极导出的工作,而是消极地应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班主任工作不是老师在引导学生,而是学生的问题牵引着老师的注意力。

其二,德育工作变成“搞活动”,缺乏系统性。

班主任非常忙碌,他们要在学校安排和学生要求下组织各种活动,说他们工作不得力,他们会很委屈。然而,当德育工作变成了组织一个一个的片断活动时,班主任就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引导。以运动会为例。运动会的口号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由此可见,运动会是学校体育系统中的一环,是同学们平日注重体育锻炼之后的一种集中展示,在运动会上拿名次不是目的,培养运动的习惯才是理想状态。然而,几个班主任在引导所有同学养成运动习惯?几个班主任不是只盯着入学时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

其三,班主任刻板说教,拉大与学生的距离。

大量班主任把德育精力用于开会、应付日常杂事,平时不去关注和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等到发生问题了才会匆忙行动,而所采取的教育行动基本上是说服教育:在班会上讲人生道理,劝说学生改正。这种方式与当代中小学生追求独立、注重自我的特点是冲突的。班主任经常在班会上讲道理,然而,有几个学生真正会因为班主任说了就改正错误?

其四,忽视学生集体建设,集体教育的功能不能发挥。

中小学生非常重视同伴群体对自己的接纳和欣赏,愿意在群体中不断调整言行。如果学校的班级、宿舍、社团等正式或非正式团体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健康的氛围,就会对身处其中的学生发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在众多学校,班主任对学生集体建设的指导缺乏或者无力,更重视依靠班集体来控制和约束学生,而不考虑依托集体力量来引导和促进学生。

总体而言,中学阶段的德育问题较为明显,小学班主任似乎可以暂时轻松一下。而事实上,中学阶段的德育问题恰恰是在小学阶段埋下了不良的种子。对于学生的各种问题,一些优秀的班主任投入了大量的爱心和智慧,然而,从各地的德育案例(如本年度湖北省中小学德育学会所选出的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来看,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性不够,不足以全面指导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的可能突破口

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道德发展状况,面对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艰巨责任,班主任要切实明确责任,努力从传统的无所作为或无效努力中走出来,尝试新型工作思路。依托现代德育理念,我们认为班主任工作可以从如下突破口加以创新。

首先,开展主体德育,促进学生的自律、自觉、自动。

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尤其是在学习习惯、待人处世方面存在不成熟、偏差的学生面前,要秉持一种坚定的职业信念,即: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才成人;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在学校里得到发展。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价值观成长、防止各种偏差行为及其不良后果,班主任应该启动全面的价值引导,引导学生以成熟、合理的态度对待社会、生活和学习。

鉴于学生抵制说教、反对话语霸权的特点,价值引导不应该采用传统的训话方式,而应该采用人文作品讨论、伙伴式交往、学生自我管理、社会实践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道德发展的主动性。

其二,开展集体建设和集体教育,组建学习共同体。

同辈群体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时,一定要把以班级为主体的学生集体建设放在第一位。

在民主选举班干部的基础上,班主任必须对班干部进行必要的思想辅导,引导这批先进分子明确学习的目标、班级发展的前景、班干部对全班同学发展所负的责任,掌握行之有效的、民主的现代工作思路,促使班干部赢得全体同学的支持。在班级建设的细节上,班主任要依据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发展目标和学生特点,启发班干部确立课程学习、品格锻炼、体育运动、社会实践的常规制度,采用亲切、自然的方式全面组织班级生活,引导学生旺盛精力的合理施展。

其三,实施系统德育,构建整体的学校生活。

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一些全校性的大型学生活动,如英语竞赛、演讲比赛、运动会、文艺汇演等。班主任往往是分散地应付各种活动,没有建立全效机制,也没有深刻领会各项活动的教育意义。(班主任 )如果我们把运动会看作是对学生平时健身成果的检验,把文艺汇演看作是对学生平时美育成果的展示,把英语竞赛看作对学生英语学习成果的考查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各项活动融入学校生活的系统之中,使学生不必额外去应付这些活动。

三、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的可能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题组拟提出如下思路,希望能够对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提供参照。

思路一: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进程研究

本思路的重点是从学生入学开始,着手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基本理论依据在于尊重学生的道德发展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自制能力,重视班集体所蕴含的集体教育资源。

本思路的基本实施方式:学生入学时,即启动班主任引导下的学生自我管理,引导学生确立班级规章,并确立监督机制。在学期进展过程中,在班干部领导下,不断提高标准,解决班级发展中的问题

思路二:基于班级文化建设的班主任工作创新

本思路的重点是努力确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并使其成为有力的教育力量。基本原理是班级文化可以发挥凝聚力,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对所有学生的学习、同伴交往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本思路的基本实施方式: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对于班级发展前景的预期,提炼班风、学风等班级核心价值观,并确立相关制度,由班干部、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自评以及学校内的班级文化评比等进行监督。

思路三:交往引导与品格建构

本思路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的同学交往、师生交往、亲子交往,在和谐的交往关系中促进学生的品格发展。基本原理是道德是交往过程中的规则,良好的交往关系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品质,促进学生的言行一致。

本思路的基本实施方式:系统规划学生所身处其中的各类交往,引导学生思考各种交往所应追求的理想状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合理交往,引导各类交往的正常展开;组织学生对交往关系的反思,促进道德自觉。

思路四:立体沟通网络的建构研究

本思路的重点是班主任要建立与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的立体沟通,通过沟通达成教育共识。理论依据在于德育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是一种沟通过程,而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以及言语沟通的不同类型(如书面语沟通、当面口头沟通、电话沟通、网络沟通等)有不同的关系状态和沟通效果。

本思路的基本实施方式:班主任要分析各种沟通关系,包括师生沟通、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沟通;班主任要进行立体沟通网络的建构,如在师生沟通方面,可以有一对一当面沟通、一对一电话沟通、一对一信件沟通、一对一网络沟通、一对一基于文本的沟通、一对多当面沟通、一对多基于文本的沟通、一对多基于网络的沟通等各种形式。

思路五:人文引导与自主建构

本思路的重点是依托饱含人生哲理的文章和故事,组织学生在阅读、讨论中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基本原理是班主任的职责是引导学生理解、认同、践行各种道理,而这些道理如果是由班主任告诉学生的,学生并不一定认同;如果是自己思考的结果,就会遵行。因而,班主任要做的,是创造适宜氛围,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建构自己的道德原则和行为习惯。

本思路的基本实施方式:挑选可供阅读和讨论的精美文章,由学生干部或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形成相关认识,制订相关计划和规章;各种计划和规章的有效执行,就意味着各种价值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价值观。

思路六:开展主题活动,提升德育效能

这种方式在实践中已经有较多的应用。本思路的重点是依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对学期德育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基本原理是德育内容庞杂,不可能在一次课上全面开花,最适合的方式是以学年或学期为单位,分专题进行重点强化。

本思路的基本实施方式:依据选定的价值观主题,设计相应活动,在学周或月内进行突出强化。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觉反思。

思路七:家校合作,提升德育效能

这种思路一直都有,关键在于是否系统、有效。本思路的重点是通过常规化的家校沟通,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与相互配合。基本原理是依据系统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支持,能够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相反,就会出现“5+2=0”的局面。

本思路的基本实施方式:学校、教师要主动出击,确立常规的家校沟通制度,进行有效的亲职教育,吸引家长对学校事务的参与。同时,教师要乐于吸收家长提出的良好意见,实现家校之间的平等互动。

思路八:发挥班主任的协调职能,打造德育共同体

小学新学期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为搞好“八步工作法”的学习推广工作,使“八步工作法”在濯水镇得以深入学习并迅速推广,根据黔江委办[2004]24号文件精神,镇党委结合实际,认真拟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一、主要抓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抓学习宣传,打牢学习推广“八步工作法”的思想基础

镇党委把学习推广“八步工作法”作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班子成员、中层干部、职工和村(居)组干部分层次进行专题培训,系统学习了麻柳乡党委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坚持民主、尊重民意的观念,艰苦奋斗、为民谋利的精神,克己奉公、廉洁从政的作风,使全体干部领会其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明确了推广“八步工作法”的重要意义。期间,镇党委统一印制了学习资料250份,保证镇、村(居)、组干部人手一份。办宣传专栏20期,书写宣传标语82幅,利用赶场天组织宣传队10余次,使麻柳乡党委的好思想、好作风、好方法深入人心,在全镇上下掀起学习推广“八步工作法”的热潮。

(二)抓组织领导,打牢学习推广“八步工作法”的组织基础

镇党委充分认识到“八步工作法”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八步工作法”学习推广工作,将之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举措,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路创新,作为解决干部执政为民能力的大事来抓。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孙铭为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张红、党委副书记李勇为副组长,党委其它委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专人办公,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学习推广“八步工作法”的组织领导到位。

(三)抓制度建设,打牢学习推广“八步工作法”的制度基础

制度建设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制度的约束力远胜于一般性的动员和号召。为了使学习推广“八步工作法”收到实效,镇党委逐步建立起了“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了调研制度。成立了学习推广“八步工作法”督查小组,每月的最后五天深入农户调查走访,及时了解老百姓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了解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的透明度等。二是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度。镇党委与联系村(居)领导和各村(居)委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把是否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是否推动各项工作、是否维护和发展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维护了农村稳定作为检验学习推广工作实效的根本标准。三是建立了濯水镇机关运行规则制度。加强了对镇干部和村(居)干部管理,要求村(居)干部每月坐班10天,下农户15天,并实行24小时全天值班,每班2名村干部值班,值班期间吃住在活动室,以方便群众办事,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四是建立了政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加强村(居)务公开工作,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和财务监督小组,做到干部管事不管钱,村(居)务开支明明白白。

(四)抓工作落实,确保学习推广“八步工作法”收到实效

通过学习推广麻柳乡的“八步工作法”,创新了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保证了农民群众当家作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群的积极性,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对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全镇各项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是开展促农增收,加大支柱产业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全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成立了12个促农工作组,每个工作组落实3名工作人员,深入村组,大力宣传“三农”政策,落实增收规划。以烤烟、蚕桑、经果、畜牧、水产五大产业建设为重点,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落实烤烟种植面积11723亩,完成供肥面积12100亩,目前田间管理进入高潮;新植桑园2000亩,实现在地桑面积6000亩,春季养蚕400张,力争全年产茧1100担;以园区500亩优质果园为示范,全面加强4000亩核桃的管理,杜绝林粮间作;抓好牲畜疫病防治,加强畜牧基地建设,计划全年存栏生猪3.8万头,出栏2万头,进一步提高畜牧商品率;依托蒲花园区开发三期工程建设,新建鱼池200亩,把园区水产业培植成了新的产业和亮点;高度重视粮食生产,210亩撂荒地复耕,小春新增播面500亩,粮食增产300吨。

二是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中心镇建设。本着“科学规划、推进建设、强化管理、完善功能”的原则,强力推进城镇建设和管理工作,完成了城镇总规修编初稿,正着手评审工作;投资122万元,启动了街道“五化”建设工程,铺设人行彩砖6000平方米,安装路灯40盏,新建下水道1300米,广播电话线路下地管道铺设,电网改造将于近期实施;汽车二级站已于3月20日进场施工,地基平整工程接近尾声;联网街建设于3月7日开工,完成街口房屋拆迁和进口街道硬化工程;对街道保洁和城镇管理权实行以村为主双重管理,新建垃圾池5个,落实了街道长效保洁制度,脏、乱、差现象得以改观。努力强化城镇产业支撑,破解城镇“空心化”难题,龙头企业建设取得进展。鑫渝署类食品加工厂于3月9日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680万元,已到位资金88万元,将于7月试投产,当年产量可实现150吨,产值170万元,利税50万元。新建了旺鸿肉兔繁殖场,现有种兔600只,年末以公司+农户形式建成4000只种兔规模。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两小时”黔江路面硬化工程启动,“半小时”濯水交通建设规划制定,蒲花公路路基改造完工,新建白杨路、蒲花-堰塘等村道路近10公里,整治甘家-后槽村道路12公里,落实了全镇村道路养护工人14人;完成了泉门、五福村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525户2750人的人畜饮水难;整治了三门、龙门2个村的农田灌溉堰;扫尾全镇3个村农网改造,实现同网同价。

四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争取了区扶贫办、区妇联、区中心医院共同解决60名贫困学生读书困难;高山梯级移民建房稳妥推进,地基平整工程已完工;村级畜牧防疫员和卫生员报酬已兑现;加大计生基础工作力度,提高了村(居)计生干部报酬。

五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有力。目前,千坪、双龙两个村活动室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三门、桐木、五福、白杨、龙门、堰塘六个村级活动室已动工,泉门、濯水两个村(居)正在进行选址、征地和争资工作。可望在今年10月底全面建齐村级活动室。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学习深度和广度不够。部分干部只是为学习而学习,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只侧重于对书本的学习,缺乏对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的深刻理解。

二是宣传工作存在一定片面性。在宣传上,只注重在镇、村(居)、组干部中宣传,而忽视了在部分群众中的宣传。

三是在中心镇建设即招商引资工作上缺乏一定的力度,除正在建设的鑫渝署类食品加工厂外,没有其它大的招商引资项目落户濯水。

四是在制度建设上还不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