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博士论文

历史博士论文

历史博士论文

历史博士论文范文第1篇

於历史中寻找乐趣

在香港成长的萧国健博士,自小即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学时代在香港攻读中国历史,拿下学士学位之後,又攻下中国(香港)历史专业的博士学位,毕业之後走向了历史研究之路。

最初,萧国健博士专门研究汉代士人在朝廷的发展情况,因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太大,只能从图书馆里的正史、野史、传说、文学等内容的相辅解读人物,工作内容相对来说有些单一,其研究方式在之後发生了转变。80年代,他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在此转至研究华南一带的历史文化,特别是由於当时的香港历史研究工作仍处於空白状态,从而引起他的注意,一门心思钻了进去,专攻香港历史。与此同时,1982年中英谈判开始,1983年《中英联合声明》签定,从而相关部门也将整理香港历史提上日程。由於当时多种因素,在《中英联合声明》签定以前,没有学者对香港历史进行系统的研究,由此正步入此领域的萧国健博士受政府聘请,负责起相关方面的历史整理、归纳和研究,成为最早研究香港历史队伍中的一员。

据萧国健博士回忆,在研究香港历史之时,经过了几个阶段的发展。进入该领域之初,所有的资料都需从零开始整理,能取得的资料大多为英文且数量极少,“香港历史主要集中於明清时期,在清代时属新安县管辖,与深圳、东莞等地紧密联繫。”於是萧国健博士便配合深圳、东莞历史发展的角度,以理清香港的发展脈络。

1990年4月4日,《香港基本法》正式通过,象徵移交後的“小宪法”得到落实,萧国健博士转变思路,“研究工作不单是从文献上看香港发展,而是从考古学角度来看香港发展。”他认为97香港回归之时,更应当提出香港与中国之间的关係,以配合庆祝香港回归之契机,加深香港市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在当时,《香港新界乡村之历史与风貌》即编著成册,与市民见面。

1993年至1995年间,萧国健博士开始转至考古式研究。喜欢在专业领域中有所突破的他,有着这样的理念:研究历史不只是查资料这一单线条发展,而应是立体式的研究方式,从坟墓、庙宇、铭刻文等历史痕跡中找到答案。从而,萧国健博士从一般的普通历史研究的条条框框中跳出来,走到了更宽的领域之中。当时内地的考古学仍处於起步阶段,深圳还未曾设立文化局和博物馆,萧国健博士便利用靠近内地的优势,与深圳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繫,互相交流,共同下乡做文物考古等调查工作,同时还参与了深圳博物馆从零到有的建设工作。

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回归以後,香港人当家作主,更有必要了解本港及与中国之间的历史。”在此期间,萧国健博士推行香港本土化历史教学……2009年,政府颁授萧国健博士荣誉勳章MH,以表彰他多年来在推广香港历史领域里所做的贡献,並称之为“研究、推广香港历史之先驱者”。

香港从来不是独立体

在研究的过程中,萧国健博士愈来愈深刻地感受到,香港不是一个独立体,而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紧紧关联。“在港英时代,对香港的历史不太重视,就因为不重视,我们才更应该研究,保存我们自己的文化。”自1993年开始,他将自己的论点置於:香港的发展与中国发生的重大事项有什麼关係呢?围绕这一问题,他展开了深入的探索,最後得出结论:假如没有中国自古以来的战事纷扰、政局变动,就没有今日之香港!

为此,萧国健博士述说了几大事项:如果不是辽、夏、金、蒙古等之入侵,就没有中原人士後裔流落香港;如果不是1911辛亥革命後之军阀混战,就没有广东等地大量的富人逃亡香港,聚集起最初的香港财富;之後新中国成立时期、内地“四清运动”、“”、等等,使得文化、经济、技术等多方面人才的涌入,推动了香港的发展;至1995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直接促使了香港回归的落地成音。回到现在,香港的楼市亦受到内地资金的推动,“如果没有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香港房地产没有今天的繁荣,特别是近几年的香港发展,更是论证了这个论点,当然不排除香港人自身的奋斗拼搏。”他期望香港所背靠的祖国,能相辅相承,共同兴盛发展。

在历史的版图里行走,萧国健博士许多年坚持下来,愈来愈觉得香港市民了解历史的重要,於2000年间提出了通识教育,这与当时一些人的想法不谋而同。最初,香港的各学校虽设有香港史,但未单独设科,而是融入西方史,合称为世界史。萧国健博士认为,各大中小学都应设有香港史,但如何设立香港史仍处於摸索当中,“香港史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思想。在我做研究的三十年内,不停有新的东西在发展,因此在未来,香港史的设立还需从多方面进行考究。”

不问收穫 只求耕耘

“我喜欢各国美丽的风景,最喜欢欣赏各地的古跡。”喜欢旅行的萧国健博士,常带着对世界各地古跡的好奇心,遊览了多个国家。例如他曾前往神秘的以色列,探究以经商而闻名世界的民族——犹太人族群,“犹太人的国家为何一度消亡又复而建立,其中必定有他们的原因。分久再合,合久再分,我们中国、希腊也有同样的问题。”对类似问题的探索,萧国健博士从来不失发自内心的热情。

抱以一种“不问收穫,只求耕耘”的态度,萧国健博士对探讨人文的脚步从不因外界而停止过,还曾跟两位外国学者合作研究印尼华人在印尼的生存状况。“我与一名德国学者、一名法国学者三人,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研究印尼华人为何在多次排华之後仍在那片土地繁衍生息等多方面的生活情况,编成《印尼华文碑铭彙篇》。”十年寒暑光阴,萧国健博士在为获取资料期间,曾冒着生命危险於排华时期进行研究,功夫不负苦心人,最终他们的研究成果於新加坡顺利出版。虽说这套书籍现时不能在香港及印尼发行,但是他相信在将来五十年甚至一百年,这套书籍会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再重现当时印尼华人的生存状况。

与研究历史同步的是,萧国健博士亦一直从事着历史教学,是香港珠海学院中国历史研究所教授、香港珠海学院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珠海学院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他陆续出版了《香港之海防历史与军事遗跡》、《香港古代史(修订版)》、《香港地方史研究》、《九龙城史论集》、《香港的历史与文物》、《香港市区文化之旅》等三十多部著作,还发表了六十多篇论文。因对香港历史、古物古跡有着深入的研究,萧国健博士多次获香港各大电台、报社的採访,向本土乃至世界传达香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奋斗故事。

历史博士论文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 K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3)12-0021-13

在历史学研究中,拨开尘雾,揭示真相,是每一个历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生教学是提升历史学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最近,在英国文明史专题研究的教学过程中,英国文明演进的方式引起了博士生们的关注:一个率先崛起的殖民主义世界帝国,它走的是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1966年,美国史学家巴林顿·摩尔提出所谓英国的渐进主义发展道路。这一观点在1987年被介绍到中国,且影响中国英国史研究20余年。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们在教学讨论中深化了对该问题的查考与论证,希图在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探求历史的真谛。

刘畅的《道德的审判:从黑斯廷斯弹劾案看伯克对英属印度的反思》通过对首任印度大总督黑斯廷斯弹劾案的关注,以思想家伯克数年推动印度法案的发言,给人们一个充分的样本来考察伯克对于英属印度的反思。伯克不仅重视改善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更重视分析产生殖民剥削统治的原因。伯克认为,英国殖民者与人民对于印度缺乏了解和同情心是造成英国在印度治理不善的重要原因之一。赫斯廷斯案件表明,所谓普世帝国的公平与正义,大多只是一种虚构历史的谎言。

梁远的《试论英国早期工业城市兴起的原因》一文,充分展示出罗马征服给不列颠所带来的双重影响,尤其是不列颠诸多地域早期的城市化进程,可以看出来自罗马人、法兰西人的智慧。令人反思的是,早期罗马凭借暴力征服的殖民主义开辟了英国早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道路。暴力与温和、国内与域外等多种文明因素的融合,最终造就了英国的城市文明。

管洪亮的《流血的光荣革命》从光荣革命及其历史修辞性书写的源头起步,通过具体的战事考察与翔实的文献资料,从根本上厘清所谓不流血的革命这一虚构的改良与渐进的谎言;只是暴力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特点,即在权力斗争核心区域流血很少,但在权力斗争边缘地区血流成河。究其原因,乃是植根于当时英国及美洲殖民地等不同地区的政治传统、宗教差异、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以及国际环境。总之,革命的光荣只是一种历史学的修辞而已。

历史博士论文范文第3篇

(根据国家政策随时更新)

中南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综合性大学,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13年学校有6个专业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热忱欢迎广大学子报考!

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介绍

(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

民族学是中南民族大学设立最早、实力最雄厚的传统学科之一。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民族学一级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点。现设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民族教育等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民族学是中南民族大学积淀最为浓厚的特色学科。1951年,创建民族研究室,民族学家岑家梧先生等参与了全国民族调查,为土家族、黎族等中东南民族识别做出了突出贡献。1983年,民族学家吴泽霖先生创建了国家民委直属重点研究机构——民族研究所,随后又创建了国内高校第一家“民族学博物馆”。近年来,分别组建了“民族学人类学文献资料中心”和“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实验室”。民族学学科发展迅速,涌现了一批在全国享有盛名的专家学者。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一级学科拥有较高学术平台。民族学现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一级重点学科和教育部特色专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为精品课程,拥有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现有正高级职称22人,博士生导师14人,85%的研究者有博士学位。2004年学校与中央民族大学联合培养民族学博士研究生,2006年获得民族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积累了丰富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经验。2011年,学校设立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专家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民族学各二级学科博士生的培养工作。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在学术界的影响日益扩大。近年来,累计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70余项,发表和出版论著近600篇(部),有50余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目前,学校民族学学术团队已有10余人次被推选为相关学术团体的会长和副会长。

二级学科博士点介绍

民族学

民族学二级学科2013年设置“散杂居民族问题研究”研究方向。

“散杂居民族问题研究”研究方向,立足中南,兼顾全国,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长江流域以及中南地区以回族为主的散杂居民族的历史与现实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为散杂居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主要着力点有二:一是加大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力度,着重研究影响散杂居民族的突出问题,如散杂居民族关系、省际结合部区域、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等问题。二是关注回族以及伊斯兰教在散杂居民族问题上的突出地位和影响。

多年来,本学科研究成果丰硕。“散杂居民族问题研究”研究方向出版了《湖北回族》、《中南地区回族史》等 10多部著作、100余篇论文,并有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承担的国家、省部级等课题有10多项,如 “长江流域散杂居区文化多样性与民族关系研究”、“中国中东部地区城市民族关系发展态势与应对机制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二级学科博士点目前设置“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与民族发展”两个研究方向。

“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同时重视研究古今中外民族问题,特别是当代的民族问题,揭示民族发展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及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原则和政策。

“民族政策与民族发展”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现实问题。以应用研究为特色,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研究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研究相结合,着力解决当代中国现实的民族问题,探索民族政策的与时俱进,推进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创新与发展。

近年来,本学科在国内及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其中“完善少数民族利益表达制度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论文,《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发展评估报告》、《中国特色民族政策的完善与创新研究》等专著,堪称本研究领域中富有创新意义的最新成果。关于民族地区生态利益补偿理论、民族利益表达制度等问题的研究,对民族政策的完善以及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学科获得国家及省部级课题资助20余项,其中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绩效评估与制度创新研究”等,立项经费达到180万元。获得省部级奖多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8项。2008年,我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被教育部批准为精品课程,标志着这个教学科研团队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准。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二级学科博士点目前设置“民族地区经济制度与政策研究”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发展”两个研究方向。

“民族地区经济制度与政策研究”研究方向,主要围绕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变迁及其党和政府的扶持政策,深入研究制度变迁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政策实施的效果评价及政策创新,该方向涵盖了民族地区产业发展、金融发展、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和扶贫开发等诸多方面。该方向既注重理论创新,亦注重服务现实。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发展”研究方向,主要围绕我国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积累这条主线,深入研究人力资源开发及人力资本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式、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评价及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等,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有近20年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深厚积淀,有一支较有影响力的导师团队,该团队近年来承担了30余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出版著作20余部,在和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

中国少数民族史

中国少数民族史二级学科博士点目前设置“中国民族关系及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史”和“南方民族历史与文化遗产”两个研究方向。

“中国民族关系及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史”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南方民族与中央王朝之间、少数民族之间,在历的互动、交流、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研究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开发与发展的历史;注重对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南方民族历史与文化遗产”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南方少数民族通史及族别史、专题史,特别是土家族、苗族、黎族、畲族等民族的历史,研究南方民族特别是中东南少数民族的文化史,包括南方民族的社会风俗史、社会生活史,重点研究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开发等等。始终关注历和当代南方各民族文化互动关系的考察,形成了个案研究和整体研究相结合的学术路径。

本学科研究在我校历史悠久,成果丰硕,主持完成了众多重要课题,其研究成果及水平在全国处于地位。近年来主持、省部级课题10多项,如“湘鄂渝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区社会文化变迁”、“少数民族农民工与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地区体验式旅游开发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出版了《瑶族史》、《黎族史》、《土家族文化史》等30多部著作,完成了壮、土家等13个民族简史的修订;在《民族研究》、《光明日报》、《江汉论坛》等期刊发表有重要影响的论文60多篇。这些研究成果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高度评价,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民委、湖北省二、三等奖16项。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二级学科博士点目前设置“民族艺术文化与艺术遗产保护”和“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理论与美学思想”两个研究方向。

“民族艺术文化与艺术遗产保护”研究方向,以中东南地区少数民族艺术为重点,将民族学与艺术学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从文化的角度切入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研究少数民族艺术的文化内涵,艺术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重点从象征人类学的视野研究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将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相结合,关注民族艺术遗产的保护,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理论与美学思想”研究方向,主要是在世界美学语境的观照下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理论资源进行挖掘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理论、美学思想进行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系统研究。

本学科具有悠久的研究传统。早在20世纪30、40年代,民族学家岑家梧即撰写《图腾艺术史》、《中国民俗艺术概说》等论著,在这一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校学者继续开展少数民族艺术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出版了《转型与发展——当代土家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东方美学》、《土家族民间美术》、《中国南方各民族民间剪纸美学研究》等20余部专著。在《民族研究》、《新华文摘》等和核心期刊发表了150多篇有重要影响的论文。近几年,获得“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现代利用与保护研究——以武陵地区土家族为例”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总经费达60多万元。

民族教育

民族教育二级学科博士点目前设置“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和“民族教育管理”两个研究方向。

“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方向,侧重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的主要内容、实践创新、发展预测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旨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的理论体系和政策系统。

“民族教育管理”研究方向,侧重民族教育办学方向、管理体制、民族学校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民族教育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质量保证体系、教育立法等问题的研究。旨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管理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

本学科研究成果丰硕,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方向承担了“我国民族教育超常规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教育政策发展与实践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等10余项,出版了《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新中国民族教育理论概论》等著作 10余部。并有10余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其中《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学》获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历史性跨越:民族教育超常规发展与民族地区发展研究》获第二届全国教育图书奖二等奖,《“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研究”系列论文》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民族教育管理”研究方向承担了“西部地区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及特色研究”、“广西壮族学生英语学习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10余项,出版《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研究》、《中国民族院校的定位与发展研究》等著作 10余部。研究成果中有10余项部获得省部级奖,其中《民族院校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实践: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获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调研及教育创新研究》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中国民族院校的定位与发展研究》获国家民委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等。

报考指南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后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缺一不可):

(1)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后在与所报考专业相近的岗位工作满6年(截至2013年9月)。

(2)已在全国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属于所报学科专业的学术论文。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

4.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现役军人报考的要求及办法,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二、报名

报名时间: 2013年1月至2月。我校博士生招生一年一次,博士生招生通过网络报名,网址为scuec.edu.cn/yjs,考生按照规定格式填写报名信息。具体报名时间和报名要求,届时详见我校公布“报名须知”。

三、报名手续

(一)凡符合我校博士生报考条件的人员,请在规定时间内登陆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报名。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请勿报名;未通过资格审查者,报名费及材料一律不退。

(二)已通过网报的考生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送交以下材料:

1.填写好的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2.专家推荐书。

3.硕士课程成绩单(同等学力者不提供)。

4.硕士学位证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必须在入学前补交)或学位证明书。

5.同等学力考生还应送交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专业论文(复印件)2篇及本科毕业证、学位证书复印件。

6.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的2013年应届硕士毕业生应提供委托(定向)单位出具的同意其报考的书面证明。

(三)资格审查(考前一天)

请考生携带以下材料的原件,到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进行资格审查:

1.学位证原件;

2.身份证;

3.原件。

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当场发给准考证。

四、考试(初试)时间及地点

考试时间:2013年3月(详见我校公布时间)。

考试地点: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10号教学楼2楼)

初试(笔试)科目及参考书目:通过我校研究生院网页查询《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及参考书目》。

英语科目使用湖北省博士招生英语联考试题,其他科目由我校命题。

五、复试及录取

复试时间:详见我校公布时间。

复试地点: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复试方式:专业综合面试。

对达到初试分数线并通过复试的考生,根据教育部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规模,择优录取。

六、交费及待遇

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的博士研究生享受公费生待遇,不交学费;被录取为非国家计划内的博士研究生每学年需交纳学费,每学年第一个学期开学时交纳。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均同等享受由学校拨付的培养费。

七、其他

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拟报考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考生、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硕士生和正在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的在职人员考生,须征得委托或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的同意。考生与委托或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而造成不能录取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

历史博士论文范文第4篇

1.课程设置与简介美国音乐艺术博士的课程设置为55-65学分不等,大致需要2-3年的时间完成全部课程。每个学校学分、课程设置不同,但基本都包括:专业演奏、音乐历史、音乐理论、副修专业四大类。(1)专业演奏钢琴专业演奏课分为两种类型,即每周一次的与教授一对一的专业学习课,以及studioclass演奏课,每次为2小时。演奏课通常要求每位教授其授课班级的所有学生到场,学生自愿报名演奏和讨论交流,每位学生演奏结束之后,老师会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每位学生都可以获得各自展示的机会,从而积累演奏经验、提升心理素养、锻炼语言表述能力。另外,钢琴系每个月都会举行两次pianoforum钢琴演奏讨论会,每学期每位学生必须在讨论课上演奏一次,由除专业老师之外的本系其它教授对演奏进行评论讲解,全系的学生都要求出席并参与讨论。(2)高级音乐理论和音乐历史高级音乐理论和音乐历史课程是专为博士生开设的研讨课程,从各个历史时期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主要针对曲式结构分析以及音乐理论的深入研究: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维也纳古典;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上半叶;自二战以后。或者每学期指定一个作曲家,从和声曲式、历史人文各个角度对作品和作曲家进行透视分析,上课方式以学生讨论为主,小班授课,通常不超过20人。教授出题并作引导,研讨的题目内容形式都很广泛,课程选择并无专业限制,作业是以提交论文以及课堂陈述报告为主要方式。(3)副修专业钢琴表演研究生的副修专业可以从演奏方法与实践、音乐历史研究、音乐理论研究、钢琴音乐教育中选取研究方向。演奏方法与实践是为键盘和弦乐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研究巴洛克时期(1600-1750)以及古典时期(重点放在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早期的音乐作品)乐器的构造,装饰音,数字低音、节奏、颤音等一系列演奏方法,除了理论的学习与论证,学生还需分组用古乐器(比如古钢琴、羽管键琴、大键琴、管风琴等)或现代钢琴进行课堂示范演奏与陈述报告。钢琴音乐教育课程分为儿童钢琴教学以及成人数码钢琴实验室教学法两个学期。后者主要针对音乐学院钢琴副修学生的集体课教学法。主要讲述如何充分的了解运用实验室里的仪器与设备,帮助学生在键盘和声技巧、即兴演奏创作、视唱练耳、钢琴演奏等方面得到提升。如果选择音乐理论或音乐历史作为副修专业的学生除了按照第(2)项里的规定修完原有的学分,还需按副修学分的要求,额外修满这两门课程的课时。(4)重点必修课程方法与研究是所有音乐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必修课,课程目的是指导音乐研究生学会应用基础和正确的研究技巧,主题包括如何利用访问图书馆资源和在线数据库;论文的引文格式和抄袭的问题;批判性阅读和写作;以及对不同音乐版本的研究,了解它们的编集,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所有这些知识都是为之后的博士毕业论储备。硕士研究生的课时是2学分,DMA学生为4学分,他们将进一步学习如何规划和写作大型的学术研究论文。所有DMA学生将必须在课程结束时提交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并进行陈述。钢琴文献与作品研究是针对钢琴专业研究生必修的课程,以对钢琴音乐有重大贡献的作曲家及其作品为线索,纵览了17世纪中期到21世纪当代的钢琴文献,宏观上对不同时期的钢琴艺术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内容包括的体裁风格、音乐特点归纳总结、不同音乐风格形成下的时代背景,详细论述和赏析每个时期的作曲家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钢琴作品分析.

2.评价体系在完成所有课程后,学生首先需要确定答辩委员会教授组成员(4-6位),要求包括专业表演、音乐历史、音乐理论、副修专业四个方向的教授,以及论文导师。其次学生需参加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并通过之后才能成为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其主要用意在于检验博士生在其研究领域内的综合基本学识理论(substantiveknowledge)和职业技能(scholarlyandprofessionalexpertise),确保其有完成接下来博士论文研究和实践的基本能力。综合基本学识理论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两个环节,出题内容必须包括专业演奏、音乐历史、音乐理论、副修专业这四个方向。考试时间分为两天四个时间段,每位教授会给出两到三个问题,闭卷当场作答,主要以提交论文的形式。考试问题涵盖了几乎所有音乐时期的知识以及作品,例如:讨论20世纪初期法国的键盘音乐,至少包括四位主要的作曲家,详述各自的作曲风格以及运用具体的作品进行论证。音乐理论的教授会给出五个左右的谱例,让考生判断属于哪个时期、作曲家的作品,并详细论述分析原因。口试定在笔试完成后的两个星期内进行,博士候选人除了回答答辩委员会的提问,还要提交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并进行陈述。对于钢琴演奏专业的研究生来说,职业技能考试是以资格审查音乐会的形式进行,钢琴系全体教授出席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通过。美国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有着很高的淘汰率,一般在20%-30%左右,如果不通过将无法获得博士候选人资格,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位进程。这也体现了美国艺术类博士培养极为苛刻严谨的标准,成为博士候选人仅仅是完成博士学位的第一步,在接下来的两到三年中,钢琴演奏专业的学生需要举办三场独奏音乐会并完成博士论文的写作。音乐艺术博士论文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提交:200页以上20万字的研究论文;100页论文连带一场和论文有关的projectrecita(l论文项目音乐会);50页论文连带两场lecturerecital(演讲音乐会)。形式多样的论文提交形式,提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更适用于演奏专业的候选人。

二、对中国钢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中国钢琴演奏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从2005年起,开始面向全国招收艺术硕士研究生,此为音乐演奏专业目前国内的最高学位文凭。美国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授予音乐艺术博士学位(演奏专业)的国家,从设立到现在已经有近70年的历史。它整个系统的规范合理性、大量丰富的研究资源、众多在各领域汇集的一流的师资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精英教育体系。因此积极借鉴美国高校在专业培养模式上的成功经验和成熟体制,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对提高我国钢琴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上文论述中,已介绍了美国音乐艺术博士的专业培养模式的各个方面,在接下来的比较探析中,笔者通过研究中国主流音乐学院音乐硕士(钢琴演奏专业)的培养方案,综合分析美式先进体系的优势所在,提出了如下思考和改进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美国音乐艺术博士课程设置的连贯性、系统性、全面性、平衡性、多元性是其整个教育培养模式的精华所在,其主要优势体现在重点突出,环环相扣,构架严谨,搭配合理这几个方面。专业核心理论架构稳定成型,专业选修课程阵营强大,专业副修课程特色鲜明,专业方向(演奏)课生动精湛,其合理的基本课程系统架构确实值得国内各高校艺术专业关注并借鉴:基础理论课+方法课+诸门能够让学生掌握具体研究过程的专门研究课+演奏实践课+副专业课。这样的设置不仅使学生在课程选择时灵活性很大,对于拓展视野和深度也能够起到帮助作用,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使得学生在整个专业知识的学习体系中逐步形成良好完善的高素质研究素养和专业视角,在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课业学习中,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的综合能力,设置目标完成进度的执行能力无疑都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发挥。国内目前钢琴专业研究生培养课程模式主要分为公共课+专业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课程方向齐全,可是每个方向中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的数量和种类较为单一。宏观、普适课程居多,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细化、深入研究课程缺乏。同时也存在课程结构设置比例不合理,内容缺乏前沿性等问题。(1)美国研究生阶段倡导的研讨导修课程模式值得借鉴,教授开课命题,如“德彪西音乐的风格研讨”、“美国当代作曲家作品研究”,学生在既定的范围内自由命题,做课堂研讨、开题报告、陈述展演、论文写作等,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与本专业相结合的情况下,进入学术研究的领域。(2)应加强如“钢琴文献及作品研究”,“演奏方法与实践”“、方法研究”等钢琴专业学生所需的实践理论课程的开设。目前,国内除北京、上海几所重点院校外,开设这几门课程的艺术院校并不普遍。尤其是研究方法论,学会搜索与研究是研究生阶段一个重要历程,也是学位论文写作的重要依据。(3)注重跨学科领域交叉课程的发展也任重而道远。在国内主流音乐学院钢琴演奏硕士课程设置中没有对副修专业的硬性要求,单一的主修专业使得学生只能完全专注于演奏的探索,缺乏全面适用的知识储备,毕业之后在就业市场上其综合能力和就职空间受到影响。

2.创新培养机制目前国内各高校音乐艺术类钢琴专业研究生在完成规定课程后,学位培养考核模式为举办音乐会以及学位论文的提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考核手段单一,认定标准刻板,缺乏激励主动性学习等。针对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在学位论文提交形式多样化上的创新和改革无疑是一种非常合理的考量。比如,参考美国的经验,可以将传统的论文答辩改为论文+讲座音乐会的形式,边讲边弹,生动地将论据以演奏的方式呈现,并穿插对论点的陈述与讲解,全方位的将研究成果融入到最终极的音乐表现形式演奏当中去,在整个学位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评估,分析研究,演奏技巧,曲式理解,风格把握等多项音乐素养都会得到本质的提高。此外,艺术硕士学位的中期考核的制度也存在不足,大部分院校只是对课程完成情况的检查以及学分等级的测评,并无统一的对于硕士阶段所学课程以及本专业综合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的考核。美国音乐艺术博士为了保证学位获得者的质量水平所规定的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已成为美国成熟的博士考核制度的重要一环,它不仅起到了中期考核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淘汰遴选手段。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在完成规定课程后,举行综合专业理论知识考试(笔试或口试),多次不合格者将不被授予硕士学位,在保证学位质量的同时,考核的形式多样化也促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不得不以理解参悟应用为目标,搭建条理清晰,脉络详细的知识体系,为今后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开拓多元化教学形式在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除了专业水平的提高和科研能力的加强,还应注重学生,人文素质、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针对以表演为核心的理念,采用灵活教学方法,逐渐完成从单一向多元化综合性学科布局,独立和封闭的教学方式向开放互动教学的发展与转化。国内的表演专业课程采用的是一对一教学形式,美国音乐学院studioclass和pianoforum这两种模式可以作为将独立封闭的教学方式向开放互动教学方法转化的起点。专业授课教授希望与学生在演奏上建立平等的交流,站在同一个高度探讨作品,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尤其是在studioclass这种新颖有效的课堂模式上,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通过相互展示评析克服表演的紧张,在相互切磋的气氛之下更好的掌握演奏技巧和艺术情感。单一封闭式教学容易使学生受到更多的局限,陷入演奏瓶颈。其次,专业理论课的课程多种多样的形式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启发。课堂讲授,讨论班组、文献阅读课、演讲展示、试听鉴赏,无论哪种授课形式都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课程内容随学科发展而不断变化,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前沿动态。

三、结语

历史博士论文范文第5篇

1.李大钊著作中“法国文学博士李霞儿”探析 

2.1984—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选题分析

3.纯美的情感选择——探析中国第一位留法文学女博士陈学昭情事

4.毛旭太:留德文学博士与柱状苹果

5.文学博士眼中的2005

6.1984—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题名一览表

7.外国语言文学学位论文:用什么语言写作?——谈外国语言文学博士论文的写作规范

8.我国高校培养出首批俄语文学博士

9.谈古代文学博士论文的写作

10.《诗学中的时间概念》序言:生命与学术——悼念中国第一位比较文学博士

11.巴黎第三大学文学博士拉朗德来我校讲学述评

12.再说《白鹿原》——与陕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西北大学文学博士刘睿对话 

13.2000-2015年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论文选题分析——以CDFD为中心 

14.一介书生的选择——访北京大学第一位文学博士、教授和博士导师

15.袁英明:从戏曲名伶到文学博士

16.古代文学研究的当代审视——’99广东省古代文学博士研讨会述要

17.知行合一 回报社会——记纳西族文学博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白庚胜

18.关于比较文学博士养成的浅见

19.守成·反思·拓展——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博士论文30年 

20.“全国首届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学术研讨会”述要 

21.由现代文学博士研究生试题想起的事

22.中外高等教育合作的崭新尝试——中法联合在武汉大学举办法国语言文学博士预备班

23.南陵县首位留美文学博士梅光迪

24.在日本京都龙谷大学接受名誉文学博士学位仪式上的讲话

25.西方国家水文学博士培养对我们的启示

26.文学博士谈《名作欣赏》的学术贡献——主持人语

27.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博士学位论文索引(1991—2007) 

28.从重视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的文献素养到维护学位制度的公正性与公平性

29.台大比较文学博士班简介

30.“我把青春献给你”——文学博士阎延文畅谈她的“台湾三部曲”

31.博士官与秦代文学

32.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博士学位论文索引

33.博学·创新·开拓——简评《中国首批文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集》一书

34.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些史实澄清——兼与作家傅光明博士商榷

35.新历史主义与《五号屠场》的历史叙事

36.米娜瓦尔、胡毅、丁宏荣获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学位

37.古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广东省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座谈会综述  

40.文学治疗的民族志——文学功能的现代遮蔽与后现代苏醒

41.浅谈儿童、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 

42.Literature是怎样“变成”“文学”的——晚清早期新教来华传教士的“文学”实践及评价

43.“纯文学”究竟是什么 

44.媒介文化语境中的文学阅读

45.故事与认知——简论认知诗学的文学功用观 

46.城市水文学研究综述  

47.从意识形态操纵角度看鲁迅之文学翻译论

48.大江健三郎文学的传统与现代

49.国际政治的文学透视:以莎士比亚《亨利五世》为例 

50.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  

51.文学与伦理学:文学伦理学批评发展的“自由空间” 

52.“文学生活”概念与文学史写作  

53.拐点在宋:从地志的文学化到文学的地志化 

54.文学旅游地的空间重构研究——以凤凰古城为例 

55.现状、问题与建议—─关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思考

56.文学期刊与当代文学环境

57.器物之喻与中国文学批评——以《文心雕龙》为中心

58.歌德论世界文学 

59.“纯文学”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文学性”问题在1980年代的发生

60.英美文学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探析

61.文学场中鲁迅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

62.世界文学与中国

63.从艾丽丝·门罗看加拿大文学——罗伯特·撒克教授访谈录(英文)

64.从文学翻译的倾向性论复译的必要性——以《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两种译本为例

65.文学文体学与诗体戏剧中“语言变异”的翻译——以《哈姆雷特》为例  

66.作为世界文学的中国文学——以当代文学的英译与传播为例 

67.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世界文学:问题与启迪 

68.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学理论热点问题评析 

69.作为文学新闻的“我们的”报告文学——中美文学新闻之叙事比较研究

70.理论品质的提升与理论体系的建立——文学地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71.纳博科夫小说中的“文学作为主题”

72.中国文学翻译之管窥 

73.日本文学中的传统美学理念——物哀 

74.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独立品质与兼容品格

75.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

76.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

77.家族文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与问题视阈

78.文化“走出去”语境下中国文学英译的误读与重构——以莫言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的英译为例

79.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 

80.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81.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出去”  

82.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别法保护模式研究

83.以文学批评为枢纽的文学理论建构 

84.论“文学性”与“非文学性” 

85.知识、技能与情怀(上)——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国文系的文学教育

86.走向阐释的文学理论 

87.汉语文学翻译中人称代词的显化和变异

88.世界文学观念的嬗变及其在中国的意义

89.微博文学的定义、发展、类型及特征

90.变化环境下城市水文学的发展与挑战——I.城市水文效应 

91.文学理论关键词:“文学创造”与“文学生产” 

92.文学译介、文化交流与中国文化“走出去”——作家毕飞宇访谈录

93.“超文本”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文学

94.文论危机与文学文本的有效解读 

95.文学翻译:寻找天才的标志——《爱情故事》译后

96.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97.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 

98.“民国文学”与“民国机制”三个追问

99.“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现状及其改革趋向——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100.女性文学这个概念  

101.一个非文学性命题——“20世纪中国文学”观局限分析

102.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别权利保护模式

103.比较文学形象学

104.文本、文学与文化: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动力——乐黛云教授访谈录

105.略论外国文学教学如何促进大学生心智成长——以陶洁主编的《美国文学选读(第三版)》教学为例

106.社会水文学研究进展 

107.文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与理论视阈——近年来文学研究热点问题透视 

108.文学经典的生成谱系与传播机制  

109.论新文学运动中的儿童文学 

110.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及其影响略论 

111.天人关系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变 

112.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113.汉赋用《诗》的文学传统 

114.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115.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问题与反思 

116.文学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建构:以凤凰古城为例 

117.文学批评的四重境界 

118.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 

119.文学人类学的中国化过程与四重证据法——学术史的回顾及展望 

120.文学经典的阅读、阐释和价值发现

121.“文学是什么”与“什么是文学” 

122.文学:对“单语言时代”的历史告别——“全语言文学”实践对经典文学观的批判

123.文人门派传承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变革

124.南宋文学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定位

125.文学理论的创新问题

126.五四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的重构

127.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设——曾大兴教授访谈录

128.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129.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叙事理念

130.文本系统与汉魏六朝文学的综合性研究

131.文学研究的政治审美因素——兼论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政治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