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传统文化

历史传统文化范文精选

历史传统文化

历史传统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中国传统文化运用

一、引言

室内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真正确立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是室内设计专业诞生的直接动因。在这之前的室内设计概念,始终是以依附于建筑内界面的装饰来实现其自身的美学价值。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使室内设计从单纯的界面装饰走向空间的设计,从而产生了一个全新概念的室内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是包括空间环境、室内装修、陈设装饰在内的建筑内部空间的综合设计系统,涵盖了功能与审美的全部内容,代表了现代世界的主流。

室内设计与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设计师要完成创造具有民族的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就要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结合历史文化和时代文化,扬长避短。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文化是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人类思想的产物,是精神文明的体现。现代室内空间里各种造型、装饰、陈设等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望。这些不同风格的现代室内设计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文化艺术为内涵,它的发展往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时代的发展有其基本的脉络,需要设计注入新的灵魂与血液。因此,很有必要将传统与现代美学及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思维方面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的、辩证的、因果循环的思维方式,强调事物各方面辩证统一和相互间的联系,其思维过程重综合、重归纳。反映在自然观上,强调“天人合一”“浑然天成”“物我不分”和“因势就成”。其思想发轫于先秦的道家、儒家以及禅宗理念,是原始质朴的混沌思维方法论的基本核心。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为现代科学技术解开某些知识密码提供了科学辩证的有力思想武器。现代科学的三大发现——量子力学、相对论和混沌论中所包含的概念和思维方法,与中国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注重整体、和谐、相对、转化的传统思想方式相当吻合。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创作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是意象思维。中国的意象思维着重从特殊、具体的直观领域中去把握真理,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它显示出了活泼不滞、长于悟性的特点。思维方式转化到设计上,往往促成创意的产生,它是人所共知的潜意识中存在的思想意念。一个好的思维意念的生成,能够超越任何阻碍人类之间相互交流的因素,达到更高层次的彼此交流。我们的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能够把作品的创作思维糅合到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哲学、思维方式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产生。

2.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

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练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他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在内的图像,以及一些流传广泛的典故、成语、传说中的人物、景物,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及组合。这些传统符号既有具有传统象征内涵和比喻意义的图案和纹样,也有古代传统图腾纹饰,以及传统宗教纹饰符号。这些文化符号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练后都渗透出浓厚的历史凝重感,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其文化符号是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我们应该用今天的设计语言诠释与重现这种完美。在当代,这些符号仍有着积极的实用意义,直接运用这些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是营造传统的文化室内环境的有效手法。一般的运用手法有:

第一,抽象简约。这种手法是对传统形式的整体或局部,进行艺术加工提炼与抽象简化,其原则是可失传统之形而不失传统之韵,使传统的儒、道、禅中的某一种文化,在结合现代的功能与技术的基础上,得到延续与发展。

第二,符号拼贴。其特点是将人们所熟悉的传统构件加以抽象、裂解或变形,使之成为某些典型意义或象征意义的符号,并在室内元素中拼贴运用,从而使新与旧、今与古带着某种联系。

第三,移植与嫁接。即对儒、道、禅历史文化进行移植嫁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象。现代设计不仅要让传统艺术和文化在各方面得以运用,还应该结合现有的技术与工艺对传统装饰艺术进行延伸与拓展。3.体现富有文化内涵的陈设艺术

陈设艺术从古至今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形式、质感、文化特征无不在空间与人之间传递着某种氛围、某种情感。陈设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鲜明的民族特征、强烈的地域特色,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重要的使命。中国传统文化丰富而久远,由于历史、地域、宗教、文化、经济、习俗、环境等因素的差异而形成千姿百态的陈设艺术,这是我国室内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传统的居室陈设以实用性陈设为基础,对室内装饰的最终效果往往起到一种灵魂的作用。中国传统的陈设风格已成为东方的一大特点,它蕴含两种品质:一是庄严典雅的气度,二是潇洒飘逸的气韵,象征着深奥超脱的性灵意境。继承传统文化的陈设艺术是人性化设计的基本归属。我们不能忘却传统,更不能刻意模仿传统,要继往,更要开来。

室内陈设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烘托室内气氛、创造环境意境,创造二次空间、丰富空间层次,柔化空间、调节环境色彩,强化室内环境风格、反映民族特色等。陈设艺术通过再现、点睛、提炼等表现手法在本质上传递着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可延续的传统。如在室内陈设一些原始情调的饰物,增加自然的意境;可通过红色的干辣椒或金黄的玉米串,抑或一束干麦穗、白色的芦花,还有手工蜡染的花布等等,巧妙点缀,匠心独运,就会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自然美效果;或者在墙上挂上或画上一些图片,画前再配上一些与之协调的盆栽植物,虚实结合,会使人感到清新、舒畅、视野开阔,有走进自然的感觉。格调高雅、造型优美,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陈设品使人怡情悦目,陶冶情操,这时陈设品已超越其本身的美学界限而赋予室内空间以精神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然,对自然采取顺应、亲和的态度,对自然景物非常喜爱。这种淳朴亲切的自然情怀反映在室内空间的处理和陈设设计上,将自然要素尽量组织到内部空间中。在室内营建日益精巧、和谐、完整的景观体系,体现人与自然的相融关系。利用花窗、门、挂落等装饰构件形成开敞的和半开敞的空间,将室外景观“借”入室内;绿色植物和盆景,作为室内陈设部分,使室内增添更多的自然景观元素。中国传统室内陈设设计也力求表达特定的情感意境,以达到传情达意的最高境界。这些都可以为现代室内设计所借鉴。

结语

作为一名中国的设计师应立足于现实,深刻审视华夏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责无旁贷地发扬与传承传统文化,将其与现代艺术设计紧密联系起来,并将传统与现代美学及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中去,形成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杨敏.中国传统陈设艺术理念浅谈[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9)

[2]潘吾华.室内陈设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历史传统文化范文第2篇

我国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对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应用,存在着一些对相关理论理解不透,应用不到位的现象,甚至对这些管理思想的理解出现了扭曲。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在中国表现出很多“水土不服”的症状,以下三个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1.人员结构失衡,人力资源浪费不少企业在人力资源分配使用中存在人力资源的浪费现象,即特定的岗位并未将合适的人放入,“普通岗”人满为患,“专业岗”人才却匮缺,“高、精、尖”的人才凤毛麟角。具体表现为企业不去培养现有员工,提高其专业素质,只是一味引进所需的各种“人才”;没有有效的绩效管理目标去引导员工工作,没有给员工营造适宜的归属感与责任感。

2.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概念不清传统意义上的人事管理是为了完成组织的目标与任务,转换人事关系,使人与事达成最佳匹配状态,并用多种激励手段去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更加注重员工的能动性,认为他们是实现组织目标的“第一资源”,着力使人的行为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很多企业仍然将人力资源管理局限于事务的处理,忽视人力资源的规划。这种发展模式下,员工对于企业没有归属感与依存感,只是将企业看成谋生的地方。3.激励机制匮乏在当前中国,许多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与其自身的付出不相匹配,极大地挫伤了经营者考虑企业长远发展的积极性。其次,在员工薪金方面,平均化倾向成为分配的主流;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往往取决于上级领导的态度,通常情高于法,考核的激励作用荡然无存,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益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发展历程中分化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法学等学派,积累了不少治国管理的经验,这些经验在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进程中也得到了某些国家和企业的重视,如日本,并为企业赢得了成功。故而认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意义深远。

1.中国传统文化简介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中华儿女创造出来且世世代代继承发展而来的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兵法文化等,其中儒家文化是其核心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内含的人文精神格外丰富:首先表现为凝聚力。中国传统文化富含内部凝聚力,它强调人同人、人同集体、人同自然和谐有机的联系。其次具有兼容性。中国传统文化并非一个封闭系统,它在儒家、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多种外来文化的精髓。最后强调自我培养。中国传统文化宣扬“经世致用”的精神,希望在现实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2.中国传统文化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

(1)以人为本的人本理念。传统文化中常提“天地之性人为贵”,宣扬的就是朴素的人本哲学思想。孔子也倡导“爱人能仁”、“仁者爱人”的人本管理理念。因此,在如今的企业管理中,管理核心同样离不开“人”,离不开协调人际关系。只有重视人的个性、意志和情感,才能让人才全面发展,才能让企业发展具有竞争优势;只有“仁爱”的对待被管理者,才有利于缓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矛盾,有利于建立和保持和谐的工作氛围。例如上海市自来水闵行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征集企业精神、调整员工工资薪酬、制定管理标准等措施,加深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进而推动了企业发展。“以人为本”理念的持续贯彻执行,使得公司连续十年在上海自来水行业不断赢利。

(2)自强不息的积极心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观点对中国社会不同人群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激励作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原动力。员工献身工作的精神可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而献身精神又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别样体现,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等又是自强不息的具体体现。海尔企业取得的成功,就离不开海尔干部、职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3)和造大事的哲学思想。“以和为贵”向来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标准,成功的企业家们几乎都认可“人和”的价值。以传统文化“以和为贵”思想为基础,创新出的“群体本位”思想在企业管理中广泛运用,其宗旨是优先考虑群体的稳定和发展,强调个体在群体中的作用和贡献,个人的成就和名誉要依赖于群体的兴旺,个人的利益也要依赖于群体的繁荣。在这种组织文化下,员工对组织的依赖感和归属感很强,充分发挥了员工的工作热情。面对竞争,组织内部的员工愿意群力群策,并肩作战,实现组织竞争优势最大化;面对危难,组织内部的员工可以不离不弃,浴血奋战,共建企业美好愿景。现代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用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和谐理念、群本位思想去培育员工,对构建良好的经济秩序有着积极作用。松下公司非常推崇中国“以和为贵”的思想,提倡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以诚、以宽、以礼待人,更好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比尔•盖茨也给为微软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工作团队以高度评价——“我们微软是打群架的”。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互适

如前所述,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探索出很多优秀的管理理念,使之与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相融合,形成互适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优秀管理模式。

1.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要遵从“以人为本”理念“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观念的立足点与核心。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建立,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要规划并有效配置企业员工。即人事部门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作好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与规划,按照员工的特长分配适合他的岗位。其次要建立并健全人才的培训体系。一方面要勤加培训企业员工,把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行拔高;另一方面,经常派员工去外地或国外进修,将人才的“内育”与“外引”工作做实,聚集各类优秀人才。这就很好地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弥补了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短板”,有效地缓解了人员结构失衡,区分了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将注重“做事”转为注重“用人”。上海市自来水闵行有限公司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工作氛围的培育上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多途径鼓励员工“自强不息”激发员工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管理者需实施多种激励措施,使员工工作热情膨胀,从而让组织目标高效率实现。具体而言,企业可通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的办法,对员工实行差别激励制,使员工奋斗不止;激励措施的制定要科学,使员工保持不断探求新知识、新技术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为企业谋利。

3.培养员工“义利统一”的协作精神儒家思想主张“先义后利”、“以义统利”。指导所有员工向特定的目标去努力奋斗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责。首先管理者要做的是让组织内的每位成员都了解自己如何去努力才有助于组织目标的达成。其次为更好地发挥整体效益,要让员工内部进行有效沟通,达成团队整体目标。管理者可以提倡分工有边界、协作无边界的工作理念,让员工热衷于团队工作。出现问题时,日本企业很少追查个人责任,大家只是集中精力找原因,然后加以改进,使企业更好地运作,避免同样的问题日后再次发生。这样做既不伤害员工的个人情感,又可使员工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还可保证企业的盈利能力,更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协作精神。这值得我们借鉴。

4.培养员工勇于创新的精神权变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兵家谋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们应在事物的不断变化中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灵活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它同样适用于处于竞争环境中的企业。只有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企业才能长久发展。海尔集团就很重视有创新意识的员工,并把创新作为企业文化的灵魂。我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需要有“中国特色”——我们不仅仅学习西方的组织化、科学化管理,还应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如“仁、义、礼”精神应用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来,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生机。

四、总结

历史传统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传统文化;课堂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绵延不尽,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在思想观念,思维、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上,无不受其影响。纵观华夏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是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焕发出越来越大的文化魅力。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得以不断发扬光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先人懂得从总结历史中不断开拓前进。在今天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也要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渐渗透到历史教学中,要将历史教育和传统文化有机整合、有效渗透,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了解传统文化,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吸收,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

1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传统历史课堂更侧重于知识传授,辅助以爱国主义教育,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实施灌输式教育。在高考这根无形的指挥棒的驱使下,教师就奔着历史的知识和相应的分数而去,于是,传统文化教学往往被忽视。在弟子规中明确要求: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必须首先学会做人的道理,然后有余力,才去学习文化知识。可是我们今天的教学却恰恰相反,过多地强调学生的文化素质,学习成绩,对于做人的道理,很少涉及。而传统文化中,对于做人的道理研究得很深刻。也就是做,重视传统文化,能弥补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教育薄弱或缺失的状况。增加传统文化部分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注重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熏陶,增强高中历史课的人文理念,有助于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助于调节学生和父母老师之间的关系,进而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

2中学历史教师应加强传统文化学习

历史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是具备良好的情操和道德修养水平。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教师应对教育事业忠诚,“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恪尽职守。历史教师应该有一颗仁爱之心,“仁者爱人”,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但不能讽刺、挖苦学生。有些老师存在职业倦怠情绪,对学生冷漠甚至虐待学生,这样的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作为中学历史老师应该“爱生亲徒”,“诲人不倦”,在教学中采取积极的态度,尽最大的诚意和耐心去教育学生;二是具备良好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历史教师应自觉学习传统文化,通过多种途径拓宽传统文化视野。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读传统文化书籍,比如《论语》、《道德经》、《孟子》等一些传统文化入门书籍,进阶后,可以读《孝经》、《易经》、《金刚经》等。可以通过观看电视节目,了解拓宽历史知识,现在有一些好的电视节目,如《百家讲坛》、《鉴宝》、《国宝档案》,从这些节目中都能学习到很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浩浩中华五千年历史,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璀璨的历史文化,试问当今的教师,了解传统文化的有多少?精通经史子集的又有多少?什么是传统?就是世代相传的精神遗产,包括制度、风俗、艺术等。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经历了数千年的沧海桑田,朝代变迁所传承下来的精神遗产。其内涵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小到日常生活,大到治国安邦。而今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后继乏人啊。南怀瑾先生就曾大声疾呼:“我总希望自己的国人、自己的民族,都能先行深切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在今日世界的竞争与发展中,国人的当务之急是反求诸己———研究中国文化的精要。”幸运的是,如今众多的专家学者都意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比例在加大,甚至占到全部教材总量的百分之五十,这在以往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更应该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为我所用,并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瑰宝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

3中学历史教师应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

3.1在潜移默化中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课堂

在平常的备课和教学中,教师要多加留意,对于涉及传统文化的课文内容,教师要多加利用,如在课堂中加以引导,采用让学生自由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便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绝好时机。例如,讲到孔子和早期儒学,教师应给学生讲清楚,孔子的思想都有哪些?为什么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为什么孔子“仁”的思想带有阶级局限性?抛去阶级局限性,孔子“仁”的思想在当下现实社会中有哪些作用?教师在讲到老子和道家学派时可向学生推荐《道德经》,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被誉为万经之王,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讲到战国时儒家思想的发展时,可向学生介绍性善论,性善论不仅在孔孟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而且在整个儒家思想中,乃至在整个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都占据核心地位。性善的外在表现为“仁”,而“仁”的基础是孝悌。这就让学生了解了古人为什么那么重视孝悌,因为孝悌是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教师还可以把我国古代的一些文化现象和思想结合起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十课,就提到了文人画。文人画就是绘画艺术和文人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文人画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形成了民族特有的美学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如摒弃华艳,唯取真纯,返璞归真,大巧若拙等。这些民族性格,对今天的中学生仍然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3.2师生共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历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如《易经》、《老子》、《论语》、《孝经》等。这些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已经超越了时代的局限,直指宇宙、人生,博大精深,师生共同学习可以起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作用。教师也可以开一些书目单,让学生回家自行阅读,也可以专门抽出几堂课为学生解读,或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最后总结。学生在这些典籍中不断熏陶,进而理解、消化、整合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以达到历史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传统文化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师也可与学生共同欣赏古人的艺术作品,如绘画、书法、雕塑等,有意识地对这些作品进行品评与鉴赏,追寻古代艺术家们的思想意境。当然这也是充实和活跃历史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中国传统文化极其丰富而深邃,历史教师尽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将其中的一些精华展示给学生,但那也不过是冰山一角。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值得人们终身学习,实践。

参考文献

[1]丁守和.中华文化辞典[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

[2]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张海鹏,臧宏.中国传统文化伦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4]杨宪邦.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5]林存光.历史的脉络与思想的线索———兼评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内容[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2).

历史传统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学生管理;具体方式

随着我国物质层面的不断满足,精神层面需求也逐渐提高,人们愈发注重对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在中职学生管理当中,积极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可以实现对学生思维品格的塑造以及良好行为的引导。因此,本文主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教育价值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管理的必要性出发,就具体的开展方式与途径进行探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上千载淬炼所传承至今。早在百家争鸣的年代里就首次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观念,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更是力求在教育管理中充分考虑和实现学生的需求。教育的初衷以及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得益彰,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理念,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进行教育。实际上教师在进行中职课程教育时,针对性教学也是教师所主要开展的方式之一。而回过头来看,对于学生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是对于每一个人修养的要求,对学生个体发展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在学生管理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让学生能够成为社会所需的栋梁之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律思想也是每个学生在中职需要养成的良好品质。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学生自身蕴含的传统美德品质,不仅仅是自身的一种内在修养,更多的可以辐射到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道德表率,带动整体风气面貌向好。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学生管理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面对当前纷纷扰扰的社会环境,许多良莠不齐的价值观、思想观已经影响到中职学生在学校的行为方式。大量的负面思想充斥于学生之间,许多学生甚至对奋斗等价值观产生了否定态度,认为奋斗没有意义,不如抓紧时间享受。影响到学生自身的同时,更是对教师的管理造成了不小的挑战。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积极向上的思想,诸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的思想理念。在学生管理中积极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在中职阶段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对互联网中的信息能够有最基本的辨别与批判能力,在学习中能够秉持初心,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二)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在当前新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于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不能局限在专业技能的考查上,育才先树人更是成为当前社会主流的共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年传承,其中大量的人文主义色彩可以用于对学生品格的塑造。而中职学生本身因为自身问题等因素,在德育方面弱于其他阶段的学生。通过积极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精神层面对学生开展教育,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内在修养,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奋斗的价值,并且朝着人生目标所努力奋斗。这一方式与新课程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在学生的管理层面,需要教师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丰富学生在中职阶段的生活与学习。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途径分析

(一)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我国每一个传统文化节日背后都有其丰富、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对于学生而言,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其中的历史也值得学生所品味。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重视每一个传统节日,通过围绕传统节日背后的人文故事以及深层因素开展各种活动,逐步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实现学生情操的陶冶。如在端午节,中职教师需要合理地利用乡土教育因素,结合当地学校的情况举行赛龙舟、包粽子等文化活动。在开展这些文化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些活动,这些活动的来历究竟是什么。这时由于组织了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他们会积极地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有学生说端午节活动是为了纪念楚国诗人屈原。屈原听闻国家被秦国所灭,伤心欲绝之下投身汨罗江。这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这段历史的视频资料,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识以及节日背后的原因,逐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又比如在清明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为革命先烈进行扫墓。但是教师在扫墓之前可以组织学生先观看近代史上普通民众的悲惨生活,为学生介绍正是由于革命先烈的付出与牺牲,打破了旧世界的枷锁,才有了我们美好的今天。这时学生对于扫墓活动会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其实每一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具有深刻的人文主义价值,但是由于之前忽视了传统节日对学生文化以及人文情怀的渗透,反而是以长篇说教来指导学生,造成了管理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所以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利用好传统节日的教育价值,积极推动学生管理体制的创新,让德育迈入全新的阶段。

(二)参加文化实践活动,实现德育文化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得以体现出来,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好这一特点,让学生积极参加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从实践中逐步构筑学生的情感认知。在感知中体会到其中的道德品质修养,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让学生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来体会与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教师要注重文化体验活动中的趣味性,实现教育与趣味性的相互统一。这样更符合中职学生的成长规律,也能够让他们真正融入其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不仅对学生起到了育人的作用,更让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因素。例如,“字如其人”,教师在组织文化实践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好书法因素,选取具有德育价值的传统文学对学生开展书法比赛。这样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能够对文学经典中的语句产生深刻的认知,同时书法也能够让学生的内心逐渐平稳,实现自己内在修养的提高,实现对人格的塑造。戏剧也是中华文化传承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古代戏剧表演更具备教化育人的功能。教师可以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首先选取学生容易接受并感兴趣的戏剧科目,让他们观看。在观看完戏剧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扮演,让学生通过亲身表演理解戏剧中表达的核心育人思想。通过这种亲身实践的方式,学生更能够直观地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价值以及优秀思想,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三)诵读经典文学,深化文化内涵

传统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面体现,也可以说是最直接的一种体现形式。传统文学更是直接塑造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价值观念。所以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班级管理中,就更需要将这些文学经典推广给学生。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传统文学进行诵读与学习,能够直接让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与观念。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开展具有教育价值的读书活动、组织交流会等形式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在学生管理中渗透优秀德育价值理念,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例如,教师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完整的匹配,可以采用阅读比赛等形式来逐步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诸如《论语》等书籍。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然后让大家一起对这位学生的见解进行打分。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交流活动,为彼此推荐优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对于古诗词等内容,教师也需要好好利用起来,可以让学生进行古诗的改编,以剧本的形式让学生演绎,并融合进学生自己对诗词内容的看法。通过这些多形式化的内容,学生可以全面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日常行为中不断地规范自身的言行。综上所述,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与普通中学的目标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为缓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压力。新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积极对中职学生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嫁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当中,挖掘学生个性,通过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切实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魏加恩.新形势下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研究[A].2021课程教学与管理论坛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5.

[2]朱玺.互联网时代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J].文教资料,2021(11):155-156.

历史传统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思潮;历史教学;扬弃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明古国之一,凝聚了中华民族和人民五千多年的智慧,并蕴含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可以说,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度。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较之从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到了今天,有了一个新的语境,并且在这种新语境中,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和挑战。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其中不可避免的课题。

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几种社会思潮

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当中涉及好几种社会思潮,学者们都是从自己所偏向的那种思潮的角度去探讨这一问题的。首先是新文化保守主义。这种思潮下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当下,特别是在现代化负面影响之下的中国,尤显其重要价值和意义,它能够有效地反拨现代化的一些弊病和负面影响,因而主张退回民族文化本位,崇尚国学研究。[1]当中,以季羡林先生最为突出,他认为只有“乞灵于东方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来处理”,因而发出疾呼:只有东方的伦理道德和哲学思想能够拯救人类。[2]另外,新文化保守主义的一个重大特点是,要求中国重新以传统的儒教文化立国,从而放弃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的指导思想。“保守主义认为中国文化中,特别是传统儒家文化中有很多东西值得肯定,可以成为当前文化建构的立足点和契机,比如,道德伦理中的仁义礼智信等。”[1]其次,是对传统文化继承的理解。目前,者大多数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否定,“者在虚无中国当代史的同时,还虚无与中国当代史衔接紧密的中国近代史”。[3]进一步说,是对中国革命史的否定,是“否定革命的虚无主义”。[4]这当中当然包含了对新文化运动的否定。另一方面,某些者又鼓吹中华文明是一种糟粕,甚至怀疑,中华文明是否曾经发生。“者不仅虚无中国近代史,而且还把虚无的触角伸向中国古代史,乃至中国文明的起源。”[3]再次,是民族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这形成了一种文化民族主义的倾向。民族主义者多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优秀的文化,中国人有义务保有这种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以使我们的中华民族更加强大,中国人民更加团结。而在教育方面,尤其是历史教育方面,民族主义所突显的并不是中华文明,而是大一统强大帝国在世界上优异的地位,其目的也是追求一种强国情结。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文化保守主义不同于民族主义,认为“由于文化保守主义主张回归传统,往往被诸多学者误解为是民族主义的表现。不可否认,文化保守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伴生物,民族主义是其据以回归传统的有力支撑点之一,但从文化保守主义的实践及其主张来看,一方面它是在认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批判传统,另一方面又在批判西方现代文化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现代文化,它更多的应是介于文化民族主义的传统派和文化激进主义的西化派之间的文化选择。”[1]此外,新自由主义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专制主义,一切要以权威为主。中国未来要有所发展,就要打破这种文化传统,发展每个人自己的个性。李慎之先生就是持这一观点的,但他同时认为,“只要拔除了专制主义这个毒根,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但不受意识形态污染的广大部分,从文学艺术到科学技术,可以而且应该继承发扬,即使是儒家与法家的学说,也都有应该继承的因素。”[5]

二、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以上所述乃一些社会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一些看法,这些言论为我们提出了一些问题,其根本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是国家的上层建筑,从某种意义上指导着该国国民的价值观及日常生活习惯。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强大,如果失去了自身的传统文化,国民就无法找到自身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从而无法找到自己对本国的认同和归属。此理用于中国也是一样,中国人民之所以是中国人民,是因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从小接受中华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认同和归属感。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弘扬光大并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与文化保守主义者有所区别的是,我们不必完全接受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因为中国文化在新的时期已经被赋予了新的语境。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基于此种观点,各种社会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在教学中不必全部接受,也不必全盘否定,一定要让学生认清它们的危害性,还要分辨出当中的合理之处,择善而从。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首先是要挑出当中的精华所在。众所周知,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在人文思想上有过不朽的贡献: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这些都是享誉中外、闻名遐尔的。虽然今天新诗发展迅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唐宋、诗词琅琅上口,至今还未被世人遗忘。中国小说的发展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时至今天还没有一本小说能超过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国古代的文学家为中国传统文化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由此可见一斑。今天,我们也许不必再追随他们的创作风格和意念,但“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态度和精神依然值得新一代作家们继承和发扬。“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学术功底更是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强调的梦想和目标。在思想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其中所蕴含之专制主义文化传统是可以而且应该被埋葬到历史的坟墓里。认清了这一点,我们还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传导出一些有利于指导今天人们言行规范的精华。例如,儒家崇尚的“忠、孝、廉、耻”、“仁、义、礼、智、信”等等,到了今天也值得我们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待人以信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中一些更体现在某些大学的校训上,如暨南大学的校训是“忠、信、笃、敬”,而清华大学的著名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则来自于儒家经典《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句。当然,这些概念都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也是对大学生思想的一种熏陶。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语境下,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也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党提倡的“和谐社会”理念正是其中最好的例子。所谓和者,乃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孔子曾经在《论语》中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而和的思想更成为植根于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文化特征。然而,和谐的概念非独中国人所有,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也曾经提出这一概念,如傅立业曾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欧文的共产主义试验更是以“新和谐”命名。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正是一种和谐社会;在中国正式提出这一治国理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种深化,也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肯定。当然,以上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当中的冰山一角,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值得发掘并发扬的东西很多。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糟粕也不少,对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毫不犹豫地加以屏弃。如上文所及的专制主义传统是当中的大者,但对渗透于民间的所谓传统,如迷信等等,我们也要多加留意,在指出它们历史意义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知道它们曾经造成的危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上,除了要辨析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外,还要对一些历史问题加以认识,以免学生陷入。对于某些历史事件,我们只能是反思,而不能说推翻。就以新文化运动为例,它在当时无疑承担了巨大的历史任务,这次运动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是无可非议的,因为那不但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还是一次革命。但是,新文化运动也并非十全十美,这也是由当时的历史环境所决定的。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确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弊端。到了今天,我们可以对之反思,因为对过去的总结必将有利于将来的发展。但是,反思必须建立在对它功绩肯定的基础上,如果从反思演变为推翻,则无疑陷入了,既不符合史实,违背历史教学的规范,也不利于学生对国家民族将来发展之路的思考。对历史的认识,不应局限于中国近现代史,对中国古代史的认识尤为重要,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就来自于古代。但是,当下有些学者为了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无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无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甚至怀疑一些确实的历史事实是否曾经发生过,这是一种严重的态度,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危害。有论者甚至写文章认为,所谓中国四大发明其实并不发生在中国,其中谈及活字印刷,认为仅见记于沈括的《梦溪笔谈》。从文献上来说的确如此,但宁夏出土的西夏文活字印刷《四书》,已经有力地证明了沈括的记载。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知道,历史可以质疑,可以辨析,但这一切都必须在材料证据的基础上,否则将违背历史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说到历史认识问题,必须提及当前中学历史教育当中有一种民族主义的倾向,他们大都侧重于对大一统国家思想的灌输,虽然对中国古代文化也有介绍,但篇幅较小。大一统国家思想的教育无疑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但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却让很多新入学的大学生在历史观上有所偏颇。如他们提起中国古代,多言汉唐明清,而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最高峰的宋朝,被他们记得的往往是一个饱受外族欺凌、软弱无能的朝代。注重多元历史观的培养,也是历史教学中对中国文化问题的必要手段。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与人民的认同所在,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应该使之发扬光大。今天,我们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以之作为我们高校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但这不妨碍中华文化的发展。我们的开国领袖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但他一生最爱看的是中国人自己写的《资治通鉴》,他的伟大成就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并不相背。在新时期下,中国传统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元素,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成为中华民族的特色。作为高校历史教育的工作者,我们也应顺应时代的变化,在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培养新一代拥有多元正确历史观的历史学者。

参考文献:

[1]张存凯,马征.九十年代文化保守主义争论简述———兼论文化保守主义的思想内核[J]理论导刊,2005,(6):94-97.

[2]季羡林.21世纪:东方文化之光必将普照世界[J].今日中国,1996,(2):56-58.

[3]田居俭.历史岂容虚无———评史学研究中的若干言论[J]高校理论战线,2005,(6):41-46.

[4]黄凯峰.以科学的历史观指导历史评价———兼评思潮[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2):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