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强调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学的育人功能,无论是教师的教书育人,还是学生大学享受育人服务及管理等,说到底,都是大学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及校园文化育人。校园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相对个性化的文化标示和特征,它对于大学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实际的功能和意义。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大学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大学校园精神为底蕴,由大学校园中所有成员(以下简称校园人)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广义上的校园文化概念从文化的存在形态上来讲,包含着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积淀和标志,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和灵魂所在,而制度文化则是将精神文化付诸和作用于物质文化的手段和媒介,三者共同组成大学内部的一切活动的内在和外在即校园文化。而狭义的校园内化一般意义上指的是大学的精神,强调大学师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质和素养,表现为一种区别于气态学校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尊则的共同体。

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核心竞争力加强的必要手段,也是大学凝聚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尤其是现代大学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对于学生的成人、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事实上,各类大学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并没有落后于理论的研究,因为大学作为一个机构在运转的一开始,无论是物质文化方面的建设还是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就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然而,不尽人意的是,在各类大学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凸显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单一

首先,真正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全体大学中人,包含所有部门和教职员工、学生,即管理主体和参与主体。而当下很多的大学对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和校园文化影响和作用和主体认识不清楚。表现在,无论是针对于各种的规章制度,环境打造等理论探索和建设实践,还是精神文化影响下的主体,都片面的付诸于学生。在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的主体推动者方面,则认为该项工作只是与学生工作相关部门有关,例如学生处和校团委。这样就造成了校园文化视野上的狭窄和短缺。单个的部门难以影响到理应共同作用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部门和人群,而这些部门和人群的参与恰恰是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的作用部分。其次,对于教职员工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功能认识不到位,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层面的教职员工的资源形成浪费,更导致教职员工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归属感和责任感,更加的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某个部门的只能或者只是针对于学生而已。现实中表现出来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集中于某个职能部门,而在一些教职员工眼中,这项工作是带着学生在小打小闹,领着学生玩耍而已。这种缺乏全局眼光和观念的情况导致了校园文化内涵的却是,从而使得无论是从施加影响还是受众两个发明后面的主体范围缩水和所缩小。

2.校园文化建设同质化

校园文化并非一时兴起而大兴土木或者提出某个口号便可,既然是文化,那么必然是经过长期的纵向各时期的文化沉淀而逐渐形成的,这就决定了真正的良性的校园文化从逐渐形成开始,便具备着大学自身的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特点以及趋势,而现实中的很多大学并没有抓住这一点来打造校园文化。

呈现出来的“大学就是有大楼”,清一色的钢筋混凝土,甚至是毫无特色的玻璃建筑,如果地方地皮足够便挖个湖,感觉过于现代了便建一个貌似传统的亭子以示文化传承。更直观的是,大学校训的雷同和完全相同情况,大多以“厚德”“自强”“求实”“创新”字眼或它们的近义词作为校训,毫无特色。校训应该是作为学校建设和培养学生的方向和目标,那么每一个学校都是以此为目标,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必定是单一的,更何况,同质化的校训说明,这些学校根本没有立足于本身的特点和文化个性来量身定做校训,那么校训的存在意义也就无从谈起。

从当下很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讲,多数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层面上。校园社团组织机构、职能、内容、活动等方面单一,文化艺术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单一、传播手段单一,这些对于形成良性和生态的校园文化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学生作为受众对此无新意的传达不感兴趣,认为对自己的成长没有太多值得关注的内容,那么自然对这样的校园文化导向是不认可的,尤其现在的青年学生喜欢张扬个性,那么就不会认可同质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这样的校园文化建设到最后也只能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上,而非整体校园文化氛围,大学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上。这种情况大大限制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功能的发挥。

3.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匹配

在校园文化的内涵中,精神文化作为核心和灵魂理,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只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外在体现以及进一步推动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和手段,这才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的关系。而当下的部分学校却认识错误,将物质文化建设置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方向的地位。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已经背离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更不必说很多大学将物质文化建设等同于建几栋大楼、增添多么好的硬件设施,从数量和外型上引以为豪,这只能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而所谓的物质文化建设最终也只能成为真正“毁了大学形象的形象工程”。

究其原因,首先是大学对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建设认识的不到位,从精神文化层面缺乏清晰的目标和方向,故而将目光放在了物质的外在建设上。其次,大学的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大学无暇顾及精神文化的建设,使得物质的外在建设变得理所当然和符合潮流。无论是新建的图书馆、体育馆、多功能厅等设施,因为没有文化的归属而只能作为毫无精神和感情的设施而已。缺乏精神文化的设施自然不能够吸引有思想的和精神的青年学生的关注,那么也自然的不能够使物质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进行有效的互动,校园文化建设到最后也只能是建设一些设施而已。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1.加强对于校园文化的认识

这种认识不能停留在外在的表现上,而是要追本溯源,找到大学本身的历史渊源或者发展特点和个性,从而在方向上予以个性化的定位,从而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文化自觉性。

大学校园文化即是大学校园的精神所体现,是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和活动文化、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是面向全体大学中人包含部门、员工、教师、学生的,他可以促进学校其他方面工作诸如党建、教育等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全面认识就要求全面认识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和地位,树立全员共建、全员共参与、全员共接受的意识。在长期的规划和短期的目标中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有的放矢的规划,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校风和学风是大学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反映。受众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认可和接受与否,直接影响着校风和学风。而良好的学风和校风能够促进教师的教书育人,促进学生良好的成长,成为人们发展和成长的基础和条件。反过来,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受众也会自觉的投入到维护校园文化的队伍中去。如此的良性互动,必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产生极大的推动力。

2.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其实在大学中常常有这样一种突出的现象,它与某些存在于社会上的形态相似,便是换一位领导,工作便换一个方式和方向,即“换将换令”。此类情况的由来主要是因为新上任的拥有话语权的领导功利性的想创新创造,从而不沿老路走,甚至仅仅是为了改变而改变,名曰“创新发展”。拥有的只是与之前不一样,具体是不是可以成为创新发展,犹未可知。而在大学中,新上任的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话语权的领导一旦也出现此类的想法的话,那么,可能在之前依然形成的校园文化氛围可能就要被打破和改变。其实,这种状况很常见。举例说明,某校一领导注重学生审美教育,意欲通过良好的审美教育来提升普通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于是耗费人力物力建设出类似“审美教育基地”“审美教育展览室”“审美教育作品巡展”等场地和活动,一时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活力和内容,而一旦换了领导,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之前的文化建设内容很可能成为“烂尾工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其实这种情况便是在校园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出现了问题。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继承和发展呢?

人们常在生活中说“理论要联系实践”,甚至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先进正是因为它的与时俱进,而非机械的结合或否定。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发展过程,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也需要与时展相匹配。中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立足于大学校园文化内容和载体的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保持其选择方向的先进性和发展态势的时代性,在深层挖掘、重新审视中。纵向挖掘和横向拓宽大学校园文化的新内涵;在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中。保持中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先进性;在与时俱进、锐意创新中。增强中国大学校园文化的生命力。文化既是历史又是现实,它是历史在现实中的沉淀。它不仅作用于过去,而且构成一种强大的现实力量作用于现在,大学校园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和速度必然受文化传统的影响。一方面,当代的大学校园文化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决不能完全脱离传统的根基而任意创建;另一方面,文化传统中的某些部分常以一种遗传基因的作用方式渗透于全部历史过程,当然也作用于大学校园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大学校园文化的创新都是从自身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中发展而来的,并都面对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应当只青睐现代化,而把传统简单地视为陈旧和需要改革的对象,或者只是把文化传统简单作为现实改革的历史背景。现代未必是科学的,传统未必是落后的。大学校同文化必须保持它的批判,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做出符合规律的选择。中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应该是一个继承传统优秀文化、追求现代先进文化的过程。

3.发展学校特色

所谓特色,顾名思义,即是一种独有的个性化表现。大学的特色即是大学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和优良的个性风貌表现,它要求遵循大学本身的本色,遵循着本色来发展,便会形成特色,有特色便会有优势和实力。从而获得长足的发展。

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内涵丰富,在纵向的历史的潮流中积淀着文化传统,在横向的社会形态中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既有所有大学共同具有的普遍性,又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文化性、民族性等。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发展学校特色形成个性化的校园文化,首先需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尊重校园文化发展历史,在继承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开拓和创新,已形成古今融合的特色文化体系。其次,结合学校具体办学情况,根据办学传统、办学优势、人才结构等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每个大学的情况不同,故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立足于这项特殊的要求之上,才能更好的发掘内部各种潜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品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在部门、员工、教师、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环境。

参考文献:

大学文化建设范文第2篇

宿舍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分支。它不仅有校园文化建设的普遍特点,而且有其相对特殊、特定的内涵。正确认识宿舍文化的概念与功能,对分析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探析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宿舍文化的概念

高校宿舍文化是以学生群体为主体,以学生寝室为空间,以寝室文化为内核,以宿舍活动为载体的宿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性特定群体文化。它包括宿舍的物质形态,如宿舍的内部设施、装饰布局和卫生状况等;制度形态,如学生的学习、生活制度和道德行为规范等;精神形态,如宿舍成员的政治信仰、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道德素质、心理趋向和理想情操等。宿舍文化的这三种形态互为表里、相制相约、相融相合,从而构成一个特殊且多形态、多层次、多内容的文化复合体,具有感染性、动态性、多样性与潜在性等特征。

二、宿舍文化的作用

在高校,随着学分制的推行和不断完善,学生学习的分散性和流动性逐渐加大,这就使得宿舍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休息、娱乐和交流的多功能场所,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宿舍文化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提升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道德情操以及团队精神。

(一)能提升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

积极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增强和提升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保障。大学生宿舍成员一般都来自五湖四海,在生活习性、作息习惯、家庭境遇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宿舍作为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成为大学生迈进社会之前学会沟通与交流、学会理解与宽容、增强与提升环境适应能力的“演练基地”。

(二)能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修课,而作为大学生跨入的“第一社会”,宿舍是大学生之间联系最为密切、交往最为频繁的场所之一,是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第一课堂。宿舍文化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能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宿舍是大学生张扬个性、活跃思想、自由言论和活动的场所。虽然大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各个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导致他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等也不尽相同,但由于大学生宿舍成员在层次及目标上是比较一致的群体,通过饭后闲聊、睡前卧谈等方式,可以使彼此之间学会交流,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学会交际。因此,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能够使宿舍成员和睦相处,形成良好的心境和愉快的情感,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无形之中受到“洗礼”,使他们的道德情操得到升华。(四)能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作为大学生“第二家庭”的宿舍是学生休息和生活的场所,虽然如同“家”一样,但又和“家”有所不同。宿舍是集体活动的场所,良好的宿舍氛围需要宿舍成员共同营造、共同维护,在宿舍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使学生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彼此之间相容、互补。因此,它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阵地。

三、宿舍文化建设的瓶颈

近年来,高校虽然在宿舍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物质文化方面

物质文化方面重视外表宏观建设,忽视内部微观改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持续加大,大学宿舍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从外表上看,宿舍楼宏伟气派、宿舍设施齐备,但宿舍内却是另一番风景:生活垃圾乱扔,物品随意放置,宿舍设施被随意搬动,室内电线私自乱接,墙壁装饰一味追求俊男靓女,装饰布置缺乏整体感、和谐感。“脏、乱、差”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相当一部分宿舍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被动进行打扫和整理,踩点式的应对机制导致检查一过立马回复原状。

(二)制度文化方面

制度文化方面注重宿舍制度的全面性和原则性,忽视制度的操作性和实效性。宿舍制度文化规定着宿舍成员的方方面面,每所学校都有成套的宿舍管理规范,这些规范不但能够保证宿舍生活的正常秩序,而且对学生道德品质、纪律意识等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过随着后勤社会化的不断推进,这些制度大多针对性不够,号召力不强,配套性不高,落实不到位,不能真正成为宿舍成员的行为规范,形同虚设。特别是在检查方面,大部分高校采取“定期、定点、定人”的宿舍管理方式,存在着严重的“治标不治本”现象。

(三)精神文化方面

精神文化方面注重流行与低俗元素,忽视健康与积极因子。精神文化是宿舍文化的核心,是宿舍成员在宿舍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态度和意识形态。当前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开放的特点,但必须看到其存在的诸多灰色情调:宿舍审美文化扭曲,审美情趣低俗;思想观念开放无度,政治信仰缺乏;精神状况不佳,价值追求低迷;宿舍心理文化错位,心理障碍严重;等等。与此同时,许多高校并没有认识到宿舍文化的深层育人功能,没有把宿舍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中,更没有把宿舍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和育人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和实施,而仅仅把宿舍文化建设当做学校进行学生管理的一种载体。

四、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效机制

高校宿舍文化作为高校文化的“亚文化”,其建设可从宿舍物质文化、宿舍制度文化与宿舍精神文化三方面来探索,具体有以下三个维度。

(一)奠好基石,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宿舍物质文化是宿舍文化的基础,是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和保障。其中,宿舍的基础设施是宿舍环境的核心要素。良好的基础设施不仅能给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基地,还能陶冶学生心灵、熏陶学生行为,因此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要在装饰装修上下工夫,通过“四化”,让宿舍的一景一物、每个角落都能和学生进行“对话”,加强先进文化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引导。除了宿舍内部的基础设施,还需要加大对学生社区文体活动场所、设施的配套建设,注重宿舍附近的物质文化建设,如活动场所、活动设施和活动器材等。在宿区或者公寓楼增设学生阅读室、活动室,设置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和学生事务管理等工作室,逐步建立起发展性指导工作阵地,从思想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从学业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辅导,从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因此,学校要把学生宿舍区纳入校园总体规划来建设,使学生宿舍区向着融学习、生活、休闲、娱乐和审美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发展。

(二)铸好堡垒,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宿舍文化的中轴和关键,贯穿着宿舍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各个环节。制度建设是增强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础。②只有实现宿舍管理制度化,才能保证每位大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才能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才能形成正面的宿舍文化,从而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首先,要建立健全宿舍各项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是搞好宿舍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宿舍文化实现育人功能的外部机制,因此,要多管齐下,坚持多途径、全方位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具体要做到:一是加强宿舍卫生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制定《学生宿舍卫生管理制度》《学生文明寝室标准》等卫生管理制度,使宿舍卫生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制定干部教师联系学生寝室制度。通过完善教师考核制度、班主任制度积极推动广大干部教师走向学生寝室,做到每个寝室都有一名干部教师联系,促进学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长效机制建设。三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学校可加大对公寓学生工作的考核评估力度,将其纳入学校对二级学院和各部门考核评估指标体系中。同时,寝室卫生的检查结果要与学生综合考评、入党评优评奖等挂钩,并建立健全相应奖惩机制。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中,大学生是宿舍环境的主体,他们既是公寓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和管理者。要积极动员学生,影响更多的学生,使广大学生都能朝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努力。第一,制定学生党员责任制。通过实施学生党员寝室挂牌制,明确学生党员的管理职责,充分发挥党团员和学生干部在寝室管理和文明建设上的表率作用,努力提高学生在寝室卫生管理和文明建设上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第二,建立健全以学生自治组织为主体的检查评比体系。通过校院两级党员、团学干部、树人先锋营成员等学生自治组织强化检查力度,完善检查评比机制,推行寝室免检制度,改善学生寝室卫生状况,提高学生寝室的整洁度。

(三)提升品位,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硬件;软件;大学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2-0241-03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大学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社会竞争能力的提高,对于开发学生智力、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可以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大类:软件方面主要指学校的传统等;硬件方面包括校园的建筑设计、校园景观和美化绿化等物化形态的东西。

一、硬件方面的建设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很多大学都在提倡“四育人”理念,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其中,“环境育人”与校园的硬件环境关系密切。校园外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它主要包括校容、校貌、建筑、绿化及各种设施等,是校园文化最直接、最具感官性的反映。

(一)校园建筑规划和建设

文化是孕育建筑的土壤,正是由于文化土壤的培育,才使建筑有了“记忆中的活力”,而不是那种“瞬间的活力”,文化的自身积淀和发展使建筑的内在精神和外在风格得以延续。因此,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立体的绘画。校园群体建筑是一个学校文化品位的主要物质载体和历史传统的象征,因而应当具有比其他建筑类型更高的审美价值、人文含量和教育功能。校园主体建筑尤其应当在“文”与“雅”上下功夫,使之具有良好的文化品格,从而鲜明地体现学校的文化品位与人文精神。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作为人类劳动的最主要创造物之一的建筑,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古老名校的建筑,式样各别。例如,剑桥的校舍,按建筑年代的不同而风格各异,比如,建于15世纪的国王学院是哥特式的;建于19世纪的纽南学院则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风格。我国大学校园建筑中同样不乏一些陶冶功能较强的优秀之作。比如,作为近现代中国建筑中名作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是经过80多年,三次建成的,三个部分浑然天成,体现了清华园一贯的文化品格和特有气质,让人感到厚重而明亮,亲切而不陌生,幽静而又有生气,透出浓郁的学院气派。一流大学校园的每一座建筑都是精品。而新的建筑都应当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有着其丰富的内涵,若干年甚至几百年以后,每一所大学都应当是一所建筑博物馆,能够反映其历史文化。

(二)校园的绿化

校园环境既是学生休憩、活动、学习的场所,也是校园人文精神的体现,反映了校园文化品位及师生的精神面貌。可以说,校园的一草一木、每一座雕像都具有文化意义,置身于校园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让人们在自然的山水树木、艺术雕塑、纪念场馆、警言语录中耳濡目染,情操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心灵会受到启迪,从而激发大家美好的情感,这是一个学校实现其育人功能的重要条件。

校园绿化首先要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各种绿化带、花圃、草坪应星罗棋布般分布在校园内,做到从校门口到校园每一个角落,处处绿树环绕,鲜花娇艳,碧草如茵,与校园建筑相映成趣。另外,校园绿化强调植物的合理配置及校园生态的多样性,目的是使绿化空间表现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做到“远近高低各不同”,“浓妆淡抹总相宜”。

在校园的绿化上,不要急功近利,要秉承“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要选择追求卓越,坚持宁缺毋滥。应尽可能多栽种一些生命期长的名贵树木,若干年后,其本身就是一种历史、一种文化。因为古树以其优美的形态、丰富的人文内涵,被人们尊称为“凝固的诗,动感的画”。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对古树含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人们尊敬它、崇拜它。以古树为题材的神话传说、人物事迹、历史典故、诗歌及绘画作品构成了我国丰富的人文资源,它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校园绿化还要追求绿化和建筑以及校园雕塑、雕像的完美结合。表现校训、校园文化精神的雕塑、纪念雕像、碑刻等要注重与整体校园建筑风格的配合,并与校园的其他环境因素有机融合、相得益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应该把整体布局与零星点缀协调起来,使实体象征与抽象隐喻相结合,形成一种意象共存、富有人文精神的校园建筑文化。

二、软件方面的建设

(一)和谐是校园文化的基础

各高校的知名度可能不一样,文化也不一样,但有很多共同的东西,其中,和谐就是最基本的。和谐是校园文化的基础。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国家的和谐昭示着辉煌。单位的和谐孕育着希望。学校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方面,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和谐是完成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包容、自由精神是校园要素和谐相处的前提与“溶剂”,是大学精神灵魂之所在。蔡元培指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正如他在北大任校长时那样,对各种学派,依循思想自由之原则,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大度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精神,其实就是一种直面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气度,大学作为社会精华浓缩的特殊存在,必须拥有这种气度,才可能让校园的一切尽可能地归位于和谐的范畴。

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增强高校师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也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建立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之上,有助于促进大学各主体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有助于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最终创建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

(二)健全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的保障

各项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规章制度就是全体师生必须共同遵守的规章、规定和规范,是实行科学管理、办好学校的重要保证。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总结提高。要定期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整理,按照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分别进行修订、废止、补充和规范。通过制度建设,使学校制度更加健全、内容更加科学、形式更加规范,科学管理上水平。

制度建设必须建立民主、公开的程序机制,民主、公开的制度建设机制本身既是高校制度建设的组成部分,又是制度建设工作持续良性运行的基本保证。民主、公开的制度建设机制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制定制度的程序和制度的内容合理合法,而且能够让制度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有利于制度的实施和遵守。

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十分关键,再好的规章制度,如果不能落实,等于废纸一张。要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制度的学习宣传工作,增强教职工和学生的制度意识,为制度执行奠定思想基础,确保制度贯彻执行的有效实施,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着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做到奖惩分明。

(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助推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助推器,其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精神风貌、文化内涵等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使他们在参与活动时感悟科学的力量与人文韵味,体验到校园文化的精神和魅力。

社团组织可以说是社会的缩影,参与社团活动是结识朋友、娱乐、增强自信、补充学业知识的最好途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娱乐学生的身心,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登山、游泳等,不仅能训练体能、增强体质,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及拼搏精神。

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活动,还可以培养个人领导才能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一所大学若能把学生的学业与校园文化活动妥善地结合起来,便会有力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四)校风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学校教育的成败,关键不在于它有什么样的校舍,或有什么样的现代化教育设备,而在于有什么样的校风。校风是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而成的,反映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它是一个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和统领,它反映了学校整体的精神面貌。校风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学风和师风。学风以学生为主体。其核心是学习风气,其中既包括学习的动机、目的、态度、兴趣等内因要素,也包括学习的方法、纪律、主动性、刻苦性、创造性等外显要素。师风的主体为教师,体现了教师的教学风气、学术风气、育人风气,以及教研室、院系、实验室等风气。

置身于健康向上的校风中,人们在耳濡目染和内心体验中能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哲理的启示,并起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理顺情绪、振奋精神的作用。师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基础。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导者,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靠渊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人格魅力,即自己的信仰、品格和言谈举止。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学识学风等方面以身作则,做到敬业爱生、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核心。培养和造就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的天职,也是学校工作的根本着眼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学风建设时,注重客观环境的变化,化被动为主动。通过积极引导和严格管理,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崇尚真理的风气、刻苦钻研的风气、富于开拓的风气,在考试中培养诚实守信的风气、耐心细致的风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敬重师长的风气、诚恳礼貌的风气、遵纪守规的风气、服务奉献的风气等。要引导教师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严谨治学、教书育人,教育学生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学校、热心公益,大力倡导追求真理、追求卓越、清除赝品、拒绝平庸的学术风气,着力构建以人为本、尊重差异、鼓励创新、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

(五)创新是校园文化的灵魂

教育部日前的《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 907万人,在校生规模世界第一,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新跨越。而与此相反的是在世界前100名的一流大学中,难觅我国高校的踪影。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在教学和科研上培养创新人才、创造一流的科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衡量一个初、高中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指标就是升学率。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学校的一切工作重心都是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当今中国的高考仍然是以试卷成绩为唯一依据,而试卷考试只能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难以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即使我国的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频频获奖,但那也是在预做了大量高难度的习题后的结果,他们的创新思维没有得到任何提高,根本无法形成创新精神,所以,那些早期获奖者至今仍鲜有成为国际大师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中国的大学,即使是最顶尖的大学在生源上都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中国的高中毕业生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而这正是科学研究所必须具备的。培养不出创新的科技人才,创造不出最新的科技成果,就不可能成就世界一流大学,因此,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更加艰巨。一个事实是: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美国在世界上的排名仅在第28位或30位,但在诺贝尔奖的排名上,美国是世界排名第一,而且这个第一还将多年保持下去。美国成为诺贝尔奖的得奖大户,除了他们舍得投入,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大之外,他们的教育比我们更加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世界一流大学需要的是创新、是探索未知领域,这是中国的大学教育最需加强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创新机制,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最大限度地开启挖掘人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尽快培养和造就出大批高尖端的人才,紧紧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抢抓机遇,加快科技发展,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杨河.加强校风建设 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J].求是,2009,(8).

[2]秦延红.浅谈大学校园精神[J].中国教育报,2000,(12).

[3]李莉.培育大学精神 促进校园和谐[J].光明日报,2008,(1).

[4]王荣华.加强校风建设营造育人氛围[J].文汇报,2001,(2).

大学文化建设范文第4篇

一、自觉认识大学文化建设的作用

大学不仅是物质存在,更是精神存在、文化存在,大学和大学文化如影随形,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即文化。大学文化是大学本身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根本,如果缺失了它,也就无所谓大学。大学文化自觉是大学在文化上的觉醒,它的基本前提就是自觉认识文化建设在自身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大学对文化建设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大学自身的竞争力,还关系到能否引领社会健康发展,最终关系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第一,以文化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是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等教育机构,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与培养什么样的人息息相关。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人”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大学不仅需要向大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更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之全面发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不仅人才的培养目标直接体现了深层结构的文化要求,而且人才培养过程也是一个文化传递、选择及创造的过程。”[2]大学文化实质上就是育人文化,目的是通过继承、传播、创新文化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过程,说到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育人过程。大学教师、管理者、服务者的一切活动都要从文化的角度精心设计,形成自觉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模式,言传身教,做出表率,让沐浴在浓郁文化氛围中的大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文化人格,达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目标。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和文化发展日趋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应认识到文化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树立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理念,构建融知识、能力、人文素养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共同致力于大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第二,以文凝力,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

文化是大学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强化大学自身文化建设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大学文化是历届大学人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凝结着大学人共同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等,体现出独特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文化品位,是一所大学的精髓所在。一流的大学文化铸就一流的大学,古今中外著名大学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证明了文化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无论大学怎样更名易址,唯有其文化精神一脉相承,历久弥新。大学文化弥漫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无形而又持久,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全体师生员工的人格,形成文化认同,进而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带动学校各个系统协调发展与创新。同时,大学文化力塑造的整体形象对社会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学职能的拓展,大学中出现的官僚习气、功利主义、学术腐败等不良现象削弱了自身的内聚力和对外的影响力,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大学回归文化本位,主动传承大学精神,健全大学制度,营造环境氛围,调动大学人参与大学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大学文化的自觉自信来塑造自身,提高核心竞争力。第三,以文济世,引领社会健康发展。大学从封闭的象牙塔到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大学存在的理由,大学正以理性开放的心态回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大学直接服务于社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只是表层的理解。事实上,从中世纪到现代,大学作为文化传承、知识创新的中心,对社会的作用在本质上表现为文化引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就是很好的例证。大学有着独特的文化批判精神和超强的文化前瞻力,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和社会的潮流,能够执着地追求一种高品位的先进文化,有足够的能力担当引领社会健康发展的使命。大学文化既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又以自身的文化反省力和创造力引领社会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尤其是在当前多元文化并存,社会转型中的矛盾凸显的情况下,亟须大学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做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和融合外来先进文化,创造和培育新型文化,做到坚守主流文化,引导大众文化,批判不良文化,为化解社会矛盾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大学还以优质的科研成果和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通过产学研结合,积极参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总而言之,大学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服务社会、批判社会、引领社会,也就是说,大学文化不仅仅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应该是社会发展风向的定针,以保证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第四,以文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21世纪人类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网络信息化的新时代,文化软实力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重要力量。中国大学作为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创造和传播的重要平台,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必然成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骨干力量。其实,大学文化本身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直接相关。具体表现为:首先,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从培养人、教育人开始,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是大学独有的优势。其次,大学教育就是通过师生的教与学来传承文化的过程,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积淀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再次,大学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众多的知识精英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文化,而文化创新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最后,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大学作为多元文化交流的关键领域,推动着民族文化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既包容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又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将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由此可见,大学文化建设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动力和源泉,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自觉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身的特性和规律,只有符合规律,才能获得永续发展。同样,大学文化发展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增强文化自觉,才能真正推动大学文化的科学发展。

其一,大学文化建设遵循传统与创新的统一。传统与创新相统一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没有传统,文化的发展就会失去坚实的根基;没有创新,文化的发展就缺乏生机活力。大学文化建设也不例外,只有遵循传统与创新的统一,才能实现科学发展。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创造不能没有传统,没有传统就没有了生命的基础;同样,传统也不能没有创造,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的,只有不断的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3]大学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在于大学文化一直在创新,同时在创新中又强劲地维系着传统,赋予传统新的时代内涵。强调文化传统不是否定创新,必须警惕“复古主义”,简单地复兴传统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强调文化创新不是否定传统,必须警惕“全盘西化”,纯粹地模仿和移植西方文化,定会失去自我文化本根。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4],进一步明确了传承与创新是大学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大学文化建设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积淀的渐进过程,传统是大学文化的生命源,创新是大学文化的生命线,传承与创新的统一诠释出大学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鲜明的时代文化气息的融合。唯有依据中国社会和大学文化的现实,以开放的文化态度、自省的文化行为,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大胆创新,继往开来,才能建设我们真正需要的大学文化。

其二,大学文化的构成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文化是一个丰富而又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许多紧密联系、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要素构成的。而大学文化是大学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累积、不断传承、不断创新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大学精神文化体现在每位师生员工的灵魂和生命中,凝结着一所大学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发展战略、历史传统等丰富内涵,是大学之为大学的本质所在,校训、校风、学风等是其主要的表征。大学制度文化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总和,与大学精神高度契合,是办学理念转化为办学行动、大学精神转化为环境文化的保障。大学行为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研究、学习、生活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文化品位和行为操守,也是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的具体体现,具有直接参与的主动性。大学环境文化以外显的形式映射着大学文化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是大学文化存在的物质载体,能够使生活在其中的师生员工受到浸润和塑造。大学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体现,环境文化是基础,自上而下地逐层落实,自下而上地逐层体现,各自在大学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共同推动大学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其三,大学文化建设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杨叔子院士曾说过:“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5]科学需要人文为向导,人文需要科学为奠基,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亦如此。大学是一个求真育人的文化机构、教育机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融合是大学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求真务实,是大学探索高深学问和传播科学知识的不懈追求,体现了大学对客观真理的探索和忠诚,鼓励着大学师生自由探索、敢于批判、大胆创新。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积累的文明成果,体现了大学对人的存在和价值的关切,其终极目的是通过教育、熏陶等方式使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科学精神以求真为主题,人文精神以求善为根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融合达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片面地强调科学精神,大学文化建设就容易偏离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服务社会的宗旨。片面地强调人文精神,大学文化建设就会失去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坚实基础。科学的人文精神、人文的科学精神是探索真理、造福人类的根本,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是大学提高学术声誉、扩大社会影响的基础。

其四,大学文化建设适应社会而又超越社会发展。文化作为一种建立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之上的观念形态,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而不断发展的。文化不仅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超越社会发展。大学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示范者和引领者,其建设必须遵循适应社会而又超越社会发展的规律,主动以社会的发展为导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用优质的科研成果和人力资源服务于社会,同时又以自身的独立性和能动性适度超越社会的发展,用先进的文化引领社会健康发展。因为大学总是处于一定社会的时代背景之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学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教育和科研转化为社会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发展优势,适应社会的发展。当然,这种适应是理性的、主动的,带有批判性的,如果大学文化建设一味地迎合社会发展各色各样的需要,弱化文化的社会批判功能,就会沦为市场化、商业化、技术化的牺牲品,从而扭曲大学存在的价值,大学最终丧失安身立命之本。面对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大学文化建设不仅仅要适应社会发展,更应超越社会发展,牢牢地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其独特的文化前瞻性、文化创造力和文化批判力,自觉参与社会发展的种种变革,成为引领社会健康发展的文化旗帜。

三、自觉担当大学文化发展的责任

大学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的社会组织,是担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命的重要力量。一所负责任的大学应自觉着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倾力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致力于服务而又引领社会的进步,助力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从而实现自身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其一,要主动追求人文化成的目标,担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责任。纵观大学育人理念的发展,无论是英国纽曼提出的培养“绅士”的思想,德国洪堡提出的培养“完人”即“有教养的人”的思想,还是我国蔡元培提出的养成“文化人格”的思想,都指向一个共同的命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特别强调“大学就是通过文化培养人、‘创造’人的。大学的出现,是为了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文化,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6]。由此可见,大学文化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社会需要大学培养德才兼备的“文化人”,而培养的利器就是大学文化,正是大学文化把一流的学生化成一流的人才。人文素养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必备的文化品质。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一方面受市场经济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出现重科技轻人文、重物质轻精神、重专业能力轻综合素养等不良现象;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断裂、人文素养的不足是中国大学人才培养的软肋。这些都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个体成人,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这就要求大学主动追求人文化成的目标,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相结合,用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成果培植大学生的德行和文化素养,担当起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

其二,要倾力打造文化创新的平台,担当服务而又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大学已不是中世纪封闭的“象牙塔”,而是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使大学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大学本身的文化职能决定了大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是国家文化创新的主体。当今时代各种社会思潮激荡,文化的一元和多样、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先进与庸俗相互交织,导致人们面对文化的选择无所适从,自主判断的难度增加,亟须大学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倾力打造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创新平台,自觉担当引领社会进步的重任。在这个平台上,通过课题研究、学术讨论、人才培养、产学研相结合等方式生产、传播、创造新型文化,以高新科技成果和高端文化产品服务于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文化鉴别能力和文化自信心,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在一定的条件下,大学的文化创新成果一方面能解决社会生产的客观实际问题,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成为牵引社会前进的“火车头”,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引领社会发展是大学服务社会的升华,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服务,主动承担服务社会和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是大学倾力打造文化创新平台的根本目的所在。

其三,要精心建设文脉相承的校园,担当发展大学自身文化的责任。大学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大学本质上是传承优秀文化、延续民族血脉的重要机构,正是有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才有大学绵延不息的生命力。正如同志强调的那样,“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7]现代大学具有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共同基因,不同的大学也各具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特别是历史悠久的大学,无不在时间的长河中有意无意地培育一种独特的文化,今日的牛津和剑桥就是自中古一脉传承下来的。在有形的物质层面上,例如大学校园的历史遗迹、名人雕塑、纪念碑,图书馆、校史馆、博物馆、艺术馆等,直观地反映了不同大学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见证了每所大学一脉相承的发展轨迹;在无形的精神层面上,诸如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哈佛之自由民主、牛津之学术自由等,颇具特色的大学精神蕴含着不同学校的历史传统、时代特征和办学风格,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学人。大学自身文化的发展还需要汲取国内外其他高校先进的文化建设经验,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同时利用网络新媒体使大学传统文化数字化,与时代特征、现实要求相结合,延续学校的历史文脉和精神传统,彰显与时俱进的文化品位,实现自身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文化建设范文第5篇

1.什么是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是指大学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而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主要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具有导向、激励、规范、熏陶、传承、创新等特有功能。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英文化,引领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国家软实力提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利用大学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有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先进文化不胜枚举,如“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思想,就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然而,这些思想过于分散,时间跨度长达数千年,从先秦时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事皆断于法”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3],到汉武帝以后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了现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是有增无减。拒不完全统计,全球目前至少有4000万外国人在学习中文,来中国大学留学的外国人也日益增多。在国外,尤其是在一些华人较多地区,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也成为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定节假日。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戏曲、武术、京剧、书法和中医等,受到了越来越多外国人的追捧。以中国传统中医针灸为例,在世界上,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等都批准了针灸的临床应用,全球目前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认或使用针灸。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是越来越大。

3.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弘扬中华传统中华文化可提升

国家软实力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数千年历史变迁,内涵丰富,如何中华传统文化有机整合,进而以大学为平台,以现代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推而广之,对提高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和国家软实力意义重大。大学文化是国家间软实力竞争的前沿阵地之一。文化软实力之争,其本质就是先进文化之争。大学作为培养社会精英的主阵地,在弘扬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方面起着重要引领作用。我们可将中华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中进行有机整合,系统化、理论化、精品化地进行推广,这样可大大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提高中华文化的感染能力和影响力。以中国“百家姓”为例,在大学中,可将百家姓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进行分析,逐一将各姓氏族群的产生、繁衍和迁徙等,以讲故事的方式在大学选修课上进行推出,如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而不是照本宣科或填鸭式地讲授,使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不知不觉对中华文化产生喜爱,最终促进学生热爱祖国,提高爱国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大学毕业生走进社会后,又会感染周围的人,使其对中华文化产生喜爱,热爱中华文化的人数量增多后,可使国家向心力和软实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以大学文化为媒介,提高民族凝聚力

党的十报告中强调:“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和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重视。大学作为培养精英人才和产生精英思想的场所,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影响巨大。

1.大学文化建设中,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我们正处在多元价值体系大变革的时代,倡导奉献的先进、健康文化和倡导享乐的落后、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潮、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在这样复杂和多远的文化背景下,就必须坚持用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马列主义,指导大学文化建设,用马列主义最新的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师生、教育师生,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奉献精神引导广大师生。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和文化陶冶,积聚社会主义正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大众提供强有力的精神食粮、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充足的智力保障。

2.大学文化建设中,应以爱国主义引领民族凝聚力的提高

中国的“汉奸文化”就是爱国主义缺失导致民族凝聚力丧失的典型表现。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逐渐开始遭到列强瓜分,和列强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尤其是1894年中日马关条约签署后,中国更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在广大中国人民心中,先前还有“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可自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民逐渐有“弱国无外交”之感。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的迅速崛起使中国人在“以日为师”的口号下,掀起了赴日留学的热潮。汉奸中不少人有留日经历。留日人员骨子里产生对日本的亲切与崇拜感,媚日心态使这部分人非常容易被侵华日军所利用,成为汉奸。汉奸的产生是该让我们反思的,这一方面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以华制华”的产物,但中国确实有出汉奸的土壤,过去有,现在也有,将来可能还会。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发展经济,增强我国抵御外部侵略的“硬实力”,另一方面,更是要大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和“软实力”。大学作为培养社会精英的地方,要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大力倡导爱国主义,弘扬社会正气,培养出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社会精英和领导者,进而引领和增强全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三、以大学文化建设为手段,提升世界对我国的认同感

1.对在华大学留学生,要大力宣传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随着我国在新世纪对外交往的日益扩大,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来我国学习深造的留学生越来越多。汉语热正逐步在全世界蔓延,汉语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热门语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大学应在正常教学过程中,要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传授给学生。如四大名著、琴棋书画和唐诗宋词等优秀的、留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佳作讲授给他们,使其不但掌握了中华语言文字,而且对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有深入了解,最终使留学生们接受中华文化,进而认同中华文化。回国后,这些留学生就会成为一个个中华文化的宣传大使,影响更多本国民众,最终使外国朋友对中国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

2.对出国留学生,要大力宣传优秀传统中华文化

据中国出入境管理中心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赴国外留学人数高达49万多人,更重要的是,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超10%的速度增长。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着重对有出国意向的大学生进行传统中华文化教育,首先使他们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这样他们出国后,就会向国外友人宣传优秀的中华文化,留学生就会变成一个个外交大使,使外国朋友更加了解崇尚谦逊、内敛和中庸之道的中华文化,进而喜欢上中国人和认同中国。

3.大力在国外开办“孔子学院”,增强增加文化输出的数量和质量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猜忌和敌意。分析其中原因,一方面中国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严重失衡现象难辞其咎:单纯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忽视社会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近数十年来意识形态差异的影响,以西方为主的国外传播媒介对中华文化往往带有严重偏见,因此中国需大力推广孔子学院建立,以优秀的传统中华儒家文化感染、打动、进而影响西方主流社会对中华文化和中国人的惯性思维,提高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和对中国人、中国的亲近感。“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耐教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认为:“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这也是‘软实力’的一种具体体现。”国外的媒体对于建立孔子学院这项重要的文化外交手段给予了高度评价。美国等国家的多家媒体纷纷刊登文章,对于中国通过孔子学院来树立国家形象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认同。《纽约时报》评论认为:中国正在用汉语文化来创建一个更加温暖和更加积极的中国社会形象。中国通过它几千年的语言文化资源构建软实力,通过孔子学院的文化外交作用向世界塑造积极友善的国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