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代文学常识

古代文学常识

古代文学常识

古代文学常识范文第1篇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仅就高中阶段应该掌握的文化常识来说,其丰富内涵可以用以下四个方面来概括:

一、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涵盖了古代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

传统的农耕社会距离当下的高中学生越来越远,社会生活内容与现代有很大不同,这就造成了学生对古代社会的认知障碍。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以农耕和读书仕进为主要内容。农业生产是一个国家和王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土神“社”与谷神“稷”的祭祀就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国家设立专门的祭祀场所,一般由皇帝亲自参与祭祀;各级政府也设有专门的社稷坛,由地方行政官员负责祭祀。围绕对“社稷”的祭祀,还有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如天旱祈雨、籍田之礼等,还逐渐兴起了“以社祀活动为中心内容的节日”[1]――社日。最终,“社”与“稷”的合称――社稷,就成为国家和政权的代名词。在农耕生活以外,读书仕进也是古代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内容,要了解古诗文中的一些文人人生轨迹,就必须弄明白他们求学和做官的经历,因此学生了解古代读书人的日常生活、古代人才选拔方式、官职的设置等。以清代科举考试为例,读书人为取得科举考试的资格,需参加“童试”[2],录取后成为“生员”[2];其中在本省巡回考试中成绩优秀者方可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2],考中者成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2];会试后第二年春礼部举行“春闱”[2],考中者称为“贡士”[2],第一名称为“会员”[2];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贡士参加殿试,其中第一甲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2]。了解了这些内容,学生才会明白古代读书人的仕进之路的艰辛和痛苦,理解在古人对功名执着追求的背后,有着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戕害、扭曲。

二、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蕴含了古代社会的普遍情感。

《孝经》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对父母的“敬”与“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情感。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对父母的“奉养”“恭顺”上,而且体现在对待父母丧葬礼上面。自上古社会起,我国逐渐产生了子女为过世的父母守丧三年的风俗,是为“丁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丁忧”逐渐由一种礼俗演变成制度,古代社会的律法对“丁忧”有着严格的规定,“凡有违‘丁忧’规定的各类行为,均被列为‘不孝’犯罪而被施以览鞯男搪沙头!![3]作为支撑封建统治的中间力量,国家的官吏更要恪守“孝道”,遵守国家对“丁忧”的规定,在古代社会对于“丁忧”规定的背后,是古代君王“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理念和古人“尽孝道”的普遍情感。

江淹在《别赋》中写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人对于“离别”的重视使得“别情”也成为古人的普遍情感。在古代,长安的灞桥是凝结着人们的离别之情的“黯然之地”。唐朝时,朝廷在灞桥上设立了驿站,灞桥两边杨柳依依,是当时人们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送亲友东去的人们,大多在这里告别,折柳相赠,表达挽留之意。久而久之,灞桥也就成了著名的离别之地,诗人李白曾在《忆秦娥》中写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经过历代文人的渲染,灞桥也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内涵,成为一个文化意义上的独特存在。同样,以吃元宵、猜灯谜、舞狮、划旱船等活动为习俗的上元节,在节日活动的背后,也饱含着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期盼和幸福团圆的向往。

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蕴藏着古人的主要思想观念。

通过对文化常识的深入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人的思想认识。“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纪年方法,“天干”和“地支”代表着我国古代先民对于天地、星象、时间等自然变化最原初的认识。同时,“干支纪年法”也是中国古代先民的“循环”时间观念的反映,“天干”与“地支”搭配,六十年完成一个轮回,称为一个“甲子”,如此生生不息,周而复始,好像时间只是在完成一轮又一轮循环,这种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农业生产、政治生活、哲学思想、乃至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来自古印度的佛教能够在古代中国大行其道也可能与这种“循环时间”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佛教中“因果循环”和“六道轮回”的观念也暗合了这种时间观念。

中国传统家庭观念是以“和”为贵的,但在强调家庭和睦的同时,更强调家庭中的秩序和礼法。家庭是一个有秩序的整体,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要力争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等。如《礼记》对父母和长者的礼仪是这样规定的:“夫为人子者,出必告,返必面。”“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酰昏定而晨省。”“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在名目繁多的礼节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礼”为手段与以“和”为目的家庭观念。

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渗透着中华民族宝贵的民族精神。

有学者指出,“在中华民族精神这个博大精深的体系中,有一些重要的或者说是基本的思想贯穿始终。整体思想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整体思想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认识论方面的整体思维;二是道德观方面的整体主义;三是历史观方面的整体发展……中华民族在历史观方面提倡整体发展,强调“公” ,就是强调从整体出发,谋求整体利益,实现整体发展。”[4]这种观念表现在统治者的立国方略上,就是追求“大一统”国家观念。这一点在中国古代行政区划上就有明显的体现。在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战乱以后,秦国最终一统天下,秦始皇嬴建立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他创立了郡县制、丞相、监察、九卿等规章制度,全国统一划分为三十六郡(后来增至四十郡),在各个行政区域实行统一的度量衡标准、律法和文字,这种统治方式,为后世的君主所接受。自秦以后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统一稳固的国家政权使中国的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追求国家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也逐渐深入人心。在古代行政区划和官吏设置等文化常识之中,也隐含着维护国家统一,立足共同发展,追求中整体利益的民族精神内涵。

寒食节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节日之一。有论者指出,汉代的“儒家学说将介子推塑造成为一个忠义仁孝而不求功利的隐士形象,这无疑将他推上神坛,成为民众修身律己的精神堡垒……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义,反映了人们对高洁之士的崇拜”[5]。在寒食节背后,则是古代社会主流思想对于舍生取义民族精神的认同与赞赏。

综上所述,高中古代文化常识具有丰富的内涵,通过深入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和普遍情感,而且可以使他们更深入了理解代社会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体悟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而当下的高中古文化常识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所以加强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是有必要的,因为:

一、加强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古诗文。以古代表官职变动的词语“拜、擢、迁”为例,其中“拜”为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拜为上卿”,就授予上卿的职位。“擢”指的是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而“迁”则是指调动官职,升级叫迁升、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常识的真正内涵,才能准确的把握一些仕宦人生际遇,才能更为准确的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和情感。

二、促使学生从古代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更为系统、深入地学习,使他们更为细致、全面地了解我们民族的生活内容、基本情感、价值观念和蕴含于其中的民族精神,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文学修养和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能够从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如“端午节”背后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二十四节气”中我国古代先民对自然规律的探索意识,儒家传统中“仁爱”思想与“入世”精神,道家传统中对“逍遥”的追求与“本真”意识,古代艺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精卫填海”的传说中蕴含的反抗精神;“大禹治水”故事里强调的“天下为公”的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古代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理思想等。高中学生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在苹果手机、好莱坞大片、万圣节、宫崎骏、“韩流”在中国大行其道的今天,能够很好地保有和继承我们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来提升我们自己的文化“实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也必须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强化自身的优秀文化“基因”,使中国的文化不断繁荣和发展。要使当前的高中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就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而加强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只是其中基础环节。“教育的本质是人与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6]我们的学生只有很好地接受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才有可能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创造出更为灿烂的文化。

那么,加强高中古代文化常识教学优取哪些具体措施呢?笔者认为:

一、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对课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进行深入细致地挖掘和讲解。课堂学习是当前高中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应对课文中所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进行细致深入地讲解,不要只做简单的解释,要力求挖掘文化常识背后的深层内涵。

二、在文化常识教学中,教师可尝试编写古代文化常识校本教材,为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打下基础。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安排,组织古代文化常识社团,定期开展小组或社团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学习古代文化常识。同时,还可以创办诸如“兴趣班”“特色班”采用“大讲堂”之类的形式,安排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

三、教师要放眼课外,鼓励学生运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如果教师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在课余时间,运用丰富的图书馆或者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那么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萧放.社日与中国古代乡村社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2]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107-108

[3]黄修明.中国古代仕宦官员丁忧制度考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古代文学常识范文第2篇

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三百篇;

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叫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兵杂名,阴阳纵横小说农。

儒家《论语》及《孟子》,墨家《墨子》传世间。

道家《老子》及《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作“国别”和“编年”。

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

2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

“乐府双璧”人称赞。,建安文学推“三曹”。

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

班固承续司马意。《汉书》断代创新招。

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

“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易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3 唐代文学

唐诗鼎盛巍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

王杨卢骆溢华彩,律诗、绝句形初现。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主义有杜甫,“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琵琶…长恨”留名篇。

田园诗派有王孟,高岑诗歌唱塞边。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天下传。

晚唐崛起“小李杜”。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名作当推《柳毅传》。

4 宋代文学

宋词如海甚,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柔肠。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

磊落坦荡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作华章。

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示儿》犹念复家邦。

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百科,沈括从此美名扬。

5 元明清文学

元代散曲分两种,小令,套数各不同。

杂剧代表四大家,成就首推关汉卿。

窦娥悲剧传千古,人物形象最鲜明。

其余三家郑马白,还有《西厢》留美名。

明清戏剧佳品多,《桃花扇》及《牡丹亭》。

长篇都是章回体,“四大名著”是高峰。

《儒林外史》不能忘,《聊斋志异》甚流行。

尚有短篇拟话本,编订“三言”冯梦龙。

方苞开创姚鼐继,散文流派叫桐城。

古代文学常识范文第3篇

其实,只要我们对这道题目的真正含义、命题背景、取材范围、记忆方法等稍加研究,就能找到科学有效的应对之法,并最终能让我们扫除困惑、充满信心、轻取三分。

一、真正含义

关注含义,首先必对这个知识点或考题进行概念界定。这道题称之为“文化常识”,而非“文学常识”;又因它出现在文言文阅读题目中,并取材于文言文阅读文本,故而为求准确,我们当称之为“古代文化常识”。

什么是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是指中国古代称谓、习惯、历法、礼仪、科举制度等悠久文化的常识性知识。少数同学若误以为是文化常识、古代文学常识,甚至极少数同学若误以为是文学常识,那么势必在无形中扩大了我们的复习范围,也在较大程度上偏离了对题目内涵及外延的正确理解,也自然会大大增加我们备考复习的任务和难度。

二、命题背景

这道题我们之所以准确地称之为古代文化常识,正是立足于特殊的命题背景的。笼统地说,此题取材于文言文阅读,不可能涉及现当代文化常识,也极少涉及文学常识;具体而言,此题所选文言文主要集中在记叙类文言文中,甚至很多年的文言材料都源自于《二十四史》。而正确分析认识历史类文言文本的写作对象、特定内容、表达特征等,都有利于我们划定符合史传类文言文本所常出现的文化常识知识点。

三、取材范围

就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篇目而言,基本上都是文言文史传类文本,并且更倾向于人物传记。这些倾向于人物传记的文言文本,大多遵循了从姓名籍贯到科举考试,从官职任免到主要政绩,从主要精神品质到最终结局的叙述模式。在这种叙述模式中,所选主要人物都有官职在身,他们既有广泛接触其它官员甚至是面见皇帝的经历,更有接触地方官吏百姓、民情风俗、人文地理等等诸多机会。既如此,该题考查点要出自文本,那么所考文化常识点自然与历法、官职、朝廷机构、科举制度、称谓(含人物、地理、风俗、礼仪等)等密不可分。

以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I卷、Ⅱ卷、Ⅲ卷为例,我们都能发现此种规律。

例如:2016年全国I卷【答案】A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 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 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例如:2016年全国Ⅱ卷【答案】D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 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 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例如:2016年全国Ⅲ卷【答案】A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挤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 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 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 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综合三套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三道题中的四个选项,实际有三个选项都与官职有关。我们切不可认为这只是一个巧合,或是命题者有意而为。即使是有意,也是有意保持三套试题难度与考查内容的一致性;而不是不约而同地都重点考查到与官职相关的文化常识。理解这一点,还是应该回到这篇文言文文本的取材。《二十四史》是典型的官方历史,亦谓之正史,所记载人物怎么可能是普通百姓?事实上只要对中国正史稍加浏览便知,任何一部正史,无一不是皇族、官吏或反皇权官吏的历史。那么这类文言文本,可能常常必然出现的就是官职、官僚机构、官员交际等或与此相关的文化常识。

虽然如此,但我们断不能以2016年高考试题推断2017年高考也要围绕官职这个核心命题。也许明年的文化常识还会涉及到科举制度、天文历法、风俗习惯、人物称谓等;但无论如何命题,都是这类文言文本所无法避免的古文化常识。

四、复习方法

古代文化常识,尽管是常识,但毕竟是古代的,有些我们可能接触较多,有些我们可能仍然生疏或者根本不了解。从复习方法和能力考查层级而言,建议还是以记忆为主。

但记忆并非死记,也不是滥记,更不是没有系统、没有章法、没有条理地记忆。下面,拟结合文化常识本身的内容特点,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首先,为保证记忆的有效性、时效性,首先我们务必理解文化常识形成的原因,力求理解性记忆;第二,不是所有的文化常识,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我们要突出对常见文化知识的记忆;第三,在记忆时,我们还要借助具体的情境或语境,文化常识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必然渗透于人物及故事的叙述和描写之中;第四,为保证不经常遗忘,我们还要反复记忆易混淆、易错误的文化常识知识点;第五,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分类、要比较、要排序、要联系地记忆和突破。

(一)分类记忆

整体分类:我们可以将史传类文本所常有的文化常识进行分类。例如,出现在文言文本中常见的无非就是科举制度、古代官职、人物称谓、天文历法、古代地理、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等几个主要文化内容。

除了整体分类,我们还可以进行细致分类。例如,对科举制度,我们可以按照朝代特点或时间顺序分类。

(1)汉代科举制度文化常识分类。

例如:“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其它汉代科举制度文化常识还有“征辟”“孝廉”等。

(2)明清科举制度文化常识分类。

例如:“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除此之外还有“乡试”“会试”“殿试”等。

(3)明清科举制度考试结果分类。

例如:“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除此之外,还有“进士”“状元”“会元”“解元”“连中三元”“金榜”“同年”等。

(4)明清科举制度学校分类。

例如“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其它还有“太学”“国子监”“书院”等。

(5)明清科举制度学官分类。

①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②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③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

④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⑤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⑥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监祭酒。

⑦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二)比较记忆

比较记忆,适用于易混淆、古今差异大、朝代差异大的古文化常识。

(1)同类比较。

①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②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太傅。

③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中“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2)内部比较。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3)古今比较。如古今纪时的方法。

①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i(die)、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②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附表。

③现化纪时法。23-1点 1-3点 3-5点 5-7点 7-9点 9-11点 11-13点 13-15点 15-17点 17-19点 19-21点 21-23点。

④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三)排序记忆

(1)官职的任免升降。根据任命、提升、调动、贬官、辞官的顺序来记忆。如:①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②除:拜官授职。③擢:提升官职。④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⑤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⑥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⑦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⑧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2)二十四节气。根据节气及月份的先后顺序来记忆。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

(四)联系记忆

(1)联系文句。联系文言文中所学的句子来记忆。

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

②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的“庆历四年春”、《琵琶行》的“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的“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的“元丰七年”、《梅花岭记》的“顺治二年”、《后序》的“德v二年”、《雁荡山》的“祥符中” (“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简称,宋真宗年号)等。

③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应为辛亥。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④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的“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Y(shè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的“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祭妹文》的“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丁亥” 是干支纪年。《梅花岭记》的“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2)联系生活。联系现代生活来记忆。

古代文学常识范文第4篇

1蒙古族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在蒙古族快速发展中,蒙古族教育也发展非常迅速,在此其中,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对教育带来的影响较大,由于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的精华,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并且能够给现代教育以启迪,明确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提高现代教育的质量。现进行详细的探讨与研究。

1.1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蒙古族传统文化传承多年,其中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蒙古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对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具有较高的需求,并且真正的融入到现代经济市场发展中,而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蒙古族的现代教育发展也非常迅速[1]。例如,从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上来看,蒙古族注重农耕、放牧的生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坚韧的品格,对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具有较大的渴望和追求,进而该种生活方式对现代教育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也推动了蒙古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1.2蒙古族传统生产方式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主要是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所进行的教育,从某个角度上来讲,现代教育主要是让人们了解当前经济市场以及科技的发展,并学会如何将其运用来促进自身的发展[2]。从现阶段蒙古族现代教育的实际调查中发现,其非常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进而也推动了蒙古族教育的发展。例如,现代教育从蒙古族传统生产方式上获得启迪,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科技等。例如,蒙古族在进行农业发展中,积极创新生产方式,满足了现代经济社会生产的需求,并且对文化知识具有较大的渴望和追求等,从而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也对蒙古族现代教育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的教育中,也不断的追求创新,追求效率,进而提高了蒙古族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1.3蒙古族民俗习惯的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俗习惯,包括蒙古族也是如此。蒙古族一些优秀民俗习惯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3]。另外,蒙古族的民俗习惯也在潜移默化的起到主导作用,因此,在现代教育中应该汲取蒙古族民族习惯中的精华,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例如,蒙古族民俗习惯中存在的思进取,勇追求的思想;敢于突破枷锁、勇于创新;注重团结合作,积极发挥集体的力量等等,这些都是民俗习惯中的精华部分,应该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承,以不断的促进蒙古族现代教育的发展。

2如何利用蒙古族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教育

结合以上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在蒙古族现代教育中,应该积极的做好文化传承工作,并且积极的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开展现代教育,以不断的提高现代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蒙古族教育的快速发展。

2.1将传统文化中的“解放思想”理念应用于现代教育中,树立现代教育意识

在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中,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解放思想”,作者认为应解放思想树立现代教育意识,这样才能够促进蒙古族教育的发展[4]。首先,在进行现代教育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严格贯彻并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及民族政策,加强对民族教育,树立现代教育意识,积极改变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提升其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追求,推动民族思想观念的革新,不断的向着现代文明方向发展。其次,在进行现代教育的过程中,应紧密的与蒙古族民族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敢于实验,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提升蒙古族现代教育质量,充分做到服务社会、发展民族经济,从而推动蒙古族教育的发展。

2.2打开门户,引进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优秀文化成果

在现代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应打开门户引进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优秀文化成果,从而推动蒙古族的快速发展[5]。首先,对蒙古族的现代教育应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的引进,不断的用先进技术手段来武装自己,这样才能根据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其次,应通过现代教育手段使蒙古族人民现代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来繁荣发展民族经济,而且,蒙古族作为一个优秀的民族,通过勤劳和智慧,再加上现代科技的结合,对推动民族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2.3大胆尝试,激发民族学习竞争意识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蒙古族的民族学习意识、竞争意识较高,勇于去尝试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新的科技,从而提高了蒙古族的现代教育质量,为此,作者认为,对蒙古族的现代教育应大胆的去尝试,不断的激发民族学习竞争意识[6]。首先,应通过现代教育的方式来增强蒙古族人们的责任心,要将民族富强、民族发展作为积极的工作,应全心全意为民族振兴、民族繁荣服务,全面提升蒙古族人们的责任意识,提升现代教学效率,推动蒙古族的快速发展。其次,现代教育中应注重对蒙古族人们的学习生存观念培养,并不断的采用有效的教育策略来激发民族的竞争意识,这样才能保证蒙古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以及快速发展的文化、教育等格局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对推动蒙古族的教育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3结语

古代文学常识范文第5篇

师范院校在讲授古代汉语常识时,应尽量联系中学文言文的例子,这样,学生学起来觉得熟悉,既温习了旧知,又拓展了新知。在联系中学文言文知识的时候,应注意把中学相关文言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并以此作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例如中学课本《山海经•夸父逐日》对“夸父”的解释很简单:“夸父,古代神话人物”,但在《核舟记》中对“虞山叔远甫刻”的注释则为: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在学习古代汉语文选《夸父逐日》时,则应在此基础上把这些中学已有的知识串起来,进一步说明“父”的用法,既要说清“父”在古代是用在男子名称后面的美称,又要说明此用法又常写作“甫”[6]7。有的篇目中学课本有,而大学教材没有入选。这时教师在讲授古汉语课程相关知识点时,应联系中学学过的旧知。如《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学教材对“扑朔”的解释为:“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在讲授古代汉语课程知识点“古无轻唇音”时,就可以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列举其他几种观点,相互比较,从而深化认识。据刘成德先生概括,对于“扑朔”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1)兔走足缩之貌(张玉谷《古诗赏析》;(2)跳跃貌(余冠英《乐府诗选》);(3)扑腾,乱动的样子(北大中文系编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4)貌蓬松的样子(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尔雅》郝懿行义疏指出,“扑朔”与“扑、扶疏、朴簌”同一语源。树木丛生的样子为“扑”,枝叶丛生的样子叫“扶疏”,鸟兽的羽毛丛生的样子为“扑簌、扑朔”[7]11。对一个初中的学生来说,从语境出发,从易于理解的角度看,(3)更易于理解(这恐怕是中学教材采用这种解释的原因所在)。但从语源的角度看,显然,朱东润的解释是较妥当的。这样,在串起旧知的基础上拓展新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在讲授古汉语修辞方式时,也可以多联系中学文言文内容。上例“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的修辞也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讨论。例如有人认为句中“扑朔”与“迷离”互补为义,即雄兔与雌兔均有“脚扑朔”、“眼迷离”的习性,这才难以区分雄雌。这样的说法对不对?联系下文“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讨论,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理解。这样的讨论是在中学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又比如在讲授古代汉语中有关对仗的知识时,不妨联系高中语文第二册《滕王阁序》课后练习。该课后练习五指出:“课文中有很多对偶句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种‘当句对’的句式,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学习新知,与已有知识相联系,可以使得学生对对仗的基本类型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在新旧知识对比的基础上,使学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例如,中学课本对通假字一般以“通”来表明,如《勾践灭吴》“三年释其政”,课本的注释是“‘政’通‘征’,征税”。但有的古今字则也用“通”来说明,如《烛之武退秦师》“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古今字则有的加以说明,如《论语十则》“不亦说乎”课文的注释为“说,‘悦’的古字,愉快”。但更多的时候并不注明,例如高中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同“悦”。《勾践灭吴》“令壮者无取老妇”———“取”同“娶”。师范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则要系统讲授相关知识,要求严格区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因此,在古汉语教学中一方面应该讲清古今字与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同时也应讲清中学课本这样处理的原因所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古代汉语相关知识,又可以使他们明白中学文言文教学因为教学对象、教学要求的不同,不能照搬大学古代汉语课程中的相关术语。中学文言文有不少词类活用的典型用例,但一般只是随文注释,并未明确说明是哪一种类型的词类活用。我们在讲授古汉语常识之词类的活用时,就可以举这些例子,并且要让学生知道中学文言文为什么这样注释。例如,中学《寓言两则》(《韩非子》、《淮南子•人间训》片段)对“智子疑邻”的解释是: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狼》中对“犬坐于前”的解释: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大道之行也》对“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解释:亲,用如动词,以……为亲;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过秦论》“瓮牖绳枢”———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等等。中学教材并没有细致分析这些词原来是什么,又活用为哪类,更没有作进一步的理论概括(中学无此必要)。而大学古代汉语的学习则应使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这样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并且加以理论概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可以深化学生对中学教材的认识。又如《木兰诗》中的句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以上句子课文并未注释,然而课文练“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其实已暗含“互文”的特点。虽然王力版、郭锡良版古汉语教材均未选入《木兰诗》,但我们在讲授古代汉语关于修辞方式的相关内容时,可以举这个例子,结合相关知识,使得学生深入理解“相互交错、补充”的内在含义。再如:中学课文《庄子•秋水》对“望洋向若”中“望洋”的解释是“仰视的样子”,而郭锡良《古代汉语》“望洋:叠韵连绵词,仰视的样子”;“少仲尼之闻”中学课文的解释“少,动词,小看”,而郭锡良《古代汉语》注释为“少,形容词用作意动,觉得……少”[6]624。通过这样的对比,结合系统性教学,就能使学生知其然且能知其所以然。

三、应明确高校古代汉语教材语法体系与中学语法体系的区别

古代汉语教学,少不了一些语法术语。然而,由于古代汉语教材语法体系与中学语法体系不同,这既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困惑,也给古汉语教师带来难题。例如:高中课文《师说》的注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者,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判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这里的“者”、“之”的说明均不同于古代汉语课本。虽然王力、郭锡良两种版本均未选《师说》,但在通论及文选中郭锡良等把“者”看作代词,“者”在主语的后面复指,引出谓语;“之”郭本看作连词,王力则看作介词。对这类现象,在古汉语教学时不能回避,相反,应明确指出这是因为语法体系的不同造成的,告诉学生这是人们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认识。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语法体系的不同固然需要指出,且可以略加介绍,但不需要详谈,更不必深入研究,以免增加学生负担。此外,在对师范生讲授古代汉语语法知识时,除了尽量多举中学教材中出现的例子外,对中学教材中出现但没有讲明的语法术语,也应予以明确说明。这显然有助于学生系统深刻地掌握相关语法知识。例如:高中语文第二册《师说》的注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用来……的,……的凭借,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所以”不同。在古汉语教学时,除明确讲明古代汉语“所以”的两种主要用法外,还应指出:古汉语“所以”是代词加介词构成,而现代汉语的“所以”则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连词,不再是代词加介词。

四、讲授古代汉语知识时,既要注意其系统性也要注意补充教材之外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