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测试工作计划

测试工作计划

测试工作计划

测试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作为软件的重要环节,软件测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软件开发规模的增大、复杂程度的增加,以寻找软件中的错误为目的的测试工作就显得更加困难。然而,为了尽可能多地找出中的错误,生产出高的软件产品,加强对测试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软件的生存周期看,测试往往指对程序的测试,这样做的优点是被测对象明确,测试的可作相对较强。但是,由于测试的依据是规格说明书、文档和使用说明书,如果设计有错误,测试的质量就难以保证。即使测试后发现是设计的错误,这时,修改的代价是相当昂贵的。因此,较理想的做法应该是对软件的开发过程,按软件工程各阶段形成的结果,分别进行严格的审查。软件的生命周期可用图1的表示。

为了确保软件的质量,对图1的过程应进行严格的管理。虽然测试是在实现且证后进行的,实际上,测试的准备工作在分析和设计阶段就开始了。

软件测试计划作为软件项目计划的子计划,在项目启动初期是必须规划的。在越来越多公司的软件开发中,软件质量日益受到重视,测试过程也从一个相对独立的步骤越来越紧密嵌套在软件整个生命周期中,这样,如何规划整个项目周期的测试工作;如何将测试工作上升到测试管理的高度都依赖于测试计划的制定。测试计划因此也成为测试工作的赖于展开的基础。

一个好的测试计划可以起到如下作用

1. 避免测试的“事件驱动”

2. 使测试工作和整个开发工作融合起来

3. 资源和变更事先作为一个可控制的风险项目经理圈子

测试计划的模板在各个公司中都大同小异,在个人实践中发现,测试计划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相似,下面重点就这些相似的问题谈谈如何制定软件项目测试计划。

问题一:测试阶段划分

就通常软件项目而言,基本上采用“瀑布型开发方式,这种开发方式下,各个项目主要活动比较清晰。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为需设计编测试实施维护。然而,在制定测试计划时候,有些测试经理对测试的阶段划分还不是十分明晰,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把测试单纯理解成系统测试,或者把把各类型测试设计(测试用例的编写和测试数据准备)全部放入生命周期的“测试阶段”,这样造成的问题是浪费了开发阶段可以并行的项目日程,另一方面造成测试不足。

相应阶段可以同步进行相应的测试计划编制,而测试设计也可以结合在开发过程中实现并行,测试的实施即执行测试的活动即可连贯在开发之后。值得注意的是: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往往由开发人员承担,因此这部分的阶段划分可能会安排在开发计划而不是测试计划中。

问题二:系统测试阶段日程安排

划分阶段清楚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测试执行需要多长的时间?标准的工程方法或CMM方式是对工作量进行估算,然后得出具体的估算值。但是这种方法过于复杂,可以另辟专题讨论。一个可作的简单方法是:根据测试执行上一阶段的活动时间进行换算,换算方法是与上一阶段活动时间1:1.1~1.5左右。举个例子,对测试经理来说,因为开发计划可能包含了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的时间大概是编*阶段(包含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1到1.5倍。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依赖于项目计划的日程安排,缺点是水分太多,难于量化。那么,可以采用的另一个简单方法是经验评估。评估方法如下: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1. 计算需求文档的页数,得出系统测试用例的页数

需求页数:系统测试用例页数≈ 1:1

2. 由系统测试用例页数计算编写系统测试用例时间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编写系统测试用例时间≈系统测试用例页数×1小时

3. 计算执行系统测试用例时间

编写系统用例用时:执行系统测试用时≈ 1:

4. 计算回归测试包含的时间项目经理博客

系统测试用时:回归测试用时≈ 2:1

注:以上比值是个人工程经验值,需要更正比值的测试经理可以在具体实践中收集数据

基于以上方法优点是需求为已知的,可以利用已知来推算未知,适用于需求是已知且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缺点是处于研发状态的项目,需求不清晰的时候比较难计算。现套用一个例子加于说明:需求文档页数为500,系统测试用例页数推算为500,则编写系统测试用例时间为500小时,执行系统测试用例时间为1000小时,回归测试需要500小时,加起来总共为2000小时,按一天8小时计算,共计250个工作日/人;假如一个月为22个工作日,则共计约11人/月,即投入4个人需要3个月左右时间工作量完成。当然,这是系统测试需要的全部时间。根据测试阶段划分原则,设计用例时间可以和开发同步进行,只需在测试阶段中安排的时间为1500小时即4人2个月工作量。

项目管理培训

(测试经理在编写测试计划时候,测试进度中的计划开始/结束时间往往用如20050101-20051201的具体时间划分方式,这样引起的问题是当项目计划进行变更的时候,测试计划时间不得不随时调整,这种变更可能是频繁而琐碎的,可以替代的办法是取消这种方式,采用30工作日/2人或者2人月这种工作量记录方式,这样一来,只需在项目计划中跟踪阶段的具体开始时间即可,不必反复修改测试计划。)

项目管理培训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大多数公司的测试时间都是不足的,不可能按照这样的理想比例进行运作,因为测试执行的时间实际上不可能占据整个项目周期的1/2,甚至要短于其中任何一个项目阶段时间。即使是微软的测试结束原则也并不是完成所有必需的测试,而是测试在按计划结束的那一天结束!在测试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可参考下面项目计划变更时的做法,因为计划变更也涉及到测试时间不足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徐新海;林宇斐;易伟;;CPU-GPGPU异构体系结构相关技术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年S1期

测试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代维管理;代维巡检服务模块;CQT测试服务模块

一、代维巡检服务模块

代维巡检服务模块提供PDA接入服务子系统与合作单位统一管理系统之间的代维巡检计划的接收、转发、状态同步等服务,以及将PDA客户端上报到PDA接入服务子系统的代维巡检现场巡检情况或异常情况、位置信息、计划状态信息同步到合作单位统一管理系统。

代维巡检服务模块主要包括如下功能:

1、代维计划接单服务

当代维人员同意处理待处理代维计划时,通过PDA客户端的代维任务接单功能向PDA接入子系统请求接单代维任务时,代维应用服务的通过代维巡检服务模块的代维计划接单服务进行如下流程处理:

(1) 更新本地代维计划的状态为“已接单”;

(2) 调用合作单位统一管理系统提供的计划状态更新接口更新合作单位统一管理系统中相应代维巡检计划的状态为“已接单”;

2、代维计划退回服务

当代维人员因某些原因无法处理待处理代维巡检计划时,通过PDA客户端的代维巡检退回功能向PDA接入子系统请求退回代维巡检计划任务时,代维应用服务的通过代维巡检服务模块的代维计划退回服务进行如下流程处理:

(1) 更新本地代维巡检计划的状态为“已退回”,并更新代维人员退回理由;

(2) 调用合作单位统一管理系统提供的计划状态更新接口更新合作单位统一管理系统中相应代维巡检计划的状态为“已退回”并更新退回理由,此时合作单位统一管理系统应将相应的代维巡检计划重新派发给其他合适的代维人员并发送通知短信通知其进行巡检;

3、巡检数据上报服务

当代维人员对待处理代维巡检计划中的巡检完毕后,通过PDA客户端的代维巡检数据上报功能向PDA接入子系统上报代维巡检计划的巡检情况,代维应用服务通过代维巡检服务模块的巡检数据上报服务进行如下流程处理:

(1) 更新本地代维巡检计划的处理数据,包括巡检情况,巡检时间,代维人员、位置信息(RFID标签、GPS经纬度信息、基站小区号)等信息,同时将本地代维巡检计划状态更新为“已处理”;

(2) 调用合作单位统一管理系统提供的计划状态更新接口更新合作单位统一管理系统中相应代维巡检计划的状态为“已处理”

(3) 触发信息同步服务模块的计划信息同步功能将PDA客户端上报到PDA接入服务子系统的代维巡检数据同步到合作单位统一管理系统;

4、代维计划报结服务

当专业网关平台对巡检数据进行校验和审核后,触发合作单位统一管理系统将相应代维巡检计划的状态更新为已报结状态,合作单位统一管理系统通知PDA接入子系统将代维巡检计划状态更新接口更新代维巡检计划状态为已报结,PDA接入子系统的代维应用服务通过代维计划报结服务将进行如下流程处理:

(1) 更新本地代维巡检计划的状态为“已报结”;

(2) 通过PDA通信服务通知PDA客户端该代维巡检计划已报结,PDA客户端重新刷新待处理代维巡检计划列表;

二、CQT测试服务模块

CQT测试服务模块主要实现PDA接入服务子系统与合作单位统一管理系统之间的测试工单接收、转发、状态同步等服务,支撑代维人员对指定地点(如宾馆、商场和写字楼等)进行呼叫质量和数据传输质量进行测试,为无线网络优化提供依据。

CQT测试服务模块主要包括如下功能:

1、CQT测试工单接单服务

当代维人员同意处理待处理某CQT测试工单时,通过PDA客户端的工单接受功能向PDA接入子系统请求接受任务时,代维应用服务的通过CQT测试服务模块的CQT测试工单接受功能进行如下流程处理:

(1) 更新本地CQT测试工单的状态为“已接单”;

(2) 调用合作单位统一管理系统提供的工单状态更新接口更新合作单位统一管理系统中相应CQT测试工单的状态为“已接单”;

2、CQT任务工单退回服务

当代维人员拒绝处理待处理某个CQT测试工单时,通过PDA客户端的工单退回功能向PDA接入子系统请求退回任务时,代维应用服务的通过CQT测试服务模块的CQT测试工单退回功能进行如下流程处理:

(1) 更新本地CQT测试工单的状态为已退回,并更新代维人员退回理由;

(2) 调用合作单位统一管理系统提供的工单状态更新接口更新合作单位统一管理系统中相应CQT测试工单的状态为已退回和退回理由,同时合作单位统一管理系统因将相应的CQT测试工单重新派发给其他合适的代维人员并发送通知短信通知其进行处理;

4、CQT测试测试数据上报服务

当代维人员对待处理CQT测试工单中的CQT测试完毕后,通过PDA客户端的CQT测试处理情况上报功能向PDA接入子系统上报CQT测试的测试情况,代维应用服务通过CQT测试工单服务模块的故障处理数据上报功能进行如下流程处理:

(1) 更新本地CQT测试工单的处理数据,根据CQT测试工单的要求,数据可包括位置信息、测试时间、主叫接通率、被叫接通率、PDP激活成功率、掉话率、上行BLER偏高率、下行BLER偏高率、语音客观评价(MOS)、呼叫建立时延、PING包DTD时延、业务终端时延、发射功率、接收功率等;

(2) 触发信息同步服务模块的工单状态、CQT测试数据同步功能将PDA客户端上报到PDA接入服务子系统的CQT测试工单处理数据同步到合作单位统一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测试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根据市语言文字工作指导委员会《关于提报年普通话水平测试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现将提报年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计划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测试范围

1.尚未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或已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尚未达到规定级别的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教学辅助工作人员、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出镜记者、节目主持人、影视剧演员、话剧演员、导游员、讲解员、话务员、广播员及其他直接面向公众服务的相关服务部门(如:税务、工商、商贸、交通、金融等行业)窗口服务人员。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上述范围内在年6月15日以前测试并取得等级证书的有关人员,均需要重新参加测试。

2.按照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地位全面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发展的通知》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应参加升级测试的教师。

3.按照《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规定,师范类、中等职业学校、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应参加测试并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

二、计划提报

1.区教体局负责提报所属各中小学、民办学校的教职员工的测试计划。

2.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提报区内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媒体工作人员、窗口服务人员及社会其他人员的测试计划。

三、有关要求

1.市语委办根据各单位计划提报情况,统筹安排测试时间。

2.未提报计划的单位,原则上年不予安排测试。

3.建议有关单位认真提报本系统、本单位培训测试计划。近期,部分市直单位提出在测试前应进行相应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市编办批准的“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已组织相关专家、教师负责各类人员的培训提高,已举办多期培训。有需求的单位请与中心的培训部联系。

测试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手机研发测试质量管理

一、手机的研发过程

当前,手机产品一般的研发周期大概在6个月。在手机产品生产线的设计上常常利用多种设计与按照手机市场的反应给予手机升级设计,以丰富手机产品生产线与延长手机产品之生命周期。

二、手机的研发测试

结构评价、性能验证、整机功能验证与制造工程能力评价是手机研发测试的四个环节。

(1)结构评价。用户挑选购买手机时对手机外观的设计比较重视。一般而言,评价手机结构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整机结构评价。可运用环境试验、跌落试验等多种试验对手机结构的整体可靠性与对手机内部元器件保护等方面给予评价。二是局部功能可靠性评价。利用按键按压、翻盖与表面材质耐磨等各种试验对手机的功能部件进行可靠性评价。三是综合评价。可以通过环境等实验评价手机结构是否变形,并可对整机性能给予综合评价。

(2)性能验证。可以通过MTBF实验与SAR等试验来验证手机电路的安全性以及设计指标。性能测试与机构评价常常是可同时进行。例如,在对手机进行跌落试验时,一方面可以对结构变形等手机特性给予评价,另一方面可利用对测试跌落前后的手机性能指标的稳定性给予同步评价。

(3)整机功能测试。手机软件的开发一般是含有功能模块、系统开发等2个阶段。整机功能测试一般包含以下两类:第一类,按照手机测试列表对手机功能与性能给予实地测试、系统测试。第二类,用户模拟测试。用户模拟测试一方面可以比较好地模拟手机用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使用情况,另一方面用户能够按照使用其他手机的体会对手机功能特点给予比较和评价。

(4)制造工程的可靠性评价。在实践中,制造工程的可靠性评价常常被忽视。殊不知,验证手机工艺的稳定性对保证整机出货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可利用下面3个方面对手机制造工程的可靠性给予评价:一是在小批量生产手机的过程中可以对手机性能指标进行测试,计算CPK以及评价生产工程的保证能力。二是评价小批量生产手机的生产工艺是否达标。不达标则说明手机生产工艺上面是存在缺陷的,手机在制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质量问题。三是利用环境实验以验证手机制造工程中各种工艺的可靠性。

二、手机的研发测试管理

测试管理优与劣直接影响手机测试的质量。一般而言,手机研发的测试管理通主要体现在手机测试方案的制定、不同阶段手机测试分工等2个方面。而手机测试方法的研究与管理、手机测试计划的编制是手机测试方案的制订的2个重要方面。手机测试方法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按照手机产品功能的变化与标准的发展给予科学动态管理。一旦手机产品有新的功能问世时,则应针对手机产品新的功能重新调整与设计测试方法。当手机产品国际标准出现新的变化或国际标准升级时,则应及时对手机公司的测试标准给予调整与升级。测试计划的编制常常要按照手机产品研发日程的变化给予相应的调整。在编制测试计划方案时,应按照时间计划与成本要求来确定测试计划方案,从而确保测试效果。

在不同的手机产品研发阶段,不同种类的测试常常由不一样的测试人员进行实施。在手机产品的研发初期,可由研发工作人员进行各种类的测试。例如,对手机电路板的各种设计的验证以及模具的验证。待完成模具、电路与软件系统的设计以后,还要对手机产品做最后一道工序的设计验证,这时应由手机研发工作人员、测试工作人员、质量工作人员进行分工协作完成测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工:研发工作人员确认手机性能指标是否达到了设计的要求;质量工作人员则参与整机测试,对手机产品的整机质量给予验证并预估新手机产品上市的质量;厂商则验证设计输出的手机工艺标准与手机测试软件是否达到了制造标准,并验证手机制造工程之可靠性与稳定性。

测试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字:软件;测试过程;管理

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决定软件的质量,软件测试过程的质量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 软件测试过程常用的模型

1、V模型

V模型反映出测试活动与分析设计活动的关系,指出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应检测程序的执行是否满足软件设计的要求。系统测试应检测系统功能、性能的质量特性是否达到系统要求的指标。验收测试确定软件的实现是否满足用户需求或合同的要求。

2、W模型

W模型指出软件各开发阶段中应同步进行的验证和确认活动,即测试与开发也应是同步进行的。W模型有利于尽早和全面的发现问题。

3、H模型

V模型与W模型有不妥,即它们都把软件的开发视为需求、设计和编码等一系列串行的活动,而事实上,这些活动可以交叉进行的。H模型揭示这一点:软件测试是一个独立的流程,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与其他流程并发进行。

除了上面的几种常见模型外,还有X模型、前置测试模型等。在实践中,建议以W模型作为框架,及早全面地开展测试,同时灵活运用H模型独立测试的思想,在达到恰当的就绪点时就应该开展独立的测试工作,同时将测试工作进行迭代,最终保证完成测试目标。

2 测试阶段中的测试活动

软件测试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项基本活动:

1、测试策划

在测试策划中的活动有:制定测试计划,以确定测试范围、测试策略和测试方法,规划测试任务日程表,对测试资源进行安排,并提前评估测试风险,制定风险控制策略。

2、测试设计与实现

在测试设计与实现中的活动有:制定测试的技术方案,选择测试工具,并根据测试技术方案设计测试用例。

3、测试执行

在测试执行中的活动有:建立相关测试环境、配置测试数据、按日程安排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执行结果,对发现的软件缺陷进行报告,并配合开发人员进行软件缺陷的分析、处理和追踪。

4、测试总结

在测试总结中的活动有: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软件产品质量的当前状态,为产品的改进和提供数据和依据,同时编制测试报告,提交相关的测试文档。

3 软件测试过程管理的特点

软件测试过程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计划、组织和监控;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

1.软件质量标准定义不准确、任务边界模糊。

2.软件测试项目的变化控制和预警分析要求高。

3.软件测试项目具有智力密集,劳动密集的特点,受人力资源的影响最大。

4.测试任务的分配比较困难。

5.测试要求的人力资源十分稳定。

6.软件测试人员在待遇、地位上可能会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

软件测试项目的过程管理能否成功,通常受到三方面的影响:项目组内的环境,项目所处的组织环境,整个开发流程所控制的全局环境。

4 软件测试过程管理的原则

1、有关测试需求,应当有一个经各方同意的、完整的、清楚的、详细的、整体的、可实现的和可测试性的需求并文档化,尽可能坚持最初的需求。

2、测试计划先行。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从项目的计划活动开始,软件测试项目也不例外,也是从测试计划开始。

3、建立任务优先级。在测试任务较多的情况下,应该为各项任务建立测试优先级,这样也可以根据优先级来先后处理各项任务。

4、建立客观的评估标准。这样使得整个项目过程具有良好的可测性和可跟踪性,强调以数据说话。

5、尽早测试。这是从W模型中抽象出来的理念。一方面指测试人员尽早参与测试项目,另一方面指尽早开展测试执行任务。

6、全面测试。这也是W模型的重要思想,其含义一方面只要对软件所有产品进行全面的测试;另一方面指软件开发人员与测试人员全面参与到测试工作中。

7、全过程测试。这是从W模型中抽象出来的另一理念。其含义一方面指测试人员要充分关注开发过程;另一方面指测试人员要对测试的全过程进行全程的跟踪。

8、独立的、迭代的测试。这是H模型的重要思想,强调只要达到测试就绪点,即测试条件成熟,测试准备活动完成,测试执行活动就可以开展。

5 软件测试过程的人员组织

测试团队的组织直接关系到测试团队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其组织方式由测试团队的规模、具体任务和技术来决定。

一个测试团队的基本角色有:测试经理、实验室管理人员、内审员、测试组长、测试设计人员、资深测试工程师、一般测试工程师。

若测试团队规模较大,则测试工程师分为三个层次:初级测试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和资深测试工程师,同时设置自动化测试工程师、系统测试工程师和架构工程师。

测试过程人员组织的一个方面是考虑测试团队的规模,测试团队的规模可以考虑在整个开发部门所占的比重,或相对开发人员所占的比例。从经验看,不同的应用,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人员的比例也是不同的,大致可分为三类。

1、操作系统类型的产品,对测试要求最高,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的比例为2:1。

2、应用平台、支持系统类型的产品,对测试要求比较高,通常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的比例为1:1。

3、对于特定应用系统一类产品,由于以后对象清楚、范围小,甚至可对应用平台或应用环境加以限制,所以测试人员可以再减少,但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的比例至少保证在1:2的水平以上。

6 结束语

相比之下,目前中国软件企业在软件测试方面与国际水准仍存在较大差距。首先,在认识上重开发、轻测试,没有认识到软件项目的如期完成不仅取决于开发人员,更取决于测试人员;其次,在管理上随意、简单,没有建立有效、规范的软件测试管理体系;另外,缺少自动化工具的支持,大多数企业在软件测试时并没有采用软件测试管理系统。所以对国内软件企业来说,不仅要提高对软件测试过程管理的认识,同时要建立起完善的软件测试过程管理体系,确保软件测试管理在软件质量保证中发挥应有的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少民. 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

[2]郑文强,马均长. 软件测试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年

[3]布莱克(美).软件测试过车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