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活感悟

大学生活感悟

大学生活感悟

大学生活感悟范文第1篇

1、回忆是对往日美好的珍藏。打开尘封的记忆,穿越时光的隧道,在大学一年多的生活中,我学会了在失败与成功的交替中点缀充实的生活;学会了在独处与交往的环境中释放自己的心情;学会了在聆听与诉说的交互中加深真正的友谊。漫步在美丽的校园中,回想自己过去一年留下的足迹,感觉自己已经长大,不再是一年前那个懵懂的男孩。很幸运自己能在这安适的求学环境中认识很多亲切的老师,结识许多真挚的同学,是他们,让我的大学生活更充实,使我的生活中充满了快乐,幸福的元素。

2、静谧的天空,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轨迹,我会在大学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让心目中的世界变得和谐安宁。昨天,在我的记忆里还是这样的清晰--好吧,把它珍藏起来,让我以自信的笑脸,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美好的明天和灿烂的大学生活吧!

3、像蝴蝶飞过花丛,像清泉流经山谷,在记忆的空间里,大学生活,恰似五彩斑斓的画面,又如欢快跳跃的音符。凝视落日的余辉,倾听和风的声音,勾起我无尽的想象。悠悠我思,岁月漂移,时间虽能改变许多东西,但我的心灵却恒久不变。

4、生活是有目标的,而目标就是我们的希望。生活中最可贵的财富是希望,希望将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永久的乐趣与动力。在生活的画卷中,偶尔抹上一道灰色,并不预示着失败与沉沦,重要的是,能在灰色中提取绿色的希望。任何时候我都会怀着美好的希望去面对我的大学生活,因为我懂得:虽然生活的征程有时会坎坷不平,然而,希望的大门对任何人总是永远敞开的!

5、在大学生活中,学习将是我的主旋律,我要勤学广识,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铭记心中,去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学好专业技能,并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用知识的风帆来鼓动心灵之舟,使自己迈向人生的成功之旅。

6、生活总是在不断的追求中度过。回首过去一年的大学生活,我经历过失败的痛苦,品尝过成功的喜悦,正是在这种不断追求生活目标的过程中,让我感受到了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举办各种专业比赛,组织各种旅游活动……它们充实了我大学生活中的每一天,给了我追求的源动力。

7、在这凉风习习的夜色里,在这月光融融的大学校园里,想着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以舒畅的心情,平常的心态,()去诠释着爱的释语,坦然面对大学生活的考验,这是多么幸福的啊!

8、人的成熟离不开自身各种的经历:曲折,加速着人意志的成长;挫折,培育着人性格的完善;困难,坚定着人信念的追求。生活告诉我,路是人走出来的,关键要靠自己,振作起来,生活的意义就是前进。我不会忘记自己走过的路:那些洒着汗珠,闪着光彩的路;那些浸透汗水,努力拼搏的路;那些崎岖不平,备感艰辛的路……但我会在心里对自己说:“只有记住这些路,才能走好以后的路”。

大学生活感悟范文第2篇

以前的我,曾经在老师们的言语下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想象着那是怎样的一个天堂——没有繁冗的课业,没有紧张的脚步,没有雪花在眼前飞舞的景象,有的是多到廉价的时间,有的是悠闲自在的生活,绿荫小道间的静谧,小桥流水般的诗意,花丛锦簇间的肆意芳香。多么美好的画面啊!可是不断在脑海中描绘的画面却在身临其境的时候幻灭。

的确,时间很多,但却感到更多的压抑。五湖四海的同学,彼此间磕磕碰碰中也不乏温馨存在,只是有些不可调和的矛盾却让人头痛无比。如果说,高中时候被压抑的感情在大学里得到充分的释放,我想那会不会过于泛滥。

难怪人家会将大学比喻为亚社会,因为在这里你随时可以看到种种社会现象的缩影。有激烈的竞争,有残酷的优胜劣汰,有某些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有在不公平对待面前的委曲求全,有着不得不随波逐流的无奈。

但我们毕竟还是个学生,即使会为了奖学金而争个头破血流,可时过境迁后依然会如同亲密的朋友;即使我们会在自身利益受损的时候撑起一层保护膜,可在旁人水深火热时依然会伸出援助之手。快乐来得容易,悲伤也时常光顾,忧郁的眼神曾经诉说着苦恋的烦恼,张扬的神采尽述青春的无敌。在离社会最近的我们面前,摆放着太多的迷惑和挑战,在抽丝剥茧的背后,我们必将看到生活的本来面目,不像我们想象的纯净无暇,可却是最真实的面貌。

大学生活感悟范文第3篇

今年暑假,守护者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对此守护者们有颇多感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深刻的了解到健康发展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还有心理上。的健康。社会各界对心理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对心理知识的了解需求也越来越大。各个学校都开展了心理健康课程,企业组织也对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指导,政府部门也加强了对心理学知识的推广和普及。现如今,在职场打拼的人们所面临的压力深受社会各界关注。如何引导他们用正确的心态面对职场压力、升职压力、竞争压力成为了一个深受关注的话题。而我们作为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如何将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不断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便成为了一个需要我们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如何利用我们的现有知识了解职场人们心理健康状况并帮助他们面对压力、克服困难、缓解压力、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便成为了我们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

通过此次暑期实践我们获益良多。首先,我们对心理学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正确合理应用实践有了进一步的心得。我们更加学会了如何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帮助他人。我们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策划组织大型活动通的能力也得到充分锻炼。其次,过队员自己的修订问卷、自己的策划的团训、自己组织的沙龙,我们对所学知识的信心得到了提高。我们更加坚定的明确自己是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的。只要不断努力刻苦的学习钻研,不断实践,我们所掌握的知识足以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此立足。最后,通过本次实践,加强了我们队员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默契程度。

大学生活感悟范文第4篇

关键词:感悟课堂;感悟数学;感性材料;生活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216-02

“感悟”的原意是心有所感而觉悟或受到感动而醒悟,“感悟课堂”它是给学生感受大量的学习信息和学习材料,然后与学生自身内部储备的信息结合,通过大脑,然而产生和形成一种新的思想和新的学习方法。它也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由学生自己领悟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是一种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它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一、“感悟课堂”要借助多种感性材料

感悟课堂的完成是在师生共同获取、呈现感受材料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以后,形成感悟,发现新知,并创新地运用感悟的成果。这整个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师生共同获取和呈现感受材料,所以材料的多少、是否具有代表性等等的因素将影响学生感悟的完成。实践证明:提供多种“感悟”材料将十分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感悟。

在《角的认识》教学时,让学生选取身边的材料做直角。可预设学生做直角的方法是多样的:剪、拼、画、折、围、找……都可能出现。于是,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了游戏棒、水彩笔、细绳、直尺、长方形纸、剪刀、三角尺等材料,还为学生提供了钉子板、不规则的纸等材料。这样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方法来做直角,学生做的角也就五彩缤纷了,学生对直角概念属性的感悟也就根深蒂固了。

二、“感悟课堂”要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感悟课堂的特点之一就是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强调数学问题生活化。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年级的儿童,他们也有一定的认知水平,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教学活动应向他们提供自主探索数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情境和机会,促使他们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中完成对知识的感悟,同时也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发展练习时,教师就让学生真正当一回小小营业员。

1、如果小红带了10元钱,买一支6元的钢笔,你该找她多少钱呢?可以怎样找钱呢?(从信封中拿出钱在投影上显示找钱的过程)

2、如果小明带了5元钱,要买3本练习本共付1元5角,你该找她多少钱呢?有多少种不同的找钱方法呢?(同桌讨论,从信封中拿出钱在投影上显示找钱的过程)

3、如果小刚带了20元钱去买书,一本《故事大王》要4元,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要6元,一本《趣味折纸》要二元4角,你该找她多少钱呢?又有多少种不同的找钱方法呢?

一般说来,训练是“教多于学”的教学行为,它可以使一些基本的技能得到落实,这是一种熟能生巧、死记硬背的结果。例如以上的片段,教师如果设计成计算题,反复地训练,学生照样会算,但是那样的话,学生就无法直观地感受整元的找兑、元角的找兑,也无法感悟到多种找钱的方法,更谈不上有什么知识创新的过程。大量的实践证明,如果训练成为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主动精神就会受到局限。相反的,学生创新是“学多于教”的教学行为,是以感悟作为其基本的工作形式的。因此,教师要进行创新式的教学,要善于变单纯、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质就是要促使学生感悟,形成所谓真正的学习。

三、“感悟课堂”要让学生用心去体验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重要命题是:活动是人的特性,自由自在的活动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在课堂教学中,这样的活动是联系现象与知识的桥梁,是感悟的直接源泉。

在《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中,教师先用观察、比较、测量的方法认识了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再让学生来感悟1平方米。他先用了4把米尺让四位学生帮忙围成了1平方米的正方形,然后在学生感悟新知形成的过程下再提出:“请你闭上眼睛在自己的脑中描述一下,1平方米到底是多大的面积呢?”于是同学们都闭上了眼睛,嘴里说着,手还比划着,“像吃饭的方桌面那么大就是1平方米了”、“像老师的讲台桌差不多大就是1平方米”等等,这样让学生在感悟中对概念得到了巩固,这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更好的学习办法。

四、“感悟课堂”要促进互动生成

萧伯纳说:“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而你一种想法,我一种想法,交换后就有两种想法。”学习知识也是 如此,许多时候我们靠单打独斗是没有效率的,于是我们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组建互助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散学生思维,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堂里互动和对课堂的积极参与来弥补差距,小组合作学习”既能发掘个人内在的潜能,又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智慧在于创设开放的情境,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表达的机会,让丰富多彩的思考交汇在课堂,让新奇、独特的思维打开创造的心门,让闪烁智慧灵光的思想在课堂上驰骋。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学困生”,为其创设了宽松良好的环境,使其可以敢想、敢说、敢问,大家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学生发现、探索、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增强。

感悟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核心地位,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也是感悟,它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地去获得的,所以教师不能代替他们感悟,而是要为他们的感悟创造条件,也就是如何促使学生感悟,形成真正的学习。感悟既是头脑中对事物的重新组合、选择和构建,其实也是一种创新,让我们在不断地对自己教学的挑战中,去感悟、去发展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感悟搭建一个理想的平台,并与孩子一起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去感悟人生的美丽、数学的精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大学生活感悟范文第5篇

【关键词】感悟;学生主体;阅读教学

萨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阅读就是自由的梦”。也许这句话太诗意,但可以肯定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感悟是个体凭借语言及其语境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让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并不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它是学生个性化的心理体验,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潜心“朗读”,引导学生感悟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总结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时认为: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阅读感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读的实践中反复锻炼,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感悟”。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马背上的小红军》有一片段,使笔者颇受启发,例子如下:

师:同学们,当你们读到了13小节,知道小鬼的干粮袋里装的是牛膝骨时,不由得想到了什么?想到前面的哪些语句?

生:我不由得想到了前面写小鬼不要青稞面的情景。

师:请你读读前面的有关句子。 (生读)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读读这一节,一定会有新的体会,从“小红军把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这句中你看出了什么?

……

通过这一教学片段,我们可以看出朗读与感悟相辅相成,重视阅读教学中的读,追求阅读教学中的悟,把阅读感悟作为传统阅读教学经验的精华加以继承与发展,让学生在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情。

二、引进生活活水,唤起学生感悟

语文教学中有生活教育,生活体验中有语文学习。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生活体验是语文运用的源头活水。”只有学生亲身体验的,才是学生自己的,才能让学生喷出思想的火花。因此,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要重视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

课文《日月潭》中有一句“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语言较抽象,本人为引领学生体验,在课前做了巧妙的铺垫,特意选在雾蒙蒙,雨绵绵的天气里执教这篇课文,让学生走出教室去直观的感悟、体验。

刹那间孩子们感受到了大山那如梦似幻的美景,甚至有孩子一下子联想到 “哦,老师我知道了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原来就像现在这般模样。”学生联系了自己在生活中的实际,疑难迎刃而解。

由此可见,在语言阅读中,一旦遇到与生活有关的语言就能在生活的联系中加深感悟。为此,作为教师在平时要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生活实践,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在阅读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引进生活活水,唤起学生感悟。

三、激发独立自主,拓宽学生感悟

感悟的学习是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的,认为学习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改造和重组的过程。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强调先试后导,先学后做。因此,笔者认为,阅读感悟还应强调让学生独立自主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悟获得美的享受、语言和文学的知识、发现并懂得文中的精义妙理,具有很强的学习自,能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

在教《荷花》一文时,抓住“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句中,为什么用“冒”让学生自读自悟,结果,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各自的感悟。有的说:用“冒”显得荷花很突出。有的说:用“冒”显得生动,把荷花写活了。如果用“长”、显得不生动。有的说:可以看出荷花的勃勃生机……学生在个性的自读自悟中,丰富了“冒”的内涵,领悟了“冒”所包涵的意义,是发自内心的,是真正的感悟。

四、插上想象双翼,激活学生感悟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字里行间的情似一股扑面而至的春风,似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润物无声。只有对文章的思想感情,有真切的体验,才称得上是对语言文字有所感悟。因此,引导学生在真切的想象中体验情感,是提升学生感悟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径。

如“桥下河水清澈见底,河边长满了杨柳,柳丝迎风起舞。早晨,小鸟在枝头鸣唱;中午,蝴蝶在花间飞舞;傍晚,成群的小羊在河边悠闲吃着青草……”一段话,教学中,教师用极富感染力的范读,引领学生闭眼想象,让文中美景在学生脑中“过电影”,从而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感悟到作者在文中包蕴着对大自然的无限赞美之情,从而使学生把自己对美景的热爱,寄情于朗读之中,想象使感悟插上双翼,语言成为学生心灵中富有活性的生命元素!总之,让学生走进角色,想象场景,才能激活对文本的感悟。正是感悟会之于心,朗读出之于口!

作为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力,欣赏每一位学生的“悟得”,决不能用自己的感悟标准去简单评判。有道是“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有所悟的乐趣!

让感悟永驻语文课堂,唤起学生由于几年“风雨”而木然尘封的心,让学生于熟视中产生新奇,于陌生中产生疑问,用心灵去扣问赖以生存的世界,使之真正形成丰富的精神底蕴,使之真正语言和生命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