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差生辅导总结

小学差生辅导总结

小学差生辅导总结

小学差生辅导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差生;教学;教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211-01

一、创设良好班集体,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集体的温暖、帮助,而不是排弃和冷漠。因此,创设一个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班集体,对学生所起的教育作用,激励作用,往往比一个教师的苦口婆心,狐军奋战强得多。通过集体,使他们更乐学、勤学、善学。如可通过分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在小组学习中,他们感到很轻松、融洽,不懂的地方小组的同学帮助解决,使自己得到不断的提高。同时小组的荣誉感也能促使他更加勤奋学习,为小组争光。

二、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注重辅导的方法

俗话说“打铁靠本身硬”。同样,教师总不能一味地追求马上看到效果。必竟差生的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更重要的是靠学生本身。先只有循序渐进,多给差生时间,特别是要多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慢慢地懂得学习方法,再慢慢的掌握知识,掌握学习的技巧,提高成绩。笔者的一位差生,以前是因为学习方法不正确,怎么努力成绩总是上不了,通过笔者指导他正确的学习方法之后,使他掌握了学习的技巧,从此成绩不断攀升。

三、以人为本,赏识差生

不要把差生当作“朽本不可雕”,要正确的认识到他们差是暂时的,是某种原因造成的把他们当作有潜力的学生,多给他们鼓励,多给他们帮助,多给他们温暖,多给他们爱心,多给他们辅导。如在课堂上经常表扬他们的进步,在家长面前赞扬他们的优点。让他们感到自己有潜力,体会到教师的关心,从而使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欲望和向往。

四、创设机会,多给差生展现自己的机会

通过开展一些有益学习的主题活动,让差生展现自己。如“演讲”“口语交际”“演课本剧”等活动。笔者的一个差生虽然成绩较差,但他的性格很豪爽、大胆。在一次课本剧表演中,让他去演剧中的主角,结果由于他的大胆表演得很生动,获得同学们的赞扬。从此他看到了自己优点,感觉到自己其实并不笨、并不差,有自己的优势,更增强了他学习的信心。

五、定期测试,补洞防漏

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后,要定期地对差生进行测试。如通过测试后,对他们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漏洞的真正原因,找出相应的措施及时补救,对症下药。

六、合理安排辅导时间

小学差生辅导总结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辅导

综观国内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研究,数量不多,针对广东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研究,更是空白。要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关键在于提高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职业决策自我效能(careerdecision—makingself-eifcacy)是指决策者对自身成功完成职业决策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程度。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是了解职业生涯行为的重要指标,掌管和监控着职业生涯认知与行为的发展历程,是个人达成职业生涯目标的关键因素。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应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协助团体成员将自我概念转变成相应的职业角色,进行职业探索,并做出职业决策的过程。本研究尝试将团体辅导应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中,探索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的被试对象来自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原广东民族学院)2006级学生。首先通过召开宣讲会,共招募愿意参加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的少数民族大学生60名,接着进行每人15分钟的单独访谈,最后确定被试少数民族学生48名。再通过随机分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人。另外,为了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的效果,从该校2006级的汉族学生中随机抽样24人,作为汉族学生对照组。

2.研究工具。一是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采用彭永新、龙立荣(2001)参照betz和taylor的“careerde.cisionmakingselfeifcacy scale(cdmse)”编制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量表分5个维度: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订规划、问题解决。共39个项目,五点量表计分,每个项目分别回答完成任务的信心程度,1一完全没有信心,2一有一点信心,3一有一些信心,4一比较有信心,5一完全有信心。总分为195分,分值越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越高。本研究中克伦巴赫系数分别为0.7657、0.6304、0.8260、0.6081、0.7097,总体为0.94050。二是团体辅导效果评估问卷。自编问卷,共有十个问题,让实验组的成员在团体辅导后,根据自己的实际评估“学到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知识和技能有多少”“学到的内容实用性如何”“对于自身理解、思考职业生涯方面的问题是否有帮助”“对职业选择的信心是否有提高”“对了解自己并与他人分享情感和经验是否有帮助”“对自己的帮助有多大”“参加团体辅导的目标的达成程度”“是否喜欢参加这个团体”“本次团体的凝力如何”“如果再开展类似的团体辅导,是否愿意再参加”等。三是团体辅导满意度问卷。自编问卷,主要了解参与干预的被试学生对活动设计、组织、实施的满意程度。

3.团体辅导方案。本辅导方案以班杜拉(bandra)的自我效能理论,特别是有关提高个体自我效能途径的理论为依据,参考国内外有关职业生涯团体辅导方案,再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特定的心理特点设计而成。本研究的团体辅导方案共分8个单元,分别是“萍水相逢”“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与职业”“美丽目标”“我的生涯我作主”“我的未来不是梦”和“笑迎未来”。每个单元有不同的目标、活动内容和家庭作业。所有的活动均是围绕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五个维度——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订规划、问题解决而展开,活动中安排了大量的团队训练活动,如“乐队总指挥‘个人演唱会”“镜子”“我的成功”“微笑训练”“形体训练”等自信训练活动,“棒打薄情郎”“20个我活动”“他人眼中的我”“头脑风暴”“热椅”等催化性活动,“背摔”“猴子捞月”等团体协作活动,“毕业生访谈”“swot自我分析”等团队分享活动。

4.研究实施过程。为了更好地保证实验组的互动性、实效性,根据一般团体辅导不超过20人的原则,研究者把24人的实验组再分为两个小组,每小组12人。为了排除干扰变量的影响,研究者采用抵消平衡法,对小组a、小组b的辅导,采用a—b,b—a…a—b,b—a的顺序进行辅导,对两小组同一单元的辅导在同一天完成,控制次序误差和遗留效果的影响。对实验组实施团体辅导共8次(每周一次,时间具体为周六),每次活动约2小时。对照组无干预,实验组辅导结束,马上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后测。

二、结果与分析

1.实验组前后测差异检验。对实验组前后测值进行比较(t检验),发现实验组前后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各维度差异显著,具体见表1。

2.实验组和少数民族学生对照组前测、后测差值差异检验。在实施干预前,研究者对实验组和少数民族学生对照组各项指标的前测值进行比较(t检验),发组两组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维度上未见显著差异,因此两组被试是同质的。在实验结束后,马上对实验组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照组的前后测差值进检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各维度差异明显,结果见表2。

3.实验组和汉族民族学生对照组前测、后测差值差异检验。在实施干预前,研究者对实验组和汉族学生对照组各项指标的前测值进行比较(t检验),发组两组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维度上未见显著差异,因此两组被试是同质的。在实验结束后,马上对实验组和汉族大学生对照组的前后测差值进检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各维度差异明显,说明团体辅导在自我决策效能以及各维度上不仅与少数民族学生相比效果明显,而且与汉族学生相比同样效果明显,结果见表3。  

4.团体活动效果评估。  实验组成员对本次团体辅导的效果评估是非常肯定的。从对辅导内容的评价来看,83.33%的实验组成员认为“在团体辅导中学到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知识和技能”非常多,87.50%的实验组成员认为“团体辅导中学到的内容”非常实用。从对辅导的感受性评价来看,79.17%的实验组成员认为“辅导对于自己理解、思考职业生涯方面的问题”有很大帮助,83.33%的实验组成员认为“参加本次团体辅导,使自己对职业选择的信心”有很大提高,75%的实验组成员认为“本次团体辅导对于本人了解自己并与他人分享情感和经验”有很大帮助。从对辅导的目标达成评价来看,79.17%的实验组成员认为“参加本次团体辅导对于自己的帮助”很大(比较大的占20.83%),75%的实验组成员认为“参加团体辅导的目标的达成程度”非常好(比较好的占25%)。从对辅导过程的认同感评价来看,66.67%的实验组成员认为“本次团体的凝聚力”非常强(比较强的占33.33%),87.50%的实验组成员表示“如果再开展类似的团体辅导,肯定愿意参加”。

5.实验组对本次团体辅导满意度。实验组成员对八次活动的满意评价接近80%或以上水平(评价“非常好”与“很好”两项结果累加),说明他们认可团体辅导的整个运作过程,说明团体的创始阶段、过渡阶段、成熟阶段、结束阶段较为顺畅、有效,具体见表4。

三、建议与思考

1.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应注重大学生职业决策效能的提高。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影响着人们对职业生涯行为的了解,影响着人们职业生涯抉择方向及信心,影响着人们自我成长和职业生涯的成功。因此,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中,必须注重大学生职业决策效能的提高。本研究显示,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提高,能有效提高其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订规划、问题解决的水平及能力,从而提高其生涯规划能力和生涯发展能力,最终提高他们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2.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应注意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关注的对象是全体大学生,但大学生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民族差异、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大学生当中存在很多不同的群体,每个群体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职业生涯辅导应关注不同的群体,从每个群体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出发,提供不同的个性化服务,才能进一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本研究就从民族、年级的差异人手,基于大学少数民族低年级本科学生的特点展开干预,研究结果显示,本次干预是积极的、有效的,这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个性化服务提供了很好的实践例证。

3.团体辅导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一种有效的形式

小学差生辅导总结范文第3篇

一、研究背景

社会总就业形势紧张是我国目前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迁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大学生能在毕业的时候找到工作,更希望每个毕业的大学生都具备自主择业的能力与分析社会职业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水平,提高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一种较好的途径。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指决策者对自身成功完成职业决策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程度。它主要包括五个部分:自我评价能力,包括了解自己的能力、职业兴趣、与职业有关的需要和价值以及自我概念等的能力;收集职业信息的能力;将个人的属性与工作特点进行匹配的能力,即选择目标能力;做出职业决策后,对决策实施的职业规划能力;解决或应付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障碍的能力等。

国内有学者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来研究提高个体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并得出结论:即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这些研究为今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且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干预研究其他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但是,在这些研究中,没有专门针对外语类院校大学生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专业的特点使外语类院校的学生更多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其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不同的个性。他们更加注重个体,人本主义思想更为强烈,个性往往较为突出,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思想更为开放,思维更加活跃,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勇于探索,善于表现,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由于受西方的理性与逻辑思维方式的影响,他们更加务实,更为实际,勇于竞争。因此,针对外语类院校大学生开展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心理辅导具有特殊性。

本研究结合西安外国语大学作为外语类院校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为目标,借鉴前人的研究,并根据Betz与Taylor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操作性定义、职业生涯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生涯发展理论、霍兰德的职业理论、职业匹配理论,以及班杜拉的提高个体自我效能论述的四种途径,设计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团体辅导,形成可操作的、具有推广性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辅导方案,并丰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前后测的准实验设计,探讨团体辅导对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效果。

(一)研究对象

以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大一至大三学生为研究对象。团体辅导海报,在报名的大学生中随机抽取20人组成实验组,20人组成对照组。实验组被试情况:男生10人,女生10人,大一年级学生12人,大二年级5人,大三年级3人,对照组与实验组同质。实验组接受前测、后测和三个月后的追踪测验,对照组接受前测、后测两次测验。研究者向未能参加的学生说明其他人更迫切需要团体辅导的协助,给每一位对照组成员分发小礼品,并把对照组同学定为下一学期的团辅对象。实验组接受每周2次,每次2小时,共8次的实验干预;对照组在实验处理期间不接受任何实验处理。

(二)研究假设

本研究的假设为:

假设1:实验组被试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在干预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干预能够提高被试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

假设2:对照组被试在同一时间内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

假设3:干预能够产生长期效果,干预结束三个月后,实验组被试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和干预结束时的水平相比,未出现显著性差异。

(三)研究方法

(四)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7.0进行数据统计。

(五)研究工具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彭永新和龙立荣,2001)。共39个项目,五个维度: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采用五点计分,从1到5分别表示从完全没有信心到完全有信心。分量表或全量表分数越高,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越高。总量表和各维度的Craombach a系数分别为:0.9366、0.7452、0.7997、0.8098、0.7674、0.6774;总量表和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656、0.580、0.525、0.511、0.601、0.599。

团体辅导单元活动反馈表。自编,全部为选择题,共10道题。通过让被试填写团体辅导单元活动反馈表,了解成员在团体辅导活动中获得的成长,和在团体辅导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对团体辅导活动的评价,最终为团体辅导活动的领导者提供改进意见。

三、团体辅导方案的效果评估与分析

(一)团体辅导的效果评估

使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测和后测以及追踪测试,通过比较实验组前后测、对照组前后测以及追踪测试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分值差异,来考察团体辅导的效果。

1.实验组前测和对照组前测差异评估

在团体辅导活动开始前,为了了解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是否有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将量表测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经过统计分析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辅导活动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各个维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2.实验组后测和对照组后测差异评估

为了了解团体辅导活动之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上的变化情况,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了后测,且为了验证最终效果完全是由于团体辅导所引起,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本文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差值T检验的方法,考察后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上总分及各个维度评定结果的差异。经过统计分析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辅导之后的实验组与不作任何处理的对照组实验后测相比,除了问题解决维度之外,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维度均有显著性差异,且总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也有显著性提高,差异显著。

3.实验组前测、后测差异评估

为了了解团体辅导对于实验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的干预状况,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将实验组前测、后测分数进行统计分析。经过统计分析表明:经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辅导的实验组前后测相比,总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显著性提高,且差异显著。在五个维度上,除了问题解决维度之外,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维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在自我评价维度、收集信息维度、选择目标维度差异非常显著。经过统计分析表明,通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辅导,实验组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4.对照组前测、后测差异评估

为了考察团体辅导前后未接受干预的对照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变化情况,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于对照组前测、后测分数进行统计分析。经过统计分析表明,对照组前测和后测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各个维度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5.实验组后测和三个月后测试差异评估

为了了解团体辅导效果的持续性,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考察实验组后测和三个月后实验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上的结果差异。经过统计分析表明:实验组成员后测与三个月后追踪测验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保持了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效果。

(二)团体辅导的效果分析

通过《团体辅导单元活动反馈表》的反馈信息,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辅导改善并提高了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成员在辅导过程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收获与成长。表现在:由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没有组织实施过职业方面的团体辅导活动,而本次的团体辅导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辅导,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迫切的需求;成员们表示很喜欢参加团体,学习的知识内容很实用,学到了很多求职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于理解、思考职业方面的问题很有帮助,普遍认为自己对职业选择的信心上有了很大提高。

四、分析与讨论

团体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属于同质性被试。

经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辅导,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明显提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辅导之后的实验组与不作任何处理的对照组实验后测相比,除了问题解决维度之外,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维度均有显著性差异,且总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也有显著性提高,差异显著。

实验组团体辅导前和团体辅导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明显提高。经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辅导的实验组前后测相比,总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显著性提高,且差异显著。在五个维度上,除了问题解决维度之外,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维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在自我评价维度、收集信息维度、选择目标维度差异非常显著。统计分析表明,通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辅导,实验组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对照组在同一时间内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状况没有显著差异,对照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

为了考察团体辅导效果的持续效果,针对实验组进行了追踪研究。数据发现,实验组三个月后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和团体辅导后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没有差异,保持了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结果发现,实验组实验前后测之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之间,在自我评价维度、收集信息维度、选择目标维度、制定规划维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在总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上也具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问题解决维度上没有差异。经过团体辅导活动领导者的反思和后期对实验组成员的追访,归纳原因有两个:

第一,团体辅导成员中以大学一年级学生为主。他们在团体辅导过程中以及结束后均表示参加此次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辅导有着很大的收获,并且在自信心方面有很大提高,但是由于他们还没有涉及到实际的择业、就业等现实性问题,且实际的择业、就业除了应聘者本人之外,还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社会在那一年是否会在本专业提供就业机会、硬件条件(如基层工作经验)是否过关等,使之产生顾虑,不能保证一定能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

第二,团体辅导活动中关于实战演练部分,更多的是采用模拟现实中的面试场景,而并非完全真实的面试场景,与实际可能存在着一些出入。自己在模拟中面试过关,不一定代表着现实中也一样可以过关,所以造成成员的不确定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五个维度中,问题解决维度是与现实结合相对结合更紧密的维度。

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辅导对于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

五、建议

在本研究所获得结论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如下建议:

小学差生辅导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心理辅导 实验研究 理健康 大学生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调查发现大学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心理障碍已成为近年来大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之一[1,2]。有关研究表明心理辅导(psychological counseling)能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心身症状、促进人格发展[1,3,4]。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心理辅导大多缺乏规范、操作随意、效果参差不齐。因此,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模式,为高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有计划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健康协调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采取整群抽样从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2007级新生班级中抽取200名学生,随机分成两大组,每组100人,其中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1.2 方法与步骤

1.2.1 心理辅导模式采用心理卫生教育、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3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心理辅导模式。①心理卫生教育:分为专题讲座和第二课堂教育。心理卫生专题讲座教学安排8学时,以大班(100人)形式上课,讲授内容为心理健康导论、适应调适、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恋爱和性心理卫生等。第二课堂教育主要是通过心理沙龙、心理协会组织系列活动,促使学生课后参与实践。②团体辅导:与心理卫生教育紧密结合、每次心理卫生专题讲座教学之后进行一至两次团体辅导。团体辅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般主张发展性团体以12~20人为宜[5],本研究鉴于人力等资源的限制,人数定为20人。每小组各安排6次团体辅导,每次活动时间为两小时。团体辅导的内容有:人际关系学习、价值取向探索等,采取角色扮演、心理剧、行为训练、游戏等形式。③个体咨询:由学生主动提出或是研究者根据心理测查结果建议个体咨询,采取面对面或是电话交谈的形式,侧重于认知-行为取向,整个实验过程中共有26人接受了1~3次不等的个体咨询。本研究参与授课者和咨询者共3人,均为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心理咨询师和精神卫生、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2.2 研究步骤本实验研究为期一年半,2007-09始对实验组按三结合的综合心理辅导模式实施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心理卫生教育及团体辅导历时18周,个体咨询持续一年;未对对照组实施心理辅导和任何形式的心理干预。实验前(2007-09)、后(2008-10)及实验组心理卫生教育和团体辅导结束时(2008-12)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心理评估。

1.2.3 评定工具为epq、scl-90(采用0~4级评分)、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6]、gwb[7]、sccs[8]和sad[9]。

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被试一般情况考虑资料不全者及测查时人数不齐等因素,每次有效答卷数目不一,相应组间比较年龄经t检验、性别经卡方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表1 两组3次测查一般情况比较(略)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组t检验及方差分析两组3次测查对应组间行成组t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内行方差分析,方差不齐者进行相应的统计处理,各指标以±s的方式列表如下(见表2),有显著性意义(p<0.05)的结果列于组内组间比较一栏,其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表2 3次测查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成组t检验及组内方差分析(略)

表2表明,实验前测查两组所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中,组间比较部分有第3次测查p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和第3次测查灵活性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部分,实验前后相比实验组强迫、抑郁、恐怖因子得分降低(对照组相应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社交回避、社交焦虑及sad总分升高(实验组相应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另外,生活事件得分组间组内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大学生心理辅导研究中,多见单一辅导形式,对特殊群体或个体的研究较多,而采取心理卫生教育、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心理辅导模式对常态大学生人群进行辅导的报道较少见[1]。

实验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所在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且三次测查两组所遭遇生活事件的质与量亦无显著差别,而干预进行一学期时实验p分(精神质)低于对照组。epq中p分是倔强固执、粗暴强横、行为古怪、社交退缩的指征[12],p分的降低显示干预促进了人格的良性发展。

干预结束时灵活性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灵活性为自我和谐的一部分,当个体体验到自我经验存在差距,会出现内心的紧张和纷忧,即一种“不和谐”的状态[13],干预能提高自我和谐程度,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干预前后相比实验组scl-90总分及痛苦因子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得分都下降了,而e分提高了,高e分被认为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子,研究表明比较外倾者心理更健康,而内倾或情绪不稳者较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心理卫生教育旨在提供心理健康模型,提高认知水平,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该纳入心理辅导的范畴,亦有不少相关实践的报道[10,11]。团体辅导可使人感受团体氛围、学习模仿他人、提供人际互动场合等,对社交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5];个体咨询则可深入探讨和解决个体问题。正由于上述效应的单独或综合作用提高了实验组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中团体辅导成员人数偏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互动,可能对辅导效果有一定影响。总之,综合心理辅导模式能够改善被试人格结构、减少心身症状,促进自我和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俞少华,张亚林.我国大学生心理辅导现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2):131.

[2]袁玉华 ,亚辉勇,赵拥华.大学因病休学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8,19(6):461.

[3]戴梅竞,刘新军,王 蓓,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追踪观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3):173.

[4]黄薜冰,张亚林,杨德森.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43.

[5]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6]郭晋武,余双好.大学生生活事件评定量表试评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增刊):18,19.

[7]fazio.总体幸福感量表(gwb)[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83.

[8]王登峰.自我和谐表(sccs)[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41.

[9]wstson friend ,社交焦虑和回避量表(sad)[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41.

[10]马建青.当代大学心理健康善及干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1998,4:47.

[11]杨眉.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小学差生辅导总结范文第5篇

1.制定实施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和原则

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结合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管理规章,从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德尔菲法、主观概念法、面访调查、模糊数学的先定性再定量的加权平均等方法进行试验。应用中以依法治校的指导思想,努力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为准则。把方向性、导向性、科学性、可测性、反馈性的原则融入质量评价,其具体做法:

第一、各考评指标是从德、能、勤、绩等方面,把辅导员工作中所能体现出的基本状态,概括为六项二级指标后,又将繁琐、多元且有代表性的一些重点工作细化,通过评价标准中的诸多三级指标给予定性和定量的具体质量评价。

第二、各项指标的权重来源,是依据多年的实践,每次在应用Deilph法对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同时,通过测评信息反馈,及时改正,弥补不足,使考核成绩能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第三、每学期的考核工作,都是在公开透明的组织协调下,采用平时考评积累和期末集中考评的办法进行的。

2.辅导员工作的质量评价指标

3.各项考核评价指标的量化评议办法

(1)辅导员互评质量项的量化评议办法

辅导员互评的项目主要包括思想教育、学风建设、管理能力、个人素养、时间投入五项。每一个项目在等级上分成好、中、差三等,该项评价的满分为100分。每个项目中“好”等级的权重是20,“中”等级的权重是17,“差”等级的权重是15,参加互评的成员根据辅导员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个项目的等级,完成评价后,只要计算出所有项目好、中、差的总个数,就能计算出辅导员的得分。其量化法为:

第一、辅导员的互评,是每个人在学期末通过集体述职,在同级部中相互打分后计入总分。

第二、各项权重的确定,是将“好”定性为(100分)、“中”为(85分)、“差”为(75分)后,得到100÷5=20,85÷5=17,75÷5=15。

第三、在确定每个项目中的“好、中、差”时,只能选一,并分别把总个数统计出来。

第四、“每个人得分”是先去掉同级部中的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再取其平均分,即为该辅导员的互评得分,其统计公式为:每个人的得分={(好的总个数×20分)+(中的总个数×17分)+(差的总个数×15分)}÷参加互评的人数。

(2)评委小组对辅导员评价质量项的量化评议办法

评委小组对辅导员评价的项目主要包括思想教育、学风建设、管理能力、个人素养、时间投入、相互协调和服从领导七项。每一个项目在等级上分成好、中、差三等,该项评价的满分为100分。每个项目中“好”等级的权重是14.3,“中”等级的权重是12.1,“差”等级的权重是10.7,评价小组的成员是根据辅导员的每个考评项目确定等级,完成评价后,只要计算出所有项目好、中、差的总个数,就能计算出辅导员的得分。其量化法为:

第一、质量考评小组,一般有五到七人组成,他们是熟悉辅导员工作的相关代表,通过听取辅导员述职,深入学生中调查了解,查看辅导员工作日志与计划和班级管理档案等渠道,对该项工作进行全面考证评价后,并计入总分。

第二、具体量化计算办法参照“3.1”中的第二、第三、第四办法。

(3)班级管理效果质量项的量化评议办法

所谓的管理效果,是指每学期某辅导员所管理的班级,在同年级部中所取得的班级积分成绩,积分是根据班级管理积分规定,通过系学生会和团总支执行后所给出的得分,其中也包括了班级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得分。该项评价的满分为100分。分数统计方法如下:

第一步:先算出每个辅导员所担任的每个班的基础积分,其公式为:每个班的基础积分=(班级行为管理积分×70%+班级思想教育管理积分×30%)÷班学生数。

第二步:再算出每个辅导员的“基本积分”,其公式为:基本积分=每个辅导员所担任班的每个班的基础积分之和÷该辅导员所担任的班数。

第三步:由于每个辅导员管理的班级“数”和“学生数”不同,为能体现公平性原则,换算办法如下:得分=每个辅导员的基本积分÷最高基本积分×100。在这里的“最高基本积分”是指在同级中,辅导员获得“基本积分”最高的一个。

(4)学生对辅导员评价质量项的量化评议办法

学生对辅导员评价的项目主要包括:“德”的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服务意识、工作态度、为人师表和以身作则;“能”的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处理紧急情况能力;“勤”的常规管理投入、学习管理投入、学生活动投入、非工作时间投入;“绩”的班风建设和凝聚力、思想教育效果、常规管理效果、学生威望。而每一个项目在等级上又分成优秀、称职、不称职三等,满分100分。参评学生可根据辅导员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个项目的不同等级,完成评价后,只要计算出所有项目优秀、称职、不称职的总个数,就能计算出辅导员的得分。其量化法为:

第一、考核时各班学生需全部参加自己班辅导员的期末考评,参加人数最低不少于全班总人数的80%。

第二、在确定每个项目中的“优秀、称职和不称职”时,只能选一,并分别把总个数统计出来。

第三、分数计算方法:

第一步、先算出每个辅导员所管理的每个班的基本分,其公式为:基本分=(优秀数×60%+称职数×30%+不称职数×10%)÷每个班参加考评的总人数。

第二步、分数换算参照“3.3”中的第二步和第三步的公式。

(5)辅导员常规工作效率质量项的量化统计办法

辅导员常规工作效率统计是指在日常工作中,由考核执行办公室针对学校、系部的一些特殊要求,能及时记录的一种管理方法。它把按时、推迟、工作效果进行客观记录,统计时可用表格的模式将要记录的结果进行简单描述,并将加减分,如“+1”或“-0.5”及时统计,期末汇总计入总分。另外,在辅导员常规工作效率统计中,分数统计是这样规定的,“按时”是指按要求的时间进行了,每次加0.5分;“推迟”是指没按要求的时间进行,每次扣0.5分;“效果评价”是指:按要求圆满完成,就可评价为“好”,每次加1分;出现问题,但基本完成,就可评价为“一般”,每次加0.5分;假如根本就没去执行任务,就可以评价为“差”,每次扣1分。

(6)加减分质量项的量化统计办法

辅导员加分项规定:①每学期全勤者,即无迟到、早退、请假者,加5分。②学生工作的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加分最高不超5分。学生工作文章在院部发表或获奖,加分最高不超3分。③班级管理效果,在每学期各班管理效果积分,取得同级部前三名的,分别加3―5分。

辅导员减分项规定:常规管理考勤,请假一次扣0.5分,迟到或早退一次扣1分,旷会一次扣2分,公假除外。

4.辅导员考核的奖励规定

在学年终评时,对于考核取得前40%的辅导员、班主任,其中前15%报请学院授予“院级优秀辅导员”称号,其他25%授予“系级优秀辅导员”称号并颁发证书、奖品或奖金。在评选省级以上学生工作的各种荣誉称号时,优先推荐考核名次列前者,职称评聘同等条件优先晋升。

5.辅导员班主任考核的处罚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为不称职:不能按照《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条例》履行岗位职责者;因工作不到位或失职发生严重责任事故者;违反岗位职业道德要求,不能为人师表者;学生满意率低于参加学生人数的50%者;参加院系活动不足50%者。不称职者,可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扣发工资补贴及必要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者解聘其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工作。

6.未尽事宜的处理办法

在考核中假如发现新问题,需要修改考核办法时,就需在下一次考核前,经全体辅导员和班主任大会讨论通过,由考核领导小组审议,提交院系部学生工作委员会批复生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