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影营销论文

电影营销论文

电影营销论文

电影营销论文范文第1篇

价格策略是市场营销决策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制定影视艺术产品的价格时应当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市场环境,如本地区的经济水平、消费者的经济收入、消费者数量、消费者的预期价格等等。首先,票价过高的确成为阻碍观众进入电影院的重要因素,直接导致“高票价、低票房”现象,但是却不能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而盲目的降价,关于电影票价,存在着这样一个规律:电影票价=电影总成本×(1+预期收益率)/预期观众人数所以,我们通常可以看到的现象就是,在电影首映当日,通常有着较高的价位,为了满足人们在第一时间的观影需求,在随后的电影放映中,可以看到价格也随之下调,可以满足更多的人观影的需求。其次,在收回了成本之后,可以在不低于变动成本的基础之上尽可能选择利润最大的票价价格点。可以退出一系列的团购:网购优惠、情侣座、闺蜜票、全家福、集体定制等等有特色的订票服务,给更多的人群提供走进影院的可能。最后,在院线的经营中,可以根据不同电影院、不同上映轮次、不同质量影片、不同上映时间、不同年龄观众,推出不同的票价。例如笔者所在城市保定为例,天映影城有半价日(周二全天,节假日除外),学生票、老人票半价,还有半价时段;万达影城推出“接二连三”活动,周二全天所有场次现场购票半价,周三全天所有场次网络购票半价(非法定节假日、非圣诞节与平安夜、非情人节);保定华隶影城联合自己周边的饮食环境,推出特色服务,会员价格及积分兑换政策,购票享受全年影票5折优惠,购小食享受8折优惠,消费1元累计1积分,积分可兑换相应礼品;保定时代金球影城,主要优惠特色着重关注儿童观影需求,打破以往1米、1.1米、1.2米以下儿童观影免费的常规,1.3米以下儿童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免费观影,对于培养一批儿童观众和以家庭为主体的观众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销售方式;而对于保定金棕榈先天下影城,则推出了会员现金充值的优惠政策,充值300元赠88元,充值600赠200,充值900赠288的优惠活动,并联合所在场地—北国先天下,联合办理优惠活动,凭借先天下会员卡,可以购得三张半价票而且场地大的影院来说,反而应该退出一些特色团购、单位集体观影、特色影片推荐日等等,一些符合自己影院特色的营销方式。

二、档期安排

如果说时间是电影营销计划的属性之一,那么档期就是计划的关键所在,不同的观众群体常因不同民族文化、地域背景以及年龄、性别、学历等等形成审美趣味的差异,就在不经意间影响和制约着观众进电影院。我们要不断的发现新档期,制造新档期,在这一方面,影院的营销可以参考更多的购物平台,可以自我定制或者是推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档期,比如,亲子档(父亲节、母亲节),单身档(1月1日是小光棍节,1月11日和11月1日是中光棍节,而11月11日则是大光棍节。),最囧节(所有的2以及22日),分手节(9月13日),萝莉节(10月11日)这些网络已经存在并为之炒作的节日或者电影的题目或者内容应和的时间、日期,或者是影院自身的周年纪念日,统统可以作为宣传的一种方式,或者自制定制的新档期,把这场电影当成自我的一场盛宴或者观影人集体参与的一个节日。

三、相关产品的开发

电影营销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首先追溯了国产主旋律影片的发展轨迹,对其发展进行了总结,讲述了国产主旋律影片的现状。通过市场营销学的知识,对国产主旋律影片所处的市场环境进行了两方面的分析,即宏观和微观环境。结合市场经济学的理论,在与美国影片和国产商业片的对比中对国产主旋律影片经营的优劣势进行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对电影《建国大业》的营销案例分析。第四部分则通过以上的分析,对国产主旋律影片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国产主旋律电影;电影营销;营销策略

前言

作为国产电影中的一支独特力量,传统的国产主旋律电影要求反应现实生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基调昂扬向上,能够激发人们追求理想的意念,产生催人奋进的力量。按理说主旋律片应该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并且有较理想的市场回报率。但现实是冷峻而耐人寻味的,如电影部门于1998着手规划将18部国产电影确定为建国50周年国庆献礼片,却以“热媒体、冷票房”而告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影事业得到了巨大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一系列电影管理条例的出台和国产电影市场化运作体系的日渐成熟,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电影成功涌现出来并先后走向世界。主旋律电影商业化道路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主旋律电影面临着商业化包装和营销过度的可能趋势问题。在商业化的过程中一味追求“好莱坞式”的营销模式,未能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人文价值严重缺失,商业性会掩盖其本应该发挥起的反应现实生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基调昂扬向上,能够激发人们追求理想意念的作用。同时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主旋律影片还是难以逃离“叫好不叫座”的窘境。

本文从市场营销学、经济学、媒介管理学的角度来解析目前国产商业电影和主旋律电影在营销过程中所呈现的市场行为和营销策略。将国产主旋律营销现状与美国电影和国内商业电影的营销模式相比较,总结出主旋律电影的市场环境和优劣势,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建国大业》的案例分析,提出对国产主旋律电影商业化的建议,以探索适合国产主旋律电影营销的发展之路。

第一章国产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及转变

第一节追溯国产主旋律电影

一、“主旋律”介绍

主旋律电影要求反应现实生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基调昂扬向上,能够激发人们追求理想的意念,产生催人奋进的力量。主旋律电影不仅具有政治性,而且具有文化性,是焕发个体生命力的重要动力因素。因此,真正优秀的主旋律电影精品应该做到:“真实地表达对于世界和人生的体验和认识,提供一种人文远景和审美理想,主旋律电影功能的理想能可能是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诸种功能共生于一种影片。

二、传统国产主旋律电影的艰辛发展

从1949年到1956年,新中国在走过了7个年头之后,经过恢复、调整、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影产业已经开始创造出效益。电影放映单位从1949年的650个增加到1956年的8450个,电影观众从1949年不足5000万人次增加到1956年的13.3亿人次。第一批国产主旋律影片出现在1959年“十年献礼”的浪潮当中,之后每次建国、建党、建军大庆之际均是主旋律影片的“高产期”。

1999年是实施“9550”工程的第四年,恰逢国庆50周年,电影部门自1998年就着手规划,确定18部影片为献礼片,单是其中几部重点影片的投资就高达1亿人民币并且导演阵容齐全,但事实极其冷峻。“从票房收入的统计来看,1999年总票房比前一年下降了50%。1999年献礼片没能获得市场回报现象并偶然。1993年以后,电影市场方向的转变与院线制度改革、国有企业集团化、民营公司崛起、境外影片和资金进入等因素影响,加之主旋律电影过分强调思想性,强调教化功能,缺乏观赏性和现实性,国产主旋律电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

第二节国产主旋律电影的转变及繁荣发展

一、国产主旋律电影的转变

虽然1999年的主旋律影片以“热媒体、冷票房”告终,但其中的几部电影出现了主旋律与商业化相整合的尝试,从题材创作、宣传、发行放映等方面都有所转变。如《紧急迫降》从题材和内容上更具现实性,更加贴近大众日常生活的范畴;《黄河绝恋》将抗日题材与爱情相结合,使片中人物和思想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电影《国歌》根据题材内容,把该片的首映仪式放在广州的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露天举行,并邀请了健在的十九路军老战士出席,是群众对电影《国歌》产生亲切感和自豪感,情感的认同生成了许多潜在的观众。

二、国产主旋律电影的繁荣发展

2009年恰逢60年建国大庆,《建国大业》、《天安门》、《风声》等一批新型主旋律影片涌现出来,《建国大业》和《风声》加在一起近7亿人民币的票房充分体现其“叫好又叫座”市场反响。这些影片不仅从题材内容更易于观众接受,宣传营销愈发商业化气息且贯穿影片的制作发行放映环节。

第二章国产主旋律电影的市场环境及优劣势评估

第一节国产主旋律电影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影响电影市场营销活动的因素,除了可以控制的因素(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手段等)意外,还有许多不可控因素,如经济因素、人口因素、政治因素、竞争因素和科技因素等。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所谓电影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一切影响、制约电影企业营销活动最普遍的因素。

一、国产主旋律影片的宏观营销环境

经济环境方面来讲,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长,国民对影视娱乐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次贷危机虽然席卷全球,但中国经济依然一枝独秀的表现在民众中引发了强烈的自豪感,民众几乎丝毫没有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消费情绪仍旧空前高涨。

政治法律环境方面来讲,近年来政府每年对进口大片的数量加以严格的限制,对于允许进口播放的大片,相关部门仍从院线下手,对其拷贝的数量加以更加严格的控制。这些措施从一定程度上为确保主旋律电影在内的优秀国产影片能够取得出色票房提供了积极条件。同时2009年中国建国60周年这一特定政治社会环境注定会促进国产主旋律电影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能够获得长度的进步和发展。

技术环境方面来讲,随着国营和民营影视企业的不断发展,欧美日韩先进的影视制作加工技术渊源不断地体现在主旋律影片当中,从1999年的《紧急迫降》到2007年的《集结号》再到2009年的《建国大业》、《天安门》、《风声》等。

二、国产主旋律影片的微观营销环境

微观营销环境主要涉及观众、供应商、联盟伙伴、竞争对手、其他关系环境及其企业自身。电影企业的自由环境包括体制环境、文化环境、人才环境、营销环境、财务环境等。

电影成功的根本在于票房,观众是购买电影票并观看影片的消费者。由于主旋律影片对于观众层次的差别包含度很高(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在最大限度的挖掘国内市场二三线城市潜在观众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由于主旋律电影多少带有的政治意识形态因素,故开拓海外市场应该首先针对对于中国意识形态较为认同的地区和人群。

由于目前国产主旋律电影也在向商业电影片学习走整合营销道路。过去以传播者为导向,以经营电影为主业,以电影产品差异化和市场差异化为核心的行销策略已经显出疲态,难有市场号召力。主旋律电影虽然从题材方面与商业电影有较为显著的差异,但追求市场效益的目的是不变的,所以主旋律电影为了“畅销”,更为了“长销”,将微观营销环境中的供应商、联盟伙伴、竞争对手、其他关系(媒体,政府和学术部门等)等因素整合一体是必要的。2009年9月,华谊兄弟公司成功上市说明了民营影视公司在资本筹集运作方面的探索取得了成功。国产主旋律电影由于其题材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往往在制作、发行、放映三个体系中得到来自官方和民间的鼎力支持,使其得到商业片和进口片“享受”不到的政策倾斜和媒体的关注,而这些“意外”的收获无非使得主旋律电影收到来自各领域联盟伙伴的“青睐”。

第二节国产主旋律电影的经营优势评估

一、与美国电影相比的优劣势

虽然美国影片只有类型片之分,没有主旋律一说,但是,他们的主流电影都必须具有很强的主旋律色彩,比如曾有过极高票房的电影《泰坦尼克号》、《拯救大兵瑞恩》以至《哈里波特》、《军火之王》等电影;《急诊室的故事》、《六人行》等电视剧,表达的都是主流价值观,像民族自豪感、爱国精神、正义战胜邪恶、人道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等。

我们的主旋律电影在国内所拥有的本土优势仍是与之对抗的最强“利器”。

首先是从文本题材方面中体现出来的文化优势。一方面,美国是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可寻的国家,所以其主旋律影片如《巴顿将军》、《拆弹部队》等所传达的主要是追求自由和人类和平,个人英雄主义等意识,虽在国内有一定接受群体,但由于两国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并且部分隐含文化扩张侵略之嫌(好莱坞在全球借西方大片推销西方文化和价值观,遭到了不少抵制),并不能像国产主旋律影片那样被任一中国观众所接受。另一方面,原本充满政治色彩的国产主旋律影片也在不断地改进,更加注重对平凡人物及其情感的描述,如《张思德》、《天安门》等,“以小见大”的方式更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文化圈观众所接受。

然后是明星资源优势方面,虽然好莱坞星光璀璨,但其大部分知名影星在中国仅仅被中青年阶层所熟知。而国内明星更为老少熟知,主旋律影片往往以巧妙的明星演员搭配得到较为广泛年龄层次的观众所接受。并且国内明星相比之好莱坞明星的片酬低廉不少,这样可以扩大影片制作发行方的资金利用程度,减少运作风险,间接使主旋律影片在后期加工、宣传等工作更积极地展开。

最后是社会资源及政策方面,一方面国产主旋律影片获得很多官方政策性支持和媒体关注,另一方面好莱坞分账引进的大片在院线的排期和拷贝上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且审查较严,影片常遇到剪辑的情况。国家电影总局对于每年进入国内的大片有明确数量限制。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还无力与好莱坞电影正面竞争,甚至在中国的本土市场,也会面临好莱坞电影的巨大冲击。

最明显的劣势是电影的投资上,国产电影的投资要比美国的许多电影的投资成本少很多,3亿元人民币已经是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电影,但仍无法与美国每部电影9600万美金的平均花费相比。这里不仅仅是在电影拍摄时所需的资金和明星的费用,也包括电影制作后期的资金,如设备。很多电影制片厂里仍没有很及时的升级设备,使得两者在画面的质量和特技的效果上存在着一定差距。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着人才的缺失,在国内,电影方面的人才还很稀少,个别的人才是无法建立起一个体系和一个项目的,需要许多此类的人才配合才能生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片,所以在设备的引进的同时还需要人才和技术的引进。当然这也是投资的一部分。在2007年的400部国产电影中,真正投资规模超过1000万元的影片估计不足50部,200万元以下投资规模的影片占大多数。在现在的国产电影中,主旋律电影一般算是投资规模比较大的影片,但与财大气粗的好莱坞大片相比显得相形见绌。

二、与国产商业电影相比的优劣势

和与国外影片相比类似的是,主旋律电影在政策社会资源方面仍然具有优势,在同为国产的条件下,政策等资源的天平总会向主旋律电影一边倾斜。

在文本题材方面,虽然近年来国产主旋律电影的叙事风格有所改变,同时发行放映阶段逐渐添加了商业运作,其文化性教育性的特质并没有改变,仍为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积极地作用。但中国的商业电影由于其商业性质带来的急功近利,使得题材内容上常被观众诟病缺少有质量的文化内涵。

上个世纪的主旋律电影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以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为代表的官方会发挥其组织职能对于部分主旋律影片的放映进行包办,从而从一定程度提高其票房成绩。这种现象虽然仍存在于一些地方,但这个所谓的“优势”作用已经荡然无存。

“2007年中国电影的产品结构中,各种“主旋律”电影,约占40%左右,勉强能够称为“艺术片”的影片约占10%,另外还有26%的影片形态模糊、难以归类,而具有商业类型片“外形特征”的影片仅占24%左右。”数量方面占有的主旋律电影面对专注于追求市场效益的国产商业电影,劣势明显。

其一,主旋律影片的市场定位不清晰,欠少的受众市场调研环节,电影制作方凭借制片方意志生产,而未考虑观众的需要,导致部分主旋律影片脱离现实,经常给观众以“假、大、空”的体会。

其二,电影市场的开发中要重视销售,国产主旋律影片还未形成制作、发行、放映一条龙的模式,其基本流程是供、销、放。销售过程也非常单一,在影片放映期间缺乏辅助票房增长的宣传策划活动。虽然《建国大业》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但没有形成规模气候,还需政策鼓励和企业大胆探索来进行突破调整。

其三,国产主旋律后续营销不足。国产主旋律影片下线之后缺乏一系列的类似商业电影一般的后续营销手段,包括音像制品销售,与新媒体合作进行影片在线点播服务。从另一方面也助长了非法盗版和网络侵权链接放映的现象。

第三章国产主旋律电影的成功营销典范——《建国大业》

市场营销组合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组合因素之间的衔接协调,又要保证各因素环节的优化组合,使其充分发挥最佳效益。因为,企业在确定采取某种促销措施是,不能只考虑市场营销因素组合中的某一因素,而应该着眼于整体目标,从市场营销组合的最佳原则来考虑。市场营销组合的产品(product)、销售渠道(place)、价格(price)和促销(promotion),简称4P’s,与电影市场营销相对应即为:影片、发行渠道、票价、广告宣传。本部分将从这四方面着手分析《建国大业》这一成功营销典范。

第一节品牌联合

影片作为产品本身其实是品牌管理的核心。在《建国大业》目前看来,虽赢在推广,但实质是其品牌成功联合的成功体现。

一、产品品牌自身魅力

高唱主旋律是《建国大业》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建国大业》最初策划源于张和平在政协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他希望能够拍摄一部表现政协创作历史的影片。这个题材的意义非常事关重大,得到了与会者的支持。最终,政协主席贾庆林表态中国政协全力支持这部影片的拍摄。就这样,《建国大业》从构想走向了现实。而从营销角度看,《建国大业》一定程度上因为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具有时代性高度,注定将引发主流消费者的激情。向国庆60周年献礼的主旋律题材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营销卖点,赚足了公众的眼球。影片从拍摄到推广再到最后的发行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二、企业、产品、全明星阵容之间的那点事

《建国大业》与中影的品牌相联合,中影在娱乐界首屈一指,长期以来通过大手笔的制作,积累的众多物力人力资源广泛分布在制片、发行、放映、销售等多领域。正是由于中影的地位,加上《建国大业》本身具有的特殊时代性吸引力(国庆献礼系列且官方全民关注),《建国大业》才能最终赢得近180个明星的零片酬加盟。短短140分钟的电影汇集了172位明星,用群星璀璨来形容这部电影一点也不过分。“偶像实力大牌、老中青明星齐上阵”成为这部影片最大的看点。从拍摄之初爆料成龙、李连杰、刘德华、章子怡、陈道明等众多大牌倾情加盟《建国大业》,到逐步曝光全部明星阵容;从爆料成龙想演到爆料周星驰亲自打电话要求参演,众多大腕只为在片中求得一面。

172位明星的原料品牌与《建国大业》的产品品牌、中影的企业品牌联合达到巨大的品牌效应,吸引电影消费者购买票房,吸引媒体进行营销传播。

第二节差异化营销传播

一、众明星国籍争论夺人眼球

披露部分参演《建国大业》明星国籍身份的帖子在网上流传,一场关于明星拥有外国国籍参演《建国大业》合不合适的争论迅速升温,各大媒体开辟专版评论参与讨论。专家学者纷纷参与讨论,上千万人在互联网上进行了跟帖留言,这无疑在宣传上又大大帮了《建国大业》一把。如果说这场争论一开始并不是制片方所能预期的话,(不排除此举是自我炒作之嫌)那么影片推广方却真正做到了因势利导。先是导演出来辟谣,认定这个帖子反应的明星国籍问题并不准确,后来又是涉及到国籍问题的明星纷纷表示:虽为外国籍,却依旧还是中国心。制片方的一举一动,都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建国大业》这般另类的营销传播使得其真正做到了“未映先红”。

二、内外皆打“爱国牌”

因为被列为建国60周年献礼片之一,且题材是描写我国建国前几段极具代表性质的历史事件历程,极具爱国教育意义,上映前就被众多学校家长列为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操的重要使用教材。同时也随即唤起了海外华人华侨期盼观影的迫切消费心理。这部优秀的主旋律电影以商业片形态走向市场,赢得“红色消费”的市场合理性,这完全符合主旋律影片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高票价策略——需求导向定价法

需求导向定价法是指企业在定价时不再以成本为基础,而是以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理解和需求强度为依据。

由于参演该片的明星基本都是友情出演,据媒体估计为制作方省下数亿元的酬劳费。《建国大业》公布的总投资额仅3000余万,相较于动辄投资上亿的商业大片,成本显得十分低廉。由于前段时间“《建国大业》多位演员非中国籍”、“170多个大牌影星无偿跑龙套”等新闻的冲击,该片已受到观众强烈关注,估计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都会主动走进影院观看该片。上海联合院线办公室主任施雷鸣表示《建国大业》有别于同期推出的其他献礼片,完全采取市场化的操作模式,院线也将按照商业电影定价。

《建国大业》全国发行1450个拷贝意味着在一家电影院的多个放映厅将同时上映《建国大业》。在一线城市,《建国大业》票价定在60~80元间,个别场次超过百元。二、三线城市的票价存在明显落差,25元~40元不等,但高于其他上映的电影。这样的高票价在受“爱国主义”感召而来观影的观众中引起了非议。由此看来,《建国大业》近5亿人民币的高票房不仅有赖于观影人数的规模同时,高票价更是功不可没。

第四节广告和宣传

一、“主旋律”跟“贴”

《建国大业》采用贴片广告的商业化运作方式也宣告了贴片广告不再是商业大片的专利,主旋律电影一样能够贴广告。

图3-1《建国大业》映前广告监测

针对全国22个城市107家影院进行《建国大业》映前广告监播,共监测到建国大业映前广告6987条。其中北京,上海与成都的映前广告最多,分别达到了1295条,1207条与803条,占到总体映前广告的57%。

《建国大业》在放映前贴出的广告数量有19条之多,包含7个汽车广告、2个酒类广告以及一个以《建国大业》预告片为内容的饮品广告等。此外,还有5部影片预告,与《变形金刚2》的贴片广告长度不相上下。如此众多的广告数量本身就说明了《建国大业》在商业运作和营销推广上的巨大成功。

二、宣传从“头”开始

从2009年2月开机开始,营销团队就保证每个月至少有一次以《建国大业》为主题的大型活动,1-6月份,半年时间里举行77次活动,平均每个月有12个活动。并且通过授权《建国大业》使用和冠名,吸引了五大品牌广告主(蒙牛、一汽大众奥迪、宋河粮液、VEVA手机和清华同方)。利用赞助商提供的资源配合《建国大业》的影片宣传工作,例如全国200多家奥迪4S店播放《建国大业》预告片等,同时合作方都预定了大量团体票,对影片票房有直接支持。

并且影片导演及主要演员在影片上映之后,仍然奔走于全国各大城市的首映礼及影院见面会,最持久程度上的宣传保证了对影片票房和观众消费兴趣的继续刺激和带动。

第四章国产主旋律电影的营销建议

无论是商业电影还是主旋律电影,对于电影的制片方来讲,如何把观众吸引进电影院获得足够多的票房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就目前而言试图通过电影产品品牌来培养观众忠诚度似乎并不切实际,也只有在著名导演为代表的实力派影视制作方形成品牌效应。因此,整合传播策略是当前包括主旋律影片和商业影片在内的国产电影营销的可取出路。

电影市场的整合营销传播,必须具备四个关键条件:首先,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剖析电影受众的心理;其次,营销等于传播的理念;再次,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应该建立不同的资料库;最后,是营销传播的整合,这是整个整合营销新体系的核心。电影的营销整合传播系统是庞大复杂的,电影制作、广告策略、市场调研、宣传炒作、公共活动、促销手段等,要在统一有序的经营运作下,形成一种营销传播的合力,才可取得一定的营销效果。

主旋律影片运用商业片的营销宣传模式,确立电影市场的整合营销观念凸显在《建国大业》的成功中,可以说是国产主旋律电影大规模向商业化大方向走整合营销之路成功尝试。进一步说是商业营销了“建国”。按照影视炒作“作品事件化、时间话题化、话题传播化、传播持续化”的内在要求,导演兼制片人韩三平通过整合核心资源,制造了一系列话题,无疑为当代营销学奉献了一个经典案例。综合前文对《建国大业》的分析,作为国产电影中的一个特殊类型——主旋律影片在今后的商业化营销中可以从该片汲取成功的经验,不过《建国大业》整合营销中的一些环节所引起的社会舆论非议更是需要今后国产主旋律电影在进行营销时所应该注意的,毕竟主旋律电影的目标是希望实现“既宣传主流价值,又攻占商业市场”的双赢结局。

第一节国产主旋律电影的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是一种通过信息将消费者、顾客和公众与营销者连接起来的方法。国产主旋律电影既然要走向市场,追求票房收益,就要像商业电影一般深入市场进行调研,把握观众心理,进行精确的市场细分,将电影产品进行准确的定位。市场需求调查就是市场调查的主要部分之一,包括观众主体和观看行为调查,包括:年龄结构、经济收入、风俗习惯、动机等。通过对观众调查的研究,制片方可以针对需要采取决策,是主旋律影片从文本创作方面摆脱之前的盲目性,满足观众所需,为提高提高票房收益打下坚实基础。如《黄河绝恋》中主流意识与爱情因素的结合博得了青年观众的青睐,从而扩大了影片的受众面积同时影片将长城—陕北—黄河等中华民族的重要特质用非常经济的方式连接起来,其意识形态的效果非常可观,远非那种拘泥于实人实地的革命战争题材影片可比。

第二节国产主旋律电影的促销策略

促销策略是整合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影的整合传播活动中,各种促销活动也推动了电影票房的提升。制片方除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维持主旋律影片的质量外,影片上市必须与一系列的营销措施互相配合。在制定主旋律影片促销策略时要将将不同的促销方结合起来使用,形成整体的促销优势。

活动促销和跨行业联合促销方面,投放电影广告、宣传片和海报,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电视、DVD、户外等媒介进行广告促销已经被主旋律电影较为广泛运用。《建国大业》的巡回活动促销和跨行业联合促销值得同类国产主旋律电影学习。营销团队保证每个月至少有一次以《建国大业》为主题的大型活动,平均每个月有12个活动。联合促销则意味着获得更多额外(免费)的电视与平面广告宣传,以及出现在各种公共场所的广告机会,扩大了电影本身的广告宣传效果,增加票房。《建国大业》案例中,通过与蒙牛、一汽大众奥迪、宋河粮液、VEVA手机和清华同方等商家进行的联合营销不仅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推广费用支出(主旋律题材电影的推广费用一般不会超过800万,《建国大业》3000万元的投资成本中,影片推广支出占到2000万),并且可以利用其他商家现有的销售渠道进行嫁接式的宣传促销,如在奥迪的4S店中播放有《建国大业》宣传片,从而拓宽了促销渠道,达到合作双赢。

主旋律电影也应积极开展后电影产品促销。后电影产品包括电视播映,电影原声带和书籍出版,还有网站手机流媒体等新兴传播渠道介入进行在线点播所引起的各种广告效应。当然,后电影产品促销的顺利开展要有贯彻严厉打击盗版侵权行为作为保障。

第三节国产主旋律电影的事件营销

随着注意力经济的到来,如何吸引观众的眼球,无疑是电影市场营销的热点问题,所以事件营销尤其是文化事件营销越来越成为电影营销的重头戏。事件营销最重要的是电影的宣传炒作,如何在漫长的时间里把握住观众的注意力是赢得票房的关键。通过在不同阶段制造不同新闻热点,来吸引媒体与大众的关注。如《建国大业》的“零薪酬”,“演员国籍”等。

要通过炒作制作持续的话题,围绕影片的争论持续展开才能长时间获得观众的注意力,所以要选择互动性、娱乐性、争议性强的事件作为炒作对象。营销团队在利用包括报纸、杂志、网络、电视和手机在内的媒体渠道进行事件营销的过程中,对于炒作程度的把握(尤其是争议性话题)是事件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一旦把握不当,会让影片陷入公众负面评价之中,从而不能达到类似《建国大业》“未映先红”的事件营销效果。与商业电影相同的是主旋律电影的事件营销的高潮也应该放在于影片后期的宣传推广中,如《建国大业》豪华盛大的全球首映式首映礼与地方首映式。其在东京的首映式则为国产主旋律电影为打入海外电影市场作出事件营销的成功范例。

第四节国产主旋律电影的可利用资源

作为主旋律影片的制片方和营销团队,在寻找影片赞助商时应多动脑筋,最大限度的使用现实中与“主旋律”有关,有助于弘扬影片主题的社会资源,这样才能有别于商业电影营销。如可结合《建国大业》片中西柏坡会议、重庆会议、解放上海、和平解放北平等情节,与当地政府和景点开展合作进行地方首映式、影片下乡、影片走进革命老区等活动。这样可以一方面促进主旋律影片说教性,倡导和谐的正面性,有助于提高影片和企业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促进地方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培仁唐榕著.电影经营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0

[2]蒲震元李胜利主编.电影批评:迈向21世纪[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3]孙晓天.主旋律电影市场化道路探索[J].齐鲁艺苑2009,4:35-38

[4]于丽主编.电影市场营销(修订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5]支玲琳.《建国大业》引发的深层思考—主旋律,关键是摆脱模式化[J].解放日报,2009,9:5

[6]吴曼芳主编.电影市场营销中的媒体策略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10

[7]李艳.中国电影整合营销策略研究[J].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75—177

[8]张姝.我国电影的整合营销传播研究[D].北京:北京工商大学,2007

[9]晏劲松.电影市场整合营销中的宣传促销和电影后产品营销之我见[J].科技文汇,2007,7(中旬刊):144

[10]曾珂.从《建国大业》海量明星景观看明星品牌的商业运作[J].商业文化,2009,10:41-46

[11]胡谱忠.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片的互动渐变规则[J].贵州大学校报(艺术版),2002,1:33-37

[12]李明利.从《建国大业》看品牌资源整合[J].东方企业文化,2009,10:52-53

[13]刘晓利.反思国产大片的双重效应及其可持续发展之路[J].北华大学校报(社会科学版),2007,10:78-81

[14]赖惠民.电影营销三部曲[J].公关世界,2006:34—35

[15]陈旭光.《建国大业》创意文化时代的“创意制胜”[J].中国电影报,2009,1029:5

[16]崔新广.商业电影主流形态与我国电影的产业化发展[J].电影评介,2008,2:10—11

[17]黄海翟群.《建国大业》主旋律的商业大片[J].中国文化报,2009,0925:5

[18]何晓诗.《建国大业》树立主流电影新标杆[J].中国电影报,2009,1029:2

[19]王思璟.《建国大业》的账本[J].21世纪经济报道,2009,0924:2

[20]木夕.中影发行:透析《建国大业》五大创新[J].中国电影报,2009,1001:7

[21]宁克强,李亚红.中国电影市场化运作模式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9(上):356—357

[22]JosephStraubhaar&RobertLaRose.MediaNow:UnderstandMedia,Culture,andTechnology[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

[23]M.BagellaandL.Becchetti.TheDeterminantsofMotionPictureBoxOfficePerformance:EvidencefromMoviesProducedinItaly[J].KluwerAcademicPublishers,1999:237—256

[24]CharlesA.Lubbers&WilliamJ.Adams.MerchandisingintheMajorMotionPictureIndustry:CreatingBrandSynergyandRevenueStreams[J].TheHaworthPress,2004:55—63

[25]IrisMohr.Buzzmarketingformovies[J].BusinessHorizons,2007:395-403

[26]RobertG.Picard.TheEconomicsandFinancingofMediaCompanies[M].FordhamUniversityPress,2002

[27]梦晓琪.国产大片的可营销元素分析[J].榆林学院学报,2008,5:58—59,65

电影营销论文范文第3篇

对于移动电子商务而言,其主业务领域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银行金融领域。银行移动电子商务实践中,消费者可通过应用数字签名、认证等完整的需求功能,比如消费者账号管理、账号存款以及支付和资金转移等;第二,贸易领域。在市场贸易领域中,实时股票指数以及有价证券管理,均可采用数字签名方式确认交易;第三,在订票、支付以及购票等业务中的应用。移动电子商务在现代生产生活购物、娱乐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支付和电子购物等方面。移动电子商务在上述领域和行业中的应用,无疑提高了效率,并且对产品的营销也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针对性的移动电子商务营销策略。较之于传统电子商务而言,现代移动电子商务的移动性、终端多样性增加了,而且利用现代移动电子商务营销策略,影响是非常显著的。第一,利用现代移动电子商务营销,可以为广大消费者提高便利的金融服务,可以使消费者非常方便地利用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实时交易和足不出户的支付。第二,在移动电子商务平台上,广大消费者可根据需求、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效访问咨询和交易支付形式。第三,移动电子商务系统中的移动终端,可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客户资金交易的安全可靠性。第四,移动电子商务客户可应用自身比较熟悉的移动电话作为交易支付手段,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设置个性化的服务管理模式,由此可见,移动电子商务对营销策略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二、案例分析

本文以中国联通公司的移动电子商务营销策略为例,就移动电子商务对营销策略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早在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通过对市场现状的分析,联通公司电信行业进行了历史性的重组。面对新形势,联通公司推出了新的移动电子商务产品策略,比如小额支付产品的研发,有效地抓住了移动电子商务的便捷实用性,从联通公司的产品、消费者市场需求来看,移动电子商务的消费产品表现在小额消费领域,具有方便快捷以及服务质量好等优势。同时,联通公司的移动电子商务营销策略的另一个改变表现在手机银行业务拓展。目前来看,由于国内金融行业对手机银行业务缺少了解,对手机业务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产生了质疑,以致于很少有客户用手机银行进行消费结算。然而,在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联通公司推出了手机银行新产品体验策略。如果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功能比较陌生,则很难说服他们用该技术手段去消费,因此通过免费体验的营销策略,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眼球;当广大消费者对新产品有了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以后,联通公司通过移动电子商务模式与广大消费者沟通、传达体验效果,从而实现了移动电子商务营销的成功转型。联通公司采用的移动电子商务促销策略,也充分体现了移动电子商务对营销策略的影响。首先,联通公司制作了针对性的广告,开始实施拉式战略,为潜在客户、现有客户提供推销产品的乐趣信息。通过移动广告手段,收集了大量的消费者信息,其中包括消费记录、消费者的商务活动以及位置等商务信息;其次,联通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还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客户体验店,通过商开展推式战略。从效果上来看,移动电子商务产品促销策略的应用效果非常的好,同时也使得联通公司移动电子商务产品更加吸引消费者。通过移动电子商务对中国联通公司的营销策略产生的影响可以看出,移动电子商务在现代企业营销管理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新时期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移动电子商务对营销策略产生的影响分析,笔者认为要想使移动电子商务更具实效性,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和改进。第一,有意识地创造移动需求。这一发展策略,实际上是一个进驻新兴领域的第一步,需求创造的重点在于对市场上的潜在客户进行挖掘。对移动电子商务客户来说,即时信息客户是主要来源,而潜在客户也应当及时进行开发。比如,具有超前意识的管理和服务,是可挖掘的潜在领域,服务企业可以收集各种潜在的与客户过去未来有关的信息随时准备为客户服务。第二,应当在诸多电子商务服务中突出移动性、直接性,以此来吸引广大消费者的眼球。移动电子商务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取代传统的银行、信用卡金融媒介,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安全可靠性。移动电子商务直接性,可以增加客户和企业间的密切联系,双方通过信息交流、合作沟通,可以大大节约时间和成本,通过对产品、服务的及时跟踪,提高消费者对服务的满意度。第三,加大产品、服务宣传力度。从实践来看,移动广告角度具有一般网络广告的共性特点,同时还可提供特定位置的个性化服务,与传统的单向广告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可得到有效的直销收益。基于此,移动电子商务应当针对性地在不同的计算机网络版面上,对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广告服务;利用有效的服务和新颖的产品留住老客户,拓展新的、潜在了移动电子商务群体。

四、结语

电影营销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电影 电影营销 问题分析

一、引言

国务院在2010年陆续了一系列针对电影及文化行业的指导意见,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在宏观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同年底,又明确提出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政策导向,中国电影产业在良好的大环境下取得了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电影产量达526部,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

但纵观全球,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相比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固然有电影本身例如资金、拍摄技术等多方面的不足,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却伴随着营销观念的落后等问题。

二、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电影营销的发展

建国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一直采用“统购统销”和“层级发行”的计划经济模式,即公司所出产的影片版权由中影集团一次性买断,然后由各级发行公司送到院线发行。这段时期电影主要是宣传工具和艺术作品,忽视电影的商业性,消费者被认为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电影不存在发行、放映的困难,从消费者出发的电影营销被极大地忽视。

1993年1月5日,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出了3号文件《关于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将国产电影由中影公司统一发行改由各制片单位直接与各地方的电影发行单位配合,中国的电影产业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1994年8月,国家电影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决定从1995年开始,电影制片厂生产以及中影公司进口的影片经由国家电影审查机构审查通过并颁发准映许可证后,拥有影片发行权的单位可向全国除老、少、边以外的大部分省市和自治区放映单位发行。至此,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机制真正被引入了中国电影行业,电影营销的重要性开始日益显现。

随着电影体制改革和产业化进程逐步深入,中国电影业逐渐认识到了电影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国产电影营销有了长足的发展,整体营销意识加强,营销方式和渠道更加多元化。2002 年国产商业电影《英雄》开启了中国国产大片时代,《英雄》的营销模式也标志着中国国产电影进入了营销的新时期。近年来,所有获得市场成功的电影都在植入式广告、档期选择、跨媒体传播、品牌树立等方面体现出了不断创新的整合营销意识。

三、国产电影营销的实践困境

经过电影人的不懈努力,国产电影营销取得了一些进步与成果。但是通过深入分析,国产电影营销依然存在以下的实践困境:

(一)政策风险大

电影投资方在承担市场风险的同时,还承担着几乎难以控制的政策风险。国内至今未出台权威的电影分级法规,一部电影是否能够走上大银幕基本上还要依靠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一纸批文。此类红头文件对电影的发行和票房起决定性因素,严重影响了营销策略的实施。每年有大多数小成本制作电影无法进入主流院线放映,少数即使进入院线放映票房也极低,部分影片通过音像产品、电视版权、海外版权等渠道获取部分回报。这不仅浪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也束缚了电影营销的发展。

(二)投资来源有限、收入来源单一

2010年4月,九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今后国家会加大改善文化产业授信模式,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加大有效的信贷投放,并提出要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保险市场。新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电影市场获得了更多来自国内外的投资基金,除传统的政府以及电影专项资金、影视互济基金、进口电影发行提成、重大题材电影专项补助和企业自有资金之外,出现和发展了一些新的融资渠道。

但目前中国电影产业的信贷产品尚不完善,影视企业普遍缺乏向金融机构贷款的经验,而金融机构也缺乏对影视企业借贷风险、信贷标准的认识,在受理贷款申请时往往条件苛刻、程序繁琐。

资金来源的捉襟见肘使得大部分电影公司没有充足的资金用于电影营销,电影营销的策划及投入额度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影片大多依靠上映前的小范围宣传。这种宣传无疑存在着诸多局限,短时期、小面积的宣传一般较难产生很大的影响力,导致影片进入恶性循环之中。

中国电影产业链的利益分配以影院的票房收入为主。国产电影由于没有更多的创收渠道,票房几乎是唯一的收入来源。近年来的情况虽然有所改观,但国内对电影衍生品的热情不足,市场定位不明确,电影衍生品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

(三)专业化程度低

目前国内某些大制作电影出现的营销热并非来自市场内部机制的自觉推动,某些电影通过不实的浮夸和炒作追求暂时的市场效应,忽视了电影本身和对目标市场的调研,市场定位不合理、过度营销等案例屡见不鲜。不当的营销手段不仅会对成长中的中国电影产业造成伤害,也会扭曲电影市场的培养和电影营销的发展方向。

此外,我国电影产业的专业分工程度低,上下游整合营销的运作能力不强。国内传统电影运作一直把各个环节割裂,一部影片从制作、发行到放映互不统属,各自独立。体制和利益分配等种种原因限制了电影营销人员对电影进行整体营销策划。反观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生产、销售等一整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重视市场的调研;建立了庞大、细密的销售网络;重视促销工作,以有效的市场营销获得有效的市场回报。相比之下,我国电影虽然数量可观,但市场运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四、国产电影营销的研究局限

所有的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角度都是集中于分析和实现企业和顾客的目标和需求的。顾客导向的观念已经主导了市场营销理论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很多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时,只是将视线投向顾客,只考虑顾客的需求,而忽视了其他对企业营销活动有影响的群体的存在。在电影营销的研究中,也有着非常强的顾客导向的痕迹,如何与顾客建立、维持和提升关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但是,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变化,对现有的电影营销提出了挑战,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性加剧。任何一个电影公司的内部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避免地依赖外部资源,如合作伙伴的资源、从政府获得的资源,甚至从竞争者、顾客获得的资源。这就要求企业与外部环境保持良好的关系。

此外,电影公司重视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管理,还可以降低偶然事件的发生和对企业的不良影响。电影是面向大众的,制作、发行、放映的全过程都广受关注,极有可能出现各种无法预期的偶然事件。在很多方面,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是由利益相关者造成的,如政府的干预、媒体的负面宣传、消费者的不满情绪等。如果电影公司能够与利益相关者保持经常的良性的沟通和互动,树立良好的信誉,就可以缓冲偶然事件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顾客导向的营销理念必然导致企业和理论界将营销的注意力集中于顾客,造成研究视野的狭隘。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开始将企业的关注点延伸到顾客之外,并且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也证明了诸如政府、媒体等利益相关者,虽然不一定是企业的顾客,但是他们对企业的营销却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如果电影营销研究能够引入利益相关者理念,就可以使电影营销突破原有的顾客导向成为利益相关者导向,从仅仅关心市场关系和经济关系扩展到关心非市场和非经济关系。

在目前的电影营销研究中,还有一些具体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到目前为止,电影营销研究并没有明确指出,企业在进行电影营销时,应该如何识别和考虑全部的影响因素,换句话说就是企业应该如何确认哪些利益相关者会对电影营销产生影响。其次,如果企业确认了能够影响到电影营销的全部利益相关者,企业应该如何将这些利益相关者融入到电影营销策略制定过程中,也就是企业如何将外部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内部化,对外部环境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管理。

五、结语

目前,我国在商业电影营销的研究上还存在着空白点和不合理处。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拓展电影营销的理论研究视角和构建新的电影营销策略设计和实施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法。这正是电影营销研究的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通过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对电影营销研究进行拓展,对电影营销策略的设计和实施提出建议。

如何在提高影片质量的基础上,找到真正适合中国电影发展的营销之路,仍需在不断研究与实践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东良.面对WTO中国电影业的战略调整浅析[J].中国电影市场,2001 (9).

[2]谢荃.走中国特色的电影产业化之路[J].电影通讯,2002 (4).

[3]俞志达.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 (3).

[4]饶曙光.中国电影产业化:历史、现在及其未来[J].当代电影,2005 (2).

电影营销论文范文第5篇

市场营销组合被定义为“市场营销人员根据其营销目标和营销战略,综合运用并优化组合多种可控因素,以实现其营销目标的活动的总称”。该概念首次由尼尔·博登提出。1960年,美国营销学者杰罗姆·麦卡锡在《BasicMarketing》一书中将市场营销组合理论表述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要素,即著名的4P组合,也称4P理论。4P理论对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影响深远。

2市场营销组合理论在电影营销中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电影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各类型的电影产品相继进入大众视野,中国电影营销模式面临新挑战。目前我国电影市场产品众多,市场繁荣,其中有不少以营销取得票房成功的电影值得研究。尽管营销在我国电影产品中的运用不断,并逐渐加强,但我国电影产品的营销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在互联网时代,营销阵线逐渐转入新媒体平台,产生了基于营销组合理论的新市场营销策略,而许多电影产品的制作发行方并未认识到这一问题,仍然固守传统的营销策略,不愿改变;其次:电影产品的营销模式不甚合理,《英雄》、《十面埋伏》等国产大片充分利用多平台进行全方位、高强度整合营销,采取后电影产品促销等策略,创造出巨大的票房和产品收入,而每年许多中小成本的优秀电影因缺乏有效的营销模式而收不抵支,票房惨淡,其本身的资源较少,且未制定完善的营销策略,因此无法实现联合式宣传,营销效果较差。市场营销组合理论是电影市场营销战略的基础,该理论把影响电影市场营销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结合,给管理者提供科学运用各种营销手段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使得企业达到最优的营销效果,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3以《小时代3》和《后会无期》为例的电影营销策略分析

为实现票房成功,不仅需要精心打造电影产品,满足用户需求,实现电影和观众的沟通,同时必须恰当运用营销策略,这需要将电影制作、广告策略、市场调研、宣传炒作、促销手段等有效融合,形成营销传播,通过全方位的整合资源,取得最好的营销效果。笔者将运用市场营销组合理论对2014年暑期档上映的两部电影《后会无期》和《小时代3》所采用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

3.1产品策略比较———从电影自身面对受众角度分析

电影《小时代3:刺金时代》(文中简称《小时代3》)改编自郭敬明同名小说并由其亲自执导,于2014年7月17日全国公映,总票房5.22亿。电影《后会无期》由韩寒担任编剧及导演,于2014年07月24日全国上映,总票房6.3亿元人民币。两部电影产品具有较明显的特色,这决定了受众不同,即针对的消费群体不同,《小时代3》属于青春爱情片,目标观众年龄略狭窄,重点突出演员本身的容貌和华丽的服饰。《后会无期》属于剧情文艺片,目标观众年龄较广泛,电影具有浓郁的文艺气质,讲述现实和梦想的故事,题材新颖,受众范围更广,一场电影也能看到几位年纪略长的观众,在受众范围上更有优势。

3.2价格策略比较———从明星效应与粉丝经济角度分析

演员是构成电影产品的重要因素,演员不仅可以更好地表现电影角色,优秀的演员更能够让人物生动灵活,且演员本身具有众多粉丝,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影产品粉丝数量的增加。这使得潜在消费者容易转变为实际消费者,促进电影票房成功。粉丝经济的发展使得电影产品对演员提出更多的要求,《小时代3》主要选用众多年轻且有较高人气的男女演员,《后会无期》的演员选择呈现多元化的状态,最大程度地吸引不同年龄段和欣赏水平的消费者,有效打通互联网营销路径,为电影带来了衍生覆盖。

3.3促销策略比较———从媒体关注度角度分析

媒体关注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部电影产品在潜在消费者面前的曝光率。以《小时代3》和《后会无期》为例,两部电影采用了不同的营销方式。《小时代3》采用高调公开的方式,电影上映前一年,郭敬明采用了发微博的方式宣布电影正式启动,并通过微博向媒体传达进展,包括定档照、海报、预告片、MV、特辑等等,使信息在8个月内高强度外流。而《后会无期》采用饥饿营销,一直到距离电影正式上映前,媒体和观众仍不知道关于电影的相关信息,对电影中的人物设定和台词等均不了解,制作方采用了几乎封闭的方式来保持信息的保密性,一直到上映前才开始宣传,充分调动媒体和粉丝的好奇心,实现了饥饿营销效果最大化。

3.4地点策略比较———从社交营销策略角度分析

两部电影产品营销过程中均充分使用了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的社交营销,以《小时代3》为例,个人微博成为电影营销中心,是一种营销创新。以往电影的线上营销,通常是成立官方微博,以此相关新闻、海报和预告片,承担线上制造话题,辅助线下宣传的责任。但是该部电影的导演将拥有巨量粉丝的个人账号变成电影的营销中心,所有与电影相关的信息都通过个人账号,然后再通过其它账号(主演个人微博、合作方等)传播,效果良好。采用新媒体等社交平台,扩大微博裂变式、微信朋友圈分享的传播能力使得电影获得海量曝光,影片主创、主演、赞助商也通过微博整合营销资源,不断提升营销效率。导演充分把握用户心理,利用营销理论,除了举办盛大首映式、召开记者会等传统方式,更是积极促进具有参与度好,效果可见,性价比高等优点的网络营销,借助网络营造话题,推动电影票房。

3.5其他比较

对于电影产品而言,之前音乐及MV仅属于电影附加产品,但随着电影行业不断发展,电影产品逐渐多元化,电影主题曲和插曲被提升到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小时代3》中,导演充分发挥了音乐对于营销的作用。在歌手选用上,前几部作品多选用高人气年轻歌手,此部作品则选用曾获多项歌曲大奖的歌手。另外制作方将插曲和主题曲同时制作成独立的MV,并分次进行阶梯式的推广。《小时代3》采用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方式,从先公布歌词开始,再过几天一段围绕这个歌词做的曲,进而歌曲的副歌部分,最后MV,使得歌手、演员、导演的粉丝高度黏合在这一支MV上,拉长了宣传战线,提升电影的媒体关注度,促进电影票房的提高。韩寒也把音乐作为一个重要营销手段。邀请了十年未出新歌的朴树来演唱主题曲《平凡之路》,吸引众多粉丝,同时也邀请了年轻歌手演唱同名主题曲,并另外拍摄MV,前者在微博上达到17万次转发,后者在优酷上被播放515万次,宣传效果良好。《后会无期》同时使用了富含哲理和人生感悟的台词作为宣传语,取得了出奇的效果,在电影上映前的7月4日,韩寒通过微博的方式首发电影《后会无期》海报,配上“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一句台词作为宣传海报,获得众多媒体和网友关注,即时变为热门话题,众多网友纷纷利用台词进行变换造句,24小时内,获得16万条转发,3万评论和12万点赞,采用这样的促销和宣传手段,极大地吸引媒体关注度,形成强势宣传。

4两部电影产品对我国电影营销的启示

电影产品有其自身特点,因此有着不同受众。如何开拓产品受众群,如何有效地进行营销,不断增加潜在消费者,并通过营销策略将潜在消费者转变为现实消费者,这对电影产品的成功十分重要,因此需要研究市场营销组合理论,制定出适合电影产品的营销策略,笔者通过对上述两部电影进行比较研究,对我国的电影营销提出建议:

4.1不断扩大销售渠道,拓宽市场

针对销售渠道,电影企业可以根据电影产品的特性,重构和组合“发行渠道”策略。在首映前,可以同时或先后启动不同的营销策略,为电影造势;在首映后,可以先后启动网络视频、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等传媒,逐步形成完善的发行网络,形成多渠道发行,这将会逐渐完善单一影院发行影片到立体交叉发行渠道的营销流程。对于一部影片而言,除了电影院的收入外,音像市场,电视版权、网络等都深具潜力,因此要开展多渠道销售,不断在横向和纵向上开拓市场。

4.2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

充分利用社交等新媒体平台,整合互联网时代和新媒体时代下社交平台的优势,展开集中营销,不断扩大消费者数量。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对电影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做出综合安排,制定完善的营销策略,争取实现电影产品的成功。

4.3对电影产品的风格进行清晰化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