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科学论文获奖

小学科学论文获奖

小学科学论文获奖

小学科学论文获奖范文第1篇

班主任业务工作业绩总结

2004年我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从教12年,我一直工作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担任班主任多年,并成长为一名成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高标准的对待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认真履行好每一项教师职责。

在学校内我连续多次讲教研示范课,2010年在浑江区河口联片教研活动中,执教的《可能性大小》被评为优质课。2011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12年被评为事业单位优秀工作人员。

担任班主任期间,我承担了区级课题《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的研究;参与了部级课题《责任教育操作实验研究》的研究;2016年科研成果《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的实践经验》获教学论文类二等奖;2012年论文《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被评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论文类二等奖;2012年课案《穷人》获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年提交的《抓住学生心理,实施教育》荣获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10年作品《生命生命》在八道江区首届多媒体教育教学课件大赛评审中荣获优秀奖;2009年论文《浅谈作文教学的“个性化”》获科研论文一等奖;2009年撰写的《爱学生就要“润物细无声”》荣获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2009年文章《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在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中被评为一等奖。2008年在全国小学语文读写实验研究中获实验成果一等奖;2008年论文《浅谈对父母离异学生的责任教育》发表在《责任教育研究》;2007年文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优化育人环境》在八道江区教育文化建设论文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

教育需要爱心,孩子渴望关爱,我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去接纳每一位学生,以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田。扎实的工作,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同事的认可、领导的赞赏、家长的好评。我将一如既往地潜心于教育,不断进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小学科学论文获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运动会;科报会;文章;特征

中图分类号:G82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1.028

一、广东省第八届、九届大学生科报会获奖文章及分布概况

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科报会一等奖大会报告有7篇(2.10%),分别来自于广州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7所高校;二等奖154篇(46.25%),分别来自于31所高校;三等奖172篇(51.65%),分别来自于42所高校,共333篇。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科报会一等奖大会报告有28篇(10.53%),分别来自于广州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韩山师范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师范学院、韶关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汕头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工业大学、肇庆学院、广东培正学院、暨南大学体育部15所高校;二等奖86篇(32.34%),分别来自于26所高校;三等奖152篇(57.14%),分别来自于54所中小学校、高校,共266篇。

二、对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论文科报会获奖文章的追踪

第八届大学生论文科报会获奖的文章有90篇文章已公开发表在核心期刊或其他期刊杂志上,根据刘连山老师对我国体育类文章期刊分类模式统计方法,对90篇已公开发表文章统计如表1示。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占总体文章的27.03%,其中核心期刊23篇,占发文量的25.56%,总体文章量的6.91%。

三、广东省第八届、九届大学生论文科报会获奖文章的特征

(一)两届大运会科报会文章获奖的数量差异

从两届大学生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获奖的文章分析:第8届大学生论文科报会获奖的文章中一等奖比例很小(2.10%),但是分布比较均匀,7篇文章来自于7所学校,二等奖相对占的比例要大于第9届科报会,而三等奖则小于第9届科报会。第9届大学生论文科报会获一等奖的文章比例相对较大(10.53%),但分布比较集中,28篇文章中来自于15所学校。三等奖数量与比例均大于第8届科报会获奖数量,分析得出的原因可能同录取的范围有关,因为第8届大学生论文报告会只录用高校包括职业技术学院类学校文章,第9届则录用了高校、职业类技术学校和中小学校教师的文章。第8届大学生论文科报会获奖的文章中,一等奖较少,二等奖较多的另一原因是:第8届允许有10%的文章已经公开发表过,研究发现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2.13%,在2006年-2009年发表的占多数,也有在体育科学权威刊登的文章。而第9届则必须是没有发表过的原稿件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由此导致两届大学生论文报告会各等次出现较大差异。

(二)两届大运会科报会获奖文章的分类特征

根据吴建逊老师对我国体育类文章划分的方式[1]即(1)预测未来[a]、(2)直接应用[b]、(3)长期适用[c]、(4)总结过去[d]、(5)探究形式[e]、(6)不定式研究[f]、(7)个人研究[g]、(8)动物实验[h]、(9)焦点争议[i]、(10)农村体育[j]如表2示。从两届大学生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获奖的文章主题分析:个人研究方面的文章以及焦点争议、农村体育三方面的文章几乎没有被录用,但从整体投稿数量文章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章都是研究农村体育方向,或许跟大学生运动会关系不大原因有关。不难看出,两届科报会共599篇文章中,研究的内容是展望未来体育事业发展状况[a]文章比较少占1.34%,这涉及到作者层面资历和能力水平问题,因为,年青教师阅历尚浅,没有足够经验形成对比而惘然得出结论。[b]类文章大多数是一线体育术科教师的经验,或教学运动训练等心得体会形成的文字概述,对体育术科教学、竞赛训练有很大帮助,大学生运动会也是比较关注的内容,有丰富训练经验教练员并不愿意把成果分享给大家,研究中发现此类文章总体投稿数量还是比较多,结果录用比较少占2.17%,具体原因较难找到合理答案。[h]类文章极少,只有具备实验条件的高等院校才能完成的文章,虽然排位第七占录用中的0.50%,但录用的机会较高75%。探究式文章排位第二占34.06%,这方面的作者群比较多是跨专业的教学,综合能力比较强。不定式文章最多占56.26%,实际上文章的完善是有多位作者合作,俗话说“三个补鞋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也是大多数读者喜欢阅读的文章,这两届被录用的文章中,最受欢迎的也就是[f]类文章,同吴建逊老师研究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载文特征结果一样。

四、启示

从两届大学生科报会获奖文章结果得到启示:(1)不具备资历且没有一定阅历教师可以不考虑撰写展望未来体育事业方面的文章,避免劳民伤财;(2)建议具有实验室较好条件的教师多做动物实验方面的科研,动物实验要比人体试验较安全,运动训练需要这些科学知识 ;(3)有机会合作的教师建议多合作撰写探究类、不定式方面的文章,有较多的专家或读者喜欢,载文量最大,不管是体育类核心期刊还是科报会竞赛,录用率均比较高 ;(4)体育术科教师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综合能力,跳出术科教学狭窄区域,精力集中转移到撰写探究类、不定式方面的文章,为业余学习节约时间。

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论文获奖范文第3篇

将智慧与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教育事业中,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邓小平理论研究独有建树,尤其是在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方面,是业内公认的资深教授、知名专家、省级教学名师。三十年来,一直笔耕不辍,在中央和省级报刊上共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和译文。他独撰、主编、主译、主审、参编、合著过20多部专著(含译著)、教材和工具书,并多次获得甘肃省社科工作者优秀个人、省委宣传部先进工作者、省中青年社会科学优秀个人、甘肃省大学生课外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甘肃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并荣获40多次奖励。事迹先后收入《时代足迹》、《当代中国学者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辞典(英文版)》、《当代中国中青年社会科学家辞典》、人民网甘肃频道等媒体和辞书之中,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贾教授的篇篇论文,本本专著,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一个学者的真知灼见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这与他广阔的知识面、吃苦耐劳、执著追求的精神和勤于钻研、坚忍不拔的毅力是分不开的。三十年来,培养的桃李数以千计,许多都成为学术骨干、行政领导和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在多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中,他坚持走中外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结合的道路。向学生们讲授《思想与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列经典著作导读》、等课程。他一方面从事着马列主义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又专心致力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研究,并应邀到部队、基层及大学校园宣讲马列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党的方针、政策及重大决策等研究情况,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带到实践基层、带进学生课堂、带给部队战士、使青年学子深受启迪。上个世纪70―80年代贾教授发表的有关“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的理论论文、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先后有五篇论文和译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

1984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贾教授“论一国两制”的论文,被国内最高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全文发表,多家杂志、报刊予以转载,后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事典》收入并作为该书“一国两制”专题的首选观点加以介绍。1994年他的论文《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光辉指针――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被《人民日报》摘发了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并收入编著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巡礼》一书中,该文获得“甘肃省社科最高奖――兴陇奖一等奖”、“全国优秀论文奖”、“国家课题优秀成果奖”等多项荣誉。其中《邓小平民族理论比较研究》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纪念诞辰110周年全国67种重点出版的图书之一,并获三等奖。《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与贡献报告》一文,2002年获甘肃省“五个一工程”大奖;《关于云贵川等省民族关系的调研分析与对策研究》2005年获得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甘肃省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调研三等奖;2007年《民族精神研究专论》荣获甘肃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研究》一书,2009年获国家民委优秀成果二等奖。

同时他的《东干学在国际汉学中的地位》、《“列宁关于‘两个民族’的论断对于分析东方民族文化的意义”》牵头主译的《中亚各民族文化艺术史》均获得学术同仁的好评,并获甘肃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在世界史的研究方面,先后参编和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纲要》、《世界民族学史》、《中国近代史学纲要》等专著,史学专著《法国大革命史研究》及论文突破了前苏联专家的许多观点,其中《法国大革命中的杜木里埃叛变事件初探》一文,获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专著《世界民族学史》教材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小学科学论文获奖范文第4篇

年轻人能不能往中间坐一坐?

你知道么,在人民大会堂这样的“高大上”的会场里,获奖人可不是按照级别和资历落座的。

去年年底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听取了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情况汇报,当时有发言者提出,一些科学奖项的评价标准不仅包括学术成果,还包括“德”,甚至还要考虑“历史贡献”,因此太年轻的得奖者总觉得“镇不住”。

这时立刻说,“那就需要创新文化!”他说,科技人员不是历史人物、政治人物,科技创造发明是主要的评价标准,“什么时候我们能改一下排位传统,让学术水平出众、科技成果丰硕的年轻人也能往中间坐一坐?”

就连会上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公报,获奖人的排名顺序依据都是名字背后的科技贡献,而不是年龄大小,或是级别的高低。

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获得者王进,是同一奖项获得者中年龄最小的,年仅35岁。

如果把名单扩大至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还可以看到“85后”。根据中国青年报记者的统计,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获得者中,年龄最小的分别是1985年出生的方坚鸿,1985年出生的陈冬S,以及1988年出生的于镳。

为什么总是“一群老爷爷来领奖”

不过,你千万别以为这么金光闪闪的大奖全归年轻人。事实上,国家科技奖的主力军还不是青年。

据统计,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得者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龄为53.7岁,45岁以下的青年学者仅占7.43%,40岁以下的只占2.06%。

有了上面这组数据,你就会明白35岁的王进为什么会不适应了。

在1月8日奖励大会的预备会议时,王进发现,房间里一大半人的头发都是花白的,顿感“压力山大”。他悄悄躲在会议室后方,当主持人特意提到他“最年轻”时,王进“既自豪,又觉得不好意思,有点格格不入,大家都是四五十岁,有的六七十岁,我才三十多。”

在过去近20年里,最小的获奖者估计都会“不好意思”。

来自《1985~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数据统计及分析白皮书》的数据显示,在过去近20年,有关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的174个项目第一完成人的统计中,平均获奖年龄是58.68岁,年龄最大者87岁,最小33岁。

所以,也难怪,每年到国家科技奖颁奖时,大家总有“一群老爷爷来领奖”的印象。

“更新换代”要加快

成就出得早,不代表奖励拿得早。

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选教授26岁处于第一个高峰的时候,没有人承认,等到五十多岁以后,才获得越来越多的荣誉。

当然啦,科技奖励总比科研成果滞后,诺贝尔奖也不例外。电影《美丽心灵》原型约翰・纳什早在1950年的博士论文中就提出了“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但他因此获得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则是44年后的事。

不一样的地方是,诺贝尔奖的评判标准是基于一个具体的成就,中国最高科技奖则更侧重于科学家的自身经历,是否主持过大型工程、他的研究及成果是否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所以,科学家年龄越大,经历就越丰富。当然,因为要经过层层选拔,所以可能还涉及到论资排辈的问题。

我国的著名科学家有哪些?钱学森、钱三强、李四光、陈景润……大家都是秒懂,是不是?

至于国外的创新人物代表,历史课里是牛顿,电脑里是比尔・盖茨,手机上就是乔布斯和扎克伯格了!

小学科学论文获奖范文第5篇

一、立足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唐得圆老师担任学校三至六年级所有班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每周有十三个课时的教学任务。虽然教学任务繁重,但她一直坚持着“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这一理念,立足课堂,问课堂要效率,认真从事着教学工作。在课堂上,她坚持贯彻“轻负高质”的教学思路;在课堂外,她鼓励、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手段。她的教育理念是:“要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更要让学生用好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的学科,经常有各级各类的学生作品比赛,学生能否在竞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和他们的基础是否扎实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她在平时教学中每一课都不放松,坚持抓学生的基本功。然而,光有扎实的基本功还是远远不够的,她主动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充分利用早晨、午间休息和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培养了一批有特长的竞赛学生。近年来在她与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分别在**区科技节和**市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她还获得**市小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指导奖”。

二、以研促教,增强科研能力

唐老师除了兢兢业业做好教学工作以外还坚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业务水平;坚持“以研促教”的理念,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思想指导她的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由她撰写论文、案例,制作的课件多次在省、市、区获奖。论文《生活即教育“玩”亦即教育》获**省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论文二等奖;《小学信息技术(logo程序设计)辅导初探》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年会论文一等奖,**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论文评比一等奖;《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获**区第22届中、小、幼学科教学专题研究论文三等奖。案例《将信息技术融入其它学科、融入生活》获**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案例评比一等奖,**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案例评比三等奖。课件《图形拼组》获**区第十一届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评比获二等奖;《我是什么》获**区第十二届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评比获三等奖。由她负责的课题《基于小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logo语言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为**区的立项课题。

三、服务为本,做好网管工作

作为学校唯一的信息技术老师,网管的工作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唐老师的肩上。网管工作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十分强,唐老师从一个毫无经验的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成长为学校不可或缺的网管,其中付出了无数的汗水,放弃了无数的休息时间。从制作网线到网络布局、从网站的建设到防火墙的设置,她都虚心好学,亲历亲为。

学校的学生机房已经使用了足足七年时间了,但她仍然还在使用;在节省了学校经费的同时,却大大增加了她维护的时间。机房里所有的计算机都已经更换过电池,电脑出现小故障她也尽量自己解决,遇到难以解决的硬件损坏问题才请专业的维修单位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