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本土建筑论文

本土建筑论文

本土建筑论文

本土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全球化 本土化 地域主义

中图分类号:TU-098.1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和传媒方式的发展突飞猛进,各国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全球化带来的利与弊在建筑业中呈现出来,产生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方面,交流为我们提供了先进技术成果和理念,推动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外来思潮的冲击也使得我国建筑本土化创作处于失语状态。

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使我国的建筑设计既达到国际标准,又能创作出展现多元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建筑,是我国建筑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建筑本土化”的认识

首先,从文化层面出发。近代以来,我国文化发展动力不足,面对经济发达,文化强势的西方,我们只能跟随他们的潮流。我们的劣势不是文化背景不够深厚,而是在于文化的延续性不够强大。尤其是单就建筑文化来说,多年来建筑理论体系缺乏深入思考,推动建筑实践的理论断裂,我们不得不选择走西方道路,或重返传统。

其次,从发展的角度分析。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化进程飞快,迅速膨胀的城市需要大规模的建设。“”式的建设状态自然容易导致设计过程程式化,缺乏思考深度。实践环节上的草率影响了理论的发展,理论的断裂则无法指导实践,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无论是文化的弱势,还是大规模建设的现状,它们都是客观存在,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我们需要主动地独立思考,在不断的积累中产生新思路,加以总结,我们的文化自然会以新的面貌组织起新的认同感。

当代建筑本土化应立足“此时,此地,此人”。“此时”就是顺应时代,从全球化和消费主义的需求开始,探索本土化的可能性;“此地”是指对场地的分析,分析不应笼统的回归到项目所在地的大背景下,这样去挖掘文脉,很容易空泛,要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到建筑基地,研究基地的特殊性;“此人”一方面是指使用者,另一方面是指设计者。笔者认为,应该更多地去发现使用者旧的生存经验与当前生活方式的联系。以神塑形,营造氛围,重在体验,弱化图像性本土化信息;针对设计者来说,应该强调个体独创性,用自下而上的设计原则创造独特的建筑。

“此时,此地,此人”的建筑强调因地制宜所形成的独特性。立足于本土背景下进行现代建筑创作,注重建筑本质的研究,提高建筑品质,长期的研究积累将形成我国现代建筑的本土化知识体系。

2 本土化建筑创作方向

2.1场地分析

安藤忠雄在《空间构成与自然》中讲到 “建筑是人们对大地意义的一种回应,建筑应该被视为是对场地的一种紧密而又灵活的控制”。这段话描述了建筑与场地的关系,就是在建筑创作中,要对场地进行深入分析,把建筑自然地寓于基地中,形成与场地的生长关系。对场地的分析是对建筑本质的关注;我们在研究现代建筑本土化的过程中,迫切需要通过高品质建筑设计积累先进的建筑理论,这样才能掌握话语权。

2.2本土化思维与国际化高度

吴良镛先生在“当代乡土建筑――现代化的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了 “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的报告,他谈到要立足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同时要注重生活和技术要求的变化,不仅仅把建筑的未来寄托在本土建筑的因袭。结合现代技术表现传统文化的实例有很多,但是其中一些设计用大屋顶、罗马柱等传统符号结合现代建筑结构实现现代建筑本土化,手法过于图像化。我们需要对本土化的思维背景进行深层次地挖掘,以批判与发展的眼光看待本土化建筑。

2.3重感受轻形式

从使用者的体会出发,唤醒他们对传统的记忆。类似的做法在张永和的二分宅、崔恺的德胜尚城中均有体现。这两个作品都没有使用中国传统建筑符号,设计师利用空间的组织,启发人们回想起传统的生活方式,感受到中国建筑的味道。

3结语

现代建筑本土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宏观上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就建筑设计本身而言,建筑实践经验的总结,建筑理论的完善都是必要条件。建筑师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探索,这些积累才会形成中国的本土化之路。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些实践的参考,建筑师个体独特性的发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亚历山大・楚尼斯,利亚纳・勒费夫尔.批判性地域主义――全球化世界中的建筑及其特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克里斯・亚伯.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爱德华・丹尼森.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视角与变革[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4]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部批判的历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本土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岩土勘察

中图分类号: 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市场经济模式的引进利用,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在经济进步的同时,市政基础建设工程、城市居民住宅建设、商业活动场所等建筑工程的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建筑领域也得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任何一项建筑施工在进行设计开发之前都需要进行严密的岩土工程勘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的地区,建筑施工前的岩土勘察工作尤为重要。为了迎合用户的基本入住需求,提高自身的建筑形象,建筑施工单位也将重点放在了岩土勘察工作中,这些因素都促进了我国岩土勘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岩土勘察的基本介绍

岩土工程勘察就是根据建设工程条件,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但是通常意义上的“岩土工程勘察”其主要内容是指民用或工业用建筑工程的勘察。

其勘察的主要内容有:勘探及采土试样、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现场检验和检测,最终根据以上手段,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建设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

二、岩土勘察工作的注意事项

岩土勘察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作业工程,需要工作人员在实际施工中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同时注意相关的事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岩土勘察的质量。

2.1明确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岩土勘察的目的是按照场地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为工程的设计、施工、岩土体治理加固、开挖支护和降水等工程提供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数,对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做出论证和评价。一般具体任务如下:

首先,对于将要施工的场地进行实地的地质勘察作业,重点分析不符合建筑要求的基本要素以及影响建筑施工的关键问题,并根据数据的汇总,通过对不良因素的综合分析,明确最终稳定建筑地基地质的评价;

其次,对于建筑施工场所以及周边的地下水的基本特点、地下水的水流类型、地下水的基本含水量等基本数值进行勘察,通过综合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对未来地下水流通可能给建筑物带来的腐蚀和破坏值作出评价;

再次,在岩土工程方面对主体结构的抗浮措施做出评价,提供合理的基础抗浮桩方案建议;

第四,评价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提供场地类别、土质类型、特征周期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拟建场地软土震陷和相对应的深度范围内的饱和土液化情况进行评价。对场地的适应性及稳定性应进行细化评价;这项评价工作对于地震灾害频发的地区至关重要。

第五,对于拟建场地的成桩可行性要进行评价,建筑施工在实际的操作中可能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比如多雨环境、风沙环境等,都可能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在岩土勘察工作中应该对相关的环境影响进行相应的评价和分析,并结合实际做出一定的整改方案

2.2强化理论与建筑经验的结合

岩土勘察是一项地质工程的基本研究对象,作为基础的理论其成熟于建筑施工的经验积累之上,同时又对于建筑施工的实践进行指导,所以为了保证岩土勘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应该强化其理论与经验的有机结合。从理论层面来看,我国的乡镇建筑模式基本是五至六层的矮建筑群体,由于其高度要求比较低,所以可以采用砖混建筑材料。通常情况下,该种矮层建筑如果地址基本条件良好,一般勘探孔深15m就可以基本满足要求,而跟其一样高度的框架结构商场,由于柱网的基础面积大,柱荷载大甚至有一定可能要采用桩基础,则勘探孔的深度依然为15m,这样一般是不能满足其要求的。此种情况,应先找到持力层,再以超过持力层为终孔标准。

从建筑经验层面来看,在勘察过程中,遇到埋藏较浅且工程地质性质好的密实碎石土及岩石地基,勘探孔深度可稍浅,在具体的施工中,对于勘探孔深度的更改应该申报相关部门批准。而遇到工程地质性质差的淤泥、淤泥质土及松散填土地基,勘探孔深度要深,直至达到要求。综上所述,一个基本准确的岩土勘察作业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完美结合。岩土勘察主要以专业技术人员的固有专业基本理论为支撑,但是,在实践的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与理论有偏差或者是突发的异常状况,此时技术勘察人员应该走出理论的框架,具体的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或者成功的案例,必要时结合主观的准确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岩土的勘察作业完成。

2.3岩土勘察应该重视经济性

建筑施工是一项多方盈利的建筑工程,无论是建筑投资方还是建筑施工单位都追求建筑利益的获取与较低成本的投入,而作为建筑施工的一个基础环节,岩土勘察工作也应该考虑到其经济价值,努力以最低的勘察成本获取最高的勘察价值。提高岩土勘察工作的经济性需要一定的先进设备和先进勘察技术的支持,同时与勘察工作人员的勘察技巧密不可分。同等任务条件下,能够运用最低的经济成本而实现最高的勘察效果的工作者,必然是勘察行业中的佼佼者。我国目前的建筑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部分施工单位调拨给岩土勘察的经费低,勘察的经费严重不足,为此,岩土勘察工作更应该结合工作的需要全面提高其经济性。

2.4坚持原则,避免返工

当勘探孔深度或数量不够时,很容易造成以下后果:

(1)孔的深度不够,设计人员无法了解下面地质的情况以及此地基的持力层有多厚,从而无法进行桩基的沉降计算;

(2)因为孔数太少,尤其顶面起伏较大的持力层时,设计人员没有办法确定桩长;一项合格的岩土勘探工作应该根据勘察地质的实际特点进行科学的探孔深度以及数量的确定。勘探孔深度不够,勘探孔数量不足等都能够造成勘察结果不准确,不能为建筑施工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影响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但是目前,施工单位和施工投资方,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忽略了建筑质量问题。为了节约成本和建筑资金,拨发少量甚至是不拨发资金给勘察部门,因此勘察工作进行难度大。

同时,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省资金,硬性的规定了勘探孔的深度和数量,这些文件的规定没有实际的参考标准和科学依据,严重的影响了勘察的结果。例如,某地基上面全部为软土,埋置较深且顶面坡度较大,深度约为20m~45m,下面直接为基岩的项目,根据地质情况及上半部分的荷载,推荐使用钻孔灌注桩方式比较合理,但是受到建筑进度的影响,施工单位为了按照合同规定能够及时竣工,获得剩余工程补偿款,一定要采用预应力管桩来缩短工程时间。勘察单位在不负责任的前提下,只能按照施工单位的实际要求进行违规作业。虽然最后还是经多方论证后,再次决定采用钻孔灌注桩,避免了错误勘察现象的发生,但是勘察单位的这种单方面满足甲方要求的行为,造成勘察单位只得重新编写勘察报告的被动局面,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

结 语

岩土勘察是一项复杂的作业工程,它不仅是一项实践工作也是一项严谨的理论研究,因此,必须树立起严谨的工作和勘察态度,重视勘察作业中的细节。以上的论述主要集中讨论了在岩土勘察中尤其应该注重的重要细节,在实际的工作中,勘察者还应该及时的与建筑投资单位以及建筑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以便在工作中分层次讲重点,同时还应该根据建筑施工的实际特点明确划分勘察的等级和具体的轻重点等等。总之,为了提高岩土勘察工作的质量,广大勘察工作者应该注重工作中的细节,做好细节工作。

参考文献

[1]袁灿勤,王旭东.岩土工程勘察[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31201

本土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采用后浇带施工的方法来解决施工建筑的沉降问题或者进行伸缩的调整,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后浇带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项目,它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钢筋混凝土的凝固程度,提升建筑物的抗风险能力,同时提升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保证建筑物的质量,本文讨论的核心就是建筑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的技术。

1建筑钢筋混凝土后浇带的主要用途

1.1解决建筑物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沉降差

大多数高层建筑和一些新式的裙房式结构的建筑物尽管再对建筑施工进行设计的时候是按照一个整体的构架来进行设计的,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却是首先将主体部分进行施工,然后再将分开的两个部分通过混凝土连接,在这样的连接过程中必须要使用到的一个技术就是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后浇带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调节建筑物各个部分的沉降差,从而使得整个建筑物看起来比较美观,而且还能将整个建筑物的压力分散开来,避免由于某一方压力过大造成坍塌事故的发生。同时这也是后浇带技术的主要功能和应用。

1.2减少温度收缩对建筑物的影响

混凝土的浇筑时建筑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在混凝土凝结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很多不可测因素,最常见的就是天气的变化。如果天气变化比较明显,温差较大就会对混凝土的凝结造成非常重大的影响。如果是夏季温度过高浇筑的混凝土预热就会膨胀,如果是冬季气温骤降,混凝土就会收缩,无论是哪一种状况都会对混凝土的正常凝结造成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对混凝土的正常使用带来影响,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后浇筑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减少这样的温度变化对混凝土和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带来的影响。

2后浇带施工的技术要点和要素

后浇带的施工实际上并不像听起来的那么简单,在实际的施工操作过程中也必须要严格遵守一些标准的规定和要求,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后浇带施工的技术要点和要素,以下主要来讨论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要点和要素。

2.1模块的设置

在实际的后浇带施工之前必须要对施工的地点和施工方向进行严密的侦查和讨论,最好是设置出相应的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中主要是要对施工的模块进行严格的规定和设置,这一切都必须遵从设计施工的总方案以及国家和社会对于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标准要求。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要设置相应的模块主要是为了保证整个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些紧急的事件,影响整个施工过程!

2.2结构混凝土浇筑

实际上混凝土的浇筑也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在浇筑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浇筑的时间和厚度刚好满足建筑物的施工需求,避免由于混凝土的浇筑问题对建筑物的美观程度和实际质量带来影响。在结构混凝土的后浇带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格外注意的就是浇筑的厚度以及浇筑振捣过程中振捣器距模板的距离,把握好这个距离对于保证后浇带施工的质量和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2.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处理施工缝方面的技术要点

一般情况下,在对结构混凝土浇筑后必须要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垂直施工缝进行一些技术上的处理,避免这些施工缝给建筑物的美观程度以及后续的正常施工带来影响,最常用的处理方法就是:首先要对凝结过的混凝土进行冲刷,冲洗掉混凝土表面的杂物以及不利于施工的物质,必要时也可以采用一些必要的机器设备作为辅助工具,这样的前期清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后续一系列的后浇带施工过程能够顺利开展。一般需要注意的就是一些混凝土浇筑中的泥浆和一些没用的碎片。另外一个必须要在后浇筑之前实施的工作就是混凝土凝结后要对钢丝网进行拆除,这不仅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也是为了后浇筑施工的实际需要。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也是提升后浇筑施工效率的一个关键所在。

2.4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过程总的保护措施

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后浇带采取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浇筑的质量,首先就是要在后浇带施工的两端和两侧分别设置相应的挡水砖墙,砖墙的高度最好是在底板的高度之上,避免在浇筑过程中或者浇筑完成后有水进入,破坏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其次就是要在后浇带施工的墙壁两侧涂上防水的砂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保证后浇带的施工现场不会受到外界的污染和其他施工溅水的损坏,一般砂浆的涂抹厚度和宽度是宽五厘米,高不超过十厘米。总之这些保护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后浇带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另外一个在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就是后浇带浇筑的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这个时间必须要根据实际的建筑需求来确定,不同的建筑物都不尽相同,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设置必须要及时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总之这些可以灵活进行应用和改变的事情完全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修改和完善,但是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能改变建筑物的质量和损毁建筑物。

3小结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要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整体效率就必须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控,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过程是施工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施工技术的提升施工过程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必须要得到严格的控制,而且也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提升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是提升建筑工程尤其是大型高层建筑设施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保障!随着我们国家的建筑设置需求的不断提升,我们更应该及时提升建筑物的质量为大众提供更好的建筑物设施,同时也是为自己在建筑物市场上赢得更好地发展空间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黄武杰.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3,(1):21-21.

本土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理论发展进步技术应用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s to chang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people the most important way, it almost every day in every day, and in the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building theory also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time and s in constantly updated and development. Building theory is building the support of technique, can say architectural theory is the soul of the building, not of the support of theory, the building cannot. So, architectural theory is a very important topic.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architectur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nstruction are briefly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words: building theory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发展与更新中,建筑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发展与进步更是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建筑业从古至今都有,它经历了时代的变迁,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对于建筑理论的总结,也是从古至今都有记载。建筑理论的发展是分阶段的,特点明显,对于建筑理论的应用更是从古至今都在变化着。建筑不仅要考虑它的实用性和功能,还要考虑它的风格和美感。所以,建筑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课题,下面我们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概述。

一、建筑理论的本质属性和特征

(一)概括性:建筑理论是通过简单明了的术语、概念、法则表达了在建筑中应用的方法和技巧等复杂的内容。

(二)普适性:建筑理论的目的就是指导建筑,它的内容必须保证适应所有建筑,所有建筑人群,具有普适性的特点,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理论指导实际的作用。

(三)体系性:建筑术语、理论概念和应用法则,三者之间紧密相连,互通互用,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形成了一个体系性的理论。

(四)开放性:建筑理论不是一成不变,永远正确的概念,它既可以对实际中的建筑进行指导,也可以在实际建筑中进行检验和完善。

(五)局限性:建筑理论也不一定涵盖建筑的方方面面,它受知识和技术的制约,也会存在高度和宽度上的局限。

(六)阶段性:不同的时期对建筑有不同的要求,不是每一份建筑理论都可以一直被应用,没有错误可言,建筑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的,是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的。

(七)统一性:建筑理论是针对所有建筑的共同特点进行概述的,不能对某一个建筑进行单独的制定概念或法则,所以不具有特殊性,具有普遍统一性。

(八)目的性:之所以创作建筑理论,是有一定的目的的。无论它是指导建筑,还是规范建筑,它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它的创作因为有了目的而有力价值。

(九)原则性:对于建筑的建筑标准和方法的总体分析和概述,是具有一定的原则的,不可能因为某一个特例而打破属于大众的共同原则。

二、建筑理论的发展

(一)古代“天人合一”的建筑理论

古人被认为比较保守,不敢与命运抗争,但其实古人的这种思想有很大一部分是源自“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不要去违背自然,要在自然环境下寻找和谐的发展模式,既不破坏自然,又可以得到发展。天代表大自然,人代表人类,“天人合一”也就是人类与自然统一的意思,体现了古人先进的发展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一种正确的思想,而且这种思想也被运用于建筑中。

“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在建筑中就是指,人工完成的建筑要与自然相和谐、相统一。人可以在自然中建筑房屋,建筑公共设施,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但是人类如果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去建筑,那就违背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例如“伐林造田”或者“填海造陆”,这虽然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但是因为违背了自然发展的规律,必然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这就是发展在远古时代的建筑理论。它不仅不落后,反而很科学,很先进。

(二)近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

80年代至今的建筑理论一直比较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开始强调生态建筑的重要性。1980 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世界保护策略》中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呼吁全世界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7 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公布了里程碑式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向全世界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对其涵义作了界定:“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样,“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接受和认可。

90 年代初,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通过了《21 世纪议程》,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93 年由美国国家公园出版社出版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指导原则》列出了“可持续的建筑设计细则”,同生态设计相关的内容有:

1.重视对设计地段的地方性、地域性理解,延续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

2.增强适用技术的公众意识,结合建筑功能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

3.树立建筑材料蕴能量和循环使用的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避免使用高蕴能量、破坏环境、产生废物以及带有放射性的建筑材料,争取重新利用旧的建筑材料、构件;

4.完善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以便减小建筑体量,将建设所需的资源降至最低。

(三)外国建筑理论的引进

我国建筑理论在发展中,也会积极的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建筑理论,来丰富和弥补我国建筑理论的不足。我国比较大规模的引进有三次,第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引进的是西方的建筑理论;第二次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这时,主要引进了詹士后现代建筑理论;还有一次是在20世界8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个阶段,引进的主要是解构和反构成的建筑理论。

当时从外国引进建筑理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1. 引入的当时具有特殊性和代表性的理论多,基础理论比较少。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语言学等学科,都有和建筑学跨学科的问题,由于缺乏基础理论,这些命题直到如今也没能进入更深的层次,研究成果更是鲜见。

2.没有在引进的理论中与中国的建筑理论进行对比分析。既然从国外引进,必然是不属于我国的建筑理论,一定有别于我们自己的理论,如果没有比较,进行利益权衡,很有可能将不适合我国建筑的理论随便应用,造成不良后果。

3.引进日、美、欧等发达国家的理论多,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和苏联的理论少,后者的经验对于我们而言更有直接的参照意义。发达的第一、二世界国家的经验无疑是有用的,但如果缺了第三世界和苏联的经验,外国的建筑理论就不能算完整。

三、建筑理论的应用

(一)在地基基础工程中建筑理论的应用

在地基处理方面,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压(夯)密固结法、加筋复合法、换填垫层法和注浆加固法等四种系列,其中加筋复合法已成为地基处理的主导方法。桩基技术仍然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基础形式,在混凝土预制桩、混凝土灌注桩中,由于混凝土灌注桩能适用于任何土层,且其承载力大,施工对环境影响小,因而发展最快,目前已形成挤土、部分挤土和非挤土三类、数十种桩和成桩工艺。

(二)在模板和脚手架方面的建筑理论应用

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是推进我国建筑技术进步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不仅研制开发了通用性较强的组合式模板,还结合工程结构构件的特点和工艺要求,研制开发了用于浇筑竖向构件的大模板、滑动模板、爬升模板,用于浇筑大空间水平构件的飞(台)模、密肋楼盖模壳,可以同时浇筑墙体和楼盖的隧道模等工具式模板。脚手架是保证高处作业安全的重要设施。近年来,我国脚手架技术贯彻“以钢代木”的原则,脚手架的生产已实现工厂化、系列化;脚手架的功能已发展为多样化;脚手架的搭设、安装和设计计算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并已形成扣件式、门架式、碗扣式以及升降爬架式、桥式、吊挂式、悬挂式等多种工具式脚手架。

(三)建筑理论应用与粗钢筋连接技术中

近年来,随着高层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增多,现场施工粗钢筋的连接,已成为突出问题,自从研制开发了电渣压力焊以来,先后研制开发了多种适应现场现浇结构施工的粗钢筋连接新技术,如氧―乙炔气压焊以及套筒径向和轴向挤压连接、锥螺纹连接和直螺纹连接等机械连接技术。

(四)建筑理论应用与混凝土配置过程中

水泥混凝土是我国建筑工程的主要结构材料。近年来,我国常用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已从20-30MPa 提高到30-50MPa,强度等级为C50、C60 的高强混凝土,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采用越来越多。泵送技术的发展,也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问题。高强混凝土作为现代混凝土技术,由于它是在常规水泥、砂石的基础上,依靠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以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改善微观结构,使其更加密实并获得高强,因此对混凝土的配制质量要求较高,从而促使预拌混凝土的进一步发展。

(五)建筑理论应用与钢结构技术中

近年来,我国钢结构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它以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的独特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目前钢结构已包括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轻型钢结构(包括轻型房屋钢结构和门式钢网架结构)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包括劲性混凝土和钢管混凝土结构)等,其连接技术已发展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焊接(包括手工焊、半自动焊、全自动焊)、栓焊和自攻螺钉连接,从设计、制造、施工等方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成套技术,某些领域还处于领先地位。

总结:

随着现代化发展的脚步的加快,各行各业都在紧张的竞争与发展之中,建筑业是一个关系着国家整体经济走向的行业。如何发让建筑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建筑理论是指导和监督建筑业的一个理论系统,它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的,不断地更新,与时俱进。从远古时代到当今的信息时代,从没有离开过建筑,我国的建筑理论从很早就开始发展,经历了各个时期的变迁,如今也正向更加良好的态势发展,为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努力着。

参考文献:

[1] 罗旭冯,仲科,李勇,郝星耀,刘云伟. 建筑变形信息系统中灰色预测理论的应用[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9)

[2] 张玉磊,林耕. 《建筑现象学两大领域理论应用研究》课题文献综述[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4)

本土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结构 弹性理论 承载能力极限 失效概率

中图分类号:TU313.1 文献标识码:T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33701

一、建筑结构的主要分类及其应用情况概述

一般来说,按所用材料的不同,可以把建筑结构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别。一是混凝土结构(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置受力的普通钢筋,钢筋网或钢骨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配置预应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结构 ―没有配置受力的钢筋的混凝土结构。二是钢结构,以钢材(钢板、型钢)为主制作的结构。三是砌体结构,由块材通过砂浆砌筑而成的结构。四是木结构,指全部或大部分用木材制作的结构。五是混合结构,由两种及两种以上材料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房屋此外还有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管混凝土等。

就各种建筑结构的应用而言,混凝土结构的开始应用于土木工程距今仅150多年。1824年英国人阿斯普丁(J.Aspdin)发明硅酸盐水泥。1849年法国人朗波(L.Lambot)制造了第一只钢筋混凝土小船。1872年在纽约建造第一所钢筋混凝土房屋。与砖石结构、钢木结构相比,混凝土结构的历史并不长,但发展非常迅速,是目前土木工程结构中应用最为广泛结构,而且高性能混凝土和新型混凝土结构形式还在不断发展。砌体结构的发展历史更为悠久,考古资料表明,我国在新石器时代末期(约6000-4500年前),已有地面木架建筑和木骨泥墙建筑。就我国而言,解放之后,无论在桥梁、房屋,且在新结构、新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结构设计计算理论。钢结构主要应用于重型结构及大跨度建筑结构;多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轻钢结构;塔桅等高耸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我国是最早应用钢结构的国家,但是历史的原因致使现代建筑钢结构的应用及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已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钢结构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低合金高强度钢材和型钢品种,结构和构件设计计算方法的深入研究,结构形式的革新,结构优化设计。

二、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其方法

无论如何,建筑物结构设计必须要满足一些基本的要求,否则,看起来多么美丽的结构,也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一是安全性,结构在正常施工和使用时应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及外部作用,以及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二是适用性,结构在正常使用时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三是耐久性,结构在正常维护下,材料性能虽随时间变化,但仍能满足预定功能要求。随着人们对建筑物结构设计的要求变化以及相关的理论及技术的变革,建筑物结构设计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

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以弹性理论为基础的容许应力设计方法,20世纪60年代则是破坏阶段设计法,20世纪70-80年代主要是采用多系数分析,单一安全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法。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要是概率设计法,以近似概率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即用概率统计方法对荷载、材料强度值及抗力进行统计分析。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采用,ro S ≤R,式中R是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结构抗力),R = R(fc,fs,k,…),式中 fc、fs-砼。钢筋强度设计值,ak-几何参数的标准值。ro 是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S是内力组合设计值(作用效应)。鉴于材料的承载能力对结构设计的重要影响,有必要考虑米塞斯屈服准则的影响。米塞斯屈服准则可以表述为:在一定的变形条件下,当受力物体内一点的等效应力 达到某一定值时,该点就开始进入塑性状态。在一定的变形条件下,当材料的单位体积形状改变的弹性位能(又称弹性形变能)达到某一常数时,材料就屈服。

当结构由可变荷载控制时,如排架、框架结构,会有不同的组合。不同结构或构件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所造成的财产和生命损失要小于超过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后果,故其可靠度指标要低一些。在荷载效应及结构抗力计算中均采用标准值。结构或构件在持荷作用下,其裂缝和变形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因此讨论其荷载组合时应考虑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组合。

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实际结构中的不确定性,因此无论如何设计结构,都会有失效的可能性存在,只是可能性大小不同而已。为了科学定量的表示结构可靠性的大小,采用概率方法是比较合理的。失效概率越小,表示结构可靠性越大。因此,可以用失效概率来定量表示结构可靠性的大小。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称为结构可靠度。

在建筑结构设计之时,还需要把握个体空间和整体功能协调的问题。个体空间主要考虑如下问题,体量大小:具体功能活动所要求的平面大小与空间高度(三维);基本设施要求:对应特有的功能活动内容确立家具、陈设等基本设施;位置关系:自身地位以及与其他功能空间的联系;环境景观要求:对声、光、热及景观朝向的要求;空间属性:明确其是私密空间还是公共空间,是封闭空间还是开放空间。整体功能关系主要考虑,相互关系:是主次、并列、序列或混合关系。对策方式:表现为树枝、串联、放射、环绕或混合等组织形式。密切程度:是密切、一般、很少或没有。对策方式:体现为距离上的远近以及直接、间接或隔断等关联形式。

三、结语

事实上,我国现行结构设计规范也较多,如《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等。设计人员必须遵照各种结构类型设计规范或规程进行设计。各种设计规范或规程是具有约束性和立法性的文件,其目的是使工程结构的设计在符合国家经济政策的条件下,保证设计质量和工程项目的安全可靠。结构如同建筑的骨骼,要承受各种力的作用,形成支撑体系,是建筑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尤其应当考虑到不同因素之间的集合性、相关性、层次性、环境制约性、整体性、动态性。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系统性,任何一个建筑结构体系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建筑结构的整体工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

参考文献

[1] 王勇,张建平.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3):76-82.

[2] 连业达,张洵安,王朝霞等.巨、子结构质量比对新型有控建筑结构影响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7,26(8):112-115.

[3] 周锡元,阎维明,杨润林等.建筑结构的隔震、减振和振动控制[J].建筑结构学报,2002,23(2):2-12,26.

[4] 李志军,邓子辰.建筑结构离散变结构控制的模糊趋近律方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25(5):747-751.

[5] 董安正,赵国藩.建筑结构模糊可靠度置信区间的确定方法[J].建筑结构学报,2003,24(2):83-85.

[6] 郭健,孙炳楠,楼文娟等.复杂建筑结构的预应力优化设计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4,37(11):23-2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