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本土资源 法治 西体中用 法律过程转化 一重反思

无形消耗

一 本土资源的内涵和理解

在市场经济及法治思想刚刚萌芽的中国的今天,各种学术理论观点的争鸣,让我们看到了法治在中国的希望,但就在法治思想尚还幼稚的现阶段,这种思想的冲突似乎也给我国法治建设的道路,方向及方式等方面变的更加模糊和进退两难。特别是在涉及法治建构等根本性问题上,存在有关本土资源以及“西化”,“本土化”等理论的激烈交锋。作者力图在这些问题中有所创新,为法治建设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近年来,以苏力先生为代表的学者提出“本土资源论”,为我国大规模移植西方的法律、法制打了一针镇定剂。我们暂且不论“本土资源论”的正确与否,但这一理论的提出确实也使不少学者和立法者冷静下来,对中国法制建设进程及理论进行反思。

无论是主张“本土资源论”的学者,还是反“本土资源论”的学者。似乎他们都未真正,正面,有意识的阐述本土资源的真实内涵,似乎在概念方面,双方已达成了共识。而作者认为,明确本土资源概念的真实内涵是创立本土资源论及本土资源的利用等相关理论的前提和基础,是其理论可能存在的逻辑起点。基于以上原因,作者着重从本土资源质、量两大方面阐述本土资源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论述相关理论。

一 从质的方面分析

“资源”在《辞海》中的解释为“生产原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本土”被解释为“原来生长地”。由此,我们不难得出本土资源的字面意义应“源于原来生长地的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而引申开来,便会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分析:

第一 “本土资源”是指所有的资源,还是仅涉及法的方面的资源,也可统称为法律文化资源。其中包括法律资源、法制资源、法治资源及法律技术资源等。苏力先生在《法治与本土资源》一书中说道“寻求本土资源,注重本国传统,往往容易从历史中去寻找,特别是从历史典籍规章中去寻找。这种资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非正式法律制度中去寻找。”可见苏力先生所指的本土资源并不限于法律文化资源,作者也赞成这种观点。

第二“本土资源”可以区分为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具有可消耗性,可再生性或不可再生性。对于物质资源来说,常常具有消耗性和不可再生性。例如,我国的经济形态已从自然经济形态逐步过渡到商品经济形态,从一家一户的家庭农业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市场经济体制。传统的经济体制及制度资源已被逐渐消耗殆尽,演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及商品经济形态资源,那么对于传统的经济体制资源来说,是否还对法治建设具有可利用性和价值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而对于法律文化资源等其他非物质资源来说,其是否还具有可消耗性呢?由于其本身的无形性,使得我们感觉到此类非物质资源属于精神世界的范畴,具有不可消耗性,但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在外来文化与本土资源的冲突中,有些本土资源被异化了,一些本土资源在冲突中可能被“创造性地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还有一些外来文化由于自身的不完善及力量的薄弱而被本土化,但不管怎样,本土资源都或多或少地丧失了原有纯粹性,被外来文化侵蚀,甚至吞并。作者把其称为非物质资源的无形消耗。区分有形消耗和无形消耗的意义就在于,有利于从量的方面分析和理解本土资源的内涵。

第三 “本土资源”具有专属性、本土性及纯粹性,也即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所专属的,完全产生于本国,本社会的历史及社会的资源。苏力先生的“本土资源论”主张建设法治国家应寻求本土资源,注重本国传统,立足本国现实情况,提出要对我国法制建设进行反思。作者对其的研究态度并无异议,它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但苏力先生研究的并不彻底,忽视了本土资源,本国传统的真正内涵,哪些是本土资源及其数量多少,缺少这些基础要件,使我们不由产生“本土资源论”带有空中楼阁之感。其实,苏力先生对我国法制进程及其理论的反思只是一重反思,仅指出了它的表象特征,而未深入其根源及本质,为此我们仍须对本土资源进行二重反思,三重反思。也即本土资源的真实内涵,以及“本土资源论”的理论基础或是根源何在。从苏力先生的著作中,我们并未清楚看到关于本土资源划分的标准及界限,其中,所谓的本土资源也或多或少地包含了已经被无形消耗的本土资源,从中我们可以找到西方法律理论的影子,而并非纯粹的本土资源,更何谈本土性,专属性?

二 从量的方面来分析

基于以上对本土资源质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按照严整的本土资源内涵来分析和判断哪些是真正的本土资源及数量如何。从另一侧面,具体,形象地丰富本土资源的概念,以致更完整,更全面的理解,由于本土资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层面,作者无法一一阐述,另由于该论题的在于讨论法治建设问题,应属于法律的范畴。因此,作者以法律文化资源为对象加以具体分析。

(一) 从价值层面——观念资源分析

庞德认为,价值问题虽然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但它是法律科学所不能回避的。即使是最粗糙,最草率或最反复无常的关系调整或行为安排,在其背后总有对各种相互冲突和相互重叠的利益进行评价的某种准则。①纵观我国法律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首先从社会结构方面来看,传统的中国社会结构的一大特点是家与国同构或者说家国一体化,此种结构导致了国政的原型实际上是家务,国法是家规的放大,国家内乱或国民争讼是家内不和睦的延伸。其二,传统中国文明存在法自然传统观念,老子说:“人地法,地法人,天法道,道法自然。”②因此,人道,天道乃是一道,人地法地法天法然,归根结底是法和谐。法自然的文化不存在选择,只有效法自然,一切才能功成事满,违背自然,必然招致灾难。其三,从传统经济结构及基础来看,传统中国是一个自然农业经济的社会,生产力落后,自给自足,缺乏并未养成交换及商业习惯,商品经济因素,这种经济一方面形成人对自然的依赖,妥协关系,另一方面,也塑造了中国人直观、模糊、对称、整体(和谐)、妥协的思想特征。基于上述三方面的分析,我们不难推出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是追求一种和谐和无讼。因此,真正追求和谐与无讼的法律文化资源才是真正的本土资源。

(二) 从体制层面——体制资源分析

首先,从法律体制方面来看,以刑为主,诸法合一。其主要法律形式有诰、誓、训、谟,范、刑、律等。从具体法律规范中,我们可以找到两个重要的特点即大部分是刑法规范以及拥有极权的统治者亲自或授命他人颁布的规范。因此,也暴露了其“君权至上”,“专制集权”的精神实质。

其次,从权力体制及分配结构方面来看,虽然各个历史时期的国家机关的设置体制和权力结构并不尽相同。但自秦汉以后,所有的立法,司法与行政权均臣服于皇权,皇权的至高无上是通过法律来确认和体现的。司法和行政的合一以及司法不具有独立地位更进一步说明了所有大权都被国家政权者——皇帝牢牢控制着。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中国法律文化中的体制资源体现了君权至上,集权专制的实质,其精神本质即是“人治”。因此,以“人治”为精神核心的体制资源才是真正的本土资源。

(三)从经济结构,体制及运行模式层面——经济基础资源分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结构及运行模式也在一定程度决定并影响着观念,传统,价值以及意识形态等非物质资源的取向与选择。为了便于全面理解本土资源量上的内涵,作者主要分析经济基础资源的具体内涵及变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始终以私有制为基础,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尽管其中也包括了一些交换、商业习惯等商品经济的因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给我国经济,法制,文化等各方面造成了巨大损失。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解决了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问题后,市场经济终于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落脚了。传统的自然经济基础资源已逐渐分化,消耗而为商品经济资源代替,不断退出本土资源的范畴。除以上论述的三种以外,本土资源还包括一些法律技术资源,法律典籍资源以及习惯法资源,这里不在一一阐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诸如经济基础等物质性资源由于客观情况的影响,逐渐消耗,而在量上不断减少。而对于观念资源、体制资源等非物质性资源却由于外来文化的侵入,即所谓“无形消耗”而丧失纯粹性,一些也在退出本地资源的范畴。因此,专属,纯粹的本土资源在西方强势资源的优劣对比中,进行着自觉或不自觉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消耗而走向衰弱。

“本土资源论”产生于法治构建以及法治现代化的领域中,因此,关于本土资源的讨论目的无非是研究分析本土资源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意义何在。也即本土资源的利用问题。在研究该问题之前,有必要弄清法治的内涵及内在要求。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给“法治”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即已成立的法律秩序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③由此,可得出法治的两个基本特征即法的普遍性和法的至上性。后来的西方法学家和一些权威的工具书在对“法治”一词的具体表达上虽然也存在着差异,但所理解的精神大意却是一致或相似的。概括起来,有以下方面:(1)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民主政治的产物。(2)法治的核心是国家不仅通过法进行统治,而且本身也为其所支配,即“以法律制约权力”。(3)法治的直接目标是取消专制与特权,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法治要求没有一切权力超越法律之上,即“法律至上”。(5)法治既是一种统治方式和手段,又是一种价值目标。④然而,反观我国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与法治精神实质及内在要求,存在着很的差异,甚至背道而驰。除了部分法律技术资源等一些较少或完全不反映阶级意志的本土资源尚存一定价值外,其余的本土资源对我国法治进程的可利用的数量及效果如何,显而易见。

二 法治建构模式

谈到本土资源其自然会引申到法治及法治建构模式的问题上。目前,我国在法治建构理论中存在三种观点。即“中体西用”,“西体中用”,“先中体西用,在逐步过渡到西体中用”。持“中体西用”的学者主张立足本国国情,注重本国传统资源,强调国家之间的差异性以及本国情况的特殊性,以本土资源为本体(理论框架),以吸收、借鉴、转化西方资源为辅,来建构我国的法治理论。持上述观点者实事求是的精神值得肯定,但他们仍停留在一重反思上,而未对问题追根求源,进行二重反思,三重反思,阐明本土资源的内涵及数量。因此,在面对一些诸如“本土资源是什么,有多少,可利用性怎样,能作为“体”吗?”等问题时,常常陷入尴尬境地,由此而建的“中体西用”的理论更无法站稳脚跟。而对于持“先中体西用,再逐步过渡到西体中用”的观点学者,则是在西方资源与本土资源的强弱对比中的妥协,体现了他们吸收、借鉴西方资源的渴望,另一方面又担心在此过程中而带来的冲击和动荡。因此,他们便运用一种看似有理的“过程论”来掩盖这种理论基础的虚空。究其原因,其一,他们并没有正确分析本土资源的真正内涵,因而无法在中西法律资源的对比中作出明确的选择。其二,该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建立在中体西用上,试想在“人治”思想框架下,去发展我们所谓的“法治”,那我们的法律规范应体现“人治”还是“法治”呢?其精神实质永远摆脱不了“人治”的束缚。因此,以此建设我国法治也只能在“人治”的陷阱中越陷越深,更何谈转化到“西体中用”以及法治的建立和现代化?然而,对于持“西体中用”者,则是在中西法律资源的比较中,充分分析本土资源与西方资源的内涵,价值取向以及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而提出的反映在法治建构模式的理论。作者在总体框架上同意此种理论,但涉及某些具体问题上,并不完全苟同。希望能提出几点问题引出对传统“西体中用”理论的反思。

一 首先分析“西体中用”理论的可行性。

(一)从经济上看,目前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形态已逐渐瓦解,商品经济形态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也已渐入正轨。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客观上要求有充分完备的法律及法制来确认、维护和保障公平竞争的经济关系和市场秩序。在这一点上,我们是率先引进了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来建构我国的经济体制,模式以及运行方式,并不断减少差距,日趋完备,因而具有更多融通性和共性,从而也为法治领域中的“西体中用”理论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基于以上对本土资源概念质、量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中国传统本土资源在西方文化的冲突与影响下,进行着无形或有形的消耗,无论在本质,还是数量上,本土资源已无法在法治建立及现代化的过程中担任“主体”角色,而只能退到配角的地位中。

(三)从人的法律概念,法律意识以及法律传统去分析,由于国家之间具体情况的特殊性必然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传统中产生差异。在目前状况下,中西的最大差异可能存在与人们的法律观念,意识以及法律传统方面。因此,也成为那些反“西体中用”理论者攻击的重心。我们冷静思考一下,首先,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我们中国人与西方人在人的本性方面是否有实质的不同?不管是孟德斯鸠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家主张的“人性本恶”论,还是孔孟主张的“人性本善”论,他们都不能否认人们心中对公正、民主、平等、自由、权利的向往,这些并不是西方人的专利,而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普遍的价值追求。其次,造成我们法律观念、法律意识淡薄的深层原因是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集权的体制。最后,在我们人民的传统观念并非完全不存在公平、平等、民主、自由的因子。中国历史上有两次大规模的法律移植活动,第一次是1902年,沈家本受命大力改革旧律,移植大量西方国家的法律。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大量移植前苏联的法律,再加上历史上的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民主运动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对西方国家法律的移植,所有这些都在影响着国民的传统法律观念,启蒙法律意识,民主、自由、法治、权利的思想逐渐改变并支配着他们的行为。因此,进一步为“西体中用”理论被公众接受提供了观念基础。

二 对传统“西体中用”理论提出的几点问题

(一)“西体中用”的时空条件合适性问题。也即在我们引进西法律资源时,应充分考虑到与目前我国国情的适应性问题。特别是与经济基础,政治体制的适应。而我们当前的“西体中用”理论并没有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是大量地移植西方现行的法律,构建西方的法治模式,从而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和急功近利性。其效果是许多法律无法得到实施。市场经济固然需要法治的保障,但不是法律越多越好,越先进越好。它存在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实良性互动的问题。反之,则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西体中用”理论应注意找到一个合适的接轨点。尽管当前西方的法律较为完善,体制也较为完备,但它并不是我国现在要找的接轨点。因为它所赖以存在的是成熟的商品经济形态,充分发展和积累的经济基础以及较为完善的政治体制。而这些并不是我国目前所具有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国情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刚刚建立,现代法治思想刚刚萌芽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相似之处。因此,在我们建构当前法治模式时,更要着重考虑西方国家相应时期的法律规范,法治模式,避免盲目与国际接轨。而这才是我们所要找的合适的接轨点。

(二)“西体中用”存在一个法律过程转化问题。所谓“法律过程转化”就是一个具体法律过程完结后,向与它有必然联系的另一具体法律过程逐渐过渡或飞跃。⑤由于这一转化过程具有不间断的连续性,因此,也无法划出一个明确的界限来区分这两个具体法律过程。但为了方便理解和阐述该问题,我们以上述的接轨点为分界线来区分为接轨前,接轨后两个法律过程。我们知道,法律作为社会现象,其生成,发展,变更及消亡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而目前我国 在法治理论领域也存在着“自然演变论”和“政府推导论”。前者主张法具有内在的演变规律,在法的发展过程中应顺应这一规律,而减少或排除政府推导等其他外力的干扰。“政府推导论”认为政府具有认识规律的能力及前瞻性,强调人的主动能动性。通过政府的模式设计,发展规划来推动法律的发展。作者认为在接轨之前的法律过程中,即吸收西方法律资源来建构我国法治模式和框架的过程。由于,我国的特殊的经济基础,传统文化以及“人治”精神的毒害,再加入“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我国法制的践踏,使得我国法治的发展偏离可法的内在发展规律,呈现出畸形甚至甚至后退的发展趋势。因此,在这一时期,政府应充分运用其主观能动性,认真比较分析中西方法律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正确认识法的发展的内在规律。及时矫正畸形的发展方向,使其渐入正规。其二,在我国法制建设与市场经济二者诚良性互动趋势以后,由于人主观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及人性的不可信任性,必然要使政府的身份由积极推导者转化为消极裁判者,以免因政府推导的力度,方式不当而阻碍法治正常发展,这是有前车之鉴的。

(三)以上两个问题是宏观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而在具体如何引进西方资源来建构我国法治模式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注意:其一,西体中用,观念先行。我国法制进程的艰难,西体中用理论的最大挑战也就在于观念的深入人心。而对于我国目前的法制建设,不应先盲目的大规模移植西方国家的法律,而应先引进西方法律的思想及价值观念,大力普及法律观念,法律思想的教育,为我国法治的建构以及以后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观念基础.其二,”西体中用”不仅局限于立法环节,还应包含执法,守法等环节,不应仅限于法制领域,还应涉及行政,司法,道德,文化等领域.注重法制与政制,权制等体制间的相互协调和保障,从而使”西体中用”的理论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和效果.因此,在我们移植西方具体法律规范的同时,还应改进我国的行政,司法体制使之相互协调,给于我国法治模式建构以支持和保障,从而使法律顺畅实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课程资源;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07001

高中政治新课程理念强调,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若能做到课程资源本土化,拉近生活与教材的距离,使学生有亲近感,从“厌学”变“乐学”,定会增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开发泰州本土课程资源的实践与思考

教学资源的本土化,一是为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必要的准备,二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如讲授政治理论和原理时,教师应当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从学生最熟悉的东西中选择最能说明问题的感性材料,创设情境导入,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掌握政治理论知识。正因为如此,选择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有关的泰州本土教学资源,一方面能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如泰州“星光大舞台”新课改示范课,陈亚萍老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通过比较泰州溱湖簖蟹和阳澄湖大闸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质疑反馈、总结提升等环节拓展深化了认识,实现了从关注学生是否“学会”到关注学生是否“会学”的转变,取得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

俗话说“隔山打枪,难辨虚实”,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举的一些远离学生、远离现实的教学案例,不仅不具有说服力,而且还会让学生怀疑其真实性,弱化了课程资源的实效性。相反,在教学中如果运用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本土教学资源,学生就会感同身受、印象深刻,更有助于对教材的理解。例如,在讲高一经济生活《价格变动的影响》时,时值泰兴银杏艺术节召开之际,于是笔者在讲解“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这个问题时,让学生对泰兴“银杏之乡”的由来、现状、未来进行讨论,分别设置疑问,层层相扣,启发学生通过研究和讨论,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归现实生活。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参与面广,充分体现了自身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既能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又能让学生收获知识,在亲身体验中升华情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境界。

二、开发泰州本土课程资源,激活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策略

泰州是历史名城,文化资源丰富。泰州因水而生,以海而名,古城傍水而立,与水紧密相依,跨水而建的各色桥梁,星罗棋布的历代水井,具有独特的水城格局和艺术特色;运盐河、稻河、草河等河流及伏龙桥、赵公桥、高桥等百座桥梁,都蕴含着历史典故;素有“东看梅柳桃、西看儒释道、南看楼阁塔、北看古民居”的文化特色;拥有海军纪念馆、东进纪念馆和泰兴黄桥镇、姜堰曲江楼等红色旅游景区;还有泰州华侨城、溱湖湿地公园、李中水上森林、徐马荒万亩荷塘、千岛垛田、大纵湖、江河风光带、里下河风景区等田园文化、水乡文化特色。泰州名人辈出,如胡瑗、王艮、岳飞、等历史名人及当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发掘泰州本土课程资源,对于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he Design and Using of Native History in Teaching

Subject of Modern China History

NIU Linhao

(Modern China Institut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1)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y should depend on native history and cultural to deepen student's study of specialty knowledge and to show characteristic of native and school.This paper will research how the design, using native history and cultural, that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it, and will show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native history's construction in teaching of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y.

Key wordsSchool-based curriculum, native history and cultural

本文所涉及的中国近现代史校本课程的设计是指该课程对乡土历史资源的设计和利用等尝试,是指学校自己设计某种具有自己学校文化特色和地域历史文化特点的社会活动专题。对于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多是基础教育中的乡土课程、历史课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探索,对于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中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论述稍显薄弱。

1 校本课程改革对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利用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政策改革的方向应该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校本课程的实施赋予了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权力,是从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中发展而来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有强有力的政策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种课程管理层面。这实质上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国家和地方所设置、规定的课程,学校有一定程度上的自主选择权和决策权,如课时的适当调整、教材的选用等方面,不过这部分的课程最终仍由国家或地方来统一管理;二是国家所颁布的课程计划中,将课时分为三大块,国家和地方各占一部分,学校也占一部分,这部分课时由学校自主安排,学校独自设置课程,课程标准和教材也由学校自主决策,或者学校自己开发,或者选用他校开发的。笔者认为,基于上述校本课程的管理层面而言,历史学专业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以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为依托而开发多样化的课程方式。特别是历史专业的校本课程开发则更需要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地方特色,让学生们感到亲切真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改革明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强调发挥地方、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的必要性。

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历史学科专业必修、选修课程有着天然的优势。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应该成为师生主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历史乡土课程资源是指以学生所在地区的各种课程资源的总和。在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设计中,高校历史学专业教师的历史学专业课程应该依托乡土历史素材,凸显地方、学校特色,使教育对象对于生硬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自然演变为“历史就在我们身边”的教学模式。本地区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深度挖掘的课程资源,特别是对于具有丰富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河南地区而言更是如此。2009年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全省旅游立省大会上提出了“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的论断,更是说明了河南作为历史文化大省的深厚历史资源。而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应该在历史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凸显出其对教育的价值。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改革要求和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现实,我们在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实行了一些乡土历史资源的课程设计。

2 近现代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设计及利用

在课程体系建设环境中如何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挖掘和运用乡土历史文化的内涵,却仍旧处于探索阶段。在河南各个地区,适合校本课程需要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是很丰富的,我们在教授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时就根据河南本地的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力图在课程的学习中间发掘出有地方特色又内涵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一般而言,河南近现代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知识与能力层面。提高阅读、实践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这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田野考察,到图书馆、方志办公室、档案馆、文物馆、党史办公室、纪念馆、政协文史资料办公室、地方高校等地方史资料保存单位查阅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及论文来实现。二是过程与方法层面。通过预设课堂讨论、辩论、读书、上网查阅资料、参观、访问、考察、调查等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促成学生的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团队调研的能力,学习运用历史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研究近代河南地方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层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感和事物的评判价值观。我们在历史教学和河南地方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的结合上,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资源优势,让学生实际接触活的历史教材――文化遗产,在历史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触摸”近代历史。由于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内容、时间断限上的特点,本课程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各地都是比较丰富的。具体来讲,本课程所利用的校本资源包括:(1)校史资源的利用。学校的历史积淀是校本历史课程的重要资源。河南大学完全是近代的产物,曾经在近代中国产生过很大的历史作用,也即将迎来它一百周年的创建历史。在近现代史的课程开发中历史教师组织成立校史研究小组,参与建设校史陈列室与校史资料的收集、整理。(2)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主要有:①查阅历史文献,搜集乡土史教学资源时应当熟悉和掌握本省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中所存的近代书籍报刊,找出有关的方志、报刊、私人著述等书目;②参观考察。参观本地区的博物馆、展览馆和纪念馆,对本地区的名胜、古迹进行考察,能对近现代历史大事的遗存有整体的了解,可以掌握一些形象的材料;③访问调查。主要是向本地区一些历史事件的当事人、知情者或目睹者进行调查,搜集材料。(3)利用网络中的乡土历史资源。网络资源成为当下教学和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当前历史教学中的一个新模式和动向。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建立开放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网络资源主要以文档、图片、视频、音频、文献资料等形态存在,以古迹导游、访古游踪、历史博物馆、历史名城、历史人物等为近现代史资源的形式存在。这些网络资源必须经过筛选后才能确定,笔者认为让学生筛选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具体来讲,网络乡土历史资源主要包括:当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以及其它文化事业机构所提供的网站。

在每学年的乡土历史资源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中,我们的实施方案可以分为三个:课题研究、调查报告和档案调查。课题研究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拟定研究专题,组织课题小组,分工协作。其次,课题组成员共同拟订课题实施计划和纲要。再次,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实施计划制定每学期的计划。第四,挑选学生,组成课题小组,进行训练,为寒、暑假进行田野考察做准备。调查报告主要是针对我院组织学生赴省内外进行考察时进行。首先是根据考察路线,按图索骥,梳理出该处近代历史上的大事,让学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调研事件,列出调研计划。其次,在考察过程中按照计划进行口述史料、碑刻史料、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等收集。再次,考察结束后撰写河南近代史调查报告呈交,并组织教师和学生代表公开评议。档案调查主要安排在寒暑假期长时间段内进行。中国近现代史课题组教师在上课的同时,组织学生考察开封市近现代遗迹,如辛亥十一烈士墓、河南省农业改进所遗迹、焦裕禄纪念馆等,并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通过以上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既可以锻炼学生对历史学习和初步研究的能力,也强化和提高了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组教师的专业课程能力。

3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教育、学习以及教学单位三方而言,乡土历史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1)有助于学生专业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2)有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乡土历史资源作为校本课程被开发和设计,可以使历史教师对专业知识不断构建和重组,最终使历史教师也将会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成长为研究型的、专家型的、学者型的教育者。(3)有助于形成本校办学特色。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而展开的,基于这种为学校“度身订造”的课程,将更能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

我们在乡土历史资源的课程开发实践中,更加认识到,对于教学对象而言,这些多样的中国近现代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使学生的获益更为明确,具体而言如下:(1)专题讨论,查阅文献,深化专业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组选择中国近现代史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和研究,指导他们到图书馆、阅览室查找资料,且长期坚持,期中过后让学生根据所查资料撰写学期论文,为专业毕业论文的研究提供锻炼机会,并为写作打下基础。(2)实地考察,搜集文献,强化感性历史的认识。课题组教师组织学生到河南省各地区考察,让学生多角度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规律。历史文化学院每届学生都要组织到省内各地考察,如郑州、焦作、洛阳、南阳、新乡、安阳等地。考察时教学组的教师征得院领导同意,在考察中指导他们观察近现代遗迹,搜集碑刻、口碑等各类史料,撰写考察报告,通过考察,使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历史知识。(3)调查报告,档案收集,迈开学术研究第一步。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在河南省内考察,由课题组教师进行指导,或采访老红军、老八路及民国时期的见证人,整理口述史资料;或到部分地市查找档案资料;在资料搜集过后,要求同学们根据搜集到史料及平时收集的资料,撰写论文及调查报告,汇集成册。初步选择了一些指导的学生回到原籍县市,奔赴县市档案馆通过钞录、复制、拍照等方式,对各县市档案馆所藏档案进行整体摸底,以便从中发现有学术研究价值的课题,也使学生进一步查阅文献能力得到实效性提高。目前已经调查部分县市,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刘徐东,张宁娟,马丽主编.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2]贺建英.历史学科校本课程探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4]张力.乡土知识进入校本课程的三点看法.中国教育学刊,2010(1).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国土 文化 建设

【作者简介】 王启平,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纪检组长。

【中图分类号】 C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2-0020-03

土地是万物之母,是财富之源,土地文化是其他一切文化产生的根基。国土资源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百姓生产生活、社会和谐稳定息息相关,尤其需要发挥国土资源文化(以下简称国土文化)的凝聚和引领作用。国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国土资源部门干部职工廉洁高效服务发展能力的重要抓手。因此,必须强力推进国土文化建设。

一、加强国土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是文化是民族之魂,土地是文化之根。土地是万物之母,是财富之源,土地文化是其他一切文化产生的根基。自从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纵观上下五千年,华夏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首先是尊崇土地、珍惜土地、保护土地和利用土地的文化,如农耕文化、风水文化等,土地有着无与伦比的神奇魅力,被赋予各种各样的象征意义,女娲抟土造人的美丽神话千古传颂,尊天亲地的传统美德生生不息,爱国守土是中华民族的永恒主题,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亘古不绝的源泉。

二是文化具有特殊力量,土地管理呼唤文化的力量。文化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文化是一只看不见的巨手,文化的力量最强大、文化的影响最深远、文化的根基最牢固、文化的内涵最丰富。文化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左右着人们的行为。信仰要靠文化树立,精神要靠文化提振,管理要靠文化支撑,形象要靠文化打造。国土资源工作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土地问题往往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问题。国土资源工作责任大,任务重,要求高,既要保障发展,又要保护资源,保护民生,经常处于“两难”境地。仅靠强制性管理制度是不够的,需要通过建设国土文化和培育国土精神,使之固化成文,以文化人,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让广大干部职工对土地爱得深沉、对人民心怀感恩、对事业高度负责、对工作充满激情,让积极向上的国土文化融进每一名国土人的心田。

三是廉洁从政需要提升国土资源部门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掌握着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拥有土地和矿产资源的行政审批权、执法权、大额度资金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在巨额利益驱动和诱惑下,国土资源部门的干部职工已经成为不法分子重点拉拢侵蚀对象,腐败案件易发、高发。通过弘扬国土文化,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拒腐防变,自觉维护国土资源部门良好形象。

二、国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作用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文明现象、考量尺度,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容构成。国土文化是指国土资源部门长期以来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认识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国土资源特色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国土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力量,在国土资源事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是引领作用。国土资源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百姓生产生活、社会和谐稳定息息相关,关系小康社会建成目标的宏伟事业,国土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引领国土资源部门干部职工树立共同的讲政治、

讲正气、讲效率、讲文明、保红线、保发展的国土资源核心价值理念,团结一心、奋发向上,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动国土资源事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是推动作用。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向前快速推进,社会转型期的诸多矛盾聚焦在土地、矿产、海洋、测绘等国土资源管理上,要保发展、保资源、保权益、保海洋,一方面必须严格规范管理,积极主动服务,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国土文化建设,提高文化的“软实力”,助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弘扬国土文化,使广大干部职工聚精会神谋发展,尽心尽责干事业,努力完成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各项任务。

三是凝聚作用。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大力宣传国土资源工作的地位作用以及国土精神、先进典型丰硕成果,不断扩大国土资源工作的影响力。利用每年“4・22”地球日、“6・25”土地日举办各类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文艺汇演、体育、书画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文化生活、陶冶高尚情操、弘扬新风正气,营造和谐奋进的工作环境,从而增强国土资源部门干部职工的凝聚力、战斗力。

四是保廉作用。随着国土资源不断稀缺,国土资源干部职工很容易成为一些企业、集团寻租的目标和进攻的靶子,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牢固的定力,就很容易“中枪”。通过国土文化建设,引导干部职工自觉加强党性锻炼,牢记宗旨,守住底线,使每个干部职工做到学廉、懂廉、尚廉、守廉,自觉防止和遏制腐败案件的发生,打造廉洁高效、风清气正的国土资源干部队伍。

三、当前国土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少数单位领导思想重视不够。有的忙于业务工作,忙于事务性工作,对国土文化建设缺乏正确认识,缺乏深入思考,导致国土文化建设思路不明,措施不力,办法不多,没有把国土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存在“两张皮”。有的甚至认为,国土文化建设会干扰业务工作,殊不知业务工作就是行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离开这个核心所开展的文化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是少数人对国土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一说到文化,就会让人联想到古迹、作品等等,把文化一词看得很高深,遥不可及。事实上国土人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理念、精神、信仰、规范和行为方式等都是国土文化的主要内容,与国土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制度建设,方法管理也是国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国土文化建设,坚持不懈的注重对文化的积累、提炼,就会形成系统的国土文化。

三是地理区位上的发展不平衡。国土文化与其它文化建设一样,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辅相成,经济发达地区的国土文化建设在认知程度、制度设计、产出投入上普遍要强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区位上的发展不平衡,在行政执法、日常管理等领域文化成分却略显不足;价值区位上的发展不平衡,属于直接体现社会价值的物质文化部分发展较快(如管理文化、服务文化等),而属于潜移默化价值功能的精神文化部分发展相对较慢。

四是理论性研究不到位。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土管理发展史存在着断层和复杂的演变过程,传统的国土文化缺乏连贯性和完整性,能够传承的文化精髓并不多。其次,国土管理学科作为社会科学的范畴,由于其学科分类不明确、地位不突出,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非常贫乏,再加上系统内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提升不够,始终难以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再次,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明显,如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多数只存在于干部个人头脑中,并没有形成有指导意义和方便传承的文字材料,发挥不出其潜在的文化价值。

影响和干扰国土文化建设的原因较多,但综合分析、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认识不到位,思想上存在误区。有的认为国土资源部门的主要工作是行政审批的日常管理,文化建设是文化文艺部门的事情,搞国土文化建设会耽误正常业务工作;有的用国土资源部门开展的政治教育、文明创建、党建工作代替国土文化建设,没有必要另搞一套;有的对国土文化建设理解狭隘,认为搞国土文化就是唱唱歌、跳跳舞、打打球。

二是缺乏加强国土文化建设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对于什么是国土文化定义,什么是国土资源部门核心价值理念、国土精神、职业道德缺乏深入研究,没有一个权威的科学定论,需要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尽快研究、制定出台具有较权威的规范文件。

三是基础建设比较薄弱。由于国土资源部门人员定编、干部任免、经费开支管理体制复杂,干部只能进,不能出,一潭死水,流不动,知识结构不合理,想要的专业人才进不来,严重影响了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加之没有专人主抓和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齐

全,缺少活动平台,开展活动受限,国土文化建设活动不多,起色不大,活动影响力不强。

四、加强国土文化建设的措施

加强国土文化建设,打造学习型、廉洁型、服务型、责任型、创新型、文明型“六型国土”必须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因地制宜、创新品牌,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的成效。

(一)注重加强领导,增强国土文化建设的执行力。一是要成立领导小组。各单位各部门要把国土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参与国土文化建设的活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措施、有考评、有检查、有落实、有成效,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二是工作经费要落实。各单位各部门的机关党委要明确专人具体抓好此项工作。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以及开展各项活动所需经费应纳入年度预算,确保各类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注重精神引领,增强国土文化的凝聚力。一是树立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总结和宣传本系统、本单位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组成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进行巡回演讲,并录制光盘发放各地,以先进典型教育人、激励人、感染人,激发广大干部职工作为国土人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工作热情。二是总结提炼国土精神,增强凝聚力。开展“国土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活动,积极组织撰写“国土精神”和国土人职业道德规范,并通过系统门户网站、机关党建网向社会征集,经层层遴选、反复研讨,从而确立全国国土资源部门的国土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三)注重舆论宣传,增强国土文化的影响力。坚持弘扬时代精神,弘扬国土文化精神,把国土资源题材纳入文学艺术创作、舞台表演、影视制作,以及各类媒介出版计划,成立相关艺术协会和业余宣传表演队伍,借力专业文化队伍资源,不断提高国土资源文化传播能力。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大力宣传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先进典型和丰硕成果,不断增强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影响力。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第5篇

1.淮安具有极为丰厚的地方乡土教育资源,可供师生在作文的教与学中来开发和利用。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是开国总理的故乡,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英雄豪杰辈出、名胜古迹众多;这里是也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是运河之都,吴越雅韵、楚汉雄风交相辉映,这些得天独厚的乡土教育资源都可开发和利用为作文教与学的资源。

2.楚州实验小学具有较为优秀的语文教学师资队伍,许多教师具有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能力。

楚州实验小学是江苏省级实验小学,学校具有比较雄厚的师资力量,其中语文教学师资队伍更为优秀。以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科研教师、淮安市十项全能标兵、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为主体的语文教学骨干教师队伍具有较强的语文学科教育科研能力。可以说完全具有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能力。

3.新课改为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烈地呼唤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展在小学习作教学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正呼应了新课改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强烈呼唤。

二、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1.探索小学习作教学中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途径,对于强化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将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2.提高师生在作文教与学中的人文素养、文化修养,对于开拓师生作文教学智慧,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增强作文教学育人功能,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人的发展将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2.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学校教科研水平,对于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语文学科建设以及特色学校创建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1.新课程理论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理论。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中关于作文教学的理论。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学生方面

拓宽小学生习作选材的广阔视野,激发小学生学习写作的浓厚兴趣,培养小学生具有相应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提高小学生练习写作的基本语文素养;丰富小学生练习写作的多样化题材,培养小学生热爱写作的语文情感,提高小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母语的人文素养;发展小学生的习作思维,培养小学生认识事物、收集整理资料、处理运用并有效进行文从字顺、表达真情实感的书面表达能力,促进小学生生命成长中人的全面发展,并为其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写作能力基础。

2.教师及学校方面

提高语文教师从事习作教学教科研课题研究的能力,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为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增强学校发展、培养教科研师资团队提供强有力的科研支撑;并引领教师真正地从开发和利用教科书的教育学走向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地方课程资源的教育学,为学校的校本课程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索新路,并为其他学科、学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供有益的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开发和利用本地乡土教育资源为载体,以组织和引领师生从本地丰厚的乡土教育资源中汲取写作教与学的素材,激发师生热爱写作教与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和提高师生写作教与学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练习写作的水平、能力和提高教师习作教学的水平、能力为主要内容。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属应用性课题的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行动研究法。即组织和引导师生走出校门,到社会大学校中去参观访问、考察,收集作文素材,包括节假日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去旅游等活动中随时随地地参观、考察、收集写作素材,进行书面表达。

2.文献法。即通过对本地乡土教育资源的收集、筛选、整理、编写等开发和利用,为师生的写作教与学提供丰富的写作参考资料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以及乡土文化母乳的滋养。

3.总结法。即通过组织实施、过程管理、阶段总结、结题总结、展示成果、评审论证等形式进行课题研究的系统总结和全面总结,并进行理论概括和论证,形成研究报告、教师优秀论文集和学生优秀作文选等直接的和间接的课题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主要的理论成果

1.对淮安的本地乡土教育资源有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

通过对介绍淮安、研究淮安,反映淮安历史、党史、文史、文物古迹、建设成就、衣食住行、诗文作品、民风民俗、风土人情等书刊书面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收听收看、收集广播、电视、影视、网络等视听影视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实地考察、调查走访、旅游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资料的采集整理,收集到了大量的乡土教育资源资料,并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课题主持人编著了《壮丽淮安》等乡土教育资源成果集,供研究班师生在作文教与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使用。

2.对作文教学中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作了可行性和创新性的探索。

通过对小学习作教学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课题研究,引导和组织师生、发动家长参与广泛收集、系统编写乡土教育资源资料,引导和组织师生、家长参加调查访问、考察参观、旅游观光等社会实践活动,并进行现场指导学生收集记录整理写作素材,将课堂中学到的写作知识进行指导运用于写作实践,较好地将作文教学置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个维度的交叉点上,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的课程资源进行多方面的有机整合和综合运用,初步探索出了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可行性方法和途径,即以学校教育中的作文课堂进行写法指导的国家课程为中心,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老师和学生参与、家长协助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主体对作文教学中的乡土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较好地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整合、对接,统一到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课题研究上来,这对于作文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探索出了一条可行性的方法和创新途径,对于作文学科的课程建设和其他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强化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深化学校课程改革无疑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3.师生在作文教与学中的人文素养、文化修养与教学智慧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通过对小学习作教学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课题研究,让师生有更多的时间有目的地在自然大环境中和社会大学校里以及人文大背景下的广阔天地里认知和收集写作素材,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文教学,达到有效训练,不仅有利于师生作文教与学的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而且更有利于开阔师生的文化视野,有利于拓宽师生的知识空间,有利于启迪师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陶冶师生的人文情怀,较好地培养了师生以热爱家乡为起点的爱国主义人文素养和提高了师生以作文教与学为重点的亲近母语文化修养。课题组成员和研究班师生于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内在诸多报刊上发表和获奖的几十篇论文、教学案例以及研究班学生的作文簿、优秀作文集等数以千篇的学生作文等都是有力的佐证,师生的人文素养、文化修养、教学智慧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可从中窥见其一斑。

(二)主要的实践成果

1.直接的实践成果。本课题研究最直接的实践成果主要体现在发表和获奖的教师优秀论文、课例和学生的优秀作文集等之中,编印成集的就有《壮丽淮安·教育课程》、《结题报告、优秀论文、教学课例集》、《学生优秀作文集》、《研究班资料集》和《研究班学生优秀作文选集》等数十本,以及先后两次在《同学少年》报出版了反映课题研究成果的3个专版等。有关集中反映课题研究成果的专著出版工作也在积极筹备之中。

2.间接的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