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国防教育征文

小学生国防教育征文

小学生国防教育征文

小学生国防教育征文范文第1篇

一、加强领导,形成共建合力

多年来,团区委一贯重视双拥工作,将双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注重调研。团区委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双拥共建工作领导机构,明确职责,按照工作安排,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通过形式活泼、富有实效的活动,进一步打牢双拥工作基础。同时,团区委注重开展共建结对子工作,明确共建双方的权利、义务,落实共建区域,带领全区团员青年认真落实共建工作。

二、开展国防教育,提高青少年国防意识

“少年盛则国盛,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承担着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任。团区委认真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打牢学校国防教育这一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使青少年学生通过接受国防教育,学习和掌握系统的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国防、热爱人民军队的情感。

团区委通过区教育局团工委,与全区各中小学学校教育相结合,通过学校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采用多种形式的学习、训练活动,促进学生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掌握一定的军事技术技能,增强对军队的理解、崇敬之情和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到军事博物馆和驻京国防科研单位参观,亲眼目睹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引导学生树立国防意识,有效地促进了我区青少年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加大力度,做好征兵宣传教育工作

同志深刻指出:“做好征兵工作,把优秀青年送到部队,是搞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础工程”。抓好征兵工作,对于加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加强军民关系,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具有现实意义,并且对于激发广大青年投身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爱国热情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也将产生深刻影响。征兵的主要工作对象是青年,共青团作为团结教育青年的群众组织,义不容辞地要在征兵工作中担负起重要责任。

多年来,我区适龄青年踊跃参军保卫祖国已形成传统,但也有少数青年的国防观念和依法服兵役的观念比较淡薄,对应征入伍持不积极态度。为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适龄青年应征入伍工作,20__年10月,团区委向全区各级团组织下发了《关于积极宣传和动员适龄青年应征入伍的通知》,要求各级团组织要从国家、民族、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出发,以对党、青年高度负责的精神,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努力把征兵工作搞好。《通知》要求各级团组织要组织团员青年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有关文件和指示精神,掌握征兵工作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切实跟上对新兵质量要求更高的新形势,把征兵工作的着眼点放到保证新兵质量上来,努力推荐优秀的青年让军队挑选,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区各级团组织采取多种宣传教育措施,广泛深入地向适龄青年宣传“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的思想,重点宣传《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征兵工作条例》、《北京市征兵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提高了青年依法应征的积极性,同时,我们注重把宣传学习同志关于国防建设的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作为征兵宣传动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广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优良传统教育,从而使广大适龄青年增强国防观念和法制观念,正确理解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关系,正确认识国防建设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懂得保卫祖国是全体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应尽义务,自觉地把《兵役法》变为服兵役的实际行动。在搞好普遍宣传教育的同时,我们还针对少数青年怕当兵减少收入、怕影响家庭致富、怕部队生活艰苦等思想实际,采取家访、谈心、座谈、对话等多种形式,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促使青年积极应征、报效祖国。各级团组织鼓励符合应征条件的团干部和共青团员,要以率先应征的模范行为,教育和带动广大适龄青年踊跃参军,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奉献青春和力量。

四、丰富活动形式,做好拥军优属工作。

小学生国防教育征文范文第2篇

近年来,我们永春县人武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教育工作,认真履行《国防教育法》关于驻地军事机关协助和支持地方人民政府开展国防教育的职责和义务,自觉把思想统一到胡主席关于“军队要配合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不断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增强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更加自觉地履行国防义务”等重要指示上来,把加强国防教育当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以强烈的责任感抓落实,坚持积极作为,务实创新,从做好“六个一”工作入手扎实开展,推进了永春县国防事业和全面建设的和谐发展,全县民兵训练、整组、征兵、双拥等工作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永春县进入了“全省双拥模范县”和省首批“平安县”行列。

突出一个重点,营造各级重视合力抓的氛围。国防教育涉及方方面面,联系各行各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对此,我们以主动的姿态去落实,从突出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入手,注重协调和调动各级领导干部关心、参与国防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营造各级重视,齐心协力的良好氛围。

每年年初,国防教育领导小组根据人事变动和上级的有关要求,对组成人员进行调整充实,保证组织健全。与县国防教育办公室、宣传部制订国防教育工作计划,联合下文部署强调全民国防教育有关工作。对于重大的宣传教育活动,协调军地领导身体力行参与。政府拿出一定经费作为国防教育专项基金,用于建设和完善国防教育基础设施,订阅报刊资料和开展活动,建立和健全了一个高度统一、上下贯通的国防教育组织领导网络,形成“条条有人管、层层有人抓”的国防教育管理体制。注重规范责任,明确基层人武部配合宣传部门主抓国防教育工作,未设立人武部的部门、企业和社会团体要指定专人负责。各村由民兵干部任兼职教员,各街道、社区、企业也明确了国防教育的专(兼)职教员,并将国防教育工作的完成情况列入对各乡(镇)、各部门“三个文明”建设的考核评比内容,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 完善了“党委议军会”、“军事日”、 台海形势教育、国防教育联系点等制度,保证国防教育的人员、经费、职责和任务的“四个到位”。在去年第五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期间,我们人武部与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以“爱中华、建永春、强国防” 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并组织县“五套班子”成员观看了台湾军情资料录像片和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录像片;由武装部领导进行了台海形势教育;组织到雪山部队过军事日活动。

培养一支队伍,不断壮大组织教育的力量。为了解决人武部人少事多等矛盾,努力实现全民国防教育常抓不懈,我们努力培养一支热心教育的骨干队伍。在发挥好人武部的人才、资料、场馆等优势基础上,认真训强用好四支队伍。一是在基层乡(镇)武装部聘请宣传员。采取分级出任,各有侧重的做法,聘请国防教育宣传员23名。这些宣传员经常深入基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宣传讲解国防知识,及时将最新的国防信息传达给基层,将基层的信息及时反馈上来。二是建立民兵教员骨干队伍。在平时抓国防教育时,注重发挥民兵带头人的作用,在民兵队伍中建立教员骨干队伍,培养民兵政治教员15人,结合民兵军事训练、民兵入队宣誓、民兵政治教育、整组、征兵和重大活动搞教育。三是认真抓好民兵通讯员队伍建设。在全县基层民兵中发展了10多名通讯员,这些人既是生产者、宣传者,又是国防教育的具体实施者。近年来,人武部先后组织全县民兵参加《国防法》、《国防教育法》知识竞赛活动,下发知识答卷近万份,进一步增强了全县民兵的国防知识。四是聘请老革命、老党员、老退伍军人、优秀教师等担任教员。四支队伍的建立,增强了人武部开展国防教育的力量,提高了教育队伍的专业性和群众性。

挖掘一批资源,积极拓宽教育的渠道。为拓宽教育渠道和载体,近年来我们与有关部门一起,认真挖掘教育资源和场所,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进一步增强了教育的生动性。一是发挥好永春革命传统遗址多的优势。永春是福建省著名的老区县份之一,具有光辉的革命历史和宝贵的国防教育资源,对中共永春支部旧址--五里街儒林后庙、永春革命烈士纪念碑、“8.23”东路国防教育一条街以及各乡镇的革命斗争遗址和文物,我们与相关部门一起进行修缮和保护,保持其原本的风格和独特的历史地位和纪念意义,发挥好教育功能,今年又与宣传部等单位一起,新考核申报了横口红四军革命遗址等2个新的国防教育基地。二是发挥本县和邻县驻军多的优势。在利用本县五个驻军单位的基础上,我们主动协调和加强与邻近县驻军的联系。重点加强了与仙游导弹旅、92旅及其“红色尖刀连”等邻近单位的联系,不断延伸和发展新的教育资源。三是利用泉州社会教育基地多的优势。定期组织领导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学生等参观闽台缘博物馆、叶飞将军故居、民族英雄郑成功和施琅纪念馆等教育场所,来扩大视野,激发人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四是用好社区教育场所多的优势。街道、社区建立了国防教育阅览室、国防教育橱窗、军人军属维权协调中心、退伍军人再就业培训中心等,每年更新完善“8.23”东路国防教育一条街等,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国防意识的熏陶,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国防教育。

抓住一个契机,使教育活动生动活泼。在抓好经常性国防教育活动的同时,我们抓住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等有利时机开展教育,每年组织协调驻永部队与工会、妇联、共青团、宣传、教育部门等单位在“五一”、“五四”、“八一”、“十一”等节日,联合组织以国防教育为内容的文艺演出、知识问答和宣传等活动。每年征兵期间,声势浩大地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设立宣传点,悬挂彩旗标语,举行国防法律知识咨询,向市民发放有关宣传资料,开好热烈隆重的新兵入伍欢送会等,浓厚保家卫国光荣的氛围。利用“8.23”永春解放纪念日,组织全县民兵应急分队进行紧急出动演练和集结点验,并拉响防空警报,增强全民的战备观念和忧患意识。在“全民国防教育日”期间,开展“听一次国防形势报告会、看一部军事题材影片、举办一次国防知识竞赛、组织一次军事训练、挂一批国防口号标语、慰问走访一批军烈属”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宣传教育活动。今年结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开展以“弘扬长征精神,共建钢铁长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组织部分革命战争年代的老战士召开座谈会并进行慰问,继续开展“国防连着千万家”宣传活动,年底评选一批“情系国防”好家庭及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和个人。

围绕一个主体,打牢学生国防教育基础。中小学生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国防教育中我们紧紧抓住中小学生这个主体成分,坚持从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特点出发,围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一核心内容,积极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系列国防教育活动,不断打牢保卫祖国、建设家乡的思想基础。我们和宣传部共同编印了《认真学习〈国防法〉、牢固树立国防观念》、《学习〈兵役法〉、青春献国防》、《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工作责任》等国防教材下发到各校进行宣讲,协调永春各校开展国防征文和知识竞赛活动,共交国防知识竞赛答卷3000多份,征文1000多份,并进行了评奖,在校园深入开展以热爱祖国、振兴中华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国家安全观、国家疆土观、国防义务观、国防价值观。每年暑假期间,人武部与团县委联合举办了两期军事夏令营,有800多名中小学生踊跃报名参加,接受了为期一周的军营生活锻炼,增强了学生的国防观念。两年来,人武部积极协调驻永部队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先后共派出20多名校外辅导员长期活跃在驻地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优良传统教育,部领导作报告11场次,并先后协调派200多名官兵帮助驻地学校和党政机关军训,受训人员达1.2万多人次,使广大受训者进一步强化了国防意识,增强了国防观念。

小学生国防教育征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防教育;高等学校;武装部;职能

中图分类号:G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485(2013)03-005-02

随着新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日益凸显,兵员征集工作逐步向普通高等院校延伸,民兵预备役也同时向学校教职员工拓展,高等院校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愈加重要,高校武装部职能在新形势下正发生变化和调整。

1 站在国防建设需要的高度,切实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

青年是国防教育的重点,大学生则是青年中最具知识、最具热情、最具凝聚力、最具号召力的群体,因此高校是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在全民国防教育体系中,高校国防教育是重中之重,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持久深入地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为国家培养储备国防后备力量,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高校武装部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增强师生国防观念、加强大学生国防素养。要按照《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将国防教育纳入德育教育体系,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军事课程建设,保证军事课程数量,提高军事课教学质量。

2 着眼国家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战略,扎实做好军官选拔培养和兵员征集工作

为了迎接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指出要“尽快走出军队干部由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这是军队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带有方向性的重大政策。

近年来,部队除依托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培养后备军官外,还在高校毕业生中直招士官,国家出台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及升学、教育、就业等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

在军官选拔培养和兵员征集工作中,高校武装部通过应征入伍宣传周等活动,重点做好高年级大学生应征入伍的宣传、审查及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

3 结合高校特点,开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高等院校已经成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越来越重要的基地。高校武装部要结合高校特点,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提高“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快速动员能力。高校青年人员集中、文化层次相同、召集迅速,因而与乡镇民兵预备役组织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高校民兵组织可与学校护校队、治安队、义务消防队等相结合,成建制抓好民兵应急分队组织建设和训练工作,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抢险救灾中发挥优势其作用。

4着眼高校稳定,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和“双拥、共建”工作

有人说,高校稳则社会稳。高校的稳定愈来愈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更是政府和学校关注的大局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领导倍感责任重、压力大。在高校稳定工作中,武装部要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尊重民族习惯与搞好民族团结工作。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较多,因历史的原因,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成为高校不稳定的因素。武装部要站在学校安稳和国家稳定的高度,配合学校相关部门,通过开展民族学生座谈会,举办民族艺术节、民族文化展,办好清真食堂、发放清真伙食补贴等形式增进民族团结。二是贯彻自由的同时,坚决抵制宗教极端势力和势力对大学生的渗透。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善于传播新事物,同时也特别容易被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所利用,大学生自然也就成为宗教极端势力和势力渗透的重点。武装部要配合学校相关部门教育学生认清宗教极端势力和本质。三是做好学校军烈属、军属优抚工作和复、退、转业军人的优抚安置工作。

5着眼学生安全,扎实开展安全应急演练

小学生国防教育征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六色”教育;载体 ;思想政治

[作者简介]卢晚秋,杭州师范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教师,浙江杭州310018

[中图分类号]C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3-0149-04

高校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时,如何结合新形势、新情况,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笔者结合多年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认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积极探索新的载体。开展“六色”教育,即以“红色”为象征的爱国主义教育、以“绿色”为象征的和谐教育、以“蓝色”为象征的科技创新教育、以“白色”为象征的反腐倡廉教育、以“橙色”为象征的反对黄赌毒教育、以“黑色”为象征的预防艾滋病教育,就是新形势、新情况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使教育五颜六色,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富有实效。

在大学生中开展“六色”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其一,开展“六色”教育是从中央到地方提出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加强重视,付诸实行,将“六色”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其二,开展“六色”教育是对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其核心阵地在学校、在课程、在教学,它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而“六色”教育则涵盖了素质教育的大部分。其三,开展“六色”教育是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必然要求。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思想特点进行教育,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其四,开展“六色”教育是推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必要途径。大学生社会化实质上是大学生学习社会文化知识,接受教化,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而“六色”教育所包含的内容,都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六色”教育的过程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必经之途。

一、“红色”激励教育:是以“红色”为象征、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教育。以培养和激励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指出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红色”激励教育的重要依据。开展“红色”激励教育,目的是培养和激励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使中华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精神薪火相传并不断光大。

“红色”激励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它旨在以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呼唤有志青年忧国忧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大学生中开展“红色”激励教育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以科学理论武装为支柱,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头脑。开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八荣八耻”教育等等。二是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激励教育资源,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开发课程,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三是拓宽载体,将“红色”激励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发挥实践育人优势,开创大学生“红色”激励教育的新局面。可在校园中开展红色系列活动,如寻访老红军,搜集整理红色歌谣、地方人文资源,参观革命旧居旧址,请老红军或专家讲述革命老区的历史与传统,亲耳聆听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接受直观形象的“红色”激励教育。

二、“绿色”和谐教育:是以“绿色"为象征的和谐教育,以推进大学生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自身三个方面的完美与和谐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指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环境意识在内)的基本手段之一。”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绿色”和谐教育的重要依据,目的是使大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绿色”和谐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生态环境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生态环境教育,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加强环境治理保护的教育,满足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人际关系教育,就是指运用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对青少年进行人际关系的教育和指导,培养青少年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形成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从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生自我修养、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使之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改革、招生规模扩大、就业双向选择、后勤社会化改革等方面对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产生的影响。

在大学生中开展“绿色”和谐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形成共识,强化组织管理。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把德育教育与“绿色”和谐教育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二是强化渗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学校的任何一种教育活动只有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才有生命力。教师

应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善于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多角度、系统地渗透素质教育。三是拓宽渠道,开展课内外“绿色”和谐教育活动。学校可组织学生听取各类社会、心理与人文讲座,广泛开展“绿色”和谐教育实践活动等。

三、“蓝色”创新教育:是以“蓝色”为象征的科技创新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蓝色”创新教育的重要依据,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技素养,以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

“蓝色”创新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励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使学生自觉融入科技创新这个大课堂,从而有力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和学生科研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激发大学生成才的动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在高校开展“蓝色”创新教育应采取多渠道、多手段的方法。一是认真学习,统一思想,强化科技意识,努力做到学校领导重视,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科技意识,学生在学习中注重自身科技素质的提高,使之成为高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在校园开辟科普园地,进行科普知识宣传,介绍科技动态,并就科技历史、科学家生平、研究方法和科技前沿等专题开设科技讲座,增强大学生关注科技的意识,这是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和重要环节。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都是很好的科技创新活动。三是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良好环境的培育,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鼓励大学生投身创造的行动,参与课题研究。对在科研上有突出成绩的学生给予进一步深造或更好就业的机会等。

四、“白色”反腐教育:是以“白色”为象征的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大学生遵纪守法自觉性和拒腐防变能力

中共中央颁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别指出,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我们对大学生开展“白色”反腐教育的重要依据,目的是教育大学生要清清白自做人、做事、做学问。

“白色”反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反腐倡廉教育,包括全面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强反腐倡廉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就是要以当前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有利契机,把民族的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作风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廉政文化创建活动,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推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在校园的深入开展。

在大学生中开展“白色”反腐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金钱观,引导他们正确做人。二是在廉洁教育中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举办一些论文竞赛、讲座、网上论坛、研讨会、廉政戏剧比赛等,播放一些廉政影片,举办廉洁专题图片展,充分利用好课堂、图书馆两种资源,使学生加深对廉政的理性认识。三是在大学校园中营造一种廉洁的氛围,教师树典范,党员作榜样,用良好的班风、教风、校风约束人,做到人人清正廉洁,个个一清二白。

五、“橙色”法制教育:是以“橙色”为象征的、反对黄赌毒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

近几年来,我国多次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整治工作,对大学生进行反对黄赌毒的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要求大学生自尊自爱,自省自律,文明使用互联网,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良诱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要求学生不得有酗酒、打架斗殴、、吸毒,传播、复制、贩卖非法书刊和音像制品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橙色”法制教育的重要依据,目的是使大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

“橙色”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加强法制教育,即通过加强学校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自觉履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遵纪守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正当权益并与违法犯罪作斗争,从而自觉抵制“黄赌毒”的侵袭,并与其作坚决的斗争。

对大学生进行“橙色”法制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增强“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真正发挥法制课堂作用,使学生在学法、知法过程中形成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评价能力,以法律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形成良好的守法习惯。二是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和氛围。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的同时,应该着力建设良好的校园法制教育环境和氛围。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如,校内开展主题班会、法律征文、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参加校内治安联防等活动,并积极走出校园,旁听庭审、参观监狱和劳教所、到街道或集镇开展法律咨询等,锻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制意识。

六、“黑色”预警教育:是以“黑色”为象征、预防艾滋病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关于艾滋病传播与预防的基本知识,自觉防艾

《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的意见》中指出,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的意见》等文件要求,进一步部署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狠抓落实,确保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在各级各类大、中学校全面、深入地开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目前公布的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在青少年中普及率还很低,我国在对青少年进行预防艾滋病的教育方面仍显不够。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黑色”预警教育的重要依据,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的认知水平,帮助大学生建立自尊,规范个人行为,实行安全,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科学知识保护自身的健康。

小学生国防教育征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活动载体

Abstract: th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colleg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national defense engineering backup talents. According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difference, national defense concepts such as lack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university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effective education carrier of activities, many forms, multi-channel to develop th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suffering and patriotism of the students.

Keywords: university; Th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Carrier of activities

中图分类号:D6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国防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对全体公民进行的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教育活动。国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全民的国防观念,增强社会的国防职能,进而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

对高校而言,“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在高校中搞好国防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进行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国防观念。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以唤起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民族危机感。在和平年代,面对处于物质丰富、生活安逸的社会环境中的大学生以有效载体进行有效的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现状

(一)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淡漠

1.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影响了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的形成

当代大学生,他们多为80、90后的独生子女,生活在知识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时代,享受着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在父母、长辈和老师们的溺爱中成长,缺乏逆境中的磨练,和对战争的直观感受。他们正处于青年中期(18岁―24岁)走向成熟的关键期,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成熟,但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心理冲突。因此,他们虽然自信独立、心智发达、接受新事物能力也较强,但社会的复杂环境使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变得过分自我,又缺乏自控能力;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却又害怕吃苦,缺乏实干精神;有创新意识,但又好高骛远,内心浮躁。他们往往对社会和他人缺乏信任,“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信奉 “即时行乐”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社会责任感意识淡薄。

2.现有社会环境制约了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发展

特别是我国已经长期处在和平时期,二十多年无战事。这种长时期的和平环境使一些人逐渐觉得战争已经远去,国防意识意识开始淡化。从中央到地方,从个人到社会,我国还未真正形成全民开展国防教育的有效机制和氛围。以高校军训为例,内容由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构成的学生军训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培养国防意识最主要渠道之一。当前,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每年对新生都要开展军训工作,但由于可能受到经费、教官人数、时间(与教学冲突)、场地、安全等因素的制约,许多高校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在质量上往往大打了折扣,以至训练内容单调、枯燥,学生兴趣不大,自然军训效果就不够理想,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水平可想而知。

(二)大学生对世界局势的复杂性缺乏认识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展的两大主题,国际形势总体缓和,但局部威胁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1)文化上,西方敌对势力高喊“中国”,一直试图以渗透的方式,借助互联网、影视娱乐文化,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来“西化”我们青少年,“分化”中国,妄图“和平演变”中国。(2)军事上,以美国为首的敌对国家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就逐步在中国周边的国家进行“C形”战略布势,只要美国要对中国动武,就可利用C型包围线采取很多种手断、多种进攻方向,甚至同时从几个方向发动对中国的打击。(3)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和当前社会热点等制造动乱,妄图分裂中国。如09年的新疆事件,就是由西方敌对势力组织策划的。我们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面对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潜在的矛盾、冲突和摩擦,往往认识不足,容易被其所利用。

(三)大学生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深

大学生生活在象牙塔里,“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军事,国事,天下事,关我啥事”等消极思想在高校中还具有一定的市场。许多大学生眼中保家卫国是军人的事,参加国防建设乃是军队的事,自己既不是军人,也不在部队,关己何事?甚至有些人认为,为国防事业奉献甚至流血牺牲都是在战争中才有的,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年代,社会稳定,生活安逸,战争离得远着呢,何必现在要“杞人忧天”?!还有的大学生娇生惯养,怕晒怕苦怕累,视军训如洪水猛兽,更有的认为军训是学校“无聊”之举,是在为难学生,进而产生抵触、畏难的消极情绪。还有的大学生受社会上各种观念影响,认为国家现在的重心在经济建设,现在谈论“国防建设”是不应景的,只有学好专业知识,考到取更多的职业资格证书,就业找到好岗位才是首要任务,而学习军事理论课程和军训对找工作没有什么帮助,上军事理论课简直是浪费时间。某高校在一个调查结果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虽然认为国防建设重要,但这些都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特别是那些认为国防建设很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学生,也只是笼统说说,自己并没有准备要为国防建设做些什么,甚至表现为对国防建设的冷漠或抵制”。[2]

由此看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代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国防意识严重缺失,国防知识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 有效的教育活动载体探索

同志曾指出,对公民进行国防教育不是单纯的军事教育,应当贯穿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军事等各个方面,成为对公民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全社会的教育活动。因此,高校国防教育应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核心和灵魂,从课内到课外,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形式,采用渗透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有组织计划性地营造一个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国防教育氛围。

(一) 围绕日常,对大学生进行国防忧患意识的渗透教育

国防忧患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特别在远离战争的和平年

代,这种忧患意识的养成,需要在生活中的各方面体现,在工作、生活、校园、社会、课堂、节假日、媒体、娱乐活动等中进行积极渗透。

1. 依托节日、纪念日激发爱国主义之精神

2001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对公民进行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各地党委和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群众团体要注意利用重要法定节日、各民族传统节日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组织节庆、纪念活动作为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群众爱国主义热情的重要工作。”[3]我国现可开展国防教育宣传的节日近30个,高校应紧紧抓住这些节日开展纪念活动,一方面宣传民族英雄业绩,一方面教育大学生不忘记历史,提醒人们居安思危。如:清明节――了解军事历史,缅怀烈士;“五卅”反对帝国主义运动纪念日、 “七•一”建党节日――回顾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八•一”建军节――学习国防知识,树立“拥军”意识;“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南方大屠杀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纪念日(胜利日)等纪念日――回顾历史、勿忘国耻;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纪念日――激发爱国热情,抵抗分裂主义;国庆节、春节――珍惜幸福生活,弘扬民族大团结意识……

2. 运用媒介普及国防知识之宣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包括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报纸、

等在内的现代传媒手段,因信息量大,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成为具有追求新奇、追求速度、追求实效等个性心理特征的青少年尤其在文化层次较高的大学生们最为青睐的媒介。要提高国防教育的效果,就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手段,大力开展国防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例如,开设国防网络课程,把国防教育的各种知识、音像资料、信息建成数据库,吸引大学生上网自主学习和参加测试,接受军事理论教育;建立国防教育网上教育基地,可观看所有的军事战争影片、军事纪录片,分析国内国际形势,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严重威胁,开展国防知识竞赛、征文活动等;还可组织力量开发具有娱乐性,体现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尚武精神的游戏软件……总而言之,要运用现代传媒的各种手段,构建立体出宣传的网络,做到“广播上有国防声音、电视上有国防影像、报纸上有国防栏目、网络上有国防网页”,使国防知识之宣传深入人心。

3.多彩活动牵引热爱国防之志向

当代大学生具有心智发达,活泼好动,个性张扬,有竞争意识,喜欢接受新

事物,有冒险精神的身心特点。高校在开展国防教育的形式上应充分考虑并设计出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载体。如演讲比赛、举办军歌拉练活动、军民联欢活动、军民体育竞技活动、国防知识现场竞赛活动、“爱我中华”小抄报设计大赛、军训剪影摄影比赛(展)、军营一日游活动、与老红军结对、慰问军人家属、军事战争影片赏析等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参与热情也随之高涨,激发了学生们的国防热爱之情。

4. 军民共建培育拥军爱军之深情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在学校有组织有计划的组织下,依托专业特长,从“科技”、“文化”、“智力”三方面为部队开展力所能及的拥军活动。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与当地驻军2个部队开展了军民共建工作,学校的二级分院、专业(系)又分别与部队的支队、中队结成共建对子,多年来为部队建立了流动图书站,定期到部队更换图书资料;学校大学生艺术团经常送“文艺”到军营,为老兵复退演出;经常送“知识”到军营,为部队官兵免费培训计算机技能、“养猪”、“种菜”农业技能、文体技能、就业技能等等。部队为学校在军事训练、军事理论教学方面提供了人员和技术的支持,与学校开展了“校外辅导员”活动,为大学生开展“军营一日”活动提供了保障。

通过军民共建活动,一方面为部队培育军地两用人才,促进了军队的全面建设;另一方面密切了大学生和人民军队的联系,使大学生在与部队的交往中更加熟悉、了解了军队,了解国防知识、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学到部队优良传统,从而使拥军爱军的国防观念融入大学生心中。

(二) 抓好2个任务,对大学生进行爱军尚武意识的实践培养

坚强的意志、崇尚军事和武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阳刚之气,进取意识和自

强活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防人力厉长的一种基本的精神环境动力。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只有24.2%的农村孩子和15%的城市孩子渴望长大后成为军人;与此同时,在青少年中文体明星的崇拜者大幅上升。青少年心中好动尚武的天性被抑制,刚健勇武之气渐弱,斯文柔弱之气增加[4]。大部分的学生受应试教育、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并不爱好体育,缺乏拼搏精神。

1.抓好军事训练,磨练大学生的坚强意志

开展学生军训和军事理论课教学,是增强学生国防观念,增强爱军尚武意识的重要途径。开展军事训练可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强健体魄,培养优良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意识,练就艰苦奋斗作风和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战斗精神,使其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并为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校抓好学生军训应注意几点:①重视军训,精心组织,落实实施。不局限地认为军训就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全部内容,不为(完成)“军训”(任务)而军训。②严格执行国家对高校学生军训的内容和军训时间上的要求,不因可能出现的经费、教学冲突等原因缩短军训时间,简化军训内容,降低军训质量。③严格管理,强化教育,对个别“骄、娇”学生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在执行预定的军训内容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学生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④军训形式、教学手段多元化,多开展与军事技能训练相关的军事实践活动,比如针对当今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进行一些模拟“战争”(如简易的电子对抗、指挥自动化、心理战等),使大学生在“实战”条件下感受战争的残酷,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意识。⑤开展一些军事技能比赛,营造和培养一种敢于奋永争先、赶超先进的氛围。如分列式检阅、队列训练比赛、叠被子比赛、体能竞赛、军歌合唱比赛等,都对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荣誉感和自豪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2.抓好征兵宣传,鼓励大学生们投身国防建设

为鼓励广大适龄青年积极履行服兵役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兵员征集质量,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征兵优惠政策,鼓励在校大学生、高校应届毕业生积极参军,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增添新鲜血液。这些政策在广大高校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极大地激发了在校大学生的爱国报国热情,报名征兵的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作为高校,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契机,结合征兵宣传工作,大力加强国防教育,加强爱军尚武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们将国防意识实践于军营,勇敢投身国防建设,献身国防事业。

有效开展的形式有:①举办大学生预征(征兵)工作政策解读暨政策咨询宣传”会,现场答疑解惑;②可每年举办“现役高校毕业生士兵典型专场报告会”,让学生感受军营的魅力,个人的成长,榜样的力量;③要求每班召开一次以“国防 士兵”为主题的党团活动,学习国防知识,探讨国防建设的意义和内涵;④每个院系开展一次征兵政策的宣讲活动,使每一名大学生都了解到服兵役的重要意义、优惠政策和征兵时间安排等内容的宣传活动;⑤加强与各级主流新闻媒体的联系和合作,利用学校电台、网络、QQ群、校内的宣传板报、校报校刊、电子屏等途径,开展广覆盖、多角度、高密谋的宣传动员,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等。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举办“军营一日”活动,组织大学生参观军事院校、国防设施和部队军事演练,甚至可以选取训练优秀的、兴趣广泛的大学生直接参与到部队实战演练中去,使他们切身体验部队生活的与众不同,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崇高与伟大,激发他们的奋斗精神。

实践证明,越是在和平时期,越要重视大学生们国防意识的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励,要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坚持不懈地加强国防教育,激发他们为我国国防建设而努力奋斗、刻苦拼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十三条

[2]孙红军. 当前我国国防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