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乳腺护理论文

乳腺护理论文

乳腺护理论文

乳腺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乳腺癌是一种以多中心发生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也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乳房疾病。多发生于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近年来,乳腺癌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早期行手术治疗并配合化疗效果较好。我院自2006年12月---2008年12月共收治此类患者70例。按患者的需求实施个体化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疗效良好,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70例,年龄36---70岁,行单纯乳房切除术20例,占28.6%;行乳腺癌根治切除术30例,占42.8%;行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20例,占28.6%。患一侧乳腺癌的62例,占88.6%;患两侧乳腺癌的8例,占11.4%

二、方法

术前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提供相关信息,介绍手术方式及术前常规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预防并发症,加强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

三、结果

7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乳腺癌患者及家属均有不同程度的顾虑,担心手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担心手术后外表改变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护理论文,护士应多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心理,从语言、态度、行为上关心、疏导患者,告知患者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并征得患者家属尤其是其丈夫的支持和理解,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对心理素质好,了解自己病情的患者,向其介绍乳腺癌相关知识包括治愈率、手术成功率和正常的生活方面信息,这对治疗乳腺癌患者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术前准备

(1)术前做心、肝、肺、肾重要脏器功能检查,各种血象、血型、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套和术前四项等相关检查,及时了解患者身体情况,为手术提供相关信息。

(2)手术野皮肤准备。备皮的范围:上至锁骨上部,下至脐水平,两侧至腋后线,同侧上臂上部1/3和腋窝部,若手术中需要植皮的,应同时做好供皮区的准备。由于乳头、乳晕部皮肤不甚平滑,更要注意清洁,并避免割伤皮肤,同时要防止切口感染,术前12小时常规禁食,术前留置尿管,防止全麻术后出现尿失禁或尿滞留。

二、术后护理

1、体位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护士应根据麻醉方式取合适的卧位,若为硬膜外麻醉,应去枕平卧4—6小时;若为全麻,患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唾液和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保护呼吸道通畅。根治术后患者血压平稳后改为半卧位,改良根治扩大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患者平卧6小时后改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切口引流。

2、饮食指导

由于手术创面大,对机体的创伤和消耗也大,故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

3、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胸闷、切口疼痛、发热等。术后24小时应持续给氧,在应用止血药物的同时,注意观察血压及脉搏变化,密切观察伤口和引流液的量、色,以便早期发现出血倾向。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和出入量及时调整液体输入量,以保持体液平衡,内环境稳定,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同处理。

4、伤口止痛与引流护理

为使胸部体疗进行和患者有良好的休息,术后通过肌肉注射或硬膜外使用止痛泵。为防止根治术后创腔积液,皮瓣坏死感染,常在腋窝下和胸骨缘放置引流管,其目的是吸出创面积液护理论文,避免皮瓣或所植皮坏死。因此,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避免过度牵拉,防止变压、扭曲、堵塞和滑脱,更不能随意拔出。应挤压引流管1次/小时,确保引流通畅,特别是注意引流液的量、色站。一般术后1—2天引流量较多,以后逐渐减少,至创腔基本无渗液,创面皮肤紧贴时即可拔管。

5、患肢观察与护理

根治术后腋窝外用纱布绷带或胸带等绷带加压,包扎,松紧适度,以消灭死腔,使皮瓣或所植皮于胸腔紧贴,利于伤口愈合。一般术后第4天打开伤口,肘腋窝基本上与胸腔紧贴。应密切观察伤口及患肢血运情况,若皮肤呈紫绀色,伴皮温低,脉搏不清,患者局部肿胀麻木,提示腋部血管受压,包扎过紧,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绷带松紧度。或者发现皮肤颜色异常,渗液,组织下有波动感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三、并发症护理

1、预防气胸、胸部感染

注意做扩大根治术患者的呼吸情况,如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检查胸部,包括肺部听诊和胸部X线检查,以判断有无因手术损伤胸膜而引起的气胸。若并发气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在充分止痛的情况下,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更换体位,以及时给予雾化吸入,协助患者排痰,预防肺炎、肺不张。

2、患肢上肢水肿

是根治术后较常见并发症,主要原因是切除腋窝淋巴结后,来自上肢的淋巴结回流受阻或大静脉被结扎,其水液静脉栓塞、感染、放疗、积液、局部复发等因素,均可使回流障碍加重。术后协助患者抬高上肢15—30CM。出现上肢水肿,应用弹力绷带包扎,继续抬高患肢。局部感染,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患肢不宜行静脉穿刺、肌肉注射、抽血、测量血压,避免牵拉、受压,保护患肢免受伤害。

四、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对根治术后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起着重要作用。术后1—3天,进行患肢、肘、腕、手指及颈部运动;术后3—5天护理论文,进行肩部运动,先进行耸肩,然后行肩部环形运动,一般每次2小时,一天两次。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患肢搬动、提拉重物。

改善体形。增加信心,注意休息,坚持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避免疲劳,坚持循序渐进的运动,告知患者及家属眼定期复查。第1—5年,每半年来院复查,5年后,每年随诊复查,直至终身。如遇下列情况及时复查:(1)患侧胸壁出现肿块,腋窝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2)对策乳房肿块,腋窝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3)出现咳嗽、胸痛、肝脏肿大、消瘦、乏力、食欲下降等,复查时做全面体格检查。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妇女,术后5年内应避免妊娠。教会患者自我检查乳房的方法,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有乳腺癌复发或转移的表现。多吃蔬菜,忌食高脂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等。

小结

通过对70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使患者增加对疾病的认识,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手术治疗的成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李佩文,邹丽琰,乳腺癌综合治疗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160-283

顾培,徐建鸣,高颖,外科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90-99

乳腺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1.1研究的对象

为使论据更加准确,本文特择取2015年2月到2015年9月期间乳腺外科医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年龄都在30岁到63岁之间,住院的时间为20天到40天之间,把他们随机分组,一半人数编入观察组,一半人数编入对照组(见表1)。这两组无论年龄,还是病情,或者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研究的内容

通过考察研究对象对不同护理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与评价,获悉乳腺癌患者究竟具有怎样的护理需求,并分析优质护理的影响所在。

1.3研究的方法

将上述研究对象(100例乳腺癌患者)对半分成两个小组,其中,一个小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另一个小组为观察组,在第一个小组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具体的方法为:其一,重新确立服务理念。对护理的内涵以及护理的级别进行重点学习,在执行时要严格依循《分级护理制度》和《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规范》的有关规定;在服务方式上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为患者服务;其二,要树立崇高的责任心。要确立护理责任制,为患者提供贴心到位的服务。责任护士必须要坚持早起到岗,随同医生做好查房工作与晨间护理工作。通过确立护理责任制,使医患建立良好融洽的关系;其三,要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水平。通过向患者分发调查表等方式及时掌握患者的回馈,以便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

1.4数据的处理

对数据的处理利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乳腺癌患者的各项需求中,生存质量的需求率高达74.2%,占所有需求的第一位。有关上述两组的护理质量的评分情况可以参见下表,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对照组无论是基础护理、护理安全、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病房管理都明显要低于观察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乳腺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护理干预; 乳腺疾病; 认知率

[中图分类号] R737.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203-01

近年来,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健康。老年女性由于受到文化程度、外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对乳腺疾病的认知率普遍偏低,很少甚至从未主动进行过乳腺检查。当前乳腺癌防治工作的重点着眼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由于老年人对乳腺癌的低认知率,往往会使她们错过疾病的最佳治疗和康复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为了提高老年女性对乳腺疾病的认知率,我院对查体中心统计的2010年未进行乳腺普查的166名老年女性进行了护理干预,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查体中心统计的2010年未参加乳腺普查的166例老年女性进行了随机分类,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人。其中观察组年龄在55-78岁,平均年龄(66.5±11.5)岁,对照组年龄在56-75岁,平均年龄(65.2±8.8)岁。2组老年女性的文化背景、接触乳腺疾病知识相关教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对2组老年女性进行电话调查,了解到未进行乳腺检查的原因。对于对照组的老年女性按照常规模式进行电话回访;而对于观察组的老年女性,在常规电话回访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2.1 健康教育干预 告知老年女性乳腺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中年以后,由于卵巢分泌的激素开始减少,缺乏雌激素的刺激逐渐萎缩,腺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体积变小,但并不意味着患乳腺疾病的几率也在减小,相反此时疾病发生率增高,应该定期做专业检查。对突然出现的异常感觉、体积形态的改变、溢液等异常情况,要立即就诊。在日常生活中要引起重视,学会自我检查,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乳腺普查。

1.2.2 心理疗法干预 采用一对一的干预方式,针对不同的个体分析原因,制订对应的处理方案。通过与老年女性的真心交谈,了解她们的真实想法,帮助她们打消顾虑,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加以解决,既要帮她们树立起正确的早查早治的观念,还要打消其惧怕检查,惧怕得病的想法,使她们对乳腺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2.3 饮食与锻炼指导干预 鼓励她们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及社会活动,保持愉快、乐观健康的心态,同时少喝酒,勿吸烟,多吃水果、蔬菜,摄取足够的叶酸、维生素D和钙,少吃脂肪,以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1.2.4 进行个性化的干预 由于老年女性年龄偏大,交流沟通能力欠缺,文化水平偏低,大多不识字,我们采取播放宣传片,专家讲座,上门示范讲解,手把手的教会自我检查的方法,还鼓励家属参与,呼吁社会重视等形式,宣传乳腺疾病的相关知识,引起社会、家庭、个人的高度重视。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2组老年女性护理干预后乳腺疾病知晓情况进行比较。从五方面进行综合评定:1)会正确进行乳腺自我检查;2)每月至少进行一次乳腺自我检查;3)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乳腺普查;4)了解乳腺疾病的相关知识;5)乳腺有不适时能够及时就诊。每一项为9分,分为可以(5分)、基本可以(3分)、不可以(1分)三个选项,满分为45分,最后得分20分以上为合格,低于20分为不合格。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所有数据采用x2检验处理,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22组乳腺疾病知晓率评分比较

注: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00p<0.01。

3 讨论 全球每年乳腺癌发病人数超过100万,全球每年约有40万人死于乳腺癌。而早期乳腺癌经过合理治疗,术后10年的生存率能够到达96%,但是晚期10年生存率仅为5%左右,因此乳腺癌的防治关键就是“早诊断,早治疗”,老年女性是乳腺癌的发病高位人群,我国老年女性由于文化水平低,知识缺乏,思想陈旧,沟通领悟能力差,不懂得乳腺疾病的相关知识,害怕乳腺疾病,不能正确对待乳腺疾病;因此提高老年女性乳腺疾病的知晓率尤为重要,采取正确的乳腺疾病处理方式,就能够使她们得到最佳的治疗时间,改善她们的生活质量,真正地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

[1] 唐基芳,陈润钿,刘可见等.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增生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研究[J].当代护士,2009,01.

乳腺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护理;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8(b)-0190-02

浆细胞性乳腺炎亦被称之为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非哺乳期乳腺炎,以往较为少见,现报道较多。因其部分表现酷像乳腺癌,往往被误诊;其临床上多为肿块化脓,反复发作,最后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给患者带来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现将本院1997年1月~2012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浆细胞乳腺炎30例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计30例患者,均为女性,非哺乳期, 年龄19~58岁,平均38.7岁,其中,左侧16例,右侧14例;单乳发病28例,双乳发病2例,存在先天性乳头凹陷者16例,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者4例,病程4个月~5年,7例患者有1次以上脓肿切开引流史。

1.2 治疗

临床中,全部30例行手术治疗,局部肿块扩大切除9例,乳腺象限切除14例,乳腺象限切除同时行乳头内陷矫正手术5例,单纯切除乳腺2例。

1.3 术前护理

本病多迁延难愈、病程长、容易复发。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在未确诊时,临床表现与乳腺癌相似,此类患者多为年轻女性,对于乳腺癌乳腺恶性肿瘤的担心,患者通常表现为恐惧、焦虑,亦或担心手术及疾病反复发作造成乳房外形的改变。同时因反复发作及反复手术造成了悲观失望情绪。因此,做好心理上的护理十分重要。首先要减少患者思想上的负面情绪,正确对待疾病本身,了解其转归,积极和医护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其次,护士在护理时要详细讲解如何对待此种疾病,加强宣传教育,在与患者沟通中及时去发现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及时进行疏导,如对疾病经久不愈、担心癌变及对切除乳房恐惧的患者,用事实告诉其此种疾病是良性疾病,不会癌变,即使切除乳房,也有乳房重建,重塑美丽的机会。消除其对于手术造成乳房变形,甚至需要乳房切除的担心[1]。上述种种原因造成患者恐惧、焦虑等心理。告知目前手术有假体和自体乳房可延期重建,亦能达到良好美容效果。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讲解手术治疗效果及其造成的心理、生理损害。通过让患者亲人与其沟通,让患者感受亲情关爱,使负面心理降到最低。

1.4 术后护理

1.4.1 皮瓣血运观察:部分患者病变在乳头后方,手术需要切除乳晕乳头后方病变组织,有可能造成乳头乳晕区坏死。对于这类患者术后注意观察切口及乳头乳晕的色泽,有无发黑及皮肤颜色变暗,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于单纯乳房切除患者,注意切口及皮下有无积液情况。

1.4.2 引流管护理:引流管放置患者为乳房象限切除及单纯乳房切除者,因创腔较大,避免积液过多影响创口愈合。包引流管接负压袋并保持其通畅,防止扭曲压迫引流不畅致积液发生[2]。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正常情况,引流液24 h少于20 mL可予以拔出。放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增加感染机会。少量积液可自行吸收。

1.4.3 情志饮食指导:鼓励患者用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用理智的力量控制冲动。消除因外观或担心复发所致悲观情绪。指导患者通过多种有益的运动方式比如:球类运动、瑜伽、散步、接触大自然、阅读等转移消极情绪。在饮食上,禁食辛辣食物、发物如虾、鱿鱼、菠萝、韭菜等。有计划地摄入足够的营养和热量,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多食绿色蔬菜和水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3]。

2 结果

全部患者切除组织术中及术后行病理检查,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为炎症性病变者25例,无法定性待常规石蜡者5例。术后病理显示:组织内大量的浆细胞浸润,伴炎症。本组中4例局部肿块切除者术后6个月复发,再一次行乳腺象限切除后未见复发。4例病变累及范围较广的患者,炎症较为明显者,病灶切除后创面旷置,定期换药,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二期予以缝合,亦均获痊愈。

3 讨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病因至今尚不清楚,病情复杂多变,临床表现为乳房痛、乳头溢液、乳头内陷、乳房肿块以及乳房皮肤粘连,病因尚不清楚,与之有关的可能因素有先天性乳头畸形或发育不良、哺乳障碍、乳腺外伤、炎症、内分泌失调、乳腺退行性变以及自身免疫功能障碍等。导致局部乳管排乳不畅,分泌物瘀滞,引起炎症、导管扩张、瘢痕增生、纤维化和乳管周围炎等病变。本病临床过程分三期,急性期:约为2周,类似急性乳腺炎,消炎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发病前往往乳头有液体溢出,但常被患者忽视。亚急性期:约3周,表现为肿块伴炎症,往往突然发病,进展快速,患者往往因发现肿块伴有疼痛不适来就诊,多不伴发热。肿块多较大,形状不规则,质地硬韧,常与皮肤粘连,可出现红肿热痛,极易与乳腺癌混淆。慢性期:持续存在肿块,可存在瘘管,反复发作后经久不愈的创面可形成窦道,非手术治疗很难治愈[4]。手术是有效方法之一[5],中西治疗均有良好效果[6]。加强围术期护理能促进其早日愈合。

5 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已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护士要掌握此种疾病的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地做好护理,尤其是做好围术期护理,能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农秀明,何小燕,王粤湘,等. 中医外治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4(3):91-92.

[2] 邹家群,王春,张晓华,等. 应用维斯第负压引流装置治疗乳腺脓肿的护理体会[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5):482-485.

[3] 彭锦绣,王粤湘. 浆细胞性乳腺炎32例中医治疗与护理[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12(2):175-176.

[4] 李树玲. 乳腺肿瘤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19.

乳腺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疼痛护理;乳腺肿瘤;术后

乳腺肿瘤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乳腺肿瘤是临床病理常会面临的问题[1]。乳腺肿瘤主要是指普通肿瘤演变为高级别的乳腺癌[2,3]。笔者通过对我院乳腺肿瘤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乳腺肿瘤患者60例进行观察和分析,依据是否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将其分组普通护理组30例,年龄35~52岁,平均年龄(41.6±103)岁,通过针吸细胞学检查,乳腺纤维瘤19例,乳腺增生结节11例,疼痛护理组30例,年龄34~51岁,平均年龄(42.2±90)岁,通过针吸细胞学检查,乳腺纤维瘤17例,乳腺增生结节13例。

1.2 方法

普通护理组 采用乳腺肿瘤术后常规护理方法。疼痛护理组在普通护理组的基础上联合疼痛护理措施:①乳腺肿瘤患者疼痛评估:乳腺肿瘤患者从入院开始,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个人资料、既往病史进行准确的评价,做到尽可能详细准确,在不打扰治疗的前提下进行上述评估工作。②乳腺肿瘤患者心理疏导:护理人员要根据乳腺肿瘤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抚慰工作,通过与乳腺肿瘤患者交谈,增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认同,提高乳腺肿瘤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③疼痛护理:乳腺肿瘤患者只有通过身体松弛疗法、分散注意力疗法、音乐疗法等降低乳腺肿瘤患者痛阈,提高止痛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乳腺肿瘤术后患者疼痛分级情况:观察乳腺肿瘤术后患者疼痛分级,1级(轻度):乳腺肿瘤患者术后轻度可忍受疼痛,不影响自理和睡眠质量;2级(中度):乳腺肿瘤患者术后中度持续性的疼痛,影响睡眠,对自理能力有一定影响;3级(重度):乳腺肿瘤患者术后重度强烈持续的剧烈疼痛,睡眠严重受到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建立数据库,乳腺肿瘤患者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通过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

2 结果

两组乳腺肿瘤术后患者疼痛分级情况(如表1)。

3 讨论

乳腺肿瘤可以分为乳腺纤维瘤和乳腺增生结节等良性病变,导管内上皮呈现筛状、平坦状明显增生,筛孔往往不规则,呈现明显的裂隙状,大多位于导管的周围[4]。其导管内皮上皮可能是实质性增生,增生细胞无法填满整个管腔,在周围可能有不规则的裂隙。随着人们对于生活水平和质量追求的不断提高,乳腺肿瘤患者对于手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于术后疼痛也是患者手术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护理人员在观察乳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特点后向患者进行讲解疼痛机制,表示对患者疼痛的理解和同情,对于行为过激和情绪不稳定的乳腺肿瘤患者耐心劝导,防止造成不良影响,增强患者战胜疼痛的信心。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耐心的介绍乳腺肿瘤术后注意事项,帮助患者了解大致的手术过程,给患者以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向患者耐心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笔者通过对我院乳腺肿瘤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是否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将其分组普通护理组30例与疼痛护理组30例,结果表明, 疼痛护理组乳腺肿瘤术后患者疼痛分级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综上所述,疼痛护理干预在乳腺肿瘤术后应用后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敏感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杨葵花,黄利娥,范清秀,等.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护理体会.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4):34423443.

[2] 雷丽芳,韦 伟,胡 慧,等.背阔肌肌皮瓣再造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现代临床护理,2010,9(3):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