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乳腺科护士实习

乳腺科护士实习

乳腺科护士实习

乳腺科护士实习范文第1篇

目前各大医院护理活动中常常忽视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只注重过程化的服务,忽视患者心理上的安抚[1]。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不仅给女性生理上造成伤害,还对女性带来心理负担。2010年我国卫生部要求开展“优质护理工程”活动,目的是构筑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本文拟收集2013年4月~2017年7月我院急性乳腺炎患者,分析优质护理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将我院急性乳腺炎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2.4±5.2岁、33.1±4.1岁,两组年龄无差异。

1.2 常规护理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按摩、推拿,进行输液、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同时定期观察乳腺炎症状,记录患者红肿热痛改善程度。

1.3 优质护理

1.3.1 病情评估 (1)患者入院后,护士立刻记录患者生命体征,通过询问病史掌握患者乳腺炎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2)告知患者放松心理,稳定患者情绪,要营造良好氛围,在与患者沟通中,予患者医生技艺高超的心理暗示。

1.3.2 疾病教育护士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每日对患者讲解乳腺炎相关知识。对于记忆力差,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护士采取丰富多样的宣教手段,如电视、MP3、手机微信、报纸、小册子等,通过多途径反复教育,让患者掌握乳腺炎的发病特点、发病诱因、预防措施、发病后的自我用药等。

1.3.3 对症护理

1.3.3.1 排乳护理 (1)揉抓排乳手法:五指指腹揉、推、挤、抓的手法按摩患乳,从底部向乳晕方向揉抓。(2)拍打抖动法:用力拍打胸大肌肌腱,振动胸大肌肌束,以振动乳腺管,使堵塞的乳腺管疏通。护士在操作中,指导患者家属学会操作,利用产妇卧床休息时间,进行操作。

1.3.3.2 推拿按摩 法以揉法、散法,先在患乳外周以揉法按摩,拇指在肿块上抹推,做圆圈运动。拇指和食指捏拿肿块,患者适应护士手法力度后,增强捏拿的力量,促使乳管开放。按摩时要注意动作要轻柔,疼痛以产妇能够适应为度,每日推拿按摩3~5次。促进乳汁排出,通畅乳腺管。

1.3.4 药物护理 (1)急性乳腺炎患病期间需要服用多种药物,种类繁多,每种药物药理学机制不一样,因此护士要告诉患者如何正确服用药物。

1.3.5 远红外线治疗仪 局部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远红外线治疗仪与乳腺保持25cm~35cm,促进炎症的吸收。

1.4 观察指标 对比(1)两组乳腺炎疼痛、红肿消失时间。(2)两组护理前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

1.5 统计学用SPSS17.0软件,P

2.结果

2.1 两组乳腺炎疼痛、红肿消失时间 两组乳腺炎疼痛、红肿消失时间比较有差异(P

2.2 两组护理前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 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分别为(11.31±0.24×109/L、6.35±0.28×109/L)、(11.12±0.27×109/L、6.28±0.31×109/L)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分别为(5.36±0.18×109/L、2.35±0.11×109/L)、(7.15±0.19×109/L、2.36±0.15×109/L)比较有差异(P

3.讨论

2013年我国卫生部部长指出加强优质护理可以实践科学发展观,惠及病人,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急性乳腺炎发生后患者若不引起重视,不积极接受规范的医疗和护理,会影响婴儿的喂养,甚至需要手术切开引流[2]。

本次研究中我们将优质护理运用于乳腺炎患者中,结果发现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后,在乳腺炎疼痛、红肿消失时间、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上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与众多研究报道一致[3]。在优质护理中让患者与护士有充足的交流,通过推拿、中医外敷避免乳汁淤积,帮助患者树立信心[4]。科学的健康宣教可以让患者掌握保健知识,放置乳腺炎复发。此外优质护理中护士还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系统的学习如何和患者进行术前教育、疾病知识的普及,同时告知患者手术后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5]。让患者对突发应激事件有心理准备。

因此本文认为将优质护理用于急性乳腺炎患者后,可以促进乳腺炎症状的好转,减轻体内炎症程度。

参考文献

[1]宋建琴 . 产后乳腺炎的干预和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2):227.

[2]郭田英,谢起凤,,等 . 早期急性乳腺炎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3):3270-3271.

[3] 胡庆芳 . 综合护理干预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大家健康,2014,8(23):192-193.

乳腺科护士实习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乳腺癌 术后 患肢功能 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9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180-0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位[1]。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方式主要是改良根治手术,术中要切除皮肤、皮下脂肪组织、乳腺,清除腋窝脂肪组织及淋巴结。乳腺癌术后易发生患侧上肢功能障碍,为了有效地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术后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对于患肢功能恢复是至关重要的。

1 临床资料

乳腺癌患者100例,年龄30―70岁,平均48岁,均为单侧乳腺癌,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2 方法

术后第1日 活动手指及腕部,可做伸指、握拳、屈腕等运动。

术后第2―3日 可用健侧上肢帮助患侧上肢做屈肘、伸臂练习。

术后第4―7日 练习用患肢刷牙、洗脸、就餐。

术后第7―10日 用患侧手指顺着墙向上滑行抬高,即爬墙练习。

初次练习幅度不可过大,而且每一阶段练习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病情、年龄、体力、切口愈合等)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不锻炼,而且术后7―10日内不外展肩关节,不要以患肢支撑身体,以防皮瓣移动而影响创面愈合。

坚持患肢功能锻炼时应嘱患者不要在患侧做一些处置如测血压、抽血、输液等,而且患侧负重不宜超过5kg,每次锻炼护士要制定功能锻炼计划,并给予相应指导,监督完成情况。对个别患者不敢活动和疼痛者,护士要耐心解释,鼓励患者完成每一项练习。

3 结果

根据上肢ROM测量标准(患侧肘、腕关节活动正常,肩关节,外展0°―50°,内收0°―75°,屈曲、外展0°―180°),术后半年100例患者患肢功能全部达到ROM正常范围。

4 讨论

癌症作为严重的社会付性生活事件,易出现严重的应激心理反应[2]。患者心理压力大,患肢功能恢复差,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的康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促进全身和局部血液运行,促进渗液的吸收,减轻疼痛,而且还可以防止废用性萎缩、关节强直、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总之,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中,一方面做好正确的心理疏导,使患肢放下心理包袱,积极投入到患肢功能恢复当中来,另一方面通过耐心的讲解与演示,使患者系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从而加快患肢功能的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乳腺科护士实习范文第3篇

甲乳外科是主要诊治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等常见病的科室。护理是甲乳外科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科室的服务水平,因此如何提高护理的质量,通过护理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1]。护理工作本来就是一项既耗费体力又耗费脑力的工作,再加之患者性格各异,工作繁杂,护理人员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得到相应的指导,因此使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过大,影响护理的质量。本文就护理管理在甲乳外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分析: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室的护理人员30名,均为女性,年龄在25-40岁之间,平均年龄(28.5±1.3)岁。于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实行常规护理管理,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

1.2 方法

于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实行常规护理管理。

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方法:1)设置专科护士、高级护士、责任护士、初级护士、助理护士五级岗位,根据患者的工作年限,工作能力等具体信息进行评级。2)将各个岗位的护士,依据管(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理能力、沟通能力等具体信息,平均分配为3个责任小组,由专科护士统一管理,每个小组由高级护士担任组长,实行8小时连续工作制,排班时结合分级情况。3)根据本科室的实际护理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内容、护理流程、工作制度、操作规范,以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操作规范,使用注意事项,日常清理和维护方法等相关制度和说明,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标准。4)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根据不同的层级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助理护士主要包括:医院、病区内的规章制度、基础护理知识、相关记录表格正确的填制方法、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方法等基础护理内容;初级护士:主要包括礼仪、日常常规诊查、常见药物、基础护理技术,护理问题分析总结、紧急事件处理等相关内容;高级护士:重症患者、老年患者等特殊人群护理方法,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管理方面知识,紧急预案设置、护理矛盾处理、修订相关流程制度等方面内容。5)设置完善的奖惩制度,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与集体活动例如聚餐、旅游等;定期开展评比,对于优秀员工给予休假、奖金等多种方式进行奖励;为护理人员提供休息室,里面提供咖啡、花茶等饮品,帮助患者的缓解疲劳。6)主动了解护理人员的家庭情况,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定期组织大家召开座谈会,讲述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家讨论总结解决方法。

1.3 效果评价标准[2]

采用心理状态评价量表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心理状态越好,实施前后对护理人员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检验。P

2.结果

2.1 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情况

实施后患者的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P

2.2 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评分情况

实施前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评分为(58.3±3.5)分,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评分为(87.6±2.1)分,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明显高于实施前,P

3.讨论

对于甲乳外科患者而言,治疗期间的护理必不可少的内容[3]。而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与护理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护理人员工作繁杂,缺乏完善的工作指导以及规章制度,往往造成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巨大,影响护理的质量,而人性化护理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核心,充分尊重护理人员的人格,最大限度的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一种护理模式,通过层层分级,责任到人,明确每个护理人员应该负责的内容,实行弹性化的排版,完善各类规章制度、操作流程,使护理人员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得到指引,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内容,适合护理人员的学习需求[4-5],通过完善的奖惩制度增强患者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促使患者保持谨慎性,因此可以有效的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以及工作满意度,提供护理服务的质量,也促使患者的满意度提供[6]。

总之,将护理管理应用于甲乳外科病房中是可行的,可以有效的改善o理人员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鲁芬.甲乳外科常规护理手段及措施[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06:128.

[2 ]董龙梅,丁晔. 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2016,07:188-189.

[3] 金吉吉. 围术期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在肿瘤外科乳腺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7:124-125.

[4] 王颖,李秀云,汪晖,曾. 甲乳外科试点病房开展全程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成效[J]. 护理学杂志,2010,22:18-20.

乳腺科护士实习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观察组有28例患者功能锻炼效果满意,占93.33%,对照组有16例患者功能锻炼效果满意,占53.33%,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功能锻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护理干预;乳腺癌;影响

引言

近几年乳腺癌的发病率比较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压力,因此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具有重大的影响,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的恢复。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肿瘤的7%-1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乳腺癌已不再是单纯的一种疾病,而是一系列复杂的身心疾病,因此做好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对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0年2月-2006年12月在我科经细胞学穿刺或术中冰冻切片确诊为单侧乳腺癌,并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为女性,年龄30-70岁,平均47.63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2例,初中18例,高中12例,大专及以上8例。住院天数16-25d,平均为18.97d。其中左乳腺癌24例,右乳腺癌3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性、文化程度、治疗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术前护理:入院时的护理干预。除按照常规入院流程接待患者外,详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婚姻家庭状况、经济及社会支持等,并告之责任护士联系方式及科室联系电话,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首因效应。生活上关心体贴患者,言行上尊重患者。为以后的护理干预打好基础。乳腺癌患者术前复杂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癌症的否认、对手术的害怕、对预后的恐惧及对根治术后胸部形态改变的担忧 l。除常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外,安排责任护士每天利用15~30min时间与患者交流,计划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对知道病情者介绍有关乳腺癌的治疗进展及成活率方面的信息及有关疾病与手术知识,介绍患者与曾接受过此类手术且已痊愈的妇女联系,通过成功者现身说法帮助患者度过心理调适期,告之患者重建的可能,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

加强营养、鼓励患者进食高营养的饮食,以利于手术创口的愈合.介绍术前注意事项,配合医生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手术方案、手术程序,同时介绍病区内手术成功患者,向患者讲解术后功能锻炼的一般程序,锻炼的方法以及相关知识,从而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 自觉进行功能锻炼。

1.2.2 术后护理:除常规护理外,重点加强以下护理:伤口护理,指导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若患侧上肢皮肤呈青紫色伴皮肤温度降低或胸带松脱,应及时告之医护人员处理。教会患者妥善固定负压吸引器。b.防止术侧肢体发生肿胀,指导患者自我保护患侧上肢:平卧时用两垫枕抬高患侧上肢,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扶,需他人扶持时只能扶健侧口。避免在术侧上肢行静脉穿刺。术后2-3d开始手指的主动和被动活动,以后先由肘部开始逐渐发展到肩部。锻炼方法自己进餐、梳头、洗脸及手指爬墙运动, 以促进患肢血运。

1.2.3 心理护理:乳腺癌术后由于创伤较大,活动可加剧创口的疼痛,加上胸部包扎时间较长,限制了患肢活动,多数患者不敢或不愿进行自主患肢锻炼,应帮助患者度过心理调适期,告知患者术后正确及时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淋巴回流,加速创面愈合,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功能锻炼。

1.2.4 功能锻炼方法:患肢功能锻炼的原则:术后7天内不上举,1O天内不外展。训练时应循序渐进,适可而止,增加动作时不增加量,加量时不加动作,对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应酌情减少或延缓锻炼时间,但不可停止练习 。实施步骤:①术后24小时内,指导患者做伸指握拳动作,以活动腕关节,3-4次/天,每次5―10分钟②术后2~3天:做前臂伸屈运动,坐位练习屈肘、屈腕,3-4次/天,每次10下,并鼓励早期下床活动;③术后4―6天:练习患侧上肢摸同侧耳廓,对侧肩,当患侧手臂可以触及同侧耳朵时,可练习梳头法,将患侧上肢肘部支在床头柜上,身体挺直,先从患侧梳起,逐渐梳向对侧,鼓励患者用患侧手进餐、洗脸;④术后7―9天:锻炼抬高患侧上肢,初时可用健侧手掌托起患侧上肢做助臂上举动作,直至与肩平,还可作爬墙锻炼:患者面向墙壁站好,患侧上肢慢慢伸直,内收,屈曲肩关节,在墙上做爬行动作,1日数次,每次可在墙上作好标记,以便与下次对比,以增强信心;⑤术后lO-14天:根据体力、伤口愈合情况逐渐做上肢抬举、旋转、外展等各种活动。可将患侧手掌置于颈后使患侧上肢逐渐抬高至患者开始锻炼时的低头位,达抬头,挺胸位,进而能以患侧手掌越过头项并触摸对侧耳廓为止;⑥ 出院后,指导患者仍继续加强患肢功能锻炼,可重复上述各项练习,促进患肢逐渐恢复正常[1-2]。

1.3 效果评价:两组患者均在出院时进行功能锻炼操的演练,动作熟练且达到预期目标者为效果满意;反之,则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O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检验,P

2 结果

3 讨论

护理干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医疗护理工作模式,它由患者每一个诊断的常规护理计划综合而成,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地工作。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患者更能感受到护士对自己的关心,很好的缓解了患者压力;通过介绍成功的病例、热线咨询、患者座谈会交流抗癌心得等,使患者知晓了许多疾病知识,帮助患者克服自卑感和人际交流中的各种障碍,增强了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意识和能力,信息支持是患者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获得的信息支持越多,患者管理疾病的意识就越强,能力就越强,主动性就越强[3-4]。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是患者康复治疗的主要环节,它关系到患者今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患者由于害怕疼痛或担心牵拉伤口不敢或不愿进行自主患肢锻炼,或者锻炼不到位。以致患侧上肢水肿,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最终导致疤痕挛缩而影响患肢功能,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既影响了术后的生活质量,又在生理上、心理上带来新的痛苦。而当胸部伤口恢复到较佳状态,想进行功能锻炼时,却已错过了锻炼的最佳时期。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是患者康复治疗的主要环节,它关系到患者今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脚。许多患者由于害怕疼痛或担心牵拉伤口而不敢进行功能锻炼或者锻炼不到位,最终导致疤痕挛缩而影响患肢功能,给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患者的功能锻炼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加强护患沟通,增进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并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的患肢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护士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顾沛.外科护理学[J].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0.

[2] 李世英.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焦虑状态调查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236~237

[3] Walker LG.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future prospects for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J].SeminSurgOn-CO.2000,12(1):76-83

[4] 于洪鸾,潘芳,王梦欣.结构性心理干预对乳癌围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8):3―5

作者单位:226500 江苏省如皋市城西医院

(上接第176页)

三 小结

我国现在逐步趋于老龄化,老年护理应抓住要点,虽然老龄化是不可逆转的,许多病也是无法治愈,但是通过针对性的护理,重视老年的生活质量,掌握老年心理的各种问题,进行开导纾解,在生理上也推进老年保健工作,是可以改善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的。通过耐心的学习和了解以便对中老年的护理保健工作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雪荣,于普林.浅析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社区卫生保健[J].中国卫生事业管 理,2006,15(6):24

[2] 钟华荪.广州城区老年人生活质理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6):314-316

[3] 袁鸿江.老年医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86-287

乳腺科护士实习范文第5篇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直接损害女性的第二性征,其发病率逐年提高,资料表明,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乳腺癌已成为妇女主要死因之一,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每年上升的幅度为0.2%~0.8%,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乳腺癌已占妇女恶性肿瘤发病的前两位[1]。其次在发病年龄上也有年轻化趋势,25岁以上各年龄组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就目前治疗乳腺癌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乳腺癌根治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3]。但据王长梅的研究表明,有58%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认为乳房缺损破坏了形象,加上化疗后脱发,影响了与夫妻之间的关系,失去了与他人交往的信心和去公共场所的兴趣[4],从而在自我形象、心理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以至于不愿意或不能正确利用社会所提供的各项支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本文就社会支持对乳腺癌康复的作用展开讨论,为寻求更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社会支持的概论

1.1 社会支持的定义

20世纪70年代初,精神病学文献中引入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的概念。1983年Wallston等[5]学者提出社会支持是个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途径与他人或群体接触,并获得信息、安慰及保证。Weiss将社会支持定义为一种社会关系的提供,包括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社会融合、帮助他人、自身价值的认可和获得帮助的机会[6];而吴小桃认为社会支持指建立在社会网络机构上的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体的主观和(或)客观的影响力[7]。Norbeck认为社会支持指人际间相互作用和关系,这些相互作用和关系提供了情感支持和物质的帮助,支持的提供者来自个人和社会支持网[8]。目前,人们普遍把社会支持理解为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党团、工会等个人或组织所给予的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9]。

1.2 社会支持的分类

多数学者将社会支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如物质上的直接援助、社会团体的存在和参与、稳定的婚姻家庭等;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10]。但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存在着差异,有人虽可获得支持,却拒绝别人的帮助,因此有必要把对支持的利用情况作为社会支持的第3个维度,即调动社会网络,利用他人支持和帮助的程度。

1.3 社会支持的来源

Lai等[11]1990年提出家人、亲戚、朋友是个体感知到的主要来源。目前认同的观点认为,患者的来源包括亲属方面,如配偶、父母、同胞兄弟姐妹等;社会方面,如朋友、邻居、同事等;还有医务人员等。

2 社会支持对乳腺癌患者的作用

2.1 社会支持能增加乳腺癌患者的适应性行为

任何疾病都可引起患者的心理反应,但反应的严重程度、性质及持续时间的长短,不仅与疾病性质、个体特点有关,且与社会支持程度也有密切关系[12]。同样的,乳腺癌患者在诊断确立后,即可出现抑郁、悲观、忧虑、焦虑等心理改变和行为上失去理智[13]。乳腺癌的心理抑郁发生率为80%[14]。而在温翠琪的研究中证明,焦虑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15],可见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身心健康[16]。

2.2 社会支持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遵医行为

遵医行为是指患者求医后其行为与医嘱的符合程度。而社会支持在患者遵医行为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克服遵医行为差的有效资源。高水平的社会支持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及家庭的精神支持和经济支持对帮助患者提高遵医行为有着积极的意义,尤其是饮食、生活习惯的遵医行为与家庭支持呈正相关[17,18]。

2.3 社会支持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免疫能力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许多研究已证实,社会支持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Lekander等[19]对3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社会支持与免疫状态影响的研究,发现社会交往的增加与白细胞水平升高有关,高社会接触的患者有较高的颗粒细胞数和比例及较低的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的比例。

2.4 社会支持能减轻乳腺癌患者的心身症状

社会支持本身对健康无直接影响,但可通过提高个体对现实刺激的应对能力和顺应性,达到缓冲生活事件对健康的损害作用[20]。可见社会支持可以缓冲躯体疾病产生的不良后果和患者的不良情绪。在潘芳等[21](1998)的研究提示,癌症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严重的应激可导致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或加重疾病,而社会支持能有效降低应激反应的严重程度。

2.5 社会支持可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有些研究显示,社会支持与患者的生存期有关。Spiegel领导的研究小组调查了参加心理社会支持小组的乳腺癌患者,发现心理社会支持有可能抑制癌症的进展,生存率有明显不同[22]。

3 社会支持在乳腺癌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乳腺癌探索的不断深入,乳腺癌的存活率有了很大的改善,许多乳腺癌患者可以被治愈,还有一些患者可以带病生存多年。但是治疗乳腺癌不像治疗其他慢性病,无疑它显得更加残酷,无论对患者的躯体或是心理都带来很大的损伤。这些损伤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成为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因此我们认为只有将乳腺癌患者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看待,对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社会支持,才能促进疾病的整体康复。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可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

3.1 加强对护士社会支持知识的培训,提高自身能力

护士除了指导和教授患者获得支持外,其本身也是向患者直接提供支持的来源之一。因而,只有加强护士的培训,使其具备评估患者社会支持需求的能力,掌握咨询和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巧,能恰当地运用沟通与交流的方法,才能向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持。

3.2 通过不同方法了解患者在疾病不同阶段社会支持的水平及其变化

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最密切,最能及时、直接、准确地了解患者在疾病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因此,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可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的方式,了解患者家庭、 工作情况和可能获得的社会支持的水平,以便于提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合适的社会支持类型和数量。

3.3 根据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提供个性化的社会支持

不同疾病阶段、不同身体状况影响患者的社会支持需要。Broadhead等[23]提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要提供不同的社会支持。因此,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提供社会支持。在癌症诊断初期,患者需要了解有关疾病预后、治疗等信息,此时患者的社会支持率往往较高,但患者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患乳腺癌,不希望太多的人员探视,这时护士就要控制探视的人数,让患者最信任的人或关系好的朋友陪伴或探视,提供信息,同时给予精神安慰。随着病程的延长、化疗等因素,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在疾病晚期、临终阶段,患者又希望见到许多想见的人,但此时他们的精力已有限,所以,护士应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合适的社会支持,不必严格限制探视人员,联系并鼓励患者想见的人前来探视,控制消极信息的来源,以情感支持为主,如安慰的言语、肌肤安慰,甚至安静地在坐在床前,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3.4 提供社会支持的有效途径,调动有效的社会支持来源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提供基本社会支持的小组,扮演促进和保护个人健康的重要角色[24]。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院外康复和维持治疗场所主要在家中。所以,家庭支持为患者提供支持、帮助和理解对患者至关重要。其中配偶更是患者最主要的精神支柱,劝其经常到医院探视和陪伴患者,能使患者充分感受到亲人的关怀支持,增强对生活的期望,提高自尊感受,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好。其次,同事和朋友也是乳腺癌患者获得社会支持的另一主要来源。因此,护士应动员家庭和社会共同关心、帮助患者,通过增加社会支持特别是增加与家庭功能相关的社会支持行为来缓冲疾病的影响,降低其危险性,拮抗和削弱负性情绪,提高疗效,争取患者早日康复。

但据薛淑英[25]等学者的调查发现家庭支持还有其缺陷,主要表现为家庭成员很少关心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主观感受,当患者诉说对乳房缺失的感受及心理负担时,多数家属总是说“无所谓”或“别去想它”之类的话,导致患者主观感觉不能宣泄。因此,护士要加大对家庭成员健康咨询和教育力度,指导患者家属向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持,特别是心理支持,以提高和完善家庭支持功能,促使患者全面康复。同时,该调查还显示:患者术后出院1年内的家庭支持系统功能尚不完善,而此期又是康复的关键时期。因此,护士应将近期术后患者家庭作为随防和教育的重点,以提高家庭成员对患者的支持作用。

此外,护士也乳腺癌患者是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时,护士要以病人为中心,关心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诚恳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及时为患者提供适宜的健康教育;经常与患者谈心,关心她们的饮食、起居,鼓励患者倾诉、宣泄自己的情感,以满足其心理需求。在出院时,指导患者在放、化疗结束后2个月,除了重体力劳动外应尽早上班,恢复工作。因为这样可以增强自己康复的主观感受,使自己从“患者”的感觉中走出来,利于恢复自尊、自信而保持良好的心境。同时体力劳动还可增强体质,完善各器官功能,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其次,适当的劳动还可预防肥胖所引起内分泌紊乱,从而预防癌肿的生长、复发。另外,除了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时间,乳腺癌患者的其他时间大部分在家休养。因此,社区护士要鼓励患者参加癌症俱乐部,与病友交流经验,帮她们从家里走出来,融入社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当然,患者间的相互支持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可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因为她们面临同样的问题与处境,在精神上可以互相鼓励,在行动上可以互相支持和促进[27]。即使在同一病房的患者有的对人生、疾病等具有积极的态度,有的则不一定。护士应在病房创建一种积极的气氛,使每一位患者受到正性的影响。同时,护士要有意识地对出院患者进行追踪,获得有关战胜疾病成功实例的资料,以便在工作中作为榜样示范。同时,也可邀请她们现身说法,介绍康复经验,鼓舞斗志。

3.5 主动利用社会支持,提高支持利用度

有研究显示:乳腺癌患者缺乏主动利用社会支持资源的意识,因此护士应积极主动地与患者交谈,指导患者主动寻求有效的社会支持与理解,以提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27]。护士应成为患者主动利用社会支持的原动力,动员亲属给患者精神和生活上的大力支持,鼓励患者主动接受亲朋好友和同事的帮助。

4 小结

近几年来国内外社会支持对乳腺癌康复的研究都有所增加,但都集中于术后或放、化疗期间,很少涉及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间的研究。手术治疗一般在乳腺癌治疗的初期,也是患者得知自己患有癌症的初始阶段,此时,心理急剧变化、求知欲强但有无助感[28],缺乏寻求社会支持的能力,这必定会对以后的治疗产生负面影响,这一观点与Janice[29]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因此,建议开展社会支持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康复作用的研究,为社会支持在我国肿瘤临床护理中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左文述,徐忠法,刘奇.现代乳腺肿瘤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3.

2 郑莹,李德录,向咏梅,等.上海市区乳腺癌流行现状及趋势分析.外科理论与实践,2001,6(4):219-221.

3 沈镇庙,邵志敏.现代乳腺肿瘤学进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4.

4 王长梅,李伟,段光兰.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期康复的影响.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5,17(7):385.

5 Holland JC,Rowland JH.Handbook of Psychooncology:Psychological care of the patients with cancer.NewYork,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58-60.

6 Meisenhelder JB.Self esteem:acloselook at clinical interventions.International of Nursing Studies,1984,22(2):127-135.

7 吴小桃,刘旭峰.社会支持的本质及其测定.中国社会医学,1995,58(3):7-10

8 Noebeck J.International nursing research of social support:the oretical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JADV Nurs,1998,13:137.

9 黄丽,罗健.肿瘤心理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5-86.

10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1999,127-131.

11 程虹娟,龚永辉,朱丛书.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现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5):352.

12 王慧敏,金旭如.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分析.温州医学院报,2001,31(4):236-237.

13 林世芬,毕杰.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及心理支持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1999,34(6):377-378.

14 刚海菊,杨艳.乳腺癌病人抑郁心理状况调查.护理研究,2003,17(10):1137-1138.

15 温翠琪,李而瑾,黄建美,等.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焦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3.

16 崔义才,孙振晓,董俊玲,等.食道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5):302-303.

17 施华芳,姜冬九,陈乐之,等.病人遵医行为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32.

18 肖惠敏,姜小鹰.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与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79.

19 Lekander M,Furst CJ,Rotstein S,et al.Social support and immune status during after the m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Act Aoncological,1996,35:31-37.

20 欧阳丹.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青年研究,2003,21(3):29-34.

21 潘芳,王迪涛,王淑云,等.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7(4):301-302.

22 Spiegel D.Effects of psycho social support o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JP sycho social Oncol,1992,10:113.

23 Broadhead WE,Kaplan BH.Socail support and the cancer patient:Implic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clinical care.Cancer,1991,67:794-799.

24 Pender NJ.Health promotion nursing practice.Norwalk,Connecalcut:Appletm & lange,1987,171.

25 薛淑英,王志彦,董春艳,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家庭支持满意度的调查.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21(4):24.

26 杨廷忠,施卫星,许文亮.自我效能增强:临床护理的一种思路和方法.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93-396.

27 付岚,李俊英,李虹,等.社会支持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