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生产车间主任工作

企业生产车间主任工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生产车间主任工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生产车间主任工作

企业生产车间主任工作范文第1篇

理,促进企业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实施方案。

2制定原则

2.1.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

2.2.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强化企业管理的原则。

2.3.健全责任体制和约束机制,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2.4.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原则。

3范围

本方案规定了企业内部管理实施事宜,适用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和考核。

4职责

4.1.企管部具体负责公司各车间、部门的综合考核工作。

4.2.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职责按照本方案要求按期对相关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并

按信息传递要求按时向企管部提供信息。

4.3.综合考核.的结果由管理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5管理形式

5.1.经济责任制

5.1.1.经济责任制实行“量化指标”考核和综合管理的考核。

5.1.2.炼胶车间、分层带车间、整芯带车间、编织车间、V带车间的生产实行保质

量目标、保产量、保质量、保综合管理、保原材料消耗(成本)、保车间费用、保

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形式。

5.13.动力车间实行保质量目标、保综合管理、保煤耗、保维修费、保服务质量、

保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形式。

5.1.4.V车间的销售实行以货款回收按比例提成包销售人员工资、差旅费、业务费、

保工作质量、保服务质量的考核形式。

5.1.5.职能科室按照公司生产经营计划相关指标、岗位工作标准,实行保质量目标、

保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的责任制形式。

5.1.6.供销部的销售业务实行保销售额、货款回收、保销售费用、保工作质量、保

服务质量的责任制形式。

5.2.部门领导负责制

5.2.1.执行董事(总经理)与副总经理、主管的部门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各副

总经理与各主管的部门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各级之间逐级负责。

5.2.2.各车间主任、部门负责人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严

格执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规定,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第一责任人。

5.2.3.车间主任、部门负责人负责做好员工的业务技术教育、质量意识教育及政治

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5.2.4.车间主任、部门负责人应加强对本车间(部门)员工的安全生产的教育,出

现安全生产事故,承担相应的责任。

5.2.5.各部门和车间应加强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企管部每两月出一期《银带简

报》每期简报时间间隔不超过60天,各车间在逢单月的20日前更换一次黑板报

(有两块黑板的应每月更换一块),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企业文化

氛围,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2.6.车间主任在确保本车间产量、质量、材料消耗、费用等指标完成的同时,做

好内部的综合管理工作

5.2.7.企管部根据公司用工需要和岗位定员情况,及时配置人员,车间、部门根据

需要向企管部提出申请,人员由企管部统一调配。各车间、部门无权私自用工。私

自用工者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责任。

5.2.8.车间主任、部门负责人有权对本车间(部门)经公司考核后的月工资总额和

季度奖金进行二次分配。

5.2.9.工资二次分配时,应当按照车间或部门内部管理制度,按照“按劳分配”的

原则,依据各个岗位的技术复杂程度、劳动繁重程度、工作责任大小、工作态度以

及员工在其它方面的表现进行。公司允许截留工资,用于车间或部门内部活动的经

费支出,但截留工资不得超过当月工资总额(包括奖金)的3%。

5.2.10.车间应结合公司规定和本车间实际,就质量目标分解、工资分配、劳动纪律、

安全生产、工艺执行、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并在车间内

部管理中严格执行。车间内部管理制度在企管部备案。

5.2.11.车间主任、部门负责人有权根据生产任务的变化和工作需要,可以调整本

车间、部门人员的岗位,车间、部门人员请假执行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手册》中的’

有关规定。

5.2.12.车间(部门)负责人有权对车间(部门)内部的技术革新、质量竞赛、节能

企业生产车间主任工作范文第2篇

一、标题

一般由咨询的对象、内容和文种名称组成。如(XX厂生产管理咨询报告)、(以X厂市场营销诊断报告)和(质量管理咨询报告书)。在报告发表时往往删去"XX厂"、"报告书"之类字样,以便报告具有普遍性,便于有关单位交流学习。

二、正文

l.现状

咨询报告的开头,一般写被咨询企业的现状,如企业住质、规模、职工人数、生产经营的产品名称、产量、产值、利润和实行的有关制度等。有的报告在这"一部分还写明查实的主要问题。如果是外部人员进行咨询,还应在文章的首段写明咨询的目的和工作的简要情况。

2.存在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般先写存在问题然后分析原因,二者的详略程度依写作目的、写作角度的不同而不相同。

3.改善方案、即"改善措施"或"改善办法

它是报告的主体,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这部分写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写针对问题和原因而提出的方案;二是写如采用此方案将产生的经济效益及相应的预测数据。

4.方案实施效果

这是报告的结语部分,文字应有点睛之妙。

三、日期和具名

日期一般写撰稿年月日及执笔者。由于咨询报告是集体研究的成果,故报告只写执笔者姓名。有的报告不写执笔者,只写咨询机构名称。

四、企业管理咨询报告的写作要求

1.要调查研究确定目标

查明问题是咨询的起点。查明问题的要点,其次搜集有关资料,然后归纳问题判断性质,最后确定步骤是,先确定调查定咨询目标。查明问题的方法有静态调查法和动态调查法两种。静态调查法包括资料搜集法,职工意见调查法和面淡;法动态调查法包括现场观察法和现场测定法。

2.要分析研究寻找原因

问题查明后,还要把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来。原因有企业外部的和企业内部的。企业外部的原因包括社会性原因和主管部门原因。企业内部原因包括人员素质方面的原因、技术方面的原因、经营管理方面的原因、政治思想工作方面的原因有关历史性原因。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都有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在分析时,

要找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以促使不可控因素向可控因素转化。在分析中还要揭示问题内部的各种关系、现象和本质关系、定性和定量的关系等,以便把主要精力用于研究必然关系、本质关系上,保证分析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3.要提出方案撰写成稿

提出改善方案是写作咨询报告的关键。一个好的改善方案,必须是既合国情又合厂情,是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考的产物。好的改善方案的提出,必须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产生改善方案的基本方法有思维方法、提议方法、决策方法等。

4.要总结实施说明效果

改善方案提出后,在咨询人员、企业领导、管理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实施往往会收到好的效果。在咨询报告中应实事求是地写出这种实施的效果。

例文

关于XX厂推行经济责任制的咨询

一、现状

从 1983年开始,上级公司对上海某厂实行了以税代利的分配办法,并以 1982年的利润为基数。分配比例是,利润在基数以内,上交所得税55%,调节税42.36%,企业留成2.61%,超过基数的增长利润,除交纳所得税外,企业再留调节税度42.36%的60%(其中3O%上交公司)企业留成部分的分配比例规定为,生产发展基金38.07%,后备基金5%,职工福利基金33.53/,职工奖金基金23.4%。 该厂按照经济责任制原则在企业内部实行了指标分解、计分计将的办法,对每个职工都根据所负责任的大小和劳动强度等因素确定了岗位系数,初步改变了平均主义的作法,实行这种奖励办法之后,对提高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使企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存在问题

该厂虽经企业整顿验收合格,但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和推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相比,在经济责任制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为,大多数职工对正在推行的体现经济责任制原则的奖励办法有意见,认为现行的经济责任制存在责任与利益不能紧密结合的问题。该厂目前的经济责任制对部门、个人的考核指标比较明确。但在计算奖金上则显得不够明确。一是在不同时间里同一部门或同一职工承担了同样的责任,但因万同时间的分值不工同,所得到的奖金却不同,甚至出现了多劳少得、少老多得的不正常现象。二是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值不同·班组或个人由于所属厂的部门不同,所以虽得同样的分数·而得到的奖金却不同,甚至出现了得分少的奖金多、得分多的奖金少的现象。这种局部合理而整体不合理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积极性的发挥。三是现在考核指标不分主次,

重点不突出。首先表现在对生产车间的考核中,四大类指标各为lO0分,在结算时采取四类指标得分相乘·再开以次方。此种计算方法,显然没有突出重点。其次表现在一些辅助指标扣分的幅度大大超过主要考核指标的扣分幅度上。如超产一吨产量只加0.3分,而门窗不清洁则要扣1分,因此工人们说,"一块玻璃窗等于心不3.3吨产量,而要超产3.3吨是相当困难的。

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首先是企业领导及有关人员对现实经济贡任制的责、权、利应当结合认识不足;其次是干部素质比较差,缺乏对经济货任制的学习和研究;再次是企业还缺乏应有的自主权。

三、改善方案

为了使该企业的内部经济责任制得以推行并进一步完善和得到正确的贯彻落实,咨询组首先建议该企业的主管部门(局和公司)给企业以下权限:生产经营计划权,产品销售权,产品价格权,物资选购权,资金使用权(财权),资产处理权,组织机构设置权,人事劳动管理权,工资奖金分配权,联合经营权。

以上十个权限的范围、还应以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为依据,由局、公司并征求工厂意见后,拟定具体方案下达工厂执行。

其次,咨询人员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出发,认为要使该企业的内部经济责任制得到完善和加强,就应该推行企业内部经济承包制。经济承包制具有灵活性、严肃性、制约性,多样性和适用性等特点。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克服平均主义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形式,是企班改革的"突破口",有利干进一步调动企业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为此,建议该厂从自已的生产特点出发,按照分权管理的原则,在企业内部采用签订经济合同的承包形式。正确确定车间的承包指标,是厂部与车间签订经济承包合同的基础,厂部职能科室应该以1983年车间实际完成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为主要依据,并考虑到车间的实际生产能力和可能增长的幅度,各自提出定量的分管指标,并由厂经营计划科汇总平衡,拟定合同草稿交厂长审核,然后与生产车间签薯生效。

例如,该厂原料车间经过反复酝酿,按厂的扩权改革方案,根据奖金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原则,拟定了车间向厂部提出承包和保证完成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一)包干指标

l.利润:20万元

2.产值:200万无

3.质量:一级品率6O%

4.节约(车间经费):2万

5.人数:192人

(二)确保指标

l.安全:l00%

2.设备完好率:l00%

3.文明生产,不脏、不乱、不差、遵守操作规程l生产秩序有条不紊,如能按上述包、保指标完成任务,车间每人每月可分得奖金 18元。利润、产量、产值、节约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超过5%,每人每月增加奖金1~l5元。

如完不成包、保指标,或发生重大的人身事故、损机事故和重大的火警事故等,不得奖金或扣基本工资的 l~l5M(奖金的分配方案,由车间自行拟定,报厂部备查)。

在厂部与车间签订承包经济合同的同时、厂部下放给车间一部分管理权限,以便车间具备完成包、保指标的必要条件。咨询组建议厂部对本包车间下放管理权限的内容如下:

l.车间生产计划调度权。在厂部计划的指导下,车间主任有权绵制本车间的生产计划和进行调度,保证完成厂部计划。

2.车间劳动人事管理权,车间主任有权根据生产需要调动车间的所有人员,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配备和生产组织的调整。

3.车间奖金分配权。车间主任有权对车间奖金总超部分进行分配,可根据本车间的生产特点,制定相应的分配办法。

由于承包经济责任制在工业企业还处于探索阶段,且涉及面比较广,为了使这一经济责任制的新形式能得到有效的推行,咨询人员建议在总结原料车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厂各部门推广应用。

企业管理咨询报告的结构和写法

一、标题

一般由咨询的对象、内容和文种名称组成·如(XX厂生产管理咨询报告)、(以X厂市场营销诊断报告)和(质量管理咨询报告书)。在报告发表时往往删去"XX厂"、"报告书"之类字样,以便报告具有普遍性,便于有关单位交流学习。

二、正文

l·现状

咨询报告的开头,一般写被咨询企业的现状,如企业住质、规模、职工人数、生产经营的产品名称、产量、产值、利润和实行的有关制度等。有的报告在这"一部分还写明查实的主要问题。如果是外部人员进行咨询,还应在文章的首段写明咨询的目的和工作的简要情况。 2·存在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般先写存在问题然后分析原因,二者的详略程度依写作目的、写作角度的不同而不相同。 3·改善方案、即"改善措施"或"改善办法

它是报告的主体,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这部分写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写针对问题和原因而提出的方案:二是写如采用此方案将产生的经济效益及相应的预测数据。

4·方案实施效果

这是报告的结语部分,文字应有点睛之妙·

三、日期和具名

日期一般写撰稿年月日及执笔者。由于咨询报告是集体研究的成果,故报告只写执笔者姓名。有的报告不写执笔者,只写咨询机构名称。

第四节 企业管理咨询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要调查研究确定目标

查明问题是咨询的起点。查明问题的要点,其次搜集有关资料,然后归纳问题判断性质,最后确步骤是,先确定调查定咨询目标。查明问题的方法有静态调查法和动态调查法两种。静态调查法包括资料搜集法,职工意见调查法和面淡法动态调查法包括现场观察法和现场测定法。

二、要分析研究寻找原因

问题查明后,还要把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来。原因有企业外部的和企业内部的。企业外部的原因包括社会性原因和主管部门原因。企业内部原因包括人员素质方面的原因、技术方面的原因、经营管理方面的原因、政治思想工作方面的原因有关历史性原因。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都有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在分析时,要找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以促使不可控因素向可控因素转化。在分析中还要揭示问题内部的各种关系、现象和本质关系、定性和定量的关系等,以便把主要精力用于研究必然关系、本质关系上,保证分析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三、要提出方案撰写成稿

提出改善方案是写作咨询报告的关键。一个好的改善方案,必须是既合国情又合厂情,是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考的产物。好的改善方案的提出,必须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产生改善方案的基本方法有思维方法、提议方法、决策方法等。

企业生产车间主任工作范文第3篇

谈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东风汽车公司办公厅副主任、东风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郭涛对《汽车纵横》记者直言,CSR与企业经营是能够结合,并且成为常态的。这体现了一种互利的观念,有人认为它不够单纯,但是只有这样,企业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才能够维持长久。

在采访中,郭涛表示东风的“润”战略完全覆盖了CSR的广义内容范畴,它包含了汽车企业对消费者应当承担的最基本的产品责任,包含了与企业利益相联系的利益相关者责任,也包含了汽车企业对环境负有的责任。除此之外,像很多企业一样,公益责任和文化责任也被囊括其中,这个履责平台的构建内容几乎可以涵盖企业行为的任何一个方面。这个系统性、制度化的平台构建,体现了郭涛所说的,“一个好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应该从‘反应性’到‘战略性’转变”。但是,“润”计划的五个内容是否能够在内部融汇统一起来,还需要时间去协调和使其渐渐成熟,毕竟这个计划才刚刚起步。

《汽车纵横》:您是如何理解“汽车企业的社会责任”的?

郭涛:近几年,企业社会责任一词在各大企业简介中随处可见。我们认为一个好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应该从“反应性”到“战略性”转变。具体来说,应该深入研究和挖掘社会责任的履行与企业实现利润相结合的无限潜力,以具体的、细微的、持续的行动加以常态化。作为车企,生产符合国家各项标准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是企业应尽的义务,这是企业社会责任最基础的部分。

《汽车纵横》:东风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是否包含了产品责任这些对车企来说最基本的内容?

郭涛:当然。2012年我们了“润”计划,将汽车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分为三个部分:经济责任、利益相关者责任和环境责任。首要的经济责任就是汽车产品在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方面的责任,要不断对产品进行升级,保证稳健的经营质量,全面达成国资委考核指标等。第二个是利益相关者责任。因为我们希望在公司发展过程中照顾到股东、员工、客户和供应商这些相关者的利益,实现共赢的局面。具体措施包括发挥民主管理的优势,建立健全员工保障体系,积极履行行业协会会员义务等等。第三个是环境责任。这也是狭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内容。除了积极研发新能源车型,我们还摸索出了实现自愿减排的“碳平衡”方式,即通过投入一定基础资源,扶持农户种植经济林并以其吸碳作用抵冲工厂碳排放,最终实现完全碳中和的减排方式。

东风“碳平衡”生态林由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捐资始建,也是东风公司打造的首个“碳平衡”生态林。2013年,该项目完成了第二批4000亩油茶林与1000亩核桃林的种植工作,至此,1万亩生态经济林全部种植完成。东风“碳平衡”生态林使当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还可实现工厂碳排放的自我冲抵,也促进了当地农民就业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这种“以工补农”的方式,实现了企业、地方和农民三方的多赢。

《汽车纵横》:“润”计划在去年获得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公益案例卓越奖,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这个计划?

郭涛:2008年, 东风汽车公司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至今,东风汽车公司已连续了五份社会责任报告。2012年6月,我们结合自己的企业文化提出了“东风化雨,润泽四方”的履责理念,并在社会责任大会上,面向全社会正式了《东风汽车公司社会责任中期行动计划》,命名为“润”计划,取“东风化雨,润泽四方”之意,表达了东风汽车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认知和态度。同时,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我们还筹建成立了“东风公益基金会”,原始注资金额5000万元人民币,主要为“润”计划中公益项目的实施提供执行平台和资金支持。

具体地讲,这个计划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和责任:其中三个是我刚才谈到的基本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利益相关者责任和环境责任,第四个是社会公益责任,第五个是文化责任。后两个内容应该是比较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在社会公益责任方面,我们开展了四项“支持”工作:支持地区发展,支持灾后重建,支持教育事业,支持卫生医疗事业。每一项工作中又有若干小项目,主要以捐款、捐物和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为主,项目繁多。

在文化责任方面,我们通过持续开展安全驾驶训练营项目、“绿色出行,低碳环保”儿童环境保护家庭教育系列活动,分别从普及公民安全驾驶知识,强化安全驾驶意识,建立正确的道路价值观,和培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节能减排和安全出行的习惯入手,以求营造更加安全无忧的和谐汽车社会。

《汽车纵横》:为什么会选择这五个内容?

郭涛:“润”字可以形象解读我们五大责任之间的关系,左边的三点水,代表着企业社会责任经典理论中的三重底线,提醒我们必须履行最基本的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公益责任;而右边的“门”字里面的“王”字,代表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的“王道”在现代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意义,提醒我们重“德”、重“仁”、重“和谐”。五项责任是一个不可拆分的整体,缺一不可。

《汽车纵横》:从某种程度上讲,大刀阔斧地改善环境与企业利益是相矛盾的。对于这些问题,作为企业如何看待?

郭涛:环境投资与企业经济利益之间的博弈是一直存在的问题,但是现实告诉我们,环境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只有改善环境,才能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企业作为社会一份子,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空间。

《汽车纵横》:作为中国品牌汽车企业,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谈“社会责任”是否显得有些奢侈?

郭涛:一个企业的成功在于为最多的人做最好的事,同时带来最少的伤害。将短期的企业收益最大化既不是首要也不是最重要的目的。企业要做的是投资市场,衡量所有股东、雇员、客户、供应商、社会团地和全球的价值,从而为包括股东在内的各方带来长期的、最大的收益。企业还得同样地关心和尊重它的客户,比如毫不动摇地承诺生产优质的产品,并公平合理地给产品定价。一家出色的企业也必须认真地对它服务的社会负以长期的责任,因为这些资源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

因此企业要想成功,必须把社会责任提高到企业战略高度。企业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打造了品牌,推动企业战略发展,同时也获得了百姓的信任,赢得潜在消费者。

企业生产车间主任工作范文第4篇

关键词:车间;管理系统;工作流

1 引言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车间是企业的关键生产机构,是企业的物化中心,它不仅是制造计划的具体执行者,也是制造信息的回馈者,更是大量实时制造信息的集散地。生产制造过程是指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出产的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输入、转化、输出的过程。生产管理是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用经济的手段制造出质量好、价格低的产品,达到及时满足市场和用户要求的一种管理职能。生产管理包括:生产过程组织;生产准备;生产计划;生产控制。其目的是为了对外生产出质量、交货期和价格符合用户要求的产品;对内提高职工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使材料在制品、成品储备量最小,资金周转最快,材料消耗最省,管理费用最低,生产计划、生产方法最优,生产过程最有效。

2 车间管理系统的现状

目前在企业中广泛应用的生产管理系统主要有MRPII/ERP以及一些辅助管理系统。如财务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以及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等。正如绪论中所论述的情况:在车间生产管理和控制方面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MRPII/ERP系统在车间生产管理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无法满足车间生产管理的需求;车间内部的各种管理系统彼此又互相独立,无法实现车间内部以及车间与企业其它各部门的信息交流,作者在实际企业调研中同样发现了这种现象。因此,现代企业迫切需要完善的车间生产管理理论和控制技术,MES理论和系统的出现及时地清理了车间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死角。

目前车间生产管理系统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1)自适应性差。车间生产不能很好的适应客户个性化需求,对客户提出的按需生产不能很好的控制,其生产过程不能自定义调整,车间生产的自适应性很差。

(2)数据采集慢。车间生产过程中各种信息清单普遍采用传统的手工数据录入方法,在复杂的车间生产现场,这样的数据处理方式加重了操作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不能快速的采集车间生产现场的信息数据,造成信息滞后或者丢失。

(3)协同性与集成性差。信息传递的层次和环节多,速度慢,调节迟缓,各生产环节就不能有效的协同,尤其是涉及到多个生产部门时,各个部门信息不能有效的共享,上一个环节的信息不能及时被下一个环节所利用,整个生产信息流不通畅,这样造成了生产过程的拖沓,整个车间生产的协同性、集成性很差。

(4)智能性差。车间生产各个任务离不开“人”的参与,“人”在车间生产中是最重要的。而现有的车间管理信息系统只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车间设备资源等的集成度,并没有将人、信息、技术很好的集成在一起。

(5)适应性差。传统的车间生产工作流程纯粹是一种串行的生产方式,车间的组织结构是面向职能的组织结构,不能适应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面向项目组、面向过程的生产管理方式,整个车间不能快速响应市场多变的需求。 转贴于

3 工作流管理系统

工作流管理技术的出现,为企业业务过程重构及其自动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是当前企业实现复杂过程建模、执行监控等过程管理功能的至关重要的技术。车间生产每个成品或者半成品都要经过一个过程,即按照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等规则依次流转完成一系列已分配资源、角色、应用程序等的任务。将这些生产任务按照一定的规则、文件、信息等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达到协同处理各任务,进而完成一个工作流程,即产品的生产流程,这正是工作流技术的本质所在。然而,Agent是生存于一定环境中,通过与环境交互,及时并灵活自主的行动以完成自身任务的计算实体,其具有自治性、通信能力、反应性、协作性和适应性等特性。Agent的自适应能力和动态部署的计算方式能满足工作流在执行过程中动态适应的要求;Agent之间对等通信的方式可满足工作流多用户间协作的要求。

4 基于工作流管理技术的系统体系结构

如图所示,系统采用数据层、功能层、应用层3层结构。数据层的功能主要是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库的操作;功能层的功能主要是实现系统的逻辑功能,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应用层主要是将功能层提供的菜单示出来,提供给客户进行使用。

(1)数据层:数据层是整个系统的数据基础,也是过程执行与监控的数据源,由过程模型库,人员角色数据库和过程实例库组成。其中过程模型库保存车间各种零件工艺规程的过程模型;人员角色数据库保存车间各种参与加工过程的人员角色模型;过程实例库则保存车间即将、正在以及已经完成的过程实例。

(2)功能层:功能层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实现系统与数据库的数据操作,主要支持生产过程的定义、流转、监控等。包括过程定义存储和调出、人员角色信息存储和显示、任务列表的产生和维护、过程执行的自动导航、过程执行进度的显示以及过程执行的详细信息等。

(3)应用层:应用层是系统提供给客户的可执行操作,主要实现系统的各个功能。过程定义人员的业务功能主要包括图形化过程的定义与修改;过程管理人员的业务功能主要包括过程模型的实例化、人员角色信息的增删改、生产任务的派工与过程执行的监控等;任务执行人员的业务功能主要包括过程管理人员下发的任务列表的接受与维护以及生产数据的提交等。

6 总结

将工作流技术引入到车间生产过程中,可实现对生产制造过程的控制和调节,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将合适的任务分配给合适的人或机器来完成,实现资源和任务的最优化分配,能够很好的解决生产线的快速重组问题。

参考文献

[1]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企业生产车间主任工作范文第5篇

【摘要】返工现象在中小型制造企业中非常普遍且较为严重,其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不容小觑。返工问题的研究,对中小制造企业重视质量、降低成本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对中小制造企业返工问题进行了概述,分析了中小制造企业返工的原因及其对企业生产的巨大影响,并提出了解决返工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小型制造企业返工质量管理

一、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返工问题概述

中小型制造企业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的同时,自身的缺陷也越来越明显。其表现在技术落后、管理紊乱、资金不足等方面,致使其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较为严重,从而导致企业生产返工。中小型制造企业返工现象普遍存在。所谓返工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生产工段,对一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的全部或部分进行重新加工,一次或多次重复以往的加工工艺,使产品达到可接受的质量标准。质量问题导致车间生产的返工及重复生产,严重浪费企业的资源,因此研究中小型制造企业返工问题对中小型制造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实现企业稳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生产返工分类及其影响分析

企业可以按产生生产返工的不同原因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不同工序上的返工进行一个分类。本文以广东佛山一家中小制造企业A为例,论述生产返工的分类及其影响。这是一家从事文具生产20多年的中小民营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各种笔记本、盒类产品、风琴袋,产品主要通过出口销往美国、英国、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本文运用工时利用情况来反映返工问题的严重程度。据初步估算,车间由返工造成的额外工时占总工时的比率达到了5%左右,可见由于返工问题而增加的生产成本不小。以下就是企业四月份的返工数据统计得到一张表格,其中第一列是工序及车间,而车间基本上就是按照表格第一列中(除去车间)从上到下的工序顺序来进行产品生产的。

把各工序及车间四月的返工工时占其工序和车间总工时的比率列成折线图,并统计五六月份数据列折线图,可得到图1。从实际数据中了解到:一车间四月份的返工总工时占生产总工时的的百分比达到了6.6%,五月份是5.6%,六月份达到了8.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前两段工序备料和啤料生产返工不是很严重,返工出现最多的就是在接下来的折页锁线和排序这两段工序;排序虽然总工时不会很大,但是其返工的工时占排序的总工时比率较大;压部—三切的生产返工也较多。二车间返工现象也比较严重,尤其是盒类工段的返工,其返工工时占其工段总工时的百分比接近10%;风琴袋这段工序的返工也较为严重。

返工使得生产过程中出现半成品在车间堆积积压和产生工序瓶颈,造成工时、原材料、机器设备产能的浪费,导致生产计划的变动,进而扰乱车间正常的生产活动,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的成本和产品生产的计划。

三、中小制造企业返工问题原因分析

1、管理人员不重视。返工现象在许多中小型制造企业非常常见,甚至在有些企业还特别严重,但是却没有引起这些企业管理层对返工问题的重视。因为企业管理层对生产返工现象见多不怪,许多时候由于各种原因返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使得管理层忽视了返工的严重程度和解决生产返工问题的重要性。从A企业的统计数据及其背后原因分析发现:仅仅损失的工时就占到企业工时总和5%左右;原材料规格与质量不稳定;与客户沟通不够,客户改单导致返工的发生。

2、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造成企业生产返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所以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中小制造企业的管理制度往往只是停留在经验管理的阶段,不够完善,而产品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标准不够明确,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有效的检测方法,使得质监人员在很多时候很难界定产品是否合格和能否投入到下道工序继续生产。发现质量问题后,往往不能责任到人,即使某些质量问题能够责任到人,也没有进行相应的严厉惩罚,表现为执行力度不够。

3、生产工艺落后且不规范。许多中小型制造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迅猛发展,但很多到现在还没有进行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生产设备比较陈旧,技术也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全球竞争的加剧,尤其是面对目前的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如人民币升值、物价上涨、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得这些中小制造企业生产成本迅速上升,没有资金进行设备的更新,更多的是购买西方国家企业淘汰的廉价的机器设备。这样,由于机器设备陈旧而导致产品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技术故障,产品质量问题经常出现;另外由于生产工艺落后不规范,使得产品达不到客户的质量要求,返工就经常发生。A企业的一些重大的机器设备都比较陈旧,有些甚至还是60年代的,而新购买的机器设备也多是从国外购买的廉价二手设备,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和不规范而造成生产过程中包括原材料、能源和工时的严重浪费。

4、员工操作不熟练,责任不到位。由于中小制造企业的人员流失比较严重,使企业新员工的数量保持在一个高的水平。新员工相比老员工技术不够熟练,其生产的产品不合格率也就较高;企业生产岗位权责不明确,出现质量问题不能责任到人,员工没有压力去提高质量减少返工,这样车间生产返工现象也就较为严重。如A企业压部机工序的操作需要员工工作细致认真而又熟练,如果操作不好就会把快要完成的部肉压斜压坏。车间压部生产过程中由于新人较多,对工序操作不够熟练,造成部肉压皱压斜现象经常发生。

四、解决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返工问题的对策

1、提高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的重视度。质量问题引起车间生产的返工,返工会造成企业生成成本的增加,而生产成本增加将会削弱中小制造企业产品竞争力。若能很好地关注质量问题并控制好生产质量,减少由于返工造成的企业资源的浪费,降低成本,就会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和企业的利润。因此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应该对返工问题高度重视,并找出返工发生的原因,积极寻找对策解决好返工问题,减少由于返工造成的损失。如A企业返工现象比较严重,若能把握好生产过程的质量关,减少返工现象的发生,其利润直接因为工时减少就会提高不少,还不包括原料的节省、产能的增加所带来的利润增加。

2、加强生产工艺的设计与管理。企业的生产工艺设计是企业生产的依据,产品的制造要依据工艺设计的流程来进行,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生产的可制造性、质量及成本。英国宇航局的研究报告称,制造成本的85%由设计方案早期阶段的选择决定;麦肯锡公司对汽车车身面板的研究发现,相互竞争的面板之间制造成本差异的75%是由设计选择造成的。因此,中小型制造企业应该加强生产工艺的设计与管理,在工艺设计要符合车间实际制造和产品质量要求的同时,尽量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如A企业经常会出现工艺设计与车间实际生产的矛盾,有少部分产品的工艺设计拿到车间不能生产,而车间有些产品不按照工艺设计要求的流程也可以进行生产。企业应加强生产工艺的管理,激励工艺技术部不断优化工艺设计,在产品工艺设计阶段优化选择合理的制造工艺技术、原材料零件及装配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3、完善并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有些企业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而有些企业虽然有比较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但是制度执行力不够,使得质量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实际上,一个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不仅仅是作用于产品质量本身,它对于企业业务流程的高效运转也有着非常本质的影响。要在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的同时,严格执行现有的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使得企业对质量管理有据可依并按规章制度进行评估和考核。比如在企业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时,应把质量这一指标作为考核指标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中去,这样单从质量这一指标来看,企业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都知道自己有提高质量的目标并努力减少返工,因为质量问题而返工的现象就会减少。

4、加强生产统计,重点整治关键环节。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有的工序都会出现质量问题,但是有些工序质量问题比较严重,而有些则不那么严重。要解决整个企业的质量问题、减少返工现象的发生,应该首先加强生产统计,了解车间生产的实际客观数据,从企业质量问题比较严重的工序抓起,进行重点整治,同时对其他工序的质量进行应有的控制。对于A企业来说,应该加大对折页锁线、排序及盒类的操作技术指导,强化操作规范,严格质量监督,加强现场质量管理,把握好这几段工序的质量关,当然其他几个工段的质量问题也不应该忽视。返工现象的发生源于质量问题,而质量问题可以因任何一段工序的操作不规范或机器设备的原因而发生,企业应该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尤其要注重靠前工序的质量管理,实行上段工序对下段工序负责的制度。

5、加强一线员工技术和责任心培训。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新员工相对于老员工工作效率要低,而且会因为操作不熟练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问题较多,返工现象发生得更为频繁。所以,企业应该加强对一线员工技术的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同时强调企业员工工作的责任心,注重对一线员工责任心的培训,提高员工工作的职责感。对一线员工进行必要的岗前技术和责任心培训,可以使员工上岗工作更有效率,同时会自觉遵守产品生产的操作规范,提高其生产产品的合格率,减少返工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颛孙燕、刘伟强等:国内制药企业返工和尾料回收情况的调研及探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