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团支部工作思路

学校团支部工作思路

学校团支部工作思路

学校团支部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伴随着辞旧岁的钟声,XXXXX学院团委宣传部抓住机遇,披荆斩棘,迎难而上,扎扎实实,谱写了共青团宣传工作新的篇章,走过了她成功的20__年,回首过去的一年,团委宣传部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和校团委的工作计划,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团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以学院“迎评”工作为契机,以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正确的政治舆论氛围为根本任务,以服务于广大团员青年的为展现当代大学青年精神风貌为根本宗旨,以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化展示团学工作动态为基点,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党团精神为中心,实现了校团委宣传部工作全方位的改革,取得辉煌的成果。

一、始终坚持“改革”和“发展”的方针,以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理论的传达为中心,以解放思想谋求发展,以加强改革求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发展之路。

(一)解放思想谋求发展,校团委宣传部紧扣20__年度校团委工作计划和《20__年秋宣传部工作计划》;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更新观念、鼓舞斗志、开拓进取,为20__年校团委各项工作圆满完成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思想准备。校团委宣传部在年度工作中始终抓住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这个中心环节,全面地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团的十五大精神,积极引导各二级学院分团委宣传部长和庞大宣传委员转变宣传工作的思想,更新观念。与此同时,校团委宣传采用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宣传干部培训等方式开展宣传工作思路和方法的探讨,把理论学习、研究共青团宣传工作,科学引导和管理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和激励广大宣传骨干和团员青年增强政治敏锐感、培养较高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荣悟,树立全面、改革、发展意识。

(二)加快改革求发展。20__年度,校团委宣传部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拓宽宣传部工作的口径和思路。一是确立宣传部的中心工作为加强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理论宣传的力度。改变传统宣传部作为“办展板”、“打海报”的代名词,在以此中心工作的基确的前体下,开展了“党的十六大”精神宣传专题报告,团十五大精神宣传的座谈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的相关活动,并以团员思想评价工作为突破口,对全校团员青年进行了思想的全面总结和评价。二是进一步升华和提升广大宣传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业务素质,以考核制度的改革和评比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系。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宣传干部院训,聘请资深和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课。三是进一步加强社会化为取向宣传机制改革。校团委宣传部以有利于提高我校及我院团学工作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有利于加强与其它高校宣传部工作经验交流,有利于为地方民族经济的发展摇旗呐喊,有利于保障团学工作的全方位、立体化宣传为宣传部社会化改革的取向标准,分别加强了与其它各兄弟院校团委宣传部的联系,与校外媒体合办专栏宣传我校团学工作,参与到地方经济发展中,以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分团开展了清江环保行等系列活动。四是确保校内各分团委团总支宣传部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形成强大的宣传阵地。通过各分团委、团总支宣传联谊,联合承办校团委大型活动为途径,加强各宣传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鼓励各二级学院分团委直属系部团总支根据本专业情况,开展富有专业特色的宣传活动,做到有分有合,统分结合。五是在举办和搞好传统的活动的同时,根据团当前的事实,寻找宣传工作新的增长点和亮点,即做到工作有连续,又做到了工作的创新。20__年度校团委宣传部除在做好传统工作的同时,大力拓展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六是积极探索和寻找新的载体来宣传我校团学工作及以传达上级组织的精神,宣传科学的思想理论。校团委宣传部先后采用举办演讲等活动形式,利用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媒介来宣传我校团学工作和科学理论,并试图寻找新的模式和媒介。

二、始终坚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舆论氛围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广大团员青年和展现当代大学生风貌为根本宗旨,突出实效,突出重点,坚

定不移地走宣传部特色发展的新路子。

按照校团委20__年度工作计划和校团委宣传20__年秋季工作计划,校团委宣传部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舆论氛围,服务广大团员青年展现当代青年大学生青神风貌,走宣传部特色发展向前迈出坚定的一大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着眼于科学理论武装人,优秀作品鼓舞人,调整宣传部工作结构,形成特色,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舆论氛围上有新的突破,校团委宣传部按照局部创优势,整体上水平的思路,加大科学理论的宣传力度,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我校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意见》、《关于开展我校团员青年的思想评价工作》等文件,确立了以各班团支部为基本单位的宣传阵地;同时各二级学院分团委、直属系部团总支参与组织、协调,校团委宣传考核、评价的工作体系逐步形成。除利用组织机构来进行宣传外,还充分利用其它手段和媒介,校团委宣传部更新团委网页,及时传达有关精神,反映团学工作动态。在营造政治舆论氛围的同时,校团委注重加强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先后与大哲社联合举办“西部大开发”论坛、影视论坛、读书征文、“迎评在我心中演讲赛”、公益宣传设计大赛等活动。规范化管理学校部分刊物,与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团委宣传联合举行评刊大会,利用评价和考核的方式加强对部分刊物的政治影响和舆论监督,引导其刊物以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舆论氛围为出发点。

(二)立足和服务于广大团员青年,展现当代大学生青年的精神风貌。“服务出成效,服务出真知,服务见真情”是团委宣传部在转服务观点上的特色。团委机关刊物《团学通讯》开辟专栏,反映广大团员青年的困难;力争求的解决的办法,同时也开辟专栏,及时报到在德、智、全、美等各方面突出贡献的人才,宣传典型、以典型和模仿带动全校团员青年积极向上,努力奋斗。

三、始终坚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报道,宣传我校团学工作的基点,广泛的开展精神文明宣传和建设活动。坚定不移地走展示我校团学工作和狠抓精神建设的发展道路。

(一)在20__年度工作中,校团委宣传部广泛地利用校内外媒体宣传机构,深层次、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我校共青团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在校内外媒体上反映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文章共有五百多篇,电视、网络报道五十多次,共办展板两百多块,共办共青团橱窗30多次,海报一千多张。成功出版发行团学通讯三期,《民院青年报》两期报得了团学工作宣传报道的大料子。

(二)根据学工部和校团委相关要求,为加大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在公民道德家庭纲要版本两周年之际,校团委宣传部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监督岗,各二级学院、直属系部也成立了相应的精神文明建设监督岗。推动了我校精神文明建设;为迎接国家教务水平评估工作作了先前的准备。在以校园文明建设为突破口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走过了20__年,学校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紧要关头,20__年校团委宣传部共和的大体思路是:在围绕学院和校团委的工作计划,踏实的开展各项工作,同宣传部继续深入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团十五大精神,以改革为发展的动力,全面推动学校共青团宣传工作。即做到坚持一个中心,抓好四项工作,努力实现两个目标,即“一四二”工作计划。

(一)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理论宣传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政治舆论氛围。

(二)四项基本工作: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抓好精神文明监督岗的工作,建立完善的机构和考核、评价、管理体系。

2、成立宣传中心。校团委成立宣传中心,各二级学院分团委、直属系部团总支宣传部成立相应的宣传中心。宣传中心、直属各分团委,团总支宣传部,由记者站、海报展板、书画组、公文秘书组,思想政治宣传研究中心四部分组成。

3、加加对原社团联合会所管宣刊物的管理、监督和考核。一力支持《团学通讯》的组稿,力争把《团学通讯》办成全州、全省最有影响力的青年杂志,确保《团学通讯》的稿源,同时也加强《团学通讯》的引导、监督和考核。

4、利用各种载体,全立位、多角度地展示我校团学工作,搞好团委网页的文件的更新,加强同外界高校的联系,探索和研究团委宣传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问题,为迎评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搞好团委宣传部常规工作的开展。

(二)力争实现两个目标

1、团委宣传工作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

广大宣传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稳步上升,共青团宣传工作理论探讨有新的突破,工作效益明显提高,作为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工作活力显现,精神文明建设更上新台阶。

学校团支部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组织设计理论 高校团支部团 组织建设

一、当前高校团支部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形势对教育改革的影响愈发明显。尤其是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对象从“90后”到“95后”甚至到“00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受到科技的冲击,新形势下高校团支部工作面临社会多元化发展与团支部活动单一和滞后的冲突。这一冲突,早在2009年就引起团中央的关注,团中央陆续在一些高校开展高校团支部试点工作,如上海大学“总结不同类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成的规律和关键点,探索实行分类思想引领的有效措施和路径”,但试点并未获得进一步推广,高校团支部活动单一的现象依旧存在,这就使高校共青团的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

1.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新问题。

高校组织建设的内容包括职能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领导机制等方面的内容。新形势下,共青团在职能建设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只强调服务而淡化共青团的政治属性,思想引领作用坚持不到位。高校团支部面对上述新情况,按照通常的组织惯例在工作内容上往往以上级的安排、要求和传统的套路、做法为主要内容,习惯“让青年做什么”,少有研究“青年想怎么做”,在组织建设、组织管理等方面出现不符合现实情况的新问题,不能根据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工作对象的变化而有所突破,工作创新力不强。在队伍建设方面,高校共青团干部流动性大,缺乏稳定,并且基层团干部很少接受过专业的工作培训,导致某些专业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在制度建设方面,高校团支部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但是如何完善又如何猿种贫裙芾矶际羌毙杞饩龅奈侍狻T诹斓蓟制方面,目前高校共青团没有形成相对明确的责权相统一的领导机制,出现凝聚力差的情况。这些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高校组织在工作效果上,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或一味以死板、老套的方式灌输理论而不能抓学生的“兴奋点”、社会的“热点”和党的工作“中心点”,或流于娱乐而不能行教育之实,使共青团在青年大学生中思想引领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往往是新闻效果很好而实际效果欠佳,团组织的影响力、吸引力、凝聚力等有所弱化。

2.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的新问题。

社会多元化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形式单一,有效覆盖面相对缩小,一些青年学生对共青团组织的认同度下降,影响力、凝聚力相对弱化。一方面,自上而下、行政色彩浓郁的管理体制与基层团组织工作面临的复杂性、多样性、层次性的现实情况相矛盾,行政命令的工作方式不适应基层情况的变化发展。另一方面,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具有较强的政治性,贯彻执行上级党团组织的指令工作比较多,对青年团员的意见听取较少,对他们的需求不敏感。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社会思想文化、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常态,大学生团员在这多元化环境中个性意识日趋增强,人生观、价值观也趋向多元,同时暴露出高校部分团支部在应对社会多元化发展时的缺陷。一些高校团支部依旧主要围绕某些固定时间节点,如3月5日学雷锋、五四青年节等展开活动,这些活动大多笼统宽泛,导致团支部活动效果有限。

二、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理论依据

高校共青团作为一种组织,从组织学理论来说,符合组织的四大基本要求,一是成员为两人以上;二是其成员共同目标是为了管理、教育青年,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的职责;三是共青团有自身的结构系统,在特定的机构系统保障下展开活动;四是共青团能够持续有效的开展活动。但这个组织面对网络的发展和社会多元化趋势的出现,必须运用组织设计理论创新工作机制,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1.组织设计理论的基本内容。

组织设计理论是指在组织理论的指导下,以组织结构的合理构造和有效运行为主要内容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组织设计理论经历时代的变迁,目前最新的学术认为,组织设计理论不仅包括组织结构等静态的设计,还包括组织运行过程中的所有方面如协调、信息控制、人员配备等动态设计。因此,组织设计内涵的主要方面包括:一是环境,由于环境是不确定的,要求组织设计时注意内部组织结构与环境相适应。二是技术,无论是组织内部的管理技术、生产技术还是社会环境的技术条件,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组织的结构和运行。三是组织目标和战略,一个组织的目标是一个组织存在的维系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有一定的战略部署,这是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四是组织文化,文化是组织的精神支撑,是组织的内在凝聚力。五是组织规模和生命周期,不同规模的组织需要不同的人员构成比。

2.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是目标一致性原则。即指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在充分估量组织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求得上述各项目标的最佳组合。

二是分工与协作原则。分工是为了更好地协作,分工是局部,协作是整体。搞好局部,可以使整体发挥最大的潜力,提高人们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三是有效管理跨度原则。所谓管理跨度是指管理幅度,就是一个人能直接高效地领导下属人数的限度。管理幅度影响和决定组织的层次和管理人员数量,决定和影响组织结构横断面的划分和各种职能结构的设置等许多重要的问题。

四是权责对等原则。又称权利和责任相统一权责,有什么样的权力就要有什么责任相统一。在高校共青团中,处在什么样的职位就需要有什么要的责任相对应。

五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在高校管理中要有最上层的领导机制管理,但各个组织的特色部门要有自己的权力进行特色活动。

六是精干高效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在满足组织职能的前提下,精简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为充分全面实现职能服务,提高工作效率。

七是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原则。组织建立时是按照相对平衡的原则建立的,其后根据环境变化调整组织,组成新的平衡。

3.组织设计理论对高校共青团创新工作机制的作用。

组织设计理论认为,组织总是要随着组织目标和战略的调整、环境和技术等因素的变化二不断发展变化、不断重新设计的。高校共青团作为一种特定的组织来说,无论组织结构、权力运行、制度等方面,都必然遵循客观的组织规律。并且在创新工作机制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高校共青团所担负的使命职责、团组织结构状况、所处环境等各种权变因素,理清各种管理关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从而营造有利于高校共青团不断发展进步的良好氛围。

三、组织设计理论下高校团支部工作创新路径

根据组织设计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原则,高校共青团在工作中应当根据当前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从组织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入手,创新工作方式,从而真正发挥团支部在大学生思想引导和成才道路中的有力影响。

1.建立健全“三部分”团组织建设创新,增强凝聚力。

首先,针对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中被网络等新形势造成的新的内部、外部影响,必须根据组织设计理论中目标一致性原则做好“职能建设”。第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提升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团支部应当忠实履行共青团的政治职能,着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邀请校院关工委老同志先后为团员青年开展“红色江南”报告会;配合学院党委做好“党建推优”、“党员公示”、“党团共建”等工作。第二,以时事政治热点为内容,引导青年了解核心价值观。利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建党90周年、党的十召开等重要契机,以主题团日、班会、专题宣讲、志愿服务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中国社会主义核心r值观。第三,以优秀典型教育为抓手,发挥青年榜样辐射效应。大力宣传和表彰各类先进学生和团支部,举办“校先进班级”和“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优秀事迹展,在团员青年中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和崇尚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

其次,高校共青团干部流动性过大,缺乏稳定性,工作效率不高。结合组织设计理论中的精干高效原则做好“队伍建设”。一方面以完善制度为重点,规范团学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班长、团支部书记例会制度、团支部工作考核制度、推优荐党制度等。另一方面以三自职能为原则,优化学生社团组织机构。通过加强对学生会、研会和学生社团的指导,强化“三自”职能,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优化组织机构,健全管理机制。

再次,制度建设是组织设计的关键所在,结合组织设计理论权责对等原则创新“制度建设”。一是整合资源,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思路。高校共青团支部的特殊性在于其需要受到双重领导,创新高校共青团的领导机制,关键在于完善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的双重领导,利用各方面的优势协同创新。例如在江南大学机械学院团组织的活动过程中,在坚持原有的党团建设领导方式的同时,整合社会机械行业的资源,形成专属高校团组织的机械行业联盟,特别是以“大学生科技园”的地理优势为契机,为青年提供就业、实习等专业领域的活动引领,注重发挥社会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专业领域的团组织阵地建设。二是广泛动员,点面结合,健全社会实践机制。以“立足当地,就近就便,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为原则,继续开展基于项目化的社会实践,通过整合资源、项目,组建团队等方式,组建省校院三级团队深入街道社区,挂职助管,通过组织志愿服务、核心价值观宣讲、艺术演出等,在了解社会的同时服务社会,从而真正做到权责统一,维持共青团工作的稳定性。

2.开展多重“菜单式”团支部管理创新,提升活力。

针对当前高校团支部活动形式单一、团员青年主动性较差的情况,结合组织设计理论中的有效管理跨度原则,即为不同的支部打造不同的“菜单”形成不同的管理范围,从而激发团员青年的主体意识,构建高校共青团工作管理新模式。

(1)以类型化建设为方向,贴合团支部实际。

类型化建设前期,首要工作需调查不同支部特点,笔者结合江南大学特称团支部文化,制订相关特色支部计划。据此,以类型化建设为方向,探索了三种类型的团支部:

①组建学习型支部,赋予、秦邦宪特称团支部称号,提升团员素质思想。学习型支部将思想理论学习与专业理论学习相结合,着力提升团员素质思想,并以核心价值观、专业理论为主线科学确定活动内容,进一步推动基层学风建设。

②组建服务型支部,赋予雷锋、焦裕禄特称团支部称号,弘扬继承志愿精神。服务型支部紧紧围绕大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的需求,培养大学生团员的服务精神,形成良好的氛围,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

③组建实践型团支部,赋予蛟龙号、远望号特称团支部称号,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性团支部需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培养动手能力,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团员的全面发展。

在此分类基础上选派相关老师负责指导工作,并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对优秀的特色团支部予以鼓励,调动其积极性。

(2)坚持模块化实际操作,明确活动类别。

在类型化团支部大方向指引下,学院通过制定“菜单式”活动内容,坚持模块化实际操作,创新支部活动形式,包括专业学习、志愿服务、社会活动等模块。模块化有利于团支部工作、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加之各支部特色鲜明,能够直接找到侧重点,重点指引。需要注意,团支部模块化的实际操作并非孤立展开,应坚持党团共建,强化问题导向,突出时代特点,尊重团员主体,从而提升团支部活力、凝聚力的同时无限靠近组织目标。

(3)加项目化细致推进,突出专业特色。

在实际操作中模块化分类,应结合专业特色,利用项目管理方式,全面推进团支部活动。学习型支部,基层学院可配合专业学习、参观考察等模块设定“卓越起航”学业提升项目:大一、大二寒暑假社会体现式实习,大三卓越项目规划,平时进行UG、CAD等专业技能培训;服务型支部,配合志愿服务、绿色环保等模块传承开展“大手牵小手”项目;实践型支部,配合社会活动、校内勤工助学等模块设定“助学岗”、“帮扶岗”等项目。项目化无统一标准,应根据高校团支部、学院以及学校实际设定,而专业特色则与团支部自身成员的专业构成密切相连,通常一个团支部由同一专业的大学生构成。

四、结语

高校团支部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活动的基本单位,在引导大学生团员思想建设和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团支部工作应给予高度重视。由于多种因素,高校团支部工作面临着组织环境、技术,甚至组织目标的变化,为持续发挥团支部工作的影响力,团组织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建设,结合组织设计的内涵与原则尝试进行组织建设与管理创新;同时为应对社会多元化成为一种常态,高校团支部在设定组织目标时应虑及大学生团员个性意识日趋增强,人生观、价值观也趋向多元,根据学院团支部实际,在逐步完善团支部组织建设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推进共青团工作重心下移,尝试以类型化建设为方向,以模块化操作为手段,以项目化推进为平台,开展多重“菜单式”团建创新,不断提升基层共青团凝聚力和活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团支部,从而使得高校团支部工作更具凝聚力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毛峰.中国文化传播的战略与策略.对外大传播,2005(11):33-34.

[2]理查德・达夫特,著.土凤彬,译.组织理论与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4.

[3]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1/P020160122444930951954.pdf.

[4][5]张焱.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定位.人民论坛,2009(18).

学校团支部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共青团;组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新形势下做好高等学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阶段,国际形势多变,世界由单极向多极发展,全球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全球经济联系必然促进文化交流,大学生受到各种文化影响[1-2]。此外,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网络媒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影响不断增大,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共青团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工作对象也发生了重大改变,高校共青团必须创新工作组织体系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3]。目前大多学者对共青团工作内容建设研究较多,忽视了共青团工作组织体系创新的重要性,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组织体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共青团组织体系在创新上做好较多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在组织体系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组织体系设置较为单一。目前绝大数高校团建还是“校团委-院分团委-班级团支部”的模式,这种模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应该建立网络团支部、公寓团支部、社团团支部等。目前高校团支部主要阵地设在学校,没能和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联合建团。建立校企团支部有利于凝聚企业力量,有利于建设大学生实践平台,让大学生了解企业运作模式,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2)高校团组织运行机制不够健全。高校上级团组织对下级团组织的考核不够健全,团组织对团员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部分高校团组织推荐优秀团员入党的机制不够健全。(3)管理机制方面存在官僚色彩浓厚,工作运行模式单一,大学生对共青团组织认同感降低,共青团干部只听上级领导干部的,而忽视了广大学生们的要求。高校共青F组织在管理上倾向行政化,工作效率低。

(二)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共青团工作不受重视,打击了部分共青团干部的积极性,共青团干部动力不足,进取心降低。另一方面基层团干部多以兼职为主,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对创新共青团组织体系建设上进行思考。

二、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组织体系创新的实现路径

根据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结合高校共青团工作组织体系中出现的问题,从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体系设置、高校共青团运行机制、管理机制、服务机制四个方面提出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组织体系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创新高校共青团组织体系设置

通过建立公寓团支部、社团团支部、网络团支部,来增加高校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大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大部分是在寝室度过,寝室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学生公寓建立团支部,在寝室开展共青团工作,能够随时随地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更好的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服务。部分大学生不乐意参加班级团支部的活动,但却对社团活动十分积极,通过在社团建立团支部,有利于高校共青团对这部分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已经成为“95后”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工具,在QQ群、论坛以及贴吧等网络平台建立团支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达到网络育人的效果。

(二)创新高校共青团运行机制

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增加评价和激励机制。首先,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创新评价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完善上下级团组织间的沟通机制。改进同级党组织对团组织的评价机制以及大学生团员对团组织的评价机制。其次,创新激励机制,将激励机制制度化,发挥高校共青团干部和团员的工作热情。

(三)创新管理机制

创新管理机制的首要任务是创新管理理念,然后在新理念的思想下创新管理模式。目前高校共青团管理模式僵硬,管理理念较为传统,行政化氛围浓厚,主要是刚性管理理念。高校共青团主要的工作是教育与服务,培养四有新人,本质上是为了育人。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应借鉴柔性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应从刚性管理转为柔性管理,建立适应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管理理念。倡导一种轻松和谐团结进取的环境,这种环境有利于发挥大学生们组织和参与活动的热情和激情。尊重大学生的不同意见,世界是多样化的,只有允许不同的声音,才能体现出民主的环境,大学生主人翁的精神才能得到培养,高校共青团的育人的功能才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高曙光.新时期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5.

学校团支部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 共青团 基层组织 建设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党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助手和后备军,是学校青年工作的主要渠道,是学生教育与学校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保持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党和学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高校共青团工作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和工作对象等方面都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给共青团的组织教育管理,特别是活动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这些问题的出现强烈的冲击着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基层团建模式,所以需要不断探讨共青团建设的新思路、研究团组织建设的新形势。

一、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共青团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团员意识淡薄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团员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目前高校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团员,更有甚者还是党员,团员先锋队的作用难以体现。有些同学根本不把团员当回事,只有在交团费时才想起来自己是团员,缺乏相应的荣誉感,组织观念淡薄,渐渐的淡化了团员意识。

2.共青团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弱化,组织生活不健全

高校的基层团组织大多是以班级为单位组成的团支部,支部干部包括团支部书记和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的模式。班级团支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开展工作,所以导致工作目标不明确,缺乏规范性,甚至有部分团支部只剩一个机构的空架子,挂一个团支部的牌子,平时没有任何实质性活动,凝聚力弱化这已经成为了很多班级团支部的通病。团员无定期的民主生活会,甚至不进行民主生活会,有的团支部把民主生活会简单理解为政治学习,而忽视了团员间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教育。以班级为单位的基层团组织很少开展团支部活动,团支部活动大都偏重于娱乐性,缺乏教育性和针对性,大家甚至开始怀疑以班级为单位的团支部存在的必要性。

3.基层团支部活动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

目前由于高校的基层共青团组织管理主要是由各院系团总支或基层团委负责,但各个院系共青团工作因人手较少,事物繁多,团总支对基层组织工作往往也是力不从心,导致对基层团支部工作不能够深入。部分团支部由于团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对团的知识不甚了解、对自身的工作职责不够明确,这就使的团干部的规范性、先进性不能完全体现,也就无法紧密团结广大同学的目标,使团支部的工作流于形式,工作积极主动性不够,结合各支部特点主动地创造性开展的工作较少。

4.“思想阵地”作用发挥薄弱

改革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体系复杂化,价值取向的冲突很显著。受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的影响,部分青年团员理想淡化,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注重实际利益,思想教育被忽视。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教育只是“形式”,不愿过多的投入时间和精力,而更多的希望参与见效快、收益大的事情。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学校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网络、杂志、电视等渠道获取丰富的信息,使其形成独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这些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青年团员的思想教育,影响了团支部在“思想阵地”上的作用的发挥。

二、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

针对高校基层团组织及高校大学生团员中存在的现象,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不断提升共青团基层组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促进共青团基层工作良好有序的开展。

1.深化思想教育,突出“思想阵地”

加强团组织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要突出团支部 “思想阵地”作用,深化团组织思想教育内容,正确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立足社会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因此,要把对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新时代对青年大学生的要求紧密结合。一方面要让团员青年认真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实青年团员心里、法律、道德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内容,引导青年团员竖立正确的人生观。另一方面要在团员青年中竖立先进典型,促进广大团员青年的进步和提高,以此来增强共青团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健全组织生活,加强组织建设

针对目前许多高校学生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空间分布的变化,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至少应做好以下具体内容:

(1)做好基层团组织扎实的基础工作。每个团支部从缴纳团费、调查团员基本情况、奖惩情况、团支部活动记录、支部大会、推优入党等方面做起,基层团总支督促各支部做好基础工作等。

(2)搞好团组织生活,探索和创新团组织活动。每学期至少一次团内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团员有条件充分发表对团干部和团的各项工作的批评和意见,开展平等的讨论和思想交流,在团内形成良好的民主风气,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减少矛盾。在组织活动方面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团组织活动。注重活动的规范化、项目化建设,探索活动的新模式、新亮点、新品牌。增添支部活力,增强基层团组织吸引了和凝聚力。

3.注重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

按照中青联发(2005)15号要求“在校人数在10000人以下的学校,校团委专职团干部的编制不得少于5人,10000人至25000人的学校,不得少于9人;25000人以上的学校,不得少于12人,分校区较多的学校,还应酌情增加”的规定,部分高校的专职团干部的编制都在要求之下,每个团干部工作量较大,工作地位也不被重视。因而导致高校团干部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方法简单,工作积极性不高。因此,从校团委到各个院系团总支、分团委应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合理安排团干部人数。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干部素质,定期做好培训工作,让干部认清形势,明确工作职责。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组织各级各类团组织活动,让团干部参与进来,通过活动锻炼提高其综合能力;建立完善的团干部考核体系,使团干部工作得到激励,从分发挥团干部的骨干核心作用,保证共青团工作良好的开展。

三、结论

青年是祖国繁荣富强的希望,青年是实现祖国宏伟蓝图的奋斗者,而共青团组织是青年的领导核心,担负着培养、教育、引导青年的光荣任务。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相信共青团组织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一定会谱写共青团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王向阳。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的观念、操作、落实层面【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4)18―20

学校团支部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团区委和局团委工作要点,以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礼仪教育为重点,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中心,团结、领导全校青年团员以及少先队员,紧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扎实有效地搞好团队工作,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工作思路与工作重点: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围绕学校重点工作中涉及团委的相关任务,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1、加强组织建设,提高组织能力,完善“团委——团支部”的管理体系,强化组织领导,配备好团支部的领导班子。及早选好学校新一届团支部干部,把一批有朝气、有才能、热心共青团工作的先进青年吸引到团委班子中来,让我校共青团工作充满蓬勃生机和活力。对各级组织定期进行培训考核,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协同作战,通过努力,做到政令畅通,各负其责,使团委工作能有序有效的进行。

2、关注团员注册,完善组织结构。在档案材料管理上,完善团员登记注册工作,确保团员人人有档案。进一步壮大团组织的队伍,完善注册、收缴团费等工作,加强对新建团支部工作的指导,激发他们的积极进取心。

3、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订立严格制度,明确责任,定期考核,用好各班黑板报,并进行量化评比,宣传机构有计划、有安排,做到系列化、制度化。

4、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使团委能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以服从于学校的管理、服务于年级、班级的管理为原则,正确协调处理团委活动与各部门管理的关系,使之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成为学校各部门的主动要求。

5、深入持久地开展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把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八荣八耻”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强化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根据青年学生群体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教育方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团员意识教育活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并落实到团员发展、组织生活等各项工作中去,通过举团旗、戴团徽、唱团歌、学团章、交团费、过团日等“六团”意识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培育团员意识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增强共青团员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采取措施:

1、坚持上级党团领导,做好校德育处的助手,及时请示,及时汇报,加强宣传; 2、与各年级组及各班主任密切配合; 3、工作部署力求到位,及时检查和总结; 4、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