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南水北调;配套工程;307国道;路面排水;流量计算;排水沟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

石津干渠工程是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跨市干渠之一,主要供水对象为石家庄市、衡水市、沧州市以及干渠沿线和大浪淀水库、衡水湖周边县(市)。石津干渠从田庄分水口开始,经4km连接渠,进入现有的灌溉渠道--石津总干渠,利用石津总干渠输水到军齐后分为两支,一支为衡水支线:从军齐开始向南利用军齐干渠、七分干,并通过新建输水管道向衡水市相关目标供水;另一支为沧州支线:过军齐后继续利用石津渠下游总干渠、分干渠,并通过新建输水箱涵向线路沿线目标和沧州市目标供水。输水线路总长253.38km。

石津干渠土贤庄(14+539)至和乐寺(93+785)段,307国道紧邻石津干渠右岸。现状路面为从路中间向两侧坡,北半幅路面雨水直接排入石津干渠。石津干渠作为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输水干渠后,将实行封闭式管理,为保证输水水质,防止沥水、路面油渍等进入渠道,设计在干渠右侧坡顶处设置混凝土挡护墙,挡护墙旁设排水沟,将路面雨水汇集入沟,通过一定间距设置的横向导水管排入南侧路边沟。因此需要对路面排水流量进行分析计算以合理布置排水沟断面和横向导水管的间距。

307国道为二级公路,沥青路面,宽25m,从中间向两侧坡,路面横向坡度2%,。路边排水沟设计为混凝土排水槽,双侧汇入横向导水管,(布置见下图)。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介绍路面排水流量的计算。

图1纵向排水沟和横向导水管布置图

2 路面排水流量计算

2.1 依据

根据《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路界内各项排水设施所需排泄的设计径流量按下式计算确定:

Q=16.67*ψqF

式中:Q—设计径流量(m³/s);

ψ—径流系数;

q—设计重现期和降雨历时内的平均降雨强度(mm/min);

F—汇水面积(km²)

2.2设计重现期

设计重现期根据公路等级和排水类型,按《规范》表3.0.2(设计降雨的重现期)确定。本工程排水流量分析为路面和路肩排水,307国道为二级公路,设计降雨的重现期取为3年。

2.3降雨历时

降雨历时一般应取设计控制点的汇流时间,其值为由汇水区最远点到排水设施处的坡面汇流历时与在沟或管内的沟管汇流历时之和。在考虑路面表面排水时,可不计及沟管内汇流历时。本工程为分析路面集水的导排, 沟管汇流历时相对坡面汇流历时占的比例较大,对排水流量影响较为明显,所以汇流历时包括沟管汇流历时。

(1)坡面汇流历时

坡面汇流历时按下式计算确定:

(Ls≤370m)

式中:t1—坡面汇流历时(min);

Ls—坡面流的长度(m);即为路面宽,307国道半幅路宽为12m;

is—坡面流的坡度;307国道路面坡度取为2%;

m1—地表粗度系数,近地表情况可查《规范》表3.0.4(地表粗度系数)确定;307国道路面为沥青路面,地表粗度系数取0.013;

计算得t1=1.51min;

(2)沟管内汇流历时

计算沟管内汇流历时时,先在断面尺寸,坡度变化点或者有支沟(支管)汇入处分段,分别计算各段的汇流历时后再叠加而得,即:

式中:t2—沟管内汇流历时(min);

n和i—分段数和分段序号;本工程排水沟没有坡度变化,按两侧汇入横向导水管分别计算排水流量;

li—第i段的长度;横向导水管间距为l时,单侧排水沟长度li为l/2;

vi—第i段的平均流速(m/s)。

沟管内汇流历时需要在排水沟过水断面和出口确定后才能计算得到,而本工程需要根据设计径流量确定排水沟过水断面。因此需要采用试算法,先按公式V=20ig0.6(ig为排水沟平均坡度)近似估算排水沟流速,计算沟内汇流历时和径流量,拟定排水沟断面尺寸后,根据满宁公式计算排水沟平均流速,再计算汇流历时,与估算的汇流历时进行比较,相差较大时,调整估算值,重新计算。

2.4降雨强度

因为缺乏自记雨量计资料,本工程利用标准降雨强度等值线图和有关转换系数,按下式计算降雨强度:

q=cpctq5,10

式中:q5,10—5年重现期和10min降雨历时的标准降雨强度(mm/min),按公路所在地区,由《规范》图3.0.7-1(中国5年一遇10min降雨强度(q5,10)等值线图(mm/min))查取;本工程区位于石家庄附近,查得标准降雨强度q5,10=2;

cp—重现期转换系数,为设计重现期降雨强度qp同标准重现期降雨强度q5的比值(qp/q5),按公路所在地区由《规范》表3.0.7-1(重现期转换系数(cp))查取;307国道设计降雨的重现期为3年,查得重现期转换系数cp为0.83;

ct—降雨历时转换系数,为降雨历时t的降雨强度qt同10min降雨历时的降雨强度q10的比值(qt/q10);先由《规范》图3.0.7-2(中国60min降雨强度转换系数(C60)等值线图(mm/min))查得公路所在地区的60min降雨强度转换系数C60,(本工程C60(=0.4),再根据C60的值和前述计算的降雨历时t(t=t1+t2 ),由《规范》表3.0.7-2(降雨历时转换系数(Ct))查取Ct。

2.5径流系数

径流系数(ψ)按汇水面域内的地表种类由《规范》表3.0.8(径流系数(ψ))确定。当汇水面域内有多种地表时,应分别为每种类型选取径流系数后,按相应的面积大小取加权平均值。307国道路面为沥青路面,径流系数取0.95;

2.6 排水流量

(1)汇水面积

汇水面积F根据坡面长度和不同的横向沟间距计算。根据排水沟布置,当横向沟间距为l时,单侧排水沟汇水面积为F=L/2* Ls

(2)排水流量

排水流量计算公式为:Q=16.67*ψqF

(3)排水沟断面拟定和修正

初拟排水沟断面尺寸,计算水力半径、排水沟流速和设计过流量,用此流速修正沟内汇流历时t2和降雨历时t,重新由表3.0.7-2查取降雨历时转换系数Cl,计算降雨强度和排水流量。反复试算,直至计算排水流量和排水沟过流能力基本吻合。

(4)不同横向导水管间距时路面排水流量及路边沟断面尺寸见表1。

表1 路面排水流量计算表

3.结语

石津干渠作为城市供水输水渠道,输水水质需要得到保证,右岸307国道路面排水是必须处理的问题。根据工程设计的要求,通过路面排水流量的计算,为工程的设计提供了的依据。

根据计算结果,横向导水管间距小,路边排水沟断面尺寸小,减少占路宽度,但增加破路施工工程量,反之,横向导水管间距大,可减少破路施工的工程量,但路边排水沟断面尺寸会较大。视工程具体情况,本工程选取了400m横向导水管间距方案。

参考文献:

[1] JTJ 018-9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S]

[2] 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3] 袁卫军,路面排水设计在道路工程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04年第10期

[4] 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石津干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范文第2篇

1.1病害分析①龟裂和网裂。根据对本路段的实地调查,出现龟裂和网裂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公路水损害造成路面基层强度偏低,重车作用下,基层断裂反射到面层形成开裂,恶性循环,基层强度逐渐降低,重车逐年增加,路表弯沉越来越大,最终导致路面被拉裂;二是沥青老化和疲劳开裂,主要表现在路面平整无显著变形,网裂较规则。②坑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面层出现网裂、龟裂后,由于水的侵入,使路面结构强度降低,大量车辆通过易形成唧浆,久之,重复作用,基层渐渐变薄,进而出现翻浆、坑槽等病害。③车辙和拥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超载、超限车辆较多。据有关部门统计,超重车的压强在1.0~1.7MPa之间,远远超过设计压强0.7MPa,每逢夏季,路表温度较高,重车一旦通过明显出现一道车辙,若出现急刹车,往往造成路面推移而形成拥包;春融和秋雨季节,由于雨水的浸入,沥青混凝土变软,层间抗剪强度降低,重车通过时,也容易产生车辙和拥包。综上所述,本路段旧路病害严重,形成病害的主要原因是路面面层的老化和疲劳破坏,以及超载、超限车辆的大量通行,再加上过村路段排水设施不完善,水损对路面的破坏也较为严重,急需进行大中修。1.2旧路路基横断面本项目路基宽10.5m,路面宽8.5m,两侧各设1m土路肩。1.3旧路路面结构旧路于2001年进行了改建,现旧路路面结构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5cm二灰碎石+15cm石灰土稳定土。

2路基

2.1路基设计①路基设计原则及依据。该项目为二级公路标准,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采取经济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路基设计主要依据交通运输部颁发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等。②路基宽度。大中修后路基宽度与旧路一致。③路基高度。过村路段由于标高受限不能抬高,故破除新建。大修路面标高除过村段不抬高以外,其余路段路面抬高27cm左右;中修路面平均抬高4cm。④路拱坡度。现旧路路拱横坡为双向1.5%,土路肩横坡为3%,大修后与其一致。⑤路基取土和弃土。沿线不能利用的挖除旧路路面废料以及路基挖方,均应弃于指定的弃土场内或荒废的坑、塘内集中堆放并夯实,以防水土流失及对沿线造成危害。取土采用集中取土方式,尽量寻找荒地或旱地作为项目取土场。2.2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路基、路面排水依据《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进行设计[1]。①路基排水措施。本设计本着尽量节约投资的原则,对沿线梯形土边沟,能利用的利用,能疏通的尽量疏通,完全填死路段则重新开挖,将水排到附近沟渠或涵洞。对过村路段,重新设置0.5m×0.6m的M7.5浆砌片石矩形边沟并全部盖板。在平交处设置边沟涵以保证边沟纵向排水畅通。②路面排水措施。路面水直接通过路面横坡排至两侧边沟。超高侧路面水则经过对面路面横坡流至边沟。

3路面

3.1路面设计原则及依据根据交通量、公路等级对路面的使用要求,结合沿线的气候、水文、地质及当地筑路材料的分布、典型路面结构情况,进行路面综合设计。路面设计年限按12a计,设计弯沉值30.9(0.01mm)。路面厚度计算中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以容许拉应力进行验算。路面设计依据部颁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3.2路面结构设计根据对京赞线的现场调查,该公路大修方案确定如下:K0+000~K0+800段、K1+600~K2+650段、K2+800~K3+800段、K4+650~K7+300段、K7+500~K13+500段、K14+400~K21+800段及K22+800~K24+826段共20.926km为一般野外段,路面结构均采用:18cm旧路冷再生+18cm水泥稳定碎石+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4cm细粒式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ARHM13(w)〕;K0+800~K1+600段、K2+650~K2+800段、K3+800~K4+650段、K7+300~K7+500段、K13+500~K14+400段及K21+800~K22+800段共3.9km为过村路段,由于过村路段标高受限不能抬高,故将旧路破除新建,其路面结构为20cm砂砾垫层+2×18cm水泥稳定碎石+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4cm细粒式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ARHM13(w)〕。在基层顶做沥青透层油和乳化沥青封层,在面层之间喷洒黏层油。3.3路面结构层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①沥青材料。面层沥青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中A级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标号为70号;在面层与基层之间作沥青透层油和乳化沥青封层[2]。②沥青面层的级配范围。路面面层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中的要求,如表1所示[2]。③路面基层混合料的级配范围及强度要求。路面基层混合料的级配范围、基层的抗压强度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中的要求,如表2所示[2]。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的剂量为3%~5.5%,施工前须作实验以进一步确定最佳含灰量,7d无侧限基层抗压强度为3.5MPa,压实度≥98%;冷再生基层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MPa,压实度≥95%。④黏层、透层、下封层。在面层之间必须喷洒黏层油,黏层油采用快裂乳化沥青,规格PC-3,用量0.6~1.0L/m2。应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并选择合适的喷嘴,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定。在基层顶面必须喷洒透层油,透层油采用慢裂乳化沥青,规格PC-2,用量1.0~2.0L/m2,应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应采用沥青洒布车一次喷洒均匀。下封层应采用稀浆封层法施工,稀浆封层采用乳化沥青作结合料,采用ES-2型,厚度6mm,且做到完全泌水。应选择坚硬、耐磨、洁净的集料,矿料级配范围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中的要求。3.4全深式路面就地冷再生①本项目冷再生基层,采用全深式就地冷再生,利用无机结合料水泥作为再生结合料,掺入量暂定为5%(体积)。②冷再生基层实施前应铺筑试验路段,确定工艺参数。③无机结合料稳定冷再生混合料,按照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水泥稳定土混合料设计方法进行混合料设计[3]。④冷再生施工速度宜为4~10m/min,碾压完成并经检验压实度合格后的路段应立即进行养生。养生可采用湿砂、覆盖、洒水等方法。3.5施工要求施工中严格按照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废轮胎橡胶沥青及混合料技术标准》(DB13/T1013-2009)等有关规程、规范中所规定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查验收标准进行施工。下承层路面应保持干净、干燥,清扫时避免用水冲洗。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的最低气温不低于15℃,每天施工开始阶段宜采用较高温度的混合料。

4结语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范文第3篇

关键词:滏东排河;苗李庄桥;梁底高程;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苗李庄桥位于献县苗李庄村边的滏东排河上,是苗李庄村村民出行和耕种的交通要道, 原桥始建于1967年,井柱板梁结构,共5孔,全长49m。改建桥与滏东排河正交,上部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结构,跨径13m,共4跨,下部采用双柱式钻孔灌注桩柱。

滏东排河是为改善老漳河排水出路,并结合滏阳新河排洪道筑右堤取土,于1965年开挖的一条排水骨干河道。滏东排河上接老漳河排水,沿途纳老盐河故道及区间沥水。河道上起宁晋孙家口,沿滏阳新河右侧,北经邢台新河、冀县、武邑,至泊头冯庄与连接渠衔接,并通过献县杨庄闸与北排河沟通。

二、相关防洪规划

根据《黑龙港流域防洪除涝规划报告》,规划在滏阳新河进口右堤上新建规模为200 m3/s的北陈海涵洞,将艾辛庄枢纽洪水有控制地引入滏东排河下泄。滏东排河连接渠以上段本次规划5年一遇涝水与200 m3/s引洪规模组合流量为365~408 m3/s;连接渠至杨庄闸段洪涝组合流量为200 m3/s。

三、设计洪水确定

根据《黑龙港流域防洪除涝规划报告》,比较10年一遇除涝设计流量和5年一遇沥水遇洪水组合流量,取较大者为河道的治理依据。比较结果5年一遇沥水遇洪水组合流量大于10年一遇除涝流量,取5年一遇沥水遇洪水组合流量为设计值,即滏东排河自孙家口~冯庄闸的设计流量为365~408 m3/s,在冯庄闸处向连接渠分洪408 m3/s。根据南、北排河联合运用方案,冯庄闸以下滏东排河接纳上游100 m3/s的流量,根据比较10年一遇除涝设计流量和5年一遇沥水遇洪水组合取大值,确定冯庄闸至献县枢纽的洪涝流量为200m3/s。滏东排河设计指标见表1。

表1滏东排河纵横断设计技术指标表

四、梁底高程分析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滏东排河堤防定为5级堤防。堤顶高程按设计水位加堤项超高确定。堤顶超高为安全加高值、设计波浪爬高、设计风壅水高度之和。经分析计算,左、右堤超高为0.8m。

桥下净空高度根据《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取hj=0.5m;壅水高度、浪高等按《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中提供的方法,根据水深、风速、风向等资料分析计算确定, 沿河道方向汛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3.35m/s,根据计算浪高为0.48m,风壅水面高为0.004m。

根据《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规定,取计算浪高的三分之二计入公式,综合分析确定∑h=0.324m。设计水位按前述水力计算成果分析确定,桥址位置洪水位为12.53m,确定跨越河道的允许最小梁底高程应为13.354m。

桥梁梁底高程的控制,可取现状堤顶高程、设计堤顶高程与根据设计水位加超高计算的允许最低梁底高程中的大值来确定。桥梁所在滏东排河处设计水位采用规划水位为12.53m,设计梁底高程13.46m高于允许最低梁底高程,满足设计要求。见表2。

表2河道行洪标准下桥梁最低梁底高程成果表 单位:m

滏东排河不仅承担分洪除涝的任务,同时承担了引黄济淀的输水任务,引黄输水流量为50m3/s,此流量对应的河道水位为12.15m,据此水位计算的∑h=0.21m,即按引黄流量求得的允许最低梁底高程为12.86m,桥梁设计梁底高程为13.46m,满足引黄输水要求。

五、桥梁建设对行洪的影响评价

由于行洪时桥梁将缩窄河道过水断面,将造成桥梁上游水位壅高。壅水计算采用《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JC30-2002)》公式,壅水高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系数,与水流进入桥孔前阻力有关,取1.0;

—桥下平均流速;—桥前全断面平均流速;

建筑物上游壅水长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河道纵坡。

计算成果见下表3。

表3河道壅高和壅水长度成果表

根据计算结果,当河道通过设计洪水时,水位壅高及壅水长度均较小,对河道行洪影响较小。

桥墩缩窄河道过水断面,行洪时将引起较大的局部冲刷,并将影响河道的稳定。桥梁设计中考虑了此不利影响,并对桥梁中心线上、下游各10m两岸及河底布置了浆砌石护砌,在此防护基础上,桥梁工程对河势变化影响较小。

六、结语

桥梁设计采用的是桩基础,且河道上下游均设计有护砌,因此河道冲刷对桥梁安全影响较小。苗李庄桥梁底设计高程为13.46m,高于允许最低梁底高程,满足自身防洪安全要求。

参考文献:

[1]《黑龙港流域防洪除涝规划报告》(2006年12月,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3]《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062-2002)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新版规范 ,交通负荷,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软土路基

Abstract: cement concrete road is China's transportation of the important pillars in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fe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highway traffic load is more and more big, and present a more and more clear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original design theory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many defects were exposed. This article by "the highway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design rules" (JTG D40-2011) as a benchmark, jiangme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ea cement concrete road design strategies discussed briefly.

Key words: the new standard, the traffic loa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design, soft soil subgrade

中图分类号: U416.2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作为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支柱,水泥混凝土道路在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路交通负荷越来越大,且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面对越来越大的交通负荷,原有设计理论和施工工艺的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公路交通运输的需求。为此,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为根据交通运输部有关要求,负责了原规范的修订编写工作,根据国内外近年来水泥混凝土路面科研成果和技术资料,在对我国已建和在建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全面技术调研的基础上,广泛征求了广大专家和业界的意见,完成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以下以《新规范》简称)的编写工作,给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以更为科学的指导。下面,本文以《新规范》为基础,结合广东地区特点,以广东江门市滨江新区新南路东段项目为例就如何针对地区特点设计水泥混凝土道路进行简要的探讨。

2 项目地区特点

江门市滨江新区位于江门市北部,定位为具有现代化气息、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滨水园林新城区。滨江新区距广州、珠海、澳门均不足100公里,且江门市内有客运码头,周边还有3个包括可泊万吨级远洋货轮的新会港在内的货运码头。中江、江珠、江鹤三条高速公路在区内交汇,珠三角城际轻轨快线在区内预设站点,再加上港珠大桥的规划建设,江门市将成为港澳通往西南的重要交通中转站。气候方面,江门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秋盛吹偏南风,常有台风侵袭且夹带暴雨,风力最高可达12级,冬春季节则多吹偏北风,常受寒潮影响出现霜冻或低温阴雨天气。根据资料统计显示,年平均降雨量在1800mm左右,汛期为4月至9月,集中了全年80%左右降雨量。项目所处地貌属于三角洲边缘淤冲积地带,多为鱼塘、农田,孔口标高在+2.05~+3.19m(黄海高程)之间,场地附近有江门断裂和木朗断裂,地震基本裂度为Ⅶ度,具有“频度高、震级小”的特点,场地和地基属于稳定类型。项目场地内地下水和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结构均无腐蚀性,但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作用。

3 新南路东段水泥凝土路面设计方案策略

3.1 结构组合设计

在2002版规范中,在结构组合设计方面仅规定了路床填料、路堤设计标高、路基压实度等设计标准,路基压实度也是以《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作为标准执行,随着《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的废止,《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的推行使路基设计要求更为明确,但依然存在许多模糊的地方。2011版新规范明确指出了不同交通荷载等级下路床顶面综合回弹模量值要求,考虑新南路承担交通出行和货运交通的功能和未来服务能力,应当保证路基综合回弹模量值达到60Mpa以上,并采用重型击实标准保证路基压实度。同时还应考虑在面层加铺热沥青混凝土增强纤维,提高路面抗性,减少路面开裂等现象,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以免因后续维修影响城市交通正常运行。为了避免4~9月份汛期集中全年80%左右降雨量所带来的地表冲刷和渗入影响,应当加设地下排水措施并加设排水垫层,同时采用抗冲刷能力强的材料进行稳定处理。为进一步提高排水效果,避免产生积水,路拱横坡应有2%左右坡度,路肩横坡应有3%左右坡度,同时设置纵向集水沟和集水管,提高路面排水能力。

3.2 纵横断面和接缝设计

新南路东段项目多处鱼塘、农田等地块,项目沿线需要大量填方,其现状道路标高为4.29m,主要交叉口规划标高均为4.0m,周边土地利用规划标高在3.63~5.50m之间,人工水系最高水位为2.0m,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充分考虑交叉路网、平纵组合、土方平衡、排水顺畅、地下管线、节省投资、用地规划等因素,为了避免不当的平纵组合,构建出安全什么的行车平纵线形,根据2011版规范,整个项目2.98km路面共设9个变坡点,最小坡度为0.3%,最大纵坡1.142%,以满足排水要求。

在横断面设计时,必须考虑景观要求、远期交通量、道路衔接、沿路两侧用地规划等。新南路东段属于城市道路,且滨江新区定位为滨水园林城区,景观要求较高,同时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未来交通量变化极大,必须为增加车道留下余地,同时还需要同新南路西段横断面衔接,因此采用2.5m(预留用地)+2.0m(人行道)+1.0m(绿化带)+3.0m(非机动车道)+4.5m(边分隔带)+15.5m(机动车道)+3.0m(中央分隔带)+15.5m(机动车道)+4.5m(边分隔带)3.0m(非机动车道)1.0m(绿化带)+2.0m(人行道)2.5m(预留用地)=60.0m(道路红线宽度)的标准横断面布置。

江门区气温变化不大,但考虑冬春季节容易受寒潮影响出现霜冻或低温阴雨天气,需要路面具有较好的伸缩性,路面采用矩形板块布局的形式,设置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由于新南路段交通负荷较大,横向接缝应当采用传力杆假缝形式进行处理,同时对路面与路肩之间的纵向接缝设置螺纹钢筋作为拉杆。此外,为了避免汛期雨水冲刷和渗水造成路面损害,还应当采用同接缝槽壁黏结力强、回弹性好,能适应板块收缩的填缝材料进行填缝处理,如硅酮、聚氨酯类填缝材料。

3.3 路基设计

由于本项目均为填方路基,根据2011版规范相关标准,应当优先采用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严禁采用强膨胀土、淤泥和有机土填筑路堤。对于渔塘、农田等浸水部分路基要禁止采用粉质土填筑,宜采用渗水性较好的土作为填料。桥涵台后和填控方交接处要设置过渡段,并采用碎石、砾类土、砂类土来填筑,同时采用分层压实的方法,保证压实度不低于96%。考虑全线道路填方高度大,且沿线多规划为居住用地和自然村,边坡防护宜采用草灌护坡进行临时防护,对于容易受洪水冲刷路段,则采用植物与浆砌片石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护。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时,应当详细分析地区地质、水文、气候特点,并根据公路等级和交通荷载强度,尤其是未来荷载强度发展趋势,严格按照2011版《新规范》设计公路结构组合、接缝、配筋等,避免无意中走进2002版规范的误区引用老标准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公路质量和使用寿命,提高其交通运输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铂.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4)

[2] 赵伟中,唐丹.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5)

[3] 郭敏.浅谈混凝土路面设计中的若干问题[J].山西建筑,2010(11)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公路路基、施工质量与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路基工程在每一条公路建设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路基工程,是公路工程所有组成部分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施工部位,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措施来确保其质量,特别是在当今高速公路"高质量 高标准 高要求"的建设年代,我们更应该慎之又慎,更好地确保路基质量,严格地按照施工规范付之实施,才能使建设质量得到充分的保障。

1 路基设计和技术措施

(1) 做好地质勘探调查对路线经过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探查,尤其要对特殊路基段提供详细的设计资料,地表不良路段,设计可考虑换土或掺白灰 水泥及铺设土工布等措施。

(2)确保路基最小填筑高度路基最小填筑高度必须保证不因地面水、地下水、细水及冻胀作用的影响而降低其稳定性,按照路基设计规范要求,根据土基干湿类型及毛细水位高度,确保路基最小填筑高度,当路基填筑高度受限制而不能达到规范规定时,则应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如:换填砂砾 石渣等透水性材料设置隔离层或修筑地下渗透沟等以避免地面积水和地下水浸入路基,影响路基工作区内的土基强度与稳定性。土质挖方路基,须换填不少于 60cm 砂砾,石质挖方路基,须设置 30cm 砂砾垫层,横向排水不畅路段要加设盲沟。

(3)明确路基填料质量标准要求在各级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中,必须明确不同填高内路基填料的 CBR 值(最小强度)及最大粒径要求 种植土 腐殖土 淤泥冻土及强膨胀土等劣质土严禁直接用于填筑路基 砾(角砾)类土应优先选作路床填料,土质较差的细粒土可填于路堤底部。

(4)完善路基综合排水设计县级以上公路工程设计中,必须遵循因地制宜,整体规划,综合考虑的原则进行路基纵、 横向排水设计,避免造成路基两侧长期积水浸泡路基,使路基承载力下降面发生沉降变形。在村屯路段必须设置排水边沟,平坡路段边沟须设有纵坡,确保排水通畅。高填方路段采用集中排水措施,并与警示桩、防撞墙统筹考虑,要求

在每 20-40m 及主要变坡点处设置简易或永久性泄水槽 挖方段根据上边坡的汇水而积

来设计截水沟,并考虑边坡土质和边坡,设置挡墙防止塌方,路基较低路段可以采取加设砂砾层及渗水盲沟,并加大、加深边沟等排水措施。

(5)确保路基边坡稳定性高填、深挖路基的边坡应根据填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等规范确定,高填路堤必须进行路基稳定性验算。填方边坡过高时,可考虑在边坡中部加置边坡平台

(6)积极采用路基综合防护形式积极推行植物防护与硬防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护形式,在比较稳定的土质边坡采用种草、铺设草皮、植树等植物防护措施、岩体风化严重、节理发育、软质岩石、松散碎(砾)石土的挖方边坡以及受水流侵蚀,植物不易生长的填方边坡可采用护面墙、砌石等工程防护措施,沿河路基、受冰侵害和冲刷路段采用挡土墙、砌石护坡、石笼抛石等直接防护措施。

2施工过程的技术措施

(1)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段的先后顺序,明确构造物和路基的衔接关系,对高填方段应优先安排施工,在施工中以施工组织设计为龙头,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人员 设备,是保证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2)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开工前要认真审阅设计文件,详细了解各段的填 挖情况,地质情况,填挖土质和调配情况,对重要地段要作重点勘察,进一步核对设计资料,发现设计文件中有误及时上报业主,妥善处理。

(3) 认真清除地表土不良土质,加强地基压实处理,地表植被 树根 垃圾 不良土质(盐渍土,膨胀土等)必须予以清除,同时应加大地表的压实密度,采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处置。

(4)填筑路基前,首先,必须疏通路基两侧纵横向排水系统,避免路基受水浸泡 特别是地基土为黄土 粘土等细粒土,在干燥状态下(最佳含水量)结构比较强,有较强承载能力,一旦受水浸泡,将易形成翻浆或路基沉降,因此做好路基施工前排水畅通尤为重要,工程监理和施工质量自检人员应认真监督;其次,要严格选取路基填料用土、路基填料确定前,需进行土质分析、CBR 值、标准击实等试验,对于种植土、腐殖土、淤泥、强膨胀土等劣质土和 CBR值、最大粒径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材料,不能用于路基填筑;再则,路基填筑前还要根据设计进行施工放样,建立半永久性的临时水准点和坐标点并做好记录 路基坡脚放样一定要准确,确保路基宽度满足设计要求,路基坡角范围内,要求清除杂草树根 淤泥等,并进行整形碾压,压实度须达到规范要求 旧路加宽 半填半挖段做好宽度。不小 6m的向内倾斜的台阶。

(5)填石路基与鸡爪形地段路基施工,可利用重型夯实设备进行强夯处理,或将土工隔栅(土布)水平分层布置在填石路堤内,防止或减缓细料在填料空隙中的流动。

(6)路基施工必须分层填筑,分层碾压,严禁路改工程中滚填,一般路段压实度不得大于 30cm,构造物两侧(桥涵头处理)松铺厚度不得大于 20cm,不同性质的土不能混填,同一种土填筑厚度不能小于 50cm(两层)。 路基填筑须全幅填筑,一次到位,严禁帮宽。碾压过程中,要控制好含水量,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压实度检测每层1000m2(不足 1000m2按 1000m2计)不少于 2点、根据不同填土类型和压实厚度,选择好压实设备,对于砂砾土振动压路机具有滚压和振动双重作用,效果较好。

(7)路堑施工要保证排水畅通,对上坡施工时,应注意确保坡体的稳定性,避免欠挖或超挖现象发生 石方爆破尽量采用中小炮,光面爆破的方法,避免大规模爆破形成松散面积过大,坡体失稳,机械开挖时,边坡应配以平地机或人工修整 路床顶面如有超挖,应清除松方并采用透水性材料进行回填,并认真碾压,压实度按路床项目标准进行控制。

(8) 路基土石方施工时或完工后,应及时进行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和养生 各类防护与加固应在稳定的基础或坡体施工 防护工程的砂浆 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拌和,随拌随用,并注重做好养生

3 结束语

随着公路的发展,我国公路建设和设计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在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是保证路基质量的根本保障。只有做好设计与施工这两个主要环节的技术把关,再加上施工管理人员的精心组织、合理施工,路基质量才能得到充分保障。上述是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仅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