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扶贫毕业论文

扶贫毕业论文

扶贫毕业论文

扶贫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毕节试验区;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5.12+8文献标识码:A

毕节试验区位于贵州西北部,辖6县3区,土地面积26853平方公里,其中高原山区面积占93.3%,人口836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3%。建立毕节试验区是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同志为解决贫困岩溶山区经济落后、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等世界性难题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为贵州省、中国乃至世界同类地区有效解决经济、环境、人口等恶性循环问题提供示范性经验和理论,也为新形势下推进中国的生态文明奠定了实证基础。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要不断地克服改造中的负面效益,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按生态规律办事,建立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和谐关系,实现生态系统的最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要求发展生态经济,建立整个社会的生态平衡和社会平衡,把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摆在首位,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考虑经济的再生产,社会的再生产,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同步发展。生态文明包括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个方面的内容,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的,其中良好的生态是基础,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是生态文明的具体内容。

二、“贫困的恶性循环”与生态文明建设之“毕节模式”

(一)欠发达地区“贫困的恶性循环”

贫困是由多种因素复合而成的,并且具有传递性,从而形成贫困的恶性循环。在解决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贫困问题上,经济学家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他认为:欠发达国家或地区长期存在的贫困,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系列”造成的,其中,“贫困的恶性循环”居于支配地位。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特别强调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认为资本匮乏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陷于持久贫困的根本原因。要突破这种贫困的恶性循环,必须在经济中注入大量资本。其客观之处在于——资本匮乏与普遍贫困是共生现象,资本不足也是经济不发达的重要原因。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经济发展软环境差,贫困面大,人口膨胀,生态脆弱或恶化的地区,注入资本,缺乏利益诱导机制。事实上,二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曾经试图通过大量的资本注入来解决贫困问题,但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人口膨胀、生态恶化,陷入另一种“恶性循环”之中。毕节地区是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贫困山区,也是全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越穷越生、越生越垦、越垦越穷”曾是毕节地区的真实写照。联合国有关机构曾将毕节地区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喀斯特地区。由于各种原因,毕节地区农村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耕地紧张并且持续减少,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导致人口、粮食、生态恶性循环。1987年全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28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84元,年人均粮食不足200公斤,人口密度为257人/平方公里,贫困人口312.2万,森林覆盖率仅为8.9%,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1.29‰,各项经济指标均处于全省挂末位置。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的发展不平衡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进一步加剧,社会发展失去了应有的本义。

(二)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之“毕节模式”

生态文明是针对当前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出现的诸如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过量增长、贫富分化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是整个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这个标准衡量,毕节试验区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典型模式,它建立时主题就非常明确,即“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24年来,毕节试验区以改善生态,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与修复工作,有效地改变了经济落后、生态恶化的状况,为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从1987年到2011年,毕节试验区生产总值增长41倍,财政收入增长9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倍,经济社会实现了从普遍贫困到总体小康并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巨变。同时,在促进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真正起到了“作示范,探路子”的作用,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及全国各大媒体的一致好评,被誉为欠发达地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的“毕节模式”。

三、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是生态文明的最早实践

早在20多年前,毕节试验区就开始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和探索。理由是其“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与“生态文明”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一)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试验是对生态文明经济学内容的展开和深化

生态文明的经济学方向是以区域开发、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优化等作为基本内容。该方向的一个集中点,是力图用“科技进步贡献率抵消或克服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率”,以此作为衡量生态文明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毕节试验区的开发式扶贫,是在修复与整治脆弱生态环境的同时,对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与利用,从而达到“粮食——人口——生态”的良性循环。开发式扶贫是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的创新。一是扶贫理念的创新。“开发扶贫”这一理念的提出,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不良的扶贫思路及其方法,把“救济型”、“输血型”扶贫转变为“开发型”、“造血型”扶贫,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方式,逐步提高地方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从经济学角度说,它在主观和客观方面调动了投资需求和供给的需求,把单纯的扶贫转变为寻求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动力,把解决生存问题转变为寻找毕节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扶贫方式的创新。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总结毕节试验区扶贫经验时说:“过去的扶贫,是高高在上的。如今,我们都是以平等参与者的身份进去,跟他们共同商量、共同讨论研究,怎么把毕节试验区的工作做得更好,让毕节的发展更快。这样工作好开展,老百姓的想法和意见也比较容易和我们沟通。”这种扶贫方式,民革中央副主席何丕洁称之为“参与式扶贫”,就是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如何脱贫,做什么项目,不是由专家、官员来定,而是发动村民,让他们来做选择。这种扶贫方式的创新,进一步巩固了试验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因此,开发扶贫的试验是生态文明经济学内容的的展开和深化。

(二)试验区“生态建设”试验进一步丰富了生态文明的生态学内容

生态文明的生态学方向是以生态意识强、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良好等为基本内容。该方向的一个集中点,是力图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作为衡量生态文明的重要指标和基本原则。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生态建设作为物质载体。24年来,毕节试验区重点探索出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五子登科”模式,创造了“两基金一制度”经验,通过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退耕还林等“十大生态工程”建设,生态立市战略的成果已逐步显现,累计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8341.67平方公里,完成造林1763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14.94%上升到2011年的41.5%;曾经被1985年第127期《国内动态清样》刊文称为“苦甲天下”的赫章县海雀村的森林覆盖率从4%上升到了74.2%。由此看出,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试验,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丰富了生态文明的生态学内容,是毕节试验区率先走进生态文明的最佳体现。

(三)毕节试验区“人口控制”试验具有广泛的生态文明的社会学意义

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生态文明的最终目标。人口过多,超过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必然造成人力资本人均投入不足、教育机会不均等,失业增加、收入差距扩大、居住条件恶化、资源危机加剧、经济效率降低,社会公正面临严峻挑战。根据有关专家的分析,按照毕节的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来测算,毕节最多只能承载400万左右的人口压力而已,而实际上,在1987年毕节总人口已经超过560多万。因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开发人力资源便成为毕节试验区“人口控制”发展理念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按照这一发展理念的要求,在控制人口数量的过程中,许多地方进行了以“人地挂钩”为核心的改革试验,建立起了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制约机制,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盲目快速增长。24年少生人口120多万, 为世界性人口增长过快难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毕节试验区人口控制试验具有广泛的生态文明的社会学意义。

扶贫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我省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去建功立业,经受锻炼,促进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农村基层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做出贡献。

二、工作内容

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集中组织、部门负责、培训上岗、对口安排的原则,从*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招募100名高校毕业生,安排到11个市县从事“三支一扶”工作,服务期2年。

三、组织招募

(一)组织领导和工作分工

省委组织部和省人事劳动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农业厅、卫生厅、扶贫办、编办、团省委联合组成*省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省人事劳动保障厅。以下简称省“三支一扶”办。调整后的领导小组及“三支一扶”办组成人员名单见附件)。有关市县也要相应组成领导小组和“三支一扶”办。

省“三支一扶”办负责制定全省“三支一扶”招募计划,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实施情况,并具体落实招募相关工作;市县“三支一扶”办负责本市县“三支一扶”岗位需求信息的征集并上报,指导、监督和检查服务单位对“三支一扶”毕业生的日常管理和服务,负责其年度考核及服务期满的考核。

人事部门重点负责招募计划的编制、工作方案的制定和相关组织工作;教育部门重点负责组织高校的宣传、动员和组织招募工作;财政部门重点负责经费的落实;教育、??镇团委副书记人选相关工作;各高校负责动员组织本校毕业生报名和招募工作;各服务单位负责“三支一扶”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安排、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日常管理和考核。

(二)招募对象和条件

招募对象主要为省内普通高校与生源为本省的外省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及上届毕业生。其中应招支教岗位者须是师范类或已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应招支医岗位者须是医疗卫生类毕业生。并应具备以下条件:

⒈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农村基层工作,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⒉学习成绩良好,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⒊具有敬业奉献精神,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⒋身心健康。

(三)招募原则和程序

招募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并应有一定比例的名额招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具体按以下程序进行:

⒈岗位征集。11个市县“三支一扶”办收集、汇总乡镇一级岗位需求信息,上报省“三支一扶”办。时间在每年3月底前。

⒉制定招募计划。省“三支一扶”办收集、整理市县岗位需求信息,确定年度招募计划并向社会公布。时间在每年4月底前。

⒊报名和资格审查。由省“三支一扶”办牵头,省教育厅、农业厅、卫生厅、扶贫办具体负责组织报名,并对报名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的毕业生进行资格初审。初审符合条件的由省“三支一扶”办复审。时间在每年5月底前。

⒋考试考核。经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人员,由省“三支一扶”办会同省教育厅、农业厅、卫生厅、扶贫办组织相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考试考核。时间在每年6月底前。

⒌体检。经考试、考核后,由省“三支一扶”办按照规定的体检标准,统一组织入选的毕业生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时间在每年7月15日前。

⒍确定人选。由省“三支一扶”按照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人选,签署《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登记表》,并将名单汇总报全国“三支一扶”办备案。时间在每年7月底前。

⒎培训。由省“三支一扶”办会同省教育厅、农业厅、卫生厅、扶贫办组织岗前培训,内容主要是党和国家有关基层工作、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农业、教育、卫生、扶贫方面的方针政策、本省农村基层的现状、拟服务单位和岗位的基本情况及工作要求等。时间在每年8月15日前。

⒏派遣。“三支一扶”毕业生由省“三支一扶”办派遣到市县“三支一扶”办,市县“三支一扶”办派遣到服务单位报到。时间在每年8月底前。

高校毕业生的报名、考试、体检、培训全部免费。

四、服务期间的管理

(一)户档管理

免费为“三支一扶”毕业生做好人事及相关服务。毕业生在基层服??据本人意愿转入学前户籍所在地。人事档案统一转到服??团组织关系转至用人单位。服务期间积极??

(二)日常管理

服务单位承担毕业生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市县人事劳动保障局会同教育、财政、农业、卫生、扶贫部门对服务单位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团县委根据工作需要,可在接收毕业生的乡镇择优选拔1—2名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兼任乡镇团委副书记,并负责协调落实相关任职程序。

“三支一扶”毕业生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经省“三支一扶”办审核,颁发由人事部统一印制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证书》,作为服务期满后就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依据。由于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工作的,须经省“三支一扶”办批准,并履行有关手续。

五、经费保障

(一)根据《*省鼓励人才到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工作的若干规定》(琼府[*]43号),“三支一扶”毕业生在基层服务期间,生活、交通补贴标准为1000元/月,其中,省财政支付800元/月,市县财政支付200元/月。每年由省“三支一扶”办统一为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标准为每项每人100元,所需经费由省财政承担。

(二)毕业生体检和岗前培训的费用,分别按200元/人·年和80元/人·天的标准由省财政拨付省“三支一扶”办。

(三)承担“三支一扶”工作任务的省直有关部门,在编制部门年度财政预算时要安排专项工作经费予以保障。市县也应给部门安排相关经费。

六、政策支持

“三支一扶”毕业生服务期间和服务期满后,按规定享受国家和本省的相关政策;服务期满考核合格,本人愿意留在原服务单位继续工作的,原单位在有空编的情况下应优先予以安排;如果没有编制也可单独向省编制部门申报增编。被安排的毕业生一般应在服务单位相对稳定5年后方能流动。

七、工作要求

扶贫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多党合作

“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是为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的全国第一个综合改革试验区。1988年1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同志审时度势,倡导和推动了建立毕节试验区的战略决策,旨在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人民贫困程度极深、生态环境极差的毕节地区试验,探出一条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一、毕节试验区的创建与发展

1985年,同志出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在这个贫困的内陆山区省份,他不辞辛劳,走遍了贵州的山山水水。在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组织专家学者论证的基础上,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在同样的政策条件下,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着效益上的差距,其结果将是地区间差距的扩大,如果不相应采取有力措施,贫困地区将会更加落后。如何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成为他集中思考的重大问题。针对贵州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的特点,同志把目光集中到在贵州省具有一定典型性的毕节地区。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在建立试验区之前是贵州省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直到1987年,全区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仅为288.9元,农民人均收入只184元,人均粮食不足200公斤,未解决温饱人口达300余万,农村贫困人口占其总人口的53.68%,人口自增率21.29‰,森林覆盖率仅为8.53%。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毕节地区生态恶化、人口众多,严重遏制毕节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膨胀,粮食短缺,迫使陡坡开荒,林、灌、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致使生态环境恶化,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生活贫困,常靠政府救济为生。贫困与生态恶化互为因果,伴随人口的剧增而愈演愈烈,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将导致大片土地石漠化,从根本上将失去人类在此生存的基本条件。针对毕节地区严峻的现实,同志提出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构想,得到了省委“一班人”的赞同,1988年6月,经贵州省委、省政府上报,国务院批准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在“毕节试验区”创建过程中,为了争取对试验区的智力援助,1988年4月,同志代表贵州省委在京邀请了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领导同志召开会议,介绍了拟建立毕节试验区的设想,期望得到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智力支边小组的支持。试验区成立之后,智力支边协调小组和各派中央17年来始终将毕节地区作为智力支边的重点地区,并于1989年9月20日成立了由钱伟长任组长、常进时等任副组长的北京专家顾问组。此后,各派、专家顾问组与试验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并肩战斗,亲密合作,共同走过了不平凡的17年。

与当时全国启动的改革试验特区、开发区不同,毕节试验区是全国唯一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试验区。同志非常重视以创新的思路开展试验区工作,1988年6月8日,他强调指出:“牢牢把握扶贫开发、生态建设这个主题,就要针对全区有300万农村人口温饱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这一现实,采取一切有利于摆脱贫困、落后的政策措施,加快资源开发,加速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逐步实现绝大多数农民脱贫的目标。要针对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占总面积一半以上的现实,采取强有力措施,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尽快停止人为的生态破坏,并逐步走向生态的良性循环。如果这两大目标都能如期实现,那就表明试验区的改革试验是成功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如果没有实现,那就说明试验区的任务没有完成。”1这一明确的发展思路及决策,包含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为毕节试验区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

试验区成立17年来,毕节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区近700万各族人民在历届地委、行署的具体领导下,在派中央和中央统战部的共同帮扶下,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主题,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的实际,充分发扬“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抓住机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加快经济发展,控制人口增长,坚持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中,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开发,开始走出了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恶性循环怪圈,逐步实现人口、生态、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贫困状况有较大改善;生态建设成效明显,人口的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成就显著;人民生活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从1988年的23.4亿元上升到196.03亿元,粮食产量从1988年的103.8万吨上升到238.22万吨,农民纯收入从226元上升到1665元,贫困人口减少到56万人,5个部级贫困县已相继越过温饱线;人口自增长率下降到9.8‰,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92%。根据毕节地区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毕节地区已经成为贵州省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二、毕节试验区的价值与意义

毕节试验区发生的这些深刻变化,证明了同志的构想是前瞻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改革动力与发展思路的统一、局部突破与整体推进的统一。从其后的发展实践看,毕节地区为《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进行了超前性试验,是国家实施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场,其改革试验,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才能发展、如何评价发展等这些涉及发展观的根本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解答,是对科学发展理论的先行探索与实践,具有跨区域、跨时代的巨大价值与意义。

第一,在什么是发展、如何发展这个问题上,毕节试验区包含了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导致了发展观的重大变化,这是20世纪发展观演变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关于发展观的争论,在伴随着工业化、经济增长所出现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下,把发展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遭到了普遍批评。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大会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共同的心声。会议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结合在一起,把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结合在一起,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政策和行动措施。毕节试验区与当时国际上方兴未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吻合,包含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具有前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发展看作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目标。

与当时全国已经启动的经济特区、开发区不同,毕节试验区从一开始就不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目标,而是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将物质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以及人口生产力统一协调起来,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目标展开的综合性社会发展试验。开发扶贫,就是启动市场经济机制、遵循商品经济规律,变“救济型”、“输血式”的扶贫为“自救型”、“造血式”的扶贫;生态建设,就是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进行环境治理,实行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植物措施为主、并与“坡改梯”等工程措施、耕作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以形成生态系统内各要素的优化组合;人口控制,就是把人口数量控制、人口素质提高、人口结构优化、人力资源开发进行通盘考虑,在一定时期内,着重以人口数量控制为核心,以人口素质提高为宗旨,以人口结构优化为关键,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动力,使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最大限度地保持相适应的关系。

毕节试验区的三大主题以及围绕三大主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实质上是把发展看作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目标,通过开发扶贫探索经济建设、生态资源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整合,通过生态建设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人口控制促进人自身的全面进步,根本目的是要在追求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全面、协调发展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社会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为消除贫困、提高生活水平奠定物质基础,对这一点,试验区的干部群众具有广泛的共识。但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发展,单纯追求经济的发展、单纯追求GDP的增长,其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目的本身也不能真正实现,这是被毕节地区以往发展的经验教训所证明的。像毕节这样人口过多、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经济发展尤其要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人口增长、国民素质、文化教育等相协调,在人、社会与自然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这可以说是毕节试验区17年改革试验的一条根本经验。

二是把生态建设放到了突出重要的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秩序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针对恶化的生态环境已经直接遏制毕节经济发展的严峻现实,试验区在成立之初就把生态建设放到了突出重要的位置,把能否尽快停止人为的生态破坏,并逐步走向生态的良性循环,作为评判试验区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要求各级干部对“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要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树立从长计议的战略观点。”217年来保护生态、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扎根毕节,深入人心。形成了一种超前的、早熟的、具有后发优势观念的广泛共识。生态建设这一现代名词,已经被毕节广大农民所接受,每年冬季,声势浩大的水土保持工程农民都自觉自愿参加。“3356工程”、“长防工程”、“长治工程”等生态建设的骨干工程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各小流域的山、水、林、田、路等的综合治理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毕节在生态方面所取得的业绩,为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树立了榜样。在一个贫困地区如此重视生态建设,并制定完整的方案大范围实施,可以说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

三是全面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解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片面的发展观之所以在实践中造成严重的危害,从根本上来看就是背离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规律出发的原则。在改革试验的过程中,毕节试验区既注重按经济规律办事,也注重按自然规律办事。例如,针对本地山地面积大、立体气候明显,土壤类型多样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逐步形成“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种地植树拴带子,坡地种植绿肥、覆盖地膜铺毯子,山下搞乡镇企业、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纸币经营收谷子”的“五子登科”的农业开发路子;再如,坡改梯工程、退耕还林与进行基本农田建设相结合,以巩固和保障生态建设的成果和经济效益,等等,这些都是尊重客观规律、辩证地解决生态建设和经济开发矛盾的范例。在实践中,凡是按照经济规律,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讲究经济效益,使之与生态效益结合起来,就能获得较好的综合效益,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在发展的动力上,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发展主体的积极因素,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是毕节试验区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

改革试验既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伟大艰巨的事业,必须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毕节试验区从成立之初,就着力营造调动一切发展主体积极因素的社会氛围,努力建立调动一切发展主体积极因素的体制和机制,以使最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改革发展的主体。

一是充分发挥试验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创造精神,注重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在指导和领导改革试验过程中,同志着重强调:深化改革,最根本靠谁?还是靠广大群众,他们是改革的主人。能否代表群众利益,为群众所接受?制定的方案,要征求群众意见,特别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群众,这样,制订的方案才是可靠的、可行的;他同时强调,在试验区工作逐步展开后,能否有效地解决人才短缺的矛盾,将从根本上制约试验区工作的进程,加强智力开发,注重培养、引进各类人才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对于在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和企业家,同志明确指出,“他们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带头人,是新生产力的代表。一定要正确对待他们,充分肯定他们在改革和发展商品经济中的开拓精神”,3要发挥“能人效应”带动周围群众,以形成有利于改革探索、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良好社会环境。这些重要思想,明确回答了改革试验要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运用和发展,对毕节试验区的工作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17年来,毕节试验区坚持富民为本,紧紧依靠群众,创造了许多适应试验区区情、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的工作方法和发展路子,有力地推动了试验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例如,“五子登科”的农业开发模式,以集团承包的形式推进改革试验工作,建立试验小区与开发小区,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无不源于广大群众在实践中的首创精神,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成为试验区改革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优势推进试验区建设。

毕节试验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共同推进改革开放和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及跨越式发展的成功范例。毕节试验区的发展凝聚了各派的智慧,显示了统一战线的强大力量。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暨支援毕节试验区顾问组17年如一日,深入毕节地区,指导制订试验方案,协调解决改革试验中的重大问题。17年来,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共为毕节引进资金3.4亿元,联系项目80多个,涉及资金300多亿元,直接投入各种资金7000余万元,培训干部8600多人次,帮助输出富余劳动力1.1万人,兴办各种社会事业(仅各类学校就达30多所),直接推动了毕节地区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试验区的各项工作。

毕节试验区的发展经验表明,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治制度的优势,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优势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各派内汇集了大批专家学者,人才济济,要充分发挥各派的智力优势,为他们干事创业提供更大的舞台。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根本任务,不断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在基层层面的开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体制机制,把各派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增添新的动力。17年来,毕节试验区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开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多党合作共同促进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提高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程序积累了经验,推进了在基层层面开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实践,对充分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治制度的优势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第三,在发展目的上,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各族贫困群众。

发展问题虽然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始终面临的一个永恒课题,但每个时展成果的分配最终都要到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所以,不同阶级、不同政党在为什么发展这个涉及发展观的根本问题上,都会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作出回答。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和执政为民执政观的本质要求。

早在试验区建立之初,同志就明确指出,毕节试验区必须坚持以改变贫困面貌,解决温饱问题为目标,并把能否如期实现绝大多数农民脱贫的目标作为衡量试验成败的首要标准。毕节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全区居住着汉、彝、苗等3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贫困人口的比例高,少数民族乡占全区重点贫困乡比重大,是毕节地区贫困的主要特点。针对这一特点,17年来,毕节试验区坚持以开发扶贫工作统揽全局,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在扶贫项目的安排上,优先解决群众温饱、优先投入见效快覆盖面广、优先投放贫困少数民族村组户、优先投入技术物资配套、优先投放能带动种养业发展的项目;同时,把开发扶贫和生态建设、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培育发展支柱产业结合起来,促进农民增收,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切实把扶贫工作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群众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全区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88年的312.2万人减少到2004年的56万人,试验区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促进了毕节地区社会安定和谐与民族团结。

当前,加快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占有越来越突出重要的战略位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必须扭转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必须实实在在地解决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的贫穷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毕节试验区扶贫工作的经验启示我们,发展首先要明确发展的目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自觉地把完成发展任务同实现发展目的统一起来。我们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不是为了GDP而发展,而是为了富裕人民、造福人民而发展。人民是否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人民是否高兴和满意,应当成为我们考虑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检验我们发展的最高标准。

17年来,毕节试验区取得了重大成就,也留给我们多方面的经验和启示,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一个地区的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不同的发展观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实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毕节试验区的发展经验证明,即使在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贫困地区,只要勇于面对现实,创新发展思路,善于吸取人类对发展问题认识的科学成果,坚持对人口、资源、环境实行综合治理,也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年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毕节试验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战略思维观察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生动运用和体现,也是对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人类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是在社会历史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深化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长期探索实践的产物,毕节试验区是这种探索实践的典型范例。17年来,毕节试验区所走的是一条贫困地区科学发展之路,这也是科学发展观所指引的道路。在新的改革试验中,要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让这项“具有国际意义的小试验、大方向”工作结出更加丰硕之果。

注释:

1、:《在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1988年6月8日。

扶贫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 精准扶贫的华润路径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战略与路径选择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索 实施精准扶贫的思考 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的思考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旅游扶贫路径研究 精准扶贫中科技创新的思考 关于精准扶贫的几点思考 完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的思考 对精准扶贫中精准监督的思考 关于加强精准执纪护航精准扶贫的思考 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教育扶贫:精准扶贫的根本之策 路径创新是精准扶贫的关键一环 内蒙古地区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 黄冈市精准扶贫路径的SWOT分析 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精准扶贫路径探讨 论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及其释放路径 提升教育精准扶贫持续性和有效性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人民网.30年来中国累计减少逾6亿农村贫困人口[OL],2014:1

[3]新华网. 全球脱贫成果九成属中国:减少贫困人口6.6亿[OL],2014:1

[7]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OL],2015:1

[8]人民网.朱永刚: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OL],2015:1

[9]新华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OL],2014:1

[12]新华网. 五年来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九成以上[OL],2015:1

http:///mrdx/2015-12/03/c_134879708.htm

扶贫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帮扶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大学生数量增多的同时也有给就业带来一定的问题,在就业竞争中,贫困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残酷,为此,如何提升贫困生的就业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是经济实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激烈竞争,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较为特殊的群体,随着社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导致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乐观。

一、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就业整体水平低

贫困大学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就业中往往处于劣势,在就业时贫困大学生对考虑职业情景更加考虑的是收入的多少,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就业之后也会频繁的跳槽。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之后一般不会找到合适的工作,即使有的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找到一份工作,也往往和自己学习的知识内容不符。从就业时间来看,贫困学生的签约时间往往比较晚,这样就导致贫困生初次就业并不是那么理想,使得贫困生的就业整体水平比较低。

(二)目的性过强

贫困大学生相对于其他的大学生群体在教育教学中往往会考虑到很多的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家庭因素,在就业时会考虑到改变自身的家庭状况。这样导致贫困生在就业时往往就会考虑到收入方面的高低,至于专业对不对口则不是很在意。在高薪的追求时,对于去基层、回老家发展更加倾向于向大城市发展。

(三)自主创业艰难

贫困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也会有创业的想法,希望通过创业能够快速的改变自身的家庭状况,但是贫困大学生在创业时也会受到经济方面的限制,另外创业时也寻找不到较好的资源。这样就导致学生仅仅是有创业思想的萌芽很快就会减退。国家在发展中不断出现相关的就业政策,会设置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政策,但是实际对贷款资金需要经过烦琐的审批手续,这样就导致学生不愿意麻烦去申请贷款。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对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和高校发展的关注,对于贫困大学生德吉就业问题要不断完善相关帮扶政策,以此提升学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一)注重心理辅导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帮助贫困大学生,除了在生活、学习中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之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通过和贫困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通过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氛围,更好地进行就业指导。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就业心理辅导,让学生能够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层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对心理存在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调节,以便更好地排除心理障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贫困大学生在校园也会接触一些励志性的人物,这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这些励志人物的作用,可以让一些贫困大学生进行毕业回访,通过一些贫困毕业生的成功就业给贫困大学生在心灵上的震撼,通过贫困大学生之间相似的经历来传递能力,让贫困大学生能够克服自身负能量,从而能够取得就业上的成功。

(二)注重能力帮扶

为了更好地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要注重对贫困大学生的能力帮扶,在专业设置上要能够联系实际岗位,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应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实验课、实践课等形式在提升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帮扶应该从大学开始,要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让学生形成对自身就业的清醒认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对自身就业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以便更好地进行努力。贫困大学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要能够注重对其的帮扶效果,以便更好地提升贫困生的就业效果。

(三)注重经济帮扶

在对贫困生的就业帮扶时要注重对学生在经济方面的帮扶,可以通过设置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方式来帮助贫困生进行就业。当前高校在发展中针对贫困生也设置了一些勤工助学岗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经济方面的压力。但是学校本身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岗位毕竟有限,这样就不能很好地满足贫困大学生的需求。为此,学校在发展中要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勤工助学、实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劳动中获得相应的收入,以此解决贫困生在就业上的竞争力。

结语

贫困大学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就业中往往处于劣势,在就业时贫困大学生考虑的是收入的多少,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就业之后频繁跳槽。目的性过强、自主创业艰难等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在教育教学中注重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教育教学中不仅仅注重相应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能够注重对贫困生的理论指导,高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帮扶,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注重加强与贫困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对其进行思想上的引导,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创设一定的氛围。要注重对贫困大学生的能力帮扶,在专业设置上要能够联系实际岗位,注重对学生在经济方面的帮扶,设置了一些勤工助学岗位,在高校发展中还要不断注重对贫困生的就业帮扶,以便更好地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张勤景.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帮扶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0):153-154.

[2]陈智旭.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帮扶对策[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02):42-47.

[3]章周道.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帮扶对策[J].三明学院学报,2011(01):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