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作风建设存在问题

作风建设存在问题

作风建设存在问题

作风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干部作风建设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2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340-02

近年来,我党高度重视作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加强了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带头、带领、带动作用,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之以恒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效能,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以改进作风的新常态推动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应当说,当前广大党员干部作风得到不断改进,绝大多数干部能够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干部作风建设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对照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愿望,在干部作风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当前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不正

干部作风不良其根源就在于思想问题没有解决好,就在于信仰信念问题没有解决好。当前部分地方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纪律意识松懈、群众观念淡薄、工作责任感不强、精神不振以及享乐主义盛行等表现,都反映出干部思想存在着问题,信仰信念出现了偏差。少数干部自我要求不严,不参加党性锻炼,放松思想改造,生活追求转向低级趣味;一些干部缺乏政治原则性,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没了界限;有些干部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清楚自己参加工作为什么,入了党为什么,当了领导干什么;一些干部滋生了惰性心理,工作只求^得去,不求过得硬,懒政怠政的现象比较明显,人浮于事的问题比较突出。

2.作风不实

有些干部勇于担当的精神不强,干事创业的氛围不浓,工作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不敢负责,常把遇到的重大疑难或棘手问题交给上级,不敢承担自己的应尽义务;一些干部只求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庸庸碌碌当“太平官”,导致绿色发展、高端发展的后劲不足,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阻力加大;有些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奉行多栽花、少种刺的好人主义,只讲关系、不讲原则,对一些违规、违纪或的部门干部,没有及时地拽拽袖子提提醒,干部监督管理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这样的党员干部,不仅干不出成绩、打不开局面,而且还会成为跨越发展的绊脚石。

3.执行不力

一是存在。有些干部高高在上,不深入实际,疏于下基层,忽视调查研究,没有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基层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拿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对策。二是存在形式主义。有些干部对工作思路、计划、措施都停留在嘴上,说起来头头是道,落实到实际中却百无一用;喜欢做表面文章,安排工作,照着本子念一念就完事,不注重跟踪抓好落实;做事习惯于按部就班,在具体事务的处理上,没能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存在着“中梗阻”现象;对一些突发性、没有应对之策,一出手就手忙脚乱、处处被动。三是存在本位主义。有些领导干部只关心分管负责的工作,对分管以外的工作不关心,不研究,大局观念不强,阻碍了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些表现,归根结底就是工作执行力欠缺,岗位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刻苦钻研精神,不精通本职业务,难以适应岗位要求。

4.创新不够

当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我们已经进入了改革深水区攻坚期的特殊阶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但有些干部缺少开拓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工作方法简单,对工作中碰到的矛盾和问题研究不够,等、靠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干部对上级的指示和布置的工作任务,照抄照转,缺乏创造性,没有结合本地实际和自身工作特点提出新举措。

5.守纪不严

有些干部对加强作风建设、加大反腐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势麻木不仁、视而不见、缺少敬畏,导致用权任性、胆大妄为;不讲规矩不按程序办事、不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决策、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办事不公、强占强拆;热衷于钻政策“空子”、打“球”、甚至“闯红灯”,执行上级政策过程中搞变通,违规谋取局部利益而置制度、规定于不顾。有的干部奉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办事情不计成本、不讲节约;有的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吃、拿、卡、要”,捞取不义之财,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极个别干部甚至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据为己有,结党营私,违法行政,造成群众集体、越级上访不断,等等。

二、深化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尽管只是表现在少数人身上,但其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不可低估。如果我们不警惕、不抓紧治理,就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干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干部作风建设,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决胜“十三五”,关键看干部,关键看作风,关键看落实。因此必须下决心整治当前作风建设中重点突出问题,健全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推动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深化干部作风建设,需要抓紧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基点:加强干部思想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正确,行动才不会跑偏,行为才不会失范。思想教育是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

一要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通过“”、党校教育、理论宣讲、红色考察、党建文化引领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推动党员干部系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要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自觉用党的先进理论特别是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实践,更好地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实际成效。

二要加强党性党纪教育。教育和引导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学习《》、《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规定,积极探索党纪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的有效途径。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经常性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党员在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提升素质、增强党性。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和自查自纠活动,探索建立不合格党员教育、警示、诫勉谈话、处置等教育帮助新机制,不断增强党员和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保持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2.重点:强化干部监督管理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监督是关键。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是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要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很好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把干部成长发展全过程、工作生活各领域、思想行为各方面都置于严格监督管理之下。

二要扩大监督范围。在强化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监督管理的同时,把从严管理的对象拓展到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干部,必须实现干部管理对象的全覆盖。

三要完善监督措施。要综合运用教育引导、制度约束、考核评价、监督检查等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地使干部少犯错误、不犯重复性错误和大错误。要多组织突击性检查,特别是采取不打招呼的形式,深入各单位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做到一检查一通报、一问题一剖析、一案例一曝光。

四要整合监督机构。要把纪检、督察、法制等监督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统一领导、相互协调、共同负责的监督工作机制,强化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及时掌握作风建设的新动态、新问题,确保作风建设的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

五要强化监督机制。逐步建立起一套作风建设的投诉、受理、调查、处理的机制,实现监管过程的制度化、规范化。更好地利用监督电话、举报箱、投诉举报中心等投诉系统,受理群众举报和投诉案件,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同时发挥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做到事前监督、过程监督和事后监督、经常性监督和定期监督、普遍监督和重点监督、明察与暗访相结合,以切实增强监督实效。

3.落脚点:解决基层实际问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高度重视基层,积极深入基层,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干部作风建设要从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从倡导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起,坚持调查研究,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真正把干部形象树立在第一线。

一要坚持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建立和完善干部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各项措施,自觉推动改革和简政放权,积极主动为基层松绑,为企业减负。要多做服务基层、支持基层、指导基层的工作,党员干部服务基层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虚心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认真梳理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以扎实的措施和切实的服务回应需求诉求,使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更加符合基层和群众的需要。

二要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改革发展越是处于关键时期,越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尽心尽力把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办好。要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机关为民办实事的重点,不断创新办法,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加大为民办实事的力度,制定为民办实事的计划,让更多的群众在干部作风转变中受益。

4.突破点: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提升机关效能,是改进干部作风的重要体现,是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要逐步转变机关职能。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改革、简政放权的有关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逐步下放一批审批权力、取消一批收费项目。对单位权力责任和职能进行全面梳理,改革合并削减内设机构,不因人设岗,提高机关效能。提高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推进阳光审批、网上联审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严禁暗箱操作、推诿扯皮。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制定权力运行流程图,科学确权,依法授权,严防任性用权,治理有权不为,强化权力监督和制约。推行窗口“四零”承诺服务――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统一服务标准,简化办事流程,明确办结时限,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即时满意度评价系统,以职能转变效果和群众满意度衡量效能的提升程度。

二要实施目标绩效管理。推行标准化管理,建立全员责任体系,逐岗逐人明确年度工作任务和责任目标,制定具体要求、完成时限、完成标准,定量定效定性,明确划定“为”、“不为”与“乱作为”界限。对行政机关实行综合绩效考核,评出“优秀”、“较好”、“一般”三个档次,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挂钩,拉开奖励档次,对“优秀”档次的单位要大幅提高绩效奖励,对“一般”档次的单位要降低绩效奖励,并对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警示。

5.切入点: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

一要建立健全“能上能下”的x人用人机制。落实“五个重用、五个不用、五个调整”,重用一批,调整一批,解决人岗不适问题,把忠诚干净担当实干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严密选人用人程序,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强化党委(党组)的领导和把关作用,把牢动议提名、组织考察、讨论决定、任前公示等“关口”,探索实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倒查机制,严厉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二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干部交流机制。加强干部交流,在机关范围进行部门干部交流,在单位内部实行一定时期的科室之间的轮岗,以提高机关干部的内在活力,避免一岗定终身的岗位疲劳症。

三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要继续完善“三级联评”机制,健全评议评价标准体系,创新评议办法,扩大部门服务对象的参与面,切实增强职能单位抓政风行风建设的主动性;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奖惩制度,制定科学、量化、操作性强的效能考核办法,把效能考核与工作目标考核、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领导干部年终述职、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等相结合,把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作风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设银行;操作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进入21世纪以来,各类经济活动日益丰富,带来了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但是各种违规和欺诈事件也层出不穷,操作风险管理控制日益受到关注。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全行初步建立了操作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明确了操作风险管理的组织构架,构建了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数据库,建立了对基层机构监控检查制度。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提高操作风险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建设银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操作风险概述

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为: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不充足或者运行失当、以及因为外部事件的冲击等导致直接或者间接损失的可能性的风险。操作风险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操作风险贯穿了银行业务的全过程、操作风险属于内生性风险、操作风险大多是可控制的、操作风险管理难度大。巴塞尔委员会依据操作风险的成因将其划分以下七类:内部欺诈、外部欺诈、雇用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客户或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有形资产的损失、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涉及执行或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

二、建设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系建设缺陷

从组织体系上看,“三道防线”缺乏有机整合,监督检查交叉重复,内部协调成本高,管理合力难以形成;业务部门尚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操作风险管理团队,主要通过配备业务检查人员开展合规检查来履行风险管理职责。从制度体系上看,制度设计按部门职责来设计,部门职责有很强的主观性和边界划分模糊的问题,造成制度冲突与制度空白并存;操作和管理流程尚未完全标准化,部分制度的可执行性较差。

(二)管理机制建设缺陷

首先,尚未形成主动识别和持续改进的管理机制。操作风险的识别仍处于被动状态,主要依靠各内外部的各项业务检查及审计监督识别风险。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没有跟踪监测,导致屡查屡犯的现象。其次,尚未建立操作风险信息传递和响应机制。操作风险信息没有及时传递和整合,难以为决策层提供有效支持。第三,操作风险缺乏差别化管理手段单一。很多业务环节主要依赖手工操作,未能充分运用技术手段。

(三)管理手段运用不足

首先,过分依赖内部审计,忽略外部审计力量。在操作风险的管理上,几乎是全部依靠内部审计部门来发现问题,而这些部门又往往人力薄弱。其次,制度建设跟不上,制度执行不力。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制度执行不力,未发挥其应有的约束力。第三,电子化手段缺乏。目前建设银行的电子化办公系统还不够完善,比如在信贷审批过程中由于人情关系等经常出现授信额度过大等问题。

(四)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第一,内部监督监控缺乏系统性,形成检查真空。虽然银监会和总行都加大了对辖属网点的监督管理,各种类型的检查项目比较多,但普遍存在照顾情面、检查深度和有效性不强、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等情况。第二,各类检查的严肃性不够,处罚力度不强,也影响了操作风险的有效防范。有的检查对违法违纪者碍于情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检查只注重表面整改,处罚力度不足,检查的严肃性遭到破坏。

三、优化建设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构建整合的管理框架

首先,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设立专门的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明确各部门各层级职责,合理设置管理岗位,整合监督管理资源。第二,建立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的有效传导机制。强调总行各部门间的认识统一,通过各业务条线将总体政策和部门政策直接传递到一级分行的部门中,一级分行各部门将细化的政策传递到基层各级分支机构和部门,保证自上而下政策传导的及时、准确和有效。

(二)建立完整的管理流程

第一,强化操作风险暴露情况识别机制。应当保证及时性和充分性,针对主要的产品、业务、流程、系统判断其中的操作风险并分析影响因素和可能的损失结果,要同时考虑到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第二,完善操作风险风险报告机制,包括定期报告和非定期报告。定期报告包括银行操作风险源、整体操作风险状况、发展趋势及措施建议。非定期报告可以融入风险识别、评估、监测过程中。

(三)完善操作风险内部控制机制

首先,强化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部门要对各类操作风险进行分析,加大对重点业务、重点人员特别是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重点监督和跟踪监督。其次,建立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充分调动业务部门和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参与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可通过经济资本分配和操作风险管理成本配置等手段,并在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增加操作风险管理的考核指标,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四)加快信息技术和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的开发运用

第一,加快操作风险管理信息技术开发。加强业务系统自动化程度,可以有效避免因操作人员忽导致的业务失误,比如推广网络银行使更多的业务系统自动完成。第二,完善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可以采用专家预测法、情景模拟法、流程分析法、调查问卷法等评估方法对业务活动和作业流程中的风险点和控制活动进行识别和评估,以此支持流程的不断优化,不断完善内控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元庆,杨旭.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看银行操作风险管理[J].南方金融,2005(10):15-17.

作风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3篇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基层法院的审判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案多人少的矛盾相对来说较为突出。有的院领导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审判工作上,认为抓党风廉政建设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对此项工作安排不力,措施也不到位,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等现象。而有的中层干部和干警认为,自己只是普通的党员干部,既无人事权又无财权,更无决策权,干好自己的审判工作就行了,抓党风廉政建设是领导的事,与已无关。还有的则存在“基层法院案件标的小,干警出现违法违纪的机会少,廉政建设可有可无”的片面认识。正因为上至领导下至少数干警对廉政建设认识不够到位,以致出现该管不管、该严不严的现象。

(二)宣传教育不扎实。抓好廉政教育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基础,多宣传,常教育,使广大干警增强做好廉正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廉正建设放在与审判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但有的法院在这方面做得不够,致使少数干警在教育方面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产生廉政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落实起来不要”的错误想法。以至于抓廉政教育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一般是领导安排了才做,应付交差,流于形式。

(三)责任目标不明确。党风廉政责任制实施以来,大多数法院的做法,都是每年都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院长与分管领导签,分管副院长与各庭室负责人签,各庭室负责人与普通干警签。但是责任条款过于笼统,内容不明确,基本上都是上行下效,照抄照搬上级的相关规定,没有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也没有根据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特点来设置不同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最终是内容空洞、责任模糊,一旦出现干警违法违纪情况,由于缺乏具体的责任追究办法,使追究成为一句空话,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考核方法不科学。目前法院所签订的责任书中都规定了相应的考核方法,如有的实行半年或年度考核,有的实行按季考核等等,但是,在现实中有的是责任书一签了之,根本就没有进行考核;有的由于照般照抄上级法院或其他法院的做法,脱离了本院的实际情况,考核内容空洞,无法进行考核;有的是考核指标体系不科学,没有科学统一的既能定性定量又方便操作的指标体系,考核程序也存在着问题,具体操作时随意性较大,对考核对象难以作出精准的评判,这样的考核结果往往不能令人信服。

(五)制度建设不落实。加强法院的廉正建设,队伍是基础,制度是关键,监督是保证。只有建立健全有关廉正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靠制度去约束和管理干警,才能使干警自觉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有的基层法院领导对有关党风廉政规定仅限于上面怎么讲,我也怎么讲,不关心制度建设,把制订制度看成一种形式,更谈不上检查落实和执行监督了。甚至对党风廉政责任范围内的一些工作往往以事务繁忙、不熟悉纪检监察业务为由,把工作和责任推到纪检监察部门身上,形成“两张皮”现象。

(六)责任追究不彻底。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基层法院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上仍然有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一是对纪检监察干部查办案件缺乏理解和支持,总认为本院纪检监察干部查办案件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对纪检干部查案采取消极态度,不支持、不配合,甚至有抵触情绪;二是由于目前件较多,纪检监察部门把一部分精力放在接待来信来访上,对查办案件处于应付状态;三是有的院领导存在“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怕问题暴露了会影响法院形象,所以存在着追究责任不彻底的现象。

二、加强和完善党风廉正建设的对策及措施

(一)思想上要加强认识。明确党风廉政建设与审判业务和其他工作之间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到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审判工作任务必须靠高素质的法官队伍,而建设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又离不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性和主体地位,把责任制纳入基层法院党组、领导干部的目标管理,与审判、执行工作和法院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做到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一起考核。

(二)工作方法要对症下药。一是要以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学教整改活动为重点,加强对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审判、执行等工作纪律方面规定的学习,强化干警司法为民的宗旨意识,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二是要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开展党员先进性谈心活动,了解干警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模糊和错误认识,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通过走访活动了解情况,结合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自查自纠,抓好纪律作风专项教育整顿活动,增强党风廉政教育的效果。三是要抓好三个结合。即抓好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组织教育与家庭教育、党风廉政教育与法官职业道德教育的结合,真正使教育抓出成效。

(三)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理人的有效机制,保证审判队伍的纯洁。一是完善制度。要对现行的党风廉政制度进行一次清理,重点完善廉政谈话和诫勉制度,重要情况通报和

作风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4篇

摘要:目前,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是每个国有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所谓党风建设就是将党的政治核心与群众关系相互统一,加快发展脚步。而反腐倡廉针对的则是对待一些腐败现象给予打击和修正。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党风建设以及反腐倡廉的工作内容,分析当前国有企业对于党风廉政责任制方面存在哪些问题。除去客观因素产生的负面影响,针对人为的、可避免或降低的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化对策,以方便国有企业能够全面落实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制。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要实现企业的最大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落实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国有企业中由于人为因素产生的各种贪污受贿,混水摸鱼等种种不良风气将引起企业经济下滑,内部不团结、工作情绪不高而引发的企业信誉降低、企业亏损等情况,甚至破产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会直接影响企业本身生存。本文通过提出国有企业现存在的不良现象,将进行合理分析,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化对策。

一、确立国有企业的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制的含义和必然性

国有企业中的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制是以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上,有效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从而实现企业最大化。由于国有企业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因此国有企业的经济直接影响国家经济效益。一但国有企业中出现大幅度的经济波动,国家也会因此出现经济两极化。因此对待国有企业更应该严格要求,按照目前法律制度来限制。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我国将党风建设问题看作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相对的,国有企业也应将加强党风建设工作作为核心内容,全面实行打造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反腐倡廉”所代表的意思是“反对腐败,提倡廉政”。我国坚持实现“反腐倡廉”特别是在当今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并把它作为行动纲领。因此,国有企业中若实现反腐倡廉内容,同时应与提高党风建设工作相结合,必将取得国有企业最大化发展。

(一)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制含义。国有企业中党风建设一词来源于十的胜利召来针对当前国有企业发展和未来发展方向做出的一个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新的部署工作。其主要内容是以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领导,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反腐倡廉”一词是一政治伦理学术语。主要强调反对腐败现象、全面建设廉洁政治教育。在当前局势下,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全面加强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二)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制的必然性。目前,国际经济波动幅度较大,在此经济状况下,国有企业的经济情况是被全国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因此,假如国有企业中若出现贪污受贿,权利滥用,混水摸鱼等种种不良现象,必然会导致国有企业经济下滑,企业信誉降低,甚至企业破产现象。因此,需要加强国有企业中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全面建设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教育体系等多种监管体制。最终,达到国有产业可持续最大化发展。

二、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制的当前存在现象与分析

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达到一定目标,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比较注重利益问题,完全无视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最终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通过上文可知实行国有企业中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是必然的。但是在落实这方面的工作上,人为因素、客观因素、社会地位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这一问题。例如在建筑行业中,这一现象比较明显,因此就建筑行业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具体化分析。

(二)“贪污受贿,混水摸鱼”。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企业单位中不闻不问,只管好自己的事情。很多企业在用人机制上甚至出现了“家族制”企业,一个单位中全是亲属、朋友,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遇到困难时,纷纷逃避责任,甚至拿钱了事。在建设行业中,部分领导因贪污其中建筑材料的公款,导致建筑检测不合格,最终浪费财力和人力。这都是因为部分领导由于金钱的诱惑,背叛了传统的道德理念进行贪污受贿。例如:某啤酒公司董事长利用啤酒瓶回收,大搞形式主义,贪污70多万元,最终导致企业破产。更有甚者,在企业单位中“混水摸鱼”,凡是觉得利不关己的事情都不当回事。对于上面交代的有关“党风建设”“反腐倡廉”工作不深刻开展,乱搞形式主义,工作造假。因此有关党风廉政工作非但没有落实,可能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 “偷工减料,贪取利益”。当今世界物价飞涨,许多商家在制作商品过程中偷工减料,导致商品质量不断下降。许多商家从中谋取利益来满足个人私欲。更有企业在每一阶层中贪污回扣,等到原材料运到加工厂已经变得破烂不堪。最终导致企业商誉问题受损,企业面临危机。在建筑行业中,建筑材料由于不被人所重视,就会有人从中对材料进行改造,导致材料质量低下,建筑施工不合格等不利状况出现。这都是由于“偷工减料,贪取利益”所导致的。

(三)“奢靡享乐,个人主义”。部分的国有企业存在奢华之风。少数大型国有企业,奢靡享乐之风主要表现在耗费大量财力修建豪华办公楼、装饰奢华办公室、购买大量办公设备、配置高档轿车、吃住高档宾馆。这一现象还存在小型的国有企业中,虽然从外表看不出来,但是却从另一方面来满足私欲。例如,在建筑行业中,很多的领导针对建筑进行审查后,施工领导将请领导吃饭,本来吃个便饭的就可以了,但是他们还会再晚上在请一顿;本来一两个人陪同就可以了,但是往往有七八个人陪同;明明吃不了多少东西,却不停的点菜,因为有公款报销;奢靡享乐风还表现在企业内部相互攀比上,一旦是公费报销,便将公费最大化使用。只顾个人的想法,不为企业的未来打算。

(四)“乱搞关系,以玩工作”。当下,很多人会为了事业、金钱等一系列物质需求去出卖自己,为了达到自己目的,出卖朋友、亲人去获取利益。例如,建筑行业的个别家长由于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未来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天天去向公司领导攀关系,为领导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在领导舒心之后,便为孩子安排工作。但是这样的结果导致了孩子真正到岗位那天,完全不具备建筑行业的相关专业知识,一天只知道陪着领导,到月等工资下发。在工作中,不认真对待,以玩的心态对待工作,以为只要陪着领导吃好,玩好,就可以满足自己的一切。最后,企业中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逐渐减少,企业最终也走向下滑状态。

(五)“依赖心理,责任心匮乏”。由于有些企业中的领导,对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还没有真正形成共识、以为只要摆上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的牌子就好了,等待纪检监察机关的检查,敷衍了事,自己只管如何让公司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在他们看来,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只是一个空话,没有具体去实现它的意义。而处于基层的工作人员认为这不是他们的管辖范围,即使出了问题,纪检机关也不会检查到他们身上,对待上级领导充分依赖,坚决不管不问,而上级领导们也处在不想管,不愿抓,工作缺乏主动性,责任心出现匮乏状态。在建筑行业中,施工团队往往只注重施工,不管问题的出现,普遍的认为这不是他们的责任,如果你向他们追究责任的话,他们会告诉你,这问题不属于的责任,你需要找领导解决。这样导致一推在推,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

三、针对国有企业中不良现象提出具体可能性分析

(一)缺乏相关知识概念,思想意识不到位。当前国有企业中的大部分人对待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认知体系不完善,偏离正规思想,只重视发展经济效益,对待其他问题不管不问,更不把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做到万事基础上,或者觉得这并不是自己的责任,不归自己管理,完全等到司法、政权部门来处理。这种不良现象将导致国有企业中工作人员内部不团结,导致企业商誉下降,最终出现企业业绩下滑现象。

(二)制度具有缺陷,改革创新不全面。随着十的胜利召开,现在已有很多建筑有关的国有企业开始重视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但是由于部分建筑公司的制度老化,不符合当展的要求,在改革创新方面没有新意,更抓不到方向,导致建筑公司改革不彻底。即使制度改革的具有创意,但是没有具体举措。实行起来,也是十分费力的,甚至到最后影响其他工作的进行,没有达到“双赢”局面。

(三)社会风气影响严重,封建守旧思想。现在的社会风气越演越烈,好的风气能够引导人们汇聚一股力量,将建筑类国有企业实现经济最大化发展,相对的坏的社会风气将带领人们误入歧途,最终企业达到边缘化,由于不良的社会风气支配着大多数人的思想和行为,人们可能会把这种不良风气当作是一种时尚潮流。但是也有少数国有企业没有这种时尚潮流,可是企业也慢慢出现了下滑状态,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封建守旧思想严重,不肯创新,只按照原来的方式工作,最终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成果不突出,完全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四)具体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责任工作没有落实到实处。很多的建筑类国有企业现在针对党风廉政工作已经认真对待了,但是有很多的工作没有落实到实处,例如,很多的领导对自己的管辖范围内,针对党风廉政工作的落实,没有进行认真督促和检查。更有一些领导没有做到以身作则,他们对待工作及其不认真,甚至在其下面的基层工作人员也仿照领导的态度,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股不良的风气,导致这个建筑相关部门工作出现纰漏,从而引发引发腐败问题;还有一些领导为了谋取利益,从而实行“好人主义”,由于自己的党风廉政工作没有做到位,便不断向检查的人阿谀奉承。现在,懂得专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的知识人才配备不足,很多的人都没有实际的经验,懂的人也有知法犯法的情况出现,导致整体监督水平不断下降。最终的腐败现象没有得到很好的抑制。

(五)对待工作没有设置完整的考核奖惩制度。很多时候,人们喜欢奖赏制度,建筑类公司将业绩成绩看作成施工的奖罚情况,有奖有罚的制度被很多大型企业所认同。目前,大多数企业针对党风廉政工作没有进行考核制度,设定奖罚规定。即使有这种制度,但是也存在考核奖惩不及时的现象。

四、加强和落实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制的对策和建议

(一)在提高企业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进而强化执行责任制的自觉性。加强企业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党风建设教育活动,从而让所有人对待党风廉政有初步认识,首先,从领导抓起,只有上层领导真正了解党风廉政工作,他们才会从自身做起,并且需要强化他们对于责任心的认知,让他们真正意义上了解自己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处于怎样的一个位置,自己该承担着怎样的责任。形成一个初步的计划后,号召企业全体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学习,彼此相互督导。在进行学习过程中,都要有具体的要求和预期目标。例如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的制定、部署任务、任务下发、进行合理化实施、彼此之间相关监督等,都应有明确具体的要求。从而提高企业人员对实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要性的认识,强化执行责任制规定的自觉性。

(二)制定具有创新意义的党风廉洁政治体系。针对现在建筑企业和其他国有企业中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需要制定出一套具有创新意义的党风廉洁的政治体系。企业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看需要哪一套完整的制度。首先,企业要认真研究在当前形式下,各种腐败之风产生的现象和原因,重点的针对企业人员对党风知识的了解情况和现象经常容易发生的地方,从而在源头上找到原因。之后,进行合理化分析并建立一套完整适应该企业的党风廉洁政治体系。

(三)制定内部监督规章,开展“奖罚并举”方针。在建筑类企业及其他企业中,具备一个完整的党组织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它可以带领企业进行党风廉洁建设学习。国有企业党组织通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来学习党风建设问题。其次它可以起到监督作用,可以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监督作用。针对企业中存在的个人主义、奢靡享乐的人给予教育和打击。在日常工作中,要有效的把检查工作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相结合。从而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

“奖罚并举”在国有企业中收到了很多的好评。这一好处不仅可以利用在业绩评比上,还可以利用在打击腐败现象中去。首先,要正确对待员工群众反映的腐败现象,酌情分析和研究群众提出的现象。通过举报,发现企业中存在的不良风气现象。大力提倡和鼓励署名举报,建立一套对举报有功人员的奖励制度,并对腐败现象进行严肃处理,从而杜绝腐败现象发生。

(四)深化人事部制度改革。针对目前国有企业中出现的“走后门”现象要严肃处理,首先加大人事管理改革力度,制定严格的选拔任用制度。在初试中,通过面试、笔试、适用期的考量。在考核期通过后,每隔一时段进行相关专业技能测试。从根本上杜绝“走后门”现象。通过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五)划分明确的工作,各个岗位实现责任制具体化。一个企业的经济最大化实现需要划分明确的工作,各个岗位需要确定责任范围和责任内容,这是落实责任制的先决条件。首先,在工作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化划分任务。由多个岗位相互配合,将公司效益最大化。每一个领导,要让他了解具体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党风廉政工作进行。将手下的员工实现责任制具体化。从而,自觉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责任制工作结合,把企业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

五、结束语

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国有企业的建设影响着国家的经济状况。因此,针对国有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尤其重要。我们不仅要在现实工作中,将效益最大化发挥。同时,加上合理的规章制度来加强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制化。最终,将国有企业达到经济效益,党风廉政工作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顾蕾,在廉政之风吹拂下,记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J].检察风云;2011年第15期

[2]郑立东,《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系列讲座(四) 完善检查考核与监督措施切实保障责任制贯彻执行[J].中国监察;2011年16期

[3]方浙英,浅谈如何加强地勘单位党风廉政建设[J].才智;2011年21期

作风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5篇

1 煤矿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勤奋学习、学以致用方面有差距。有的领导干部把党委或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视为一种负担,以种种借口或理由不参加集体学习,更谈不上个人自学了,学用结合也更无从谈起。特别是少数干部因为长期疏于政治学习,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淡薄,甚至扭曲。

二是在心系职工、服务群众方面有差距。有的干部忘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职工谋利益,而把权力变成个人捞取好处的工具,心中想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政绩,为自己升官发财搭建台阶、铺平道路。有的干部遇到群众上访不主动接待,帮助解决问题,而是躲着走,或不理不睬拒之门外。对职工群众的关心和关注仅仅是挂在嘴上,对职工群众反映的困难,置若罔闻,从来不付诸行动,或是做做样子而已,因此,导致了干群关系不和谐,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工作。

三是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方面有差距。有的干部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工作中缺乏责任感和紧迫感,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工作。少数干部思想观念落后,对煤炭企业面临的形势心中无数,习惯于凭老经验老办法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有的喜欢做表面文章、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好大喜功,盲目蛮干;有些干部工作拈轻怕重,遇到问题绕着走,表里不一;有的不抓制度的落实,或蜻蜓点水做样子,欺上瞒下,为骗取名誉,甚至在迎接上级安全检查验收中,突击搞“样板工程”,给安全留下隐患。

四是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方面有差距。有的干部忘记了我们神宁人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自救解困、艰苦奋斗的精神。有的基层干部不能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在管理工作中要求不严、标准不高、大手大脚,对自己或身边的浪费现象视而不见,给经营管理留下了漏洞,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五是在顾全大局、令行禁止方面有差距。有的干部人为地搞小团体、小圈子,闹不团结。对上级的指令不能够做到令行禁止,有的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削弱了执行力。特别是少数干部擅长编织关系网,办事不讲原则,利用裙带关系、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亲朋关系等,为谋取个人私利服务;有的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在搞拉帮结伙,搞小宗派、小团体活动,扩张个人势力范围,培育亲信,排除异己。

六是在发扬民主、团结共事方面有差距。有的干部不能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规定,不愿接受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在工作中搞一言堂,独断专行,容不得他人的不同意见,缺乏民主团结的精神。特别是有的生产单位领导干部以罚代管、以罚代教现象严重,群众意见较大;有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管理层面的整体指挥能力,削弱了团队的智慧和凝聚力。

七是在秉公用权、廉洁从业方面有差距。有的干部不能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业的各项规定,在廉洁自律方面存有一些问题。如,近年来,集团公司各单位查处的违纪案件中,煤矿领导干部贪污、受贿、侵占等经济类违纪违法案件所占比例较大,私设“小金库”现象屡禁不止;凡此种种严重影响了煤矿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在职工群众中的形象,阻碍了企业生产力的发展。

八是在生活作风、洁身自好方面有差距。有的干部生活作风不够正派、情趣不够健康,不讲操守,不重品行,不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更有甚者,有些基层领导干部在生活作风方面,片面追求物质生活享乐化;个人生活糜烂化;精神生活颓废化;社会生活庸俗化;家庭生活逐利化。给党员干部职工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如,有的基层干部缺乏自律意识,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热衷于灯红酒绿、大吃大喝,追求低级趣味等。

2 解决煤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问题的主要对策

随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针对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以上问题,坚持“一靠教育,二靠制度,三靠自律,四靠监督”的原则,积极采取措施,对基层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自律、严格监督,使基层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要利用矿党委理论中心组、党支部“”、党员政治学习活动日等形式,扎实有效地组织好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强化基层干部理论集体学习和自学,要分阶段、有计划地制定详细的理论学习配档表,要认真安排集体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等。要以学习十精神为重点,特别是学习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用十精神武装基层干部的思想,用十精神指导各项工作。

二是健全完善制度,强化基层干部的规章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企业来讲必须健全完善各项制度,用制度去规范各级干部的行为。要突出完善基层干部的考察、考核制度,将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情况明确纳入干部考察和考核的范围。在对领导干部进行考察考核时,特别是在基层干部提拔使用的考察工作中,应明确将基层干部的工作实绩以及“生活圈”、“社交圈”的生活作风等有关内容纳入考察的范围,从而使组织部门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干部的整体情况。完善各级管理干部述职述廉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戒勉谈话制度等制度。针对领导干部在新形势下出现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方面的种种问题,进一步完善有关规定,使之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例如,在管理干部的戒勉谈话制度中,应明确规定如果有群众举报或反映干部在工作及生活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纪检监察部门就应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调查工作,必要时应及时进行戒勉谈话,对这些干部进行提醒或批评。切实发挥制度的严肃性和约束力,提高基层干部的规章意识,规范好其廉洁从业的行为。

三是强化自律约束,规范基层干部的从业行为。在企业管理中,对基层干部的管理制度建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各级干部的自身建设。能够自律的干部才是真正的好干部。就我们煤矿企业来讲,要突出抓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落实,加强对各级管理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廉洁从业行为规范的教育,不断增强其廉洁自律意识,逐步形成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辅相成的廉洁从业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进行普遍的法律知识和法制教育。如,要教育基层干部一定要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按照规定的程序合理、合法地开展工作,不得擅自越权指挥,特别是不得利用自己的职权在干部提拔、职称晋升、物资供应招投标、煤炭销售等方面为自己或亲友谋取私利等。切实通过教育,使基层干部自律和自我约束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自觉地按照法律法规和矿规、矿纪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名合格的管理干部。

四是实施有效监督,促进基层干部的作风建设。事实证明,对各级基层干部实行全方位有效监督,是促进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党委职能部门要对基层党员干部是否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情况,进行经常性地监督检查。特别是纪检监察部门要对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履行职责情况要深化监督检查,还要加强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生活圈、社交圈等情况的监督。如,要重点监督在干部管理方面是否有违规提拔干部的情况;在工资奖金分配方面是否有克扣职工工资奖金的现象;在生活作风方面是否存在干部涉足娱乐圈、腐化堕落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