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监督作风思考

监督作风思考

什么叫作风?作风是一个人、一个团体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亦即在其社会关系及社会交往活动中,一贯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特征。

领导干部的作风为什么重要?因为它与公共权力、公共事务联系在一起,从而与其他人的行为相比,具有更大范围更大程度的外部影响。

领导干部没有监督,而有良好的作风,这是否可能?少数人可能,多数人不可能,一时可能,长期不可能,所以说到底是不可能。为什么?因为没有监督(制约)的权力一定会被滥用,一定具有高度的腐蚀性,以至会把好端端的人变得“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照这样说,难道竟没有不肯滥用权力,不受权力腐蚀的“好人”?当然不是。尽管这样的好人是大多数,但如果权力没有监督,不受制约,在权力“市场”上就一定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反向淘汰机制。所以,与没有监督的权力相联系的行为方式和特征,其恶质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有所谓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之说。

这就说明,监督是领导干部始终保持良好作风的一个极为重要、不可缺少的条件。而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实质和要领都在于对权力的监督。

然而对权力的监督,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恰恰又是最困难的。这有多种原因,其中,首要的原因是充分获取真实信息很不容易。由于工作的复杂性和目标的多重性,特别是由于决策与操作上高度的可选择性,领导干部的日常工作,权力运行的过程、状况和结果,远不像工地或车间流水线上的生产劳动那样易于观察和考核。在社会转型时期,这个特点更加突出。这时,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关系、社会交往方式(包括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等)、收入与财产的来源和持有形式,都日益复杂多样,变动不居,决非旧体制下那种简单、单一、封闭的状况所能比拟,但同时,各方面的体制改革还处在渡河未济的半途,旧体制的控制方式仍具有相当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权力带来的诱惑更多更大,领导干部的作风受到侵蚀的危险亦更多更大,因而监督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要充分获得为监督所必需的真实信息恰恰由于同样的原因而更不容易,相反,对有些人来说,隐藏信息的条件和招术倒是更多了,于是有效的监督也就成了更为困难的事情。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要有效地解决监督问题就要首先从这里着手。也就是说,虽然监督要靠一系列具体的制度来保证,但首要的制度是信息披露制度。如果不从制度上保证与权力运用有关的信息能够充分公开,则其它关于禁止、惩戒的种种规定无论怎样完备细密,也都可能流于形式,当然不会完全不起作用,但这种作用可能是偶然的,或一时的,或因人而异的。

《水浒》里的好汉天不怕地不怕,有的事却也决不肯做,因为就怕传到江湖上被人耻笑。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监督问题的三个要点。第一,信息的公开本身就能起监督作用,并且是事前防范的作用。而我们知道,监督之最重要的目的正在于事前的防范而非事后的惩罚。第二,能起这种监督作用的信息公开是传播于较大范围的信息公开,不是只有个别人、少数人知道,既不是瞒上不瞒下,也不是瞒下不瞒上。第三,信息的公开传播便形成舆论,进而对具体的行为主体而不只是对抽象的行为形成社会评价。信息、舆论、社会评价三者的连接,自动构成了一种有长效的监督机制,叫做舆论监督。

现代社会的传媒恰好为这三者的连接提供了最有效的工具。事实上,就其实质意义来说,它正是为此而发明,而发展起来的。如何解决监督困难的问题呢?一个切实的办法就在这里,就在发挥传媒特别是报纸的作用。在党的作风建设中,党的报纸的基本功能之一,它充分达到正面宣传效果并真正形成和主导健康、良好的舆论氛围的途径之一,乃至构成党报影响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在于形成这样的监督机制,有效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而党的报纸在这方面的状况,本身便是党的作风状况的一个反映。

因此,党的报纸及时发现情况,传播信息,实行公开的舆论监督,应当被视为一种正常的政治秩序和政治生态而发展起来,并使党的各级组织、干部和党员随之而逐渐习惯起来。这样做,最能别良莠、明奖罚、正风气,所以它的最大好处是破除上面说的那种反向淘汰机制。换言之,对坚持良好作风的领导干部来说,信息公开、舆论监督机制正是一种最有效的识别、保护和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