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意思维论文

创意思维论文

创意思维论文

创意思维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广告理性感性诉求消费者原则

“现代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消费者的目的,不再是只为需要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消费而消费,为感觉而消费”。这是在一次国际广告研讨会上某位专家提出来的一个观点,这样的话听起来似乎有点诡言众听,但仔细想一想这也并非没有道理。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因过多地忙于各自的工作而忽略了情感方面的需求。事实上,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更需要情感。爱情的甜蜜感、家庭的温馨感、,事业的成就感、地位的荣誉感等,都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种情感又往往从消费上容易体现出来,也正因为这样,感性诉求广告在现代社会得以诞生,广告商通过感性诉求广告引起消费者的某些体验,通过人们的感情过程来控制人们的消费行为,从而达到实现广告促销的目的。

1.感性诉求广告抬头的年代

何谓感性诉求广告?这必须从人的情感和商业广告的目的说起。我们知道,人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也是最容易激发的,而商业广告的最终目的是要诱发人们的购买行为,而人们购买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和情感活动一起。一般来说,情感活动越强烈,购买行为就越容易产生,甚至可以说相当程度上购买行为的产生根本就是取决于个人的情感,感性诉求广告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它并不完全从商品本身固有的特点出发,而是更多地研究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运用合理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广告创作,寻求最能够引发消费者情感共鸣的出发点,从而促使消费者在动情之中接受广告,激发购买。

感性诉求广告是相对于理性广告而言的,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多方面的缘故,商品之间没有多大的竞争。在进行广告宣传时,只要寻求从概念化、理性化的角度来诱导消费者即可,如告诉他们什么样的冰箱最省电、什么手表最准时等,这种我们称为理性广告。当然,理性和感性是相对的,理性广告仍然是现今广告的重要诉求手段之一,比如在耐用消费品的广告当中就比较多用。但相对于过去而言,感性诉求广告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它们一改以往过于强调企业品牌特点和在媒体展开强大广告攻势的硬性手法,代之以亲切、柔和的广告语言,以及自然流畅的广告风格,老实诚恳的广告诉求,让你有所感触,令你着迷,左右你的情绪,使你达到“幻想”的深度。它不断地撞击人们的感情,使你向它靠近并对它产生好感,最后从感性上被它征服,最终达到销售产品或服务的目的。在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日益提高的今天,情感诉求广告更是得以逢勃发展。

2.现代感性诉求广告创作的新思维

前面我们说过,商业广告中的感性诉求是根植于受众的情感,那如何在感性诉求广告中达到迎合受众情感的目的呢?又如何在今天盼繁复杂的广告竞争中脱颖而出呢?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些感性诉求广告创作的新思维。

2.1体现价值——人性的永恒主题

人性就是指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感性诉求广告的目标受众是消费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告艺术也属“人类”学。以人为主体的世界丰富多彩,人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主题,生命的新陈代谢、人的喜怒哀乐、感情的相互交流以及对生活的追求等都构成了生活中极为广泛的题材。因此,大多数成功的广告都善于挖掘人性的心灵深处,满足人们心灵深处的渴求与祈盼,对人的价值肯定、对和平安宁和幸福美满的憧景等都成为了广告表现的新主题,它是显示人类自身价值的一种诉求。

我们知道,现代消费者的需要正从量的满足、质的满足上升到感性满足,这就是消费的高层次需要。也就是说消费者越来越需要体现自身的价值,他们更需要表达拥有该产品所获得的心理价值,即产品实用价值之外的象征价值,如荣誉、地位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品牌的名字比产品更重要”。可口可乐不再是只用来解渴的起泡饮料,而是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拥有豪华高级的奔驰轿车不再只是拥有便捷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种富有和高级社会地位的显示,是个人成就的表达。同样,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始终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个永恒主题,这一点在中国就更显得突出,亲子情、手足情、夫妻情等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使是家庭观念相对冷淡的西方也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贝尔电话公司以“情感沟通”为主题的广告来减轻思念远方亲人的寂寞感,这些广告以“家人团聚”为诉求,表现温暖而弥漫家庭后气氛,恰似一个美好的梦,慰抚了人们寂寞的心灵,把他们重新带回健康的感情世界,因而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2.2自然浪漫——现代人的“逍遥梦”

19世纪,浪漫主义者将大自然的景色带进了他们的作品,雄伟的高山、辽阔的大海、纯朴恬静的田园风光、异域他乡的奇特情调等。大自然的壮丽风景在浪漫主义者的手中得到了尽情的描绘和展示。这种以自然对象来反映和寄托艺术家情怀的现象,在美国文艺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看来,其生理——心理基础就是心与物的异质同构,阿恩海姆系统地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艺术现象,他认为艺术创造的基础是对对象的表现性的知觉,他说:“我们必须认识到,那推动我们自己的情感活动起来的动力,与那些作用于整个宇宙的普遍性的力,实际上是同一种力。”在现代的平面广告中,设计师们采用了大量以大自然景象为背景的主题,他们把大自然加以简化或象征,或为装饰目的而抽象化。

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高科技的时代和纷繁复杂的世界,为了舒缓疲惫的身心,躲避城市的喧嚣和污染,起来越多的都市人希望能逃离城市,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实现现代人的“逍遥梦”,休闲度假也成为了现代都市人希冀的生活方式和流行的消费时尚。而正因这样,它成为了感性祈求广告的一个切入点。广告人针对这一需求,再现大自然各种美景,渲染一种轻松欢快的浪漫气氛,满足都市人盼望实现“逍遥梦”的潜在心理,从而感染消费者,使消费者为之心动而达到广告的目的。例如芬兰伏特加酒的广告,画面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将树林、酒奇妙的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个魔幻似的场景,又如EBEL手表广告,在皎洁的月光下,古老的独木舟载着豪华轿车,伴着岸边的古老的金字塔在水中荡漾,把手表处于这种远古与现代结合的环境,充满着浪漫的情趣,营造出一种浪漫又神秘的时间新境界,让消费者为之心动。

2.3情调设计——身临其境的心灵对话

所谓情调,即广告作品基于一种主题意念而表现出来的浓郁的感彩和审美抒情,将审美抒情性融于创意表现之中。情调设计经常用说故事的方式来表达信息与人的关系,以卓越的创意、动人的形象、诱人的情趣、变换多样的艺术处理手法表达广告内容,从而使消费者产生身临其境并与之心灵对话的境界,进而唤起消费者潜意识的欲求。广告只有以情动人,才会有强烈的感召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爱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层次’中最重要的一个层次,人有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运用情调设计来揭示广告主题,往往能够拔动人的心弦,并且使人回味无穷,情系于怀。因而,情调设计虽基于平常却发挥出非同寻常的内涵,它归属于一个视觉出发点,但都又远远地超越了画面的视点,它所营造渲染出来的气氛和意境境给人们造成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回味感。也就是说,如果善于在广告设计中将审美性融合到创意表现中,巧妙地进行“感情投入”,通过各种抒情手法的运用,把消费者引进“情文(图)并茂、情景交融、物我交融、情理相随”的艺术境界中,自然就会使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现代的商业广告十分注重表现感情因素的运用,情调设计也多被利用。情调设计需要将奇异的构思、非凡的想象力和充满智慧的激情结合在一起,将现实和超现实、自然和非自然、理想和浪漫的事物及观念揉合交织在一起,运用多种表现技法综合而成。在这方面,日本的美能达复印机广告可视为是比较成功的,它采用滑冰者的艺术表演和游泳比赛的精彩场面来表现复印机具备的快速传达,并让精彩场面完美体现的优良性能。此外,国外的很多酒类、香水等广告也多采用情调设计的手法并获得了成功。

2.4激情诱惑——无法抵制的冲动

激情及其令人震惊的诱惑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无法抵挡的,它可以满足存在于人类意识深处的需要和欲望。性感就是美,就是激情,就是性格的表现。“自然界中任何东西都比不上人体更有性格,人体由于它的力,或者由于它的美,可以唤起种种不同的意象”。这就是罗丹关于人体美的深情描绘。如果说有一种线能体现力度,能表达情感,能对人微笑,能令人心醉,无疑就是人体完美的曲线;如果说有一种形体能表现柔软、轻盈、丰满、充满生命的活力,又象花儿一样婀哪多姿,至善至美的话,那肯定是女性的体态美。人体以其严格的对称,精美的比例,完美的轮廓,微妙的起伏,新鲜的色泽及和谐的节奏构成了宇宙间最完美的部分。可见,在现代广告中通过这种诱惑而达到广告的目的是多么重要。当今世界公认的日本优秀广告设计大师斋藤诚就经常以清晰又强烈的人体设计形象,以男女两性之间的依恋与激情作表现,对观众形成了强烈的吸引。

我们知道,在当今的消费社会里,女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消费群体,而且具有非凡的消费潜力,因而女性从来就是广告瞄准的重要诉求对象。现代女性天生感情丰富细腻,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希望,经常以感情因素来左右自己的消费行为,因而特别容易受广告的诱惑,因此激情诱惑的广告较利于实施于女性。一旦女性在广告上发现了美的楷模,她们就会千方百计地加以效仿,以期能象“她”一样洋溢诱人的魅力。同样,男性也因女性的曲线美而很容易被征服,特别是看到极富激情的场面更是无法抗拒,故激情诱惑的手法更易实施与男性,其命中率会令人出其预料的高,往往会让商家产生无限的惊喜。这种广告一般多用于香水、香烟、服装、酒类等跟美与风度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日常用品。如Moods香水广告,画面展现的是一对浪漫情人无法抵制信香水带来的激情冲动,它把人体的美与香水的香宣泄得出神入化。这样的诱惑对消费者来说真的是无以抗拒的。

3.感性诉求广告创造遵循的一般原则。

感性诉求广告具有极大的魅力和说服力,但它毕竞基于人类的感情,人的感情是最复杂而又最易变的,要想真正使感性诉求广告达到预期的目的,它还是必须在遵循一定的原则下进行的。

3.1现实基础的原则

消费者不是一个可以任意施加影响的消极主体,而是一个具有一定的要求、信念、定势和意向,有着判断是非标准的积极客体,他们对广告的内容完全是根据自己要求的价值标准加以摄取或排斥的。所以,说实话、抒真情是广告的生命,是赢得受众的本质力量,也是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

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艺术创作是以知觉为基础的,它不是凭空创造,而是以生活积累和生活体验为基础的,而艺术家的生活积累则以知觉为媒介,艺术创造的基础就是对客观对象的表现性的知觉。感性诉求广告本身就是一种浪漫型的艺术,它的创作也应以现实及基础,以现实为对照,不满足于现实而表达理想和激情。同样,这种激情应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真正被受众所接受。

3.2谐趣幽默的原则

幽默是生活和艺术中的一种特殊的喜剧因素,又是能在生活和艺术中表达或再现喜剧因素的一种能力。它通过比喻、夸张、象征、寓意、双关、谐音、谐意等手法,运用机智、风趣、凝练的语言对社会生活中不合理、自相矛盾的事物或现象作轻微含蓄的揭露、批评、揶喻和嘲笑,使人在轻松的微笑中否定这些事物或现象。

幽默广告之所以受人们的喜爱,根源在于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与审美价值,它运用“理性的倒错”等特殊手法,通过对美肯定和对丑的嘲异两种不同质的情感复合,创造出一种充满情趣而又耐人寻味的幽默境地,促使接受者直觉地领悟到它所表达的真实概念和态度,从而产生一种会心微笑的特殊审美效果,感性诉求广告正是通过幽默的情趣谈化了广告的直接功利性,使消费者在欢笑中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接受某种商业和文化信息,从而减少了人们对广告所持的逆反心理,增强了广告的感染力。

3.3理性浪漫的原则

感性诉求广告创作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具有创作的冲动,在广告中表现激情,只有在这种情感状态下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在感性诉求广告创作中,情感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日本广告艺术设计师松井桂三说过:情感经常是一种在广告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能够把观赏者的心吸引过来,让他们就得全新的感受。但关于艺术创作中的情感极限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众说不一。在柏拉图看来,艺术创作的时候极其需要灵感,他认为创作的灵感就是一种“迷狂”状态。法国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的代表柏格森更是认为艺术创作应该舍弃理性,注重直接、刹那间的情感,他认为只有在直觉中人和客体世界才能在本能冲动下互相渗透,达到统一,从而同察到世界的本质。但是,我们知道,感性诉求广告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创作,它的目的是促进消费,它的目标受众是消费者。如果说自由艺术创作的情感可以是隐晦的、深奥的,别人不理解也可以的话,感性诉求广告则不能这样,它必须注重效应,因此它要求较为直观和外露,使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能够理解。因此在进行感性诉求广告的创作时,我们鼓励宣泄激情,但这种激性的宣泄又必须在一定的理智控制之下进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理性浪漫”,只有这样它才能把主体内在的浓烈的情感作为对象纳入一定的视觉形式之中,使之对象化和物态化,成为有意义的形式。

澳大利亚著名广告设计师靳祈岛就特别重视设计的情感控制,他说:“我喜欢高尔夫,就是因为其需要高度控制感情”。这一点在感性诉求广告创作中十分值得借鉴。

3.4艺术表现的原则

感性诉求广告的目标受众是消费者,在人们的社会心理和市场竞争日新月异的今天,它的表现形式更应该向艺术化的方向发展。今日的消费者不再是纯粹的追求物质满足,他们不仅要求广告能告之他们信息,而且要求有艺术性和娱乐性,满足其心理上的审美需要,所以,没有强撼的艺术感染力的广告是很难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的。众多的广告活动表明,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表现力的广告总是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与兴趣,起到引导消费的作用。因为它使人们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得到了艺术美的享受,正因为具有艺术表现力,它才能造成一种生气勃勃、富于情趣的意境,才能极大地增强了广告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感性诉求广告中可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很多,除了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谐趣幽默外,还有对比、抒情、夸张、比喻和联想等,应在不同的场合下运用不同的创意以期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之,在竞争日益激烈、广告铺天盖地的当今社会里,感性诉求广告已经成为悦取消费者的一把利剑,特别是在中国这么一个“情为上”的国度里,这种情况更加显得重要。只有在感性诉求广告中尽量减少点商业味,把丝丝情感融入到无情商业之中,才更能被消费者所接受,也只有我们进一步去探讨感性诉求广告的创作与实施方法,才真正达到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童庆炳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2.平面广告设计新思维,李巍著,重庆出版社,2000

3.图形想象新思维,黄越著,重庆出版社,2001

4.图形与意义,尹定邦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创意思维论文范文第2篇

创意思维作为一种指导意识,如果在美术设计教学活动中,能够开展极具引导和启发的教学活动,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较为完善的教学活动,将对学生成长起到极大的作用。首先,在美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美术设计的知识和内容,所谓创意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养成的,所以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过程,势必也是学生打牢美术设计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关键过程。其次,在美术设计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这一过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智力等级,同时创意思维的训练和培养,需要学生积极思考。因此,通过进行一系列有效的创意思维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以及表现能力。再者,随着我国教学改革进程不断推进,培养有创新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及具备社会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教学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相对与以往的传统美术设计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创意思维培养的新设计教学活动完全改变了以往过分重视技能培训,忽视思维训练的不良局面。而该项举措实质上是与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方针政策,乃至现阶段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可以说在美术设计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新教学改革的方向及要求。同时创意思维的训练实质上也是心理素质提升的过程,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心理元素,可以有效稳固学生的心理素质。而学生创意思维水平的提升过程也是学生悟性提升的重要过程,可以说通过美术设计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学生全面成长。最后,美术设计中的创意思维教学活动,并不是直接对素材进行直观模仿,而是经过对大量基础信息的收集和掌握,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和特点,从而将美术设计知识理论提升为相应的逻辑思维和能力。而通过创意思维教学活动有效开展,能够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确保整个美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全面、完善培养。由此可见,创意思维教学活动是美术设计的关键和内核,作用不可替代。

二、美术设计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方法分析

美术设计教学不仅要学习美术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设计理论思维能力、艺术设计创新创造能力。学生创意思维对美术设计创造的独特地位及作用影响,决定了美术设计教学开展过程中,必须将学生创意思维培养当做重点和关键来培养。虽然学生学习都会有一定悟性和理解力,但学生的拔尖、提升必须依靠一系列美术设计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在美术设计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有:

(一)构建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沟通的思维培养方式

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美术设计上有所创造,有一定创新,就必须构造轻松和谐、积极平等、高效引导的课堂环境和氛围。通过教师引导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互动教学重点、教学问题、思路看法,通过教师与学生良好和谐的关系建立,最终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大提升,从而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意识。比如美术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元素就是对点与线和面的处理方法,所以在开展美术设计课堂的创意思维训练初期,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与点有关的事物。而点作为美术设计的基础,从实质上看,都不一样,这一点完全可大可小,而点只是构成整体内容的最基本形态,点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从理论角度讲和分析,那么学生不仅对点的作用、地位及特点认识不清楚,同时也会越学越糊涂,很容易陷入误区,所以,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发挥联想能力和发散思维,思索生活中存在的“点”,于是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快就被打开,学生也在积极想象与点相关的事物与内容,通过对学生的回答、发言进行互评和点评,学生的成就感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其创新意识和思维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学生的灵感得到明显激发。而在教学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将“点”、“线条”、“平面”的思考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仅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同时又要求学生结合最简单、最基础的内容做一美术设计创意思维作业,就以“点”、“线条”、“平面”为切入点,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而且整个美术设计不限制写实与抽象,完全靠学生的灵感来设计,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激发和启迪。事实上,基础最简单,也是最难,只有对基础理论知识把握到位,整个学习活动才可能落到实处和具体。而引导学生想象、发问、答疑、加工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创意升华发展的过程。通过教学引导,实现学生理解过程“质”的飞跃。

(二)结合教学要求,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

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尤其是美术设计教学活动中,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就必须把控好整个教学过程,不仅要做好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同时这一教学安排必须结合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学生的成长实际来开展,不能盲目增加内容,也不能照抄照搬,一成不变,毫无创新。因此,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美术设计教学,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提升教学课堂的灵活性,给学生更多课堂的主动性和选择机会。同时要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发问,而教师要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教学总结与教学反思,寻找个人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学生成长根本出发,确保学生学到知识,提升能力,开阔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主动性。比如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时,坚决不能给学生讲解脱离学生理解范围的内容,同时要注重教学进度的把控,要注重班内学生的层次性与差异化。积极鼓励学生质疑课堂内容,让学生从多种思路理解、认识美术设计活动。通过推动全体学生的探讨思考,最终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提升理解水平和理解能力。同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要及时解答,正确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创造,坚决不偏听偏信。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问题思索水平、材料汇总能力以及问题解决处理水平。而当学生一旦掌握情况较差时,必须及时开导,保障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术设计。

(三)深化培养学生的创意和思维,全面提升学生基本素养

教学反馈靠的就是学生的作业,具体到美术设计课程来说,实质上就是学生的作品,而针对学生作品的评定,应该保持较为宽松的姿态。不仅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同时要鼓舞学生充分结合个人兴趣进行作品创作。要让学生学会创新、联想和探索。在对学生态度上要和蔼,但是有一定必须严格,就是要求学生积极观察生活,让学生将美术设计的新理念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而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更体会和把握到创新意识的精髓和核心就是创意,可以说一旦学生具备了创意思维,不仅能够推动美术设计教学水平提升,还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大进步。而这也是培养全面完善学生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一定的美术设计作品,直接了当的将个人思维展现出来,帮助实现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三、结语

创意思维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形象思维;情感;想象

形象思维的历史背景

关于“形象思维”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美学界、文学界展开过两次大规模的论证,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历时10年左右,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冷战的国际格局,规约了中国对外部世界的态度,也严峻的影响了中国当时的学术界、思想界。实际上这场论争只是前苏联关于同一问题论争的移植和接续。当时中国知识界热忱的学习和吸取前苏联同行们的经验,前苏联知识界成了中国同行们学术观点乃至思想与灵感的唯一源泉。在“形象思维”问题上,中国文论家与苏联学者一样,分成了两派:一派,少数国人学者认为哲学认识论已经包含人类认识的所有规律,根本不存在“形象思维”这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另一派,多数学者认为“形象思维”是确实存在的,它是阐释文学艺术特征的最合适的理论概念。五十年代前期,中国文学艺术界在创作上出现公式化概念化倾向,理论阐述上则表现为庸俗社会学观点。也是由于这种创作上的错误倾向和观点,引发了关于文学艺术特征问题的再思考。关于“形象思维”的第一次大规模论争,也是从如何表述艺术的特殊性,围绕“形象思维”概念展开阐述和论争的。中国文论家们探讨艺术特征争论“形象思维”问题的热烈、专注与执着,反映了当年中国文论界学术旨趣的单一和偏枯。直到1966年,郑季翘在《红旗》杂志第五期发表《文艺领域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文,对“形象思维”理论,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和声讨。郑季翘的文章没有从学术上总结但又终结了中国学术界持续了10年之久得关于“形象思维”的第一次论争,从文艺学命题演变成了一个政治问题,就这样戏剧性的拉下了帷幕。中国关于第二次“形象思维”问题论争,是以披露给谈诗的一封信为序幕的。信得公开发表,出现了整个文化界尤其是文艺界都在谈论“形象思维”的现象。50年代以来,国内文艺界、学术界就一个学术问题的论争,往往预示着一场大规模的政治运动。20世纪下半叶,中国关于“形象思维”的两次大规模论争于80年代中期终结。

李泽厚对形象思维的问题也非常重视,在其《美学论集》中,共25篇论文,关于形象思维的文章就有5篇,他为什么这么重视形象思维呢?因为他认为形象思维和美感联系,又和艺术家的创作走某些联系,前者涉及到了直觉性,后者涉及了无意识,这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塑造新感性有关,又与推陈出新和创作优秀作品有关。

什么是形象思维?

李泽厚在《关于形象思维》一文中,说“如果硬要用一句话概括,可以说,不脱离形象想象和情感的思维,就叫形象思维。”①在《形象思维续谈》中说“形象思维可以说是达到本质认识的艺术想象”②。另,在《形象思维再续谈》一文中说“我理解艺术创作的形象思维……s是艺术想象,是包含想象、情感、理解、感知等多种心理因素,心理机能的有机综合体。”③虽然这些关于形象思维的表述不同,但总的来说,它是和“艺术想象”等同的东西,在西方,艺术想象便是思维的本意,但形象思维一词已约定俗成,不需要用艺术想象来代替之了。而且,“思维”可以表达反映事物本质的意思。但这里的“思维”并不等同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思维。这种思维与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有同有异,在《谈谈形象思维问题》中就可以知道,“在严格意义上,如果用一句醒目的话,可以这么说,‘形象思维并非思维’”。

形象思维的特征

形象思维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一种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过程,李泽厚认为,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一是本质化与个性化的同时进行,另一个特征是,它永远伴随着情感。一句话,形象思维的特征是:以情感为中介,个 性化与本质化的同时进行。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

关于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关系。对此学术界主要有三种意见。1,否定说2,平行说3,艺术想象。李泽厚是第三种看法。否定说公开不公开的通过否定形象思维的存在,实际否定艺术创作的独特规律,认为艺术创作是一个认识过程。平行说则把形象思维看成是独立于逻辑思维而与之平行的思维。李泽厚在《论美感、美和艺术》反对的一个公式:形象――逻辑――形象,恰好是十年后郑季翘所提出的否定形象思维的公式。不同意平行说的意见是在《审美意识与创作方法》一文中表述的.李泽厚所以既不同意平行说,又不同意否定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二者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把艺术看成是认识.这正是李泽厚所一贯反对的观点。他对此有三种看法:1 逻辑思维是形象思维的基础;2 艺术不只是认识;3 创作中的无意识。

形象思维的不同特色④

1 随着艺术种类和形式的区别,各门艺术的形象思维也各具特色

2 随着创作方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3形象思维的民族特色问题

4 随着艺术家个人的才情性格不同

其实,关于形象思维,本人觉得它还是属于一种认识,因为在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中,实质上我们还是在围绕我们对艺术的种种认识展开的,只是它是以多种方式存在的。通过这种认识,提高了我们对艺术乃至生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关于形象思维》,参见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263页

[2]李泽厚:《形象思维续谈》,参见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269页

创意思维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以超前思维的四大基本特征为依据,对学术期刊主编思维的超前性评价提出了四项要求,即超常的洞察力、高度的应变力、科学的预测力和创新的胆识力。主编思维超前与否,对期刊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超前思维所具有的超常洞察力和科学预测力是期刊学术创新的重要保证,高度的应变力是期刊理念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的胆识力则是期刊答理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超前思维是一种科学的、具创造性的苹命思维、在一切以“创新”为主题的知识经济时代,超前思维在知识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知识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创新,也已成了期刊出版界的重要研究课题,鉴于编辑在期刊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核心作用侧,也决定了主编(或专职副主编)在期刊创新中的龙头作用。所以,主编的办刊理念及其思维是否超前,自接影响着期刊的创新力度。主编的思维越超前,他就越具有创新的勇气和能力,他所编的期刊也就越具有创新特色。相反,一个现代学术期刊的主编,如果缺乏这种超前思维能力,那么,他的知识再渊博,下作再敬业,他所办的杂志也很难达到一个很高的学术水平,就小能很好地推动和促进知识创新的传播和科技创新的发展、到底超前思维理论对主编思维有哪此基本的要求?主编思维的超前性对期刊创新又有何重要影响?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

一、超前思维理论对主编思维超前性的基本要求

超前思维具有否定性、独立性、变苹性和超越性四大基木特征、关于这此特征的基木内容已有人从小同角度进行过论述。而以超前思维的四大特征为依据,对主编思维的超前性要求提出一此基木看法、

一)超前思维的否定性和独立性特征要求主编思维具备超常的洞察力

否定性是一种否定对象的逆向思考,是从反而或对立面来思考一此事情,把事物或观念中落后的、过时的、没有价伯的东酉排除,肯定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酉,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新的观念。独立性是指任何一种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观念的产生都不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的,而是先有人通过独立地观察和思考肖先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见解越超前,对未来预见的成份越多,越不容易被人们和社会所理解、所承认、所接受。

否定性要求主编首先对作者超前思维的否定性作出判断: 作者提出的观点或得出的结论与经典的理论有什么不一样?其创新之处到底在哪?其潜在的价值有多大?要用这种怀疑的方式来一个个地解决上述问题,象剥蒜皮一样,层层深入、否定性还要求主编敢于对专家的意见提出质疑或否定。当自己有把握断定专家的审稿意见有欠公正时,应大胆地给以否定;当自己还存有疑问时,可协同其他专家共同商讨、超钱思维的独立性要求主编的这种评判力完全产生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不能过分依赖其他专家的意见或被作者的思想所左右、主编的这种独立见解往往先在否定的基础上才能形成,而否定的依据往往需要独立的个性才能获得,一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只有把超前思维的独立性和否定性结合起来运用,才能形成主编思维超常的洞察力,才能去发现作者那超常规的新思想、新观点;才能去伪存真,识破那此挪用别人思想来装饰自己论文的假冒伪劣之作,维护学术阵地的纯洁性。因此,超常的洞察力应是评价主编思维超前的一个肖要条件。

二)超前思维的革命性要求主编思维具有高度的应变力

超前思维的变革性代表着一种社会发展的趋势,一种时代的潮流、超前思维是在事物变革之前产生的一种变革性思维,它反映了一此先进人物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不断地发现社会中不合理的东酉, 并且力图改变它们的一种社会心态、超前思维的变苹性代表着一种社会发展的趋势,一种时代的潮流。现在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改革和创新成了时展的主题。我们的期刊事业也而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已成了我们奋斗的ii写。昨人的经验,早已成为过去,今人的办刊模式,也许明人不再适用。所以,作为期刊主编,应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开放自己的办刊理念,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刊模式,不断创新自己的营销思路,以应对市场的变幻莫测,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读者需要,争做期刊改革的推动者和领路人、若缺乏这种高度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的改革就会停滞不前,我们的创新就会流于形式。

所以,高度的应变力是主编思维超前性的基础和前提。

三)超前思维的超越性要求主编思维具有科学的预测力

超前思维的超越性主要体现在对表象现实的超越,即从现实的发展过程出发,指明前进的方向,预见未来。对时间的超越,体现了思维的深度;对空间的超越,体现了思维的高度;对事物的超越,体现了思维的广度。主编应站在期刊所处的一此主要学科的发展前沿,对学科的现状和发展动向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能根据自己已往的经验和本学科的发展规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本学科的发展趋势或可能出现的新理论、新技术作出前瞻性的预测,使自己的刊物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甚至成为某学科发展的一面旗帜,指明学科发展的方向。否则,我们就无法超越自己的陈见和现实的局限,无法对未来作出科学的预测,我们的期刊创新话动就会缺乏远见,期刊的学术质量就会落于平庸。所以,科学的预测力应是主编思维超前的重要特征

四)超前思维的否定性和革命性还要求主编思维具有创新的胆识力

对旧的事物进行否定,为的就是要创造新的事物;对不合潮流的制度和观念进行改革,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新生事物的诞生和发展、否定和改革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创新。但这种创新绝不会一帆风顺,它会碰到旧的势力的阻绕,还会受到旧的观念的抵触,有时使你寸步难行,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创新不但需要智慧.而且更需要大无量的精神和勇气。主编在进行期刊改苹和创新的时候,难免会碰到各种困难和扑折,甚至要面临失败。没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勇气,创新话动就无从开展,超前思维就难以产生。所以,创新的胆识力应是评价主编思维超前的必备条件。

二、期刊创新的内容简介

有关期刊创新的定义及基本内涵作者已有专文论述,本文仪从期刊创新内容的表现形式来简要论述其基本内涵。

一)期刊的学术创新。主要指期刊出版之后所展现的学术风采和思想创新水平。期刊的学术创新,不但是作者创造的精华,更是编辑创新的核心。它通过如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1)特色的栏目设置;;( 2)新颖的论文题日; 3)先进的实验手段;(4)可信的实验结果;(5)创新的学术思想、

二)期刊的形式创新。主要指期刊在编排风格、装帧设计及传播载体等方面所显示的特色和创新、期刊的形式创新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开拓市场,赢得读者方面,其作用确实非同小可。它包括如下三个主要方而的内容:(l)独具匠心的封而设计;(2)赏心悦目的编排格式;(3)与时俱进的传播载体。

三)期刊的理念创新。是指期刊编辑(主编)超前的办刊思想和理念。随着学术期刊的逐渐面向市场,作为期刊的编辑,必须转变过去封闭的办刊观念,构建现代全新的开放理念,树立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读者意识和人才意识,实现编辑角色的全方位转变。这种理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明确的办刊宗旨;(2)开放的办刊思想:3)准确的期刊定位:4)超前的市场意识。

四)期刊的管理创新:管理能出水平,管理可出效益,这已成了人人皆知的道理。期刊创新要想顺利实现,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体制相配合、也就是说,期刊编辑部必须在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和营销策略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这种创新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全新管理体制;(2)与现代管理相配套的高效运作模式;(3)紧跟市场需要的独特营销策略

三、主编超前思维在期刊创新中的意义

一)主编超前思维所具有的超常洞察力和科学的预测力是期刊学术创新的重要保证

主编在期刊创新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主编的双重角色,他既是期刊的主要策划者和编辑者,同时又是期刊论文的学术把关者门。一方面,主编要运用超常的洞察力对来稿的真实性进行照察,对审稿专家的意见进行识别,以免伪劣之作滥竿充数;另一方面,主编还要运用科学的预测力对论文的潜在创新性进行识别,对期刊专业的发展方向作出准确预测,以免优秀的作品明珠暗投,以免编辑的选题策划缺乏新意。所以,离开了主编的超常洞察力和科学预测力,期刊的学术创新就会无法把握,打造精品期刊的愿望就会落空、

二)主编超前思维所具有的高度应变力是期刊理念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超前的办刊思想和理念绝不会凭空来到大脑,它是因为受到主编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的驱使,应期刊改苹和创新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没有这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推动,主编的开放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市场意识等现代意识就难以产生,编辑的角色就难以实现全方位的改变、这种内在的推动力实际就是主编超前思维所具有的高度应变力的前身,一以它与改革的愿望相结合,就会形成一种主动与社会相适应的倾向,即主编超前思维的高度应变力。如缺乏这种高度的社会应变能力,主编的思想观念就会保守落后,期刊的理念创新就无从谈起,其他的一切创新话动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三)主编超前思维所具有的创新胆识力是期刊答理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要对旧的答理体制进行改革,必然会影响一此人的既得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要对传统的下作模式进行创新,必然会而临新的失败,引起一此人的嘲笑;要推行新的营销策略,必然会招来新的风险,导致一此人的非议。总之,只要进行改革和创新话动,就会遇到各种阻力和风险,甚至会面临失败,因此,主编没有超常的胆识力和惊人的风险承受力,期刊的管理创新就会无法启动,其他创新也难以持久下去。

参考文献:

[1]贾世传,潘喜媛.新世纪编辑思维力式论[J].辽宁师范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 4) ; 54-56

[2]李占锁.试论超前思维及其价值[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3):14

[3]杨蕾.论我国科技期刊的创新「J].广西师范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88-92.

[4]邓祝仁.论礼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创新问题[J]社会科学报2000 (4):70-73.

[5]黄河胜.谈谈科技期刊的创新.出版发行研究2000(11):56-57

[6]孙洪敏.超前思维[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

[7]刘吉元,许雪梅.超前思维的基本特征及刘主编思维超前性的评价[J].编辑学报,2002 ,( 5 ) ; 315-316

[8]赵桂树.而向知识经济的科技期刊的创新「Jl]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1,(3):111-12

创意思维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以超前思维的四大基本特征为依据,对学术期刊主编思维的超前性评价提出了四项要求,即超常的洞察力、高度的应变力、科学的预测力和创新的胆识力。主编思维超前与否,对期刊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超前思维所具有的超常洞察力和科学预测力是期刊学术创新的重要保证,高度的应变力是期刊理念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的胆识力则是期刊答理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超前思维是一种科学的、具创造性的苹命思维、在一切以“创新”为主题的知识经济时代,超前思维在知识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知识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创新,也已成了期刊出版界的重要研究课题,鉴于编辑在期刊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核心作用侧,也决定了主编(或专职副主编)在期刊创新中的龙头作用。所以,主编的办刊理念及其思维是否超前,自接影响着期刊的创新力度。主编的思维越超前,他就越具有创新的勇气和能力,他所编的期刊也就越具有创新特色。相反,一个现代学术期刊的主编,如果缺乏这种超前思维能力,那么,他的知识再渊博,下作再敬业,他所办的杂志也很难达到一个很高的学术水平,就小能很好地推动和促进知识创新的传播和科技创新的发展、到底超前思维理论对主编思维有哪此基本的要求?主编思维的超前性对期刊创新又有何重要影响?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

一、超前思维理论对主编思维超前性的基本要求

超前思维具有否定性、独立性、变苹性和超越性四大基木特征、关于这此特征的基木内容已有人从小同角度进行过论述。而以超前思维的四大特征为依据,对主编思维的超前性要求提出一此基木看法、

一)超前思维的否定性和独立性特征要求主编思维具备超常的洞察力

否定性是一种否定对象的逆向思考,是从反而或对立面来思考一此事情,把事物或观念中落后的、过时的、没有价伯的东酉排除,肯定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酉,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新的观念。独立性是指任何一种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观念的产生都不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的,而是先有人通过独立地观察和思考肖先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见解越超前,对未来预见的成份越多,越不容易被人们和社会所理解、所承认、所接受。

否定性要求主编首先对作者超前思维的否定性作出判断: 作者提出的观点或得出的结论与经典的理论有什么不一样?其创新之处到底在哪?其潜在的价值有多大?要用这种怀疑的方式来一个个地解决上述问题,象剥蒜皮一样,层层深入、否定性还要求主编敢于对专家的意见提出质疑或否定。当自己有把握断定专家的审稿意见有欠公正时,应大胆地给以否定;当自己还存有疑问时,可协同其他专家共同商讨、超钱思维的独立性要求主编的这种评判力完全产生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不能过分依赖其他专家的意见或被作者的思想所左右、主编的这种独立见解往往先在否定的基础上才能形成,而否定的依据往往需要独立的个性才能获得,一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只有把超前思维的独立性和否定性结合起来运用,才能形成主编思维超常的洞察力,才能去发现作者那超常规的新思想、新观点;才能去伪存真,识破那此挪用别人思想来装饰自己论文的假冒伪劣之作,维护学术阵地的纯洁性。因此,超常的洞察力应是评价主编思维超前的一个肖要条件。

二)超前思维的革命性要求主编思维具有高度的应变力

超前思维的变革性代表着一种社会发展的趋势,一种时代的潮流、超前思维是在事物变革之前产生的一种变革性思维,它反映了一此先进人物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不断地发现社会中不合理的东酉, 并且力图改变它们的一种社会心态、超前思维的变苹性代表着一种社会发展的趋势,一种时代的潮流。现在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改革和创新成了时展的主题。我们的期刊事业也而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已成了我们奋斗的ii写。昨人的经验,早已成为过去,今人的办刊模式,也许明人不再适用。所以,作为期刊主编,应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开放自己的办刊理念,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刊模式,不断创新自己的营销思路,以应对市场的变幻莫测,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读者需要,争做期刊改革的推动者和领路人、若缺乏这种高度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的改革就会停滞不前,我们的创新就会流于形式。

所以,高度的应变力是主编思维超前性的基础和前提。

三)超前思维的超越性要求主编思维具有科学的预测力

超前思维的超越性主要体现在对表象现实的超越,即从现实的发展过程出发,指明前进的方向,预见未来。对时间的超越,体现了思维的深度;对空间的超越,体现了思维的高度;对事物的超越,体现了思维的广度。主编应站在期刊所处的一此主要学科的发展前沿,对学科的现状和发展动向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能根据自己已往的经验和本学科的发展规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本学科的发展趋势或可能出现的新理论、新技术作出前瞻性的预测,使自己的刊物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甚至成为某学科发展的一面旗帜,指明学科发展的方向。否则,我们就无法超越自己的陈见和现实的局限,无法对未来作出科学的预测,我们的期刊创新话动就会缺乏远见,期刊的学术质量就会落于平庸。所以,科学的预测力应是主编思维超前的重要特征

四)超前思维的否定性和革命性还要求主编思维具有创新的胆识力

对旧的事物进行否定,为的就是要创造新的事物;对不合潮流的制度和观念进行改革,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新生事物的诞生和发展、否定和改革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创新。但这种创新绝不会一帆风顺,它会碰到旧的势力的阻绕,还会受到旧的观念的抵触,有时使你寸步难行,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创新不但需要智慧.而且更需要大无量的精神和勇气。主编在进行期刊改苹和创新的时候,难免会碰到各种困难和扑折,甚至要面临失败。没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勇气,创新话动就无从开展,超前思维就难以产生。所以,创新的胆识力应是评价主编思维超前的必备条件。

二、期刊创新的内容简介

有关期刊创新的定义及基本内涵作者已有专文论述,本文仪从期刊创新内容的表现形式来简要论述其基本内涵。

一)期刊的学术创新。主要指期刊出版之后所展现的学术风采和思想创新水平。期刊的学术创新,不但是作者创造的精华,更是编辑创新的核心。它通过如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1)特色的栏目设置;;( 2)新颖的论文题日; 3)先进的实验手段;(4)可信的实验结果;(5)创新的学术思想、

二)期刊的形式创新。主要指期刊在编排风格、装帧设计及传播载体等方面所显示的特色和创新、期刊的形式创新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开拓市场,赢得读者方面,其作用确实非同小可。它包括如下三个主要方而的内容:(l)独具匠心的封而设计;(2)赏心悦目的编排格式;(3)与时俱进的传播载体。

三)期刊的理念创新。是指期刊编辑(主编)超前的办刊思想和理念。随着学术期刊的逐渐面向市场,作为期刊的编辑,必须转变过去封闭的办刊观念,构建现代全新的开放理念,树立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读者意识和人才意识,实现编辑角色的全方位转变。这种理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明确的办刊宗旨;(2)开放的办刊思想:3)准确的期刊定位:4)超前的市场意识。

四)期刊的管理创新:管理能出水平,管理可出效益,这已成了人人皆知的道理。期刊创新要想顺利实现,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体制相配合、也就是说,期刊编辑部必须在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和营销策略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这种创新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全新管理体制;(2)与现代管理相配套的高效运作模式;(3)紧跟市场需要的独特营销策略

三、主编超前思维在期刊创新中的意义

一)主编超前思维所具有的超常洞察力和科学的预测力是期刊学术创新的重要保证

主编在期刊创新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主编的双重角色,他既是期刊的主要策划者和编辑者,同时又是期刊论文的学术把关者门。一方面,主编要运用超常的洞察力对来稿的真实性进行照察,对审稿专家的意见进行识别,以免伪劣之作滥竿充数;另一方面,主编还要运用科学的预测力对论文的潜在创新性进行识别,对期刊专业的发展方向作出准确预测,以免优秀的作品明珠暗投,以免编辑的选题策划缺乏新意。所以,离开了主编的超常洞察力和科学预测力,期刊的学术创新就会无法把握,打造精品期刊的愿望就会落空、

二)主编超前思维所具有的高度应变力是期刊理念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超前的办刊思想和理念绝不会凭空来到大脑,它是因为受到主编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的驱使,应期刊改苹和创新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没有这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推动,主编的开放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市场意识等现代意识就难以产生,编辑的角色就难以实现全方位的改变、这种内在的推动力实际就是主编超前思维所具有的高度应变力的前身,一以它与改革的愿望相结合,就会形成一种主动与社会相适应的倾向,即主编超前思维的高度应变力。如缺乏这种高度的社会应变能力,主编的思想观念就会保守落后,期刊的理念创新就无从谈起,其他的一切创新话动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三)主编超前思维所具有的创新胆识力是期刊答理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要对旧的答理体制进行改革,必然会影响一此人的既得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要对传统的下作模式进行创新,必然会而临新的失败,引起一此人的嘲笑;要推行新的营销策略,必然会招来新的风险,导致一此人的非议。总之,只要进行改革和创新话动,就会遇到各种阻力和风险,甚至会面临失败,因此,主编没有超常的胆识力和惊人的风险承受力,期刊的管理创新就会无法启动,其他创新也难以持久下去。

参考文献:

[1]贾世传,潘喜媛.新世纪编辑思维力式论[J].辽宁师范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 4) ; 54-56

[2]李占锁.试论超前思维及其价值[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3):14

[3]杨蕾.论我国科技期刊的创新「J].广西师范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88-92.

[4]邓祝仁.论礼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创新问题[J]社会科学报2000 (4):70-73.

[5]黄河胜.谈谈科技期刊的创新.出版发行研究2000(11):56-57

[6]孙洪敏.超前思维[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

[7]刘吉元,许雪梅.超前思维的基本特征及刘主编思维超前性的评价[J].编辑学报,2002 ,( 5 ) ; 315-316

[8]赵桂树.而向知识经济的科技期刊的创新「Jl]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1,(3):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