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计理论与实践论文

审计理论与实践论文

审计理论与实践论文

审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第1篇

20 世纪60 年代莫茨和夏拉夫的经典著作《审计哲学》发表以来,审计理论研究一直受到审计职业界的重视,从早期认为审计理论是一系列概念框架,到认识到审计理论应当具有一定的理论体系,审计理论界对于审计理论的认识不断深化。纵观现有文献,绝大多数都是以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为对象展开研究的,限制了审计理论体系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近年来,随着现代审计实践的丰富发展,加之国家审计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探讨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成为审计理论研究关注热点,国家审计理论研究已经进入系统化、整体化的阶段。总的来说,与国家审计实践丰富发展的相对应的是,我国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应当包含哪些内容? 理论体系的基础是什么等问题认识仍不统一,成为限制中国国家审计发展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构筑科学合理的国家审计理论,已经成为国家审计研究领域的关键命题。

中国具有与世界上诸多国家不同的政治和经济社会体制,国家审计发展道路也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审计实践丰富多样,如开展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不具有的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审计类型,以及采用跟踪审计的审计组织方式等。与中国国家审计多样化审计实践相对应,理论和实务界对国家审计的本质认识也不断深化,如认为国家审计发挥国民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具有批判性、建设性、宏观性等特征) 。最新理论成果则认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民主进程的工具,以国家治理理论为指导探讨国家审计相关问题逐渐升温,在国家治理框架下分析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成为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基于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本质观出发,在回顾审计理论体系构研究的基础上,辨识国家审计治理工具的含义主题,深入考察国家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尝试构建了一个基于国家治理框架的国家审计理论体系,以期在统一理论基础上廓清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层次内容,为国家审计理论研究提供标杆,并期能够为国家审计实践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二、文献综述

莫茨和夏拉夫的《审计哲学》认为,在审计行为活动的背后,存在着一整套基本的假设和完整的概念体系,由此开创了审计理论研究先河。审计理论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合理的、首尾相应的概念结构以决定实现既定审计目标必需的审计程序。随后,尚德尔的《审计理论》提出了假设定理理论结构原则标准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审计哲学》发表以后,审计职业界对审计理论体系或框架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探讨,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构建科学的审计理论框架,被认为是审计理论研究系统需要,是审计学科趋向成熟的表现。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关于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 审计理论逻辑起点研究

审计逻辑起点,要回答的问题是从哪里出发演绎整个审计的理论和实践,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结构的构建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纵观现有有关审计理论体系和框架研究文献,侧重从研究审计逻辑起点开始,构建审计基本理论框架内容,审计理论逻辑起点观点主要有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审计环境、审计关系、信息认证、审计对象、审计动因、产权动因等。此外,有部分学者以二元或三元论导向作为审计理论体系研究的逻辑起点,诸如以审计目标和假设作为逻辑起点; 以审计本质和审计假设作为逻辑起点; 以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和审计假设作为逻辑起点等。

有趣的是,这些基于逻辑起点的审计理论体系构建多是运用逻辑释义,抽象哲理分析方法建立,同时逻辑起点不具有操作性含义,因此很难采用经验研究论证和比较其科学和合理性。同时,审计实践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社会活动,在于其能够通过一定目标达成,从而为社会带来价值。从根本上说,审计理论的构建要达成的最主要目的是能够指导审计顺利开展和发展审计实践。因此,审计理论体系更应当具有实践性。基于此,本文构建国家审计理论体系采用在国家治理框架下定位国家审计,由此能够避免审计逻辑起点所带来的理论体系构建难点。

( 二) 审计理论体系构成研究

从某种程度上说,关于审计理论体系或理论结构的研究,与其建立的逻辑起点紧密相关。审计理论体系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构架,按照不同的逻辑起点构建,形成不同的审计一般理论构成要素和审计理论体系,这些构成要素构成了审计一般理论中研究内容。从审计理论体系构成来看,审计理论体系构成要素具有多元特征,不同学者也持有不同观点。

1. 二要素观点

审计理论体系的二元结构观点,主张在审计一般定义的基础上,强调审计的实践应用学科性质,依据审计理论的地位和作用,将审计理论体系构成划分为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审计基本理论主要涵盖审计目标、本质、假设、原则等基本定义和基本原理。审计应用理论主要涵盖审计实施达成目标的内容。在两者之间关系和审计各个组成理论构成上,不同学者之间仍持不同观点。如吴联生认为,审计基本理论决定审计应用理论,审计应用理论是审计基本理论运用的结果,并认为,审计应用理论主要体现在审计法律规范、审计准则规范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等三个方面等。张兆国等则认为,审计应用理论包括对审计对象实施具体审计的理论和对审计主体实施有效管理的理论两大部分。

2. 三要素观点

审计理论结构三要素观点在审计理论构成的二要素观点基础上,更加强调了审计学科自我发展演化的理论需求特征,体现在或对审计应用理论或对审计基本理论进一步细化分解。如冯均科、《审计理论体系研究》课题组认为,审计理论体系包括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和审计管理理论。陆勇和李文美以产权保护为导向构建的审计理论体系包括审计理论基础、审计基础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

王会金、刘静和李保刚则认为,审计理论体系由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和审计发展理论构成。其中,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对象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审计应用理论是审计基础理论在具体审计实践中运用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关于处理具体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的知识体系; 审计发展理论是回顾审计产生的历史,立足当今审计研究成果,展望审计未来的创新性审计理论。

3. 多要素观点

审计理论体系多要素观点多依据审计具体行为对审计理论体系要素进行划分。如王汉民认为,我国审计理论体系由审计基础理论、审计系统结构理论、审计控制理论、审计测试理论、审计方法理论、专业审计理论和审计发展理论构成。周友梅认为,审计理论体系包括审计前提理论、审计使命理论、审计客体理论、审计主体理论、审计方法理论和审计资料理论。《中国审计体系研究》课题组认为,审计理论体系包括了审计动因理论、审计主体理论、审计客体理论、审计主客体关系理论及审计运行理论。徐政旦则构建了审计的经济权责结构、商业、科学技术等环境下的包括审计目标、审计假设等要素在内的动态的审计理论结构。

由以上不同审计理论体系观点可见,在审计理论体系内容多是以审计行为及其实践特征为依据进行划分,但在具体划分上则不一,划分体现出先验的主观判断,这也体现了这些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的不同。廖洪则认为这些划分方法并不矛盾,并提出,按照理论的地位和作用,审计理论分为审计基础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 按照理论的研究方法、按理论的研究内容分、按审计的执行主体分,审计理论均可以有不同的类别内容。

( 三) 现有审计理论体系研究评述

总结国内外审计理论体系构建研究可见,审计是一门实践技术性学科,在强调审计实践的同时,要不断地根据审计实践,总结审计规律,唯有如此,方能不断推进审计的发展,也即审计理论体系具有时代性和实践性特征。这也体现在了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方法方面。阎金锷认为,建立审计理论框架的方法和思路有运用历史逻辑的方法和按照形式逻辑的思维两种方法。与此类似,李若山认为,审计理论有被动根据审计实践而发展和概括审计活动规律,总结能够用以说明和指导审计实践的概念及准则的知识体系两种发展方式。其他学者如张兆国等、徐政旦、冯均科等都强调了审计理论体系构建中要强调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认知。现有审计理论体系构建研究,大都是以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为对象展开的,在一般意义上提出审计理论体系内容,审计理论体系构成的因素包括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环境等诸多因素。不同观点在具体审计理论体系构成上认识是不一致的,达成共识的是,审计理论体系是审计实践归纳而得,并且用于指导审计实践,并大都过多地强调了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而理论体系整体实践指导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值得指出的是,审计实践性特征要求审计理论应当强调审计理论体系的开放性特征。在三要素观点中,王会金、刘静和李保刚都提出了审计发展理论应当作为审计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方面赋予了审计理论体系的动态性特征,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审计创新,无疑与审计不断发展前进的实践相吻合,因此更能体现审计理论需求特征。因此,构建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应当能够体现这种动态性、实践指导性、开放性要求。

诚前所述,现有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多是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为对象的,在不同审计业务,这种审计理论的内容、目的、基本概念等可以而且应当是不同的。区别于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和内部审计,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对象、审计规范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上,具有适应其本质的特殊性。比如,有关财务报表审计的审计假设通常假设财务报表的财务数据是可以验证的。而具体到了绩效审计时,可能的审计假设则为管理当局的陈述是可以验证的。同时,审计理论是对审计实践活动规律的高度概括,国家审计实践与财务报表审计实践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国家审计的理论内容、方法等具有其独特性。比如,财政收支审计风险与财务报表审计风险含义不同,其对审计计划工作的影响,及其防范因此也不同。现今,国家审计实践不断丰富发展,其对于国民经济社会运行发挥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如何根据审计实践的发展,构建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成为当前审计理论体系的前沿研究领域。

随着近年来国家审计实践的不断发展,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逐渐引起理论界的重视。冯均科强调了一般审计理论体系和特定主体审计理论体系构建的一般和特殊性,冯均科等则以政府审计关系为研究内容,构建的政府审计理论框架包括政府审计环境理论、政府审计关系理论和政府审计规范理论。尹平以国家治理与国家经济安全为目标导向和逻辑起点,构建国家治理与经济安全目标导向的政府审计理论体系包括绪论、史论、法论、立论、实论、例论、综论和兼论等内容。然而这些研究并没有深入考察国家审计的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本质,构建的国家审计理论以充分体现国家审计实践发展的动态性、开放性,促进国家审计达成其目标任务,成为审计理论体系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中国制度背景下,总结归纳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对于指导中国审计发展和深化审计理论体系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分析框架: 国家治理的视角

国家和国家理论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国家是以维护秩序和国家安全为基本目的一个自组织系统。1997 年世界银行报告正式提出国家治理理念,认为国家治理对于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治理成为指导公共管理实践的一种新理念。实现善治是每一个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为达成善治目标,国家治理的对象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强调政府职能和责任,行政事务管理中的社会参与,其实质在于通过协调不同利益人需求,推动公共利益的实现。国家实现其治理目标,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资源的稀缺性特征使得资源的配置使用监督成为国家治理的必然要求。监督评价治理行为,并将这种监督和制约的信息传递给治理主体,能够协调治理主体利益,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家治理创新。

国家产生的本质含义在于建立公权对私权的干预机制,分权是现代国家治理有效性的特征之一,从这一角度,国家治理是国家的最高权威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以及国家和地方之间的分权,从而对社会实施控制和管理的过程。作为社会中唯一执行公共权力的机构,政府在处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方面具有权威性。公共权力既是维系公共秩序、实现公共利益的根本手段,又是侵害公众利益并导致公共秩序解体的重要根源,规范公共权力运作是政治秩序建构和维系的关键。公共权力异化也会导致政府自利性的利益渗透和过渡膨胀,使得政府和企业、社会、公民之间的界限不清。国家治理要求公共权力运用以上下互动、相互协调的方式配置和运作,通过协调不同利益人需求,推动公共利益的实现。因此,国家要实现治理目标,必须监督和制约权力,要解决信息问题、克服官僚化问题,国家还要保持高度的适应性和纠错能力。

治理目标导向、治理资源稀缺性,以及公共权力异化等国家治理冲突,使得国家审计自然成为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个监督控制的自组织系统。国家审计通过对公共资金运用信息的审查评价,能够给予公共权力以适当约束,并审查评价作为保护者实施的国家行为的适当性,以促进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国家审计发挥是扮演信号显示和信息传递功能,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国家审计发挥权力监督制约功能。国家审计承担着审查保护者剩余索取权获取的适当性、审查评价保护资源及其使用的适当性、审查保护者保护行为的适当性等三项职责,在国家治理框架下,国家审计主要从规范治理主体行为、提供治理主体信息交流以及促进国家治理自我完善和创新等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从实现途径上看,是通过对具体运用公共资源提供国家治理服务的监督评价实现。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过程中与外界进行信息、能量交换,在发挥信号显示和信息传递机制功能、监督权力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审计方法技术,以适应国家治理变迁要求。国家审计实践欲发挥功能,要在完善自身系统功能,

提供监督评价服务的同时,不断适应调整满足国家治理的审计治理需要。审计理论体系是反映审计研究对象而形成的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的体系,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结构的系统。中国国家审计理论应当以指导国家审计充分发挥揭露、预防和抵御功能的国家审计实践为对象,满足国家审计治理需求,在其体系内容上应当包括指导自身系统完善的审计基础理论、发挥职能作用的审计应用理论和实现自我演化调整的审计发展理论。

四、国家治理框架下的国家审计理论体系中国国家审计实践发展表明,中国国家审计发展具有同西方国家审计发展相同的自然属性,也同时具有中国特色。与国家治理实践发展相应要求的中国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包括国家审计基础理论、国家审计应用理论和国家审计发展理论。以下对该理论体系进行详细阐述。

( 一) 国家审计基础理论

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任务或目的,是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审计实践和从一般意义上组织审计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审计实践要素的基本性问题。国家治理目标具有多层次性、多维度特征。国家审计在提供满足国家治理需要监督控制服务时,应当依据自身专业技术优势,提供监督服务,为此需要解决一些基本性的原理、理论问题。国家审计基础理论是研究国家审计本质、一般规律或基本原理,探求能揭示国家审计实践普遍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主要研究在国家治理框架下,国家审计是什么问题,定位于国家审计的系统功能分析,在国家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规定了国家审计活动的基本方面和基本方面的主要内容。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国家治理即是投入运用公共资源、产生或提供国家治理服务、达成国家治理目标的过程。同时,国家治理是一个人为设计的主观能动过程,是一个追求善治为目标的动态过程,即是实现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国家治理资源稀缺性是国家审计活动得以存在的根本前提。国家审计应当能够监督评价国家治理服务,防范和化解国家治理冲突,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发挥对以公共资源运用载体的国家治理的预防、揭露、抵御功能。

因此国家审计基础理论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是国家审计治理产生的真实动因是什么? 国家审计达成的目标应当是什么? 由谁来执行国家审计? 国家审计监督谁? 如何开展基本的国家审计监督评价? 因此,国家审计基础理论反映和体现国家审计满足国家治理要求的程度,直接决定国家审计开展水平和程度,决定着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水平。国家审计基础理论包括如下分支:

( 1) 国家审计动因和本质理论。有关国家审计动因的研究直接影响对国家审计本质的认识。从国家治理框架出发,国家审计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的内在的必然要求。这就要从理论上回答国家审计产生的真实动因? 以在此基础上清晰地认识国家审计的本质,唯此,方能搭建合理的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国家审计动因和本质理论主要研究国家治理视角下国家审计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国家审计概念和本质,国家审计职能、任务和作用等有关理论问题。

( 2) 国家审计目标理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一个子系统,其存在的首要目的是满足国家治理系统功能要求,因此国家审计活动目标必须服务于和服从于国家治理目标,唯此方能体现国家审计的社会价值。国家审计目标理论主要研究国家治理系统的审计治理子系统功能要求,国家治理视角下国家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的关系,国家审计总目标、国家审计基本目标和国家审计具体目标等有关理论问题。

( 3) 国家审计主客体理论。国家治理可以看作为在一个既定范围内维系秩序运转的所有部门、私人部门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组织形态和治理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过程。从世界范围和中国国家治理来看,都正走向以政府、社会和公民为多元主体能动的合作治理时代。国家审计主客体理论主要研究国家治理视角下国家审计机构设置和内部管理,审计人员资格和素质条件,审计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审计教育等有关理论问题,以及审计对象的若干理论问题,以在执行审计执行主体、审计对象确定两个角度规范审计治理行为,满足国家治理发展需求。

( 4) 国家审计程序和方法理论。国家审计程序和方法理论主要研究国家治理框架下的国家审计程序和方式手段,审计三要素( 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和审计报告) 及其相互关系等有关理论。

( 5) 国家审计规范理论。国家治理方式不仅强调上下互动的管理,正式的法律规章制度,还强调采用非正式的措施和约束机制。国家审计规范理论,主要研究国家治理视角下国家审计假设,审计准则,审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有关理论问题,以使得国家审计治理行为路径和规范能够满足国家治理发展需求。

( 6) 国家审计环境理论。国家审计是作为国家治理工具的一个自组织系统,同时也是国家治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作用发挥、职能演变等都处于一个存在大量非线性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社会复杂系统中。因此要充分主要研究国家治理视角下国家审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所处的环境因素及其关系,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等,以刻画国家审计发挥治理功能的环境影响因素,从而促进识别国家审计自身发展、满足治理要求的外在和内部环境。

( 7) 国家审计管理理论。在国家治理中,不仅仅强调权力或权威,强制性,同时在管理事务方式上,更加强调在公共利益为基础上的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商、谈判。国家审计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国家审计计划管理,审计目标责任管理,审计业务管理,审计质量管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信息管理,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和审计内部行政管理等有关理论问题。

( 二) 国家审计应用理论

国家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国家审计做什么问题,定位于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逻辑分析。审计应用理论实际上是审计基础理论在应用研究与建设上的反映,通过对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可以使审计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与审计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国家审计应用理论是审计基础理论在具体审计实践中运用的知识体系,介于审计基础理论和具体审计实践活动之间。

前已述及,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在具体途径方式上是通过监督国家治理服务行为,提供国家治理服务鉴证评价信息来完成的。如何有效地开展对国家治理服务的监督评价是影响国家审计治理功能发挥的关键要素。有效地开展国家审计因此要涉及到监督评价哪些国家治理服务,如何有效地组织监督评价等问题。国家审计应用理论实际上解决的就是这两个问题。新中国以来,中国的国家治理历经集权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全能主义治理、改革开放以后的效率优先治理和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的民本治理时期,各个国家治理时期阶段,国家审计满足国家治理要求所需要的提供的监督评价服务不尽相同,现时期,按照国家治理发展的要求,国家审计应用理论按照内容细分包括如下方面:

( 1) 财政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如何以规范预算管理、推动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建立公共预算和公共财政体系、保障财政安全、提高财政绩效水平为目标,通过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统筹审计资源,全面提升财政审计的层次和水平。

( 2) 金融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如何以维护安全、防范风险、促进发展为目标,服务国家宏观政策,揭露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及大案要案线索,揭示影响金融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风险,从政策上、制度上分析原因、提出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发炸,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促进规范管理,提高竞争能力。

( 3) 国有企业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如何以维护中央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监督国有资产安全,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促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4) 经济责任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如何以推动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为目标,推进省部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化,深化地厅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推动中央单位内部管理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 5) 资源环境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如何以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为目标,着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环境审计模式,维护资源环境安全,发挥审计在促进节能减排措施落实以及在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 6) 涉外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如何防范涉外投资风险、维护涉外经济安全为目标,加强对国外贷援款项目的审计监督,适当开展对国家驻外机构的审计,积极探索对我国对外援助物资采购、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审计,积极探索对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境外投资及境外分支机构的审计。

( 三) 国家审计发展理论

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治理呈现不同的模式特点。适应不同国家治理模式,服务于国家能力提高的国家审计治理发展也因此呈现阶段性、时期性特征。国家审计发展理论主要研究国家审计怎么做的问题,定位于不同阶段、时期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互动良性人文分析。

国家治理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国家治理时期,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不同的国家治理目标,对于国家审计的要求不尽相同。国家治理是一个历史范畴还说明,国家治理只有面向未来,面向日益复杂的治理环境和治理影响因素,不断优化治理环境,改善治理方式手段,提高治理效率,才能有效地达成国家治理目标。国家审计应着眼于服务于国家治理,不断发展创新,唯有如此,方能促进国家审计治理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

国家治理的历史范畴特征,要求国家审计理论要着眼于解决国家审计发展历史经验的借鉴,以及面向未来的国家审计创新。国家审计发展理论体现了国家审计理论的历史性、继承性、连续性要求,同时国家审计发展理论具有引领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发展前进的先进性、前瞻性特征,能够运用国际视野,实现审计理论和指导审计实践的自组织演化。

具体说来,国家审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审计发展史理论和国家审计创新理论。国家审计发展理论是回顾中外国家审计史,立足当今国家审计研究成果,展望国家审计未来的审计理论。通过着眼于对特定时空环境条件下的国家审计对于国家治理的需求满足是否能支持国家治理,对国家治理起到何种支持服务作用的历史分析,能够使得吸取足够的经验教训,从而促进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健康发展。国家审计创新理论主要研究国家治理视角下审计环境创新、审计理论和观念创新、审计体制创新、审计主体素质优化、审计内容创新和审计实务拓展、审计方法手段创新审计管理创新等若干理论问题。

五、结论

审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审计理论体系、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审计发展理论

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受审计实践的检验,同时又不断在审计实践中修正与完善,因此,审计理论是审计实践的科学总结,是通过实践将客观的、合乎逻辑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内容加以概括、抽象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何使审计理论系统化、科学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体系是当前审计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没有大量的审计实践,就不可能有审计理论的抽象,它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而形成的。审计理论具有指导作用,它将揭示关于审计实践的本质和规律,是为审计实践服务的。审计理论体系是反映审计研究对象而形成的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的体系,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结构的系统。纳入审计理论体系的各种审计理论,不是分散的、孤立的、毫无联系的,而是具有内在逻辑推理关系的整体,是首尾一贯、一环扣一环的。

关于审计理论体系(或审计理论体系结构、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可谓由来已久,其结论不下数十种,仅1995年成都会议上提出的有一定影响的观点就有七八种之多。1

新近出版的由国家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主编的《审计理论研究》和《中国审计体系研究》两书提出,审计理论体系的新框架是:审计动因的理论——导出审计理论的定义和受托责任等基本概念,审计主体理论——导出独立性等概念,审计客体理论——导出审计对象等概念,审计主客关系理论——导出审计职能、委托和授权等概念,审计运行理论——导出审计目标、审计规范、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审计程序和审计结果等概念。2

笔者认为,审计理论体系按理论研究的性质,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和审计发展理论,三者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基本框架结构为:

一、审计基础理论

何为审计基础理论,理论界的表述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审计基础理论就是统帅审计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反映审计本质属性的内在规律,同时也是解决高层次审计理论的基本问题(作为一种理论在一定时空应具有相对永恒性,且不以人们主观意志而改变其本身的内涵);审计的基础理论的主要问题有:审计职能、审计性质、审计对象和审计定义。3

也有的同志认为,审计基础理论是审计之常理,重点解决的审计理论和实际问题是:为谁审计、凭什么审计、审计谁、为什么审计、审计什么、审计的起点和归宿何在、什么时间审计、什么条件下审计、怎么审计以及审计完了怎么办。4

至于如何建立审计基础理论,有的同志认为,审计基础理论的建立应以会计理论为参考,借鉴会计理论的体系,设计审计理论体系,特别是我国目前审计实践仍主要以财政财务审计为主要内容的背景下就更为如此,5此观点在理论界颇具影响,由此审计理论的研究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会计理论的影响,如会计理论以会计环境为研究起点,审计理论则以审计环境为研究起点;有的甚至认为,现代会计理论和实践的迅速发展对现代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避免的,现代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与现代审计理论的发展趋势乃不谋而合。6

还有的同志认为,审计理论体系应是立体的,融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技巧为一体,它是审计实践的沉淀和理论成果的迭加,是一个动态完善的体系;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应根植于我国审计实践,并指导审计实践,理论的形成应重于总结和归纳审计实践经验,而不是照搬西方现成的理论模式,重于实证的结果,而不是抽象的理论演绎。7

笔者认为,审计基础理论是研究审计本质、一般规律或基本原理,探求能揭示审计实践普遍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在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其科学水平决定着审计理论体系的水平。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对象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审计实践的一般过程和审计认识的一般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审计实践和特殊的过程。前者指的是审计实践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审计目标,运用审计实践手段作用于客体的一般活动过程;审计研究的一般方法,是指审计研究人员发挥自觉能动性,正确反映审计实践的一般主观手段,审计认识或研究方法不仅作为认识的工具或手段,而且还作为审计基础理论的认知对象。

第二,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任务或目的,是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审计实践和从一般意义上组织审计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审计实践要素的基本性问题。前者是“怎样认识”的问题,后者是“认识什么”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揭示审计实践的普遍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第三,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功能的长远性和战略性。审计基础理论研究的某项重大突破,常常给整个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带来大的变革。例如,“受托经济责任审计论”这一审计基础理论观点的提出,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加快审计理论建设推动审计实践的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应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允许多种意见并存和发展,并不急于对某些理论观点作出终结评价,或者说不急于下定论。许多问题越争才能越明,只有争论才能发展、提高和完善。

审计实践是实践的主体按照一定的实践目标,运用一定的实践手段作用于实践客体的活动。审计实践的一般理论是由七个要素构成,这七个要素是审计实践的环境、审计实践的动因与本质、审计实践的目标、审计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审计实践的程序和方法、审计实践的规范和审计实践的管理。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为:

审计环境理论

审计动因和本质理论

审计目标理论

审计主客体理论

审计程序和方法理论

审计规范理论

审计管理理论

审计基础理论体系

审计环境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所处的环境因素及其关系,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等。

审计动因和本质理论主要研究审计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审计概念和本质,审计职能、任务和作用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目标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的关系,审计总目标、审计基本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主客体理论主要研究审计机构设置和内部管理,审计人员资格和素质条件,审计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审计教育等有关理论问题,以及审计对象的若干理论问题。

审计程序和方法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程序和方式手段,审计三要素(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和审计报告)及其相互关系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规范理论主要研究审计假定,审计准则,审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有关理论问题。

审计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审计计划管理,审计目标责任管理,审计业务管理,审计质量管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信息管理,审计基础管理和审计内部行政管理等有关理论问题。

二、审计应用理论

审计应用理论是审计基础理论在具体审计实践中运用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关于处理具体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它介于审计基础理论和具体审计实践活动之间。通过对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可以使审计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与审计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新的审计基础理论概念更易于在审计实践中贯彻落实。审计应用理论实际上是审计基础理论在应用研究与建设上的反映,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对象的具体性和特殊性。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具体的审计实践或特殊的过程,而不是审计实践的一般理论。例如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实践过程。

第二、审计应用理论研究任务或目的的针对性,审计应用理论研究的任务或目的是解决具体的审计工作如何做的问题,或者基础理论如何具体运用的问题,是从理论上研究一些具体实践的程序和方法等。

第三、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具有实践性、专业性和服务性的特点。

第四、审计应用理论在研究上应博采众长,体现理论成熟过程的渐进性特点。

审计应用理论按照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分别包含不同的内容。如:

财政财务审计应用理论

经济效益审计应用理论

财经法纪审计应用理论

经济责任审计应用理论

国家审计应用理论

社会审计应用理论

内部审计应用理论

国家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国家审计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国家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所要进行的财政金融审计、企业审计、外资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有关理论问题。

社会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社会审计基本理论,以及社会审计组织所要进行的审计查证业务、会计咨询服务业务等若干理论问题。

内部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内部审计基本理论,以及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所要进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财政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审计等若干理论问题。

财政财务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财政财务审计基本理论,以及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预算外资金审计,金融机构、事业组织、企业、国家建设项目、基金资金、国外援款贷款项目财务收支审计等若干理论问题。

经济效益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经济效益审计基本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效益审计、微观(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和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等若干理论问题。

财经法纪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财经法纪审计基本理论,以及对被审计单位严重违反财经法纪行为进行专案审计的有关理论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理论,以及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领导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理论问题。

三、审计发展理论

审计发展理论是回顾审计产生的历史,立足当今审计研究成果,展望审计未来的创新性审计理论。审计发展理论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审计发展理论的过程性、连续性;

第二、审计发展理论的先进性、前瞻性;

第三、审计发展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

第四、审计发展理论的国际化、一体化。

审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为:审计发展史理论和审计创新理论。

审计发展史理论主要研究审计产生、发展的历史。

审计创新理论主要研究审计环境创新、审计理论和观念创新、审计体制创新、审计主体素质优化、审计内容创新和审计实务拓展、审计方法手段创新、审计管理创新等若干理论问题。

迈入新世纪,面对历史的机遇和挑战,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我们事业的发展已经立于一个新平台,欲再图新的发展,创新就必不可少;再者,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形势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旧的传统的思维、工作和生活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知识更新的速度明显加快,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国际化、电子化。人们常常用如此言语描绘越来越临近的知识经济:经济运行全球化、社会发展持续化、信息传递高速化、高新技术产业化、资产投入无形化、知识资源资本化、管理手段细密化、人员素质复合化……这些前所未有的变化,标志着我们所处环境的巨变,如果人们自身不变,固步自封就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将被历史无情抛弃,“变”就是改革,就是创新;最后,创新不仅是我们所处环境的外在压力,更是人们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的对手和潜在的对手无一不在创新和发展,甚至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在发展,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也在迅猛赶超,如果我们不创新和发展,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被不断拉大,一些不发达国家也会赶上和超过我们,如果这样,我们将成为民族和历史的罪人。所以,我们要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认识“创新”,将创新融入我们各项工作之中。8

审计创新的目标是改革和更新审计理论和审计工作中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我国加入WTO后新形势需要、阻碍审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环节,解决困扰审计工作的矛盾和问题,逐步完善我国审计制度,将审计事业推上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层次。审计创新内容广泛、涉及领域众多,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笔者认为,目前我们主要应集中精力、有计划地在以下若干领域推行审计创新,力争近期取得阶段性成效,迅速实现审计工作的转轨,以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和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挑战:

1、审计环境创新。审计环境包括内在环境和外部环境。通过拓展审计领域,扩大审计影响,特别是强化高层次审计监督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加强审计在反腐倡廉和干部监督管理方面的作用,改善审计的政治环境;通过建立健全审计法律法规,特别是加快审计准则的制订和颁布,同时加快与电算化、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审计相适应的审计法规的制订,完善审计的法律环境;通过审计主体素质的优化以及审计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塑造审计机关的新形象,提高审计的知名度,改善审计的社会环境;通过采用最新审计技术和方法,提高审计技术含量,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审计监督,改善审计的技术环境等。

2、审计理论和观念创新。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从审计实践创新中获得源泉、得到发展,同时审计理论的创新反过来又指导审计实践的创新。审计理论的创新主要是:对传统的审计理论不断检验和鉴定,以较高的频率更新审计理论内容;在加强对审计应用理论、发展理论研究的同时,特别是要加强对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如对审计的定义、职能、任务和作用,审计主体和客体,审计的程序和方法等的重新认证。通过理论研究适时解决审计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矛盾,从而推动审计实践的发展。观念创新主要是要摒弃传统的“查账”意识和“游击”意识,将我们的审计观念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切换到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并逐步建立接轨观念、超前观念、风险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效益观念、服务观念,以新视角、新层面、新观念来审视审计工作,发现、分析并解决审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3、审计体制创新。全面回顾和总结我国现行审计领导体制,对于行政型审计模式和双重领导体制做出公正客观的分析评价,并借鉴国外审计体制改革的有益经验,在现有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并在对审计事业发展不产生太大影响的前提下,对现行审计领导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主要着力点是改政府自律为他律,提高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改进审计机关的隶属关系和报告关系,赋予审计机关更多、更有效的监督权力和手段,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应有作用。

4、审计主体素质优化。审计人员的素质将从财会型向复合型转变,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审计工作不再完全依靠人员的数量,而更重要的要依靠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审计人员的培养模式也将随之转型,知识型、智能型、复合型、自我更新型的培养目标将逐步确立;审计人员要求具有技术专长与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基本能力素养,审计教育也以此为基准进行改革和调整;审计人才的培养呈现出多渠道、多元化的态势。

5、审计内容创新和审计实务拓展。审计对象从有形转向无形,从会计资料的检查转向对经济活动运行的监督;从对会计核算结果的检查转向其核算过程或信息生成的监控;审计的重点将出现多元化的格局,对知识和信息的审计、环境审计、人力资源审计、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无形资产的审计、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的评价、信息系统功能和程序的合理性分析等将成为审计的重要内容。

6、审计方法手段创新。审计方法手段的创新是审计环境和审计内容创新的必然产物。审计方法手段创新的基本方向是:手工审计将逐步转向计算机审计;就地审计转向媒体网络审计;事后审计将转向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并向适时审计方向发展;审计模式将由帐目基础审计发展到制度基础审计,直至未来的风险导向审计,等等。

7、审计管理的创新。以系统的观念规划、配置审计资源,以科学管理方法实施审计工作的空间设定和时间安排;审计人员原有的分工概念将打破,审计人员业务的专一性将被适应性和灵活性取代;领导人员的管理决策作用将被强化;审计程序中的实施阶段,由于审计手段的更新,其时间大为压缩,而准备阶段和报告阶段的时间将明显增加;审计风险将成为审计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审计创新在时间上是继起的,空间上是并存的。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新,只有更新——应当成为审计人员的信条。9

注释:

1、《审计研究》编辑部:“审计基本理论研究”《审计研究》1995年第3期

2、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5月《中国审计体系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年8月

3、周伟明:“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甘肃审计》1989年第2期

4、孙宝厚:“国家审计基本理论问题思考提纲”《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1999年第5期

5、袁盛奇:“会计理论研究影响审计理论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1998年第2期

6、冯巧根:《现代会计发展对审计理论研究的影响》《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0期

审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审计 实践教学 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021-02

审计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常开设于其他专业课程之后,该门课程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报表分析等几门主干课程的学科知识于一体,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这些课程进行回顾、总结、复习,并结合所学到的审计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审计课程的目的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全面复习与审计业务相关的专业课程;第二,不但能够进行会计核算,还能够进行会计业务的核查;第三,培养专业感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鉴于此,在审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本着“理论够用,强调实践”的原则,突出其专业性及应用性强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实践训练,使学生真正具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会计专业是很多高职院校的热点专业,生源稳定,人才培养模式日益成熟,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作为主要专业核心课之一的审计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改进却乏善可陈,在强调工学结合、强化专业技能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念下,审计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没有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这就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体现高职院校学生高素质技能型的优势,在面对审计业务时常常无所适从,审计课程的教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对审计课程实践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以此为突破口,完成该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显得尤为迫切。

1 审计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审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合理

审计课程涉及到的专业领域更强调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综合性、应用性,属于一种较高层次的领域,这就决定了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较一般财会人员应具备更为高深的理论知识,更强的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更为全面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特点使得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对审计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于掌握较广的审计理论知识,全面掌握企业循环业务审计的基本技能,还应该具备执行企业主要审计业务的能力,对于高职高专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偏高,以这样的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工作势必会造成偏理论轻实践,理论偏深,实践技能的训练分散。

定位审计教学目标必须基于高职高专院校审计课程教学基本目标、教学特点与规律、教学受体的考虑,才能正确认识与把握高职高专院校审计课程教学的本质。从审计实际工作角度看,尽管审计工作涉及到的领域层次较高,需要的人才素质较高,但是具体审计业务处理时需要不同职业能力层次的人员,以保障不同岗位审计工作的需要。就高职高专相关专业培养的人才层次而言,其培养目标应恰当地定位于审计助理人员岗位。相应的,在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方面也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1.2 教学方式单一

审计教材大多理论性较强,审计程序较多,条条框框需要理解记忆的也多,这些尽管枯燥,但却是指导审计实际业务处理的重要手段,是审计课程必须完成的理论环节。此外,在审计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前期学过的多门专业课程,需要回顾、总结、综合理解的内容也较多,而大多数学生原本相关学科基础不是十分扎实,到了学习审计这一学期就更薄弱了,这样就会对一些审计程序很难理解透彻。这时候,如果在授课内容方面不重视审计理论同审计实践的结合,不注重引导学生对前期知识点的回顾,也缺乏相应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一味照本宣科,那么势必会使学生丧失对审计课程的学习兴趣,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导致他们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目前的审计教学中,存在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课堂教学大多都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间或出现的一些审计案例也不够生动、切合实际,虽然教师在讲台上很认真地讲解审计理论和相关案例,可是学生在讲台下却听得一头雾水,疲惫不堪,教学互动比较差,更谈不上教学相长。所以在教学工作中,经常会有审计课程的专任教师感叹审计理论教学枯燥乏味,讲授无法推动,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佳,而另一方面,学生也在抱怨审计课程深奥难学,进入状态缓慢,大家学完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差。

审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高校审计学课程教学目前仍存在审计教材不适用,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教师综合素质不足等诸多制约教学方法实施效果的问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从理论、实践两个方面提出改革和创新审计学教学方法的措施,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缩小学生审计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审计学;教学方法改革;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国家审计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4XJY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十三五”是我国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性改革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需求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现有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对创新型审计人才的需要,本文在问卷调查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为改革和创新高校审计学理论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方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当前社会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存在的问题,向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审计人才。

二、高校审计学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一)样本描述

本次调查共收到157份有效问卷,从性别构成来看,女性111人,占比70.70%,男性46人,占比29.30%。从职业构成来看,高校教师共计26人,占有效样本比值为16.56%;在校学生69名,占比43.95%;在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政府部门以及其他单位任职的在职人员共计62人,占比39.49%。以上三类人群各自对“教”与“学”理解的角度不同,综合三者的观点能准确地评价高校审计学教学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为教学方法改革指明方向。

(二)调查结果分析

1.职业能力

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做出的审计职业判断质量显著高于经验少的,而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分析能力,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由表1可以看出,92.99%的人认为高校财会类毕业生最缺乏的是与“实践经验”相关的能力;70.06%和66.88%的人认为高校财会类毕业生缺乏“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仅有17.83%的人认为高校财会类毕业生缺乏“专业知识”,其中高校教师中所占比例最低,为11.54%;高校教师和在职人员对“学习能力”的关注度分别为26.92%、20.97%,高于在校学生的13.04%。

2.教材选用

调查结果显示,53.63%的在校学生、34.64%的高校教师及45.16%的在职人员认为高校应该选用CPA考试教材;13.04%的在校学生、24.19%的高校教师及30.77%的在职人员推荐使用国内优秀自编教材;教育部精品教材主要是在校学生推崇使用,而仅有10.83%推荐使用国外优秀英文教材。

3.教学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80.89%的被调查对象期望在审计学学习过程中“将审计案例与理论学习相联系,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80.25%认为学习审计学应“结合审计实训,掌握审计基础知识及实务方法”,23.57%认为采用“在线学习审计理论知识,课堂上讨论交流”能有效地提高审计学教学质量。

4.考核方式

如表2所示,91.7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高校审计学应通过“模拟实训”考核教师实施教学方法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期末考试的试卷较少涉及案例分析题,学生只需通过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亦能通过期末考试,而57.96%的被调查对象坚持“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审计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必不可少的。分别有57.32%、52.23%和36.31%建议在日常教学中增设“课堂小测”“课后作业”及“上课考勤”模块,构建日常学习的考核体系。

5.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

如表3所示,92.75%在校学生、88.46%高校教师及93.55%在职人员,共145人关注的是教师是否“具有审计从业经验,实际业务能力强”;82.61%在校学生、84.62%高校教师及74.19%在职人员,即79.62%认为教师应当具备“扎实审计理论知识,了解行业新动态”,能向学生讲授最新的审计方法,尤其是有79.71%的在校学生希望教师“教学方法灵活,课堂吸引力强”。

三、提高审计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唯考试成绩评价、唯分数论的观念,教学停留在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上,并未重视学生职业能力、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养成。高校审计学教学须摒弃传统以考试内容为纲的应试教育思想,树立和落实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培养具备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审计人才,才能真正解决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审计学理论教学方法创新不可能割离现有的成果而另起炉灶,改革的关键在于规避传统教学的劣势,做到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成就,进行有效的改革。

(二)强化审计实践教学,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1.强化实践教学,调整教学内容

审计学具有独特的学科属性,简单地把相关学科的微课程教学法、“五化”教学法、立体化教学法等移植到审计学教学中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固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重实践、轻理论”也是不可取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应加大计算机软件操作、审计实训等实践教学的比重,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拔尖人才的需求。教应根据所在高校的实际教学条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以优化传统“粉笔+黑板”的传统模式。此外,社会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高校和教师对社会需求变化保持密切的关注,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及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先进思想。

2.把握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材

审计学是一个舶来品,国内的教材最初多是根据国外的教材翻译而来的,用词晦涩,未能充分体现国外教材编写的逻辑性和审计思维。而英文原版教材虽好,但对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且国内的教材更加符合国人的逻辑思维习惯。因此,高校应当选用国内优秀的教材,同时推荐学生阅读国外优秀的教材。

现有审计教材与修订、颁布及实施审计准则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因此,高校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向学生讲解前沿信息。

3.重视过程评价,改革传统考核方式

高校应构建过程考核与传统考核方式并重的考核体系来对教学方法的实际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强调过程考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考核方式“重期末、轻日常”的缺憾。教师除了做好上课考勤,还可以采用课堂小测、课后作业、模拟实训等多种方式来考核学生日常的学习态度和效果,发挥考核的激励功能,高校应设计以理论知识和能力考核为核心,以综合素质评价为辅,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并重的审计考评体系,才能真正达到考查教师是否合理选择了教学方法和学生是否有效学习的目的。

4.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充实师资队伍

审计学对教师的理论知识结构、实践经验有很高的要求。高校可构建校企合作和科研反哺教学的长效机制,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拓宽审计学教师的选拔途径;完善相关人事聘任制度,严把教师资质关以优化教师队伍;同时,应逐步完善教师定期、不定期到企业实践的继续教育制度,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雷倩华.《审计学》本科教学改革: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视角[J].教育现代化,2016(23):1-2.

[2]李秀珠.审计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人力资源管理,2016(07):238-239.

审计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第5篇

侯兴国秘书长在工作报告中总结到,近两年来省审计学会始终把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摆在突出位置,密切关注陕西审计工作特点和省审计厅工作部署,积极参与全国性重点课题研究、学术交流以及理论研讨活动,努力做好省级审计科研课题的组织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一批学术研究成果先后在省内外获奖。与此同时,省审计学会还积极围绕审计工作中心搞好审计宣传工作,《现代审计与经济》杂志在改进创新中发展,在促进陕西审计工作发展进步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李健副厅长首先肯定了近年来省审计学会的工作,认为在厅党组的领导下,依托审计学会平台,依靠专家会员支持,审计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2010年至2011年,省审计学会组织报送的《国家审计管理创新实践与思考》、《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作用路径与实现机制》、《经济案件线索审计研究及其案例分析》和《国家审计机关聘用审计风险防范研究》4篇论文,分别荣获全国审计机关优秀论文二、三等奖,获奖数量居全国地方审计机关之首。2012年,在中国审计学会计算机审计分会组织的“国家审计信息化与国家治理”优秀论文评选中,省审计厅撰写的《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信息化人才素质》、《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2篇论文均获三等奖。2012年,省审计学会还组织科研力量,中标了一项审计署2012至2013年度重点科研课题公开招标项目。

李健副厅长指出,审计理论研究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深化审计理论研究对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这些年,省审计学会虽然在审计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与先进省份还有一定距离。今后,省审计学会要进一步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建立审计理论研究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和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制度,将审计理论研究任务的完成及成果的推广应用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将审计人员理论研究水平作为选拔任用的参考依据,从机制和制度上调动审计人员参与理论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围绕审计工作的发展认真规划研究课题,精心组织实施,努力提高审计理论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基层审计机关要重视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克服畏难情绪和与己无关思想,既要力所能及的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又要积极主动参与省厅组织的课题招标、优秀论文评选和专题研讨活动。一是要围绕审计工作实际抓好审计理论研究。针对审计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审计学会要认真总结审计发展规律,突出实践和创新两大特点,着力深化审计理论与审计方法技术的研究,不断完善审计理论体系;要围绕审计工作中心和审计实践需要,突出审计应用理论研究,着力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增强审计理论研究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有效性。二是围绕陕西实际抓好审计理论研究。在特定的省情下,要有针对性的研究如何加强和深化陕西的审计工作,要结合陕西“十二五”规划,针对陕西审计工作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研究如何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资源生态环境审计、重大事项审计、重大项目跟踪审计等具有前瞻性、探索性的重大课题,在搞清其基本理论和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审计工作有效开展奠定理论基础。三是围绕学会特点抓好审计理论研究。省级审计学会要搞好审计理论研究,必须准确定位,找准侧重点,选好突破口,搞清楚“研究什么”、“怎么研究”、“谁来研究”这些问题。“研究什么”要根据需要搞研究,省级审计机关主要研究实用性的小课题,研究审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怎么研究”要结合审计项目搞研究,把审计项目作为审计课题来研究,这样可提高审计质量。“谁来研究”涉及到人的问题,学会要注意掌握和吸收各方面人才,建立研究人才储备库,根据不同的研究课题安排相应的人员承担此项任务。四是围绕审计信息化建设抓好审计理论研究。这几年,陕西加大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力度,《陕西省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审计监督暂行办法》出台,“金审工程”初见成效,建成了覆盖10个市审计局的全省审计专网,省审计厅和各市审计局实现网上办公、视频会商,计算机审计技术应用水平明显提高。但由于审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发展步子比较迟缓,计算机审计的应用和推广还不够广泛,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审计署组织的“计算机审计专家经验”和“AO应用实例”评选中获奖率较低。因此省审计学会可以先吸收这方面的专家人才,着手加强审计信息化的研究。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要继续重视审计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通过3至5年的努力,把陕西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