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小学教师数学教研论文内容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和关注的热点。调查结果为小学教师数学教育研究的内容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研究视觉较为单一,缺少多角度等。要改变这一现状应做到加强相关职后培训、改变教学反思方式、提高自身职业定位。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研论文;分析

一、研究背景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小学数学教师师资的需求要从数量的满足逐渐过渡到质量的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教研论文是评价一个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说明其对数学新课程的参与、评价和反思过程。本研究之所以选择通过对“中国知网”小学教师公开发表的关于数学教育研究论文的内容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方面的原因:教研论文的内容既可以反映出小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关注的热点,又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反映出数学新课程实施近十年来小学数学教师参与教研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小学教师在201x年公开发表的关于数学课程改革的教研论文。文献来源是“中国知网”,选择的文库为“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搜索主题为“数学”;作者单位:“小学”;搜索匹配度为模糊;时间为201x.1.1~201x.12.31。检索结果为201x年小学教师公开发表有1367篇论文。

三、研究结果

1、文章内容偏重课堂教学。表1数据表明文章的内容有93篇探讨在课堂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可见小学数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如何上好课。综合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主要探讨两大类问题:

(1)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更好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如怎样进行师生互动、如何优化教学设计、在课堂上怎样对学生注重人文关怀等。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质量,在样本所选取的100篇文章中有14篇文章论述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优缺点的总结。

(2)对新课改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体会、经验谈:如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相关理念的理解及结合具体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应用等。

2、关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所选样本的教研论文中有8篇文章探讨新课程实施中对学生数学兴趣、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和经验之谈。这较之以前数学课堂教学只为培养学生考试能力相比是一种很大的进步。这也说明小学数学教师逐步认识到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更多的关注到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3、缺少多角度的论述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文章结构基本以“理论+相关例题”为主。在所选样本的100篇文章中,所探讨的问题角度单一,没有多角度去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几乎所有文章都是一些课堂实录,文章结构基本形式为“理论+例题”。其中理论探讨都为文章第一段或第一二段,理论探讨的内容基本上以文章所论述主题词的简单定义或某一个问题中的新课改理念为主;大多数文章都没有从理论上做深入研究,例题在整篇文章中占的篇幅过多。

4、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数学教研能力认识不足。样本中有4篇文章论述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所有文章都认同数学教师整体素质关系到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成败,认为小学数学教师主要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大体可总结为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教学业务素质及身心健康素质。其中教学业务素质是指一个小学数学教师要具备坚实的数学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但这4篇文章对数学教育的研究能力并没有提及。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数学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只重视上好课,完全忽视了在教学中对出现问题的解释、探讨和总结的科研能力。

四、思考

以小学数学教师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里收录的教研论文为研究对象,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在数学课程改革十年来,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接受、参与和反思的现状。综合201x年全年所有文献,文章质量普遍不高。虽然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能够发现问题,但很少有相应的教研意识。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小学教师没有经过数学教育研究的专业化学习和训练,专业化程度不是很高,很多教师仅处于半专业状态。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变革: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喜欢数学 体会数学 享受数学

摘要:数学在现代生活和现代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它作为一门反应人们思维与智慧的学科,而且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间20多年的光阴已经悄然落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感到很荣幸也很自豪。回顾20多年的教育历程,想说的话太多太多。当然也包含着本人的些许经验与教学方法和对教育事业及学生的诸多感情,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较为抽象的学科,它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在现代生活和现代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它作为一门反应人们思维与智慧的学科,而且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并且,它在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一能离开数学。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也为青少年数学爱好者题词――“数学好玩”,勉励青少年学数学、爱数学,为中国成为世界数学大国、强国做出贡献。由此可见,数学的重要性与实用性。作为一名小学的数学老师,教给学生们一些基础的和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知识,引导他们去喜欢数学,被数学的魅力所吸引是我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比较单一的思维与单纯的内心,此时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把学数学当做是一种享受,体会数学带给他们的快乐,真正意义上欣赏这一门学科是我的一贯宗旨。

其次,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一些数学模型,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与课堂上去获得知识。直观有效地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到数学教学中的工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课的教学中,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的选用是否恰当,对于学生获取知识的影响,体现的很明显。让学生用各种有趣的动画形象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达到教学的最好效果。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以及一些贴近课本的练习更能让他们深入了解到数学的相关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我国教师课堂教学的专业伦理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应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复杂原因的影响,暴露出了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体现出的伦理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1.1教师缺乏敬业精神

教师是教育问题的关键,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教师的专业伦理方面呈现出缺位现象,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均发生了深刻变化[1]。虽然绝大多数教师都能顺应改革大潮的形势,严于律己,但也有个别教师不能抵御经济利益的诱惑,被利益意识驱动了良知,从而使教育教学发生了某些偏离。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在严谨治学方面有62%的学生和76%的教师均认为:能够认真上课、备课、及时批改学生作业。20%的学生反映,教师不能及时批改作业,更有甚者让学生帮着改作业。还的有的教师认为备不备课都无所谓,这样工作上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的消极思想,体现出相当数量的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仅当作生存的手段而已[2]。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教学中,这篇文章重在情景教学;而有的老师松散的治学方式,既没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动笔画画秋天的图画’,也没有给学生准备展示秋天情景的图片等;而是跟其它课课程的一样教学模式:泛读---学生读---学生悟---学生学(生字词),这样一节课就匆匆了事,接着又进行下一课的教学。由于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这就极力需要教师言传身教吗,以丰富的情景教学引导学生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出语文的有效教学。对于教师这种敷衍了事的教学态度,根本无法从本质上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同时,教师的形象也受到影响,最终降低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1.2教师只‘教’不‘爱’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道德素质。“尊重学生,就是要求教师将学生看成并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人格、主动性、发展性的个体。”但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教育教学中有6%的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有34%的人认为“这是难免出现的,但可以原谅”;有40%的人认为“这是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应坚决避免”。不过,在这其中有24%的教师经常讽刺、讽刺、挖苦、歧视学生。除此之外,还有48%的学生和32%的家长认为教师不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特别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弱或者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就对其失去信心,不抱任何希望,甚至无视他们的存在,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不闻不问,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忽视、被轻视,甚至被歧视的地位,逐渐失去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结果造成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还有部分教师依法施教观念淡薄,打骂或罚惩学生现象严重,据有关调查统计显示:有21%小语文学教师在课堂上存在“打骂或变相体罚学生”的不良行为;除此之外,还存在其它的惩罚方式:罚做作业、罚劳动、罚请家长来校、甚至罚款等不一而足[3]。

2解决教师伦理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小学生由于入学未深,未形成具体的价值观。因而,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理想均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小学低端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重点,以提高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为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2.1强化继续教育,提升教书育人意识

在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教师要不断的学习、理解并掌握各种新的知识、理论以及相关的教育教学技术,不断的获取并更新自身的信息,用当代最新的科学成果来武装自己,从而具有创造性的传播文化科学知识、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等来促进社会的进步。为此,学校要注重和强化教师的在职教育,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现代化的要求及终身教育思想,以师德建设为核心,构建具有时代要求的教师教育体系,从多方面为教师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促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持之以恒地学与教。作为一名专业的小学语文教师,其发展内涵是多层面、多领域的[4]。学校是教师成长、发展、走向成功的基地,促进教师的发展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5]。因而,21世纪加强学校师德建设,要从学校发展目标出发,立足于我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现实,把握世界教育属性的趋势,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未来教师角色做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己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鼓舞。新课程对教师来说最根本的是对角色的挑战,包括教育观念上的挑战,教学习惯上的挑战,新的教学情景的挑战,对知识储备的挑战,信息技术的挑战,新的学习方式的挑战。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新课程下的角色,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职能的发挥,进而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要尽快适应新课程就必须首先转换自己的角色。

传统的教师角色强调社会责任,忽视教师的个人生命价值与需要;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强调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学技能,忽视教师促进学生成长的专业意识。强调教师劳动的传递性,忽视教与学的创造性。新课程对于教师的要求则是多方面的。教师原有的角色要发生变化,还要不断地补充新的角色。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的变化,教师要改变过去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教师成为研究者。

从角色的观点分析,德育就是一系列互动过程,是处于教育者角色的个人与处于受教育者角色的个人进行的互动,其外在目标是对受教育者的道德、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倾向性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影响[35]。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依据其在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体系中所处的身份、地位,根据个体人格体系的需要,通过人际互动的媒介,对社会期望系统加以主观性释义,并予以动态化体现,形成一整套非个性化的德育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化的行为表现就是德育中的教育者角色。教师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具有极高的权威地位,一直扮演的是真理代言人、道德知识的灌输者、课堂管理者的教师角色。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教育的变革,从而导致人们德育教育观念和思想的转变。以前教师“照本宣科”与“灌输者”以及忠实的教材执行者的角色已完全不适应了,需要彻底地转变。教师的素质、态度、适应和提高是课程实施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在新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小学德育课程,扮演好德育课程的创造者的角色以及儿童活动的支持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传统的教师角色已远远不能适应德育新课程的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势在必行。新课程改革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的改变,其具有生活性、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以及德育课程实施过程的复杂性均要求教师角色要发生相应地转变。

教师要从传统的道德权威者转变为道德成长者的角色;由德育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德育课程的开发者:由德育过程中的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德育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1.由道德权威者转变为道德成长者

对自己角色定位的转变,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能再以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善者出现在学生面前。事实上,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们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的学习、共同发展。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他们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有一些新的道德观念,这些观念我们是不能漠视的、小看的。传统的作为社会代表者、真理代言人的教师角色,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中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是不容易的。早就有学者以教师的身份提出了“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37]这样的困惑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却又找不出正确的答案的。我们因此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教师真的能代表真理吗?难道教师就肯定是道德的化身吗?实际上,一个纯真幼稚的儿童就真的不能判断真伪而一味的犯错?一个道德知识丰富的、道德判断能力很强的教师就一定能保证有正确的道德行为吗?

2.由德育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德育课程的开发者

实际上,教师是课程的最直接的实施者,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家庭背景,教师应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对课程内容进行自己的理解基础上,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学校条件,教师自身不同的综合教育背景,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对课程内容进行调适、设计、整合。从这个层面来讲,课程内容已经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教师已成了真正意义的课程内容的创造者。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充分地尊重与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能力,让课程最大可能的接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真实心理需要。教师要走出传统被动的课程忠实执行者的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在的创造能力。

3.由德育过程中的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由于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是传播知识、生产知识的部门,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吸取来自各方面的新知识,拓展文化底蕴,了解教育要求,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改进和完善,在观念更新和教育行为的改变上超前于学生的发展。教师要置身到学习活动中,通过问题的诊断、研究和解决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自我觉察水平,促进学生自我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成就感,促进学生成长速度。但需注意,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是作为一个指导者、促进者,也是受益者,与学生共同发展者。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收集学生信息,并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感性的经验上升为理性形式,成为一个双向互动的促进者,与学生同时得到提高,成为师生的共同发展合作者。

二、谈谈小学生成长中教师主要要求扮演角色的转变

随着小学生年龄的成长、学习年级的不断升级,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也正在逐渐发现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品德操作系统中,产生了一定的策略和自我设想。因此小学生初步发展起伦理的道德情感体验。小学生从低年级对具体事实的兴趣发展到中高年级形成初步探讨抽象和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从日常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到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兴趣。随着小学生学习生涯的不断进步,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逐渐会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品德操作系统中,产生了一定的策略和自我设想。

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转变。要逐渐锻炼学生自主活动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机会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密切关心家庭、街道和社区生活以及社会的事实新闻,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鼓励学生组织各种班团队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教师要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自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教师只是在必要的关键时候,给予提示和指点,决不能全权操劳代办;教师可以提供某些必要的场地、材料、资料给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不能解决的困难。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感受,调动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道德感受,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经验的分享,让学生通过反思、分享彼此之间的经验感受,养成他们倾听、慎思、明辨、合作的习惯和方法。

案例三:“无家可归的人”

一天,在班上,老师发现有一个小女孩的表情看上去有些悲伤,于是,老师向小女孩询问原因。小女孩告诉老师:“昨天,我和妈妈上街看见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小男孩,他看上去很可怜。妈妈说她今天再去找那个小男孩,送给他一些食物和衣服。妈妈是在纽约长大的,她小时候看见过很多无家可归的人。”小女孩问老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无家可归的人,这个问题也引起了班上其他孩子的强烈兴趣,老师发现了这一情况后,放弃了她预先设计的课程内容,决定把“无家可归的人”作为课程的主题。老师首先和孩子们一起就“无家可归”现象进行了讨论。然后,她让孩子们思考如何帮助这些无家可归的人,并把他们的想法记录下来,以他们的口吻给家长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们想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但是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需要帮我们找可以救济他们的东西。当你们来接我们的时候,他们会把我们的想法告诉你们,你们也告诉我们你们的主意。。……

他们还在信中写下了一些怎样帮助无家可归的人的想法,比如帮他们买房子或盖房子;给他们送睡袋、牛奶和早餐,还有硬币等等。并附有一份清单,是孩子们认为的无家可归的人会有哪些需要。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无家可归”的现象,老师安排了带孩子们出去参观的活动,让孩子们和周围的社区建立了联系。她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专门为无家可归者设立的旧货店,孩子们在那里可以和无家可归者自由交流。在这些直接的体会和经验中,孩子们对产生“无家可归”现象的环境有一些了解,对无家可归的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同情。

他们回到教室里主动为无家可归的人募捐。老师请了一个新闻记者,让他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并能在社区及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宣传。在募捐活动中,孩子们参观了银行,他们学会了如何把硬币换成纸币。孩子们学会了做饭,带着募捐的钱,以及他们自己画的花生昔、面包、蔬菜、小饼干等图画,访问了无家可归的收容所,并和收容所的成人与孩子们进行了交谈,一起活动。

在以“无家可归的人”为主题的德育中,老师把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使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自然生发,并不断地和孩子们一起思考、行动,使得孩子们对这个问题有了较深入的理解。课程中的许多内容不是预设的,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不断生成的,课程是流动的,开放的。在此过程中老师不断创设教育的情景,引导学生发现新的教育内容。他们从接触无家可归的人到认识、了解、同情他们,到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这里没有老师的说教,没有规范的灌输,学生助人的道德行为是发自对无家可归者逐渐深入的理解和同情,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在此,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自然而然地交织在一起。在课程的展开过程中,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赢得了老师、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他们的人生体验和情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感情的途径和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人们情感越丰富,就会越愿意去实践。教学中创设现场情境,就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让学生人人都参与,把学生置于某种惬意、和谐中,让他们从活动中产生自我触动、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的效应。教师在整个活动中扮演的是活动的引导者,一步步把孩子带到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并同时成为孩子实践的合作者,帮助他们完成整个实践活动。在整个课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又是熟练的倾听者和观察者,他们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解释,通过孩子的行为细节发现孩子的心理,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活动的引导者,通过与家长的通信,引导孩子一步一步深入问题的核心,并采取行动:是孩子活动的合作者与朋友,和孩子一起共同开展活动。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生认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心灵得到了一种自然的沟通,形成自由、民主、开放、平等、和谐的教学主旋律,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拓展了时空。另外教师也要使整个课堂洋溢着浓厚的探究气氛。课堂充满生命了的活力,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争辩的形式,寻求真理、提高认识、促进发展。使我们的学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邝培。小学德育课程中教师角色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4

[2]吴芳蕾。广西西林县教育投资有效使用个案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2

[3]高云峰。对教师角色的再认识[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汉语文;教师;美学修养

在小学阶段课堂设置的过程中,语文的教学应该是占课时总数的三分之一。很多汉语文老师还兼任班主任,所以,对小学生的影响是要大于其他学科老师的影响。语文老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小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老师的审美情趣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一、加强美学理论的学习

修养就是指理论、知识和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水平,任何一个学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涉及一些关于美育的理论,但很多老师接触的都是教育学领域的美,对于真正的审美接触比较少,对其语文教学的美也是缺少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有时候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导和评价较为缺乏艺术美,这就使在教学和美育关系上面我把美孤立在教学之外。比如,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图像来进行汉语学习内容的安排,通过红色的小汽车在平地、上坡、下坡和后坡的四图案来展示声调的变化情况。学生通过视觉审美来进行情感的体验,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通过学科间的渗透来提高自己的美学修养

我们在各个学科中进行学习的时候,他们彼此之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美学修养要和各门学科进行相互渗透,我们在进行音乐欣赏的时候可以根据音乐来进行文学的美学欣赏。比如,邓丽君的《明月几时有》就是把文学和音乐进行有机结合,老师可以在课下自己对一些世界名画进行欣赏,在欣赏的时候可以和各门学科的老师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了解其中的美学内涵,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美学修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着很多种类型的美,因此,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这样可以发现和运用美,还可以对这些美进行创造,我们要把汉语教学和审美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充满情趣,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时候获得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