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范文第1篇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ffects of ERP system on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points out the shortage of traditional purchasing management, discusses the effects of ERP on promoting purchasing manageme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implementation of ERP on promoting advanced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

关键词: ERP;采购管理;集团化管控

Key words: ERP;purchasing management;group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028-02

0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企业竞争的加剧,不断出现新技术新方法。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使世界各国对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信息技术已经对生产力的提高,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ERP的产生顺应时展所需,是管理集成创新,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它对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

1 传统采购管理的不足之处

①缺乏科学的采购计划,交货及时性差,采购周期长,采购计划随意性大,一方面部分物资库存积压,另一方面缺货断货,紧急救火,临时抱佛脚的情况时有发生。

②业务信息共享性差,大多采购业务通过电话传真进行,手工单据传输,甚至上门提货采购,交易方式落后,办公自动化程度低,采购业务信息难于保存和共享,供应商信息产品信息在部分经手人员掌控,业务可追溯性差,历史采购记录查询难,数据分析采购价格比对性弱,采购出现问题难以追查,另外人员的流动造成业务被动的局面。

③采购内部控制弱化。采购控制通常是事后控制,其实不仅是采购环节,许多企业对大部分业务环节基本上都是事后控制,无法在事前进行监控。

④与供应商合作属于短期行为,缺乏长期战略合作规划。

⑤市场应变力差,信息沟通不及时,不能及时响应市场需要。

企业管理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落后,难以实现集成管理的目标。

2 基于ERP流程加强采购管理的作用分析

2.1 整合企业资源,基于职责为核心的流程运作模式,所有的业务以数据说话,数字体现所有计划业务,企业将同一类业务进行集中处理,体现集中管理的思想。一个部门负责一项职责,区块管理,扁平化的流程设计,减少了多余环节,加快了流转效率。现代采购管理从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从采购管理向供应管理,从企业间交易型管理向关系型管理转变,ERP采购流程的自动化和采购业务的重组,提高了企业的采购效率。物料管理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每一种物质设置一个品号编码,包含品名、规格、单位、仓管、会计分类、仓库采购人员检验方式等信息,每一个品号具有唯一性,如同公民身份证,品号从请购单据到采购单据入库单据伴随整个采购流程,且交易信息在系统永续存在,可以根据品号查询到每个时间段的交易信息,如价格数量供应商等,具有全程可追溯性。

2.2 信息高度集成,资源共享,提高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尽管许多企业在实施ERP时都将减少日常工作量作为成功标准之一,但在使用ERP系统后,有些岗位的工作量是会增加的,尤其是提供基础信息的岗位。但在采购管理中,采购员的工作量会减少,因为以往这些工作都是通过电话传真及手写单据来完成,而ERP系统要求所有的采购单据都要在系统中进行记录按照既定流程作业,减少了业务操作中的人为因素。对供应商的管理在采购管理中是一个中心环节,传统的供应商管理存在大量人为因素。业务人员的调动对工作的影响尽可能地减少,新来的业务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方便地查询某一类供应商的名单、联系方式、历史供货记录,并按照设定的供应策略进行采购业务。

2.3 保存记录,便于追溯。业务的可追溯性强,ERP系统可随时查询任何时候与任何供应商发生的采购业务,并可以查出该笔业务进行的状态,包括库存接收的数量、采购退货的数量、发票数量等;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所有单据录入系统,随时查询功能,查询任意时间同供应商发生的采购业务,业务处理及在线交易记录等情况,减少人为因素,完备控制体系,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分析,流程有序,审批控制监督有方。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

2.4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共赢关系。对供应商准入制度,包括提供各种有效资质,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生产经营许可证等。生成的各种采购业务数据,如退货、交货周期,采购价格等原始数据记录,作为评价供应商的依据,便于总结规律,制定相应策略。对供应商数字化管理,每一个供应商对应一个编码涵盖地域信息付款方式税率等,可以根据供应商编码查询历史进货情况付款欠款等信息以及退货交货价格等情况,数据可以作为评判供应商的依据。

2.5 提高客户满意度。内部流程规范化,组织机构的扁平化,数据传输标准化,科学化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市场响应速度,达到客户满意度的提升,创造经济效益最大化。

2.6 对集团化管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ERP系统实施的根本目的是提升集团管控能力,ERP系统的集成性使得集团总部能够从整体上规划所有价值活动之间的关联关系,打破原有“信息孤岛”的局面,按照业务流程走向将集团所有子公司的价值活动衔接起来。资源配置合理,各项业务相互协同,集团效益实现最大化是企业集团具有较强管控能力的核心标志。ERP系统为管控基于具有顶层设计、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特征,ERP系统已经超越了会计核算平台的范畴,从纵向来看是共享管理的平台,在该平台上,集团总部能够评价集团产业链各业务板块、各子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以及对集团效益的贡献度,从而围绕整个集团效益最大化目标在价值层面配置资源,以实现协同;从横向来看是共享业务的平台,在该平台上,所有子公司共享业务信息,各自对企业内部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其效能,从而取得最佳效益。一纵一横形成的管控平台为集团管理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提供了可能。该平台反过来也能够促进各子公司管理水平的升级。

3 结语

ERP采购管理的实施,实现了管理信息化,优化了管理流程,规范了管理程序,细化了管理对象,强化了管理力度,实现了企业标准化,减少了决策的盲目性,是现代先进管理的变革,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闪四清编著.ERP系统原理和实施(第四版)――什么是ERP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采购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料成本清单(Bill of Material) 财务健康分析(Financial Health Analysis) 关键业绩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已逐渐转变成各自供应链(Supply Chain)体系的效能之争,谁能以更快的速度、更低廉的成本将客制化的产品递交到客户的手中,那么他就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市场份额。

在这里我们引进一条管理学中的法则,这是19世纪末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他认为,在任何事物中,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约20%;其余的80%尽管是多数,起的作用却是次要的、非决定性的,这就是著名的二八法则。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因此在采购管理中,我们也要把精力集中到下面这些容易被人们忽略的,虽然只占少数,却是重要的项目中,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物料成本控制的意义和方法

物料成本控制始终是采购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大家往往只关注先期定点时的各供应商间采购成本的横向比较,而对供应商定点后,在项目开发进程中,特别是产生工程变更时的物料成本控制敏感度不够。这样就会造成采购成本失控,从而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

控制开发过程中物料成本变更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物料清单成本追踪表(BOM Cost Track)。只有把每一次的变更,按引发该变更的原因,将变更内容中影响成本的相关信息一一记录下来(可查),并及时汇报给负责该项目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按责任划分应该由谁来承担变更的费用,要么由客户承担、要么由供应商担责、抑或企业自己吸收(可控),以保证每项与物料成本相关的变化都是合理的、有出处和去处的,那么即使再多的变更发生了,总成本也不会失控。

二、供应商财务健康状况分析的意义

标准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特点。供应商管理系统要求通过对供应商的联系方式、组织结构、财务状况、资质等法律信息;以及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交付及时率等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实时的信息管理和质量管控,以保障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上述的这些管控要素中, 国内企业常常对供应商的财务状况重视不够;而在跨国企业,特别是欧美企业中,考察对方的财务状况,在商务过程中往往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把经历过的一个真实案例分享给大家。有一家韩国上市的制造供应商,以优质的服务、有市场竞争力的价格,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因为对方是上市公司,所以能很容易的拿到他们公开的财务报表,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FHA),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被我们评定为C级,于是将某个产品定点给这家供应商生产。 根据公司的规定, 如果财务状况达到A/B/C等级的,只需要进行年度例行检查。在后续年度的检查中,我们发现这家供应商的财务出现了状况,发生了两百万美金的借贷,用以购买新厂房、新设备以扩大产能。而公司的偿债能力不够,造成收支严重不平衡,被我公司降评为F级

对应F级的结果,我们有多项措施,包括增加财务状况检查的频度(由按年度,转为按季度)、与对方高级管理层进行接洽,以了解他们的动态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安排驻厂工程师现场监控其生产状况、并制定应急反映计划等。经过持续的追踪,该供应商的财务状况没有好转,反而持续恶化。先是公司股票转变为垃圾股(pink),续而被迫退市;根据驻厂工程师的反馈,该供应商还多次发生拖欠工人工资的现象;发现有多位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同时也了解到债权人已经把该供应商到法院的事实。一系列的变化,触发了我们启动应急方案-切换供应商。

后续了解到,法院判决将该供应商所有的应收货款直接划拨给债权人,从而引起该供应商整个供应链和资金链的断裂,公司破产了。而我们公司因为有完备的规章制度,能及时有效的从对方财务报表中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所以没有遭受重大的损失。

那么对供应商的财务数据,主要看什么呢?归纳起来:短期的看流动性,包括现金流、借贷能力和债务偿还能力;长期的还要看公司的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破产可能性评估等。这些数据能及时有效的发现供应商存在的问题,帮助我们了解其经营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关键业绩指标对采购人员工作的驱动作用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大锅饭时期的弊端,就是搞平均主义,干多干少一个样,结果造成大家都不干事,最后人浮于事,打击了实干家的积极性,磨灭了社会的创新精神。

那么怎么打破这个平均主义呢?对于采购人员,我们就要通过设立关键业绩指标KPI来驱使大家为了满足包括年度降本、项目完成及时率、付款周期等近期或远期目标值不断努力。并以KPI作为衡量指标,奖优罚劣。当然所有这些指标都必须是可以被量化的、可被验证的。那时你做了没有,完成了多少,差距还剩多少,所有这一切都一目了然。让你明白你努力的方向,这就是所谓的驱动作用。

四、结语

在采购管理中,对外、对内都采用了数据分析、数据化的管理,使数据不再是冷冰冰的符号,它能帮助我们进行有效监控、科学的管理,从而发掘出各个环节中最大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翟光明,郭淑红等编著.采购与供应商管理操作实务[M].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采购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采购管理;强化;企业;采购质量;分析

在我国的企业采购过程中,会存在由于采购管理过程中的缺失或者不足,导致采购的质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进而会导致企业的经济受到损害。为了有效的避免类似的情况持续发展,应该在企业采购管理问题上进行强化管理,通过不断的强化管理,来有效的保障采购质量的达标,让采购有效的服务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1 企业中出现采购质量失控的主要原因

关于企业中出现采购质量失控的主要原因的阐述以及分析,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个方面是采购过程中的外部因素能够导致采购的质量出现问题。第二个方面是采购过程中的内部因素能够导致采购的质量出现问题。下面进行详细的论述以及分析。

1.1 采购过程中的外部因素能够导致采购的质量出现问题

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市场不断的发展和壮大,我国的很多企业都在采购工作管理过程中做出了相应的变化,来适应社会经济市场的变化。我国现阶段由于产品种类多样以及产品运输物流的不断增多,现在的经济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这样就给我国的各大企业提供了采购过程中的多样性,但是也使企业的采购工作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由于目前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就导致了一些采购过程中存在漏洞,没有相应的约束条件,没有健全的监督体制,同时采购过程中的执法没有强力度,这样就会导致在采购过程中出现采购质量失控的情况。同时由于采购人员的自身工作素质的问题,也会导致采购的产品出现质量不达标或者是假冒产品,这样就严重的影响了采购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控制,影响企业的采购管理。

1.2 采购过程中的内部因素能够导致采购的质量出现问题

采购过程中的内部因素就是人的因素以及企业因素。企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忽略采购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大型企业而言,采购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企业采购工作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采购工作应该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以及节省生产成本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由于企业的忽视,导致了采购工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出现了采购质量问题。

2 提升企业采购质量的主要措施

关于提升企业采购质量的主要措施的论述以及分析,文章主要从七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个方面是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要提升对于采购质量的认识。第二个方面是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且监督落实情况。第三个方面是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要对采购的关键环节进行强化管理,不断的完善采购供应商有关制度。第四个方面是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要对采购产品的质量不断的严格把关,严防不合格产品的采购行为。第五个方面是企业采购的过程中要注意采购工作的安全性问题,防止采购过程中发生意外损失。第六个方面是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要对相应的采购人员进行工作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和能力。第七个方面是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要强化采购合同的管理,确保采购物资的按期交货。下面进行详细的论述以及分析。

2.1 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要提升对于采购质量的认识

采购工作的质量控制首先要从对采购工作的认识做起,只有充分的认识了采购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才能提升采购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采购过程中的采购质量。同时相应的采购人员要不断的学习企业的采购质量目标,在采购的过程中严格的落实企业对于采购质量的各种要求。

2.2 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要不断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并且监督落实情况

在采购管理过程中,企业要不断的建立健全采购机制,要明确的规定采购全过程中的参与对象以及相应的程序,在采购质量监管的过程中,各个相关人员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监督和检测,各司其职对采购产品按照制度规定进行监测。

2.3 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要对采购的关键环节进行强化管理,不断完善采购供应商有关制度

在采购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供应商的正确选择。一旦选择了正确的货物供应商,就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采购工作。在采购管理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完善供应商的相关制度,用完善的采购制度来选择供应商,约束供应商的供货行为。

2.4 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要对采购产品的质量不断的严格把关,严防不合格产品的采购行为

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要对采购的物资进行分类处理,要通过有效的制度约束来保障物品质量达标。在产品质量监测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检验方法,并且要严格的监督落实情况。物品监测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在买卖双方全部认可的环境下进行,一旦出现不达标的产品,要有详细的记录,做到不合格产品的可查,可控。

2.5 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要注意采购工作的安全性问题,防治采购过程中发生意外损失

物资采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安全问题,例如:人身作业安全、物资贮藏安全、防火防盗安全等等,只有把物资的安全作为不可忽视的一面来抓,才能保证在物资采购过程中不出现意外损失。这种采购管理需要坚持和贯彻了一些原则。一是重源头,严格渠道资质审查,实行准入制度。二是实行招标比价采购,保证质量需求。三是谁采购谁承担物资质量责任。四是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建立制度,完善物资质量全过程管理。

2.6 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要对相应的采购人员进行工作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和能力

采购质量的控制不能脱离人的操作,因此,要把人才的培养作为采购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来抓。随着国有企业中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一些企业把注意力放在硬件更新、设备改进等层面,忽视了对在职人员的培养,而采购工作是一项技术和业务性都比较强的工作,它要求采购人员不但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坚持原则,秉公办事,而且要熟悉采购业务,掌握一定的商品学、材料学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识货”技能。

2.7 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要强化采购合同的管理,确保采购物资的按期交货

现在由于资金供给以及相应的其他问题,物资采购过程中往往都不能够按时交货,这样就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产品使用。因此我们在采购的过程中要在合同中有相应的条款约束,以保障采购物资的按时交货,一旦出现延期交货的情况,设备厂家要和采购单位直接的沟通寻求处理办法。

参考文献

[1]徐杰,等.市场采购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2]郑新.企业采购管理发展趋势研究[J].管理观察,2009(7).

[3]陈兵.加强采购质量管理方法与措施研究[J].市场论坛,2007(8).

采购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企业 物资采购管理 成本

物资材料采购管理是企业降低材料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利润水平的有效手段,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适应市场形势的发展,应加强物资采购管理。

一、企业物资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1.物资采购缺乏制约机制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类经济合同及物资采购数量迅速增加,金融总量巨大。但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物资采购缺乏严格的管理机制和约束,在相当一部分企业的采购环节中,存在着大量不规范的采购行为,个体利益驱动下的采购脱离管理、自主采购、变相采购、收受回扣和贿赂及采购时舍贱求贵,舍近求远,舍好求次,损公肥私等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导致企业物资超储、重复储备、货源不畅、使用效率低下,采购环节的价格隐性流失日趋严重,企业利益受到严重威胁,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物资采购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有些企业还实行传统的多级分散采购管理模式,企业各二级单位大多从自身局部利益出发,主要考虑的是保生产、保供应,用起来方便,从而形成层层设库,层层设帐,重复储备,不仅造成企业人力、物力的浪费,更为严重的是增加了企业总库存,挤占了大量的企业流动资金,而且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厂内物资闲置、重复采购现象时有发生,企业管理容易造成真空,隐藏着企业资产流失的黑洞,难以发挥企业规模经济效益,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3.物资管理信息体系落后

企业对物资的采购与供应,如果没有物资管理信息体系是不可想象的,现代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离不开物资信息管理系统的辅助。如何充分满足企业工作人员、机构变动和制度改革的需要,对物资管理实施全过程控制,有效监控物资的采购、库存与使用状态,大幅度降低物资采购成本,这些都有赖于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然而目前企业在物资供应信息管理与运用方面普遍薄弱,严重阻碍了物资管理机制的现代化进程,压缩了物资供应体系可能获得的利润空间,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4.物资采购理念落后

从企业物资采购系统的思想理念来看,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物资管理部门职能僵化,质量中心意识、生产主体观念、服务意识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具体表现在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协调、整体与局部供应关系的有效互动等方面还比较薄弱,具体物资采购工作难以上升到战略高度,思想意识局限在满足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物资采购部门的职责还没有从传统作业性的工作上升为策略性的工作,其不关心也不参与公司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成本核算与控制没有明确的基础标准,半数以上的采购决策依赖经验估计。企业生产计划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物资采购决策的随意性,科学的生产计划管理与企业物资采购的联系程度没有较好地解决,由此也造成了货物的积压与成本的上升。

二、加强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对策

1.完善管理机制,实现有效控制

加强物资采购管理,是实行资产(生产)经营责任制的客观要求,是增效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必须把住采购源头,以此达到净化采购渠道、强化采购管理、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质量和降低采购成本之目的。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为实现物资采购行为和价格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物资采购管理、采购价格管理、采购廉政监督管理等办法,具体、详细地规定各类不同采购物资的申报、审核、审批程序,规定了采购前决策,采购过程市场调研,采购后行为、价格、质量监督的程序,实行逐级审批制度,按照规定程序和办法,严格执行集中归口管理的原则,坚持质量合格、价格合理、供货及时的原则,坚持定点采购,招投标采购,批发公司(站)采购,享受出厂价或批发价,做到所有的定点必须在段纪委备案。一类物资应申请计划由主渠道购料,如供应不兑现,应征得上级业务部门的同意方可购料。二类物资应首先申请对口路内配件厂供应,缺项可按部定厂家规定购料。违反以上规定,要追究个人责任。一次采购超过5000元的项目必须签订国家标准的购销经济合同,并经主管段长同意后方可购料,否则按违反物资纪律论处。单项一次性采购超过千元的项目,事先必须经主管段长同意方可采购,否则也按违反物资采购纪律论处。

2.建立采购价格考核激励和价格信息管理网络是规范管理、降低成本的重要保障

采购渠道的多样化和价格的可浮动性,要求企业有必要建立采购价格考核激励和价格信息管理网络。建立采购价格考核激励和价格信息管理网络,既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又有利于采购工作的健康开展。建立采购价格考核激励和价格信息管理网络,首先要成立以单位主管领导、物资、财务、劳资、审计等部门人员及物资价格信息员组成的采购价格考核小组,并实施对采购价格的管理。价格信息人员应经常了解主要物资的主场价格信息,随时掌握价格变动情况,并对确定的物资品种价格进行分析筛选,定期编制本单位经营消耗的物资出厂价格表,在与实际采购价格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向考核小组汇报。其次要建立奖罚机制,对采购过程中确实低于考核价格的,应对有关人员给以奖励。对高于信息网价格的,要责成有关人员作出分析说明,对明显不合理情况要有相应的处罚。

3.实行集中批量采购,加强全过程的监管监控是提升物资采购管理水平的关键要素

首先集中批量采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降低采购价格的前提。物资部门对炼油生产起着基础保障作用,这个作用是通过控制大宗、主要物资的采购供应来实现的。才要实现控制,就要集中采购,只有集中才可能形成批量,才可能在市场采购中处于十分有利的位置,才可能争取到生产企业优先优惠的服务。实行集中批量采购,企业内部与流通环节接触的人少,便于管理。同时大批量采购主要与规模相当、信誉可靠的企业往来,经济关系以合同加以约束,而非个人行为。批量大,企业便于合理安排生产,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反之,对供需双方都是一种损失。所以实行归口管理,集中批量采购是物资采购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关键所在,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降低采购成本的前提。其次要加强物资采购的监管,保证了物资采购的透明化、科学化。在物资管理上按制度办事,不搞个人说了算,不搞“下不为例”,严格按照“物资采购计划提报和审批流程”的规定执行。其次是抓好物资供应各个环节的相互监督。从计划的提报、供应商的选择、价格的比对到质量验收、用户意见反馈,层层制约,环环相扣,保证物资采购的高效性。再次是充分发挥财务、纪检、审计部门不同的职能作用,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物资采购的每一个环节,从不同的侧面加强对物资采购的监控,保证了物资采购的透明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采购管理范文第5篇

【摘

要】结合当前部分钢铁企业备件采购中存在的一些现状,浅谈加强备件采购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和看法。

【关键词】材料备件;采购管理;重要性;对策

近年来,由于国内钢铁产能发展过快,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显著增长,配套的备件消耗量也逐年增加。但受市场经济复杂多变因素的影响,材料备件采购环节暴露出的问题也日渐增多。在采购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备件型号不全、发放不到车间、寻不到厂家、独家采购、报价不全等情况。

眼下,针对如何对内规范制度、健全采购管理,对外搞好企业间的战略伙伴合作,对降低材料备件采购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材料备件采购管理的现状

我们常说眼睛要盯住市场,不仅仅是指销售市场,同样也包括采购市场。在钢铁企业中,材料备件的消耗占比看似很小,但每年却要花费很大一部分的采购资金。如何最大限度用好材料备件采购资金,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对企业来说尤显重要。

在市场原因方面,材料备件供应市场比较分散,尚未形成专业规模。与此同时,材料备件的供应商规模偏小、经营的品种偏少、企业管理不规范、流动资金缺乏、不能提供增值服务等问题是不争的事实。

二、存在的问题

(一)材料备件采购管理不完善。

由于设备管理部门工作不细,备件使用部门计划不周。导致采购部门多购或少购的现象经常发生,采购和库存环节时常脱节,关键材料备件储备不足,库存结构不够合理。

(二)招标、议标形式上虽然看起来规范,但操作不够严密。

缺少专门的采购规范和标准,采购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培训,在采购环境确认、制定采购需求计划、确认采购认证计划,以及初采和复采等采购过程各个环节,缺少基本技能。

(三)材料备件采购价格及供应商信息数据库不完善。

控制备件采购价格有时无法落实,存在注重备件采购价格,忽视备件的质量和优质供应商的选择,缺乏对供应商的战略管理。

三、加强材料备件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材料备件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消耗,为企业争取盈利空间。在实际工作中,采购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材料备件采购管理程序,围绕生产大局,本着提高材料备件供应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以“先进、使用、可靠、节约”为原则,贴近市场,货比三家,比质论价,才能够有效降低材料备件采购成本。采购部门要树立全局意识,加强对供应商的战略合作管理;细化材料备件的计划管理及流程。

四、加强采购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材料备件采购管理。

制定《采购管理程序》、《供应商管理制度》等,统一标准、简化程序、规范运作,要求在采购过程中尽量增加直供比例,深化对标,建议建立网络对标平台,减少中间环节,规范招标、议标制度,杜绝独家议标,建立严格的配套惩罚机制,加强管控力、提升执行力,保障投招标的公正、公开、公平。

(二)规范材料备件采购流程。

科学合理地采购备件,优化库存备件储存结构,优化规范采购渠道,努力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备件的有效利用率,降低资金占用率,力求整体利益最大化。细化材料备件的管理,包括验收、入库、保管、审批和发放等流程,做到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