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学经济论文

美学经济论文

美学经济论文

美学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美学 工具美 价值美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017-03

经济活动中是否包含有美的因素?经济学的发展是否受美学的指导?罗宾斯就有“经济学与美学不能相提并论”的论断。人们普遍认为,功利的经济学与超功利的美学之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人们在反思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的同时,认为经济学应该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都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即为经济学在功利的层面上添加了超功利的内涵。而近些年出现的诸如“审美经济”、“体验经济”、“娱乐经济”、“情感消费”、“文化产业”、“休闲产业”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等词汇,强调了经济活动中的人们对于美的向往与追求。这些都为经济美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现实的背景。而意大利的哲学家克罗齐终其毕生的研究,提出了美学与经济学是现代“两门卓越的世俗科学”的论断,认为经济学与美学是实现现代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协调发展的重要学科。

一、经济美学何以可能

伴随着“艺术终结”的呼声,美学的重构也是美学的重大课题。实践美学、实用主义美学与生活美学的盛行,打破了美学主客二分的传统,使得美学从遥不可及的精神世界转向了熙熙攘攘的平常生活,这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出现。而“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得经济出现了重大的转变,这一转变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表现为商品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逐渐超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成为主导价值。人们的消费不全是购买生活必需品,而是更多地购买文化艺术,购买精神享受,购买审美体验。“日常生活审美化本质上乃是通过商品消费来产生感性体验的愉悦。”“审美体验本身的精神性在这个过程中似乎正在转化为感官的快适和满足,它进一步体现为感官对物品和环境的挑剔,从味觉对饮料、菜肴的要求,到眼光对形象、服饰、环境和高清电视画面的要求,到听觉对立体声、环绕声等视听器材的要求,到触觉对种种日常器具材质和质感的苛刻要求等等,不一而足。体验贯穿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它构成了审美化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的重要指标。”这种幸福感和满足感是感官的感受,同时它又包含着精神的、文化的内涵,它是生理、美感以及某种精神的复合体。“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意义在于把实用的东西升华为审美的东西,或者说,是物质的东西中增添一个精神的层面,在实用功利的东西中增添一个超功利的层面。

对于“研究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经济学家都在不断地反思。罗宾斯批判了“美学是一经济因素”的观点,认为这个观点在用意良好,但是在逻辑上很难站得住脚,因为“为了美学上或道德上的价值而牺牲物质享受,不一定会得到物质上的补偿。”“经济学并不假设各种目的和谐一致,而是正视各种选择之间的冲突。”所以说,“经济学与美学不能相提并论。”罗宾斯认为“美就是一种目的,它与其他目的相竞争供人选择。经济学则根本不关心目的本身。”“经济学对于各种目的而言完全是中立的;只要达到某一目的需要借助于稀缺手段,这种行为便是经济学家关注的对象。”可以看出,罗宾斯认为经济学应该是不关心目的,即经济学是价值无涉的。罗宾逊夫人认为,“经济学绝不可能是一门完全‘纯粹’的科学,而不掺杂人的价值标准,对经济问题进行观察的道德和政治观点,往往同提出的问题,甚至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可分割地纠缠在一起。”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可以把科学的精确性和人文方面的诗意集一身的科学。”盛洪在《经济学精神》别强调:“在最高境界中,经济学不是一堆结论,不是一组数学公式,也不是一种逻辑,甚至不是一种分析方法,而是一种信仰、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所以,经济学应该是科学特质与人文特质的统一。科学与人文都是对人生最高境界“真善美”的追求,科学偏重的是“真”,而人文偏重的是“善”和“美”。所以,经济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统一。

关于经济学与美学的关系,克罗齐认为,两门学科所需求的是“感觉”,就是人们在现实生活里正当具有的“”和“功利欲”。美学与经济学的共同使命是使现代人的“感觉的心灵化”和“心灵的感觉化”,即实现感觉和心灵的“完整与和谐”的统一。“感觉的心灵化”,是指物质的生活上升到一种高水准的精神境界;所谓“心灵的感觉化”,就是要使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获得高水平的现代经济的支持与保障。从而共同实现现代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上的协调发展。两门学科的共同使命使得经济学与美学并非风马牛不相及,而应该是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经济美学是完成两门学科融合、贯通、促进的最好的途径。

二、关于经济美学的探讨

1.经济美学的发展阶段。在谷鹏飞的《西方经济美学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一文中指出,经济美学是一门研究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结合的学科,而西方经济美学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古代经济美学思想的德性之美、近代经济美学思想的德性之美与功利之美、现代经济美学思想的丰裕与幸福之美、当代经济美学思想的和谐与快乐之美。这里,对经济学的美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加以论述与整理,而经济学中的美的标准则是从实用与审美以及精神与物质的结合的角度来阐述的,这样使得经济学的分析超越了纯粹的功利层面,加入了审美体验等内容。

2.经济学理论的美。萨缪尔森曾经说过:“我们过去常常认为物理学和纯数学中存在着数学美,而经济学中的数学美是居于次要地位的。我想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简单的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是美的,而没有任何一个数学家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Shackle曾经这样评论一般均衡理论中的美,“如果我们问:什么时代经济理论达到其最大的美,可以毫无疑问地回答:它的伯利克里辉煌时代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和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这一时代的最后,通过瓦尔拉斯种植,帕累托的工作使得这颗树达到了完全的、最后的繁荣……该理论具有一个完整性,是一个兼容性的整体,以及其逻辑的严格性和简单性,在科学上,可以与古典天文学和化学的原子量表相媲美。”而哈恩关于经济学中美的资源的阐述是比较清晰的。他认为:“在读到阿罗——德布鲁的核心理论而不是阿罗——德布鲁均衡的明显角色时,没有人不会为其中的美而感到震惊和喜悦的。”

3.美在经济学研究中的指导作用。关于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美的指导作用,德布鲁与阿罗都有明确的认识。德布鲁认为,“数学的简洁美——一个充满魅力的主题,在我进行的研究中,对我的科学研究生涯进行了无意识的批评。”在《美与经济学家——经济理论中美学的作用》一文中,Cassey Lee and Peter L. Lloyd认为,美在自然科学与数学中的作用是已经被证实了的,同样,在促进理论的构成或者是成为理论的证据方面,美学在经济学中发挥着一样的作用。关于美的作用,Cassey Lee and Peter L. Lloyd认为,美的第一个作用是提供动力,第二个作用是帮助发现。“在评论工作时,克鲁格曼强调经济动力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对美的追求过程中。因此对美的追求和经济上的成功是可以并存的。如果有较少的例子作为代表,经济理论中的美主要是在模型、原理也可能在理论里,但是不在证据、定义和方程式中。”尽管经济学在真实世界的现象和检验假设理论的方法上与自然科学有关系,在某些方面,经济学是与自然科学存在着不同。在这里认为经济学中存在着美,与自然科学的美不同的是,经济学的美没有人去探究,同时,虽然肯定了经济学的工具美以及美学在经济活动中的指导作用。但是对于经济学中的价值美以及价值美所体现的人文关怀涉猎较少。

4.经济活动中的审美追求。(1)消费活动中的审美追求。阿尔文·托夫勒曾指出:现代经济继服务业繁荣之后,正在向体验经济迈进。另外,在派恩二世和吉尔摩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中,在对人类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区分时,认为当代经济由于体验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发生了转型。这里,托夫勒、派恩二世和吉尔摩等都意识到了人们消费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物质需求,而需要更高层次的需求,即精神需求与审美需求。这里关于经济美学的意识具有偶然性和不系统性。2002年,深入研究经济审美化的内在动因的卡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认为快乐正是经济审美化的逻辑起点,是经济活动与审美活动的纽带,所以要把快乐作为经济研究的源头。这里把满足人的需求而达到的快乐作为经济美学的起点,对人的心理需求倾注了更多的关注。但是,这里的快乐并没有区分感官的快乐与精神快乐的界限,而这种快乐更多地停留在物质享受的层面。大卫·罗勃兹的《只有幻想是神圣的:从文化工业到审美经济》与戈洛特·保波米发表的《审美经济批判》把经济美学从人的意识、需求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2)生产活动中的审美追求。范正美在他的《经济美学》一书中,对经济美学进行了分析,对于经济美学的概念,他认为,“经济美学是研究经济生活(生产、流通和消费以及由此生成的生活环境)中关于美和审美的发生、发展的理论。它以经济生活中实用审美客体与实用审美主体的矛盾运动及其变化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这里的经济美学更多地着眼于经济活动,更多的是研究经济活动中的美。范正美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阐明了经济美学研究的目的,美学在经济中的指导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生产活动规律的解释,所以他的经济美学理论仍然是经济活动中的美学。

同时研究经济活动中的技术美学,金易等的《实用美学——技术美学》是把技术美学应用于生产活动之中,而范玉刚在《技术美学的哲学阐释》则是更加关注技术美学对于人性的关怀,并上升到了人类生存状态的审美化。

5.经济学中的审美关怀。首先是通过美学对经济学的范式进行反思。在江虹、卓俏青的《均衡、演化与度——经济学研究范式演变的美学解读》一文中,通过对“均衡”与“演化”两种不同的经济范式的演进进行美学剖析,来分析古典美学和现代美学思想对经济学的指引,以及演化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分析模式的超越,尝试以“中和美”中的“度”的思想来弥补西方“和谐美”二元对立指导的经济研究的不足。而程恩富所阐述的经济美学更多地体现了经济学的人文关怀,也就是经济学的审美关怀,关于这一点,可以体现在“经济美学建立的客观基础”和“经济美及其在财富分配中的表现”的论述中。

(1)经济美学建立的客观基础。在这一部分,他分别从古代“美”字的含义、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实践来分析美的产生,然后讨论了美学对经济活动的指导作用。我国的汉字“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蓄主给膳。美在善同意。”羊成为美的对象和社会生活中畜牧业的出现是分不开的。从“美”字可以看出,美是与经济实践密不可分的。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自在之物”,它们作为物质虽然亘古存在,但由于构成审美关系主体一方尚未产生,所以这时的自然是无所谓美丑的,马克思曾经说,人类社会生活是一天也离不开物质财富的创造的。其次,由于实践中的创造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历史的发展。再次,在创造中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勇敢、灵巧、力量等品质。在艰苦的劳动中孕育着成功时的巨大喜悦。所以在实践是连接主客观的重要渠道,而在实践中的人的自由创造是属人的特性,是人与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而人在实践中的自由创造,因其充斥着人的感情与创造力,所以,这里的自由是美的。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这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中的一句话,总结了美的产生。美是在劳动中,在实践中自由创造的结果。

马克思在说明动物的生产与人类的生产根本不同时还指出:动物也生产,但动物只是片面的生产,是为了直接的肉体的需要才进行生产。这种动物的生产是为了自身的物质需求,或者是种的繁衍,这种生产只停留在物质层面,而人的生产不同,人可以通过自身的思想意识,为生产赋予了精神层面的东西,即在合规律的同时,做到合目的,从而达到美的标准与要求。

(2)经济美及其在财富分配中的表现。首先,程恩富分析了经济美与经济丑的概念,接下来特别说明了“和谐为美”的内容和层次。认为“和谐为美并不是一个仅偏于形式的范畴,和谐当然包括形式的因素,但绝不止于形式,它比形式要深刻丰富得多。和谐为美,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是真与善的和谐,是主体实践自由地符合着客观规律。”和谐包括以下的层次:形式和谐、内容和谐、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之间的和谐,上述所说的和谐又被决定于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和谐自由的关系,这种和谐自由的关系又集中体现在完美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身上。只有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能创造和谐的对象,也才能创造和谐的美。美的规律即是客观的必要性和主体的社会性和谐统一的规律,这种统一的结果规定着美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分配制度进行了经济美与经济丑的分析,认为资本主义分配制度是丑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是较低层次的美,共产主义分配制度是美的。

这里肯定了经济学中的价值美问题,如美的生产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美对经济活动的指导作用等,另外,着重谈到了分配等领域涉及到伦理道德与制度所表现出的关于“善”的问题所涉及到的美,这些对经济美学理论的探讨都具有创新的意义。

关于经济美学的范畴,程恩富在马克思实践美学的基础上,专门论述了“和谐为美”在经济中的表现,认为“和谐为美”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表现,还需要内在的和谐,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而这种和谐又体现在自由发展的人的身上。这些都为经济美学的研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但是,程恩富的经济美学在为我们研究经济美学提供思路的同时,由于是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角度来谈,因此并没有大量的篇幅进行系统的论述。所以,在他的论文中,没有从经济学学科性质的角度入手,来区分经济活动中的美与经济学思想中的美,而经济活动与经济学思想中的美息息相关,联系密切,但两者是不同的。经济活动中的美主要是从经济活动(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等)的角度来说明,而经济学思想中的美主要体现着经济学理论本身所具有的美,我们知道,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科学特质与人文特质的统一,所以经济学理论中的美又分为工具美与价值美。经济学中的工具美更多地局限于经济学理论本身的美,表现在表述形式上的结构美、表述过程中的语言美(包括实证经济学的数学语言以及规范经济学的日常生活用语)、表述中体现的理性思维智慧的方法美;而经济学的价值美则更多地探讨经济学对人的终极关怀,确定经济学发展的终极目标,亦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中就曾经论述过。马克思在《手稿》、《资本论》等著作中赋予经济学以美学的内涵,并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学理想作为经济学与哲学的终极目的。此外,王柯平的《旅游美学纲要》中,认为,存在着一些“直接关乎现实生活的”美学,如服装美学、烹饪美学、旅游美学以及一些“直接涉及物质生产的各种专门性技术美学”。卢世林的《人口经济美学浅论》一文中,认为,美学在人口经济学中的作用表现为:利用美的规律来调节人口经济运动;利用人口美学形成人口经济价值系统,即研究与人口相关的价值观念,促进正确的人口价值观念的形成;而人口经济美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评判人口工程的合理性,并提出有建设性的人口规划和建议。祁聿民的《商品美学》,只是从商品的角度来探究经济美学的;章斌的《劳动美学》,陈明的《公关美学》,庄志民与乔修业分别著述的《旅游美学》等,都是从经济活动的某一角度来阐述的。因此,从目前经济美学的研究来看,大多停留在经济美学的某一个方面,特别是经济活动中的美学多一些,虽然存在着对经济学思想中的美学思想的探讨,但是缺乏系统性研究。经济美学试图弥补这种缺憾,在肯定经济美学包括着经济活动中的美学和经济学思想中的美学的同时,梳理了经济活动中的美的外延,同时研究了经济学思想的美学,本文力图从整体性、系统性方面,对经济美学的研究有所创新与突破。

三、经济美学的含义

杜威认为,对于一种真正的审美文化来说,实践科学和审美欣赏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没有实践科学,人将是自然力的和牺牲者;没有审美欣赏,人类将变成奇怪的经济怪物,永无止歇地陷入与自然和其他人类的讨价还价之中。我们可以把经济学理解为实践科学,在经济学中,美学因素是必不可少的。萨缪尔森曾经肯定过经济学中美学因素的存在,“过去我常常认为,纯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数学本质上是美的,而经济学中的数学的美是次要的,但是,我想这种观点是错的。简单的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是美的,而数学家是无法让你信服这一点的。”我们试图建立这样的学科,即把经济学与美学结合起来,就是本文所说的经济美学,通过这一学科的建立,来弥补主流经济学的工具主义贫困,对于主流经济学无法解决的生态恶化、社会不平等、金融危机、道德的缺失等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

本文认为,经济美学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讲,经济美学是指研究经济活动(生产、消费、交换、流通)与经济学思想中的美的学科。活动是以思想为指导的,思想又是来源于活动的。经济活动的美与经济学思想中的美是息息相关、一脉相承的,经济活动中对美的理想追求正是需要经济学中的美的思想予以指导的,而经济学中的美的思想也正是经济活动中的美在经济学理论中的体现。例如,可持续生产与消费就是源于“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的指导。

狭义上讲,经济美学仅指研究经济学思想中的美的学科,主要是研究经济学理论的形式、结构、语言、方法中的美,特别是经济学学科性质所体现的对人的生存状况的终极关怀,所以经济学思想的美包括经济学的工具美和价值美。经济学的工具美主要体现手段的美,是形式美;经济学的价值美主要是探讨体现深厚的人文关怀的经济学发展的终极目标,亦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学理想作为经济学与哲学的终极目的。

经济学的工具美与价值美的划分是以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为依据的。经济学不仅仅具有科学特质,同时,作为一种人学,经济学的人文特质不容忽视。经济学是科学特质与人文特质的统一。而经济学的科学特质呈现出来的美是一种科学美,是经济学的工具美;而经济学的人文特质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人文美,是经济学的价值美。经济学中的工具美属于科学美范畴,表现为对称美、简洁美、和谐美等,这些美的范畴主要表现了经济学理论本身的美,即结构美、语言美和方法美。这些美更多地体现在实证研究的方法中。经济学的价值美则通过探讨经济学发展的终极目标,体现了经济学浓厚的人文关怀气息,主要范畴有:自由美与和谐美等,这里的自由是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谐则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作为经济学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通过“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实现的。如果说经济学的工具美体现着经济学的科学特质,那么经济学的价值美则体现着经济学的人文特质。经济学的价值美更多地体现在规范分析方法之中。

参考文献:

1.莱昂内尔·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许慎.说文解字(卷四上).北京:中华书局,196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李泽厚.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编.论康德黑格尔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谷鹏飞.《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和谐美学思想.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6.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

7.P·A·萨缪尔森,W·D·诺德豪斯.经济学(上)(第12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8.盛洪.经济学精神.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9.阿尔文·托夫勒.蔡伸章译.未来的冲击.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10.王建民.审美文化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集团经济研究,2005(4)

11.张品.论审美的经济效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12.黄建君.论经济活动中的审美性.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

13.滕守尧.公司化社会与审美文化.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14.程恩富,胡乐明主编.经济学方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5.范正美.经济美学.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

16.彭加勒.科学的价值.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

17.许纪敏.科学美学思想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18.季德,利斯特.经济学说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6

19.阿马蒂亚·森(印度).经济学与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0

20.J.M.布坎南.经济学家应该做什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

21.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2.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张瑞玉译.资本主义与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3.Samuelson,P.R.Some Psychological Aspect of Mathematics and Eco

nomics.Review of Economic Statistics,1954

24.Shackle,G.D.L.The Nature of Economic Thought: Selected Pape

美学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中美贸易

纵观国际贸易发展史,贸易自由化从未得到广泛地实施。现实与理论的背离,促使经济学家开始寻找贸易限制措施和贸易保护的合理性。传统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政策选择上,民族国家总是采取关税等贸易壁垒来维护其自身既得利益,国际贸易摩擦频频发生。如今,萨缪尔森和他的学生巴格瓦蒂关于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之间的争论,使贸易摩擦理论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在此领域,国外拥有大量文献,国内文献也日渐丰富,所以对相关文献进行述评对中美贸易摩擦研究有现实意义。

一、贸易摩擦概念界定

贸易摩擦概念多是通过表现形式来界定,这种界定存在以偏盖全的缺陷,没有揭示出贸易摩擦的实质。王厚双将贸易摩擦定义为经济战的一种表现形式,认为“经济战的实质是发展机会与生存空间的争夺战,因而贸易战是为了本国的国家利益,为了本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需要,为争夺商品销售市场而展开的限制进口与扩大出口的激烈对抗”。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贸易摩擦已经延伸到国民经济诸多方面。赵晓、柳阳认为贸易摩擦是国际经济摩擦的子集,国际经济摩擦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一种相向行为或是由此行为产生的一种结果。笔者较为认同后者看法,本文定义为“在经济社会中具有一定经贸关系的各经济主体,为了在双方经济交往中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获得满意的政治经济利益而与经济伙伴产生的矛盾和纠纷”。有三方面含义:一是适当“接触”是摩擦产生必不可少的前提,贸易摩擦产生前提是国际交往的存在;二是摩擦是相向运动的结果,因此,贸易摩擦取决于国际贸易交往中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相向行为;三是作为相向行为的结果,贸易摩擦会导致非正和的博弈结果,即不会使双方都受益的贸易摩擦。

赵晓、柳阳将贸易摩擦分为商品贸易摩擦、制度摩擦与文化摩擦;赵谨提出微观经济摩擦、宏观经济摩擦、投资摩擦、制度摩擦与技术性贸易摩擦五种分类方式。分类的意义在于,由于引发不同经济摩擦原因不同,解决手段也不同,明确摩擦类型有利于一国建立贸易争端预警机制,可以针对不同摩擦采取不同对策。

二、贸易摩擦成因的理论研究

任何经济现象都有理论基础,贸易摩擦也不例外。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按照分析角度不同,可将贸易摩擦成因理论分为三种:一是从微观经济角度分析;二是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三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

(一)贸易摩擦微观理论

微观贸易摩擦理论是指由贸易一方对另一方出口激增造成的贸易摩擦分析,由贸易双方在国际分工中比较优势变化和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下降引起。一部分是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另一部分是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

完全竞争市场上不会形成贸易摩擦,但如果市场失灵,相互交往的国家间就会出现国家经济扭曲问题,出现贸易摩擦。为这一理论做出贡献的是巴格瓦蒂(JBhagwati)和琼斯(RJones)。他们认为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如果交易条件难以满足,就会出现国际贸易摩擦问题。

另一个重要理论是由哈罗德(Rharrod)、迪克西特(Dixit)和诺依曼(Vnorman)等提出和发展的贸易和产业调整理论。其囊括重要命题包括:当失业增加和收入下降超过在自由贸易情况下的福利时,该国就会放弃自由贸易,转而实施贸易保护,进而导致两国贸易摩擦。所以依据H-O理论创建的特殊要素模型,并以此为理论基础的贸易和产业调整理论,是对贸易摩擦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应用理论。

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的理论分析又涉及三个领域:其一,80年代初以来,以布兰德、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的以“战略性贸易”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他们认为,由于各国政策的介入能够改变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收益后果,结果便会因追求收益的重新分配而引起各国的贸易摩擦。日本学者广濑宪三在此理论中加进制度因素,强调国家间经济制度不同的可能性有可能导致国际贸易摩擦。近来对日美贸易摩擦的研究也表明,国家间结构和制度差异是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相互进行贸易的两个国家的企业生产活动中存在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对该领域做出贡献的主要学者有帕那格里亚(A.Panagariya)、三边信夫和后藤纯一等人。他们的分析模型都有一个相似分析步骤,即首先分析存在外部效果和规模经济时国内自给自足的经济均衡,然后讨论外部经济联系条件下的均衡,接着比较两种经济均衡的收益水平。

其三,国内国际产业结构和贸易摩擦之间的关系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间产业结构静态和动态的不相配,是贸易摩擦频发的深层次原因。根据上述分析表明,贸易摩擦微观理论体现了国内经济和世界市场相互作用,同时,也说明开展国际经济活动,在处理贸易摩擦时,斗争与妥协都是重要的,都是正常的国际关系。

(二)贸易摩擦宏观理论

从国际宏观经济学角度对贸易摩擦解释一般是从两国贸易收支和经常项目收支不平衡方面入手。有两种分析方法,一是利用弹性方法进行分析:根据公式CA=TB+NF(其中CA表示经常项目,TB表示贸易余额,NF表示来自国外净要素支付)进行分析;二是储蓄-投资缺口法:以小宫隆太郎为代表,利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核算基本公式,即:Y=C+I+G+X-M。整理得:NX=Y-C-I-G=S-I。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影响国内储蓄和投资的因素就是影响贸易差额的因素。

中美贸易摩擦研究中,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者是利用弹性方法分析的;而麦金农教授等大部分经济学家是利用储蓄-投资缺口法分析的。我国学者施建淮指出上述两种方法对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分析都是片面的,主张从全球视角来看待美国贸易逆差。

综上,主流贸易理论分析的优点在于使我们的思想脱离了贸易限制不能获利这一传统理论假设的禁锢。但上述都存在理论逻辑上的缺陷,无论是传统新古典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都没有为解释现实中贸易干预的政策存在性提供一般性的、坚实的“科学”依据(盛斌,2001)。

(三)贸易摩擦政治经济学理论

贸易政治经济学起源于对纯贸易理论解释现实中贸易干预政策存在性的困惑,它另辟蹊径地从收入分配角度出发,引入公共选择理论范式,从政策决策过程角度来探究贸易干预的水平、结构、形式和变化。代表性的理论有霸权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管理贸易理论。

霸权理论认为当世界上存在的一个经济超级大国逐渐失去它盟主地位时,外部竞争冲击压力将迫使它放弃自由贸易政策,转向贸易保护主义以维持自己经济利益。这很好解释了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国在纺织品、农产品等领域实施贸易限制的情形。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代议制及投票规则下,人数较少而利益分布较为集中的一方对投票结果的影响更大。Stigler和Peltzman等人指出:政府很少追求那些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策,相反,政府寻求的是那些使之政治支援最大化的政策。

管理贸易理论则认为管理贸易是一种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次优模式。经济学家K.Bagwell和R.W.Staiger通过建立Bagwell-Staiger模型把管理贸易理论一般化,并进行分析。而T.J.Prusa和S.Skeath采用案例分析法将Bagwell-Staiger模型进行扩展,认为现代商业政策已经明显受到全球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开放运动影响,反倾销和反补贴等手段成为WTO框架下合法的也是最重要的管理贸易手段。

经济学家对贸易摩擦问题研究的这一路径转换,不仅生动地描述了贸易摩擦的动态演进过程,使之更加符合现实世界中贸易关系的发展变化和政府、企业的行为选择,也丰富了贸易摩擦问题的理论内涵和研究思路。

三、中美贸易摩擦实证研究

2000年以来,在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间,引发了关于美国贸易政策不同观点的争论。萨缪尔森(P.Samuelson,2004)与鲍莫尔(W.Baumol,2000)主张贸易保护,而主张全球化、自由贸易、鼓励接受“外包”贸易的则是萨翁上世纪60年代的弟子巴格瓦蒂(J.N.Bhagwati,2004)。Elizabeth Van Wie Davis在《1995-2000中国对中美关系的视角》中指出中美产生贸易不平衡并进而引发贸易摩擦是由于中国缺乏政策透明度以及不能完全执行两国签署协议造成的;但美国商会会长兼CEO Thomas J Donohue则认为中美贸易摩擦某些争端责任不在中方,中国并不是在有意操纵汇率。由此看来,国外理论界和商界对中美贸易摩擦原因所持观点不太相同。

同时,国内学者也做了相关研究。微观方面以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反倾销问题为主。尹翔硕、王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东亚因素》侧重研究“贸易迁移效应”;中国已经进入国际经济摩擦时代,赵晓提出应从战略角度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于铁流,胡方提出应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和贸易体制改革;卢艳铃认为低价倾销的客观存在是成为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导火索。

宏观研究方面,许承明以1983-2000年美国历史数据实证研究得出:美国利率长期偏高倾向以及贸易伙伴对美元资产及储备需求推动,造成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王义中则根据标准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和国际收支理论建立计量模型,采用美国1982-2002年数据,实证分析得出影响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原因是其国内因素;王蔚认为美国认定我国“非市场经济”有许多宏观因素,包括资本项目下的兑换受限、政府过度强调出口创汇等。也有学者从政治角度分析,李昌风认为中美频繁发生贸易摩擦是美国对社会主义中国的一种极强的偏见;刘志涛认为是美国出于国家安全战略的考虑。

综上所述,国内各种相关研究差别不大,无论是宏观方面还是微观方面都得出了较为一致的观点和建议。笔者认为:实际上,中美贸易摩擦有多层次的原因,其表面原因: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人为原因造成中美贸易差额统计不一致;真正原因:中国产业结构中确实存在转移性和结构性问题。

四、展望

国内外对贸易摩擦理论研究已经具有一定基础,但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分析还不太一致。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可以预见,今后此方面会成为研究热点,研究领域和研究深度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同时,国内理论界也会在理论依据和应对策略方面总结出新观点,更真实反映摩擦现状。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

2、赵瑾.经济全球化与贸易摩擦[M].商务印书馆,2003.

3、赵建.国际贸易摩擦背后的产业结构和政治因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3).

4、施建淮.怎样正确分析美国经常项目逆差[J].国际经济评论,2005:7-8.

5、卢艳玲.加入WTO以来外国对华反倾销特点、原因及对策分析[J].北方经贸,2005(3).

6、许承明.美国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的原因分析[J].财贸经济,2003(5).

美学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霸权背后》;阴谋论;次贷危机

中图分类~:F019;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4-0178-03

纪哲在《探索》2009年第6期发表综述《怎样认识美国学者恩道尔的新著》(以下简称“综述”),介绍了恩道尔的观点――美国金融危机是美国统治集团用阴谋“制造”出来的,目的是攫取全世界的财富。叶敏华、陈祥生反对以上观点,以发表于《探索》2010年第2期的文章――《是出于无奈还是有意所为――也评恩道尔的新著》(以下简称“无奈”),再次提出问题――美国的次贷危机是不是被策划出来的,是不是一个打击某些对手的阴谋,并且明确表示:美国发生次贷危机是很无奈的事情,是规律使然,不是有人搞阴谋的结果。“无奈”还认为:美国虽然想称霸,却也不能为所欲为,因为美国的经济力量被危机削弱了;特别是,“美国只有注重于自身的发展,才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国力的增强。美国经济的稳定及其一定程度上的增长,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也是有益的。” 本文既开展对“无奈”,又开展对“综述”的商榷。笔者拟先尝试概括一下“无奈”一文的逻辑和假设,然后对比“综述”一文,也谈谈恩道尔为什么会被不少善良的人想象成“阴谋论者”。

一、“无奈”一文的观点与商榷

1.“无奈”认为,次贷危机是房地产泡沫破灭,不是阴谋,是“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的一个不完整体现。周期性过剩是市场经济“内在的规律”,所以是难以避免的。但是笔者不知道,发生次贷危机是因为什么东西生产太多而过剩了呢?是房子吗?两位作者并没有确认。在认同周期性过剩这个规律的同时,叶、陈二人也指出“规律说”有片面性,不能全面解释次贷危机,至于是什么样的片面性,文中没有进一步分析,所以也无法进一步评论。

2.“无奈”明确反对次贷危机是策划的观点,同时反对“美国有一个搞垮中俄日欧的阴谋”之说,并讲了三条根据或理由。但这些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

其一,次贷危机也给美国经济造成了很大损失,美国干损人害己的事情与常理相悖,无法理解,所以阴谋策划说不能成立。两位作者用了几个美国经济受损害事实作为根据,但是没有提及金融业。请记住,次贷危机是一个金融危机,不是生产过剩危机。美国的经济是高度金融化和证券化的。而“规律说”(即生产过剩引发经济危机)还是比损人害己的阴谋更让我们的经济学家信服。这只是经济学家接受的理论训练给他们的根据,不是事实的根据。

其二,对“从1971年美国放弃金本位到1973年石油危机,以及随后的第三世界债务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7年次贷危机这一系列事件,是服从美国战略的主动行动,是被美国精英操纵的”等观点,两位作者不同意,并指《霸权背后》的作者恩道尔“没有认真回顾和仔细分析20世纪以来美国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仅凭个人固有的观点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叶、陈两位这样说话,笔者只能推测他们并没有读过他们评论的这本书。恩道尔对历史事实下的工夫,是一般的想象不出来的。正是挖掘出了历史事件背后深刻的关联,例如长期追踪了关键人物在关键时刻的关键行为和言论,挖掘到由关键人物导演的重大事件之间的因果关联等,使他找到了足够做判断的事实根据。美国的确为了拯救一再陷入危机的美元而操纵了一系列国际事件,直至挑起一系列战争。例如,1972年中东的“赎罪日战争”,其实是基辛格“穿梭外交”挑起来的,他竟然为此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石油涨价四倍也是基辛格向石油输出国组织要求的,具体的操作是挑起战争、偏祖一方、火上浇油,然后向关键人物“暗示”实行禁运和提价。今天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在做出重大决策的时候,有谁敢不先通报美国,取得谅解甚至批准?如果没有美国的首肯,石油涨价四倍,单凭阿拉伯国家自己是做不到的。没有仔细阅读过恩道尔提供的事实,没有认真思考他分析的逻辑,这样的事谁也不会相信;美国为何要这样做呢?因为要创造石油美元。石油交易是从那时候起才全部用美元结算的,而且涨价四倍创造出来的石油收入,正像今天中国几乎全部的外汇储备一样,都是美元,都存在美国指定的银行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没有读过、没有读懂的书,不可以妄评。这是个规则,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

其三,“无奈”特别指出,次贷危机爆发后,“保尔森为代表的一批经济界人士立即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挽救,而不是任其蔓延或推波助澜”。次贷危机到此将近两年了,保尔森和美国经济精英一直在干的事情,正是任其蔓延、甚至推波助澜,这连美国人都不否认,中国的学者反而要这样辩护,原因何在?今天外媒正在盯着高盛的希腊阴谋丑闻,美国政府正在“收拾”高盛(立案调查),撰写“无奈”一文时希腊危机可能还没有浮出,但是保尔森拿美国纳税人的7000亿美元白送给高盛,然后再拿更多的钱让金融衍生品套住的机构再多买“好的”债券,却是2008年9月和11月在光天化日之下干的!我们对美国金融精英和主流媒体绝不可以盲信盲从。

3.“无奈”认为,美国是想称霸,也想遏制中国崛起,但是实力有限――所以其实遏制不了;还说道:“美国只有注重于自身的发展,才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国力的增强。”“美国经济的稳定及其一定程度上的增长,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也是有益的。”也就是说,中国和美国是“战略伙伴”,两国的经济利益是没有冲突的,甚至是互利互补的。如果被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框死了,当然就看不出大规模利益冲突了。可能是因为其经济模型里没有利益冲突这个变量吧。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具体的事件,所以不能先假定市场是有效的而且是良性的,然后直接否认阴谋或者共谋有存在的可能性,然后下结论:“美国统治集团无时无刻不想制造金融危机”是阴谋论。这样讨论没有意义。本人相信,新自由主义市场有效的假设是不成立的――这也要看到底什么可以被认同为有效。

“有阴谋”是用经验事实支持的,“无阴谋”也需要经验根据,也需要举证。如果没有,就不能直接下判断,说凡是提及了阴谋密谋,就是阴谋论。能遏制还是遏制不了,的确不由美国一家说了算,但是也不是否认遏制和阴谋就可以躲得开的。

二、“综述”一文的观点与评论

“综述”一文强调了恩道尔的两个重要观点:美国的垄断和控制对手的“软策略”。

1.“综述”指出:垄断存在于全球经济生活中,而且垄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如果承认的话,其经济学的有效竞争假说就必须放弃了。真相和理论冲突了,于是真相被掩盖了。对于经济学家来说,好像还是理论更有用。垄断到底是什么?不就是操纵吗?资本主义垄断的问题早在马克思尤其是列宁的时代就被指出来了,但直到现在还在遮遮掩掩,这是利益集团的需要。对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综述”讲得非常精彩:“我们只有认识到竞争实际上是我们小百姓在竞争,垄断是那帮精英阴谋家在玩垄断这个真相,才会明白,竞争实际上是‘挑动群众斗群众’。”所以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一个“选择真相还是选择理论”这样的立场问题。

2.“综述”指出:美国霸权战略有软硬两方面手段,特别是美国“软策略”的颠覆、控制是非常厉害的,而我们向来不太警惕;现在全世界需要有对策,最根本的是“整顿”(挑战)美元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不要去救美国的债务。“无奈”也同意:“美国的霸权战略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霸权、经济霸权、金融霸权、军事霸权、科技霸权、文化霸权等。”但是因为美国“财力不够”,力不从心,所以它会顾忌到今后干损人的事会不利于己。“无奈”的结论是,美国只有“注重于自身的发展,才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国力的增强”。如果是这样的话,美国经济稳定,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也有益。从同一个事实中――美国的确有霸权战略,两篇文章得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综述”的结论是应该整顿现在的货币体系,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1971年就彻底改变成不兑换纸币本位了),这也是恩道尔的观点;“无奈”的结论是美国应该收敛并且改正错误,这样做对大家都有好处。

话说到这里就足够了,剩下的问题是读者的判断。

三、恩道尔是阴谋论者吗

用详尽的事实说明一个大判断,完全没有主观臆测,这是大家公认的公正的方法。事实在哪里呢?在许多新闻的背后,在精英大腕的决定性行动里,在历史事件的缝隙里,实际上就在我们大家的眼前。因为恩道尔的研究题目是霸权和操纵,所以他在很多场合被贴上了一个“阴谋论者”标签。有人就是要造成这个下场:谁敢碰政治操纵谋略问题,谁就是阴谋论者。为什么阴谋论这个标签影响大?因为很多人,包括普通人在内,都要和阴谋论划清界限。学者也在其中:如果接受了阴谋存在这个判断,那么规律就不能存在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2008年11月视察伦敦经济学院时曾经发问:这么大的事(金融危机)为什么没有一个经济学家预见到它?过了很长时间后,2009年8月,英国两位学术院院士署名致信女王陛下,信写得很长,说了半天,这是“人们一厢情愿和傲慢自大”,是“智慧人士的集体失误”,根本不是阴谋。

在美英精英圈子里,这当然不是阴谋,这是共识,又是操作。一说阴谋总是让人眼前出现“密室”情景,其实这是不必要的。这里的阴谋可以只是一个眼色,一个暗示,一个心领神会的配合行动,然后是一个辉煌的胜利和战利品。一次又一次这样做下去,这种共识可以滋长成一种高雅的文化,殖民者的文化,霸权的文化。从来没有干过这种事的被压迫者,需要一些时间和阅历去把握这种历史和文化。

总之,阴谋论是一个很难缠的问题。密谋的行动或者不明言宣告的霸权共识存在不存在?这一点连“无奈”的两位作者也没有否认。但是如果有人指出了事实上存在的共识和合作,挑明了强者对弱者在默契的共识上采取的一贯的掠夺性行动,算不算阴谋论呢?

美学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总结美国经济学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对于认识美国经济周期的特点、判断美国经济的走势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也表现出了“微波化”的趋势(见图2),因此这种讨论对中国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对近20年来美国这一领域最新的有关文献进行综述,对各种观点进行梳理和比较,以期推动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本文第一部分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美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这一时期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二战前后美国经济周期稳定性的比较;第二部分评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献,这一时期主要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所谓“大稳定”问题;第三部分从跨国比较、公司等角度进行补充和丰富;第四部分是结论和对中国的启示。

    一、关于美国经济周期稳定化的早期研究

    曾经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美联储主席的Bums(1960)很早已经认识到,二战以后到1959年美国共经历了4次衰退,其衰退的程度比战前温和许多,他乐观地预测美国经济正在稳定化的方向迈进。Bums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促进了美国经济周期的稳定化:所得税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渐提高,其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日益加强;失业保险、退休金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可以平滑个人可支配收入的过度波动;就业结构也在变得稳定,管理人员、工程师、科研人员、财务(金融)等白领行业的就业比重逐渐加大,与制造、建筑和运输等传统行业相比,白领行业受经济衰退的冲击相对较小;“大萧条”以后建立起来的存款保险制度等增强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可以防止金融恐慌的扩散。与当时经济学界的思潮相一致,Bums重视政府的干预和需求管理政策,其观点带有浓厚的凯恩斯主义色彩。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尽管后来70—80年代出现了“滞胀”和数次经济衰退,但是当8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们回顾经济周期问题的时候,基本上都认同二战之后美国经济周期比二战之前稳定了,即使是扣除战前的“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等特殊时期,20世纪50—80年代的经济波动也小于1893—1940年。经济学家们开始从各个角度对波动性下降的原因进行解释。

    Gordon(1986)关于美国经济周期研究的论文集在历史上有重要意义,其中有数篇文献涉及到经济周期稳定化问题。与Bums(1960)相似,Gordon在论文集序言中强调政府规模的扩大、逆经济周期的调节政策、经济结构的变化等对经济周期稳定化的作用。Taylor(1986)采用当时比较新颖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冲击—传导机制分析方法,认为二战之后的外部冲击比战前减小了,而冲击的扩散机制本身并没有弱化,因此Taylor认为是外部冲击的减小导致了周期的稳定化。这一时期一个争论的话题是工资(价格)粘性问题,随着工会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美国的工资(价格)的粘性在战后有所增强,经典的经济学教科书指出在工资(价格)粘性的情况下,名义冲击会造成实际产出的波动,因此工资(价格)粘性是经济波动的一种根源,但是Delong与Lawrence则认为工资(价格)粘性的增强有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其主要论点是在弹性价格下,实际利率会剧烈波动,因此对实际产出带来冲击。

    Zarnowitz(1992)的专着对美国经济周期稳定化的原因做出了全面的总结,他分8个类别列出了18种可能的因素,有的因素在Bums(1960)中已经有所提及,有的在当时则是比较新颖的假说:比如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库存投资的波动性降低;公众对国家克服经济衰退的信心有所加强,这种心理预期有利于摆脱衰退;居民需求偏好的稳定性等等。Zarnowitz同时也对过去的一些假说进行了重新的审视,比如关于政府规模问题,历史上国防开支对于美国克服经济衰退有过重要作用,人们也普遍接受有政府干预的混合经济是二战后50—60年代美国“黄金增长”的重要原因,但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沉重而笨拙的“政府之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谴责,这种观点转化无疑反映了新兴的理性预期学派、货币主义等学派的主张。此外,Zarnowitz对前人强调的一些因素如个人所得税的自动稳定器作用、社会保障、就业结构的变化、金融稳定的作用等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且从统计

    数据上给予了新的支持。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美国经济周期稳定化的文献

    在经历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之后,80年代美国经过努力成功地克服了通货膨胀的困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历了近10年的高增长低通胀时期。Weber(1997)提出和研究了美国经济波动微波化问题。McConnell与perez-Quiros(2000)采用统计检验,发现美国经济的波动性存在结构突变,突变点发生在1984年第1季度,在突变点之后美国经济波动性显着变小。Kim与Nelson(1999)的计量分析也曾得出类似的结论。正是这两篇文献又引发了近期美国经济学界对经济周期稳定化问题的热烈探讨。紧接着,Blanchard与Simon(2001)的研究指出美国GDP季度增长率的标准差从20世纪50年代的1.5%下降到了90年代的0.5%。Stock与Watson(2002)的统计检验也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22个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性存在突变性下降。

    那么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的稳定性会显着增强?最直观的一个解释是80年代以后没有发生70年代那样严重的石油危机,或者说这种现象是好的运气带来的;有的学者则将这种现象归因于货币政策,认为沃尔克和格林斯潘时期的货币政策成功地熨平了经济波动;有的学者则侧重研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问题;有的则强调金融创新的贡献等等,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般来讲大部分经济学家都认可上述因素从理论上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到底是哪种因素起了更主要的作用,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实证问题。下面分6个方面对有关文献进行评述。

    (一)外部冲击的减弱(“运气说”)

    主张经济周期稳定化“运气说”的主要有Stock与Watson(2002)、Ahmed与Wilson(2004)以及Blanchard与Simon(2001)等,这些研究一般都采用上文中提到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冲击—传导机制分析,把回归模型中的误差项看作是外部冲击。实证结果显示,与20世纪50—70年代相比,80—90年代回归误差项的方差变小了,因此就说明是外部冲击减弱了。Stock与Watson(2002)的分析认为,如果将50—70年代的误差项方差代人80—90年代的回归模型,则80—90年代的波动性会接近50—70年代的水平。他们运用这种反拟法(Counterfactual)证明经济周期稳定化是外部冲击的减小造成的,因此主张“运气说”。

    向量自回归模型注重数据拟合,它以变量本身的滞后期做解释变量,理论基础是比较薄弱的。模型估计出来的误差项往往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现实冲击。因此正如Dynan等(2005)所指出的,这种分析方法尽管有所帮助,但结论的可靠性值得怀疑。Cecchetti等(2006)指出从现实看外部冲击是否减弱是值得商榷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和亚洲先后发生过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破产也曾经引发巨大的金融动荡,20世纪90年代初和90年代末石油价格也出现过剧烈起伏,因此Cecchetti等认为这种“运气说”是难以令人满意的。

    (二)信息技术与库存管理改善

    美国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信息技术是“新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很多学者从这个角度解释美国经济周期的稳定化。Kahn等(2002)注意到美国耐用消费品的生产波动性有明显下降,但是其销售额波动性并没有下降(或者说是最终需求的波动性并没有下降),因此认为信息技术和市场预测技术的改进使厂商可以预先应对市场的波动,平滑生产,防止产出的剧烈波动。Kahn等在理论模型中假设厂商有一个预

    期的存货一销售比例,根据厂商对需求冲击的认知程度分为“低信息”和“高信息”情形,在“高信息”情形下同样的需求冲击可以产生较小的生产波动。

美学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节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一、教学计划的修订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

专业教学计划是培养塑造人才的具体规划,它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和难点,要培养合格的国际贸易人才,只有依赖于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通过对中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的课程比较研究,通过分析比较,可以发现中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设置有以下几方面的异同: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相同之处是中美都很重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美国著名商学院不仅开设了多语种的外语课程供学生选择,而且还专门安排一学期的时间(美国大学的暑期)让学生到国外学习。

差异在于:第一,中国的公共基础课的总学分大约为60~80学分,约占全部学分的40%~60%,这个比例远远大于美国。主要是中国的高等教育比较注重政治、体育、军训、数学和计算机等课程,而美国大学没有体育、军训这类课程。第二,中国的公共基础课一般都是必修课,选修课程较少。美国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素质,开设了美术、音乐、戏剧、艺术史、人类学和社会学等课程;美国特别重视天文、生物、化学、地理、海洋学和物理的自然科学课程。而中国缺少自然科学这一块,即使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虽然开设了自然科学概论,但学时也很少,只有36个学时。第三,美国的高等数学课程强调基础性,目的是为后面经济学学习打基础,反映了美国课程设置具有务实性。而中国的高等数学课程难度相对较大,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教学内容。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中美两国在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上比较一致,一般都为必修课程,并且所设课程的科目也较为接近。总体上来说中国的专业基础课较为薄弱,平均比美国少14.2个百分点。这会造成学生基础理论薄弱,知识面过于狭窄。美国非常注重专业基础课,开设了大量的这类课程,为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美国较为重视实务性的课程,如开设全球市场中的技术、职业和商机搜寻技巧等课程。中国的这类课程偏重理论,忽视课程的实务性。

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课程

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国际金融、国际商务(贸易)和国际营销学都是中美学校比较重视的课程。但是由于中美两国所处的客观环境有所不同,在专业课的设置上有较大的差异。

(1)美国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较为细致,更加细化。如中国的国际物流课程,在美国分为国际物流和运输管理及物流管理入门两门课程。

(2)美国专业必修的科目数相对少于中国,总学分也较少,专业口径较宽,为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几十门课程,学生有广泛的选择自由。中国专业必修科目比美国要多得多,学生仅成为某一方面的专才,造成了择业面狭窄。

(3)美国专业课特别重视与国际接轨。美国商学院开设了大量涉及“国际”的课程,如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国际直接投资、跨国文化分析、国际交流、国际谈判、各国商务政策、国际商务组织形式、跨文化管理等。这体现了美国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还掌握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强调学生熟悉他国的商业运作规律及经济环境。而中国专业课中涉及“国际”的课程较少,重点仅局限于强调学生对基本经济贸易知识的掌握,对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关注较少。

(4)美国重视明确的区域研究,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将其经济政策和环境相结合,并向学生提供贸易策略。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学习具有针对性,注重某一区域的研究,明确今后的就业方向。学生在确定专业后可以有选择地倾向某一区域的研究,学校设置了区域研究的课程。关于中国这一区域的研究就有:中国文学、中国画、中国建筑、当代中国与印度的经济、中国文化大革命、中国政治等。可见,美国早已认识到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情况。中国缺少这方面的认识,几乎没有设置区域研究的课程。另外,美国为大四的学生安排了较多的专业课程。而中国则很少,大四往往都忙于找工作与实习。

4、借鉴美国课程设置优势,完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1)在公共课程设置上,相对地减少公共课程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的比重,避免选修课形同虚设。同时,注重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使学生在科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获得相当的修养。开设自然科学、历史研究、艺术史等课程。注意课程的难易程度,强调基础性,不能一味地强调深、难、繁。只有这样才能既强调了学生的基础素质,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2)在专业基础课程上,适当增加专业基础课程的科目,改变基础理论薄弱、知识面过于狭窄的弊端。同时,加强课程的实务性。

(3)在专业课程上,压缩专业课程中必修课的科目数量,为学生提供大量可供自由选择的课程,扩大专业口径,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从而拓宽学生就业的出路。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把握经济动向,掌握最新资料,注视热点问题,进行经常性调整。开设大量涉及“国际”的课程,体现出该专业课程的特点“国际性”,增加区域研究方面的课程,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研究的地区,熟悉其经济的运作和相关的历史、文化、地理和语言。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和务实性,使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合理安排专业课程在四年中的分布,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二、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

美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目标明确,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形式多样化。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一些问题,片面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单一,一些教学环节无法落实。由此导致两国培养的国际经贸人才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环节存在的缺陷

(1)过分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性教学。我国的专业课程设置具有较大的共性,专业课中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理论课程过多过繁,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比重较小。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理论与实务应该紧密相联。

(2)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工作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制定课程模式、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评价手段、控制措施等进而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从而达到系统的功能。我国的实践性教学缺乏明确的子目标,实践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评价方法不科学、控制措施失效,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教学形式单一,效果不理想。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主要是以实习的形式出现,但实习效果并不理想。一是涉外贸易涉及时间较长,学生很难在实习单位目睹一项完整的交易。二是贸易业务量大,历时时间长,所需的人力、物力多,时间利用率低。三是贸易谈判及营销策略涉及到双方企业的商业机密、谈判筹码、底价等内容,学生很难亲临其境,因此实习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4)实践性教学环节无法落实。一是实验、实习课课前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之学校对实验课评价标准普遍高于理论课,教师普遍不愿意上。二是没有稳定的实习基地。学生外出到公司实习,给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有些公司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三是没有建立实践性教学考核标准。另外,学校、指导老师、公司的职责以及对学生的管理,均缺乏明确的制度安排,从而使得实践性教学环节无法落实。

2、针对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重新确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更好应对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对人材的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为以国际商务学科为核心,合理设置教学课目,以经济理论为基础,以外语为工具,以计算机为手段,以自然科学知识为支撑的,应着重培养既懂经济又懂管理,既懂人文又懂自然,既懂中国又懂外国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2)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方式。要增加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案例教学取材于现实问题,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经过分析案例、明确问题、探讨原因、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找出最佳方案,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师科研项目,参与学科热点问题的研究,深入地探讨课程内容,使学生的科研早起步,以科研来促进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建立国际商务模拟实验室。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跨国界的商品交易,交易双方相距遥远,决定了这种交流基本上是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间接方式进行,要求学生具有包括搜集信息、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拟定函电以及与客户交流和应变的能力、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实际商战的技巧。

(4)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闭门造车式的教学不利于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应当引导学生在适当的时候走出校门,积极参加有意义的实践活动。适当增加学生课外实习的比重,安排学生到进出口企业、海关、航运等部门实习锻炼,给学生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使之熟悉各项进出口业务的流程,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实践活动还可以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来尽快适应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