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范文第1篇

1.价值观引领

价值观引领,重在提高师生的思想修养、精神追求。价值取向的缺失实际上是灵魂的缺失,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达到一心一意时,思想就不再流浪,精神就不再漂泊,行动就不再迟疑。因此,作为教育管理者,一要爱岗敬业,奉献教育;二要抵制消极,拒绝平庸,追求发展;三要有所作为,有作为才能有地位。

2.理念引领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实施高效课堂,必须变“教中心”为“学中心”,变“师中心”为“生中心”。知识不是“东西”,知识来源于实践,信息能够传递,而知识不能传递;学习不是接受“东西”,学习是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不是灌输“东西”,而是为学生创设理想的情境让其自主学习。首先,我们的交往对象是学生,我们的教育是发展人的教育,必须树立现代的学生观,以生为本。“人之初,性本学”,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但绝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其知识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学生是学校的消费者,教师是打工者和服务者,教师要竭尽全力为学生打好工,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对话,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审视他们,要让学生感到你可亲可敬。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有限的,情感因素才是最重要的,要树立现代的学习观,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天性,充分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其次,要树立现代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在宽容、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展示欲,调动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促进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被动的接受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参与者,应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要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心得,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实现师生共进和教学相长。总之,教师不是知识的化身,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3.专业引领

教学管理者同时也是专业教师,应有很强的学科能力,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当好学科带头人。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有深度和广度,既能引领本学科教师充分发挥团队智慧、作好校本教研,也能引领不同学科的教师接受新信息、学习新知识、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激励教师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对所教知识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对所教学科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

二、参与与探索

课堂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音乐专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考“艺考热”现象的持续升温,一大批音乐特长生涌入高校,高校有限的教育资源与师资配备明显感到力不从心,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比扩招前下降,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与办学条件下,在短时间内不能明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开展“非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并且这种全新的教与学模式具有很大的可行性;“非课堂教学”将成为“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将成为完善课堂所学知识文化体系的有益补充,是学生汲取知识文化的全新渠道;对当前形势下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

一、“非课堂教学”的内涵及高校音乐专业开展“非课堂教学”现状

“非课堂教学”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益补充,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内容;近年来,“非课堂教学”的诸多优势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的关注和青睐;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大多“非课堂教学”的研究应用仅局限于开展中小学的第二课堂,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展素质拓展,这样对“非课堂教学”理解是过于片面的。

现阶段高校音乐专业开展“非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研究还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音乐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例如歌唱教学、钢琴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大,对学生进行教学应该采用绝对的一对一教学,但由于高校扩招引起的教育现状打破原有的音乐教学模式。高校这个象牙塔里不再是因材施教的沃土,而是成了一个个批量化生产大学毕业生的工厂组装生产线,从而引起了高校教育质量的急剧下降,这种现象已经是不争的事;在现阶段如何快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是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面对的一个崭新课题;可喜的是这种现象已经被相关的教育专家和广大高校教师所关注,并已尝试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在当前有限的教育资源前提下更好地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向前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积极开展并建立“非课堂教学”长效机制,并将“非课堂教学”纳入学校管理的考评体系,使“非课堂教学”长期化、制度化是当下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必由之路。

二、“非课堂教学”是提高音乐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新“增长极”

1.现阶段高校音乐专业开展“非课堂教学”是必然趋势

高校与中学无论在教学环境、学习环境还是管理模式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这是由现行的高考制度无形中决定的。中学阶段无论是校方、家长还是学生本人为了考取好的成绩,为了考取好的高校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全身心地投入到高考的洪流中。但现在由于高校采用的大多是宽松式(包括时间宽松)的管理模式,主要依靠学生自我管理,加上大部分高校现行的严进宽出的教学环境,大部分高校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大部分中学生不能及时转变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身份转变和教学环境的变化,从而形成一种懒散、空虚的心理状态,这是非常有害的,如何正确引导学生顺利快速度过不适应期成为高校管理中一项必须解决的艰巨任务。

管理制度宽松和学生自主支配时间过多是滋生懒散、空虚生活状态的土壤,如何积极有效的支配利用这部分宽松时间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开展“非课堂教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音乐专业开展“非课堂教学”有着诸多的优势;首先,音乐专业通过开展“非课堂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实践能力,容易拉近一线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距离。其次,音乐专业开展“非课堂教学”的形式多样,可以满足学生多样的兴趣爱好,有效避免形式内容单一造成的学习疲惫。再次,音乐专业开展“非课堂教学”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方便及时调整对学生的培养方向和培养内容。最后,“非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有着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相信通过开辟“非课堂教学”这片沃土,一定可以有效提高音乐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非课堂教学”也一定可以成为提高音乐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新“增长极”。

2.音乐专业“非课堂教学”的重点在内容设计

音乐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既是对课堂知识学习的验证,也是对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训练。“非课堂教学”是实现音乐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通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确定音乐生每年要进行社会实践的内容及实践的方案。此外,音乐生研究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灵魂,创新源自研究,研究是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在“非课堂教学”中,音乐生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音乐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最终会在“非课堂教学”环境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非课堂教学”是指高校教学中“课堂教学”之外的一切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容、活动、社会实践及师生交往。它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理论学习得到有效深化和加强,具有内容丰富、方法灵活、方式多样、评价多元等特点。那么,音乐专业“非课堂教学”内容应该如何设计?学生的自主选择的空间如何拓展?如何才能建立起现实、可操作性强的“非课堂教学”体系呢?这些都是高校必须重点考虑的内容。因高校之间差异较大,在具体内容设计上会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基础专业知识和基本素养;二是专业演唱技能、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针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开展“非课堂教学”非常必要。基础知识主要是通过课外阅读获得,演唱演奏水平的提升主要依赖学生参加社会艺术实践活动获得。针对基础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列出读书目录。学生选择阅读,并定期进行读书总结或报告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针对音乐专业的专业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外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学生进行艺术实践,例如:让学生组织音乐会、晚会、周末文化广场、社会公益活动义演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本身锻炼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专业演唱演奏能力、舞台艺术表现能力等。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主动性,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演唱能力,还有效地丰富活跃了校园文化、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有效的利用“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课堂教学范文第3篇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核心在教师。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的领路人,在同等课堂教学时间里,我们的教师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要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预期,都决定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教师的课堂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管理上狠下工夫,抓好教学过程的四大环节。

一、抓好教学设计环节,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课堂教学必须有科学严谨的课前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必须按照老师课前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来推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有目的性、针对性,否则,课堂教学将盲目无绪。于漪老师说“一堂课要备一辈子”,可见教学设计是教学行为实施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教师在课前处理教材时能做到科学合理,考虑问题能全面周到,解决问题能巧妙机智,那么这位教师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很理想。

今天,面临新的教材改革,我们一些教师感到很困惑,不知如何下手,少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草率,“旧瓶装新酒”,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很差。其根本原因是教师的思想比较陈旧保守,对新教材的内容没有吃透,对新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把握不准,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老套。新教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今天,教师的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人”(学生)这个教学对象,要考虑他们需要什么,通过学习要让他们达到什么目的等。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教学内容即“文”(文本),可以让学生有哪些收获,找到一个“人”和“文”沟通的切入点,达到“人”“文”的高度统一,这样教师的教学设计巧了,学生的学习也就顺了。

二、抓好课堂驾驭环节,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汲取知识的阵地,教师要利用课堂的有限时间高效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除自己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业务知识之外,还要具备创设一个教与学和谐融洽的能力。我认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比单纯追求形式上的课堂教学结构更实在、更有意义。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启动认知技能发生作用中必不可少的发动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动机、自我形象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学过程不只是单纯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过程,应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交流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不急不躁,有耐心和细心;语言要机智风趣,诙谐幽默;要有饱满的热情、成竹在胸的精神面貌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鼓励。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持续高涨,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有显著的提高。洛森塔尔效应说明,学生的成长是在不断鼓励和暗示中实现的,中国有句俗语也说过“好娃娃是夸出来的”。

三、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接受效果

要确保一堂40~45分钟的课有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把握好一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之外,更重的是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高效课堂的保障。教无定法,教必有法,教学必须有自己的方法。拿语文教学来说,有钱梦龙的“训练派”、余漪的“情感派”、魏书生的“管理派”、宁鸿彬的“思维派”等,他们都有自己的风格和方法。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算科学合理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应该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符合自己学生的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等。但不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能适合自己的学生,因为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各异,教学环境差异等决定教师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选择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既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适合教材的内容;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抓好总结反思环节,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优化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质量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了一些问题:如淡化了基本知识的教学,弱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效率十分低下。由于课堂效率不高,课内损失课外补,大搞集体补课、大搞“题海战、满堂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偏离了培养目标。

面对上述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何改变其现状,使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真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笔者反复思考后认为,应该从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这这角度着手,来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的效益密切相关,优化课堂教学要把握好两个原则:第一,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要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探索、发现、想象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在教师的启发下,独立完成任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第二,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性。确定课堂教学每一环节要符合学生认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尽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同,内容更是不尽相同,但鉴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其教学环节应按:复习铺垫――导入新课――探求新知――巩固练习――归纳小结的程序进行。

一、优化复习铺垫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转化总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复习旧知识的目的在于对已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信息反馈。它具有控制、调节教学活动、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从“温故”出发,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深入追求欲望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善于从新知识相关联的若干旧知识中选择新知识的生长点,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提出启发、思考性强的问题,使学生感到“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从而激发学生尝试和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二、优化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在整个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内在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一开始就是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在设计导入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导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防止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拉硬套,牵强附会。(2)导入对学生接受内容要有启发性,以便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3)导入要有趣味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愉快,学习效率自然会高。(4)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要使新课的开始能扣动学生的心弦,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住学生,需要教师讲究语言的艺术。(5)导入新课的时间不宜过长。导入只是课堂的一个开头,它的作用是为教学打开思路,不能喧宾夺主。为此,要优化新课导入,要精心设疑,创设问题的情境,真正做到“导情引思”,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

三、优化新知探求

新知探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感知方法的主要途径。为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创设数学思维的情景,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即参与到概念、判断、推理的形成过程,法则、定理、性质的推导过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中去。教师在启发引导时,要善于在知识的生长点上设疑,特别是当学生不能凭原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陷入了迷惑不解的困境时,这儿既是新旧知识发生矛盾的焦点,又是教师进行启发引导的最佳情境,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良好契机。教师在设计时,一要注意暴露学生学习过程的困难、障碍、错误和疑问,并且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发现、解决;二要注意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赞扬,鼓励学生提出创造性见解,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三要注意加强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2)整个新知的探求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的思想,学生是探求新知识的主体。凡是学生能回答的由学生说,说不完整的让学生间互相补充;凡是学生可以做实验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去做;凡是学生自己能归纳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凡是可由学生评价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评价可学生间相互评价。在探求新知过程中,教师的参与作用是指路子、出点子、想法子,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实践、积极探索。(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能力的培养、思想方法的提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4)要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要讲究情感化和艺术化,学生的积极情感主要是在教师情感的影响、诱导下产生的。为此,教师在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中要努力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气氛,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从而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四、优化巩固练习

练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而且对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巩固练习要遵循以下几点:(1)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2)练习要及时,使学生对当堂所获得信息反复循环,实现记忆层次的转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3)练习要有层次性。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教师要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性,以及学生的认知的有序性选择练习题,做到由易到难、以简驭繁,既有坡度又有跨度;二是教师对练习题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即要使中下生“吃得消”,又要使优秀生“吃得饱”。(4)练习要多样化,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等等。(5)练习中要有反馈。没有反馈的练习是盲目的练习,教师要根据当堂练习的反馈及时给与激励性的评价,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予以纠正。

五、优化归纳小结

课堂教学范文第5篇

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呢?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体会如下: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不断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初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不少教师和学生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学生的学习效率仍然很低,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较差。究其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能力差;老师“满堂灌”,用汉语讲英语,一讲到底,这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还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通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通过独立思考去主动获得和选择知识。因此,在英语课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一个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主体参与是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参与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积极的,记忆力才能深刻,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教学的机会和条件。应在教学中指导和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英语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教法和学法同步,这样才能收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力,成才的起点。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老师对学生态度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的发挥。常常有学生说:“我不喜欢或我对某门学科不感兴趣”之类的话,究其原因往往是学生不喜欢该门学科的老师,师生关系不融洽。

美国的心理学家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完美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要热爱学生,信赖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能,通过努力都能掌握知识和技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必不可少,甚至几乎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同时,还应多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交朋友,多理解学生,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师生间的感情共鸣,有利于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还能运用有趣的简笔画、幽默、或富有声色的语调、动作、表情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坚持以训练为主线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反复训练、交际运用,才能达到熟练掌握该种语言的效果。量中求质是学好外语的关键,没有一定的练习量就谈不上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宝贵的四十分钟,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从而达到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效率的目的。在四十分钟内,老师除用很少的时间进行精炼的讲解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应和学生一道进行紧张有序的语言训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思维中心兴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四十分钟快节奏、高密度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消化。

四、创设情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课堂氛围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诺说:“成功的课堂外语教学应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创设学习情境有多种方式。一种是创设入境入情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另一种方式是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思考的机会。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认为: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它具有感情上的吸引力,能产生学习的兴趣,寻求问题答案的好奇心,从而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独立地去研究它。我国古人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说明求知欲是从“质疑”开始的。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应想法尽可能地将有关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穿去,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身临其境去感悟、去经验、去探索、去学习和交流。让学生在情境中掌握单词和语法结构、启发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材料,归纳出语法规则,进而在情境中培养言语的交际能力和发展智力与情感,使课堂教学素质化、效率化。

五、利用直观教具和先进的电教手段,增加课堂内容的注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