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理念论文

体育理念论文

体育理念论文

体育理念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理念;政治文化;影响;奥运会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3-0021-06

体育与政治的关系由非均衡相互作用的两个向度构成——政治总体上制约体育的发展,体育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反作用于政治活动尤其是政治发展。本文以奥运会为例,从体育对政治文化的影响这一问题人手,以作为我们系统挖掘体育对政治发展的价值的逻辑起点。

1、政治文化的涵义与层次

“政治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是在1956年由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系统》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此后,政治文化就成为政治学尤其是比较政治学研究的热点。“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在以政权为核心的政治统治体系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思想、政治意识、政治情感就是政治文化。换言之,政治文化既应该包括人们对政治生活的非理性的情感因素,也应该包括人们对政治生活的理性认识因素。即政治文化既应包括在政治生活中对人们政治行为起着潜在作用的社会政治心理意识,同时还应包括在政治生活中对人们政治行为起着规范和支配作用的政治思想。”这一政治文化涵义又是一个包括多种要素的多层次结构。

第一,政治文化的显性层面是政治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政治思想,尤其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对全部政治生活起着思想奠基和精神控制的作用。一个国家政治的稳定与发展,以该国家政治思想的稳定与发展作为观念上的前提。

第二,政治文化的隐性层面是政治心理意识。“在较低的层面,政治文化主要体现为广大的社会成员对政治统治体系所具有的政治信仰、政治认识、政治情感。这些心理因素是潜在于人们内心的意识,与政治思想那种公开的表现形式不一样,这是隐蔽性的政治文化因素。即便如此,这种深藏于内心的政治心理意识无时无刻不影响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治生活的认识。”以上层面可以概括为政治心理意识或政治心理,“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应,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威望和信念等等。”

2、体育理念对政治文化的影响

2.1 体育理念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当我们谈论体育对政治文化的影响这一问题时,实际上研究的是体育范畴中的体育理念对政治文化的影响,因为严格来说是体育的理念才对政治文化发生了教化或熏陶的作用。政治文化包括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意识两个层面,相应地,体育对政治文化的影响就分为体育理念对政治思想的影响和对政治心理意识的影响两个层面。

2.1.1 体育理念的涵义 “理念”一词,最早由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用以表达高级事物的共相,后来一般指系统的学术主张、核心观点、解释原则、价值立场。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体育理念的发展,以作为理解其对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意识发生的作用的基础。

2.1.1.1 体育理念发展的人文主义线索 体育理念是人们关于体育的学术主张、核心观点、解释原则、价值立场的总和。体育是由人创造、由人发展、为人服务的实践样式,体育理念的发展以人文主义为基本线索。审视当今“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应从人文主义演变及其对体育发展影响的角度来进行。作为体现和强调人的主体性价值的思想运动的人文主义,在其发展与演变的历程中,深远地影响着不同历史时期体育理念的嬗变。

在西方,人文主义是体育理念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古希腊时期,发达的公民教育造就了包括独立、民主、平等、法治等精神内涵的古希腊文明,由此而产生的古希腊城邦制度,为古希腊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文背景。人们参与体育不仅仅是为了战争的需要,更多的是为了体现对人体完美的体型、超人的力量、隆起的肌肉、杰出的智慧、惊人的技艺等的欣赏与赞叹,以及求得精神与肉体的统一。证明自我的存在、“认识自我”、“永远第一,永远超过别人”等信条成为当时的体育理念。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统治,欧洲进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得以复兴。人文主义思想极大地冲击了中世纪神权的统治思想,促使人们对人、人体和体育的价值进行正确认识,为近代体育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对古希腊文明的整理过程中,诸如荷马史诗中的体育故事,葬礼运动会,雅典的摔跤学校、运动场、体操馆、泛希腊运动会、5项竞赛等体育遗产被重新挖掘出来。人文精神是体育的灵魂,体育离不开人的主体性活动。”

在我国,人文主义是体育理念不断进步的动力。中国的现代体育是舶来品,是19世纪末通过日本而传人的。当时由于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影响,体育主要被当作“抗御外敌”、“保国强种”、“振奋民族精神”的工具。在极端的政治工具和国家利益的价值取向下,我国体育的人文精神长期受到制约,体育运动者的主体价值也被压抑,这种倾向一直延续至『觑在。“金牌当然可贵,但金牌不能把国内竞技‘重物轻人’的问题掩盖,其问题的解决将更有助于人的发展和金牌的增加。”体育本身是以运动者的身体参与为基础的自我活动,运动者参与体育运动是为了通过身体性的活动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是为了体现身心的舒畅和情感的发泄,是为了实现自我生存、发展与完善的价值需要。体育具有政治的功能,但体育的本质价值是以人的身体性活动为基础的运动,人是体育的核心,正如政治的发展也是为了人的发展一样。

2.1.1.2 体育理念发展的高级成果:奥林匹克主义

在上述人文主义思想的催生之下,体育理念的发展取得了迄今为止最高级的成果,即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主义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创立的一种学说,它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体系,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它主张将身心和精神道德的各种品质均衡发展而形成一种人生哲学;它主张通过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的体育竞赛来教育青年,使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它主张建立在以奋斗为乐趣、注重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的推崇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上。奥林匹克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立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和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奥林匹克主义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自古以来,奥林匹克运动就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对世界文化有着重要影响。如果没有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支持,古代奥运会不可能从公元前776年延续到公元393年,举办293届,历时1169年。现代奥运会从1896年恢复到2008年,已经历了29届,共112年。在这样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从古老的奴隶社会发展到今天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从古到今,奥林匹克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宝贵文化遗产。但是我们要看到,无数先哲和革命导师所追求和憧憬的理想社会还远远没有到来。因此,我们应该从各方面去努力,努力创造“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我们要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待奥林匹克运动乃至整个体育,把奥林匹克运动等体育赛会看成追求人类理想的国际文化运动,同时对每个人来说也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达到真善美的崇高境界的一种特殊的手段。体育只有关注人的自我需要,体现自我的价值取向,才会得到发展与繁荣。否则,体育如无源之水,失去存在的价值本质,必将萎缩不前。

2.1.2 体育理念影响政治思想的原理 体育理念作为人们关于体育的学术主张、核心观点、解释原则、价值立场的总和,必然也对人们的政治思想产生深刻地影响。这是因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或者本身也从事体育活动,或者在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受体育活动的影响;反之亦然。这样一来,体育与政治作为人类实践的相互关联的样式,就有着内在的互动,表现在精神层面,就是体育理念与政治文化的互动。体育理念作为具有很大的稳定性的文化积淀,对政治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1.2.1 体育理念的先进性是其积极影响政治思想的前提 只有进步的体育理念才能够给政治思想以积极的影响。奥林匹克主义就是催人向上的先进体育理念。奥林匹克文化是经过两千多年历史考验和在当代为最广泛的人群所能接受的文化,她体现了人类的崇高理想,体现了对未来社会的憧憬和追求,体现了世间难得的真善美和公平正义。奥林匹克理想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它是以奥林匹克主义为奋斗目标的一种对未来的设想和信念,并经过实践而形成的一种思想体系。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国际奥委会领导下,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指导思想,开展经常的、普遍的体育活动,特别是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通过以奥林匹克精神来教育青年,为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具有重大的教育价值。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体现了体育的本质功能,是一种特殊性和广泛性的教育方式。作为一种教育体系,它包含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奥林匹克理想教育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催人向上的教育内容。奥林匹克精神融教育、竞争、参与、公平、团结和民主于一体。就我国来说,奥林匹克主义所追求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公平竞争、遵守纪律、艰苦奋斗、知难而上的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与内容是相符合的,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思想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来促进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建设。

2.1.2.2 奥林匹克教育与政治思想建设 以奥林匹克教育为代表的体育教育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建设的教育方式。首先,奥林匹克教育中包含着爱国主义内容,而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每一个运动员走上奥林匹克运动场,首先是要为国争光,升国旗、奏国歌正是具体的体现。不仅运动员本人,所有观众包括观看实况转播的观众,在国旗升起的国歌声中往往要流下激动的泪花。他们感谢运动员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同时接受了一次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其次,奥林匹克教育中包含着法制教育的内容。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要在全体人民中进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教育。运动训练和竞赛要求运动员必须遵守规则,这是一种法制观念,在运动中任何一种犯规行为都将受到裁判的处罚。《奥林匹克》规定,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从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来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建设,作为教育的内容之一。中世纪思想家托马斯·阿奎那说:“法律的改变和解释可以通过重复多次的行动,例如归结为习惯的行动;因此往往会有具有法律效力的新的习惯产生,就是说,这种往往经过证实的内在动作清楚地表明了理性的概念和意志的内心活动”;“按这个意义来说,习惯具有法律的力量,它可以取消法律,也可以作为法律的解释者。”在这里,阿奎那揭示了某种理性概念、意志、思想习惯对立法的基础性作用。体育理念作为一种鲜明的理性概念、意志、思想习惯,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被大量的实践所证明。

2.2 体育理念对政治心理意识的影响 按照一般认识论的分析,人不仅是“理性的动物”,人还有情感问题、意志问题;按照现代心理学的分析,与理性认识相对应的心理现象还有潜意识。我们把政治文化中包括人的情感、意志、潜意识等非理性认识的精神要素统称为政治心理意识。政治心理意识是政治行为的前提,没有一定的政治心理意识就没有政治行为的发生,因此,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政治心理意识指导并制约着人们的政治行为,进而影响着政治制度与政治决策,政治生活的性质、内容、形式及其变化。接下来,我们就专门探讨体育对政治文化的隐性层面——政治心理意识的影响。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其名著《论美国的民主》中,论述了平等的文化理念对美国政治的深刻影响。平等理念影响人们的政治心理意识,从而隐匿性地影响着美国的民主建设。我们可以对照这一理论来理解体育理念对政治心理意识的影响原理。托克维尔说,在美国“我益发认为身份平等是一件根本大事,而所有的个别事物则好象是由它产生的”;“它不仅在制造言论,激感,移风易俗,而且在改变非它所产生的一切。”托克维尔直接讨论的是平等理念,而实际上一切文化——集体无意识对政治心理意识都具有重大的塑造作用。体育理念当然也会影响人们的政治心理意识,不仅如此,体育所富有的感性能动性、视觉刺激性、激烈对抗性等实际上是人的原始野性的文明化表现,因此体育更能够在心理本原的深层作用于人的政治思想意识。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直接描述了体育运动中人们政治心理意识的流露:“对比赛活动的喜爱,是基于一种古老的精神素质,是由于具有比较高度的掠夺竞赛习性’;“体育运动中所习用的一些行话,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杀气腾腾的,是从战争术语中模仿得来的。”凡勃伦是持批评的立场来描述体育与政治心理之间的关联的,但他的方法论是值得肯定的,即体育活动与政治活动的心理存在着同一性,因此体育理念必然对政治心理意识以强烈的影响。

体育理念改变人们政治心理意识的现象是普遍的。北京奥运之后,学者叶志明在《奥运改变着我们的心态》一文中评论说:“奥运会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体育心态,改变着我们的国民心情。”变化之一是,我们身边的人看待奥运赛场的胜负,正显得更加理性和专业。对胜负的看法,不再像以前那样急躁和虚浮,体现了更多的专业色彩。变化之二是,我们大多数人看待奥运比赛的金牌得失,显得日趋开明与从容。国人对待金牌得失的宽容度正在扩大,对待失败和挫折的承受力正在提高。变化之三是,我们对待奥运竞技的国民心态,显示出愈加本色和人文。我们参加奥运,拿冠军夺优胜固然值得高兴,但更重要的是为了践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追求。因为奥运让更多的人领悟了参与的快乐、奉献的快乐,懂得运动员也有“失败的权利”、“放弃的权利”。体育与政治之间是互动的,而这首先就表现在文化层面。一方面,体育理念是受政治心理意识制约的,另一方面,体育理念又会深刻地影响政治心理意识。我国国民体育理念这种悄然的变化,首先要归功于国家强盛所带来的自信心的提升,还得益于多年来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和向往所带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奥林匹克思想教育。奥林匹克的教育价值,渗透在奥运赛场内外的点点滴滴、时时刻刻。胜利的时候,我们接受的是荣誉教育;失败的时候,我们接受的是挫折教育;参与的过程,我们接受的是快乐教育。良好的体育心态,体现了公民意识的成熟,并且将对我国公民的政治心理意识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对于以往我国的体育理念,学者胡小明批评道:“其发展目标,潜意识的简化能力是很强的。先是把有关身体的教育文化简化为体育,然后置换为竞技运动,再浓缩为金牌,最终通过制定战略而指向标志性成果——奥运会金牌。甚至有学者在高规格体育理论研讨会上公开把体育与金牌划等号,进一步强化锦标观念。”大众传媒对所谓金牌榜、第几集团的渲染,吸引举国上下的眼球盯着奥运会金牌,以此论英雄、以此论体育的成败,甚至以此论体育的社会发展目标和文化属性。这不仅带来隐优,也是隐患。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也会给我们的政治心理意识带来一定影响。一种理念——无论是体育的,宗教的,文学的等等,都会在一个民族的文化构成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从而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心理意识。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或文明方面的差异;一个以文明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未来主宰世界的冲突主要是“文明的冲突”。美国“9·11”事件之后直到阿富汗、伊拉克战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种理论的价值。文明是人创造的,具有超自然性,是人类独有的现象,是自成一体的实体。体育显然是其中的一部分。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这一人类群体而创造,并由这一群体而承载,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的养生健身活动,正是中华文明赋予中国人身体活动,靠社会传续和推广,体现东方体育的文化之根。认识中国体育的文化属性,本身就是现代化的过程,需要寻根,也需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中的普适性成分。发掘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东方体育价值观,汲取西方体育的人文精粹,塑造中国体育的文化价值观,真正在2008年奥运会为世界留下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的体育理念发展的应然向度。

积极的政治心理意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获得进步的重要条件,而其开放和包容的广度和深度则决定了她将能走得多远,能达到怎样的高度。体育理念对政治心理意识的影响是显著的。“如果这场世纪盛会的成功举办,能够促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更加自信、更加开放和包容,促进我们走上这样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我们获得的‘无形资产’价值将远远超过那些‘有形资产’的价值,从而我们就将在另一场‘奥林匹克’赛场上,在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的竞赛中凯歌高奏,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繁荣,为人类的进步和文明做出我们的贡献。”

2.3 政治思想和政治思想意识的影响——以奥运会为例体育理念促进政治公平思想。奥运会发源于古希腊,因为那里的文化,尊重个人的伟大、重视人的精神力量、重视人的价值与幸福、赋予成就与成功以重要的道德价值。奥运是平等的人之间的竞技,在“三纲五常”主导的国度,鞋匠与皇太子同场竞技是不可想象的。而古希腊无论贫民还是贵族,他们从小心中就充满着对英雄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求。与雅典神庙、民主体制相契合,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全方位地呈现了那个英雄时代,并在此后的岁月里深刻地影响着欧洲大陆,乃至整个世界。奥运盛典及其背后的奥运精神只可能植根于古希腊尊崇个人和现世的土壤,而不可能诞生在专注于来世的地方。古希腊奥运背后的人文主义传统崇尚公民精神、英雄气概、公平竞赛、青春与人体的天成之美。因此,古代奥运会规定必须进行竞技,同时运动员全身涂上橄榄油,以使古铜色的肌体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更加显示出运动员健美的体态,让人们从健与美的张力中获得一种感官上的愉悦。古希腊文明洋溢着对个体英雄的崇拜。奥林匹克不可能出现在轻视生命、不怕牺牲的文化中,也不可能出现在服从权威与奴役个人的文化中。在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的地方,也绝不允许有公平的游戏规则。当古希腊的公民在运动场裸奔的时候,其他古国的奴工却在没日没夜地建造帝王的陵寝。古希腊体育竞技的公平理念,一方面是当时政治理念所塑造的特殊精神,另一方面又反过来巩固着政治上的公平精神。通过一次又一次地观看比赛或参加比赛,公民的公平精神不断得以强化,体育理念对公平的政治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体育理念促进政治有序思想的发展。遵守规则,公平竞赛,不仅是竞技比赛的要求,而且是一切人类活动的要求。没有规则,就没有竞赛。没有游戏规则就没有奥运会,奥运会和广播体操的区别在于:前者依赖规则,后者依赖动作。没有公平的规则,就没有公平的比赛结果。像奥林匹克运动一样,自由市场经济与民主政体,都离不开公正的规则。竞技比赛需要游戏规则,市场竞争也需要游戏规则,民主政治更需要游戏规则。因此,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要看该社会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游戏规则是否公平,是否得到有效遵守和执行,破坏游戏规则的行为是否被制止。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根本游戏规则就是法治的规则。一个文明社会面临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像奥运那样,设计一整套旨在保障个体生命自由发挥的游戏规则,这套游戏规则包括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这套游戏规则在历史进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但其最基本的理念不变。文明的政治和经济都是基于合理的游戏规则。体育比赛中的规则意识,对市场经济的规则意识和民主政治的规则意识的培育,都发挥着巨大而持久的塑造作用。

体育理念促进团结思想的发展。奥运会的举办能够促进社会凝聚力的加强。奥运会的举办,有助于使不同地位的社会成员形成有共同利益的、有自我意识的群体组织。成功的奥运会组织工作,能够加强各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统一与团结。美国政治学家科恩说:“民主最基本的前提是要有一个社会,它可以在这个社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民主的过程上是集体参与管理共同事务的过程。要使这一过程能够继续下去,一定要形成一个群体,这个群体的成员有着某种共同的利益关系,成员的身份也大致可以辨识。只有当某种共同关心的社会存在时,它的成员才会决心结合在一起,参与共同事务的管理。”科恩强调了团结、社会整合的基础性作用,它无疑是政治发展的前提。学者陆小聪、张修枫、董鹏从以往经验出发总结了奥运会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多个方面。比如,加强城市基础建设,展示城市新的精神面貌,获得市民对此的认同。从1964年东京奥运会起,历届奥运会的举办都会对主办城市的基础建设带来巨大的改善。再如,在为奥运会服务的过程中,增强市民的人际认同和道德意识。有幸被遴选为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对这座城市的市民而言将是一个极大的荣誉。这个荣誉会激发起全体市民以至国民整体的社会认同。市民们知道作为东道主对待客人应该主动热情、彬彬有礼、注意修养、讲究文明,每个市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主办城市的道德修养水平,无形中对市民起到了教育和约束的作用,促使城市凝聚力得到更高的提升。

体育理念对公民政治心理意识产生重要影响。以北京奥运会为例,其成功的举办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近代的磨难曾使我们在意识深处缺乏自信;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综合实力有了飞速发展,但是当我们与发达国家直接对话的时候,在很多领域仍然缺乏足够的自信。而北京奥运的成功举行,证明了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将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奥运理念将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更加开放。以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将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必将取得新的更大成绩。奥运理念也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更加包容。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人民展现了理性、包容的风范,对于异质的各种文明,对于赛场上的竞争对手,对于没有取得理想成绩的运动员,中国观众都展现了理解和包容的态度。这一切都是北京奥运会的体育理念对我国公民政治心理意识产生深刻影响的表现。

体育理念论文范文第2篇

1柔性理念的内涵和外延

柔性理念是在研究人心理和行为规律上,采用非强制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的自觉行为。柔性理念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不是太看重教师的权力因素,强化非权力因素,感召力,使学生的主体得以充分发挥,通过柔性理念的教学,使得教与学形成一种主动、自觉的意识,充分激发教师和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

2柔性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充分发现学生优点

柔性理念强调肯定重于否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关键看老师有没有用心去发现,同时经常去肯定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消除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消极心理,只为过关被动学习,转变学生观念,鼓励学生积极上进,增强体育课程学习的努力程度。

2.2注重因材施教

柔性理念强调个体差异,既要照顾群体的普遍,同时也要关注个体的差异性、特殊性,这就要求不搞一刀切、大锅饭、齐步走教学模式,要肯定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如果能够这样坚持,肯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充分肯定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德立教,以身示教,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把教师对学生的那份浓厚的爱,充分展现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依赖于教师的业务能力,而且有赖于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准确的师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更引起他们的赞赏和模仿,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时刻以自己的良好的人格品质,如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的自律精神,乐观向上的情绪,平易近人的作风等影响着学生,这种影响不仅在体育教学中发挥作用,还将超越课堂的时空,影响他们的一生。

3柔性理念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中的“柔性”和“刚性”是两个极端,为了更好认识柔性和刚性的理念在体育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对本院的6个班级进行了教学实践,6个班级分为2组,两组都分别以传统的刚性理念、柔性教学理念进行教学,一年的实践结束之后,比较2组实践的效果,柔性教学理念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明显高于刚性教学理念的班级,刚性教学理念中,教育者的意志与被教育者的执行是同步,因为面对教师的要求,学生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表面上学生效果是非常好的,因为学生不折不扣的按照教师的要求去执行了,其实这种效果,对学生本身来说,是短暂的,并没有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而柔性理念中,教师意志的执行,短时间可能劳而无功,看不到效果,甚至多次反复之后才能看到微小的效果,但是柔性理念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是骨子里面的,是深远的。以柔性教育为主,刚性管理为辅,即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之下,至柔至刚都不好,刚柔相济、相辅相成,效果最佳,柔性理念是科学教育新兴的重要领域,尽管在若干年的体育教学的摸索中,有些好的方法也许也用到过,但是作为一个系统正面认识,毕竟还是一种尝试,这是一个重要有意义的事情。

体育理念论文范文第3篇

由于学校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大多数学生没上过足球课,但非常喜爱足球运动。这就导致绝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懂足球,对足球的技术动作知之甚少。虽然少部分学生曾经在电视上看见过,总的来说,学生综合水平层次的区别不是很明显。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保证学生的安全,在体育课酝酿情绪、激发兴趣阶段,笔者在铺有很厚地毯的体育多媒体活动室开展教学。首先播放剪辑的世界著名球星进球瞬间的视频,然后分组积极参与对体育明星的交流,引发学生对足球学习的兴趣,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师的带领下认真做好课堂运动的热身准备活动。在动作学习阶段,首先让学生看动作分解视频,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组一个足球,让学生根据视频合作探究练习脚内侧踢球的方法,并对练习结果进行汇报;其次,教师要巡回指导,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小组给予帮助,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出评议讲解并示范动作要领,纠正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最后,组织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在指定的场地上进行正确的动作练习。

2采取多种形式,夯实学生的基本功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足球基本功的重要性,笔者把班内喜欢足球的学生和喜欢篮球的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游戏:比赛看手运球快还是脚运球快。笔者在导入时说:“我们班是一个体育素质整体比较高的班,班内有些同学喜爱篮球,有些同学喜爱足球。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试验,看看手运篮球快还是脚运足球快?想不想试一下呀?”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笔者先把喜爱篮球和喜爱足球的学生随机各分成两组,结果因为以前进行过篮球学习,运篮球的学生速度都比脚运足球的学生快。笔者借机引导:运篮球的同学之所以比运足球的同学快,是因为我们现在用脚运球技术掌握不到位,足球基本功还没有练习到位,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足球基本功,练习停球—传球—停球。先用多媒体展示停球运球技巧,并让学生注意(脚背、脚内侧、脚外侧)等停球方法,然后请学生尝试。为了练好这门基本功,笔者采用多种练习方式,先让小组进行地滚球和空中球停球方法的由易到难的练习尝试;然后由小组展示停球方法(轻踩、减力挡等),教师示范,巡回纠正指导,并注意准确性;接着组织一个传停球接力游戏比赛,先讲解八人传球游戏的方法、规则和比赛的记分办法,把学生分成八人一组,在指定的场地上进行试练,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指导和帮助;最后,组织学生分组比赛,鼓励学生挑战记录,对学生比赛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客观评议,并对优胜组和动作进步最大的小组给予奖励。

3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克服体育教学难点,依据由易到难的方式练习运球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传球和停球后,笔者接着引导学生说:“在足球学习中,只会传球和停球是不够的。大家都知道,足球是一种激烈的对抗性运动,在比赛过程中运球的方法是最重要的。”然后笔者讲解展示运球的方法,特别强调运球的要点(推球的后方中下部,向前用力);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先从练习直线运球开始,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让直线运球比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演,教师给予肯定并予以鼓励。待直线运球练到比较熟练时,教师应接着引导:在实际比赛中直线运球,往往会受到对方的阻截,球必须改变运行方向,也就是曲线行进才能保障比赛胜利,这就要求必须学会在比赛中进行曲线运球。究竟如何进行曲线运球呢?下面分小组进行尝试练习,教师纠正总结用脚的内、外两侧拨球来改变球的运行方向。等学生基本掌握技巧以后,最后比赛运球接力。待运球技术学生熟练掌握后,运用推球入洞的游戏让学生练习地滚球射门技术。

4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教学总结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对其他小组的比赛能做出客观的评价,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如比赛过程中的相互配合程度。并让学生客观对待成功与失败,对成功失败的结果进行正确归因,为以后的提高打下基础。教师要创设欢快的气氛,并和学生一起庆祝胜利交流自己的感受,对学生认识误区予以指导,对学生正确的认识予以肯定。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安排练习任务。小学生对动作的完整概念往往不能理解,导致不同错误的发生,如:踢球腿的膝盖和脚尖外转不够,踝关节放松,脚尖没有翘起;身体不会协调用力;脚型控制不好。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并防止意外发生,保障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人身安全。例如:笔者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用脚踩球,另一人做原地或上一步的踢球练习,并且踢球力量不要过猛,主要体会支撑脚的选位和摆动腿的摆动动作。采用这些方法后,取得很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对小学生的要求不应过急,练习应循序渐进,打牢基本功,才会取得技术方面的更加进步。最后,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安排教学的进度,不可过激。同时要注重教学环节的连贯性,并对个别学生个别指导。

5结语

体育理念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体育理念 学校体育 社会体育 思想基础

引 言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教育工作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并明确指出:“学校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2001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验方案)》中规定了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两个指导性文件为构建我国新教育体系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也催生了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潮。这场体育教学改革涉及体育教学理念、体育教学功能、体育教学模式等方方面面,改革范围之广、改革程度之深前所未有。2009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中明确了公民有依法从事健身活动的权利和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保障等内容。同时也是对体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引发对体育理念和功能拓展方面的思考和研究。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应本着什么理念运作才能真正实现体育的教学和社会目标?这是笔者近十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逻辑分析法,结合近二十年的体育工作实践体会,对目前热点探讨的四个体育理念进行了分析研究,思考了四种理念在学校体育不同阶段及社会体育中的应用,期望能为体育改革抛砖引玉,提供必要参考。

四种体育理念研究分析

体育理念是体育运作模式和体育行为的前提。体育的多功能特性使得体育工作者对体育应有的理念有了多样化理解和应用,导致了体育理念杂、体育模式多、体育价值取向不明确等体育活动现状。为此,笔者在体育工作实践中深觉有必要理清目前的体育理念,为构建有效的体育运作模式奠定思想基础。

1.健康体育理念

健康体育理念是体育教学中多年来一直秉承的主导理念。“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是党中央从当代世界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针对应试教育现象作出的英明决策,“健康第一”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指明了方向[1]。“健康第一”思想是统领学校体育其他指导思想的最佳选择[2]。健康是人力资源素质构成的基础,高校体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大学生形成健康意识和养成锻炼习惯[3]。体育教师应加强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4]。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仍存在重技术和身体素质练习、轻科学健身能力培养的问题,为此,从体育教学内容到课程设置以及成绩评定,对体育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在体育教学中切实将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5]。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是从科学本位和人体本位主义出发,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标,以学生体质下降为社会背景。新体育健康课程标准也是以此基础构建的,是今后学校体育教学追求的近期目标。

2.人文体育理念

人文体育理念是体育文理交叉的集中体现,也是“以人为本”思想在体育领域中应用的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体育理念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三大领域的体现,重塑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人文体育理念,实现以人文发展理念促进体育学科自身的完善,使体育能更加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人文体育观价值体系的建立,将使人们意识到体育所蕴含的人性意义,并使体育重新和人生联系在一起,推动体育真正走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轨道[7]。过去我国学校体育目标忽视人文性,重视科学性,目标过分强调科学性,其导向的结果就是容易使喜爱体育运动的学生远离体育课堂,体育教学也将失去培养人的价值的作用[8]。我国的体育理论研究需要从人学的高度,以人的发展为价值尺度,对人文体育观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论探讨。

人文体育理念以以人为本人和文化本位主义为出发点,以提高素养、领悟体育文化魅力为目标,强调体育文化属性和社会功能。基于体育运动本身蕴含的竞争、团结、拼搏等人文精神内涵以及体育广泛的社会参与特性,无疑对体育的人文理念目标实现有重要意义。

3.终身体育理念

终身体育理念主要体现在全民健身领域、是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理念转变的产物。高校体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又是高校体育的延续和发展,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应该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9]。高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为此高校体育教育必须作相应的改革,为适应新世纪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高校体育教育必须作好对大学生进行终生体育教育工作,转变观念,改革高校体育教育思想、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0]。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对培养学生终生体育健身意识、习惯以及与社 会体育相衔接具有重要意义,其教学指导思想则是反映在教学实践中是否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真正实现“健康第一”理念的问题[11]。

终身体育理念是以体育的健身功效为基点,以全民健身意识萌发为背景,在大众健身领域的一种积极的健康生活理念。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衔接阶段,理应为学生终身意识、终身体育能力、终身体育习惯奠定基础。

4.休闲体育理念

休闲体育理念是基于体育的娱乐属性提出的一种教学及全民健身理念。休闲体育是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文化现象,是对休闲与体育之间的文化认同的产物[12]。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是休闲体育的科学理论基础[13]。从宏观层面来看,休闲体育教育既是休闲和体育教育两个文化范畴一体化的表现,也是现代休闲生活方式的基本内核;从微观层面来看,它既是以休闲运动项目为内容的体育教育活动,也体现了休闲化的体育教学过程的意义[14]。

休闲体育理念是以体育的娱乐属性为基本出发点,以休闲娱乐为目标,强调在可供支配的自由时间里,通过人对体育活动的体验而达到身育和心育的目的,是一种具有多元价值取向的体育理念。休闲体育要求运动项目具有娱乐性和冒险、刺激等强烈体验特性。目前,休闲体育虽然已经写入国家有关体育规划,但对“休闲体育”概念的提法尚有很多争议,有学者建议使用对全面和客观的”体育休闲“的概念[15],有待进一步探讨。

四种体育理念的应用思考

通过对上述四种体育理念研究发现,尽管几种理念内涵、思想出发点,价值取向等方面有一定差异,但是在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中都有积极意义。通过对四种体育理念的应用比较研究(见表1)得出如下结论:

1.娱乐和健身是体育的两个最本质功能。体育运动项目是从人们生活娱乐中发展起来的,让体育活动回归到原生心境下进行,可以激发人们对体育的内心需求和兴趣。健身功效是体育活动对人体最直接的有利作用,身体健康也是健康的最基本要素。强身健体的目标是引导体育活动的可持续的根本动因。学校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身心发育特征,初中之前适合以休闲体育理念为主导理念,激发学生对体育的感性认识和内心需求,高中及大学适合以健康体育理念为主导理念,帮助学生提高对体育的理性认识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是体育的两个基本阵营。学校体育注重培育体育兴趣、体育习惯、体育知识、体育能力和体育行为。社会体育注重引导体育行为、体育体验和体育效益。因此,学校体育教学理念应该以“身心体验”为核心的休闲体育理念过渡到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健康理念兼顾以“保持终身健康”为核心的终身体育理念。社会体育应健身体验和健身价值追求为引导,以休闲体育理念和终身体育理念为主导理念。

3.科学和人文是体育的两个基本属性。体育的科学属性本质在于帮助人们正确的舞好体育这把“双刃剑”,为身心健康服务。以此,以科学本位和人体本位为思想出发点的健康体育理念适合作为在高中及大学生阶段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体育教学和大众体育锻炼中如果失去了人文属性,体育便失去了文化魅力,必然导致体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单一化。人们对体育的感性认识是体育锻炼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人文体育理念理应贯穿学校体育教学及社会体育全部过程。

结束语

体育理念是人们体育生活中的信念,是人们生活信念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理念的定位思考关系着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模式的构建和教学评价方法的确立,同时也关系着社会体育开展模式和价值导向。笔者通过对现在四种基本体育理念的分析研究,思考确立了以休闲体育理念为主导过渡到健康体育理念和终身体育理念为主导的学校体育教学理念,以休闲体育理念和终身体育理念为主导的社会体育理念,认为终身体育理念应该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过渡理念,使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在理念上能够合理衔接和过渡,肯定了人文体育理念在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中的重要意义。研究结论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在运作模式上的有机融合以及体育的社会化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学荣.关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确立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17-18.

[2]喻坚. 以“健康第一”思想作为学校体育主导思想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661-662.

[3]楼晓娟.“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5):51-52.

[4]时立新.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8-99.

[5]毕研洁.健康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J].兰州大学学报,2001,(5):170-172.

[6]尹博.重塑人文体育理念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5,(6):22-24.

[7]冯霞,尹博.人文体育观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5-27.

[8]陆作生,吕菊,董翠香.对我国体育教学目标人文性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157-159.

[9]王宇,李翎.试论高校体育与终生体育[J].体育科技,2004,(4):79-81.

[10]史国生.高校体育应对学生进行“终生体育”的教育[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8,(2):84-87.

[11]张松.从终生体育健身的视角来看大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演变与发展[J].潍坊学院学报,2005,(4):115-116.

[12]詹华宁.中西休闲体育的文化认同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7):25-28.

[13]张晓宁.从三维健康观的角度看休闲体育的理论基础[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6):32-35.

[14]孟凡强,刘国,吴伟等.休闲体育教育内涵解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9):77-79.

体育理念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哲学思考;发展的认识论;多视角

体育的概念是对体育进行理性思维的基础,是构筑体育理论大厦的基石,体育的概念有其历史性和时代性。研究体育的概念不仅有利于深刻地认识体育及其本质,而且可以促进体育理论的发展和丰富体育概念的内涵,从而提高体育的社会地位。本文通过对体育概念的历史回顾和体育本质的哲学思考,为回答“什么是体育”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1、体育的产生及其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1.1体育的产生

体育作为一种人类的活动现象,在人们将之定义为“体育”之前就已经存在。在原始社会,人类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如祭祀、舞蹈等)表达对自然现象的崇拜,从而使自己或部落成员更好地生活,这些活动形式就形成了“最初”的体育。因此,生产劳动是体育产生的唯一源泉。

1.2体育的发展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体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时期的体育――原始社会的体育。这一时期体育特征的主要表现为:健身性、平等性和直接功利性。

第二阶段:独立形态的体育――私有制时期的体育。这一时期体育特征的主要表现为:阶级性、教育性、竞技性、娱乐性和健身性。

第三阶段:现代体育。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兴起、发展,体育形成了自身的科学体系。这一时期体育特征的主要表现为:体育主要关注于民族和国家的声望与地位,这与现代主义追求的民族、国家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各国争相发挥体育的政治、经济功能,使体育为国家、民族利益服务。于是,一方面是竞技体育和职业体育的高度繁荣,而另一方面与普通大众息息相关的大众体育却滞后于前者的发展,个体的体育活动、对体育的物质的、精神的需要被弱化。

第四阶段:后现代体育。后现代体育是“后现代主义”泛文化思潮影响下产物。这一时期体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提出“以人为本”的体育观,逐渐弱化体育的政治、经济、民族等宏大主题对体育的束缚,转而关注个体的体育活动,通过改进体育的工作观念,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使体育进一步为增进个体的身心健康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体育的物质的、精神的需要、发展和享受。

2、体育概念的沿革

事物的概念就是对该事物最简洁、最浓缩本质的集中体现。而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它产生、发展和不断演变的历史,科学的迅速发展必然伴随着许多新名词的诞生和原有概念的变化,体育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对中国理论界对体育概念的研究进行综述。我国对体育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代的25年里,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具有代表性的有:

1980年,胡晓风先生在《关于体育科学体系的若干问题》中指出:体育是一种寓教育于运动之中的社会现象,是通过运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一种社会现象。1982年6月,林笑峰先生在《体育和体育方法》中将体育定义为:体育是身体教育的或体质教育的简称,指的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增强体质的知识、技能和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实际锻炼身体的过程。《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表述:体育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项活动来实现,指体育运动。1982年7月25日至8月2日在烟台召开了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会议的重点是研讨“体育理论”,对体育的概念问题的统一认识进行审议,但未得出一个统一的概念,然而会后在全国的体育理论界中形成了一个“共识”――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包括:身体教育、身体锻炼、竞技体育、休闲体育等内容。这些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及有关的理论书籍、教材中就有所体现。

这一阶段的体育概念重点强调了体育的教育功能,对当时的学校体育是有贡献的,它把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分开,为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争得一席之地,对“”后恢复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但把体育只当作是体质教育是不全面的。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具有代表性的有:

1986年3月第三次印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写到:在中国,体育的广义含义与体育运动相同,包括身体教育(狭义的体育)、竞技体育、身体锻炼三个方面。身体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成为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强意志的一个教育过程;竞技体育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和不断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能,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身体锻炼指以健身、医疗卫生、娱乐、休息为目的的身体活动;1988年8月曹湘君先生在《体育概论》中将体育定义为:体育(广义的体育亦称体育运动)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制约,也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其包括体育(狭义)、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同年3月,在第三次印刷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体育理论》中对体育的定义与上相同。

这一阶段,随着人们对体育认识的不断深入,体育概念的内涵在不断的扩大,从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到体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提高了体育的社会地位。这三个概念中比较突出的一点是中国的“大体育观”概念已经确立,即体育包括狭义的体育、竞技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并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这种划分遭到任海先生的批评:“这种不合逻辑的划分将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人为地割裂,歪曲了他们之间的联系”。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具有代表的有:

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概论》中的定义: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毛鹏先生认为:体育是从身心发展出发,以身体活动为内容进行的教育活动;《韦氏大词典》对体育的定义是:体育是教育的一个方面,它采用身体活动和有关经验从心理上、体力上、道德上、精神上、社会上来使个人充分发展,使他成为国家和世界的一个有用公民。我国学者李农在他的《从教育的“人化”看体育概念》一文中指出:体育是一种复

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展、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的一种社会活动。1999年,韩丹在《论中国体育:一分为三》中表述:学校体育就是在叫做学校的社会组织里,由体育教师按照教学计划,依照教材按课时规定对所有学生进行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活动。社会体育是指学校之外所有社会成员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体育活动,这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结构的社会事项。竞技体育是指为培养优秀运动人才,创造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其更本任务是为国争光;2004年,熊斗寅在《体育概念的整体性与本土化思考》中指出:体育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以身体和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技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和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意识的社会文化活动。

这一阶段,对体育的定义突出“以人为本”的体育观,它将体育归人教育、文化、社会现象之中,不仅肯定了人的个体发展,而且肯定了社会对人的发展的社会需求,二者具有高度的统一,同时还注重了健全的生物观、心理观和社会观的统一。

通过对中国体育概念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在逐渐加深,因此体育的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体育的内涵随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扩大,从体育的娱乐性到教育的组成部分再到文化的一部分;研究体育的视角也逐渐地扩大,从体育的生物学、教育学角度到心理学、社会学再到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者的结合;人们不仅注意到体育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同时也注意到体育内部各组织部分之间的研究。

笔者认为,确定体育的概念要考虑以下因素:①概念建立在历史学的基础上,②概念与人类和社会的发展相一致,③概念高度概括本门学科的文化、行为特征,④概念有明确的目的性。体育的概念是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它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决不是一个僵化的,从古代到近代以至未来都一成不变的概念。因此,我们在认识体育的概念时应该运用“发展”的认识论。

中国伟大的领袖、现代历史巨人给体育留下了两句言简意赅流传深广的名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前一句属自然科学视界,而后一句则切近现代人文主义的精灵。我们在考察体育的概念时,应该坚持发展的观点,具体的、历史的看待体育。在理解什么是体育时,既要看到他的强身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又要看到他的教育性、规则性、竞争性,同时又要坚持人文主义的原则,从人出发,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体育的终极目的。

3、体育本质的哲学思考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一种文化实践(同人类通过劳动改造和创造环境一样)在不断地改造和创造着环境――人类自我的个体生理、心理环境和社会群体的生理、心理环境,其意义和价值在于维系人类的健康,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对体育的物质上的、精神上的需要、享受和发展。

体育的本质是体育本身固有的、具有稳定性的、决定体育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属性。讨论体育的本质,只有上升到哲学层面才能够真正准确地把握其本质,通过哲学思考,概括体育的共同属性,从而真正揭示体育的本质。有关本质问题的探讨,现在哲学界比较流行的两种观点: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下面从这两种哲学的观点来看体育的本质。

3.1从哲学的“本质主义观”看体育的本质

哲学的“本质主义观”也称“本质先于实在论”,即现象和本质的划分。哲学家认为我们感知到的多种多样的事物只不过是“现象”,存在于现象背后的统一的普遍的“真相”才是真实的存在。在本质主义看来,现象背后的实体是客观存在的,但在构建理论体系时,这种作为本质的实体是一种设定、一种预设,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形而上学的方法论把事物之间看成是截然分开、彼此互不联系的孤立部分,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看不见个别事物间的联系;在事物之间的异同关系上,认为同是绝对的同,异是绝对的异,看不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辩证关系。

本质主义的哲学观在看待体育的本质时运用的是“经验归纳法”,它从研究现有的体育事例中总结出体育现象的共同性,将体育的本质归纳为:体育无论是对身体的教育还是通过身体的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体现了体育的共同点――“身体性”特征,所以将体育的“身体性”看作是体育的本质。

本质主义哲学观的缺陷:从“存在”人手,研究体育本质问题,把体育的存在看作是现象背后某种静止的、孤立的绝对实在,不用思维的辩证法正确处理体育存在的相对与绝对、个别与一般的矛盾,因此在理论上陷入二元分裂的处境;同时,本质主义哲学观最终必然把存在归结为存在物,而把“人”的存在忽略。我们将“本质主义哲学观”给出的体育本质进行探讨:首先,它强调了体育的“身体性”,即“身体”的本质,而把“心”的智力性活动从理论上排除在体育之外,这与体育的实践发生了矛盾;其次,它把“身体性”这种实体看作是决定性的东西,把人的主体性活动和意义给抹杀,而体育从产生时起就是人的活动,是人参与其中的活动,没有人就无所谓“体育”。

3.2从哲学的“反本质主义观”看体育的本质

哲学的“反本质主义观”指的就是主张放弃内在与外在、事物的核心与其他边缘领域之间的区别以及本质与现象区别的做法。它从根本上否定本质与现象的区别――即根本上不存在我们所说的“现象”与“本质”。反本质主义者认为,可以吸取“解释学”的方法来“建构”体育的本质问题。“解释学”表示的是这样一种愿望,“由认识论的撤除所留下的文化空间将不被填充”,即解释学不是取代现存“范式”的另一种“范式”,而是一个为实现“无范式”而进行的“解构”工作本身的名字,它意味着如果本质主义的哲学任务强调“研究”,解释学则提出了“对话”的概念。现代解释学主要观点是强调对象的历史性和相对性。因此,就“体育”而言,它不再存在现象和本质,看到的就是体育,不管是“身体性”特征的,还是“智力性”特征的,只要在“对话”的基础上,双方都承认这是体育就可以。反本质主义观消解了体育本质的存在,将体育现象和本质合为一体。主体(人)和个体(体育)的存在,无论是认知的主体还是认知对象都内在地嵌于历史性中。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同样也反对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但反对的目的在于建构,在于使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为中介”,甚至“亦此亦彼”,而不是一句“本质主义”就宣判了传统理论的死刑。在笔者看来,其实这种反本质主义,在某种意义上恰恰也是一种本质主义。

通过两种不同的哲学观对于体育本质的不同理解,我们究竟如何看待“什么是体育”这个问题呢?即使我们不能对它下一个恰当的定义,那么应该如何进行对体育的认识呢?不同体育研究领域的人对体育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因此,笔者认为在看待体育的本质时,可以采取“解释学”的方法。站在“对话”的平台上,改变双方的观点,从而形成一个共同的理解,达成一种“共识”。这是一种从统一性走向差异性,从中心性走向边缘性,从一元性走向多元性的一种方法。在回答什么是体育这个问题时,我们不是要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而是用这种“平台基础上”的多样性、多视角的理解方式来看待体育的本质,这对于体育的发展而言是有利的。

4、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