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数学案例

小学数学案例

小学数学案例

小学数学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教版数学;小学数学;案例;教学研究

我国的教育事业以提高社会人才质量、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为出发点不断革新,小学教育属于人生的起始教育阶段,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人格的影响很大,而小学数学对于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相关研究可以促进教师反思并改进教学方法。

一、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到位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师的首要问题,根据调查显示,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根本没有受过专业的优化教学方法、内容的培训;其次,部分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也存在一些偏差,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教材、将教学环节认清,也难以把握数学课程中的重难点,无法对学生作出正确指导;最后,大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直接给学生灌输知识和解题方法,没有让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挥,同时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感,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通过案例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探究

1.为学生创设数学学习情境

通过对人教版数学第四册中有关除法的学习,小学生能够将除法应用得十分到位,并且能够合理综述除法计算题的用意、条件和含义。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量的情境图片能够让小学生更快地明确除法的含义。例如,在第29页的例题3中,有一幅描绘被平均分为三组,每组5个小孩,共15个小孩,一起做游戏的情境图。数学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图片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向学生提问,如:每5个人一组,一共能分成几组?那么学生通过情境图的提示,立刻说出能分成3组,这也说明学生能够完全理解情境图所描述的含义了。而后,教师应该接着提问,例如:要是把小孩分成3组,那么每组有多少人呢?学生以敏捷的思维能力很快告诉教师每组有5个人。通过情境图和提问设置,教师将学生很快引入到了除法的实际应用中,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教学内容,又能够让学生掌握除法在生活中的用法。

2.让学生充分吸收基础知识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第68页中,涵盖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等知识,这一部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同时也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而学生通过数数、实际体验和操作等过程对数的概念有所认知和了解。笔者通常利用小木棒,将小木棒绑成十捆、一百捆,让学生经过先数、再估计最后去发现规律的认知过程,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积极思考并探究数学问题。

在这一课程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教学。首先,借助小木棒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得出10个一是10,让学生十个十个地数,得知10个十是100,这两种方法是学数数的基本方法,再加上学生之前对100以内额数已经有所掌握,因而能很快地掌握其中的要领,形成数字整体概念,让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第六册第二单元中,专业知识依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来编排。那么教师在教导学生时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小木棒、橡皮、粉笔等助件,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自身的储存库,掌握其中的本质。例如,求解15除以5的结果,实际上就是将15分成5组,每组多少个,将整十、整百、整千转化为第四册除法的内容,学生通过动手排列等方法得出结果。这种方法的应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自主思考和动手实践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将简单除法应用到更为繁杂的除法运算中。

4.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

课后练习的设计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同时通过学生估计意识的培养,体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教育理念。在反馈练习“填一填”中,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空间,让他们开放性地思考,开放性地交流,因此得到开放性的结果,在不知不觉中拓宽视野。培养学生多角度、全面地看待、分析问题的习惯,从而为学生自立自强地成长打下基础。

片段:填一填 600

师:小组商量一下,你们小组准备怎么填?你们是怎么数的?

组1:400,500,600,700,800,我们是一百一百地数的。

组2:598,599,600,601,602,我们是一个一个地数的。

组3:580,590,600,610,620,我们是十个十个地数的。

组4:200,400,600,800,1000,我们是两百两百地数的。

组5:老师,我们把上面4个小组的结果倒过来填也可以。

师:通过这个题我们看出,数数的顺序不同、数数的规律不同,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相信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参考文献:

[1]赖南燕,方燕妮,谢 .《小学数学教学法》案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

小学数学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案例导入教学;运用;措施;方法策略

随着新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学生在课堂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他们逐渐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在课堂上指引他们学习,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效率。教师是学生的导师,学生在课堂上会有许多的疑问,教师主要负责的就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指引学生自主学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需要导入一些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是许多教师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应当导入案例,应该导入怎样的案例,他们对案例导入教学的无知降低了他们的教学效率,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由此可见,教师不能盲目地运用案例导入,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导入方法,这样才能够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率。

一、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课堂导入

案例导入是一门学问,教师在课堂上案例导入得好,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快就能够被激发出来,他们在课堂上学习数学也会变得更加积极。教师在课堂上案例导入得不好,学生就丧失了学习数学的激情,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就不能够得到提升。小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对童话和故事都很感兴趣,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结合他们的兴趣进行课堂导入。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列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便可以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以我的教学为例,在教授学生《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时候,为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我给他们讲了一个圣诞老人分礼物的故事。我告诉学生圣诞老人每个圣诞节都需要给小孩子分配圣诞礼物,如果现在圣诞老人需要给两个小朋友发放礼物,圣诞老人的礼物就是四个苹果,现在平均分配给两个小朋友,每一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苹果呢?我的故事导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分礼物的故事非常感兴趣,所以他们很认真地思考我的问题。等到学生得出答案之后,我又问学生,圣诞老人在路上丢失了三个苹果,现在他只剩下一个苹果了,但是圣诞老人还是想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小朋友,那么每一个小朋友可以获得多少呢?当我再次询问学生的时候,他们产生了疑惑,因为之前并没有学习分数,所以他们并不知道怎样回答。我觉得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完全集中,所以接下来就开始为学生讲解分数的概念,实践证明,这样学生充分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学习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二、教师将生活中的实物引入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是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小学数学课本中的知识,比如人民币、时间等,我觉得在许多时候,我们教师就可以直接将这些生活中的实物导入数学课堂,让学生结合这些生活中的实物去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书本中的数学概念。教师将生活中的实物引入课堂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就是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虽然也强调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但是他们并没有举例子给学生,所以学生这个概念还是模糊的,但是教师将实物带入课堂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个好处就是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数学知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以《年、月、日》这一章的教学为例,我直接将生活中常见的日历带入数学课堂,根据日历教授学生这一章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轻易地就能够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因为日历给他们提供了现成的答案,学生可以很直观地得到问题的答案。

三、课堂设问案例导入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

学生学习数学就是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只有具备优秀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学好数学,理解并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运用课堂设问导入教学法,由教师先向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数学知识。比如说我在讲解《运算定律与简单运算》的时候,就问学生:“你们已经学习了四则运算的知识,但是你们知道当这四种运算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应该运用什么方法才能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吗?我知道你们不知道,所以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方法,一起来探索如何快速地解决问题?”我课前的设问让学生对这一章的内容产生了好奇,他们想知道四则运算还有什么不同的内容是他们没有掌握的,难道还有一些其他的解题技巧吗?实践证明,我的设问案例教学非常成功,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十分集中,一直都在思索着如何掌握简单运算的定律。

四、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案例导入教学

数学学科与学生学习的其他学科都有着一定的联系,为了提高导入教学的效率,我们教师可以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导入数学课堂上,然后进行数学教学。教师引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觉得眼前一亮,消除学生上课的疲惫,调动他们上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乌鸦喝水》这篇文章,学生对这篇文章都很了解,我在教学的时候就运用乌鸦喝水的故事给学生上数学课,我询问学生:“为什么乌鸦将石子投入到瓶中水就上升了呢?”学生在听完问题之后,就开始思考乌鸦喝水与今天的数学课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教师会在数学课上询问关于语文学科的知识?我的课堂导入让学生陷入了深思,每一个人都十分认真。

五、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导入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数学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案例导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我认为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课堂导入,可以结合生活实物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在课堂设问引发学生思考,也可以运用其他学生的知识进行数学教学,只要时机适宜,教师必将取得很高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7).

[2]陈清容.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N].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小学数学案例范文第3篇

摘要: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应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我们要结合自己的班级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精髓的“先学后考再教,当堂练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象考试那样紧张的讨论和探讨,明白该节课应该知道了解和掌握的内容,而这种模式得以有效实施的载体之一就是学案。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案 能力

下面就我的教学实际谈谈,学案的设计: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设计

一、学习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72~73页例4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3题。

二、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并初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三、重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四、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五、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⑴计算。

268÷4 224÷4 345÷15

⑵填空x kb1.co m

①0.32里面含有32个( ),1.2里面含有12个( )

②0.25里面含有( )个百分之一,8里面含有( )个0.1

2、预习

⑴你能解决例4图中提出的数学问题吗?怎样列式。你能估算出它的结果吗?

买3千克苹果共用9.6元,平均每千克苹果( )元多一些。

买5千克香蕉共用12元,平均每千克香蕉( )元多一些。

买6千克橘子共用5.7元,平均每千克橘子( )元少一些。

(二)合作交流

⑴9.6÷3你能尝试列竖式来算出结果吗?

⑵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⑶试一试,列竖式计算12÷5,5.6÷7

⑷余下的2不够除,怎么办?在余数2后面添上0后的20,表示20个什么?求出的商表示多少?

⑸个位上不够商1怎么办?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

⑹试一试,列竖式计算0.2÷5 3÷15

⑺说一说,你认为小数除以整数应该怎样计算?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提升

1、完成第73页练一练

2、完成第76页第1、2、3题

3、帮助下列题目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5.82÷3=194 6.93÷7=99 14.7÷14=105

(四)回顾反思(教师订正学生的答案):省略

我的收获是: 。

(五)课后作业

⑴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地3.55公顷,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⑵五(1)班有班费24.2元,同学们卖废品又得到16.4元。用这些钱可以给小书架买7本《少年科技》,每本《少年科技》多少元?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设计:

一、学习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74~75页例5、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三第4~7题。

二、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商。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三、重点

探索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所引起的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四、难点

向左移动时位数不够要在左边添“0”。

五、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⑴4000克=( )千克 60分米=( )米

⑵口算

9000÷10= 9000÷100= 9000÷1000=

2、预习

⑴先用计算器计算,再填空

21.5÷10 = 21.5÷100= 21.5÷1000=

21.5除以10得( ),就是把21.5的( )向( )边移动了( )位;

⑵填表(用计算器计算)

152.7 32.1 0.8 600

÷10

÷100

÷1000

(二)合作交流

⑴一个数除以10,商和原数比较小数点向哪边移动了几位?除以100, 1000呢?

⑵任意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10、100、10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与刚才结论的是否一样?

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⑷500千克=( )吨 225千克=( )吨 40千克=( )吨,你是怎么想的?

⑸4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可它的整数部分只有两位,应该怎样处理呢?

(三)巩固提升新课标 第 一 网

1、完成第75页第2、3题,第76页第4、5、6、7题

(四)回顾反思

(五)课后作业

1、4.75千米=( )千米( )米 2080厘米=( )米

2、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就扩大( )倍。

3、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所得数比原来的数大8.1,那么这个数是( )。

4、一桶水连桶共重9.2千克,倒去一半后,连桶还重5.6千克,问桶重多少千克?

5、已知a≠0,a×1.1=b×0.8=c×1,请将a、b、c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起来。

6、98克=( )千克 0.4米=( ) 厘米

小学数学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提问;案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解决”这个子目标中阐述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 提问是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重要表现,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情,对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好的反馈作用。

一、关于学生提问的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在对学生提问的分类研究上,有一种分类方法是依据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创造性程度进行的。如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美国心理学家J. W. 盖泽尔斯的问题分类体系(1987)。J. W. 盖泽尔斯把问题分为呈现型问题、发现型问题和创造型问题三种类型。呈现型问题满足问题给定、求解思路已知、答案一定等条件。发现型问题满足答案一定,但是问题并不给定,求解思路也未知。创造型问题是问题本身并不给定,求解思路未知,答案不一定。从问题对条件的满足程度可以看出,发现型问题比呈现型问题开放,创造型问题比发现型问题开放,创造型问题也是最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2.国内相关研究

夏小刚 认为:好的问题情境应该具备三点,即学生熟知的学习素材、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呈现方式和其中蕴含的信息要能够“触发”学生的思维。[2] 问题情境创设的质量与授课教师对情境创设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夏小刚把教师的认识观划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的注重问题的提出,不太注重问题产生过程。而动态的比较重视对问题情境的设计,讲究在课堂教学中自然生成要研究的问题。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启发性,把握好现实情境与问题的衔接,注重问题提出的自然、合理性。

二、研究方案

1.研究样本

笔者在对JX省NC市DH区的CB学校小学数学课堂录像进行比较观察时发现:CB学校小学数学课堂气氛活跃,在8名教师的8节数学课上,有5节课里都出现了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情况,且有的课上出现还不止一次。本研究专门选取了这5节课堂录像(分别由LQ1―LQ5五位教师执教),做深入、细致的案例研究。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录像分析法,辅以录音访谈,对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提问情况做定性定量分析。

3.资料处理

本研究使用N-vivo视频分析软件,对选定的课堂教学录像进行编码分析,得到相关统计数据。根据数据结果,结合对授课教师、学校分管领导的录音访谈,以及该校网站上有关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成果的介绍,对CB学校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提问情况做出较为科学的定性定量分析。

三、学生问题提出及问题解决策略编码

1.问题提出的编码设计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结合对课堂录像的观察分析,从问题提出的类型、形式和方式三个维度,对学生问题提出进行编码设计。

具体编码及解释如下表所示:

2.问题解决策略编码

学生提出问题后,面对的就是如何将问题解决。最常见的解决策略就是教师进行解释、说明,消除学生疑虑。也有一种情况是教师自己不回答,而是找班内其他学生来回答,或者是学生向学生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来回答。这两种情况都是属于学生解释。还有一种解决策略是通过数学学习共同体,教师针对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发动全班同学集体交流、讨论来解决。这种情况在新课程改革之后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班上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为此,将问题解决的策略根据问题解决对象和解决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教师解释、学生解释和数学学习共同体。

四、数据统计结果

1.问题类型

学生提出的问题中,以解释分析性问题和综合开放性问题为主,回忆描述性问题和比较评价性问题都比较少。

2.问题提出形式

由上图可见,问题提出的形式以生师提问为主,有5次,占整个问题提出总数的62.5%,可见学生提出问题后,寻求帮助的对象主要是老师。

3.问题提出方式

学生问题提出有5次是出于自身的困惑,主动地站起来提出问题,占整个问题提出总数的62.5%。

4.问题解决策略

问题提出后,教师不回答,转而找其他学生解答的次数比较多,为4次,占整个问题解决总数的50%。

五、分析与结论

1.学生提问情况及分析

从相关数据的统计结果,结合课堂录像观察,可以看出:

首先,学生提出的问题以解释分析性、综合开放性的问题为主,也有少部分是回忆描述性问题和比较评价性问题。综合开放性问题相比解释分析性问题,对认知水平和思维程度的要求更高一些,常常表现为运用多种知识,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比如案例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教学过程中就是学生主要提出综合开放性问题,反映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敏捷、深刻。

其次,学生提问的对象不仅仅有教师,也出现了不少学生向学生提问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CB学校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了许多注重学生主体性的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上台演板等。问题提出对象的多元化,反映了课堂教学提问模式的改变。CB学校在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方面的与时俱进,促进了课堂上学生向学生提问的情况的出现。

然后是课堂上学生大多是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也有少部分是在教师要求下,被动地思考、提问。在学生提问的方式上,有3次是在教师或同学的要求和询问下,被动地提出问题,占整个问题提出总数的37.5%;剩下5次是出于自身的困惑,主动地站起来提出问题,占整个问题提出总数的62.5%。可以看出,课堂上学生大多是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

学生问题提出的方式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校新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2.学生问题提出的原因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除了包括对CB学校5位授课教师的课堂录像,还包括对这5位授课教师进行的深度访谈。由此得知CB学校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提问情况的成因:

一是学校积极吸收运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对新课改的贯彻、实施力度比较大。CB学校校长要求所有教师必须具备DJP的教学理念,以这种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所谓的DJP教学理念,概括而言就是 “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把思维方式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校对课堂教学的管理要求为例,在访谈中,我们得知学校要求所有的课堂教学都必须采用“30+10”模式,即在一节课40分钟内,老师上课的时间不得多于30分钟,学生反思的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

二是课堂教学开展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活动,活跃学生思维,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CB学校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给学生提供生生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

六、结论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启示

1.教师应当预设有引导意义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

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一要注意情境素材的来源,不能脱离学生经验太远;二要注重情境须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特点;三要注意问题情境要有引导性。

2.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质疑,提出问题

课堂提问不仅有生师提问,还有生生提问。在本研究中,学生问题提出的对象多数是教师,少数是学生。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相互质疑、发问。课堂教学既有“教”,又有“学”。学生“学”的对象不仅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生生互动也是新课改实施以后,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教师尝试在课堂上开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讨论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在交流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相互质疑,提出问题。

3.学生问题提出后,教师应当有效利用问题,引导数学探究

问题解决与问题提出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对于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教师要把由问题引发的概念表象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给予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引导学生,促进数学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教师有效地利用问题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案例范文第5篇

一、关于学生提问的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在对学生提问的分类研究上,有一种分类方法是依据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创造性程度进行的。如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美国心理学家J. W. 盖泽尔斯的问题分类体系(1987)。J. W. 盖泽尔斯把问题分为呈现型问题、发现型问题和创造型问题三种类型。呈现型问题满足问题给定、求解思路已知、答案一定等条件。发现型问题满足答案一定,但是问题并不给定,求解思路也未知。创造型问题是问题本身并不给定,求解思路未知,答案不一定。从问题对条件的满足程度可以看出,发现型问题比呈现型问题开放,创造型问题比发现型问题开放,创造型问题也是最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2.国内相关研究

夏小刚 认为:好的问题情境应该具备三点,即学生熟知的学习素材、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呈现方式和其中蕴含的信息要能够“触发”学生的思维。[2] 问题情境创设的质量与授课教师对情境创设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夏小刚把教师的认识观划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的注重问题的提出,不太注重问题产生过程。而动态的比较重视对问题情境的设计,讲究在课堂教学中自然生成要研究的问题。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启发性,把握好现实情境与问题的衔接,注重问题提出的自然、合理性。

二、研究方案

1.研究样本

笔者在对JX省NC市DH区的CB学校小学数学课堂录像进行比较观察时发现:CB学校小学数学课堂气氛活跃,在8名教师的8节数学课上,有5节课里都出现了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情况,且有的课上出现还不止一次。本研究专门选取了这5节课堂录像(分别由LQ1―LQ5五位教师执教),做深入、细致的案例研究。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录像分析法,辅以录音访谈,对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提问情况做定性定量分析。

3.资料处理

本研究使用N-vivo视频分析软件,对选定的课堂教学录像进行编码分析,得到相关统计数据。根据数据结果,结合对授课教师、学校分管领导的录音访谈,以及该校网站上有关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成果的介绍,对CB学校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提问情况做出较为科学的定性定量分析。

三、学生问题提出及问题解决策略编码

1.问题提出的编码设计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结合对课堂录像的观察分析,从问题提出的类型、形式和方式三个维度,对学生问题提出进行编码设计。

具体编码及解释如下表所示:

2.问题解决策略编码

学生提出问题后,面对的就是如何将问题解决。最常见的解决策略就是教师进行解释、说明,消除学生疑虑。也有一种情况是教师自己不回答,而是找班内其他学生来回答,或者是学生向学生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来回答。这两种情况都是属于学生解释。还有一种解决策略是通过数学学习共同体,教师针对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发动全班同学集体交流、讨论来解决。这种情况在新课程改革之后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班上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为此,将问题解决的策略根据问题解决对象和解决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教师解释、学生解释和数学学习共同体。

四、数据统计结果

1.问题类型

学生提出的问题中,以解释分析性问题和综合开放性问题为主,回忆描述性问题和比较评价性问题都比较少。

2.问题提出形式

由上图可见,问题提出的形式以生师提问为主,有5次,占整个问题提出总数的62.5%,可见学生提出问题后,寻求帮助的对象主要是老师。

3.问题提出方式

学生问题提出有5次是出于自身的困惑,主动地站起来提出问题,占整个问题提出总数的62.5%。

4.问题解决策略

问题提出后,教师不回答,转而找其他学生解答的次数比较多,为4次,占整个问题解决总数的50%。

五、分析与结论

1.学生提问情况及分析

从相关数据的统计结果,结合课堂录像观察,可以看出:

首先,学生提出的问题以解释分析性、综合开放性的问题为主,也有少部分是回忆描述性问题和比较评价性问题。综合开放性问题相比解释分析性问题,对认知水平和思维程度的要求更高一些,常常表现为运用多种知识,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比如案例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教学过程中就是学生主要提出综合开放性问题,反映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敏捷、深刻。

其次,学生提问的对象不仅仅有教师,也出现了不少学生向学生提问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CB学校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了许多注重学生主体性的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上台演板等。问题提出对象的多元化,反映了课堂教学提问模式的改变。CB学校在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方面的与时俱进,促进了课堂上学生向学生提问的情况的出现。

然后是课堂上学生大多是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也有少部分是在教师要求下,被动地思考、提问。在学生提问的方式上,有3次是在教师或同学的要求和询问下,被动地提出问题,占整个问题提出总数的37.5%;剩下5次是出于自身的困惑,主动地站起来提出问题,占整个问题提出总数的62.5%。可以看出,课堂上学生大多是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

学生问题提出的方式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校新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2.学生问题提出的原因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除了包括对CB学校5位授课教师的课堂录像,还包括对这5位授课教师进行的深度访谈。由此得知CB学校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提问情况的成因:

一是学校积极吸收运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对新课改的贯彻、实施力度比较大。CB学校校长要求所有教师必须具备DJP的教学理念,以这种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所谓的DJP教学理念,概括而言就是 “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把思维方式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校对课堂教学的管理要求为例,在访谈中,我们得知学校要求所有的课堂教学都必须采用“30+10”模式,即在一节课40分钟内,老师上课的时间不得多于30分钟,学生反思的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

二是课堂教学开展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活动,活跃学生思维,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CB学校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给学生提供生生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

六、结论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启示

1.教师应当预设有引导意义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

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一要注意情境素材的来源,不能脱离学生经验太远;二要注重情境须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特点;三要注意问题情境要有引导性。

2.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质疑,提出问题

课堂提问不仅有生师提问,还有生生提问。在本研究中,学生问题提出的对象多数是教师,少数是学生。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相互质疑、发问。课堂教学既有“教”,又有“学”。学生“学”的对象不仅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生生互动也是新课改实施以后,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教师尝试在课堂上开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讨论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在交流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相互质疑,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