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路勘察设计论文

道路勘察设计论文

道路勘察设计论文

道路勘察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路设计;地质勘察;内容及要点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公路的线性控制指标要求高且公路的施工工程量很大,一些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的路段对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这些路段,如果施工时稍有处理不当,那么就可能引起各类地质灾害,不但会加大工程建设的投资,同时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应高度的重视公路设计中的地质勘察工作,消除各类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从而建设出一条高质量并且高标准的公路。

1 公路设计中的地质勘察工作

在公路工程的设计工作中,所谓的地质勘察指的就是采用工程地质测绘、钻探、探坑、原位测试、螺纹钻以及室内试验等多种勘察的技术和方法,从而对公路工程沿线的地质条件进行勘探研究分析。在选择以及应用公路沿线的地质勘察方法时,我们应重点的突出其适应性和有效性,同时应保证相关的地质勘察资料具有足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样才能满足公路工程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对勘察工作深度的具体要求。设计人员应分阶段的进行公路设计工作,那么地质勘察工作也应按照其分段的方法进行,无论是在公路工程设计工作的哪一个阶段,其勘察工作的深度、内容和任务都应与设计要求紧密的联系起来,并严格的遵照相应的地质勘察资料动态的设计构造物的具体方案。

2 公路设计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

2.1 路线工程的地质勘察。应重点确定与路线分布和路线方案有关的各类地质问题,应尽可能的选择地质条件最佳的路线方案,如果该路段的地质和地形条件是较为复杂的,应重点调查对路线布置以及路线方案起控制作用的地质问题,充分的保证所布设路线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2 路基和路面工程的地质勘察。进行初步的勘察以及定向的测量工作时,相关的勘察人员应根据已经制定好的路线位置对已经确定好范围的中线两侧的地带进行工程地质的勘察工作,从而为路基路面的设计工作提供可靠并且详实的地质水文资料。

2.3 隧道工程的地质勘察。通常情况下,隧道工程项目大多是路线布设的控制点以及影响路线方案的具体选择,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选择隧道的具置和方案,主要是明挖的比较和隧道与展线路,其次就是对隧道洞身和洞口所进行的详细勘察工作。

2.4 桥涵工程的地质勘察。对于公路工程项目来说,在其初步的勘察阶段和详细的勘察阶段,其对勘察的深度是有着不同的要求的,那么在这两个阶段对桥涵工程也都要进行相应的地质勘察工作,从而为其基础设计工作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首先,应深入的研究各个比较方案,在桥梁和路线等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引下,选择地质条件最优的桥涵的位置;其次,如果已经确定完成了桥涵的位置,那么应立即对其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并编制好相应的地质勘查资料,从而为后续的桥梁和它的附属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2.5 天然筑路材料工程的地质勘察。在对天然筑路材料工程进行地质勘察工作时,对于分布在公路沿线的天然筑路材料和工业废料等各类材料,我们都应对其进行充分的挖掘、改造以及进行就近的利用,在初步的勘察阶段和详细的勘察阶段分别对其进行不同深度的地质勘察工作,为公路工程的设计工作提供各类筑路材料的相关资料。

3 公路设计地质勘察的工作要点

3.1 重视地质勘察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公路设计中的地质勘察工作之前,勘察人员应在全面的掌握了具体的勘察任务的基础上实地的观察公路沿线的地质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勘察方案。制定勘察方案时,应充分的考虑到多方面的条件,如项目的设计意图、工程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业主的要求以及施工条件等,同时在相关规范标准的指引下结合各类工程的实际特点,确定勘察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勘察技术和方法,保证所布置工作量的合理性。

3.2 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进行可行性研究。这一部分的工作应是在全面的掌握了已有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工程的地质情况进行必要的勘察工作,同时应重点勘察不良地质路段和特殊性岩土区,深入的研究其路线的具体走向、路线的控制点以及工程方案选择的地质因素和它的危害程度。在此过程中,应进一步的研究路线所处的工程地质的实际环境,从工程地质的角度来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路线的方案。

3.3 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在进行地质勘察工作时,勘察人员应严格的遵循前期已经制定好的勘察方案来进行一步步的工作,在勘察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的获得一些勘察资料,根据这些资料我们是可以适当的改进勘察方案的。在勘察的过程中,我们应采取水样和土样进行相应的室内试验工作,土样主要包括软土、盐渍岩土、膨胀性岩土、风化岩土、湿陷性土、残积土以及多年冻土等特殊性岩土,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并且准确的掌握地层的实际结构、不良地质现象、地下水情况以及各个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等内容,从而为公路工程的设计工作提供详实而可靠的依据。

3.4 地质灾害的评估。在一些复杂的公路路段往往是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地质现象,如软弱土、泥石流、滑坡、冻土、岩溶以及断裂等不良现象,并且这些不良现象对公路地质的选线工作是会产生严重的限制作用的。因此,进行地质灾害的评估工作时,我们应重点调查路线所处范围内的不良地质现象和地质情况,及时的掌握在施工中可能存在着的安全隐患,充分的了解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情况以及形成的必要条件,评估不良地质现象的规模、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整治工程的费用,从而为确定路线的方案和走向提供依据。应在明确了施工道路沿线实际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做好对弃土场和筑路材料料场的勘察工作,严禁出现乱弃和乱挖的现象,避免水土流失造成的恶劣影响,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

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公路设计中的地质勘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做好了这项工作,我们才能确定公路的走向,并且选择合适的公路路线,同时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来降低不良地质问题对公路使用安全的影响。进行公路设计工作时,我们应进一步的明确并系统的分析地质勘察的工作要点,所设计的方案也应重视地质勘察资料和地质灾害评估,预防工期延误和线路更改等问题的出现,及时的消除各类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保证公路工程的使用性能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道路勘察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 地质勘察报告 报告编写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公路路基及构筑物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当然,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下面谈一谈有关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工作。 

 

一、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内容 

 

1.路线工程地质勘察。主要查明与路线方案及路线布设有关的地质问题。选择地质条件相对良好的路线方案,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重点调查对路线方案与路线布设起控制作用的地质问题,确定路线的合理布设。 

2.路基、路面工程地质勘察。在初勘、定测阶段,根据选定的路线位置,对中线两侧一定范围的地带,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为路基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3.桥涵工程地质勘察。按初勘、详勘阶段的不同深度要求,进行相应的工程地质勘察,为桥涵的基础设计提供地质资料。一是对各比较方案进行调查,配合路线、桥梁专业人员,选择地质条件比较好的桥位;二是对选定的桥位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为桥梁及其附属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要的地质资料。 

4.隧道工程地质勘察。隧道多是路线布设的控制点且影响路线方案的选择。通常包括两项内容:一是隧道方案与位置的选择,包括隧道与展线或明挖的比较;二是隧道洞口与洞身的勘察。 

5.天然筑路材料工程地质勘察。筑路材料勘察的任务是充分发掘、改造和就近利用沿线的一切材料对分布在沿线的天然筑路材料和工业废料,按初勘和详勘阶段的不同深度进行勘察,为公路设计提供筑路材料的资料。 

 

二、报告的编制程序 

 

1.外业实物工作量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试验资料是否出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工程地质平面图。 

2.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试验资料相矛盾,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位测试和试验资料相矛盾。 

3.对整个报告进行框架结构规划。由于公路工程地质有其特殊性,属于多专业合作工程。因此,对整个报告提前进行整体框架结构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4.编绘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柱状图中标明各层的地质年代、成因类型、承载力基本容许值、摩阻力标准值和地下水位及地质描述。 

5.划分岩土工程地质层,编制分层统计表,进行数理统计。地基岩土的分层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因此,此项工作必须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风化程度、物理力学特征来综合考虑,正确地划分每一个单元的岩土层。另外应注意,工程地质层的划分,不是越细越好,当然也不是越粗越好,除了遵循一般的划分原则之外,还应结合工程对象进行划分。在正确划分出工程地质层后,编制分层统计表。最后,进行分层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查算分层承载力。 

6.编绘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和其他专门图件。公路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着重要意义。 

7.编写工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按以上顺序进行工作可减少重复,提高效率;避免差错,保证质量。 

8.编写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总说明书是报告的核心框架,它全面地分析了整条路线的工程特征,是设计人员掌握全线地质情况的指南。

三、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个完整的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应由下面几部分组成: 

1.前言:要叙述工程概况、勘察的目的和任务,勘察依据、勘察的方法和完成的工作量。本部分重点要注意的是:公路的等级,勘察所属阶段,编制报告所使用的规范、规程一定要保证是现行版本,已经废弃的规范不能作为勘察依据。 

2.工程地质条件:自然地理、气象和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构造、区域地层岩性、工程地质分区。地震活动性和抗震设计主要参数、沿线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问题、水文地质特征。 

3.岩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本部分主要是把整条路线的岩土参数,按照岩土形成时间、成因及性质进行数据分类统计分析,然后依据分析结果对各类岩土进行概括性评价。 

4.工程地质评价:包括勘区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重点工点工程地质评价和路线方案评价。对于路线方案的比较,主要根据各路线方案所经地区的地质情况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最终推荐出地质情况相对较好的路线方案。 

5.沿线天然筑路材料:取土场要依据有关规范的要求,根据土料强度CBR、含水率W、液限WP、塑性指数Ip等参数对料场质量进行评述。 

6.结论及建议:结论是勘察报告的精华,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地震参数和建筑适宜性的评价;(2)勘区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地质灾害对工程影响的大小;(3)重要构筑物的地基情况、基础形式及其他处理措施;(4)勘区内的地下水及地表水的腐蚀性评价;(5)路线方案的评选;(6)其他需要专门说明的问题。 

7.附表及附图: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的附表和附图主要包括:完成工程量一览表、地震液化判别计算表、水质评价表、水质分析报告、路基分段说明表、不良地质地段表、区域地质构造图、路线工程地质平面图、路线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取土场工程地质柱状图、路基工程地质柱状图等。 

 

四、工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 

 

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地质条件、工程特点等具体情况确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拟建工程概述,介绍拟建构筑物的地理位置、中心里程和规模。 

道路勘察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 工程地质勘察 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105-01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和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所涉及的地质问题越来越复杂,工程设计对地质资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根据市政道路基本建设程序,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与设计工作同步协调,分阶段并按各阶段要求的深度开展工作,而准确提供各阶段所需的地质资料,则是确保各阶段工程设计质量的前提。

目前在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一方面是客观因素,如地质条件复杂,现有勘察方法和勘察手段难以充分反映地质条件,工程规模扩大,对地质资料的要求提高等;另一方面是主观因素,如勘察人员对技术标准的掌握和运用不够灵活,没有按照要求达到地勘工作量等。在实际勘察工作中,要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勘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1 根据不同地质情况提出不同的勘察要求

市政道路一般位于城市区域、为线状勘察范围,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的手段、方法与其他建筑物工程勘察有较大区别。同时由于不同的城市的地质环境均有自己的特定条件,要在不同的地质情况下找到相应的勘察要求:如在对冲积平原和山间谷地的路基勘察时,应采用静力触探方法,而对岗地和山区,则应采用深挖或浅井方法。要提高地质勘察技术,对于不同的地质采取不同的勘察方法,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同时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进行过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地质勘察,可将其最新勘察资料和勘察结果充分利用,避免做重复功和无用功。如延安市区川道地质特征明显,在进行延安市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的时候,要在结合延安市已经累计的勘察资料和城市道路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酌情增减具体勘察工作量,同时也应严肃勘察态度,提高勘察科学性和准确性。

1.2 严格遵循市政道路工程勘察规范,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勘察

现行市政道路工程勘察规范为北京市勘察院主编、建设部批准发行的《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在市政道路工程勘察规范中,对勘察工作量诸如勘探点密度、勘探点选取原则、勘探点深度、取土试样和原位测试等都做了明确规定,针对不同的地质类型也提出了不同的勘测要求,对勘察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规范和准则,大大提高了勘察的科学性。同时应该注意的是,由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对市政道路要求的提高,市政道路在规模和等级上都出现很大变化,并且在信息化处理手段和勘察方法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和进步。因此,在严格遵循市政道路工程勘察规范的同时,应对其中部分条款结合新的国标以及其他行业的规范进行理解,国家勘察机关也应结合现实情况编制和尽快出台新的科学实用的市政道路工程勘察规范。

2.3 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全过程的控制

首先,应编制地质勘探委托书,明确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和要求,包括地勘工作量等内容,并对勘察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提供工程点坐标及高程等数据。地勘工作量关系着地勘工作的深度和质量,如果地勘工作量投入不足,很有可能使得地勘工作达不到应有的深度,一旦勘察的地质资料不能正确反映现场地质条件,将对工程建设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应根据工程地质复杂程度、勘探的目的和设计要求、工程结构设置等来合理确定地勘工作量。

其次,应编制勘察大纲,在综合考虑现场地形地质条件和勘察手段适用条件,以及工程结构设置等的基础上,在勘察大纲中对项目的概况、市政道路沿线的自然地理和工程地质概况、地质勘察执行的技术标准等进行详细说明,同时还要讲组织机构、设备配置、质量管理、人员组成、安全与环保措施以及计划进度等进行明确的说明。

再次,要选用合适的勘察方法,由于市政道路工程所涉及的地质问题面广且复杂,单一的勘察方法难以满足工程方案设计和比选的需要,因此,应结合路线及各类构造物的工程方案设计,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条件,采用综合的勘察方法进行勘察。对于路线地质勘察,勘察方法可采用以工程地质调绘为主,辅以必要的勘探、测试手段;对路基地质勘察,要重点注意地基稳定和边坡稳定的地质问题,根据路基的填挖高度和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勘察手段。

再次,要加强勘察质量控制,地质勘察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设计质量、施工工期、工程造价以及工程运营等,如果地质勘察质量出现问题,将有可能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方案变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甚至有可能影响道路安全等,造成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加强地质勘察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标准进行,认真做好设备检测,明确各自责任,认真监控质量,分析、整理和鉴别原始资料,提高勘察质量。

最后,要加强地质勘察督查和地质勘察报告的评审。督查人员除了要监督钻孔数量和深度外,还应仔细审查与复核技术资料,通过对相近构造物的钻探资料对照分析,从而提高资料的准确度。在地质勘察报告评审阶段,应由多个部门通过会议等形式,对勘察结果等进行评审,及时纠正评审中提出的问题,严肃对待评审记录。

3 结语

综上所述,地质勘察是市政道路设计和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只有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择不同的勘察方法,满足不同地质的勘察要求,严格遵循市政道路工程勘察规范,严格按照相应标准进行勘察,明确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及勘察方法和手段,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全过程的控制,切实提高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质量,为市政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加详细的地质资料,从而保证市政道路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何杰.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措施[J]. 科技信息,2011(7).

[2] 李建锋.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的误区与需要注意的问题[J].云南水力发电,2009(3).

道路勘察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公路路基、构筑物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要充分搜集利用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做到内容齐全,论据充足,重点突出,正确评价公路构筑物的场地条件、地基岩土条件和特殊问题,为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适用的建议。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公路路基及构筑物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 经济 合理。当然,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下面谈一谈有关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工作。 

 

一、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内容 

 

1.路线工程地质勘察。主要查明与路线方案及路线布设有关的地质问题。选择地质条件相对良好的路线方案,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重点调查对路线方案与路线布设起控制作用的地质问题,确定路线的合理布设。 

2.路基、路面工程地质勘察。在初勘、定测阶段,根据选定的路线位置,对中线两侧一定范围的地带,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为路基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3.桥涵工程地质勘察。按初勘、详勘阶段的不同深度要求,进行相应的工程地质勘察,为桥涵的基础设计提供地质资料。一是对各比较方案进行调查,配合路线、桥梁专业人员,选择地质条件比较好的桥位;二是对选定的桥位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为桥梁及其附属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要的地质资料。 

4.隧道工程地质勘察。隧道多是路线布设的控制点且影响路线方案的选择。通常包括两项内容:一是隧道方案与位置的选择,包括隧道与展线或明挖的比较;二是隧道洞口与洞身的勘察。 

5.天然筑路材料工程地质勘察。筑路材料勘察的任务是充分发掘、改造和就近利用沿线的一切材料对分布在沿线的天然筑路材料和 工业 废料,按初勘和详勘阶段的不同深度进行勘察,为公路设计提供筑路材料的资料。 

 

二、报告的编制程序 

 

1.外业实物工作量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试验资料是否出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工程地质平面图。 

2.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试验资料相矛盾,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位测试和试验资料相矛盾。 

3.对整个报告进行框架结构规划。由于公路工程地质有其特殊性,属于多专业合作工程。因此,对整个报告提前进行整体框架结构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4.编绘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柱状图中标明各层的地质年代、成因类型、承载力基本容许值、摩阻力标准值和地下水位及地质描述。 

5.划分岩土工程地质层,编制分层统计表,进行数理统计。地基岩土的分层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因此,此项工作必须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风化程度、物理力学特征来综合考虑,正确地划分每一个单元的岩土层。另外应注意,工程地质层的划分,不是越细越好,当然也不是越粗越好,除了遵循一般的划分原则之外,还应结合工程对象进行划分。在正确划分出工程地质层后,编制分层统计表。最后,进行分层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查算分层承载力。 

6.编绘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和其他专门图件。公路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着重要意义。 

7.编写工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按以上顺序进行工作可减少重复,提高效率;避免差错,保证质量。 

8.编写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总说明书是报告的核心框架,它全面地分析了整条路线的工程特征,是设计人员掌握全线地质情况的指南。

三、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个完整的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应由下面几部分组成: 

1.前言:要叙述工程概况、勘察的目的和任务,勘察依据、勘察的方法和完成的工作量。本部分重点要注意的是:公路的等级,勘察所属阶段,编制报告所使用的规范、规程一定要保证是现行版本,已经废弃的规范不能作为勘察依据。 

2.工程地质条件: 自然 地理、气象和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构造、区域地层岩性、工程地质分区。地震活动性和抗震设计主要参数、沿线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问题、水文地质特征。 

3.岩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本部分主要是把整条路线的岩土参数,按照岩土形成时间、成因及性质进行数据分类统计分析,然后依据分析结果对各类岩土进行概括性评价。 

4.工程地质评价:包括勘区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重点工点工程地质评价和路线方案评价。对于路线方案的比较,主要根据各路线方案所经地区的地质情况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最终推荐出地质情况相对较好的路线方案。 

5.沿线天然筑路材料:取土场要依据有关规范的要求,根据土料强度cbr、含水率w、液限wp、塑性指数ip等参数对料场质量进行评述。 

6.结论及建议:结论是勘察报告的精华,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地震参数和建筑适宜性的评价;(2)勘区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地质灾害对工程影响的大小;(3)重要构筑物的地基情况、基础形式及其他处理措施;(4)勘区内的地下水及地表水的腐蚀性评价;(5)路线方案的评选;(6)其他需要专门说明的问题。 

7.附表及附图: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的附表和附图主要包括:完成工程量一览表、地震液化判别 计算 表、水质评价表、水质分析报告、路基分段说明表、不良地质地段表、区域地质构造图、路线工程地质平面图、路线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取土场工程地质柱状图、路基工程地质柱状图等。 

 

四、工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 

 

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地质条件、工程特点等具体情况确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拟建工程概述,介绍拟建构筑物的地理位置、中心里程和规模。 

2.勘察方法和勘察任务布置,介绍本工点所使用的勘察手段及布设工作量的多少。 

3.地质地貌概况,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1)地质结构。主要阐述的内容是:地层(岩石)、岩性、厚度;构造形迹,路线所经地区的构造状况,构造与线路关系及影响程度;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和风化、破碎程度;(2)地貌。包括勘察场地的地貌部位、主要形态、次一级地貌单元划分;(3)不良地质现象。包括勘察场地及其周围有无滑坡、崩塌、塌陷、潜蚀、冲沟、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 

4.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这一部分是工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着重论述的问题,为工程地质评价、基础类型和地基处理方案建议提供基础数据。下面介绍分层的原则和分层叙述的内容: 

(1)分层原则。土层按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和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岩层按岩性、风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厚度小、分布局限的可作夹层处理,厚度小而反复出现可作互层处理。 

(2)分层编号方法。常见三种编号法:第一,从上至下连续编号,即①、②、③……层;第二,土层、岩层分别连续编号,如土层ⅰ-1、ⅰ-2、ⅰ-3……岩层ⅱ-1、ⅱ-2、ⅱ-3……第三,按土、石大类和土层成因类型分别编号。如某工地填土1;冲积黏土2-1、冲积粉质黏土2-2,冲积细砂2-3;残积可塑状粉质黏土3-1、残积硬塑状粉质黏土3-2;强风化花岗岩4-1,中风化花岗岩4-2,微风花岗岩4-3。目前,大多数分层是采用第一种方法,并已逐步地加以完善。总之,地基岩土分层编号、编排方法应根据勘察的实际情况,以简单明了,叙述方便为原则。 

(3)分层叙述内容。对每一层岩土,要叙述如下的内容: 

分布:通常有“普遍”、“较普遍”、“广泛”、“较广泛”、“局限”、“仅见于”等用语。 

埋藏条件:包括层顶埋藏深度、标高、厚度。 

岩性和状态:土层,要叙述颜色、成分、饱和度、稠度、密实度、分选性等;岩层,要叙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风化程度、岩心完整程度;裂隙的发育情况,要描述裂隙的产状、密度、张闭性质、充填情况;关于岩心的完整程度,除区分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和极破碎外,还应描述岩心的形状,即区分出长柱状、短柱状、饼状、碎块状等。 

取样和试验数据:应叙述取样个数、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叙述的每一物理力学指标,应有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经数理统计后的修正值。 

原位测试情况:包括试验类别、次数和主要数据。也应叙述其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经数理统计后的修正值。 

承载力:据土工试验资料和原位测试资料分别查算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和摩阻力标准值。

5.地下水简述:地下水是决定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因素。报告中一般涉及有关地下水的参数有:(1)地下水埋藏条件:是孔隙水,或是裂隙水,或是岩溶水;是承压水,或是潜水,或是滞水,或是层间水,含水岩组的岩性,渗透性大小空间分布特征。(2)地下水的动态:水位水量随年度、季节等时段的变化 规律 和幅度大小,水质变化情况,径流方向的变化。(3)补径排条件:补给区在哪,补给量多大,补给范围多大;径流区在哪,径流量多大,径流方向如何;排泄区在哪,排汇量多少。(4)水质特征:一般性指标,腐蚀性指标,特殊指标(如矿泉水)。 

6.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场地稳定性评价主要是选址和初勘阶段的任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1)场地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有无活动断层通过,附近有无发震断层;(2)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3)场地所在地貌部位,地形平缓程度,是否临江河湖海,或临近陡崖深谷;(4)场地及其附近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其 发展 趋势如何;(5)地层产状,节理裂隙产状,地基土中有无软弱层或可液化砂土;(6)地下水对基础有无不良影响。报告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的同时,应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增强建筑物稳定性方面的措施提供建议。 

7.其他专门要求,论述的问题对于设计部门提出的一些专门问题,报告应予以论述。 

8.结论与建议。一般来说,上列概述、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简述和结论与建议等四项,是每个勘察报告必须叙述的内容。总之,要根据勘察项目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报告内容齐全、重点突出、条理通顺、文字简练、论据充实、结论明确、简明扼要、合理适用。 

9.对于公路工程中的收费站及服务区的勘察及报告编写,属于 工业 与民用建筑范畴,要依据现行版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地震设计规范》和其他相关规范。 

 

五、工程地质图表编制要点 

 

1.综合工程地质平面图,在总说明中的附图,要求提纲契领,应纲要性标出各种工程地质现象,或可作专门图件,不能图省事以“路线工程地质平面图”来替代“综合工程地质平面图”。 

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是在地形图上标明工程构筑物、各勘探点、各现场原位测试点以及勘探剖面线的位置,并注明各勘探点、原位测试点的坐标及高程。该图应在较大比例尺的工程地质图上进行编制,地形地貌复杂时应专门作测绘工作。 

3.钻孔柱状图,反映场地的地层变化情况,在图上应标明地层代号、岩土分层序号、层底深度、层底标高、层厚、地质柱状图、钻孔结构、岩心采取率、岩土取样深度和样号、原位测试深度和相关数据。在柱状图的上方,应标明钻孔编号、里程、坐标、孔口标高、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施工日期等。柱状图比例尺一般采用整比例,如1∶100或1∶150。 

4.工程地质剖面图,此图是作为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图件。其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剖面线的布设是否恰当;地基岩土分层是否正确;分层界线,尤其是透镜体层、岩性渐变线的勾连是否合理;剖面线纵横比例尺的选择是否恰当。理论上剖面比例尺的选择,应尽量使纵、横比例尺一致或相差不大,以便真实反映地层产状,但由于公路工程中的构筑物一般呈条带状,如大中桥等,致使纵、横比例尺一般相差较大,一般横比例尺采用(1∶2000),受报告篇幅影响,纵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1∶500),具体比例要按钻孔的深度而定。在剖面图上,必须标上剖面线号,如6-6′或f-f′。剖面中各孔柱,应标明分层深度、钻孔孔深和岩性花纹,以及岩土取样位置及原位测试位置和相关数据。在剖面图旁侧,应用垂直线比例尺标注标高,孔口高程须与标注的标高一致。剖面上邻孔间的距离用数字写明,并附上岩性图例。 

5.土工试验成果表,主要有抗剪强度曲线、压缩曲线等,一般由土工试验室提供。 

6.现场原位测试图件,包括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的成果图件。 

7.桩基力学参数表,如果建议采用桩基础,应按选用的桩型列出分层桩周摩擦力,并考虑桩的入土深度确定桩端土承载力。除上述附表之外。有的分层复杂时,应编制地基岩土划分及其埋藏条件表。 

8.其他专门图件,对于特殊地质条件及专门性工程,根据各自的特殊需要,绘制相应的专门图件等。 

 

六、结语 

 

本文简单介绍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制方法,由于公路工程的勘察阶段较多,线路工程所跨越的地质单元繁杂,一般每个工程对报告的编制都会有特殊的要求,因此本文很难将各种情况一一尽述,更详尽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论述。 

 

参考 文献  

[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s]. 

道路勘察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城市道路;勘察;规范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211-01

城市道路与其他的道路类型不同,它不仅起着联系城市各功能区的作用,还涵盖美观、休闲等一系列的功能,而对于城市道路的施工来说,前期勘察可以确定道路选址线路以及道路沿线的土质结构等问题,并且能够确定施工相关的技术规范,减少因施工问题或者选址问题而引起的不必要的工程阻滞,从而增加工程的机会成本。工程前期勘察能够确保城市道路建设符合城市的整体建设规划方案,同时也可以控制工程的成本,是道路施工方与政府出资方的双赢措施,也是现代城市道路建设的必要程序。当然,我们在进行城市道路快速勘察过程中也要对一些重点与难点进行重点勘察,并确保勘察方案符合相关的规范,以保障勘察的质量。

1 城市道路勘察的特点

城市道路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它并不仅仅就是一条公路工程而已,我们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必须要考虑到其相关的特殊功能。由于城市户籍密度大,功能区多,并且人口集中、人流大等特性,使得城市道路担负着更多的任务。而在城市道路勘察中,我们也不能按照常规道路,如国道、省道、城际公路或者其他类型的公路来执行,我们还必须根据城市规划的特点来进行勘察任务。城市道路勘察具有如下特点:

1)城市道路勘察跨度较大,通常横跨多个地质带或地貌单元。城市道路的建设需根据城市的面积或者道路兴建的区域来划分,通常来说,城市道路的建设跨度较大,不仅仅是指其跨多个城市功能区,还包括多个地质地貌单元区。就城市的地基而言,据地层岩土的性状以及地下水及地质条件变动,我们需要进行分段勘察,而道路勘察探点的间距也相对较小,便于测量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

2)城市道路勘察需根据城市主要道路网规划或者功能区规划来执行。城市道路与其他公路的勘察不同,其一般不需要进行选址,而仅需探查沿线的道路基况,因为,城市道路必须跟随市政整体规划或者在原有道路上直接进行以旧改新工程。同时,由于城市地下管道、线路等埋设纵横交错,我们在勘察时务必要兼顾到地下管线网路的走向以及布局。

3)勘察深度较浅、宽度较窄、单元长度较短、并且以线性、环形勘察为主。城市道路相交点较多,道路之间的单元长度较小,并呈现网络状结构,我们对城市道路的勘察除大型主干道以外,一般宽度较窄,且相邻长度较短,整体勘察以环形或者线性分布为主。

2 城市道路快速勘察相关问题分析

2.1 城市道路勘察总则

1)市政道路勘察必须结合市政整体规划建设要求来执行,并要因地制宜,选择运用各种勘察手段,积极采用新技术,以确保勘察的效果和质量。

2)城市道路勘察要做到经济合理、安全使用、确保质量、技术先进的原则。

3)城市道路勘察要尽量避开道路沿线的地下市政基础设施走线,尤其是给排水管网、输气、电、热、油等管道以及下埋电线、光纤等网络线路。同时,不能贴近或靠近陡坡边缘、防洪墙、驳岸等地貌或功能地区。

2.2 城市道路勘察目的及要求

我们对于城市道路的前期快速勘察目的在于,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道路沿线的地质、水文条件,为工程基础施工设计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快速勘察阶段,其主要的目的及要求如下:

1)详细勘察道路沿线地质地貌特征、对地貌成因以及地质构造、水文条件变动等进行分析列表,对可能影响工程施工或者后续道路使用的变动要做重点说明。

2)对城市道路沿线的地质岩土分布以及种类、厚度、坡度、地表植被状况等进行分析,确定地基以下岩层深度以及岩石的风化程度,并且对其地基的承受力做出评价和判断。

3)对道路沿线的地质灾害历史、裂缝断裂带、所处具体地质带以及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等进行收集分析,并且要对地下岩层破碎状况进行测量以及危害度评估。

4)对沿线土壤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其是否适合进行道路建设,同时对不良地质现象,如淤泥质土带、下陷带、喀斯特地带等进行测试,确定其对工程施工的影响程度。

5)详细勘察道路沿线的古建筑遗址、古河道等分布状况以及再次发育状况,并且严查地下水的性质及水位、水文状况,并考察其在雨季或者雨天的水文状况以及对施工的影响、对工程建筑基座的影响等。同时,测试其对于岩土层的渗透性特征以及其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程度。

6)对道路沿线的地表、地下建筑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确定施工对建筑物的具体影响程度。同时,评估道路建设及运营时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

7)对道路沿线的地表、地下管线分布进行标注分析,评估道路建设和运营时期可能会对这些基础设施产生的影响

2.3 城市道路快速勘察的重点与难点

1)勘察点的选择以及具体操作。城市道路勘察需要进行多点勘察,而勘察点的位置要注意在沿线道路的中线处进行布置,并且勘探孔的位移不能超出路基的范围;相邻勘察点的间距要保证在100 m-400 m之间,而当道路勘察需穿越河道、公路、铁路等地形或者地表建筑时应该加密勘探点,尤其是根据沿线的地质、水文条件随之调整勘探点的间距;勘探点深度应达到路面以下2 m-3 m,对于土质疏松、下陷以及土层破碎的地下岩土环境,要加深勘探

深度。

2)对于勘察土质取样问题。由于城市道路勘察的深度较小,且城市地下水水位一般较浅,其对道路路基影响较大,我们在对路基湿度状况进行判别时,要将标高以下1.5 m处确定为取样区域,但是要注意其是否为原土,而非砂土和碎石。

3)对于城市道路沿线环境因素的影响力评估。城市道路快速勘探要加强对环境危害性的评估,一方面对环境介质的腐蚀性、破坏性等进行分析,如地下水对管道以及混凝土中的钢结构的腐蚀程度;另一方面,评估道路施工以及运营对沿线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对施工设计提出相关评价和建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