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设计

科学设计

科学设计

科学设计范文第1篇

1.围绕着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理念问题,要改革和探索的问题一是改革和探索服装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及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梳理和分析课程与人才培养关系,以适应社会对于服装设计人才培养向具有较强社会实践能力、基础研究能力、艺术修养全面复合型人才转型的需求。二是改革和探索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系统模式和方法,探寻符合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方法,在人才自身述求方面下功夫,进行创新性和实践性有益探索。三是重新思考和构建服装设计学科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框架课程模式。2.服装设计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设计领域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我国的服装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服装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中国服装产业正跻身于世界一线行列。2014年中国服装协会调研,我国服装生产企业超过4.5万家,人才需求剧增。有一定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的学生,受到服装企业的青睐。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教师本身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与设计师并存的“双师型”教师受到学生青睐。教师不仅要在课程上传授书本知识,更要了解市场,把教室变成企业的工作室。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发掘学生的个体特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理念的更新对服装课程设计上提出新思想。作为服装设计专业教师,我们必须创新自己的授课方式,以配合不断发展的服装企业对用人的需求。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绘画基础,但不能停留在纯艺术的角度,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必须培养学会运用设计的思维语言进行创作,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的思考

1.服装设计专业教师教学思路的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很少,习惯于沉浸在自我的讲述中。在专业课程设计上缺少与学生的沟通。这就导致老师讲的自我陶醉,而学生的收获却很少,所以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首先要提出的是教学的互动环节,课堂应该变成企业的工作室,教师在讲授的同时,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在工作室迅速记录下自己的创作过程,不断与老师共同,通过一次、二次、三次的设计,不断经历否定、否定、肯定的设计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自觉性,不断的让学生在完成自己作品的同时,分享自我创作的体会,并陈述作品要表达的含义。老师则要记录每个学生创作作品的过程,不断给予修改意见。直到学生完成自己满意的作品。经历这样的过程后,学生不但可以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而且在不断的提问回答过程中,增加的自己与学习的主动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忙于迅速讲授课本上的内容,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感受。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的丧失,而老师课后又要修改大量的不成功作品,耗时费力。提升服装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思路势在必行。2.新形势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在我国服装设计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中以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美学、服装史论、结构工艺、面料、营销等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另外,还有一些相关的选修课程作为辅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服装市场的不断发展,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需求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教师我们要对社会时事与服装设计、市场环境等关系进行分析。设计出一些如“首饰设计”“陈列设计”“时尚埋首”“奢侈品管理”等新型课程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重视交叉学科,在人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增加艺术与技术学科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艺术理论教育的传授,同时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重视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老师重视实践课程授课方式、创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现在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想法与作品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就是实践动手能力太弱,天马行空的想法不能形成作品,一切都室空谈。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大实践学分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专业课程的考核以理论考试和作品创作结合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设计构思与款式结构、材料工艺相结合。重视隐形型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内设计大赛。多参与企业产品设计实践。3.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服装设计专业融合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艺术、工科、理科、文科、人体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相交融的一门学科。服装设计专业对教学设施的要求非常严谨,学生的工作室既是学生的实验室,学生在工作室通过设计灵感的来源完成设计思路的表达,无论是面料的二次再造,传统工艺的印染:“扎染、蜡染”学生不断尝试从各种植物中提炼色彩并体验植物内在蕴藏的颜色。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完成服装艺术的造型、材质、技艺的多元呈现,这一切都是在工作室中完成。在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工作室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核心、心脏”的作用。很多国内外知名大学都把服装设计工作室与企业结合,学生参与服装企业产品研发视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

三、结语

科学设计范文第2篇

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主体地位和认知特点,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从而达到认识自然现象、感知科学魅力的目的。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注意力分散,感知外部世界往往从自身兴趣出发,很难与实验目的相符合。所以在设计实验时要采取机动多变的方式,充分调动感官,有意识地引导直接观察。如:冀教版科学《根与茎》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和茎,让学生观察、比较,最终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茎的相关特点。教师针对中高年级学生设计实验时,要根据其已经具备了动手实验的能力,以一种引导激励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参与、动手动脑,通过相互合作,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如设计《认识浮力》的实验时,通过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材料放入水中观察现象,亲身体验,直观感受,从而得出结论。之后拓展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手中条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样设计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发探究兴趣,巧妙设计实验

兴趣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小学生好奇心特别强,极易对陌生的领域产生兴趣。虽然小学生的知识单一、经验欠缺,对一些事物和现象没有具体的感知,但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点,精心做好准备,巧妙设计实验,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创设探究情境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有利于探究学习的环境和局面,使他们在良好的认知心理作用下产生对科学探究的需要,激发起实验探究的热情,调动起参与实验的兴趣。如在设计《空气占据空间》实验时,把一团纸巾塞到玻璃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让学生猜想,纸巾会被水浸湿吗?试着说出其中的缘由!这样的情境创设早已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问题的提出立刻会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三、培养操作习惯,规范设计实验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特别注重细节规范和操作习惯的养成,大多数科学实验的失败都是由于忽视细节导致的。所以在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把握相关实验中的规范和操作规程,从细微处入手,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习惯。每个实验用具,都有一定的操作规范。这些规范有时确实看似“浪费”时间,对实验结果也无重大影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例如,用温度计在测量温度变化时,教师时刻提醒学生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烧杯壁,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顶端持平。而学生由于手持温度计的时间长了,手发酸,本来看又不方便,就把温度计斜靠在了烧杯里,把两只手彻底解放了出来,从而造成了读数不准。所以在实验设计时,一定要严格规范,有序示范,让学生看在眼里,学在心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四、优化常态教学,创新设计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和实践能力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科学课程而言,重视实验教学,充分挖掘探究实验的“创新点”,并加以精心设计是落实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所谓“创新点”是指那些蕴涵在探究实验中,能够引发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从而得出新知识和新方法的潜在因素。首先更新实验设计的思路。设计实验时不能局限于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探究溶解实验中,可以让学生自己从家里带来一些食盐、食用油、白糖,再利用教室里现有粉笔和实验室准备好的酒精。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科学就在身边,科学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课本上微型实验的探究,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其次改变实验教学的陈旧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在相关的实验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开展环境考察和课外科学实验研究活动。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进行考察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带领学生到大自然这个“大课堂”去上课,科学课中凡是适合在当地自然环境中教学的内容,如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植物与环境、能源矿产、岩石、土壤等等,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直接与大自然接触,并注意把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和改变当地自然面貌结合起来,把科学课的教学和课外自然研究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使科学课取得了综合的教学效益。最后设计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实验评价,从而形成再创新能力,为制订下一个目标做好准备,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新的评价观点应该重视学生在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操作时就应该努力避免死板、缺乏创造力的观点,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

科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备课 教学 统一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238-02

备课和教学犹如是左手和右手,相互帮助,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教师来说,准备充分、安排得当的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同时,教学过程是否能够与备课内容衔接起来,也会直接地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如果衔接的不好,就容易出现照本宣科、拖堂、时间剩余较多等现象,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要做到备课与教学的有效衔接,首先要备好课,在备好课的前提下将教学和备课衔接起来。

1 备好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堂好的课,少不了教师在课前几小时甚至几天的周密详细备课。在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备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备课内容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要上好一堂课,就要从有效的备课开始,仔细收集资料、完整熟悉教材、认真编写教案,做到“课在心中”。怎样才能做好有效的备课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合理使用教材,明确目的,理清主线

备课要求教师合理地使用教材,并非要求教师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钻研教材上。很多老师认为备课就是备教材,所以在备课时既深挖教材内容的深度,有无限制地拓宽教材内容的广度,准备的内容非常充分,却无主次,过于杂乱,或者因为内容过多而无法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因此导致教学效果反而不好。

要备好一堂课,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读懂新课程标准,熟悉教材规定、大纲要求的重点、难点内容,体会整本教材的内在联系,明确教学目标,将其融汇贯通。在研读教材时,要从教材内容、科目特点出发,认真分析每一章节的内容,抓住主线,在脑中形成清晰明确的知识脉络。我们可以在备课时将教学目标分开为多个小目标,通过细化每一个教学的重难点,阶段攻克,逐个击破,最终完成教学的总目标。

1.2了解学生特点,合理安排,仔细推敲

教有教法,教无定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仔细推敲,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求教师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总体学习特点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做到“知己知彼”。课堂教学必须要做到全面照顾,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备课的内容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只备教材不备学生。

在备课时,教师要熟知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互动情况、自主性等各方面特点,多问问几个为什么,比如:引入新课时的例子是否和学生生活环境一致?举例的内容是否适合?怎样将概念讲清楚?板书位置在黑板的哪个版块,重要的内容该写在什么位置等。同时,备课时还要考虑到减轻学生的负担,做到内容多变、生动有趣,讲练结合,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特点,才能做到合理备课,因材施教。

1.3精心编写教案,科学设计,认真备课

熟悉教材,了解学生是备课的两个最基本要素。此时,再经过精心编写、科学设计,就能完成一份教与学完美结合的教案。在设计教案时,要做到思路清晰、选题科学、布置合理,确保不放过每一个重点,讲透彻每一个难点,同时让课堂生动有趣,气氛和谐。

另外,加强集体备课也是备好课的一个重要手段。集体备课是集合所有教师的智慧,可以相互借鉴教学经验,充分地暴露独立备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同时,集体备课也有利于产生新思路和新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团队,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

2 如何做到将备课与教学有效地衔接起来

不论备课的内容是如何精彩,情节是如何地有趣,都需要教师将备课的内容和精神完美地表达出来,通过教学过程来完成备课内容和设计目标。所以,备课与教学的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可忽视。如何做到将备课与教学有效地衔接起来,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1按教案思路上课,灵活上课

“课前认真写,课上丢一边”,不按教案思路上课,教案是教案,上课是上课,教案与上课各自为政是很多教师目前存在的问题。如果教师上课不按照教案思路上课,就容易偏离主题,使备课失去了实际意义。要做到备课与教学的有效衔接,就要充分地利用好备课的教案,根据教案的思想完成教学过程,因为教案中每一个预设的教学环节都是为了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更加主动、完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另外,教学也不能唯教案而不通变化,因为我们在备课时,虽然有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但是教学的环境是在时刻变化的,例如,上午和下午第一节课时,学生的学习精力就不如二三节,这时就要根据课堂环境的变化适时改变教学策略,灵活上课。

2.2注意学生反馈,提高教学实效

教案、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通过教学把教案的内容教给学生,学生在学习中将学习的实际情况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在备课时合理制定教学内容。哪个知识没讲透、哪个环节没表达清楚、什么时候该用什么语态等,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习题等直观地反应出来。所以,教师要注意观察和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改进备课方式方法,不断地提高备课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做到课堂完整、流畅、生动。

2.3加强互动过程,合理安排教学

互动是很好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最大程度上地调动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处于高速运转的模式,让教学效果更佳显著,同时还减少停顿和重复过程。所以,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中来,灵活机智地处理各种疑难问题、多答案问题,同时,风趣幽默的语言和体态都能让学生兴趣盎然,让课堂充满活力。

3 结语

一堂精心准备,完美演绎的教学,要求教师从备课开始就认真准备,懂教材、懂学生、懂教法,在教学中认真执行备课思想,注意收集学生情况,灵活变化,心有学生。特别是近年来,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材不断变化,考纲一年一易,给教师提出了高要求和高希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合理布置,把备课和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科学设计范文第4篇

(一)消除心理障碍很多学生一看到物理问题,就感觉心烦意乱,摸不着头脑。有些题目文字一大堆,讲述的内容非常多,这样的问题不仅仅是在考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还是在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首先不要恐慌,更不要抗拒和逃避,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用平常心去对待,就把它当成一个简单的问题去看待,其实很多题目,当我们读完之后,会发现,其实并不是那么复杂,也许考察的正是最基础的那部分知识。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教师就可以有计划、有目的性地选取一些这样的题目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二)消除认识障碍高中物理就其学科特征而言,的确具有逻辑性、严谨性、系统性、理论性等特征,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向学生说明这些特征,让学生对物理有一个基础而全面的了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谨记,不能一味地灌输给学生这些知识,如果我们只是过分地强调这些,只会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恐惧心理,让他们害怕学习物理,甚至出现放弃学习物理的念头。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除了向学生阐述物理学科的特征外,更应该向学生介绍物理学科的趣味性和多面性,物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物理现象,这些现象,有些是有趣的,有些是神奇的,物理这个大世界中还包括太多有趣、神奇的东西,都需要我们一步步的去揭开,去解密,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了解到这些现象发生的本质,用这样的语言去为学生描述一个多彩物理大世界,消除他们的认识障碍。

二、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

(一)课题引入———创设问题情境在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中,第一步就是要进行有效的课前导入,教学一个新课题,会带给学生一些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基于此,我们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课前导入是非常关键的教学环节,这一环节的成效,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质量。在课题引入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一点,必须要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课前导入也是为了这一目标而服务的,所以课前导入所选择的案例、实验和问题,一定要与整堂课的教学基调相一致。

(二)概念形成———实验探索,创设发现情境物理定理的形成,就是一个从发现到解密,再从解密到实验的过程,也就是从理论到实际,从实际再到理论的一个循环过程。首先,发现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归纳出其内在的规律和本质,再将这一规律运用于实际,看是否符合,这样一个发现、分析的过程,就是一个概念形成的过程。一般来说,概念形成的途径和方法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实践才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同样,实验也是获取真知的重要途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开发一些探索性的实验,引导学生去做实验,探究其中的原理,让学生自己经历发现、分析的过程,这样可以大大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且会让学生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和胜利感。

(三)难点化解———创设阶梯情境,获得规律针对高中物理中的重点难点,我们要着重进行分析和探究,教师在进行这些知识点的教学时,务必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所掌握的知识水平,然后再根据教学内容所需,选择出一种最适合的教学方式,来对这些难点一一破解,化解难点的教学手段很多,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教学手段。

科学设计范文第5篇

摘要设计艺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的衍变也无时不刻地影响着设计艺术的轨迹。设计艺术对科技、社会文化变革的适应及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形成了其进步的要素与架构。

关键词设计艺术工业设计社会文化

“设计不是一种职业,它是一种态度和观念,一种规划(计划)的态度观点。”——莫合力纳吉(LaszloMoholy-Nagy)。“设计是包含规划的行动,为了控制它的结果,它是很难的智力工作并要求谨慎的关键的决策。它不重视把外形摆在最优先地位,而是把与之有关的各方面后果结合起来考虑,包括考虑经济、社会、文化效果。”——利特(德国乌尔姆造型学院)。设计从根本意义上讲是社会和文化思想的反映,因此设计艺术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对社会的理想。讨论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先要看看人们对社会的理想模式,或要求、或幻象、或期望、或责任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设计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21世纪的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的观念不断地发展,探索未知,为后工业社会寻找新的造型语言和艺术理念,就是说设计已经不再只是用自己的方法去研究世界,更重要的是设计研究科学的双重性的调和,即科技给人和人生存方式的影响及科技给社会带来的污染和危急。设计的观念决定了设计艺术发展方向,本文即从以下角度探讨了设计艺术在未来的发展态势。

1设计艺术的发展必须适应科技的变革

人类的价值和思维方法的改变都是漫长的,但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必然会极大地影响其发展。控制人口的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丹麦的设计师福林特(NielsPeterFlint)的设计观念能给予我们许多启示,他怀疑西方的物质享乐和消费注意价值观,主张从工业文明的物质享乐转变为非物质的过程,强调服务和无处不在的信息交换,他甚至向往东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现在他正专心于“衍续”(sustainable)产品和建筑的观念设计研究,并开设了一家以自己的名字(flint)命名的商店,专门出售“衍续”产品。

可以看出,工业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处理好设计观念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因此,设计与社会经济形成互动的关系是设计艺术发展的大趋势。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讲,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实质。英国的工业化开始发生于18世纪,西欧、北美的工业化都始于19世纪,到本世纪中叶进入成熟的高度工业化阶段;而其他一些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大都始于20世纪;对于广大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则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因此工业化是一个世界化的进程,而且至今这个进程还远没有达到终点。工业化带来的是工业文化和工业文明,其本质是追求物质化。西方在达到高度工业化的过程中,一方面生活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另一方面也目睹了工业化带来的一切负作用。西方的许多学者提出,从工业化的物质文明向非物质文明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信息技术。21世纪的设计观念是,从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转变;从物质的设计向非物质的设计转变;从产品的设计向服务的设计转变;从实物产品的设计向虚拟产品的设计转变。

人类社会发展是呈现螺旋式的上升,后现代主义提出的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这一问题将在信息时代的设计中得以解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信息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的比重日益增大,从事具体的工业生产的人数在逐步减少,而从事信息业和服务业的人数在迅速增加。人们的需求重点从物质领域向精神领域转移。我们的社会从过去的“硬件社会”向今天的“软件社会”转化,人类已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

新的技术又一次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工业时代生产规模的庞大、集中、标准化向后工业时代的小型、灵活、多样化发展。产品的个性化和文化特色成为生产的重点设计的含义发生了质的变化,两种文化之间的对立走向融合,使得传统的功能主义的设计思想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产品设计中,产品的形式与功能已没有必然的联系。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单纯的科技主义文化已不能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设计已变成了一种融合科技与艺术的综合学科。新的设计形态已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设计的产品也成了一种时时变化着的东西,通过这种产品设计师与顾客进行互动式的交流。例如多媒体设计、虚拟空间的设计和网页设计,它们的传统形式已不复存在,纸张、油墨、装订线已变成了各种电子线路,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已不像一份报纸、一本书那样摆在我们面前纹丝不动,而是在屏幕上闪烁着各种光芒,变换着各种造型,每当你按下一个按钮,将会出现一幅新的场景与新的文字,它们将按照你的要求,提供给你不同的功能:查寻资料、浏览网站、了解产品、发送文件。在这里,任何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和衡量标准都显得毫无意义,设计师同时也是艺术家,它将充满感性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合理的生存空间,在更高层次上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设计艺术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文化背景

设计离不开庞大的哲学思想,离不开悠远的民族传统,因为那是孕育它的土壤。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要素。每一个中国人所受的教育均以这三种为基础。倘若对这些基本思想缺乏深入了解,但却试图透过设计来传递这种思想概念,结果就会如同水中捞月一般。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概念上,东西方的哲学体系有基本的差异。在西方而言,特别是自文艺复兴时期起,人类已被视为大自然的主宰,甚至可以控制大自然,因而导致后来兴起的工业革命,以及各种卓越的科技发明。可是,在东方来说,人类往往视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并且不断努力寻求与大自然的协调。我们这个以西方为主导,竞争激烈的消费社会,往往欠缺安稳;而东方哲学体系所灌输的和平安静思想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例如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空间构成的意识、生命力的节奏与韵律、线面的有机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这种种充满活力的造型,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而它们恰恰是承载东方文明的载体。这些造型不是单纯的再现已知事物,也不是纯粹的主观的幻想,而是以科学思维所不能替代的直观感受在未知的人类的精神世界和外部世界中的探险。它记载了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里为了生存的勇敢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深刻的审美观和哲学观,因而这些造型是富有生命力的、是永恒的,是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

先进世界资讯发达,社会及文化发展渐成一体化。当代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必然立足于本土文化和思想基础,将精髓融汇于现代思潮中,丰富我们的生活,成为一个多极化的现代国际文化体系。

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体制的逐步瓦解,经济发展的中心从西方向东方转移,已有学者预言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价值观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把握住历史的契机,站在新的高度对中国传统哲学观、美学观的再认识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道路。

设计是文化的设计,而不仅仅是流行的色彩与块面的罗列与拼凑。对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的借鉴是在传统审美基础之上进行的。在设计实践中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构图原理和平面化特征以及画面中各元素之间力的平衡的研究是发展中国设计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绘画的构成中讲究“经营位置”,也就是说在平面化的效果中注重各部分的和谐与完整,各种元素之间力的关系力求达到平衡,即各种元素的力度包容在整幅画面中,“内容即使繁杂,也统一于意境”。同时,对传统构图中的“立与破”的辩证关系和传统笔墨效果的吸收与借鉴也是重要的课题。

3设计在未来的挑战之一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从长远角度看,最好的生态产品将会成功并控制市场。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问题困扰着我们。自然资源迅速减少,环境污染公害增加,这些不稳定因素导致西方工业经济衰退。保存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要求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探索新方法解决垃圾处理,以减少污染,节约原料;改善产品结构,使其可修理;使用无废料的太阳能;节约用水设计等。

格鲁斯(JochenGros)于1975年提出“有意义的功能”理论,设法跳出自然科学思想的目的理性,倾向于人文科学思想方法,尤其是知觉心理学,它在德国首先提出再生循环处理设计思想,这种设计思想即生态设计。

在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中心主义的过度扩张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在探索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为当代的发展不应该损害后代的发展权利和机会。目前,追求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在全球获得广泛的共识,许多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计划,《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就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与农业和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是以科技和信息作为经济发展的原材料,是建立在人类智力或智能充分发掘与利用基础之上的,不会对自然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采和应用,进而产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相反,它要利用科技手段去保护和改造自然环境以维护生态平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使自然环境更有利于增进人类的健康发展,从而使现代人类社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变革是持续不断的,设计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要探讨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必须明白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这一本质,在人类科学与文化都在进步与革新的时代,对于作为艺术与科学、物质与精神、人与环境和谐之纽带的设计艺术,变是永远不变的原则。

参考文献

1V.C奥尔德里奇.艺术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