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与技术创新

科学与技术创新

科学与技术创新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实践活动;知识积累;实验室开放;奖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主席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给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三点希望之一是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在大学教育中,实践过程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质量人才,是高等教育今后一个时期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使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更有利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学校应设立各种专项奖励办法对在本科学习阶段取得学术与科技创新成果的大学生进行奖励,以建立一种鼓励广大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中积极参与研究与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性的实验与实践,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一、专业知识的积累及知识面的拓展

社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从来都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知识是指人们在改造世界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积累则是指对知识进行学习储备以及对知识结构进行不断完善的过程,它既包括个人知识,由少到多的纵向积累,也包括知识在多个人之间传播的横向积累,它既是量的增加也是质的提高。

大学前两年的基础必修课程是大学生基础知识的一个积累和基本知识素养培养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后续专业知识学习和开展课题研究的一个知识储备,后两年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更深层次的知识的积累,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进行的专业学习。随着技术的飞速革新和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全方面需求的提高,除了专业理论知识的累,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的能力,同时也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实践基础。随着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各高等学校在课程设置时也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在打下坚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都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单一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除了课堂讲授的基础知识,教师应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指引学生了解最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同时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辅以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类型的讲座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

二、科研项目及创新课题

国家、社会和学校都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很多的从事科研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学生在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时通常会出现几种不良情况,一是跟着老师的研究生一起做,从始至终都没有全面地去了解和学习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等,只是重复性地做着研究生指派的某一个环节的具体的操作,从而导致学生对所从事的科研项目甚至以后的科研工作失去兴趣和信心,完全没有达到培养实践和科研的能力;二是完全按照老师申请项目时既定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在整个科研开展过程中缺乏自主思考、探索、创新;三是由于自身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不扎实和全面,学术视野和研究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深入、系统的指导,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推动学生的自观能动性的发挥。

除了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大学生也可以独立申请学校为学生设立的大学生创新计划、各级教育主管单位举办的各类相关的竞赛等,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兴趣以及参考老师的建议等选择合适的课题,自主制定课题研究技术路线、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验设备的设计与自制、加工等,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提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科研创新的能力。

三、实验室开放

高等学校都设有各种基础、综合、专业的实验室,各实验室也配备了较齐全的实验设备、装置等。实验室的开放为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提供了一个平台。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实验室只有在做培养方案里设定的实验课程时才会对本科生进行开放,一些先进、高端的仪器设备都只是由实验员进行演示,学生基本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课程结束后实验室就大门紧闭,实验设备装置也都成了摆设。在新形式下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专业的实验室都可以尽最大可能地面向大学生进行开放。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各实验室原来只对研究生有条件开放,考虑到本科生进入实验室确实会存在更多的问题,比如实验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对仪器使用不熟悉,对药品使用和管理缺乏安全意识等。但在制定了全面的有关实验室开放的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就完全对大学生进行开放,同时也保证了大学生进入实验室的安全、高效地使用各仪器。一是在指导老师的同意下到实验管理员处申请进入实验室,并由实验管理员对大学生进行各项有关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培训,二是网上预约使用实验室的时间段及所需仪器、设备、药品,提交实验方法及步骤,三是对科研训练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仪器设备由各仪器负责人进行使用和操作规程的培训,以保证仪器的安全、正确操作,四是对国家规定的药品管理方法进行培训,在使用有毒有害药品时向实验室药品管理负责人申请并统一采购,实名登记领用。五是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分析测试费用、出现的故障所需的维修费用等由指导老师承担,最大可能地提高大学生进入实验室的安全、责任感。

通过开放实验室,我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非常显著,应用实践型的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三年内我系学生申请的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达25项,超过半数的学生都进入过实验室进行科研实践训练,发表的文章多达50余篇,其中不乏高质量的SCI、EI、ISTP等收录的文章。获得校级学术成果奖的学生也比比皆是,获得市级各类相关专业竞赛名次的学生也为数不少。

四、创新活动鼓励机制

通过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类科研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协作性,进行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其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

学校也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努力来鼓励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参加科研实践活动,一是对参加一年及以上的科研实践活动的学生可以免修2个学分的课程,二是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成果的总结,对发表各级别刊物的文章、专利、发明设备、作品等给予相应级别的奖励,三是在考研和保研推荐中可以把是否参加过科研实践活动作为一项考核指标。

五、结论

大学生创新实践教学是研究型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各高校应以“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结合专业”为原则,为了保证创新活动选题的合理性、保证创新活动实施的科学性、保证创新活动运行的高效性,学校应充分发挥学科和师资优势,结合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完善创新计划项目运行和管理机制,同时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提供更大的新平台,为社会各行业培养精英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任良玉,张吉维.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探索基于课题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1,(4):26-27.

[2]张红光,孙晓娜,纪常伟.开放实验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6):16-19.

[3]刘志敏,赖舜男.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解与教学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1,(97)3:92-95.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128-01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新增专业,增设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本专业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十分必要。

一、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内涵和特征

(一)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内涵

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在内涵上分为狭义和广义,我们一般理解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就是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在教学计划中经常使用的教学体系,这属于狭义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广义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不仅包含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还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管理体系、条件支撑体系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不仅要发挥主要作用,目标体系、管理体系等也要发挥各自的作用,体系之间相互协调与配合,实现总体教学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光和信息知识的能力,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实验教学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特征

由于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都具有综合性,因此时间教学体系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有很强的实践性,很多教学内容都是对光电子器件的实际运用,以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因此时间教学体系具有实践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光信息科学技术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实践需要依靠光电子和信息产业,教学的过程、实验的形式和内容都要依靠光信息技术,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又具有开放性。实践教学的开展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光信息和光电子等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场所、产品和经验,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主体性。

二、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由于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应该建设创新实验平台,集教学、实验、开发与一体,实验的内容围绕光信息和光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开发,并不断创新实验内容,注重实验的应用性、创新性、开放性。在条件上,实验创新平台应该布局合理、科学,使平台具有良好的操作环境,在内容上,实验平台应该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相结合,把相关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光信息技术研究中去,在管理上,应该注重实验设备、师资建设、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管理,使实验平台成为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各个部分都在发挥着功效。

(二)构建校外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校外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与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基本属性、建设方法、管理模式和功能都有很大的区别,校外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是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补充,两者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条件上,校外实践教学平台一定要具备足够的场所、设备、师资力量和实践资源,这是最基本的条件,能够保证校外创新实践平台的正常运行,在管理上,校外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应该借鉴相关企业的成功经验,请企业成功人士参与管理,与校内教师进行良好的配合,在运行上,学校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光信息和光电子相关企业为主,利用好社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

(三)构建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

高校教学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和社会需求是分不开的,如果只是把学生关在学校里,使教学脱离了社会实际,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应该和本地区内光电子信息企业加强联系,通过校企合作,请企业内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传授经验,让学生去企业内亲身实践,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了解,还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学校教学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培养出了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祥群,胡荣宗,穆纪千.着眼于素质和创新精神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2):183-188.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应用;木材科学;技术

一、木材科学与技术创新应用在现阶段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中国木材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

木材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应用主要体现了三个层次,即产品结构创新、产品功能创新和产品环境协调性创新。利用木材本身的特性,制造特定功能的产品,使木材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应用得以实践。

1.木材科学与技术的产品结构创新

在全世界的木材科学家们研究了近80年以后,有一种全新的技术,改变了木材的分子结构,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木材。这种有诸多优点的木材称之为固雅木。它以自然美观、融合环境、供应稳定、耐久性强、无毒害、加工性能强等一系列优点越身于最理想的木质材料。而且对节约能源也起到了重要的意义。这便是木材科学与技术产品结构的创新。

2.木材科学与技术的产品功能创新

随着木材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改造后的木材已经成为防腐、隔音、隔热、对环境污染小的一种理想材料,尤其是作为家居地板的应用,科学家克服了木材变异性大、易生物败坏等不稳定因素,通过物理、化学等手段对木材进行改善,各种材质的地板早已引领了木材装饰的前沿。尤其是复合材料的推出,使木材与其他材料发生复合效应,使之制造出的地板稳定性高,不变形,不会出现受气候的影响干缩湿胀、产生变形的情况;而且地板颜色均匀,复合板面层贴高档树种木皮,使之色泽均匀:复合材料更具环保功能,一片实木地板可做25片复合板,大大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体现出木材科学与技术产品功能的创新。

3.木材科学与技术的产品环境协调性创新

随着绿色生态的不断壮大,木材环境的发展也积极的配合其中,绿化环境的木质材料也是成品前的重要前提。因此,绿色技术创新便是稳定环境协调性的根本措施。由此分为三个层次:l.在满足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搞清材料加工过程中基本特性变化规律,提炼主要影响工艺因子,建立完整的性能与工艺因子之间互动体系,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工艺要求和新的制造工艺,这是末端治理技术创新:2.专家优化操作系统。木材汽化揉搓加工技术s木材化学改性与液化加工技术;木材新的胶合技术;木材新的成型和分离技术;木树后成型技术等将会带动木材工业的发展,这是绿色工艺创新;3.人造板由于设计自由度大,可制造高性能的结构材和功能材,开发智能材料的潜力最大,它将木材及其它材料组成、结构、工艺、性能和应用等诸多因素进行优化,按需设计,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可制造品种众多的优异产品。

二、木材科学与技术创新应用的发展使环境问题贯穿人类发展的整个阶段,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已经成为现在林产工业持续发展的模式

无论从包装、制造还是运输,在保证生态资源效益的同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都要处理到最小。因此,木材科学与技术创新应用的发展应该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合理的利用森林资源,进行清洁生产达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衍生新材料及废弃物的资源转化

木材衍生包括一系列可利用的基因。木材衍生树脂便是其中一种,包括各种由松树衍生而来的树脂,包括松香、掂烯、掂烯一酚、妥尔油衍生物、松焦油和木松香树脂。这些树脂是廉价的,并且具有较好的初始戳着性,但因为松树的来源不同,撤着性有时会有波动。然而,经过多次提炼的松香基增熟剂最近已有供应,它的黏着性比较稳定而且价格使宜。由树脂制作出的工艺品,不仅物美,而且逼真。

2.木材加工的防污绿化

木材科学研究正在向与植物材料学科相结合的方向发展。随着木材这科天然资源的日益减少,木材科学研究的对象逐渐扩展到种类繁多的各种植物,如竹材、藤材及其他禾本、草本植物和藻类植物,这些农业剩余物的发展和利用会成为家具和建筑施工中的常用基材。

此外,培育抗污染植物品种也成为大势所趋。各种植物的抗污染能力不尽相同,甚至存在较大差异,这就为培育抗污染植物品种提供了可能性。虽然此项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已有一部分实验取得了成果,例如美国田纳西州美洲五针松因二氧化硫、臭氧以及汽车排气污染物的危害,使大批植株死亡,但在同样条件下的部分植株生长健壮,仅受轻微危害。经过杂交试验证明,这些植株在遗传上确具抗性,目前已建立了这些植物的母本林,来培养抗污染植物新品种。这些事例充分推动了木材绿化技术在新领域中的创新应用。

未来几年,木材科学与技术的研究重点将更为深入,更为细致,主要体现在:对生物质材料性能与培育和利用、生物质材料的保护与理化改良生物质材料的生物技术以及生物质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和无损检测技术三方面的工作上。其中无损检测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此项研究以现代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手段,进行生物质产品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纵向基频振动、超声波和应力波等数种检测方法,将成为评估木材抗弯与抗压强度性质的重要技术。

我国木材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客观资源产生变化,木材的培育重心 也发生了巨变,从传统的以天然林木材转变为以人工林、速生林木材为主。同时,木材工业也将发生巨大变化。木材的切削、干燥和胶合是木材加工的三项基本技术,在此基础上,随着产品结构的改变,胶合板工业中的单板已成为单一商品。装饰材的品种质量,将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产品设计技术必须得到强化,木材工业布局要进行合理调整。产品质量高、品种多的要求日渐迫切,生产技术将不断创新,不单在我国,全世界范围内都逐渐觉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木材科学与技术的应用正随着科技产业的发展日益加深,而且一些高端技术的创新应用如纳米技术已经深入各个领域。随着技术投入的增加,假以时日,木材产业将在建筑领域发挥重要功用的同时,必将在其他领域得到更为广泛的使用。

参考文献: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培养

一、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概述

当今社会,很多大学都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如何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加强创新教育是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者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积极的挑战。这种创新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及创新人格的培养为基本价值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当前的高校中,虽然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已经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在教学成果取得的同时,这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在新的教育和创新模式之下,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育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不够,对于很多学生只会机械照搬教科书的内容和教师传授的知识方面,教育方面的创新还是远远不够,造成了很多学生从学校跨入社会的大门之后,动手动脑能力不强,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造成求职的被动,根本不利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就业,这种情况迫切需要进行改善。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需要积极加强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的要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要达到的具体要求主要关系到如下几个方面:比如说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学生对于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的掌握比较熟练,对于基本技能可以灵活地进行运用,在各单位对于计算机教学及科学研究方面,也要有能力可以进行专门的应用研究。在业务培养的方面需要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本科毕业生所要求达到的要求,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1)熟知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于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及教师教授的内容达到理解及掌握的目的; (2)具备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能力; (3)对于开发研究计算机软件及硬件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4)熟知计算机领域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基本概况,了解最新的关于计算机方面的相关动态,并且熟知相关的计算机方面的法律和法规。

三、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为学生创造进行创新的校园环境

教育创新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会造成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掌握缺乏有效性,更缺少对规律的了解和运用的方式方法,甚至于只会从教师和书本那里照搬,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采用创新模式来培养学生,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传统的教学功能得以创新,从而在学生创新教育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对于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要起到对学生的感染作用,一个教育工作者创新能力的发展,将会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才叫做“教育”的主体。这种主体的建立,才会为营造新的教育环境创造空间。具体来讲,在高校的教学环境中,要积极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由一些相关的教育领导拟定创新的学习目标,积极进行倡导,拿出具体的措施,合理有效进行组织,这样就会在高校中形成有效的氛围,赢得广大师生的正确的评价,从而加强创新环境的塑造。在课堂的教学环境中,要形成有效的运转灵活的组织机构,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环境中去,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主动进行思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思维是非常有益的。

(二)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

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一定要注重细节的做法,贯穿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又要注意与能力点的结合,这对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说很有帮助。在实验的设计上,要给学生们创造出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的表现力和沟通能力有机会展露出来。还要积级组织各项活动,把创新落到实处,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发,让研究创新的风气在高校内形成,让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提高。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考核方面,也要提出成熟的方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还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强互动,如建立启发式、设问式、案例分析式、课堂讨论式的各种讨论方法,便于训练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而且在课后留作业的时候,也要多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让创新贯彻到每一项日常活动中来。比如可以开展学生俱乐部的创新活动、组织他们进行演讲、讨论,在考核的时候,要加强科学的引导,建立多环节,多要素的考核方式,这样才能综合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那些富于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积极进行重点引导,让其长久保持下去。在教学风格和技巧上,也要善于变换各种教学手段,得以让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参与性。

(三)培养出一支过硬的创新教师队伍

对于教师而言,要培养出一支过硬的队(下转第291页)(上接第259页)伍,并且倡导他们采用创新思维来开展教学活动。在这个教学环境中,还要考虑客观条件的影响,建立严密的考核促进机制,各种考核体系的制订一定要严格进行,各种政策要配合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也要符合实际的情况,对于教师的创新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对于教学过程的重要性,不必过多强调。教师对于学生而言,则是其创新能力的生发源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自身要加强职业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点是基础,也是必备的要素。教师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有足够的保护意识。当学生有了新的想法和观点时,要引导他们有所突破,摆脱思维的定式,让创新的意识转化成学习新知识的动力,这样才能让创新能力得到加强。教师还要促进学生对于多元化知识的吸收,这一点非常重要。再好的创新观念,也是在基础知识牢固的基础上形成,社会的发展本身就具有多元性,让学生在学科学习的时候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进行,从多个角度来理解知识,这样才能具备创新的动力。

(四)对于教学注重培养教育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不必拘泥于已有的规划和既定的程序,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教学。师生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随着教学的进程不断进行讨论,从而维护一种让创造力更加突出表现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努力做到公平信任,有着足够的自由和宽容,也要有浓郁的集体气氛,对于教学过程中能力结构与能力点的结合与训练,也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都是教师眼中的“好学生”,关键是这个好学生如何进行引导,让其符合社会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对于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并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要不断的深化教学改革。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要作为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这样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去芜存精,让教学水平得以提高,让教学艺术发挥得更加完美。与此同时,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增加师生感情的方法也是有必要的。

(五)为课外创新活动积极创造条件

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实践性很强,要为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积极创造条件。人才是社会竞争的核心,关注细节的发展,为学生创造创新的校园环境,提供高效的师资队伍,对于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控索,激发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兴趣,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和意识。建设国内一流计算机教学环境,培养适合社会竞争发展需要的合格创新人才,创建完美的教育体系,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搭建一个合理的平台,才能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资料

[1]陈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7)

科学与技术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144-03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构较为科学的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各高校应主动转变教学理念,建立较为科学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厚基础”就是使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牢固、能力突出、个性鲜明;“宽口径”就是加强通识教育,使学生有很强的多行业适应能力和宽广的就业前景;“重实践”就是使毕业生通过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具备在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工程等多个领域和岗位就业的专业实践能力;“求创新”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坚持整体优化、学科融合、创新性和个性化的原则[1],充分体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培养过程。

突破思维定势,改革传统的培养学术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特色,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特色教材建设,提升教学内容的创新性,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为目标,构建较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优化课程体系,实施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针对计算机学科教学内容缺乏前沿性、教学模式和手段缺乏多样性、教学资源缺乏实用性等问题,按照计算机专业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的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合理配置,资源共享”为标杆,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的授课、实践等教学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优化,融合各课程的内容,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2],使学生能够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重点内容,理解课程间的连续性。

(一)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改革

对各核心课程的安排顺序、授课内容、授课重点、授课计划等按照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大纲的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整合,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弃旧扬新,使教学内容与技术发展和行业需求相适应。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遵循以“教为主导,学为主题”的授课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中,采用综合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设计[3],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并将课堂讲授与参与式、提问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相糅合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

利用Web教学服务平台、FTP服务平台、实验教学网、毕业论文管理平台,实现核心课程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在线指导。在这些平台上提供了各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试题库等教学资源,从“授前、授中、授后”三个环节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另外,为了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可邀请国内知名院校的教授、博士开展新技术论坛,介绍国内外学科前沿及最新技术,这能极大地开拓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认真学习知识的兴趣。

三、夯实师资培养,通过“科研引领教学”创建高水平教学团队

要注重师资队伍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研水平。

(一)组建核心教学团队,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

根据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形成以课程体系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在职称、学历、年龄、教学经历、科研能力等方面自然形成梯队形式,通过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提升团队业务素质

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教学研讨,鼓励中青年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攻读博士学位、出国访学,提高团队整体素质;加强校企合作,选派中青年教师进入企业,学习实践经验技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以满足本科生“双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营造“以科研促教学”的学术氛围

积极引导教师树立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水平教学的发展观念,组织教师参与新教材编写;教师紧跟科技前沿的发展动态,将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和新成果融入课堂教学[4],促使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保持教学内容的学科前沿性,增强教学的深度和拓展教学的广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将自己的科研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并吸纳优秀学生进实验室,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鼓励团队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做到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开展一系列教研、评优、评奖活动,增强了优秀“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壮大优秀青年教师队伍。同时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提升中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以满足对“双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实现团队梯队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基于课程体系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四、强化实践教学,推进“过程式多元化”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构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5],采取“过程式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法,建立“课程实验、实验课程、校外短期见习、校内单项实训、校外综合实训实习”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并结合科研训练、创新实践、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等课外实践,让实践训练贯穿整个培养过程。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综合改革

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仅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这是本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只有将实践和理论紧密结合,互为补充,才能使学生尽快掌握课程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坚持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协调发展为根本,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除了课程实验外,针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行实践教学单独设课,开辟新实践领域,扩大综合型实验的比例,与理论课程的教学进度相配套,通过预习报告、讲解演示、上机实验、分析总结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方式,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重视实习和实训环节,实行校外短期见习、校内单项实训、校外综合实训实习的多元式实习实训教学,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第三,将科研训练、创新实践、学科竞赛贯穿到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之中,着重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第四,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增强学生的业务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实际生产生活领域的工作做充分的训练与准备。

(二)实验教学内容的融合重构

对于课程实验和实验课程,实验内容由基础型、设计型、综合型和研究型等四个各具特色的模块组成。各模块侧重点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接受和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基础型实验重在加强对本课程内的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设计型实验强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综合型实验充分考虑课程间的可融性,渗透多个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并突出以项目训练为主的教学实践;研究型实验是培养部分学生以科研项目为支撑的实践能力。

(三)实训实习环节的双轨交叉

把实训实习工作进行分解,分成校外短期见习、校内单项实训、校外综合实训实习等几个环节,在校内和校外进行双轨交叉。通过校外短期见习开阔学生视野,在见习中理解专业理论和技术,增强实践动手意识。通过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专家进入学校,利用学校开设的大实践课程时间,集中对学生进行校内单项实训,增强学生应用专门技术的能力。通过校外综合实训和实习,让学生深入企业和应用部门,在校外实训和实习导师的指导带领下,完成完整的项目设计和应用部署,增强学生完成综合项目和应用的能力。

(四)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与课内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思想为指导,推行学科竞赛制度化,创新训练常规化,支持学生参加机器人、智能车、电子设计、创新创业等各类学科竞赛,鼓励学生主持或参与学校、省厅、教育部和企业创新创业类等科研课题,理论联系实际,强化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6],注重对学生过程式的培养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采取“过程式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法,通过基础型、设计型、综合型和研究型模块化实验内容重构课程实验和实验课程,通过校外短期见习、校内单项实训、校外综合实训实习,施行校内校外双轨交叉式实习实训教学,建立“课程实验、实验课程、校外短期见习、校内单项实训、校外综合实训实习”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能解决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脱节的矛盾,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强化以“项目+竞赛”驱动的创新训练模式,形成“实战”性的项目开发,形成“以赛促学”和“学以致用”的学习氛围,通过本科生进实验室及参加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等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五、结语

课题组通过改革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夯实教学团队、强化实践环节,探索创新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并在实践中检验各项举措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获得安徽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杨,许勇,赵传信,等.高师院校非师范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新途径[J].计算机教育,2010(8):4-10.

[2] 陈付龙,齐学梅,罗永龙,等.创新能力驱动的层次化计算机硬件课程群构建与实施[J].大学教育,2013(4):40-42.

[3] 孙丽萍,程婧,罗永龙.翻转课堂在数据结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24):71-74,77.

[4] 沙超,黄海平,孙力娟.以创新型科研项目提升本科生综合技能[J].计算机教育,2011(23):34-37.

[5] 付龙,齐学梅,罗永龙.四维一体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3(3):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