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发展研究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精选

科学发展研究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1篇

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问题。1956年,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党的八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些重大判断和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对实践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发展走了弯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过去20多年的经验教训,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并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并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这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明确提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战略,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抗击非典的重要启示,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改革开放25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很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今后,我们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要靠发展;我们要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要靠发展;我们要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责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也要靠发展。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发展,形势逼人,如果我们不加快发展,就会落后,甚至会处于被动挨打地位。因此,我们必须始终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情况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我们有可能利用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加快发展。从国内情况来看,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很多。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这里的关键在于,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必须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也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否则,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甚至会走弯路。因此,我们要站在能否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矛盾和国际发展经验来看,树立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而不可回避,必须逐步解决而不可任其发展。还要看到,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按既定的部署和现行汇率计算,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一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往往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总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总结历史经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否则,如果经济大起大落,不仅会打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而且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损失。去年,我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由局部性问题演变成为全局性的问题,妨碍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我们要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工作搞得好,就能够把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巩固和发展下去;如果搞得不好,经济发展也可能出现波折。我们必须极力避免出现大的问题和损失。

今年经济工作的基本着眼点,是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起大落。因此,必须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适当控制投资总规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和企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努力缓解煤、电、油、运和部分重要原材料的供求矛盾。四是重视防止通货膨胀,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在宏观调控中,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等综合措施,并注意把握时机和力度,做到适时适度,区别不同情况,松紧得当,不急刹车,不一刀切。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去年非典疫情的蔓延,集中暴露出这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理所当然地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加快社会发展,就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注重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发展,就要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社会发展,还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同时,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为了加快社会发展,必须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各级政府都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对发展社会事业的投入。同时,要加快社会领域改革和体制创新,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还要实行鼓励、引导的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关键是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要承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国民收入分配要向农业倾斜,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支持。要进一步落实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二是农业和农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要继续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农村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三是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必然还要进一步发展,但要防止规模过大、标准过高的倾向,注意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把更多的财力等社会资源用于农村,并更好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四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等,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国家要从宏观政策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这个战略布局,努力促进地区协调发展。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政策,落实各项措施,积极有序地推进西部地区的开发。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认真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突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调整改造,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加强现代农业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财力、物力和科技实力,更好地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要继续发挥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东、中、西部地区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六)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按照“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才能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锐意推进改革。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要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五个统筹”。要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把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必须始终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要处理好内需与外需、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的关系。要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既要敢于扩大开放,又要善于保护自己,在扩大开放中注意维护我国企业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

(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从全社会范围来看,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这只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不能要求过急。现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生产力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还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完善,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不可能完全做到。要注意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同时也要看到,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应当从现在的具体事情做起,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

坚持以人为本,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做好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要下更大的决心,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坚决纠正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中央已三令五申,老百姓也有强烈愿望。各部门、各地区都要以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抓紧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统筹兼顾,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党的十六大向全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的是,在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工作中,做到把握全局,搞好统筹兼顾。“五个统筹”,实质上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我们必须适应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更新发展观念,创新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完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首先,必须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要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展要求,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必须正确处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重视当前发展,也要考虑长远发展,不能只顾当前,牺牲长远,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整体,从根本上说,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是一致的。局部要服从全局,全局要照顾局部,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进程,必须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改革。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同时,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和政府的指导,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第三,必须把积极进取精神同科学求实态度很好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看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发展很不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既要努力奋斗,又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看到,解决城乡、地区发展差距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积极而又扎扎实实地推进。

(二)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目标。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把握宏观调控目标的内涵和要求。

——促进经济增长。就是要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经济增长是社会财富增加和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经济增长需要与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相协调。我们要根据需要和可能,保持经济适度较快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低了不行,过高也不行。速度低了,经济增长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矛盾难以解决;速度过高,势必造成经济关系紧张,重大比例失调,导致经济大起大落。促进经济增长,不仅是增加数量,而且要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效益,还必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本世纪头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这个增长速度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应当说是比较快的速度,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发展速度。我们要全面看待经济增长,既要看增长速度,还要看增长的结构、投入产出效益以及资源和环境的代价。

——增加就业。就是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就业门路,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始终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就业是民生之本,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更大的精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增加就业,必须统筹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民工进城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推进改革,都要有利于扩大就业。

——稳定物价。就是要保持商品与服务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影响市场主体对经济运行前景的判断和信心,扭曲资源配置,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作用。在物价总水平持续较快上涨时,要抑制通货膨胀;在物价总水平持续出现负增长时,要抑制通货紧缩。当前要重视防止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平衡。就是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金融交易在内的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我们要坚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深化金融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以上宏观调控四大目标,必须统筹考虑,不能顾此失彼。在不同时期,宏观调控的重点会有所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

(三)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

——经济调节。就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济调节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指导、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而不是靠行政审批管理经济,不是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不是由政府代替企业决策招商引资上项目。

——市场监管。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行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加强安全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方面。最近,一些地方接连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极为深刻。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把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程,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要深化安全专项整治,狠抓各项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堵塞漏洞,坚决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完善安全防范规章制度和应急机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

——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过去我们在经济调节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近些年来市场监管方面也在逐步加强,今后还必须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方法,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要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政企分开,政府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不该由政府管的事要坚决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在财税、投资、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分工与职责。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关,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不坚持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绩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创造政绩是为了发展,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讲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所讲的政绩,是为实现这样的发展而创造的政绩。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所谓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所谓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各项政绩应该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所谓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倾听群众呼声,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衡量干部政绩,最根本的是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盲目攀比;必须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深入实际,察实情,讲实话,不虚报浮夸,不作表面文章;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要淡泊名利,只有视个人名利淡如水,才能视人民利益重如山。现在一些不正确的政绩观及其表现,许多与我们现行的体制、机制和具体制度有关。要推进和深化改革,抓紧建立和完善政绩评价标准、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以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发展观定位水利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区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省委第十一次全会提出了“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对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省水利厅是省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肩负着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水利工作方针政策、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论文百事通自担任厅长以来,我在深入调研和学习探讨的基础上,就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时期江西水利事业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并先后在南昌市水利局、省水利规划设计院和省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管理局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最近,厅党委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在全厅开展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根据厅党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安排,今天我想以“以科学发展观定位江西水利的发展”为题,谈谈如何做好新时期江西水利工作,如何实践人水和谐相处的治水新理念,如何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江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同志们共同探讨。

一、水利概说

(一)水利的定义

根据人与水的关系,目前我们一般将“水利”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传统水利,二是现代水利。在传统水利阶段,人类主要是充分利用水资源为人类自身服务;在现代水利阶段,人类则是自觉地遵循人水和谐相处规律,注重以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

(二)水利的作用

1、保障人类现状的安全。

①饮水安全;

②防洪安全;

③工农业生产安全(或国民经济的安全)。

2、保障人类发展的安全。

①水资源是有限的。

(“水资源应该指可利用或有可能利用的水源。这个水源,应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够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用”——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②人类发展是无限的。

③地球上任何生命都有享用水资源的同等权力。

人类的发展实质上是不断利用地球上自然物质为人类服务的过程,而且是随着利用程度、手段的发展而发展。从这个方面可以说,人类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尤其是水资源。最近,中央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有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来保障、来支撑。

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水利上有两大要点:

①人水和谐;

②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有效支持。江西目前的水资源状况总体较好,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至2003年底,全省总人口4254万,人均拥有水资源量3343m3,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40%。而且还有10%的江河湖水水质受到较大污染。同时,水资源浪费也较大。2004年,我省GDP达到3500亿元,单位产值的耗水量是国际水平的10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需水量将大大增加。到2050年,预计我省总人口将达到6027万人(以2003年为基数,年增长率8‰),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将减少到2300立方米左右,届时水资源紧张状况将进一步加剧。这仅是从水量上来说,如考虑水质的恶化,更是令人担忧。因此,必须从现在起就高度重视水的问题,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切实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水利的任务

①水利建设:包括工程建设和非工程建设。非工程建设是我们面临的新的重要任务,包括蓄滞洪区及防洪预警系统、水法律法规、水资源监控体系和水利队伍等。

②水利管理:包括工程管理和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我们要更加关注的任务,包括流域管理,区域水务管理。

(四)水利工作的核心:水权

水权包括水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转让权等。

水资源的管理或者说保护、利用、开发水资源的核心在于水权的确定。只有树立了“水权”的概念,水的两重性(社会公益、经济效益)才能真正体现,才能真正地使“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国民经济的“命脉”作用。

水资源的管理应遵循“四个优先”原则:

即可持续利用优先、生态优先、人类共享优先、节约优先。但要实现这四优先的前提是明晰水权,通过强有力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科学地配置水资源。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是,调水量不得超过调出河流总水量的20%,河流本身的开发利用率不得超过40%。因为水资源有自身的承载力的限制。(水资源承载力指的是在一定流域或区域内,其自身水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的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并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的能力——汪恕诚)

二、江西水资源的特点

(一)降水时空不匀

我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上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雨量较充沛,年均降雨量1341.4~1934.4mm,降水过程一般集中在4~6月,占全年降雨量43~53%,一次性过程降雨量可达200~400mm,具有东多西少、山区多平原少的规律。全省最大24h暴雨多年平均值一般在100~140mm间,总趋势是赣北大于赣南,赣东大于赣西。

(二)水流域独立完整

我省是一个基本完整的鄱阳湖水系流域,鄱阳湖水系流域的94.1%面积在江西省境内,汇入鄱阳湖的主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流。五河支流流域面积大于3000km2的有18条,大于1000km2的有43条,大于200km2的有191条。鄱阳湖水系流域是中华大地上一个中等规模的天、地、生系统。

(三)控制性工程少

建国以来,我省已兴建水库9440座(据2003年江西水利年鉴统计)其中大型水库25座、中型水库224座、小型水库9191座。

已建成堤防长度为9652.43km,其中30万亩以上堤防308.1km、10~30万亩堤防771.74km、1~10万亩堤防2461.53km、万亩以下为6111.06km。

已有排灌机械的装机总容量为141.98万千瓦,其中固定排灌站的装机容量为86.4万千瓦。

1、从防洪角度上看:

五大河流上仅在修河上有控制性水库柘林水库,赣江上的万安水库从当年的设计功能上有防洪库容10亿m3,但是仅建了一期工程。二期工程还没有上,从理论上说,目前该水库没设防洪库容。抚河上的廖坊水库尚在兴建之中,而信江、饶河的干流上尚无控制性水库。

2、从水资源配置的角度看:

据1950年至1985年实测资料,湖口入长江的平均年径流量为1470亿m3。全省水库总库容为282.65亿m3,兴利库容157.83亿m3,其中大型水库总库容为170.06亿m3,兴利库容78.05亿m3。目前尚无跨流域调水的大型水库。

(四)管理水平低

1、已建工程管理水平低。

管理体制不顺,大多数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没有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绝大多数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完全靠自收自支。运行机制不活,全省国有的水管单位基本上还是处在吃大锅饭、安置人员的状况,进人没有约束,内部没有竞争,资产管理薄弱。造成整个水利工程不能进入良好持续运行的局面,全省病险水库达3488座,占水库总数的37%;全省排灌站有2/3不能正常运行;全省万亩以上的灌区(387座)设计灌溉面积149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51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仅879万亩。

2、水资源管理才起步。

全省初始水权不论是理念上还是体系上都没有建立,赣、抚、信、饶、修五河的流域管理都没有起步,区域水务一体管理,11个设区市仅有萍乡市真正实施了。全省的水还没有真正当作资源来管理。因此,全省的工农业用水定额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水污染在增加,农村面源水污染没明确主管部门,全省整个水污染在加剧。

(五)非工程建设弱

1、蓄滞洪区建设迟滞,观念更滞后。

2、实施作为洪水管理必要手段的防洪预警系统尚未建成;保证河流湖泊健康前提的水资源监测系统尚未建立。

3、各类水事法律法规的建设跟不上形势的需要。

4、水利队伍专业素质低,主要表现在:

①水利职工文化素质偏低。一是学历结构重心低。中专以上学历只占35%,比2001年全国职工平均水平的36%还低1个百分点;二是管理类、技术经济类结构比重低。水利专业设置单一,口径窄小,致使水利行业职工专业结构不合理,水利及其他工程技术类人才占大多数,管理类、技术经济类、自然、社科类比重偏小,外语、外经贸人才极缺,很不适应水利发展的需要;三是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可为学术带头人的年轻科技人才短缺;四是基层领导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全省96个县(市、区)水利(水务)局长中,学水利专业的仅12人,占12%,难以适应现代水利的发展需要。

②从人才总量分析,我省水利系统中级以上职称的人才,仅占职工总数的11%,高级职称人才仅占职工总数的2%。本科以上学历人才仅占职工总量的6%,而高中及以下学历的职工却占65%,专业技术人才总量明显偏少。水利系统高技能人才仅占职工总数的19%,高技能人才总量偏少。根据调研情况显示,越往基层,人才越显紧缺,不能适应水利发展。

③水利系统难以引进人才,现有的人才难以留住。

④职工的思想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适应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尤其是基层职工思想观念的不适应性更为明显。

⑤职工队伍的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尤其是厅机关公务员,35岁以下的人员仅7人,仅占厅机关公务员人数的8%。

⑥水利系统基层队伍的保障体系与水利发展不相适应。如基层水管单位职工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工资待遇低,有的连基本养老保险都没有办理,较严重地影响了基层水利职工队伍的稳定。

⑦基层水利(水土保持)管理服务体系严重削弱,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

(六)水利工程设施薄弱,防洪保障体系仍不完善。

经过治理,目前鄱阳湖区的12座保护10万亩以上的堤防基本达到抵御二十年一遇的洪水标准,但是第一期工程尚未试验收,加之1998年大水又冲毁不少堤段,保护5万亩以上和县城的30座圩堤,仅有半数达到20年一遇的标准,非鄱阳湖区的7座五万亩以上的圩堤尚未达到20年一遇的标准;设区市的堤防仅有南昌、九江两市达到50年一遇的标准,其它设区市的堤防尚未达到设防标准,在五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上的县城均未达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三、江西水利的任务

(一)我省水利的战略制高点

永远保持鄱阳湖一湖清水下泄,这是水利部汪恕诚部长对我们的嘱托,是省委省政府“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战略定位的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刚性约束。因此,我们现在及今后的水利工作都要站在这个制高点上来筹划。也就是说,我们水利人既要从水的水量上筹划,也要从水的水质上筹划。

(二)水利建设任务

1、工程建设。

由于我省尚属欠发达的省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偏低,水资源利用率约为17.1%。我省流入长江的年径流量约1470亿m3,而我省所有水库的总库容仅为282亿m3(含已淤积的库容,其中大中型水库已淤积1.3亿m3),占年总径流量19%左右。而总的兴利库容为158亿m3(不计重复利用),仅占年径流量11%,水电装机理论蕴藏量682万千瓦,可开发量610万千瓦,实际开发装机241万千瓦,也不到40%。全省五河干流有四条没有防洪控制性工程,干支流上还没有解决时空不均的跨流域配置水资源的大型水利枢纽。因此,工程建设还是第一位的。

①建设方针。

我认为8~10年内建设的方针应为“在开发中保护”,8~10年后再提“在保护中开发”。

②建设重点。

首先要把防洪工程置于第一位,防洪工程中的第一位任务是摘掉3488座病险水库的帽子(省厅准备今年5~6月份搞一次全省的考评)。再是鄱阳湖区防洪治理工程、五河治理工程、重点圩堤加固工程(如中潢、唱凯等圩堤)。

其次是农村水利工程。第一位的任务是饮水安全工程,今年必须解决5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次之为灌区改造、泵站改造、田间工程等。

第三要抓紧控制性工程的建设与前期工作,确保廖坊水利枢纽今年一台机组发电,争取“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峡江、山口岩、伦潭、浯溪口等水利枢纽工程。

第四是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大力搞好水土保持工作。既要搞好农村的水土保持工作,也要搞好城市的水土保持工作。

可以说,我省病险水库基本摘帽后,主要堤防得到加固后,廖坊、峡江、山口岩、伦潭、浯溪口等五大枢纽建成后,全省水利的第一任务将不再是防洪(个别县市除外,如乐安河流域),而要转向水资源的保护、节约、配置上来。我省水资源配置的最重要工程是鄱阳湖控湖工程。

2、非工程建设。

①蓄滞洪区建设,如康山、珠湖、黄湖、方洲斜塘等分蓄洪区的建设。严格地说,分蓄滞洪区的建设也是防洪工程,是科学防洪组成体系,是人水和谐相处的必要手段。并且要认真研究和宣传国家已出

台的关于蓄滞区运用补偿政策。

②防洪预警系统及墒情预测报系统以及为维护健康河流建立科学指标和相关监测体系。

③水利队伍的自身建设。要创造以人为本的工作、生活环境。

④水利法律、法规的建设等。当前要突出“水权”的地位,要努力在江西这个相对丰水的省份树立“水权”观念,今年要以抓初始水权入手,开始流域管理的试点。

关于“水权”的争议,近年我省已出现了实际的事例,如萍乡的山口岩水库建设曾引发的与有关地区的争议,柘林水库与柘林灌区在小水电站建设上的纠纷,婺源与浮梁在大塘坞水库(鸳鸯湖)的争执等。

(三)水利管理任务

1、工程管理。

要以《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关于印发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为动力,继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水价改革,健全基层水利管理单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已建水利工程的作用,落实孟书记“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指示。大中型水库及大型泵站要结合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泵站改造的契机,推行国有水管单位的改革,小型水库及中小型泵站要推行农民用水户自治组织,探索建立符合江西农村实际的水管体系。

2、水资源管理。

核心是建立完善“水权”体系。要从流域管理着手,以城市水务管理为突破口,真正做到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统一管理,水量与水质统一管理,生活水、生产水、生态水、环境水科学配置,上下游、左右岸、城市与农村合理协调分配。

目前,我省流域管理水资源尚未起步,但是城乡水务一体化已有了好的典型,如萍乡市水务局。另外,景德镇市、吉安市水务局已挂牌,新余、南昌两市正在做基础工作。

(四)水利改革任务

水行业是一个社会公益与经济效益两重性的行业,总体来说,整个行业的改革滞后,计划经济的痕迹还十分明显,按照危朝安副省长的要求,2005年的水利将是改革年,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改革。

1、今年全省水利行业改革的重点是国有水管单位的体制改革。上半年要结束18个试点单位的试点工作,下半年全面铺开,年底全省要考评一次。另外,水利企事业单位改制要加快推进,水价改革要稳步推进。

2、大力推行依法治水、依法行政。要根据各项水利的法律法规,以行政许可为手段,增强水利行业的管理,年底厅里要对各设区市水行政执法全面评比。

3、贯彻黄省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着力推进水务一体化。2月4日,水利部下发了《关于印发〈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要以萍乡市的成功经验为范本,逐步理顺已挂水务局牌子的有关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如条件成熟,下半年拟在萍乡市开一次现场会。

4、水利投融资的改革正在取得突破。

江西水利根据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加快建设步伐,从2005年起,粗略算10年内必须完成的大项目,就超过200亿元,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须80亿、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饮水工程需16亿、鄱阳湖区第五个单项20亿、泵站改造24亿、峡江水利枢纽50多亿、五河治理20亿元等等,还有山口岩、伦潭、浯溪口等水利枢纽。这些巨额资金从哪里来?必须要有新的办法。

省委孟建柱书记多次指出,要拓宽水利资金来源,要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来搞水利。水利工程在保证防洪、灌溉的两项基本职能外,可以将产权或经营权拿出来置换资金。

目前我省已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争取社会资金上有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小(二)型水库上。如万安县百嘉镇通过拍卖6座小型水库经营权,筹集140万元资金用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东乡县通过拍卖病险水库的经营权,再加上补贴5000~7000元/座,根据各个水库的实际情况,廉价租赁库尾的山地给承租户,2003年,全县39座病险库的任务,完成38座。德安县在总结2003年以水库经营权换建设权的经验,2004年又推出了“以奖代补、激发投入、放宽政策,民办公助”的办法推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每座小(二)型病险水库平均补助2万元,工程量特别大的补助3万元。在这一政策的激励下,德安县全面超额完成九江市当年下达的任务。

总之,江西水利的任务无非是建设与管理,但要加快建设步伐、提高管理水平,必须在改革上下功夫,一定要下最大的力气探索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作的体制与机制。

参考文献:

1、《江西省减灾防灾蓝皮书》

2、《2003年江西水利统计年鉴》

3、《江西省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第五个单项可行性研究报告》

4、《资源水利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汪恕诚

5、《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钱正英、张光斗主编

6、《中国水利发展战略文集》张岳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3篇

摘要:图书馆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用科学发展观来探讨技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是技工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创办特色教育和品牌学校的选择。

关键词:科学发展;图书馆;管理

现代信息传输工具的广泛应用,使技校师生对知识、信息的需求日趋旺盛,对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图书馆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不断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推动了图书馆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的创新步伐。用科学发展观来探讨技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是技工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创办特色教育和品牌学校的选择。

一、与时俱进,技校图书馆的管理要有自身的文化特色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图书馆要注重从硬件建设到软件提升的发展,而软件提升就是图书馆管理的提升。不同图书馆的管理特色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最基本的体现是管理者的管理艺术和管理水平。它应当表现在:一是技校图书馆要形成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体现在服务礼仪、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艺术等,让读者在获得热情周到服务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亲和力。建设一个与自己学校的特色、品牌相得益彰的知名的技校图书馆,它必然也会形成自己一套与众不同的技校图书馆文化。这种“技校图书馆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学校的一个特色。二是技校图书馆馆藏发展特色化。图书馆的馆藏发展要始终把握时代奋进的号角,始终与先进的文化样式相融合,作为技校的图书馆的馆藏发展必须与技工教育的特色相一致。技校图书馆的目标确定、战略建立、计划制订,必须与学校的性质、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学校品牌等步调一致,成为学校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创特色、树品牌的助推力。三是技校图书馆管理形式要民主化,决策程序要科学化。读者的智慧和经验,是图书馆管理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力量源泉。讲科学、顺读者心、重读者意才能实现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在“藏为用”的宗旨下,让读者参与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最优化。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形势不断变化,信息快速更新,管理者更需要集思广益才能提高创新决策成功的效率。

二、以人为本,技校图书馆的管理要适应技校师生的特点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众所周知,图书馆的馆藏无论如何丰富,如何有特色,环境如何优美,管理人员素质有多高,它的服务对象都是读者,都是人,对学校来说,就是师生。这就需要技校图书馆管理人员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读者提出的新要求,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方面改革创新,在图书情报业务的各个方面有超前的意识。图书馆管理的改革创新,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对作为图书馆服务对象的读者的服务,把读者吸引过来。这就是说,在科学的、创新的、与时俱进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下,图书馆始终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把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放在馆的主体地位,把服务的对象即读者放在基础地位。主体的一切努力,主体能量的充分发挥都是为了服务好读者;读者的认同、读者的聚合就进一步夯实了主体努力的成果。在这一管理体系中,主体资源的开发是极为重要的。图书馆管理强调的“为书找人”“为人藏书”“为人找书”,就是要发挥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服务读者,服务学校的教书育人工作。在学校办学特色化、品牌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技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要求图书馆的主体———这些知识财富的管理者,在参与学校创特色、树品牌的工作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技校图书馆管理中,如何让服务于读者的总体目标与图书馆全体管理人员个人目标达到基本一致,全体管理人员在学生接受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个人在岗位上也得到充分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三、科学管理,图书馆的管理要适合学校工作的特点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技校图书馆的管理,已经不单纯是对现代化设施、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提升到管理机制和信息技术应用所带来的服务观念的改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科学管理是现代化图书馆的必然要求和唯一选择。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科学管理,要了解读者需要、满足读者需求、提高服务水平的管理体系。技校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就是要适应学校发展的需求,改变原有的反应慢的现象,构建便捷快速的图书馆服务系统。传统的技校书馆信息传递滞后,导致图书馆在大多数时间都处于一种休眠半休眠状态。

技校图书馆要实现科学管理,图书馆管理人员就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要具有系统的图书情报知识,掌握图书馆工作的一般规律,尤其要对藏书建设和本馆藏书的特殊性有深刻研究;要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熟悉图书馆自动化操作系统以及机读目录格式;要具有深厚的文化知识,了解本校专业设置情况和发展方向;要具有强烈的情报意识;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调研能力,了解读者需要,熟悉馆藏情况。通过图书馆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的职业素质,去建设图书馆的文化特色,实现科学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学校图书馆的科学管理,还要适应学校工作的特点。要改变过去上课时间师生没有时间到图书馆时,图书馆人员上班,而课外时间师生有时间到图书馆时,图书馆人员却下班的时间错位现象。要制订适合学校工作时间特点的图书馆开放时间,以使更多的读者能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如笔者学校的图书馆不仅上班时间开放,课外时间、晚上和双休日也都开放;上课时,师生比较少到图书馆借阅时,图书馆就安排比较少的管理人员上班:课外时间、晚上和双休日,图书馆的读者比较多的时候,就安排比较多的管理人员上班,以满足读者的需要。学校图书馆的科学管理,还要想方设法把本来读书兴趣不浓的技校学生吸引过来,把他们本来无所事事的课余时间,尤其是那些双休日不回家的住校学生的时间吸引到图书馆里来,不要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发呆、躺在宿舍里睡觉,或者做违反纪律的事。因此,作为在双休日有很多学生留校的技校的图书馆,要在双休日开放,让学生有一个有益身心健康的场所去处,让他们学到更丰富的知识。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4篇

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问题。1956年,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党的八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些重大判断和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对实践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发展走了弯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过去20多年的经验教训,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并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并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这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明确提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战略,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抗击非典的重要启示,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改革开放25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很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今后,我们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要靠发展;我们要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要靠发展;我们要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责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也要靠发展。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发展,形势逼人,如果我们不加快发展,就会落后,甚至会处于被动挨打地位。因此,我们必须始终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情况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我们有可能利用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加快发展。从国内情况来看,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很多。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这里的关键在于,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必须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也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否则,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甚至会走弯路。因此,我们要站在能否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矛盾和国际发展经验来看,树立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而不可回避,必须逐步解决而不可任其发展。还要看到,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按既定的部署和现行汇率计算,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一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往往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总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总结历史经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否则,如果经济大起大落,不仅会打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而且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损失。去年,我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由局部性问题演变成为全局性的问题,妨碍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我们要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工作搞得好,就能够把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巩固和发展下去;如果搞得不好,经济发展也可能出现波折。我们必须极力避免出现大的问题和损失。

今年经济工作的基本着眼点,是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起大落。因此,必须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适当控制投资总规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和企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努力缓解煤、电、油、运和部分重要原材料的供求矛盾。四是重视防止通货膨胀,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在宏观调控中,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等综合措施,并注意把握时机和力度,做到适时适度,区别不同情况,松紧得当,不急刹车,不一刀切。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去年非典疫情的蔓延,集中暴露出这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理所当然地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加快社会发展,就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注重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发展,就要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社会发展,还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同时,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为了加快社会发展,必须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各级政府都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对发展社会事业的投入。同时,要加快社会领域改革和体制创新,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还要实行鼓励、引导的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关键是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要承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国民收入分配要向农业倾斜,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支持。要进一步落实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二是农业和农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要继续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农村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三是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必然还要进一步发展,但要防止规模过大、标准过高的倾向,注意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把更多的财力等社会资源用于农村,并更好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四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等,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国家要从宏观政策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这个战略布局,努力促进地区协调发展。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政策,落实各项措施,积极有序地推进西部地区的开发。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认真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突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调整改造,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加强现代农业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财力、物力和科技实力,更好地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要继续发挥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东、中、西部地区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六)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按照“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才能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锐意推进改革。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要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五个统筹”。要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把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必须始终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要处理好内需与外需、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的关系。要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既要敢于扩大开放,又要善于保护自己,在扩大开放中注意维护我国企业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

(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从全社会范围来看,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这只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不能要求过急。现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生产力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还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完善,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不可能完全做到。要注意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同时也要看到,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应当从现在的具体事情做起,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

坚持以人为本,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做好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要下更大的决心,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坚决纠正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中央已三令五申,老百姓也有强烈愿望。各部门、各地区都要以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抓紧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统筹兼顾,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党的十六大向全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的是,在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工作中,做到把握全局,搞好统筹兼顾。“五个统筹”,实质上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我们必须适应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更新发展观念,创新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完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首先,必须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要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展要求,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必须正确处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重视当前发展,也要考虑长远发展,不能只顾当前,牺牲长远,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整体,从根本上说,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是一致的。局部要服从全局,全局要照顾局部,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进程,必须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改革。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同时,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和政府的指导,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第三,必须把积极进取精神同科学求实态度很好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看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发展很不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既要努力奋斗,又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看到,解决城乡、地区发展差距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积极而又扎扎实实地推进。

(二)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目标。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把握宏观调控目标的内涵和要求。

——促进经济增长。就是要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经济增长是社会财富增加和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经济增长需要与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相协调。我们要根据需要和可能,保持经济适度较快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低了不行,过高也不行。速度低了,经济增长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矛盾难以解决;速度过高,势必造成经济关系紧张,重大比例失调,导致经济大起大落。促进经济增长,不仅是增加数量,而且要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效益,还必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本世纪头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这个增长速度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应当说是比较快的速度,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发展速度。我们要全面看待经济增长,既要看增长速度,还要看增长的结构、投入产出效益以及资源和环境的代价。

——增加就业。就是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就业门路,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始终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就业是民生之本,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更大的精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增加就业,必须统筹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民工进城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推进改革,都要有利于扩大就业。

——稳定物价。就是要保持商品与服务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影响市场主体对经济运行前景的判断和信心,扭曲资源配置,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作用。在物价总水平持续较快上涨时,要抑制通货膨胀;在物价总水平持续出现负增长时,要抑制通货紧缩。当前要重视防止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平衡。就是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金融交易在内的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我们要坚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深化金融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以上宏观调控四大目标,必须统筹考虑,不能顾此失彼。在不同时期,宏观调控的重点会有所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

(三)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

——经济调节。就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济调节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指导、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而不是靠行政审批管理经济,不是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不是由政府代替企业决策招商引资上项目。

——市场监管。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行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加强安全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方面。最近,一些地方接连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极为深刻。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把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程,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要深化安全专项整治,狠抓各项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堵塞漏洞,坚决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完善安全防范规章制度和应急机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

——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过去我们在经济调节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近些年来市场监管方面也在逐步加强,今后还必须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方法,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要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政企分开,政府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不该由政府管的事要坚决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在财税、投资、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分工与职责。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关,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不坚持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绩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创造政绩是为了发展,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讲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所讲的政绩,是为实现这样的发展而创造的政绩。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所谓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所谓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各项政绩应该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所谓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倾听群众呼声,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衡量干部政绩,最根本的是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盲目攀比;必须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深入实际,察实情,讲实话,不虚报浮夸,不作表面文章;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要淡泊名利,只有视个人名利淡如水,才能视人民利益重如山。现在一些不正确的政绩观及其表现,许多与我们现行的体制、机制和具体制度有关。要推进和深化改革,抓紧建立和完善政绩评价标准、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以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规划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农牧企业要生存、要发展、求新求变的过程也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必须以持续发展为目标,认真总结过去,分析认识现在,规划将来,抓住和利用好一切有利于本企业的机遇。对企业的基层党组织而言,应该把“企业增效,员工增收”作为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农牧企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认清本身的发展状况

农牧企业的发展状况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要正确地认识企业近年来在前进中取得的较快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我们抓住有利机遇加快企业发展步伐,生产突飞猛进,各项改革管理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另一方面,还要科学地看待我们在前进中还存在着差距:我们的发展与同行业的个体企业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我们的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企业的管理机制还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我们的生产管理还是粗放式的,这几年来生产规模上去了,但我们的效益还没有实现最大化,这个差距就差在管理上,差在制度上,我们的管理还不能够做到更有效控制,我们的规章制度还不是十分健全;我们的发展还不是很和谐,企业的观念、机制、规模、产品结构等还很难与社会大市场、大环境取得和谐,企业的管理机制、人才机制、创新机制、技术水平和企业文化等也还没有达到相互融为一体。

二、农牧企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本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变化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农牧企业的生产模式、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市场需求等因素是长期困扰企业的问题;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农牧企业的产业结构需做大的调整。这就要求农牧企业要对本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变化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进行科学安排自身的生产模式、生产规模,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产品结。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企业未来有一个清醒的思考

面对现实的一系列困难,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到更新观念,勇于改革创新。企业要求生存,要持续发展,要在激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唯有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加快调整与优化资本结构的关系;二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三是协调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四是发展速度、改革力度与员工承受能力的关系;五是资产增值、企业增效与员工增收的关系;七是加快改革与保持企业稳定的关系;八是企业经济发展与企业文化发展互动的关系;九是适应市场经济带来的变化与变化当中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等等。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来。

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树立业绩观。

一是要看取得的管理效益与规模效益,在保证适度规模条件下,压缩成本管理空间。要通过开源节流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效益是考核企业与领导业绩的主要指标。二是要严格收、支、贷考核,保证盈利的真实性,把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和选拔任用与收入分配制度落实到真正创造了效益的标准上来。坚持统筹协调的工作方针,把阶段性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建立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的长效机制。

五、农牧企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员工。